《现代管理学课程学习的要求及重点难点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管理学课程学习的要求及重点难点分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现代管理学课程学习的要求及重点难点分析.精品文档.课程学习的要求及重点难点分析第一章 管理和管理学1、本章学习要求(1)掌握管理和管理学的含义。(2)掌握管理的性质。(3)熟悉管理的职能。(4)理解管理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2、本章重点难点分析(1)管理和管理学的含义(a)管理的概念。不同职业背景的人对此有不同理解。本书的定义是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达到组织 的目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活动来集合和协调组织内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的过程。(b)管理学的概念。是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2、。(2)管理的性质(一)管理的两重性。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体现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意志的社会属性。(二)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的科学性是体现在对管理活动规律的认识和总结上;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是两者的有效结合体。(3)管理的职能对于管理的职能,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本书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划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此外,要知晓不同管理层次,不同业务领域对于各个职能的认识和理解也各有不同;再者,协调在整个管理中的作用也是非常的重要。(4)管理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a)管理学的内容。管理学
3、研究的是一般的原理、原则和规律,是一门基础学科。(b)学习方法。唯物辩证法、系统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此外还有归纳与演绎的方法、比较研究法、数学分析法等。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本章学习要求(1)了解管理理论的萌芽发展背景及代表人物及其思想。(2)掌握管理理论萌芽阶段的主要特点。(3)掌握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代表理论内容及其代表人。(4)熟悉霍桑实验,掌握实验的结论。(5)掌握行为科学的各主要理论的基本内容。(6)了解管理丛林阶段的各种理论学派。(7)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的各种管理思想。2、本章重点难点分析(1)管理理论萌芽阶段的主要特点。这个阶段的理论是不系统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
4、的管理理论。此阶段的管理理论是工业管理理论的源头。此阶段的管理理论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做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铺垫准备。(2)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泰罗被尊为“科学管理之父”。 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挑选并培训“第一流的工人”。 使工人掌握标准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在工资制度上实施差别计件制。 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3)一般管理理论的十四项原则。法约尔被尊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公平合理的报酬制度、集中化、等级系列、组织的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4)行政组织理论。韦伯被尊为“
5、组织理论之父”。 是一个按规则行使正式职能的持续性组织。 有明确的职权分化方式。 等级制原则。 指导一个机关的规则,可能是技术规则,也可能是制度规则。 管理权与所有权相分离。 任职者不能滥用职权。 管理行为、决定和规则需书面化。 合法权力的使用多样化。(5)霍桑实验的结论。 职工是“社会人”。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6)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7)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保健因素”,赫茨伯格把企业中的有关理论分为两类:满意因素和不满意因素,即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8)麦格雷戈的两种理论。X理论Y理论(9)人
6、性的四种假设。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10) 管理理论丛林阶段的各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经验管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文化学派。(11) 现代管理理论(a)波特的竞争战略思想。(一)决定行业结构的五种作用力企业间的竞争潜在的替代品的开发潜在竞争者的进入供方议价能力买方的议价能力(二)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b)托马斯彼得斯的人本管理思想。人本管理思想的两个基本点:人受到“两重性”的驱动,既要作为集体的一员,又要突出自己;只要人们认为某项事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伟大的,则他们就会情愿为这个
7、事业吃苦耐劳。(c)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一)学习型组织的五个组成部分:系统的思考超越自我心智模式团队学习建立共同愿景(三)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学习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生存,使企业具有不断改进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实现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使人们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1、本章学习要求(1)掌握原理、管理原理的含义及管理原理的特征。(2)掌握系统的概念以及系统原理的要点。(3)了解能级原理。(4)掌握人本原理的含义和主要观点。(5)熟悉责任原理以及应用。(6)掌握效益原理、效果、效率及效益的含义。(7)了解弹性、弹性原理和管理独特的弹性特征。2、本章
8、重点难点分析(1)原理、管理原理的含义及管理原理的特征。(a)原理是指某种客观事物的实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管理原理是在管理的实践过程中,结合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通过对管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科学分析和总结而形成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规律。(b)管理原理的特征:客观性稳定性概括性系统性(2)系统的概念和系统原理的要点。(a)系统是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b)系统原理的要点: 整体性原理 动态性原理 开放性原理 综合性原理 层次性原理(3)人本原理的含义和主要观点。(a)人本原理的现代含义是,作为一种特殊社会活动的管理,它总是由人去实现的,
9、因此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b)人本管理的主要观点: 尊重人员工是企业的主体 依靠人有效管理 的关键是员工参与 发展人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为了人管理是为人服务的(4)责任原理在管理中运用时应注意的要点: 合理分工 明确责任 职位设计和权限授权合理 检查、监督有力,奖惩公正、及时(5)效益、效果、效率及效益原理的含义。(a)效果是指由投入经过转换而产出的有用成果。(b)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数量,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c)效益是指有效产出与其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d)现代管理的基本目标,在于获得最佳管理效益,即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更好的社会效益,这要求各
10、项管理活动都要围绕系统的整体优化目标,通过不断地提高效率,使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得以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从而产出最佳的管理效益。(6)弹性、弹性原理和管理独特的弹性特征。(a)弹性,本意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但随着外力的消失而随之恢复其原状的性质。弹性原理的基本含义是指所有的耗散结构系统,为了同外界进行正常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同外部环境之间保持积极的动态适应关系,考虑到各种变化的可能性,使管理系统整体或内部诸要素、层次在各个环节和阶段上保持适当的弹性。(b)管理的独特弹性特征: 管理作为一个大系统,考察的是众多因素起作用的问题。 管理活动进行决策时,不仅要抓
11、住主要矛盾,而且要注重细节。 世事处在变化之中,管理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管理要始终保持可调节的弹性,以便及时做出灵活的对策。第四章 管理的基本方法1、本章学习要求(1)了解管理方法的概念和不同分类。(2)掌握法律方法的概念和特点。(3)掌握行政方法的概念和特征。(4)掌握经济方法的概念、特征和宏、微观管理中的经济手段。(5)掌握教育方法的概念和特点。(6)掌握思想政治方法的概念和特征。(7)掌握数学方法的概念和特点。(8)了解管理的其他方法。2、本章重点难点分析(1)管理方法的概念。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为提高管理功效和实现管理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方式、方法和措施的总和。(2)法律方法的概念和特点。(
12、a)法律方法的概念。是指使用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各项法律、法令、条例的执行,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目标,调整社会经济的整体活动和各个单位所发生的关系,以保证社会各项经济活动正常稳定的发展。(b)特点 规范性 强制性 稳定性 抽象性(3)行政方法的概念和特征。(a)行政方法的概念,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的职权有层次地进行管理。(b)特征 权威性 强制性 垂直性 具体性(4)经济方法的概念、特征和宏、微观管理中的经济手段。(a)经济方法的概念。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手段来调节各方面不同的经济利益,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方法。 (
13、b)特征 利益性 非直接性 灵活性 平等性(c)宏、微观管理中的经济手段(一)宏观 价格 税收 信贷(二)微观 工资 奖金和罚款(5)教育方法的概念和特点。(a)教育方法的概念。是指通过传授、宣传、启发、诱导等方式,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和科学文化水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b)特点 长期性 间接性 启发性 广泛性 灵活性(6)思想政治方法的概念和特征。(a)思想政治方法的概念。是指通过特定的宣传和教育,使人们自觉地趋向共同目标并付诸行动的方法。(b)特征 科学性 启发性 有效性(7) 数学方法的概念和特点。(a)数学方法的概念。是指运用数据、数学公式和数学模型、对经济
14、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算、测量、分析,执行管理职能的一种方法。(b)特点 严密性 计量性 广泛性 先进性第五章 计划1、本章学习要求(1)掌握计划的含义、基本特征和重要作用。(2)了解计划的种类。(3)掌握计划的原则和制定步骤。(4)掌握决策的概念和特征。(5)熟悉决策的类型和制定决策的程序。2、本章重点难点分析(1)计划的含义和基本特征。(a)计划的含义。实际上包含两种,一是指计划工作,即如何确定未来的目标和实现目标方案的工作过程;另一个是指计划方案,即计划工作的结果。(b)基本特征: 计划的目的性 计划的有效性 计划的主导性 计划的普遍性 计划的经济性 计划的稳定性和弹性(2)计划的原则
15、和制定步骤。(a)计划的原则 综合平衡原则 承诺原则 灵活性原则 改变航道原则 限定因素原则(b)制定计划的步骤 估量机会 确定目标 确定前提条件 开发可行方案 评估备选方案 选定方案 拟定派生方案 编制预算(3)决策的含义和特征(a)决策含义。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达到预期目标而从若干个备选方案中选择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b)决策的特征 要求有具体而明确的决策目标 要求以了解和掌握信息为基础 要求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 要求对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追求的是最可能的优化效应(4)决策的类型(a)按决策的范围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b)按决策对象的内容分为:常规决策、非常规决策(c)按决策的依
16、据分为:经验决策、科学决策(d)按决策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分为:肯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第六章 组织1、本章学习要求(1)掌握组织的概念和特征。(2)了解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3)掌握组织设计的原则。(4)掌握管理宽度和管理层次的定义。(5)掌握扁平结构和高耸结构的优缺点。(6)熟悉组织结构的类型。(7)了解职权的类型。(8)掌握集权和分权制的特点和影响因素。(9)掌握授权的概念和授权的原则。(10)了解授权的步骤。(11)了解组织变革的步骤。2、本章重点难点分析(1)组织的概念和特征。(a)组织的概念。组织一词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名词意义上的组织,主要是指组织形态;第二层是动词意义的组织,指组织工
17、作。(b)组织的特征 组织是一个职务结构或职权结构 组织是一个责任系统,反映着上下级关系和横向沟通网络 组织工作要充分考虑非正式组织的影响(2)组织设计的原则。 目标一致原则 统一指挥原则 分工明晰原则 责权一致原则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3)管理宽度和管理层次的定义。(a)管理宽度又称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主管人员可有效管理的直接下属的人数。(b)管理层次是指在一个组织中,从制定计划决策的最高管理人员到具体执行计划决策的操作人员做要经过的纵向管理环节。(4)扁平结构和高耸结构的优缺点。(a)扁平结构的优缺点(b)高耸结构的优缺点(5)组织结构的类型。 直线型组织结构
18、 职能型组织结构 事业部型组织结构 矩阵型组织结构 多维立体型组织结构(6)集权和分权制的特点和影响因素。(a)集权和分权制的特点(一)集权制组织的特点: 经营决策权大多集中在高层 下级做决策时需向上级请示 统一规划,统一经营 统一核算(二)分权制组织的特点: 中下层有较多的经营决策权 对下级的控制较少 在统一规划下可独立经营 实行独立核算,有一定的财务支配权(b)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 决策的重要性 组织的规模 组织的历史 组织的变动程度 高层管理者对一致性方针政策的偏好 对授权的控制手段 外界环境的影响(7)授权的概念和授权的原则。(a)授权的概念。授权是指上级委授给下属一定的权力,使下级
19、在一定的监督之下,有相当的自主权、行动权。(b)有效授权的原则: 重要原则 明确原则 权责对等原则 适度原则 不可越级授权第七章 领导1、本章学习要求(1)掌握领导的概念和原则。(2)熟悉关于人性的四种假设及X、Y理论,超Y与超Z理论。(3)了解关于领导方式的相关理论。(4)掌握沟通的概念和原则。(5)了解沟通的作用。(6)熟悉沟通的渠道。(7)掌握激励的概念和原则。(8)掌握激励的有关理论。2、本章重点难点分析(1)领导的概念和原则。(a)领导是指对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其目的是带领和指挥组织的全体成员同心协力地执行组织的计划,实现组织的目标。(b)领导的原则: 指明目
20、标原则 协调目标原则 命令一致原则 直接管理原则 沟通联络原则 激励原则(2)领导方式的相关理论。 坦宁鲍姆和施密特的领导行为的连续统一体理论 斯多格迪尔和沙特尔的领导行为四分图 布莱克和莫顿的管理方格理论(3)沟通的概念和原则。(a)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目的是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b)沟通的原则 准确性原则 完整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 非正式组织策略性运用原则(4)沟通的渠道。(a)正式渠道 自上而下的沟通 自下而上的沟通 横向沟通 斜向沟通(b)非正式渠道 单线式 饶舌式 偶然式 集约式(5)激励的概念和原则。(a)激励的概念。是指通过满足员工的
21、个人需要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引导员工的行为指向目标的过程。(b)激励的原则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公平公正原则 差异化和多样化原则(6)激励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麦克莱兰的三种需要理论 公平理论 强化理论第八章 控制1、本章学习要求(1)掌握控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了解控制的种类。(3)掌握控制的原则。(4)掌握预算的概念。(5)了解预算的种类。(6)了解传统的其他控制方法。2、本章重点难点分析(1)控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a)控制是将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计划的要求、目标相对照,然后采取措施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b)控制的基
22、本特征 客观性 及时性 可理解性 适应性 灵活性(2)控制的原则。 计划性原则 组织适宜性原则 控制关键点的原则 例外情况的原则 直接控制原则(3)预算的概念。预算是一种计划技术,是未来某一个时期具体的、数字化的计划,它把计划分解成以货币或其它数量单位表示的预算指标,要求各个部门的运作和开支在规定范围内。(4)传统的其他控制方法。 现场观察 报告 比率分析:(一)财务比率:流动比率、负债比率、盈利比率(二)经营比率:库存比率、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与销售费用的比率第九章 创新1、本章学习要求(1)掌握创新的概念和特征。(2)理解维持与创新的关系。(3)了解创新的种类。(4)了解创新的原则和步骤。(5)了解创新的基本内容。2、本章重点难点分析(1)创新的概念和特征。(a)创新的概念。创新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 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b)创新的特征 首创性 未来性 变革性 价值性 先进性 时间性(2)维持与创新的关系。维持与创新是管理中的两种重要职能,二者对保证一个企业的正常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3)创新的基本内容。 目标创新 技术创新:(一)要素创新:材料创新、设备创新、人事创新;(二)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的时空组合;(三)产品创新。 制度创新 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 环境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