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检测与控制-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检测与控制-论文.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检测与控制-论文.精品文档.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检测与控制摘要: 近年来,随着混凝土结构的广泛应用,混凝土裂缝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一般来说,大部分结构裂缝不影响结构的承载力,但是有些裂缝会造成质量隐患,破坏使用功能,影响使用寿命。因此,对裂缝要制定合理的检测方案,判定裂缝的性质,找出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控制手段,做出相应补强处理方案,消除结构隐患,确保使用功能安全。本文研究了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检测与监测方法,分析了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从设计、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养护、裂缝的处理及修补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混凝土结构裂缝
2、的控制手段。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检测;控制Concrete structure fracture detection and controlAbstract: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concrete crack problem has already become a problem urgently solved. Generally speaking, most structural cracks dont affect the structure of bearing capacity, but some cr
3、acks can cause quality hidden trouble, damaging the use function, the influence is used life. Therefore, the crack to formulate rational detection scheme, the nature, judgments crack out cracking reason, adopt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make corresponding reinforcement scheme, eliminate hidden
4、dangers, ensure use function structure of safet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crete structure fracture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metho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cracks of the concrete structure, from design, material,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proportion of cracks in the processing, and repairing a
5、nd presents some concrete structure crack control method. Keywords: concrete; crack; detection; control 1 引言混凝土以其价廉物美,施工方便,承载力大,可装饰强的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已成为我国工程建设中使用最为普遍的结构材料之一。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适用性、安全性和耐久性。混凝土裂缝是困扰建筑业多年的质量通病,混凝土结构的破坏和建筑物的倒塌,都是从结构裂缝的扩展开始而引起的。但是,从近代科学关于混凝土工作的研究及大量的混凝土工程实践证明,混凝土结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裂缝是人们可
6、以接受的一种材料特性,我们需要把使有害程度控制在某一有效范围之内。因此制定出合理的检测方法、分析裂缝产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2 混凝土裂缝的检测方法混凝土裂缝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裂缝的位置、形态、分布特征、宽度、长度、深度、走向、数量、裂缝发生及开展的时间过程、是否稳定、裂缝内是否有渗出物、裂缝周围混凝土表观质量情况等。除了裂缝深度的检查需借助于检查仪器外,裂缝检查的其他项目一般可目测进行。一般可利用带刻度的放大镜、钢尺等工具精确描述裂缝长度、宽度、方向、高度以及数量。2.1 混凝土裂缝的表观检查对混凝土表面裂缝的检查,一般应检查裂缝发生的位置、形态、发展长度、宽度及裂缝数
7、量,并观测裂缝的变化发展情况。裂缝的位置、数量、走向一般来用照片和绘制裂缝展开图等形式记录,长度用直尺、钢尺进行测量,宽度可用带刻度的放大镜、钢尺等进行测量。检查裂缝宽度的方法如下:1) 在裂缝的起点及终点,用红铅笔或红油漆画与裂缝相垂直的细线;也可以用红铅笔在裂缝附近沿裂缝延伸方向画细线,以标明裂缝的形态、发展长度。2) 在标明裂缝上,选择目测裂缝宽度较大的位置作为放置放大镜的固定地点,量出裂缝的宽度。3) 量出主要裂缝的宽度后,将它与量测的裂缝位置、走向、长度、分布情况及特征,用坐标法绘制裂缝展示图,并记录下来。2.2 混凝土的无损检测与监测裂缝的深度可采用超声波法、冲击弹性波法、雷达法等
8、无损检测方法进行检测1,对于发展的裂缝还应进行监测。2.2.1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法用于非破损检测,就是以超声波为媒介,获得物体内部信息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混凝土材料性质(包括混凝土的成分、配合比和龄期等) 相同的条件下,对比声波在有、无裂缝的混凝土中传播时间差异比较来判定裂缝深度。由于混凝土组成颗粒小、密度大、密度分部也很均匀,所以声波能很好地传播,对其内部缺点及其部位等都能正确地检测出来。把握混凝土表面产生的裂缝深度,对耐久性诊断和探究修补加固策略有重要意义。测定裂缝深度,基本上都是将发射探头和吸收探头,安排在混凝土同一面上的裂缝四周,但由于所选用的波形种类(纵波、横波及表面波)和声学参
9、数(声速、频率、相位等)的不同,已有许多种具体方法。2.2.2 冲击弹性波法 一般把弹性体内流传的波总称为弹性波,用人工发射弹性波到弹性体内,探测弹性体内的状态,是广义的弹性波探测法。冲击弹性波法和超声波法的原理是一样的,但远比超声波测定的裂缝深度深,冲击弹性波法只能检测扩大方向和表面成直角,没有分支的单纯裂缝。该法不能获得表明内部缺陷的明确信号,只能根据许多测点测试数据的相对比较,来评断缺陷,因而不够直观2。2.2.3 声发射检测法声发射检测法也是利用弹性波进行声学检测的具体检测方法检测裂缝,和其他方法最大的不同是只能检测正在产生的裂缝,不能检测已产生的旧裂缝,对正在产生的裂缝可检测裂缝产生
10、的部位(声发射源定位),裂缝的大小,扩大情况和种类,以及裂缝的深度等。2.2.4 传感仪器监测 利用埋设在混凝土中的仪器进行裂缝监测,惯例技巧是利用振弦式测缝计(图1、图2),其把持领域仅0.121,属点式检测,由于裂缝涌现的空间随机性,因此往往漏检,为了及时无遗漏地监测裂缝,必须实行大领域的、持续、散布式监测,即所谓全散布监测。图1:振弦式测缝计 图2:施工人员安装测缝计2.2.5 光纤传感网络监测 在各国竞相开发的结构监测高科技领域里,光纤传感以其奇特优势居于中心地位,它灵活、精度高、抗电磁干扰,且可靠耐久,易于光纤传输组成主动化遥测系统。裂缝的产生可以用埋设在混凝土中光纤的光强变更监测,
11、而裂缝的定位可用多模光纤在裂缝处的光强忽然降落或诊断完成,通过衰减曲线上的裂缝损耗突变点,可以正确地断定裂缝的部位,针对混凝土裂缝检测的特点,研制出基于光时域反射技巧的光纤裂缝传感网络,可实现混凝土结构的散布检测,凡裂缝和光纤传感网络相交,均可感知,并可定宽、定位、定向。3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混凝土裂缝可归纳为两大类:结构性裂缝和非结构性裂缝。结构性裂缝是由结构承载力不足引起的;非结构性裂缝是由变形引起的,如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等。混凝土裂缝成因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裂缝产生原因主要包括:构件受力、变形使内应力超越材料强度,材料选配不当与级配不良,施工不当,气候与环境影响。 3.1构件受力、
12、变形使内应力超越材料强度构件受力来自受力因素,主要是拉伸(中、偏拉力)、压缩(中、偏压和局部压);弯曲来自少筋、适筋、超筋;剪切是由于少箍、适箍、冲切、扭转等状态。常见的变形有不均匀沉降、收缩和温度变形受到约束等状态所致。与之有关的裂缝的产生大致可分为以下两方面原因: 3.1.1 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因 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裂缝,主要表现在:结构中的断面突变而产生的应力集中所产生的构件裂缝;对构件施加预应力不当,造成构件的裂缝;构造钢筋配置过少或过粗等引起构件裂缝;未充分考虑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变形等。例如混凝土板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体积逐渐缩小,产生收缩,而板的四周由于受
13、到支座的约束,不能自由伸展,当混凝土的收缩所引起板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程度时,引起现浇板的开裂。3.1.2 混凝土本身的影响 1) 水化热的影响 主要是水泥水化热过高,在混凝土在浇筑振捣以后,水泥水化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水化热聚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引起急剧升温,在建筑工程中一般为2030甚至更高。由于结构物在一个自然散热条件中,实际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多数发生在混凝土浇筑的最初35天。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弹性模量的增高,对混凝土内部降温收缩的约束也就愈来愈大,以致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当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这种应力时,开始出现温度裂缝。 2) 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的影响混凝土的收缩,也是产生
14、裂缝的重要原因。实际所需拌合水比水泥水化所需的水要多得多。拌合水中只有约20%的水是水泥水化所必须的,其余的都要被蒸发掉。水分蒸发之后,引起混凝土收缩,当收缩受到约束时,则产生收缩应力,当收缩应力大于当时混凝上的抗拉应力时,则裂缝随之产生。 3) 地基和老混凝土的约束 当混凝土浇筑在比较坚硬的基岩或老混凝土上时,混凝土浇注初期的水化热升温,产生膨胀,受到岩石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较小的压应力。而当混凝土温度继续下降时,由于基岩或老混凝土对温度降低引起的收缩变形约束的结果,混凝土块内将出现较大的拉应力。当应力超过材料承受能力时,裂缝随之产生。 4) 混凝土塑性沉降的影响此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15、由于混凝土骨料沉降时受到阻碍(如钢筋、模板)而产生的。这种裂缝大多出现在混凝土刚浇筑完, 尚处在塑性状态时期,因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或混凝土塌落、沉陷而产生,大多沿着梁板上面钢筋的走向出现3。3.2材料选配不当与级配不良常见因素为水泥过期或水泥安定性不良及水泥品种选用不当;混凝土配比不良,砂质过细,含泥量过高,骨料含有过量有害物质,外加剂的影响等,大致可分为以下两方面原因: 3.2.1 材料设计方面的原因配合比设计不当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造成混凝土开裂不可忽视的原因。配合比不当指水泥用量过大,水灰比大,含砂率不适当,骨料种类不佳,选用外加剂不当等。 材料颗粒级配不良或采取不恰当的间断级配
16、,容易造成混凝土收缩的增大,诱导裂缝的产生。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也可以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当用同一品种及相同强度等级水泥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主要取决于水灰比。当水泥水化后,多余的水分就残留在混凝土中,形成水泡或蒸发后形成气孔,减少了混凝土抵抗荷载的实际有效断面,在荷载作用下,可能在孔隙周围产生应力集中,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拉力强度低,容易因塑性而产生裂缝。不同种类和不同用量的水泥拌制的砂浆干缩性变化很大。矿渣硅酸盐水泥收缩比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收缩大,而粉煤灰水泥收缩值较小,快硬性水泥收缩大。一般来说,其水灰比不变,水泥用量越多,混凝土的收缩率
17、越大,因为混凝土的干缩主要产生于水泥浆的干缩,水泥浆越多,混凝土越有可能开裂。 外加剂和掺合料会影响混凝土的硬化速度、混凝土的用水量、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从而会对混凝土的开裂产生影响,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干缩值较大,特别是初期干缩值较大。外加剂及掺合料种类繁多,只有强度指标,缺乏对水化热及收缩变形影响的长期实验资料,有些试验资料并不严格。有许多外加剂严重的增加收缩变形,有的甚至降低耐久性。3.2.2 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骨料、拌和水及外加剂组成。配置混凝土所采用材料质量不合格,可导致结构出现裂缝。水泥安定性不良,过期受潮,含碱量较高;骨料粒径超标、级配不良、杂质含量超标等也会影
18、响混凝土的强度,使混凝土收缩加大;采用氯化物等杂质含量较高的拌和水及含碱的外加剂等都可能使结构出现裂缝。3.3施工不当方面的因素在混凝土结构浇筑、养护、拆模等过程中,若施工不规范,工艺不合理,则容易产生裂缝。比较常见的有: 混凝土搅拌时间过短,振捣不良,浇注速度过快,施工缝留置与搭接处理不当,初期养护不当,早期受冻,钢筋骨架构造不当(箍筋间距,主筋配置与搭接、焊接锚固,预埋件乱空乱放等问题),乱踩已绑扎配筋致使保护层减小,模板刚度不够,支架稳定性不够,导致下沉或失稳等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两方面: 3.3.1浇筑过程中的因素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过厚(大于40mm),或踩塌已绑扎的
19、上层钢筋,使承受负弯矩的受力钢筋保护层加厚,而形成与受力钢筋垂直方向的裂缝。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 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 增加水和水泥用量,导致混凝土凝结硬化时收缩量增加,混凝土表面出现不规则裂缝。现场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或插入不当,漏振或振捣抽撤过快,振捣不密实,施工缝和细部处理不仔细,出现空洞,会导致钢筋锈蚀或其他荷载裂缝;过震则会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浮浆过厚,抹压如果不及时,则混凝土表面会出现塑性裂缝。施工过程中,振捣棒直接搁置在钢筋上进行振动,钢筋被扰动,同时使得浇筑完的混凝土过早受到振动,影响了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作用,也影响了混凝土的均匀性与密实性。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造成钢筋与混凝土
20、的握裹作用减小,对混凝土变形开裂的约束作用减弱。在风速过大或烈日暴晒的情况下施工,混凝土的收缩值增大,导致裂缝产生。浇筑顺序不合理、速度太快等施工过程会改变混凝土的质量,降低混凝土的性能,引起浇筑后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浇筑后,抹面的次数不到位,易产生表面收缩裂缝。 3.3.2 养护与拆模过程中的因素现场养护不当是造成混凝土收缩开裂的一个重要原因。混凝土养护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正常凝结、硬化,混凝土的养护可改变混凝土的水化反应速度,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养护时保持湿度越高、气温越低、养护时间越长,则混凝土收缩越小。混凝土养护时间过短,保持的湿度过低都会使得混凝土收缩变大,会引
21、起裂缝。有些地下室不及时覆土,上部结构不及时做好封闭,出入口长期敞开,屋面防水层破坏后不及时修补,墙体和柱梁的保温保湿养护不到位等,都会增加混凝土干缩速度,引起混凝土早期表面裂缝。支架预压不够,模板刚度不够,或拆模过早等都会使结构产生裂缝。施工时模板刚度不足, 在浇注混凝土时, 因侧向压力的作用使得模板变形, 产生与模板变形一致的裂缝。施工时拆模过早, 混凝土强度不足, 使得构件在自重或施工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3.4 气候与环境影响常见的是由于气温变化或早期受冻所导致的裂缝,因此环境因素的变化差异是必然因素。其它因素有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有害化学侵蚀、地震、火灾袭击或构件表面受烧灼等。 3.4
22、.1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外界气温越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越高。如果外界温度下降,会增加混凝土的降温幅度,特别是在外界温度骤降时,会增加外层混凝土与内部混凝土的温差, 使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这时对混凝土抗裂极为不利。3.4.2冻胀引起的裂缝 温度低于零度和混凝土吸水饱和是发生冻胀破坏的必要条件。大气气温低于零度时,吸水饱和的混凝土出现冰冻,游离的水转变成冰,体积膨胀,可能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3.4.3锈蚀引起的裂缝是在结构物投入使用一定时期后,沿主筋方向出现的纵向裂缝,这是钢筋出现生锈初期的膨胀结果。埋在混凝土中的钢筋发生锈蚀以后,其产生铁锈的体积是相应钢筋体积的24倍,因而会向四周
23、膨胀,而钢筋四周的混凝土则限制它的膨胀,产生了交界面上的压力,这种压力就称为钢筋锈胀力。钢筋锈胀力会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而且将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受拉而开裂,钢筋混凝土构件一旦受锈胀力纵裂以后,钢筋锈蚀速度加快,这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耐久性是十分不利的。4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手段钢筋混凝土裂缝控制主要是为了控制有害裂缝,减少可见裂缝,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功能,裂缝控制应根据不同的产生原因分别采取措施4。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基本原则是“ 抗” 和“ 放”5。“ 抗”是指通过提高混凝土性能, 合理的配筋和结构构造处理等措施来提高结构的抗裂能力,“ 放” 是通过降低结构的约束和自
24、约束等程度, 从而达到减少或释放约束应力的目的。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手段主要是从设计、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养护方面的裂前控制及对裂缝的及时处理及修补等方面的裂后控制。4.1设计方面的控制措施 1) 建筑平面造型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简单;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增强整体刚度和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2) 正确设置沉降缝、变形缝,位置和宽度选择要适当,构造要合理。3) 设计中应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当无法回避时,应做局部处理,如转角处做圆角,突变处做成渐变过渡,同时加强构造配筋,转角处增配斜向钢筋。4) 设计中应重视对于构造钢筋的配置,特别是对于现浇箱梁、楼面、墙板等薄壁构件更应注意构
25、造钢筋的直径和数量的选择。 5) 控制混凝土板内管线的预埋,板内不应预埋水管。其它管线预埋宜与钢筋成斜交布置,应避免管线立体交叉,严禁多层管线交错叠放,必要时宜在管线集散处增设垂直于管线的钢丝网,增加双层双向抗裂构造配筋等加强措施。 6) 在结构设计中,不仅要避免运营荷载下的裂缝产生,还要避免施工荷载下的裂缝产生。在结构设计时,往往对运营荷载下的安全较为重视,而忽视了施工阶段的验算。计算表明,在一些特殊的施工阶段,结构应力较运营阶段应力更为不利。因此设计计算时,应对重要的或特殊的施工阶段进行计算,确保施工阶段结构的安全性。4.2 原材料及配合比的控制 混凝土不但要满足强度和抗渗等级的要求, 还
26、必须满足施工现场对混凝土施工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的运输、浇筑以及成型过程中不离析, 易于操作, 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有助于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因此, 有效控制原材料的选择是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重要措施。4.2.1水泥品种的选用和水泥用量的控制 水泥应选用质量稳定、水化热低、含碱量低、活性好、标准稠度用水量小, 有较好的富余强度, 泌水性小, 收缩较小的水泥。选择低水化热水泥和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是有效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因内外温差而出现裂缝的有效途径。比如选择矿渣硅酸盐、普通硅酸盐等低水化热水泥。4.2.2掺合料和外加剂 掺合料是指磨细的矿物粉料,常用的有粉煤灰、磨细
27、矿渣、磷渣等材料,是当代混凝土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材料。混凝土中的掺合料不但起到分散、填充、改善混凝的施工性能的作用,尤为重要的是掺合料还参与水泥的水化作用,对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密实度、抗渗性能都有较大贡献。因此, 质量符合要求的掺合料不仅取代部分水泥, 减少了水泥用量, 更对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耐久性都有重要作用。粉煤灰具有减水、润滑作用,能改善混凝土的粘聚性和流动性,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收缩。外加剂能起到降低水化热峰值及推迟峰值热出现的时间, 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 减少混凝土水泥用量, 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的干缩, 提高混凝土强度, 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作用。最常用的外
28、加剂是减水剂,减水剂是当代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材料。减水剂有减水、增塑的效果。在混凝土中掺加高效减水剂后, 具有在减水的前提下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的作用, 使混凝土的坍落度增大, 不泌水, 不离析, 有合适的凝结时间。更重要的是使用减水剂降低了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 改善了混凝土中毛细孔的数量、结构和分布状况,对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有重要作用。减水剂应确认与胶结材料水泥和掺合料相适应方可使用。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在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 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其抗裂原理是当裂缝扩展到基体界面时, 在界面上会产生对裂缝起约束作用的剪应力并使裂缝趋向于闭合, 从而抑制裂缝或裂纹的
29、出现,阻止基体中原生缺陷或微裂纹的进一步扩展,提高混凝土的温度变形性能, 预防混凝土产生早期热裂缝。4.2.3骨料的选择 增大粗骨料的比例并保证粗骨料有良好的级配,减少骨料的孔隙率,可以减少胶结材料数量,降低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以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防止裂缝出现。 粗骨料应选用石质坚固、连续级配好、粒形好、没有碱骨料活性的碎石。骨料不得含有机杂物,产地、规格必须一致。4.2.4水灰比的控制 由于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为便于混凝土的运输和泵送,往往会增大用水量,造成混凝土水灰比和坍落度过大,引起混凝土表面浮浆过厚,产生干缩裂缝和沉陷裂缝,因此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是解决混凝土裂缝最有效途径
30、之一。 4.3施工过程工艺控制 钢筋绑扎位置要正确,保护层厚度要准确,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6。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环境类别板、墙、壳板、墙、壳板、墙、壳梁梁梁柱柱柱C20C25-C45C50C20C25-C45C50C20C25-C45C50一201515302525303030二a-2020-3030-3030二b-2520-3530-3530三-3025-4035-4035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加强模板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模板及其支
31、架必须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在振捣过程中派专人进行看模, 防止松扣下沉现象的发生。严格按配合比要求计量称重和控制搅拌时间,使混凝土搅拌均匀,从而保证混凝土质量;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对商品混凝土应逐车检查泵车泄料口混凝土坍落度;同时控制混凝土车运输和停留时间,避免因运输、停留时间过长,减少水分损失;对较大跨度的桥梁、箱梁和高层建筑板面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泵出料口宜采用布料机施工作业,使作业面布料均匀,避免混凝土不均的离析现象;施工时应要求做到振捣密实,防止出现混凝土漏振和过振现象,保证混凝土密实,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要控制好浇筑速度, 避免出现砂浆积聚的薄弱部位,同时对洞口及截面
32、部位要在模板外进行二次振捣, 防止收缩裂缝的产生。控制好预拌混凝土的质量, 保证混凝土性能的同一性。根据浇筑的气温条件、砂石含水率变化、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等情况, 及时对配合比的用水量和外加剂略微调整, 使混凝土的施工保持稳定, 便于浇筑。同时将泵送混凝土的输送管用湿麻袋覆盖, 以避免因日晒、摩擦等因素使管壁温度升高, 加大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 影响浇筑。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应选择较适宜的气温, 尽量避开炎热天气浇筑。夏季可采用温度较低的地下水搅拌混凝土, 或在混凝土拌和水中加入冰块, 同时对骨料进行遮阳、洒水降温, 在运输及浇筑过程中也采用遮阳保护、洒水降温等措施, 以降低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温度
33、;在混凝土入模时, 还可以采取强制通风措施,加速模内热量的散发7。大体积混凝土必须在规定的施工段内连续浇筑,合理设置后浇带, 划分成多个施工段, 采用“化整为零”的原则减少混凝土结构体积, 降低其约束程度, 从而减小每次浇筑的结构体积, 并减少连续浇筑量, 确保可以有序地进行施工作业和精心养护, 有利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度变化、控制内外温差和降温速率, 并能有效降低结构内部的约束程度, 达到防治混凝土裂缝措施的“放”的效果。4.4养护和保护 早期养护:刚浇筑后的混凝土尚处于凝固硬化阶段,水化速度较快,须采取覆盖保湿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因此加强混凝
34、土早期养护,尤其在7天内始终保持混凝土湿润状态是防止裂缝出现的重要环节。成品保护:混凝土浇筑完后,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允许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施工作业;严格控制拆模时间,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方可拆模,避免因拆模过早而产生裂缝。 4.5对裂缝的修补及处理 通过裂缝检测、分析后, 根据裂缝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预测, 结构所处的环境及继续使用的年限, 要求结构恢复程度等因素着手进行裂缝处理。裂缝处理的原则首先应能保证裂缝处理后结构原有的承载能力、整体性以及防水、抗渗性能;其次要考虑温度、收缩应力较长时间的影响,以免处理后再出现新的裂缝;再次应防止进一步的人为损伤结构和构件,尽量避免大动大
35、补,并尽可能保持原结构的外观。裂缝的类型不同, 修补处理的方法也不相同,主要包括表面修补法和深度固化处理8。 4.5.1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对混凝土构件表面较浅的裂缝用水泥砂浆或环氧树脂等表面涂刷处理9。这些表面裂缝一般都很细很浅,施工时,首先用钢丝刷子将混凝土表面打毛,清除表面附着物,用水冲洗干净后充分干燥,然后用树脂充填混凝土表面的气孔,再用修补材料涂覆表面。如果表面裂缝贯通底部,出现漏水的情况,可通过在构件表面贴补防水片等方法来解决。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修补工作无法深入到裂缝内部,对延伸裂缝难以追踪其变化。4.5.2 深度固化处理1) 内部修复内部修复是采用压浆泵将粘合剂及密封剂浆液灌入
36、裂缝深部, 由于胶结料在裂缝内部凝结、硬化而起到补缝作用, 从而达到恢复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及防水性的目的。灌浆材料一般要求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且具有一定的粘结强度。常用的灌浆材料有水泥和化学材料, 可按裂缝的性质、宽度、施工条件等具体情况选用。一般对宽度大于0.5mm 的裂缝, 可采用水泥灌浆;对宽度小于0.5mm 的裂缝, 宜采用化学灌浆。化学灌浆材料主要为环氧树脂和聚氨酯等。压力灌浆分为低压注入和高压注入两种方式, 应根据修复的结构类型和裂缝种类选择适合的注入方式。低压注入适合宽度较细, 深度较浅的建筑物裂缝;高压注入适合宽度较宽,深度很深的建筑物裂缝。2) 加固补强对于因承载能力不足所
37、产生对整体性、承载能力有较大影响的深层及贯穿性的裂缝, 单纯修补已经不够, 尚需进行补强加固10。结构加固补强是为了防止裂缝再出现和扩展, 保证结构安全。结构补强的方法很多, 主要有加大截面法、外包角钢法、粘钢法、粘贴碳纤维法以及预应力加固法等。加固方法的选择, 应根据检测分析结果、结构功能降低及加固原因, 结合结构特点、当地具体条件、新的功能要求等因素综合分析后确定。与修补处理不同, 由于加固处理目的在于恢复因裂缝降低的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 涉及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改变,因此必须在确认安全的基础上计算承载力,提出合理的详细的方案。对减5 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检测
38、与监测,可利用超声波法、冲击弹性波法等方法进行裂缝检测,利用传感仪器、光纤传感网络进行裂缝监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主要是从设计、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养护、裂缝的处理及修补等方面进行控制。设计方面应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重视构造钢筋的配置,正确设置沉降缝、变形缝。原材料及配合比控制方面应注意对水灰比的控制,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等级和级配优良的砂、石原材料,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施工方面应从模板的安装及拆除,混凝土的制备、运输和浇筑等方面进行控制。养护方面应注意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及成品保护。裂缝的及时修补及处理包括表面修补及深度固化处理。具体设计、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
39、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和处理措施,将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在充许的范围内。参考文献1 庞朝明等试验设计与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32 张仁瑜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新技术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13 李能能.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与预防措施J. 甘肃冶金,2007,29 (8)4 韩素芳,耿维恕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5 罗国强等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技术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76 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7 乔树军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9)8 施召云等溪洛渡水电站导流洞衬砌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J施工技术,2009,(12)9 吴辉琴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分析和处理J广西土木建筑,1999,24(4)10 王逢朝等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检测与修复N三明学院学报,200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