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各地龙氏宗支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各地龙氏宗支简介.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湖南各地龙氏宗支简介.精品文档.湖南各地龙氏宗支简介 中华万家姓 龙宗义 2007-03-08 湖南各地龙氏宗支简介 兹从湖南省图书馆保存之谱牒资料中搜集整理湖南龙氏各地宗支,列如下,供全国各地龙姓宗支寻根问祖之参考。疏漏甚或谬误之处,敬祈指正。 (譬如湘乡小车龙氏,以时雨公为一世祖,称时雨为原德之子,与时霖、时滂并为兄弟,而在湘乡城南龙氏谱中未有时雨之记载。) 龙宗义 2006年11月18日 1、【长沙河西龙氏】 西汉太守伯高公以钜鹿人官楚,遂家楚之武陵。二十四世暹公任道州学政,遂家道州。二十八世庚公唐末由道州任江西吉水,因择居永新。始迁祖
2、得时公,讳本达,明洪武9年(1376)偕兄秀二公由江西吉安府吉水县迁湘,秀二公落业湘阴县石洙;得时公落业长沙县河西赤岗冲,至七世分为策、旺、荣、伦四房。族谱始修于清康熙37年(1698),嘉庆2年(1797)二修,咸丰8年(1858)三修,光绪27年(1901)四修,1935年五修。老派:本为秉礼,进廷选朝。续派:国正添心顺,官清民自安。再续派:孝友传家,文章御世。新派:伯高敦厚垂芳远,庆衍南湘贺治平。 2、【长沙龙氏】 始迁祖万一公,明洪武间由江西丰城县瓦子巷徙居长沙万寿乡栗山嘴,生福禄、福寿。福禄开桥口、象形、江边、墙背、石桥五支。福寿开上垅、松园及浏阳大桥一支。1912年八支合修族谱,1
3、942年续修。至1948年,递传22代,人口6000人。长沙七支原派:福归志思永太兴,国安民正定乾坤,英贤蔚起文星运,功德昭垂烈祖恩。浏阳大桥支原派:福必添潮思正丹,献兴应民尹泰馥,承绶世泽焕星运,功德昭垂烈祖恩。新派:敦厚廉威著训词,皇廷祥瑞纪官师,荣登科甲知逢印,声震南邦在赋诗。 3、【浏阳枨冲龙氏】 始迁祖秋元公,明崇祯间自江西吉安迁浏西乌石垅,后分为二支,一居枨冲,一居邑南亭子岭。至清光绪33年(1907),已传11代。 4、【宁乡麟峰龙氏】 始迁祖定海公,字梓开,号翥溟,明嘉靖38年(1559)由湘乡迁宁乡四都河冲。至1948年,全族人口3000余人,多聚居于麟峰乡。民国初建家庙于本
4、乡湖基塘。 5、【湘潭井华龙氏】 始迁祖跃湖公,字蔚起,号潭州,元至正2年(1342)偕弟跃海公自江西南昌府丰城县迁湘,海公落籍湘乡县南门,湖公徙居湘潭县井华龙家坊。清康熙36年(1697)始修族谱,乾隆27年(1762)续修,道光2年(1822)三修,咸丰9年(1859)四修,宣统3年(1911)五修,1934年六修。道光5年(1825)建宗祠于大屋湾。世派:(自十一世始)嘉兆光宗,鸿章名世,振起炳图,家声克继,泰运景开,良士欣际,盛泽永昌,显扬先绪。 6、【湘潭龙家冲龙氏】 始迁祖荣宗公,由茶陵迁居湘潭龙家冲,清光绪30年(1904)续修支谱。字派:荣胜奇缔近楚邦平宗泽明垂大启。 7、【湘
5、乡城南龙氏】 始祖通方公,号碧岩居士,宋时官大理寺评事,为零陵太守伯高之苗裔。宋建隆元年(960)由茶陵迁居湘潭县木通榜塘。曾孙广东提举瑞公、中书瑄公于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由湘潭迁湘乡,居城南泰和坊太极道院傍,元末兵乱,族属散避,独瑞公十一世孙彦清守故土,派衍富、贵、禄、俊四房。清康熙12年(1673)创建宗祠,康熙39年(1700)始修族谱,乾隆36年(1771)、嘉庆13年(1808)、同治4年(1865)、1916年续修。字派:(自二十四派始)宏荫昭先德自芳,显扬宗祖在贤良,家修廷献襄平治,永绍贻谋世泽长。 8、【湘乡大洋潭龙氏】 始祖述公,字伯高,官汉零陵太守,历代专祠崇祀名宦。
6、迁湘祖通方公,官宋大理寺九评事。派祖永清公,支祖昭文公。世居湘乡潭台十都大洋潭。 9、【湘乡凹头龙氏】 始祖通方公,四世孙瑄之长子希胜兄弟五人由湘乡县南门第三坊迁居大育桥,复迁珍琏江。希胜公长子跃公于元至元4年(1338)又迁凹头,派衍团田、乌洲、大岩塘、龙家坊四房。族谱始修于清康熙40年(1701),乾隆5年(1740)续修,嘉庆3年(1798)三修。班行:(自二十三世起)浤应招华清,继承代有荣,相传维忠孝,敦厚振家声。 10、【双峰杏子铺龙氏】 一派祖通方公,宋太祖建隆元年(960)由茶陵迁居湘潭木通榜塘。四派祖瑞公,官广东提举,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自湘潭迁居湘乡城南泰和坊,为城南支
7、祖;弟瑄公先居湘乡城南,再徙宣丰杏子铺,为宣丰支祖。元末兵乱,十五派祖远清公徙江西吉安永新。十七派祖沅公,字寿相,号本浚,明永乐7年(1409)生,宏治14年(1501)卒,由永新县横江顾村复迁故土,开乾、巽、坎三房。清康熙39年(1700)一修族谱,乾隆36年(1771)、嘉庆12年(1807)、光绪4年(1878)、1922年、2003年续修,六修时人口2433人。该族名人龙惠南,提督衔福州总兵。班派同湘乡城南龙氏。 11、【娄底万宝龙氏】 一世祖通方公,官宋大理寺评事,由茶陵迁湘潭,为城南始祖。四世瑞公,字双峰,官广东提举司提举,宋天圣元年(1023)由潭迁湘乡泰和坊,时逢战乱,人丁散失
8、,惟十五世祖彦清公镇守故土,开湘乡龙门一派。至十九世添民公下应濂公,字思台,号溪亭,官祁州判,于明万历8年(1580)迁居磨子石新柏村,今属娄底市万宝镇。宗祠建于清光绪25年(1899)。字派同城南龙氏。 12、【醴陵城东、学背岭龙氏】 始迁祖响五公,明洪武4年(1371)迁此。族人分布于庙背冲、荆潭板三铺。至1948年,全族人口2500人。 13、【醴陵黄谷田龙氏】 始迁祖紫昇公,明洪武22年(1389)自攸县迁此。族人分布于黎家桥、大溪山、湘潭。至1948年,全族人口3000人。 14、【攸县梅城龙氏】 始祖庚公,其八世孙耀公,唐天祐间任茶陵令,子孙遂家茶陵褒书东山。至二十六世清公,字悦仲
9、,明洪武2年(1369)由茶陵徙居攸县学门前,为攸县开基祖。长子仕信,生楚珍、楚琳、楚瑞;次子仕鼎,生楚瑛、楚琼、楚瑶,琼公徙云南,瑶公徙醴陵黄谷田,余皆居攸县。族谱始修于清顺治12年(1655),1999年九修。本族名人清龙锡光,户部广西司主事加四级;清龙湛霖,刑部右侍郎加四级;清龙汝霖,山西高平县知县;龙璋、龙绂瑞、龙伯坚等皆有名。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为琳房十九世孙。字派:(以清公为二世,自十三世起派)伯高兆祚,来自永新,世传理学,廷显良臣,泽承先正,光启后昆,忠信为本,谦和乃珍,星辉霞灿,柏茂松荣,家训同佩,吉庆长臻。 15、【茶陵龙氏】 始迁祖必荣公,唐天祐间自江西永新宦游至茶陵
10、,后定居于此,后裔迁居严塘长江、舲舫大岳。 16、【茶陵龙氏】 始迁祖定甫公,元至正2年(1342)因兵祸自江西永新黄琪徙秩堂东首,后裔徙居湖口、马江、小田等地。 17、【炎陵上馆龙氏】 始迁祖文通公,清代自江西永新迁此。 18、【炎陵下馆龙氏】 始迁祖文建公,清代自江西永新迁此。 19、【安仁东城龙氏】 伯高公二十四孙暹公,为道州学正,遂家道州。暹公四世孙庚公,为避安史之乱,迁居江西永新。庚公十八世孙昌旻,明初由永新授广西庆远府思恩县儒学,道经安仁,致仕遂家安仁东城,继住草塘洲,传三世派衍六房。清乾隆3年(1738)始修族谱,乾隆50年(1785)续修,道光5年(1825)三修,咸丰11年(
11、1861)四修,光绪25年(1899)五修,1931年六修,2002年七修,时男丁2509人,女丁1947人。排行:子开绪乃定,景运渐光昌,诗礼承先德,衣冠兆世祥,玉文声炳蔚,霞印积芬芳,吉水渊源远,熊山厚泽长。 20、【耒阳紫云龙氏】 迁湘始祖九十五公,为伯高四十三世孙,南宋理宗开庆年间,因蒙古破临江,入瑞州,江西震惊,乃由江西泰和县迁湘,开基于耒阳县城厢城牌小湾。至1948年,递传24代,有男丁4708人,女丁4622人,多聚居于紫云乡。宗祠建于清乾隆45年(1780)。 21、【常宁望湘门龙氏】 始迁祖召保公,明初携九子自炎陵县调镇常宁总旗。第四子太四公镇守望湘门,子孙遂家于此。传至秀公
12、,子四:世卿居大桥之龙家冲;世化居望湘门内,失传;世曜居车公庙;世相居步云桥之龙家园。 22、【邵阳官桥铺龙张氏】 该族原姓张,始祖表宣公明洪武2年(1369)随舅龙于田由江西吉安县迁湘,开基于本省邵阳县平六乡官桥铺。于田无子,以甥为子。表宣公之后复姓张氏,不忍忘其舅故,故称龙张氏。族人分布于本邑楛株山、排山屋、霞光岭及祁阳县之龙爪塘等处,宗祠在熊家湾。至1948年,已传23代,有男女丁口约5400人。清乾隆55年(1790)始修族谱。 23、【邵阳龙家冲龙氏】 始祖祖兴公,一名学兴,原籍江西吉安府永新县鹅掌坵圳上,因楚地兵焚扰攘,无人耕种,奉诏移楚耕耘,偕兄学良公迁湘。学良公于明成化间迁居祁
13、阳县丝塘,桂林状元龙启瑞即其后裔。学兴公迁居邵阳县南乡下盘村张官冲(后称龙家冲),衍富、贵、爵三房。族谱始修于清道光25年(1845),光绪33年(1907)续修。光绪15年(1889)建宗祠于龙家冲。老派:(自二世起)文凤应起,国时万能,有为惟天显,永立中正衡。续派:光大世祚际,长发胜其祥,朝廷安太顺,乾坤诚克昌。 24、【邵东龙氏】 一世伯高公,三十五世耀公,唐昭宗天祐间自江西永新迁茶陵褒书东山。三十七世通方公,宋太宗淳化元年(960)徙湘潭榜塘,四十世福瑞公,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迁湘乡城南泰和坊。四十九世时滂公,第五子仲公,居安化石凳铺。五十八世祖兴公,明永乐间由邵邑神(城)滩渡迁
14、邵东万安院塘,开旻、贵二房,旻居院塘,贵居上干。子孙繁衍于桐江两岸龙山桥附近。清康熙间,后裔有迁四川安岳者。四川旧班:大梦源林仲,祖宗德志应,永兴国安邦,文明治世定,必久成泰运。续班:训行先孝友,师范奉廉公,学守光敦厚,时清代效忠。 25、【武冈龙氏】 始祖宗麻公,越十五传而生国显、国侯二公。国显公,字泥封,讳裕光;国侯公,字荣封,皆元明之际人,徙居武冈县东西二乡,为武冈龙氏始祖。国显公后裔分居在西乡破塘、青龙、渠渡庙、龙门山、九涧塘、泻油寺、尧王寺、晏家岭、江边、竿子溪、东田寨、石筍一带。国侯公后裔居东乡沿滩河、丰田、高石山一带。族谱始修于清嘉庆20年(1815),光绪28年(1902)四修
15、。 26、【绥宁龙氏】 始祖庚公,三世孙况公,生五子:钦、琮、瑊、瑀、琳。第二子琮裔七世孙采濂,字高儒,行三,应天府黄池县人,宋英宗时任会稽令,宋神宗时迁居河南汲县。子禹官随外祖居吉安府泰和县白下驿,元丰4年(1081)任南昌节置副使,既而南蛮作乱,调升湖南安抚招讨使,卒葬常德南门外。生五子:宗麻、宗朝、宗灵、宗廷、宗旺。宗麻公,字元爵,南平侯,随父任湖南宣抚处置副使,平定长衡永宝岳常沅靖等地,不二年苗民感服,移营绥宁东山,寝疾乞休,遂家铁冲,为东山始祖。宗祠建于东山。清嘉庆11年(1806),钦、琮、瑊、瑀、琳五房合修族谱,宣统元年(1909)东山龙氏合修宗谱,该族今为苗族。派语:欲令建表翁
16、,颜定便远志,汉奇甫艳均,幸嗣兴道怀,宪章开景运,立本正家邦,继述昭先德,统绪永炽昌,祥肇言官际,贤圣启书香,敦厚基鸿福,忠忱树纪纲,东山钟灵淑,普处益腾芳,高飞呈世瑞,麟凤庆锦长。妇派:闺正彝伦叙,坤维毓秀基,端庄金玉节,温惠凤鸾姿,稼棣赓贤淑,沼蘩展孝思,亲桑勤植美,主馈约精炜,警旦贻阃范,择邻式母仪,徽音昭令德,兰桂馥丹池。 27、【城步青苗龙氏】 为青衣苗著姓,分布于上木宜。 28、【岳阳龙氏】 始迁祖德九公。民国间双塘冲、游港、黄腾源、土城畈、蓝桥、分水坳、树山龙、眉山、柘山、麻塘、欧龙嘴、婆婆桥等支纂有族谱。 29、【华容南山新原岭龙氏】 始祖云祥公,元末率子七人自江西吉安徙湖北监
17、利朱河。至德远公,明洪武24年(1391)迁居华容南山新原岭,另兄弟六人留监利。后人分居治湖、津湖潭、城关等地。派语:志大光宗祖,正邦尚用文,忠孝承先训,永世广贤明,应时开景运,华国振家声,敦厚贻谋远,竹书记盛名。 30、【华容康公庙龙氏】 先世居益阳,清光绪28年(1902)福田、训贤二户,为谋生计,从益阳迁居华容康公庙(今护城五星村),后人分居护城、新化、新农、兴南等地。派语:通贞象福明,绍廉荣攀功,子仕文奇隆,腾廷朝应宗,日光希贤圣,家训尚寅恭,礼义承先泽,诗书迪后昆,良慈仁德化,忠孝起侯封,百世传敦厚,千秋一本同。 31、【湘阴天井山龙氏】 原籍江西省宜春县石港烟竹坑,始祖十一郎,子众
18、多难尽考,惟秀二始迁丰城县,秀三始迁吉水县,秀六仍居原籍,明洪武间先后迁湘,立业湘阴,秀二居灯笼桥甑盖山;秀三居滂江熨斗山;秀六居道贯冲天井山,衍渊、溪、泊三房。清道光13年(1833)秀六公裔三房始刊族谱,光绪8年(1882)续修,清乾隆间建宗祠于道贯冲天井山。老派:秀生海派渊溪泊,志诞仁兮递兴确,兼有允正汝联承,自思相续道昭烁。续派:祖德恒培昌世泽,宗功佑启振家声,伯高敦厚传芳远,庆衍南湘贺治平。 32、【湘阴熨斗山龙氏】 始迁祖秀三公,原籍江西吉水县,明洪武2年(1369)偕兄弟迁湘,秀三卜居湘阴盘江石熨斗山。1917年纂有族谱。 33、【湘阴高明乡龙家桥龙氏】 明洪武初年由江西丰城县徙
19、湘阴县高明乡龙家桥,族人分布于燕塘下,听园、三塘湾。至1948年,共1552人。明嘉靖5年(1526)建祠。 34、【湘阴畎口龙氏】 始迁祖富公,明洪武中自益阳迁此。 35、【平江南江石浆龙氏】 始迁祖二仲公,明永乐8年(1410)自江西宁州迁此。至1994年,全族人口1410人。 36、【常德龙氏】 始祖禹官公,次子朝宗,仍居常德花园,生子颜公。字派:祖父荣贵子,家兴往汉阳,再应存儒德,杰英立纲常,文武安邦国,世代永远芳。 37、【常德丹州龙氏】 一世祖仲云公,宋宁宗时由江西泰和县因避金乱迁湘,开基于桃源县尖山峪,后裔迁常德朗平乡丹州。至1948年,递传26代,男女丁口约万余。明天启间建宗祠
20、于丹州。该支名人龙襄,万历举人。其弟龙膺,万历8年(1580)进士,刑部主事,太常寺卿。 38、【桃源高岩、新店驿、县城龙氏】 始祖仲云公,元明之际由泰和迁于桃源县东尖山峪,孙四:得荣迁武陵河洑,得华失传,得财迁桃源县南新店驿,得贵迁桃源县西南高岩。至1948年,已传24代,全族人口3000余人,分布于长冈头、尚志坪、古黑溪、龙家冲、县城、黄狮岩、沉溪、寺坪、高岩等处。宗祠一在新店驿,一在高岩。族谱创修于清乾隆41年(1776),道光2年(1822)、同治元年(1861)、光绪19年(1893)、1930年续修。 39、【桃源兴庵龙氏】 始祖仲云公,元末自泰和迁于常德,传至七世日达公再迁桃源县
21、北莫林村兴庵。至1948年,全族人口2000余人,分布于硖州、大田、温泉、陬市等地。清道光10年(1830)与龙家嘴龙氏合建支祠于兴庵。族谱创修于乾隆11年(1746),道光2年(1822)、同治元年(1861)、1923年续修。 40、【桃源龙家嘴龙氏】 始迁祖至澄公。清道光10年(1830)与兴庵龙氏合建宗祠。 41、【石门新关龙氏】 原籍江西,明末迁湖北蒲圻,清初再迁澧州安福(临澧),转迁石门新关。族谱始修于清同治2年(1863)。 42、【石门南圻龙氏】 清康熙45年(1696)自泸溪迁此。 43、【永定龙氏】 始迁祖廷周公,吉水人,明洪武初官永定卫,遂著族于此。 44、【益阳龙氏】
22、宋评事通方公孙象乾、体乾,象乾归籍永新,生福玖、福珺,珺公落业滇省,玖公登宋宣和进士,绍兴时擢潭州太守,爱楚南俗美,遂由湘潭落业益阳衡龙桥五里牌。传至六世攀桂公,值元末兵燹,徙本邑车门塅,生四子:攻、敏、政、信。攻居合水桥之桥头坪,敏居风香塅之株树湾,政居三板桥,信居田家冲。清乾隆10年(1745)攻、敏、政、信四房合修族谱,之后攻、敏、政三房合修,至1931年凡六修。信公生四子:文贵迁安化,文荣迁茶陵,文华迁新化,唯长子文荣世居益阳,派衍为奇瑛、奇璋、奇瑄三房,至2000年谱凡七修。派语:通贞象福明,绍联荣攀公,子仕(孟)文(兴)奇(廷)隆(凤),腾(潮)廷(再)朝(应)应(承)宗(余),日
23、(德)光(大)希(昌)贤(家)圣(声),家(定)训(远)尚(长)寅恭,礼义承先泽,诗书迪后昆,良慈成德化,忠孝启侯封,百世传敦厚,千秋一本同。 45、【益阳石燕村龙氏】 始迁祖得时公,明洪武年间自江西吉安来此。 46、【新化茅坪龙氏】 以伯高公为一世祖,三十六世通方公,三十九世瑞公,至四十八世时霶公,字沛寰,宋元之际人,任泉州知府,定居湖南湘乡,子五:贵、道、兴、伯、仲。元末至元年间,因朝纲不振,兵戎四起,兄弟由湘乡同迁安化龙塘排门观塘后,贵居安化及平;道居安化丰乐;伯招赘入蔡;仲居安化石橙;兴徙宝庆新化太阳七都古塘村官渡桥茅坪,为新化始迁祖,其后人分布于太阳乡魁溪、茅坪高墈、洋溪及邵阳杉木江
24、洋溪桥等地。族谱始修于清雍正8年(1730),1992年六修。班次:云腾开泰运,雨化兆昌期,盛达鸿勤业,传家泽远垂,修齐绵统绪,群议续前规,翰彩辉如许,廉威振本支,昔贤师项秀,延助重根基。 47、【新化白塘龙氏】 始迁祖兴许公,明正德12年(1517)从江西宜春县迁新化大同镇,继徙洋溪。 48、【资兴龙氏】 始祖辛公,元进士,原籍江西吉水县岭口,宦籍酃县,其子万公子三:明一、明二、明三。明二、明三回赣居吉水,明一于元末明初因避兵乱由酃县徙资兴北乡田庄坊,明一子二:善庆、善福,庆、福二公又各生五子,析居资兴各处。族谱始修不详,清雍正11年(1733)二修,道光2年(1822)三修,光绪8年(18
25、82)四修,1948年五修。宗祠建于龙泉。 49、【宜章玉月冲龙氏】 明初自茶陵卫戍宜章玉月冲。 50、【汝城龙氏】 始迁祖作治公,明天启时自茶陵始居汝城大平墟,后卜居龙家。至1932年,已传26代,人口70余人。 51、【蓝山南平乡龙氏】 始迁祖元礼公,宋哲宗间由江西泰和县避乱迁此。至1931年,凡71户,男200人,女201人,共401人。 52、【蓝山凤感龙家坊龙氏】 始迁祖天修公,元至正间由江西泰和县迁此。至1931年,凡300户,男580人,女600人,共1180人。 53、【蓝山凤感小洞龙氏】 清同治间由临武县迁此。至1931年,凡5户,男19人,女18人,共37人。 54、【蓝山
26、大慈龙泉头龙氏】 始迁祖明照公,由宁远迁此。至1931年,凡55户,男103人,女102人,共205人。 55、【蓝山南平八仙桥龙氏】 始迁祖子荣公,由江西迁此。至1931年,凡73户,男201人,女212人,共413人。 56、【芷江龙氏】 始祖宗旺公,宋初自江西泰和迁居贵州天柱、锦屏等地,后支族迁居于此。 57、【芷江龙氏】 始迁祖福禄公,明洪武5年(1372)自江西吉水随明代邓愈平蛮进剿辰澧蛮寨而留居芷江。 58、【新晃侗族龙氏】 始祖必胜。族人分布于贡溪碧林、黄雷绞壁、新寨朝阳、禾滩冬溪等地。 59、【麻阳龙氏】 祖居龙(隆)家堡,分脉而立。云辅迁居石龙溪;贤辅迁居曹家坪(豪侠坪)、杨
27、柳坡;爱辅(女)嗣侄辈迁居龙家汛;贵辅迁凤凰蜡尔山。石龙溪、豪侠坪龙氏字派:德明自我之祥世有贵光长延祖宗宏绪大启四得仁文忠佑贤良俊秀上照景新庆云。续定字派:正有帮家嗣绪永承先志师文布四登方平远着秀。 麻阳龙氏 始祖智公,元武宗2年(1310)自江西永新县桥头上宦常德府武陵县,遂居武陵。云飞公于元至元年间自武陵迁沅州顺一里蒋家村。伯益公于明建文2年(1400)迁麻阳之石惹畈(后改名石垅溪),永乐10年(1412)移景家坪(隆家堡),永乐14年(1416)迁贵州思州府施溪司石门(今龙门),永乐19年(1421)迁居麻阳曾家村(今龙家湾)。荣甫、贤甫兄弟于永乐22年(1424)复迁石垅溪,贤甫编石惹
28、里三甲,清康熙时改归四甲;荣甫居小溪,编石惹里四甲;贵甫居石垅溪董家岭瓦屋场,寻迁五司。字派:(六十六世后接)贤甫系(石垅溪):正有邦家嗣绪,永承先志斯文,兴朝培元作秀,多士步汉登云。荣甫系(豪家坪):长延祖宗宏绪,大启世代人文,钟毓贤良俊秀,上兆景星庆云。 60、【溆浦香炉湾龙氏】 清初由湘乡迁此。 61、【溆浦大渭溪龙氏】 始迁祖兴为公,原籍沅陵,清初迁此。 62、【溆浦舒容溪龙氏】 其先世由岳州迁邵阳。明末志治公由邵阳迁此。 63、【溆浦葛家冲龙氏】 始迁祖献坤公,原籍沅陵,明时迁此。 64、【沅陵龙氏】 始祖采濂公,南京应天府人,北宋英宗时迁河南卫辉府汲县,生二子:长子禹官由汲县徙居江
29、西泰和县;次子禹甸世居汲县。禹官子五:宗麻、宗朝、宗灵、宗廷、宗旺,或居绥宁,或归桃源,或迁会同。宗旺辗转越播而后定居沅陵大龙,四孙:存璋、存江、存凤、存锦,璋、凤留居沅陵,清光绪2年(1876)纂有族谱。 65、【芷江中心镇龙氏】 始祖洪兴公,字涵宁,谱称为永新始祖庚公五世孙琮公之裔,原籍江西丰城县桥东乡,元泰定间由乡举授云南杨林县令,至正间解组,落于沅州(州治在芷江县)郡城西五里黄朝冲。至1948年,递传24代,男女丁口6000余人,多分布于中心镇、忠武、忠明、文和、舞北等乡及四川南充、合川、武胜、金堂、贵州羊坪、湖北来凤等县。宗祠位于芷江县中心镇上河堤。 66、【会同清溪龙氏】 始祖禹官
30、公,生五子:宗麻、宗朝、宗灵、宗廷、宗旺。朝公衍常德派;灵公后裔不详;旺公衍沅州派;廷公于宋哲宗时任江夏县宣教郎,其时金人犯境,乃于宋徽宗时致仕道经会同而卜居清溪红花园,为会同龙氏始祖。廷公生二子:霦、霨。清光绪17年(1891)纂修族谱。岩壁派语:大章思克孝,承吉庆常安,成清逢景日,贻世永登翔。大臻桥派语:才潜显泰运,家国庆安邦,英华昌百代。 67、【会同龙氏】 始迁祖顺天公,原籍江西,侨居河南,宋靖康年间擢任贵州学政,回梓经洪江为兵乱所阻,遂落籍会同。 68、【会同龙氏】 始迁祖禹淑公,元末自江西永新迁居会同。 69、【保靖野竹乡小溪村龙氏】 该族为苗族,自四川迁此。 70、【龙山龙氏】
31、该族为苗族,由贵州迁龙山,族人分布于桃子园、紫云山、二台坪。字辈:才全显泰运,陞平耀治安,英华昌百世,灵瑞兆祯祥。附: 湖南龙氏各宗支源流派语 1942年(长沙)龙氏二修族谱世系源流考云:始祖万一公于明洪武年间由江西南昌丰城徙居长沙之栗山嘴,生福禄、福寿二子。禄公三传至思祖,徙桥口冲,思钦徙石桥,思锦传子永延徙象形屋,永音传子太器徙江边屋,太成徙墙背屋,是为福禄五裔支。寿公传子归先,徙上陇,必文徙大桥,归喜徙松园,是为福寿三裔支。合而为桥口、石桥、象形、江边、墙背、上陇、大桥、松园八支。子孙绳绳继继,枝繁叶茂。 (七支原派,不含大桥支)福归志思永太兴 国安民正定乾坤 英贤蔚起文星运 孝友同敦学
32、业增 (七支原派更改后一句:功德昭垂烈祖恩)(新派)敦厚廉威著训词 皇廷祥瑞纪官师 荣登科甲知逢印 声振南邦在赋诗。 清嘉庆十三年(1808)(湘乡冻悄狭献迤住?序称,龙氏源流自东汉伯高公讳述者,肇迹京兆,初为三都长,擢零陵太守。迄学正讳暹者,始家道州,中间吉水丞,讳耀,令长沙之茶陵,(其子)大理寺评事通方,号碧巗,宋建隆庚申(960)从茶陵迁居湘潭县木通榜塘,其曾孙讳瑞讳瑄者于宋天圣间再徙湘乡城南太和坊。 (清康熙五年订)宏荫昭先德自芳 显扬宗祖在贤良 家修庭献襄平治 百代衣冠耀室堂(永绍贻谋世泽长)。 1999年(攸县)梅城龙氏九修族谱尊东汉太守伯高为外世纪第一世祖,至第二十八世通庚,讳庚
33、,字西仲,唐僖宗时自湖广道州任庐陵吉水丞,避黄巢乱遂家永新顾村莲塘,为江西永新莲塘开基祖,下传二十五世俊可,名端三郎,住茶陵东山,子一,讳清,字悦仲,由茶陵徙居攸县学城,为迁攸始祖。至1999年,已传至二十六世显字辈,繁衍生息,瓜瓞绵延,人文蔚起,门庭显赫。龙湛霖、龙启瑞、龙伯坚都出于攸县梅城龙氏。中国复关和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也出自这一支龙氏。 (从第十三世起):伯高兆祥 来自永新 世传理学 廷显良臣 泽承先正 光启后昆 忠信为本 谦和乃珍 星辉霞灿 柏茂松荣 家训同佩 吉庆长臻(续字派)宗支蕃衍 志壮福绵 仁孝作基 敦厚崇源 开拓进取 科技精研 建业振国 代多达贤 宏扬祖畴 日蒸月恒。
34、2001年(邵东)龙氏文化概述称龙氏世系自伏羲氏(龙师)-黄帝(龙行)-虞(龙纳言)-夏(龙圉)-商(龙吉安)-周(龙环、龙庆)-春秋(龙穆),至东汉龙伯高。源流考曰:鼻祖讳述字伯高,原籍京兆。东汉建武二十五年(49)拜零陵太守,卒葬永州府北门,子孙因家焉。至唐时,敬朝祖讳暹者,为伯高二十四孙。传至西仲公讳庚,授迪功郎,宣宗大中十一年(857),自楚道州仕吴,任庐陵吉水丞,因避寇家永新。复五传讳曜者,任茶陵令,遂家焉。后世裔孙派衍湘乡、邵阳、安化等县。 1931年(益阳)龙氏六修族谱世系考曰:迁湘始祖曜,籍江西永新,由吉水丞官茶陵令,遂家焉。其长孙通方,官宋大理寺评事,由茶陵徙湘潭之七十四都木通榜塘。生子贞,贞生二子,次曰像乾,归籍永新,其长子福玖登宋宣和辛丑进士,擢潭州守,落业资阳。下四传至攀桂,由衡龙桥徙居五里第六七都车门段之檀树湾,生四子:长子子攻居合水桥之桥头坪;次曰子敏,居枫香段之株树湾;三子子政居三板桥,四子子信,仍归故里。后世子孙散居各地。 (自十三世起)再应承余德大菖家声定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