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经验总结.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651542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经验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经验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经验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经验总结.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经验总结首席医学网 2008年11月06日 21:59:05 Thursday 医师杂志征稿 普通外科文献 呼吸疾病会议 网站运营 核心期刊征稿 帕金森病 国际神经再生论坛 内蒙中医药 心律失常会 危重病诊治 心血管医师 内科诊疗班 方剂组成原理 亚健康学会 风湿关节炎 作者:孙泽玲作者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 临清 252600 加入收藏夹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族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30岁以

2、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 护理考试在线助手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写作技巧 | 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 医学会快讯 | 中华普通外科征稿 【关键词】 小儿 慢性腹泻 经验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且多为功能性腹泻。祖国医学认为小儿慢性腹泻是脾气虚而至脾胃不和引起的。2007年,我们采用汤药与针刺疗法配合应用,治疗小儿慢性腹泻76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76例:男40例,女36例,均为6个月2岁婴幼儿,病程5 d14 d,经西药治疗

3、效果欠佳者。临床表现主要有腹泻腹胀、纳呆、神疲倦怠、舌淡苔白,部分患儿有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等症状,且均以腹泻为最突出表现。1.2 治疗方法 治疗以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为主,佐以针刺疗法。主用参苓白术散,随证加减。药物组成:人参100 g,茯苓100 g,白术100 g,甘草100 g,山药100 g,莲子肉50 g,薏苡仁50 g,砂仁50 g,桔梗50 g,白扁豆75 g,药为细末每服6 g,小儿量岁数加减,温水冲服。针刺中腕天枢(双),章门(双),进针二分五分,以得气为始捻针30次,不留针,隔日一次。1.3 疗效判断 痊愈:患儿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饮食恢复正常;有效:患儿大便成型,次数减少

4、,但较正常较多,其他症状改善;无效:患儿大便次数形状无明显改变,甚或加重。2 结果 患儿76例全部痊愈(1日愈者8例,3日愈者53例,5日愈者12例,7日愈者3例)3 讨论 小儿慢性腹泻多由脾气虚而致病。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载:“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位中焦,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与胃相表里。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性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赖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故医宗必读曰:“后天之本在脾。”脾主升,胃主降,脾属湿,胃属燥,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两脏燥湿相济、阴阳相合、升降有序方可顺利完成对饮食之转化。叶天士在临床指南医案中指出:“脾宜升宜健,胃宜降宜合。”景岳全书泄泻中言:“泄泻之本

5、,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合,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至脾胃受伤,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或久病迁延不愈,皆可致脾胃虚弱,脾虚则健运失司,胃虚则不能腐熟水谷。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运化失职,生化无源,故致精微不布,大便稀溏,食后作泻,气血不足,面色萎黄,舌淡苔白,易反复发作。参苓白术散出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以四君补脾胃之气为主,配以扁豆、薏苡仁、山药之甘淡,莲子之甘涩辅助白术既可健脾又可渗湿止泻,加以砂仁之辛温芳香醒脾,佐四君更能促中州运化,使上下气机贯通。桔梗为手太阴肺经引经药,配入本方,载药上行达于上

6、焦而益肺,即培土生金法的运用。小儿药证直诀中所载“异功散”和“七味白术散”是参苓白术散随证加减后的处方,此三方皆为四君子汤加味。如伴呕吐可加藿香以合中止吐,如伴腹痛可加木香以行气止痛,如伴消化不良可加葛根以鼓胃气上行,方中加陈皮对益脾祛湿功能有很大的增强。目前我院常用中成药制剂“小儿腹泻宁”亦为参苓白术散加减后做成,经临床验证,效果显著。前人所遗之精华心血为后人所用,我等在前人的基础上应精益求精。祖国针灸疗法源远流长,古代运用经络学说指导临床针灸治疗,效果显著。经我院临床验证认为人体特定穴的治疗效果要远高于简单的循经取穴。在医学典籍中,前人介绍取穴也是以简单精炼为主。经过多年实践,对古人留下的

7、手法运用验证就我们自身感觉来说并无特别之处,而最为重要的“得气”与“传导”是与治疗效果紧密相连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偏重于“得气”的手感与患者的“传导”感觉。我院治疗小儿慢性腹泻即取用募穴相配,效果甚佳。募穴始见于素问奇病论:“胆虚气上溢而上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难经六十七难中曰:“五脏募皆在阴而俞皆在阳者。”均无具体穴名,至脉经才明确指出十个募穴,后经甲乙经等补充,始臻完备。中腕为胃之募穴,天枢为大肠之募穴,章门为脾之募穴。难经四十五难中又载中腕为六腑之会,章门为五脏之会,亦为取特定穴配穴提供了借鉴。在针灸聚英百症赋中指出刺中腕扶脾健胃,增强运化,可治反复发作的慢性腹泻。医经宗鉴中记载:“

8、天枢主灸脾胃伤,腹泻痢疾甚相当。”指出就灸天枢可调脾胃之气,治疗泄泻。在针灸聚英玉龙歌中亦载天枢治疗泄泻效果甚好,可刺可灸。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提到:“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腧”记载里章门作为募穴的治疗作用。杨继洲编著的针灸聚英胜玉歌中亦有治疗久治不愈的腹泻可取章门的记载。章门虽然在前人的典籍中记载甚少,但经多年临床实验证明在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效果要优于取用足三里穴,但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足三里的治疗效果却远优于章门,其机制尚待研究。总之,中药物佐以针灸治疗小儿慢性腹泻效果甚佳,但因治疗过程痛苦较大。患儿家长依从性差,故而不能完全显示其强大作用,推广应用的难度加大,但其作为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最后防线却有其存在的必要价值。另外,现代医学中的补液疗法以及快速止泻药物的应用在防止小儿病情恶化控制急性症状方面亦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常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慢性腹泻,取得了良好的作用效果,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