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闽北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闽北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浅谈闽北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精品文档.浅谈闽北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杨 文 弘摘 要: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闽北作为福建北部山区的三线城市,在新形势下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困难。本文通过理清当前闽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为观念、体制、人才和创新,提出闽北文化产业发展应立足特色、结合旅游、培育骨干企业和搭建发展平台等浅见。关键词:文化产业 发展 研究文化产业作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附加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绿色产业”,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国家的软
2、实力,也越来越受到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视。党的十六大明确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调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党的十七大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高度,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出新的部署。2009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系统提出了新形势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重点项目和扶持政策,是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标志着发展文化产业已提升为国家战略。2009年,我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同年,国务院批准的海西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
3、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为福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作为福建省历史上开发最早、文化沉淀深厚的海西绿色腹地的闽北,如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抢抓机遇、趁势而上,理清文化产业发展的脉络,逐步推进文化产业又快又好发展,是当前值得闽北各级政府认真研究和思考的课题。问题之一:怎么看闽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共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闽北的文化产业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歌舞三厅、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艺、演出、电影、音像制品、图书及出版物等经营场所在总量上有了很大的增长,基本上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各地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化
4、进程得到有效推进,朱子文化旅游、武夷山的大红袍茶文化、“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项目、顺昌的“大圣文化”旅游、建阳的工笔画、建盏、松溪的版画、湛卢宝剑、浦城的剪纸、建瓯的根雕艺术、挑幡演出等等的开发,以及闽北各地的艺术品收藏、艺术培训等产业都呈现出很好的发展势头,也促进了闽北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朱子文化节、茶博会、竹文化节以及大圣文化旅游节、邵武文化旅游节等各地极具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为闽北经济和文化产业的交流、推介和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从上述可看出,闽北各地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探索,能够挖掘、开发利用闽北的特色文化资源,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闽北的文化产业仍
5、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一是闽北的文化产业总量不大、规模较小。除“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项目外,全市无投资在亿元以上的文化产业项目,全市投资在千万元以上的歌舞三厅不上5家,最大的可供室内演出的剧场为南平大剧院也仅1000多个座位,全市尚没有可放映3D影片的影院,没有大型的彩印中心,全市仅有1家演出经纪机构且基本未能承办大型的演出,开发和经营建盏、工笔画、版画、剪纸、根雕等民间民俗文化的经济实体规模也较小,经济带动能力差。二是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平衡。相对而言,延平依托其为南平中心城市和武夷山依托其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文化产业发展较快,建瓯、建阳、顺昌、浦城、松溪等县市也有一定程度的探索
6、和发展,而光泽、政和等县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较慢。同时,各地城乡区域间也存在着较大差距,乡镇的文化娱乐场所较少,而有些县市城区内的歌舞三厅、网吧等总量过于饱和。三是文化产业发展层次较低。一方面表现为传统文化产业的比重较高,而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如网络、动漫、创意等产业发展较慢;另一方面表现为文化产业企业的科技含量低,资源转化能力弱,产业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链不长,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之二:闽北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主要有哪些?首先是观念。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和束缚,闽北许多人包括有些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领导在观念上仍局限于计划经济下的“公益文化”,认为“文化形不成产业”、“文不
7、经商”,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混为一谈,根本不思考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的人认为文化是“锦上添花”的事情,闽北经济欠发达,没钱就谈不上发展文化产业,也没必要花钱去扶持和发展文化产业;还有的人想发展文化产业,但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含糊,认识不清,不懂哪些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要发展什么、该怎么发展。这些思想和思维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闽北文化产业的发展。其次是体制。体制制约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由于过分强调文化的事业属性,有些地方文化部门采取国有国营的垄断经营模式,而优秀的文化资本大都属于国有,难以引进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文化产业要发展,就必须打破国有单位对文化资源,特别是渠道方面的垄断。同时文化产业
8、的管理在地区不同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政企不分,文化市场多头执法等问题,也不利于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三是人才。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认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是经营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产业型人才,而闽北正是极度缺乏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企业创意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更为重要的是,闽北的政府部门更缺乏有理论、有经验、懂管理的文化产业发展行政管理人才和文化产业项目策划和开发人才,人才匮乏是制约闽北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第四是创新。文化产业是把文化元素经过创意包装并依托科技支撑而形成的高端产业。当前,闽北的文化产业企业经营者在其文化产品的生产内容和推广渠道
9、上的自主创新能力不高,企业产业化程度低,通过创新实来现特色的文化资源与现代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手段少,导致了文化产业产品市场认可度和产品销量不高,企业难以做强做大。问题之三:如何有效地推进闽北文化产业的发展?闽北文化产业要得以有效发展,就必须切实解决好上述制约因素的问题,进一步改变观念、理顺体制、培养人才、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闽北文化产业发展要立足于闽北文化的特色。闽北文化产业应当立足于福建山区三线城市经济发展现状,寻找一条适合闽北实际的发展之路,这就要求闽北文化产业必须依托沉淀深厚的闽北历史文化,突出特色,注重原创,而不是以拿来主义的思想,沿海搞什么,闽北也搞什
10、么,照搬、模仿是没有前途的。“只有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闽北应做好“挖掘与创新”文章,深入挖掘历史传统文化,把朱子文化、闽越文化、闽北宋文化等这些闽北独有的文化元素,通过精心的挖掘、开发、策划、扶持,在保持其原有的特色基础上加以创新,真正创造出一批极具闽北特色的、闽越韵味的文化产品。二是闽北文化产业发展要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闽北是文化资源大市,闽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将促进闽北实现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转变,也是其必然选择。文化赋予了旅游景点以恒久的时空穿透力,使旅游景点更富有生命力,产生高附加值。历史文化资源本身就是旅游景点的无形资产。只有独特历史文化的旅游,才是有特色的旅游。
11、“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项目是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成功范例,闽北应继续精心策划朱子文化游、闽越风情游、武夷茶文化游等旅游线路,开发建设古汉城国家遗址公园、闽越风情影视城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使闽北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更上一个层次。同时,要充分利用闽北旅游市场,开发具有闽北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拓宽文化产业项目推介和文化企业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促进闽北文化产业的发展。三是闽北文化产业发展要适应市场需求培育骨干企业。闽北的文化产业缺乏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闽北应通过项目带动,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找准市场的切入点,在重点文化产业中精心选择一
12、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产品市场需求大的文化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尽快壮大企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通过骨干文化企业的培育,来延长产业链,拉动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四是闽北文化产业发展要着力搭建三个平台。要搭建闽北文化产业学术研究平台,广泛联系市内外专家、学者,充分利用智力资源,对丰富的闽北特色文化进行认真研究、挖掘,理清哪些文化资源可以产业化、如何产业化,制定出适合闽北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战略思路,使各级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做到心中有数,避免重复发展或是无效地开发文化资源。要搭建闽北文化研究机构与企业互动平台,一方面文
13、化研究机构给予企业智力支撑,为企业提供文化创意,提升企业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文化研究机构通过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撑获取报酬,促进自身壮大。要搭建闽北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加强政府的投入和引导,包括出台税收优惠等优惠政策,扶持文化企业发展,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多种形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兴办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建立文化产业融资担保、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机制,为信贷资金介入提供保障。今年省文化厅与工行省分行签署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要积极为闽北的文化产业企业争取金融业支持,为其做强做大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