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高三2月调研测试生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高三2月调研测试生物.doc(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高三2月调研测试生物.精品文档.苏州市2015届高三调研测试生物 2015.02第卷(选择题,共55分)一、选择题:本体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构成细胞化合物及其功能的选项,错误的是() A.葡萄糖可在叶绿体中合成,但不能直接在线粒体中分解 B.自由水与结合水的相对比值影响细胞的代谢强度 C. DNA分子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通过氢键直接相连 D.促性腺激素在核糖体中合成后,转运至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分泌【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细胞中化合物的结构、合成、分解
2、及作用。考察学生的识记情况。【解析】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直接分解丙酮酸,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故A对。自由水/结合水的比例越高,代谢越旺盛,B对。DNA单链中脱氧核苷酸之间依靠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连成链状,DNA的两条链之间依靠碱基之间的氢键构成碱基对,故C错。促性腺激素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由垂体细胞合成并分泌,B对。2细胞膜具有信息传递和信号转换的功能。下列实例中,未体现细胞膜这一功能的是() A.神经细胞传出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B.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吸水涨破 C.抗原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D.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答案】B【
3、命题立意】考察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学生对功能的理解和实际分析能力。【解析】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吸水,实际是水分子的自由扩散过程,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与信息传递和信号转换功能无关。故B错。3.下列有关物质通过生物膜方式的选项,正确的是() A. mR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通过核膜 B.离子都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 C.分泌蛋白的分泌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 D.小分子化合物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答案】C【命题立意】考察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解析】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利用了细胞的流动性,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需要消耗能量,故C对。mRNA通过核膜上的核孔通过,A错。细胞膜上动作电位变化
4、引起的K离子和NA离子通过离子通道进出细胞属于协助扩散,B错。小分子化合物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D错。4.乳糖酶可催化乳糖水解。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的实验(其他实验条件均为最适条件),实验结果见下表。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一中,导致各组别相对反应速率较低的原因是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B.实验一中,若提高乳糖浓度则各组别相对反应速率均将显著提高 C.实验二中,限制组别5相对反应速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数量 D.实验二中,若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则各组别相对反应速率将会增加【答案】C【命题立意】考察酶与反应物之间的关系以及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解析】
5、酶浓度一定的条件下,相对反应速率随底物乳糖的浓度的增大而升高,最后达到稳定不变,主要是受到酶含量的限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则酶失活,反应不能进行,A错。提高乳糖的浓度,在实验一对应的酶浓度条件下相对反应速率降低,B错。实验一和实验二均在最适温度下,提高温度反而使酶活性降低,相对反应速率降低,D错。5.下列关于实验或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高倍镜观察菠菜叶肉细胞叶绿体的基粒 B.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追踪细胞内某些物质的代谢途径 C.利用样方法可以调查校园草地上各种植物的种群密度 D.人工设计、制作生态缸时,主要运用了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答案】B【命题立意】综合考察实验中应用的实
6、验方法。【解析】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追踪细胞内物质的代谢途径,如光合作用过程CO2中C的转移途径。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叶绿体的基粒,A错。利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C错。生态缸的制作主要是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D错。6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细胞中一个促进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正常细胞中Smac存在于线粒体内。当线粒体接受到释放Smac的信号时,就会将它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LAPs)反应,进而促进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Smac从线粒体释放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B.癌细胞中不含指导IAPs合成的基因 C.癌细胞能无限增殖,可能与指
7、导IAPs合成的基因过度表达有关 D.对于多细胞生物体而言,细胞凋亡不利于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答案】C【命题立意】考察细胞凋亡的原理和对生物的意义,作为材料分析题,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提炼关键知识点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解析】线粒体为双层膜结构,蛋白质Smac的释放过程相当于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A错。癌变细胞中有受精卵中的全套基因,包括指导IAPs合成的基因。B错。细胞凋亡是细胞的正常生命历程之一,在多细胞生物的各生长发育阶段有积极意义。D错。7.科学家从夏季菊中成功地抽取出一种能防止H5N1禽流感病毒(一种RNA病毒,含有RNA聚合酶)入侵细胞的脂溶性物质,它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禽流感
8、。下列有关禽流感病毒的醚,错误的是() A.与HIV病毒一样,H5N1禽流感病毒也容易发生变异 B.用含35S的鸡胚细胞作为培养基,可制备含35S标记的H5N1禽流感病毒 C.该药物可能通过抑制H5N1禽流感病毒的逆转录来达到治疗效果 D.口服该药物可能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禽流感【答案】C【命题立意】考察病毒的遗传物质、成分和生活方式,对学生的资料分析能力有较高要求。【解析】题干指出从夏季菊中提取的脂溶性物质防止禽流感病毒的入侵,与抑制逆转录过程无关,C错。由于遗传物质为RNA单链,很容易发生变异,A对。病毒营活细胞寄生,只能用活细胞培养基培养病毒,B对。题干表明该物质为脂溶性物质,可通过口服后被
9、吸收达到治疗效果,D对。8.下列有关人体细胞核DNA及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个DNA分子,转录形成的mRNA都相同 B.不同mRNA分子中,可能含有相同的密码子 C.不同核糖体中,可能翻译出相同氨基酸序列的多肚 D.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答案】A【命题立意】考察学生对转录,翻译过程的理解。【解析】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可以转录出多种mRNA,A错。9.不同基因型的褐家鼠对“灭鼠灵”药物的抗性及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K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表现型如下表所示。若对生活在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家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
10、,则该褐家鼠种群() A.绝大多数抗性个体的基因型为Rr B. RR个体数量增加,rr个体数量减少C.基因型RR与R数量趋于相等 D.基因r的频率最终降至。【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考查学生运用基因分离定律分析问题能力。难度中等。【解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由于Rr对维生素K依赖性是中度,对灭鼠灵有抗性,所以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仍有基因型为Rr的个体活着,因此基因r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是不正确的,D错。抗性个体中,由于Rr对维生素K依赖性是中度,而RR对维生素K依赖性是高度,所以维生素K含
11、量不足环境中主要是Rr的个体,因此C不正确。RR和rr个体数量都在减少,故B不正确。10.下列有关实验中不同浓度酒精的使用及目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制作腐乳时,卤汤中酒的含量约是12只是为了抑制各种微生物的生长 B.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用50的酒精处理可以洗去花生子叶上多余的苏丹III染液 C.果酒发酵时,用70的酒精清洗发酵瓶是为了有效灭菌D.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用95的酒精处理洋葱根尖是为了解离细胞【答案】B【命题立意】考察酒精在各实验中的应用浓度及作用。【解析】腐乳制作中加酒,作用有二:其一是抑制微生物生长;其二是调味。故A错。果酒发酵时用70%的酒精清洗是为了消毒,故C错
12、。制作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用95%酒精和盐酸一比一混合解离细胞,所以D错误。11.右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由原始性母细胞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下列现象没有发生的是() A.基因突变 B.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C.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D.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答案】B【命题立意】考察减数分裂过程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的变化,以及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基因重组的类型。对学生的识图能力及分析题干的能力较高。【解析】该细胞结构图中存在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同源染色体,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故B错。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
13、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原始性母细胞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已经发生。因此D正确。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而来,基因型为aa,图中出现Aa则为基因突变,A正确。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应该相同,却出现了黑色部分b,则为交叉互换,C正确。12.豌豆豆英的颜色分为绿色和黄色两种,分别受G和g基因控制。种植基因型为GG和Gg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3:1,若两种类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其Fl中基因型为GG, Gg, gg的个体数量之比为() A. 49:14:1 B. 61:2:1 C. 5:2:1 D. 13:2:1【答案】D【命题立意】考察豌豆在自然状态下的繁殖方式,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和计算概率。
14、【解析】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亲本中GG为3/4,后代均为GG;亲本中Gg个体占1/4,自交后代出现1/4GG、1/2Gg、1/4gg,则F1中GG为3/4+1/41/4=13/16, Gg为1/41/2=1/8,gg为1/41/4=1/16,最后GG:Gg:gg比例为13:2:1。1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中,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等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其偶然性随种群数量增加而减少 B.地理隔离阻碍了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因此地理隔离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必要条件C.基因突变具有“少利多害”的特性,因此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总是不一致D.种群基因频
15、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标志,生物进化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解析】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基因突变、遗传漂变、自然选择,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加,故A正确。地理隔离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所以地理隔离不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必要条件,B错。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与生物进化的方向可能一致,C错。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但是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D错。14.甲型流感病毒(HlN1)是一种RNA病毒,右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经吞噬
16、细胞摄取处理后的抗原被呈递给T细胞 B. T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C. 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将导致靶细胞裂解释放病原体D. HlN1人侵人体后被彻底清除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答案】A【命题立意】考查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考查学生对图形的解读能力、获取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的能力。【解析】图中显示了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并呈递给T细胞的过程,A正确。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B错误。效应T细胞密切接触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C错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先有非特异性免疫清除,再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把其消灭,故D错误。15.某被大火焚毁的森林,其植物种
17、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森林焚毁后,该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 B.森林中,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C.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先降低后逐渐增高D.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而抵抗力稳定性不断降低【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能力。【解析】次生演替时原有的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所以大火焚毁的森林属于次生演替,故A错。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树下光照的强弱,肯定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所以B正确。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年份增加乔木数量增加说明群落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所以C错。随着年份增
18、加植物总数逐渐增加,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抵抗力稳定性不断增强,D错误。 16.人工湿地是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放到人工建造的湿地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合理搭配植物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B.尽量使用本地物种以降低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 C.选择合适的人工介质以利于好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增大引入湿地的污水总量以提高能量传递的效率【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解析】能量的传递效率不能提高,但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19、故D错。在建立人工湿地时,需要合理搭配动植物,形成相对稳定的营养结构,故A正确;同时尽可能避免外来物种入侵,故B正确。 17.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醚,错误的是 A.反应底物和产物的浓度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有影响 B.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 C.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D.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答案】C【命题立意】考查固定化酶的应用和固定化细胞技术的优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解析】某些反应产物可能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A正确;消化酶在消化道内起作用,B正确;尿糖试纸由于
20、使用后不能将反应物和酶分开,而不能再次使用,C错;固定化细胞技术固定的是一系列酶,所以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故D正确。 18.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醚,正确的是 A.切割质粒的限制酶均只能特异性地识别3-6个核苷酸序列 B. PCR反应中两种引物的碱基间应互补以保证与模板链的正常结合 C.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D.目的基因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进行复制【答案】C【命题立意】考查DNA重组技术基本工具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中的相关要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解析】少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4、5或8个核苷酸组成,A错;PCR反应中两种引物的
21、碱基与目的基因的单链上相应互补序列结合,B错;载体质粒的条件要求具有标记基因,主要是抗性基因,C正确;目的基因在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复制由复制原点控制,D错。19.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肝细胞悬液时,可用胃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块 B.恒温培养箱中的CO2浓度维持在5左右,以促进细胞呼吸 C.为了保证细胞培养所需的无毒环境,需大量添加各种抗生素D.本实验应设置对照实验,以检测药物对甲、乙的毒性大小【答案】D【命题立意】考查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22、【解析】多数动物细胞培养适宜环境PH值为7.27.4,胃蛋白酶的适宜PH值约2,在此环境中没有活性,A错。在体细胞培养过程中,要将培养瓶置于CO2培养箱中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B错。要保证培养液处于无菌、无毒的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C错。实验通常遵循对照原则设置对照组,D正确。20.下列关于生物技术与伦理问题的正确观点是A.可广泛利用体外受精技术设计试管婴儿的险别 B.应基于科学和理险来讨论转基因作物的安全险问题 C.通过基因筛查来禁止重大疾病基因携带者就业D.大量引人国外转基因作物与本地近缘作物品种
23、杂交来进行育种【答案】B【命题立意】考查学生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知识点的理解能力。【解析】我们应该利用转基因技术为人类造福。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A错。基因检测有利于人们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某些疾病的发现和预防,是对人们有利的一面。但是,有的人对基因检测认识不够,因此需要正确的科学知识传播和伦理道德教育,有必要用法制手段来约束某些人的基因歧视行为。通过基因筛查禁止重大基因携带者就业属于歧视行为,C错。转基因生物有可能会在近缘物种之间通过花粉杂交,造成基因库的污染,D错。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4、全选对的得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苏州市2015届高三调研测试,3分)(苏州市2015届高三调研测试,3分)(苏州市2015届高三调研测试,3分)(苏州市2015届高三调研测试,3分)(苏州市2015届高三调研测试,3分)21.下列实验变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温度和pH是自变量 B.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培养液中的溶氧量是无关变量 C.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中,插条生根数是因变量D.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原生质层外侧溶液的浓度是无关变量【答案】ABD【命题立意】考查学生
25、对实验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理解能力。【解析】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温度是自变量,PH值是无关变量,A错。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氧气的含量是自变量,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条件下无氧呼吸生成二氧化碳和酒精,B错。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中,生长调节剂的浓度是自变量,插条生根的数量是因变量,C正确。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原生质层外侧溶液浓度是自变量,当外侧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当外侧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错。22.下表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种群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
26、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田鼠同化的能量中约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B.田鼠粪便量属于其同化能量中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 C.以田鼠为食的天敌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D.田鼠的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答案】BD【命题立意】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来源和去向,以及能量流动的传递规律。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应用能力。【解析】同化的能量=摄食量-粪便的量,计算可得为7109;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因此田鼠生长发育繁殖的量为2.45109,2.45109/7109=35%,A正确。粪便量不属于同化量,B错。田鼠的天敌为田鼠的下一
27、营养级最多可以获得田鼠同化能量的20%,710920%=1.4109,C正确。田鼠的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至少为710920%=3.5109,D错23.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l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醚正确的是()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的配子占1/2 C. 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答案】ABD【命题立意】本题以果蝇的遗传为背景,考查基因的分离定
28、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遗传在有性生殖中的遗传实质的理解、阅读能力和获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推导的能力。【解析】根据题意一只红眼长翅果蝇(B_XR_)和一只白眼长翅果蝇(B_Xr_),F1有白眼残翅雄果蝇(bbXrY),则可以推出亲本长翅基因型均为Bb;雄果蝇中白眼残翅1/8,可以推出亲本红眼和白眼基因型分别为XRXr、 XrY,则亲本雌果蝇为BbXRXr,亲本雄果蝇为BbXrY,A正确。雌性亲本XRXr产生配子及比例XR:Xr=1:1,雄性亲本XrY产生配子及比例Xr:Y=1:1,其中Xr配子在所有配子中站1/2,B正确。F1中长翅雄果蝇为3/41/2=3/8,C错
29、。白眼残翅雌果蝇基因型为bbXrXr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次级卵母细胞时同源染色体分离,但是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相同的基因,故次级卵母细胞中基因为bbXrXr,D正确。24为了探究IAA和H十对燕麦胚芽鞘切段伸长的影响,兴趣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据表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上存在着运输H十的载体,生长素使其活化 B.给植物细胞提供酸性环境,不需生长素也可生长 C.生长素作用于细胞后,细胞将H十通过协助扩散运出细胞D.应用生长素处理切段后,外界溶液中H十浓度会增加,即被酸化【答案】ABD【命题立意】本题以雷和克莱兰的实验为素材,考查生长素的作用机理及物质的跨膜运输,意在
30、考查考生审题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解析】将燕麦胚芽鞘切段放入一定浓度生长素的溶液中,发现切段开始迅速伸长,同时溶液的pH下降,细胞壁的可塑性增加,说明细胞膜上存在着运输H的载体,生长素使其活化,故A正确;将胚芽鞘切段放入不含生长素的pH3235的缓冲溶液中,则可检测出切段的伸长,且细胞壁的可塑性也增加,可见只要给植物细胞提供酸性环境,不需生长素也可生长,故B正确;H+由细胞运出需克服浓度梯度,并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属于主动运输,故C错误;H运出细胞后,溶液中H浓度会增加,溶液的pH下降,故D正确。25.下图表示四倍体兰花叶片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下列有关选项正确的是() A.上述过
31、程均需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以避免杂菌污染 B.激素的浓度和比例可以调控过程中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C.细胞全能性表达的前提是过程,体现在过程D.此四倍体兰花的花药离体培养所得到的植株可能可育【答案】BC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要采取消毒和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故A错误;脱分化和再分化时需要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调控,故B正确;细胞表现全能性的前提是图中的脱分化过程,由愈伤组织再分化成胚状体,最后发育成兰花植株的过程体现了全能性,故C正确;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植株,
32、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可以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可能可育,故D正确。 第卷(非选择题,共65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65分。(苏州市2015届高三调研测试)(苏州市2015届高三调研测试)(苏州市2015届高三调研测试)(苏州市2015届高三调研测试)(苏州市2015届高三调研测试)(苏州市2015届高三调研测试)(苏州市2015届高三调研测试)(苏州市2015届高三调研测试)26.(8分)科研人员为了探究缺锌对苹果植株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实验结果见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苹果植株叶片锌含量时,每类叶片通常不能只选择一张,主要原因是 (2)选取苹果植
33、株每类叶片中新鲜叶片0.1 g,剪碎,加人20 mL乙醇与丙酮(1:1)棍合液,乙醇与丙酮混合液的作用是 ,同时,还需加入适量的 ,迅速研磨,获取色素提取液。 (3)为了进一步测定不同类型叶片的实际光合速率,还需要进一步测定各组叶片的 ,经综合分析得出结论。与苹果叶肉细胞净光合作用速率大小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 (4)据表分析,缺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缺锌引起 、 。进一步研究发现,缺锌还会造成叶绿体中某种复合物OEC的结构被破坏,直接导致O2的产生量显著减少,据此可推测OEC主要分布于叶绿体的 。由此可见,缺锌造成苹果植株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答案】(1)防止偶然因素对实验
34、结果的影响 (2)溶解或提取色素 二氧化硅、碳酸钙(答全给分) (3)呼吸速率 叶绿体、线粒体(答全给分) (4)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减少(答全给分) 光合面积减少 类囊体薄膜【命题立意】考查光合作用色素的提取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场所,以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两者之间的联系,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掌握能力、对图表的分析能力、应用原理解决实例的能力。【解析】(1)实验必须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一张叶片不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多张叶片可以防止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 叶绿体中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碳酸钙能保护研磨过程中色素不被破坏。(3) 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
35、速率-呼吸速率消耗,因此要求实际光合速率还需测定呼吸速率;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细胞器为线粒体。(4) 有表可知含锌量减少,随之单个叶片面积也减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也下降。光合作用速率受光照面积和色素含量影响。题干表明OEC结构破坏直接导致O2含量减少,O2是H2O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光解产生,可推出OEC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27.(8分)环境中的污染物能使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产生缺失着丝点的染色体片段,当子细胞进人下一次分裂间期时,这些染色体片段便浓缩在主核(细胞核)之外,形成了微核(如右图1所示)。蚕豆(2n=12)根尖微核测试技术被列为国家监测水质污染的重要方法
36、之一。下面是某研究小组利用微核测试技术进行“校园内池塘水污染情况调查”的主要实验步骤: 浸种催芽:将大小均匀的蚕豆种子,在25等适宜条件下浸泡、催芽,待大部分根长至1-2 cm左右,即可选作实验材料。 采集池塘水样:从校园池塘的5个不同地段采集水样。 待检测水样处理根尖及恢复培养:选取步骤中根长度一致、生长良好的种子30粒,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放人5个盛有待检测水样和1个盛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液体量以浸没根尖为限。在25 下处理24 h后,取出种子,用蒸馏水漂洗三次,洗净后再置人铺有湿润滤纸的瓷盘中,25下恢复培养24 h. 制作蚕豆根尖临时装片:切取各培养条件下获得的蚕豆根尖,用卡诺氏液固定
37、细胞中的染色体后,按正常步骤制作根尖临时装片。 观察统计实验结果。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过程中,用检测水样处理后,需要在25下恢复培养24h,主要目的是 (2)制作蚕豆根尖细胞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是 (以文字和箭头表示)。实验过程中,用改良的苯酚品红染液对蚕豆根尖细胞的 进行染色,以便于镜检。 (3)从生物变异的类型来看,微核的产生属于染色体 变异。通常选择间期细胞进行微核统计的原因是 (4)实验人员在高倍镜下很难发现如右图2所示的蚕豆根尖细胞分裂图像,主要原因是 (5)若要获得四倍体的蚕豆细胞,可用 (填试剂)处理蚕豆幼苗的茎尖适宜时间,处理后的植株茎尖细胞染色体组数可能是 。
38、【答案】(1)促使细胞进入下一细胞周期的间期,便于观察微核 (2)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染色体(染色质) (3)结构 间期细胞核完整,有利于区分细胞核和微核 (4)该时期(有丝分裂中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很小 (5)秋水仙素 2或4或8(答全给分,多答不给分)【命题立意】考查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制作流程、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异概念和多倍体育种的基础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信息的分析能力和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解析】(1)对植物细胞染毒培养会使染色体发生断裂,并逃逸出细胞核,进行24h恢复培养则可使细胞继续进行有丝分裂,在细胞间期,断裂的染色体固缩成微核(易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呈圆形或椭
39、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13以下。(2) 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染色体(质)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便于观察。(3) 微核细胞的染色体发生断裂后,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时,(染色体片段不能随有丝分裂进入子细胞),而在细胞质中微核,也就是说本来正常的染色体中的一部分断裂留在细胞核外,该正常染色体因此缺失了一段,故因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进入有丝分裂的分裂前期核膜、核仁解体,间期时细胞核完整,有利于区分细胞核和微核。(4) 图2所示细胞为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间期时间长,绝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中期所占比例小,所以很难发现。(5) 蚕豆为二倍体,要获得四倍体,采用多倍
40、体育种的方法秋水仙素处理正在正在萌发的幼苗。 处理后可能部分细胞不分裂仍为二倍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四倍体含有4个染色体组,四倍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8个染色体组。28(6分)F X17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感染宿主细胞后,先形成复制型的双链DNA分子(其中母链称为正链DNA,子链称为负链DNA)。转录时以负链DNA作为模板合成mRNA。下图为FX174噬菌体的部分基因序列及其所指导合成的蛋白质部分氨基酸(用图示Met, Ser等表示)序列。(起始密码:AUG;终止密码:UAA,UAG,UGA)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与宿主细胞DNA的正常
41、复制过程相比,FX174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形成复制型双链DNA分子过程不同之处在于 (2)以负链DNA作为模板合成的mRNA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48,mRNA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33%,23。则与mRNA对应的复制型的双链DNA分子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 (3)基因D序列所含碱基数比基因E序列多 个,基因E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mRNA上的终止密码是 (4)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导致基因D表达过程合成的肚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Q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中碱基替换情况是 (5)一
42、个DNA分子上不同基因之间可以相互重叠,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除了可以节约碱基、有效地利用DNA遗传信息量外,其主要的遗传学意义还包括 。【答案】(1)模板、酶不同(或以DNA一条链为模板、不需要解旋酶) (2)22% (3)183 UGA (4)TC (5)参与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转录和翻译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解析】(1)宿主细胞DNA为双螺旋结构,复制时需要四个条件分别为模板:DNA的每一条链;原料: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酶:解旋酶、DNA聚合酶;能量:ATP。FX174噬菌体的DNA为单
43、链,感染宿主细胞后先以正链为模板合成负链,从而构成双链DNA,此过程模板为单链DNA;不需要解旋酶;其他原料和能量不变,因此不同之处在于模板和酶。(2)mRNA上G为33%,由此可推出DNA模板链上C为33%;DNA模板链上G为23%,则DNA分子对应区段G+C=33%+23%=56%,A+T=100%-56%=44%,A=T=22%。(3) 据图可知基因D从起始到终止一共含有152个氨基酸和一个终止密码子,基因E从起始到终止一共含有91个氨基酸和一个终止密码子,基因D比基因E多出152-91=61个氨基酸,一个氨基酸由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密码子有三个相邻的碱基构成,FX174噬菌体的基因为单
44、链,故基因D比基因E多出613=183个碱基。基因E终止处碱基为TGA,则其对应的负链上的碱基为ACT,mRNA上的终止密码为UGA。(4)该基因突变是由于一个碱基对的改变引起的,故异亮氨酸的密码子中第2个碱基U变为了碱基C成为苏氨酸的密码子,相应的则是模板链(负链)中A替换成了G,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基因(正链)中T替换为了C。(5)重叠基因不仅可经济利用基因组,而且可能起表达调控的作用。 29.(8分)科研人员以面包酵母为实验材料,探究不同培养基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配制好培养基(液)后,通常采用 的方法处理培养基(液),以保
45、证严格无菌。 (2)将盛有酵母菌菌液的培养瓶 后,再利用移液器分别量取10 ml菌液,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中,立即取样、计数,并置于35恒温箱中培养。 (3)通常利用 来计数各组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观察、检测发现,在初始阶段酵母菌浓度极低,科研人员改为对整个大格中所有的菌体进行计数,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在实验后期,各组酵母菌数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主要原因是 等。 (4)图中数据表明,马铃薯溶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也较低,主要原因是 。在0-120 h范围内,“马铃薯+5葡萄糖”组酵母菌的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为 。比较各组别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条件是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限制因素的结论。【答案】
46、(1)高压蒸汽灭菌 (2)振荡摇匀 (3)血球(细胞)计数板 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有害代谢废物积累、PH改变等(答出一点即给分) (4)碳源(或葡萄糖)不足 先增加,后减小 营养(或碳源)【命题立意】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微生物的培养技术的原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原理和方法的识记,以及对数学模型的分析能力。【解析】(1)实验室条件下通常对培养基(液)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的方法。(2) 将盛有酵母菌菌液的培养瓶振荡摇匀,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匀,以保证估算的准确度,减少误差。(3) 通常利用血球(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直接计数。 在培养初始阶段,由于酵母菌数量极低,有可能在小室中观察不到酵母菌,因此用整个大格对酵母菌计数能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在实验后期培养基(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