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测计学考试习题.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633413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测计学考试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森林测计学考试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测计学考试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测计学考试习题.doc(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森林测计学考试习题.精品文档.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1. 树木重量测定的三要素为胸径、( 树高 )和形数。 2. 地位指数是根据( 林分年龄 )和林分优势木平均高而确定的。 3. 树高曲线是指( 胸径 )与树高的相关曲线。 4. 郁闭度是( 树冠投影面积 )与林地面积之比。 5. 人工林最小相对直径0.40.5,最大相对直径( 1.71.8 )。6. 角规测树时,Fg越大,测量误差( 越小 )。 7. 在木材生产和销售中,把经济材和( 薪材 )统称作商品材8.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分为全林分模型、径级模型和( 单

2、木模型 )。 9. Richards生长方程( )。10. 某解析木18.5米,用2米区分段区分,则梢头长度是( 0.5 )米。二、概念与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1 胸高形数:,式中 V树干材积;g1.3胸高断面积;H全树高。2 冠长率:树冠长度与树高的比值。 3 优势树种:在混交林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 4 形高: 形数与树高的乘积。5 直径分布:林分内林木株数按径阶的分布。6 林分调查因子:客观反映林分数量和质量的一些特征标志。 7 一元材种出材率表:根据林木胸径一个因子与材种出材率之间关系所编制的数表 8 全林分模型:用以描述全林分总量(如断面积、蓄积量)

3、及平均单株木生长过程的生长模型。9 自由树:周围没有竞争木与其争夺生长空间、可以充分生长的林木。 10绝干重:树木干燥后去掉结晶水的重量 。三、简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20分) 1. 绘图说明树木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之间的关系。1树木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之间的关系(2分):()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与连年生长量相等,此时树木的年龄称为数量成熟龄t(Q), 它是确定合理采伐年龄的依据。 ()tt(Q)时,平均生长量达最高峰后,由于连年生长量的衰减,连年生长量小于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Z)与平均生长量()关系(2分) 2. 绘图说明典型异龄混交林的直径分布规律。 异龄混交林的直

4、径分布规律:典型天然异龄林直径分布规律的主要特征为:林分中最小径阶的林木株数最多;随着直径的增大,其林木株数开始时急剧减少,达到一定直径后,林木株数减少幅度渐趋平缓,而呈现为近似双曲线形式的反“J”形曲线。(2分) (2分) 3. 简述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表的优缺点。优点:一元材积表只有胸径一个因子,便于林业生产应用;二元材积表精度比一元材积表高,适用范围广。(2分) 缺点:一元材积表适用范围小,只能用来计算林分蓄积而不能用来计算单株树木材积。二元材积表应用起来比较复杂。(2分) 4. 材种出材率曲线的变化规律。材种出材率曲线的变化规律:(1) 经济材出材率:在小径阶处低,随径阶增大而逐渐上升,

5、以后上升速率变缓,到特大径阶后略有下降趋势;(2分)(2) 薪材出材率:在小径阶处较高,随径阶增大而下降,以后下降速率变缓;(1分)(3) 废材出材率:在小径阶处较高,随径阶增大而下降,至一定径阶后基本保持平稳状态。(1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10分) 1. 林分表法和材积差法测定林分生长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林分表法和材积差法测定林分生长量的相同点:1) 用过去的直径定期生长量资料;(1分)2)假设间隔期内树高曲线无明显变化;(1分)3)利用现在的直径分布;(1分)4)要有验证过的一元材积表(材积式);(1分)5)用现在的净增量代替将来的毛生长量,不能对枯损量、采伐

6、量和进界生长量等进行估计。(2分)不同点:林分表法是通过前n年间的胸径生长量和现实林分的直径分布,预估未来(后n年)的直径分布,然后用一元材积表求出现实林分蓄积和未来林分蓄积,两个蓄积之差即为后n年间的蓄积定期生长量。(2分)材积差法是将一元材积表中胸径每差lcm的材积差数,作为现实林分中林木胸径每生长lcm所引起的材积生长量,利用一次测得的各径阶的直径生长量和株数分布序列,从而推算林分蓄积生长量 的方法。(2分)五、证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20分) 1. 试证明实验形数的基本原理,并说明其优点。2 试推导说明Schumacher生长方程(y=Ae-k/t,式中:A,k为方程参

7、数;y为林木大小;t为年龄)性质,绘出曲线形状,并说明其适用于描述何种生长曲线类型。六、计算题(共20分,每小题 4分) 1. 用角规观测某树,Fg=1,D=15.6,角规点至该树水平距S=10m,问该树的计数值? 2. 已知某原木长4m,0m处直径为18.0cm,2m处直径为16.0cm,4m处直径为13.2cm;试用中央断面积及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计算其材积。3. 落叶松天然林最大密度线为: ,现实林分中林分每公顷株数为:2580株/hm2,平均胸径为:14.5 cm,计算该林分的林分密度指数(SDI)(注:标准直径为20cm)。 4. 某一白桦天然林固定标准地1995年实测蓄积为132m

8、3/hm2,2000年复测为139m3/hm2,期间间伐量为20 m3/hm2,枯损量为10 m3,试求毛生长量,纯生长量和净增量。 5在某天然落叶松混交林中,设置一块标准地,其面积为0.1 hm2,经过标准地调查后得知:落叶松蓄积量为15.8 m3,白桦的蓄积量为4.2 m3。请根据上述数据写出该混交林分的树种组成式并计算出该混交林的每公顷蓄积量。六、计算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20分)1. R=50*D/Fg0.5=7.8m, RS=10m,该树计数为0。2. 中央断面积近似求积式为 所以 m3 (2分)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为 所以 m3。(2分)3 4. 毛生长量:Zgr=Mb-M

9、a+C+M0=139-132+20+10=37 m3(2分) 纯生长量:Zne=Mb-Ma+C=139-132+20=27 m3(1分) 净增量=Mb-Ma=139-132=7 m3(1分)5落叶松比重为:=0.79 白桦的比重为:=0.21该混交林的树种组成式为:8落叶松2白桦(3分)该混交林分蓄积量为: M=200 m3 /hm2(1分)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小题,10分)1. 测定树干材积的三要素为胸径、( H )和胸高形数。2. 当树高相同时,f1.3随q2的增大而( 增大 )。3.根据林分起源,林分可分为天然林和( 人工林 )。4.在树高曲线上,与( 平均胸径 )相对应的树

10、高值,称作林分条件平均高。5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 林地面积 )面积之比,称作郁闭度。6.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是反映林分( 立地质量 )高低的重要依据。7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林分(直径 )分布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林分结构。8 树木断面积生长率是胸径生长率的( 2 )倍。9典型的树木总生长量曲线呈( S )形。10. Richards方程( )。二、概念与名词解释(共10分,每小题 2分)1 胸高形数:,式中 V树干材积;g1.3胸高断面积;H全树高。2 异龄林:林分中树木年龄差异超过一个龄级,这样的林分称作异龄林。3 林分调查因子:客观反映林分特征的数量和质量因子。4 单木竞争指标:描述某一

11、林木受周围竞争木的影响而承受竞争压力的数量指标。5 林分生长模型:描述林木生长与林分状态和立地条件关系的一个或一组数学函数。三、简述题(共20分,每小题 5分)1说明形数、形率与树高的关系。六、计算题(共20分,每小题 4分)1. 已知某原木长4m,0m处直径为18.0cm,2m处直径为16.0cm,4m处直径为13.2cm;试用中央断面积及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计算其材积。2. 落叶松天然林最大密度线为: ,现实林分中林分每公顷株数为:2580株/hm2,平均胸径为:14.5 cm,计算该林分的林分密度指数(SDI)(注:标准直径为20cm)。3. 某固定标准地1995年实测蓄积为150m3/

12、hm2,2000年复测为155m3/hm2,期间间伐量为30 m3/hm2,枯损量为8 m3,试计算该林分的毛生长量,纯生长量和净增量。4. 在面积为10 hm2的某人工油松、侧柏混交林中,设置一块标准地,其面积为0.2 hm2,经过标准地调查后得知:油松的蓄积量为44.8 m3,侧柏的蓄积量为11.2 m3。请根据上述数据写出该混交林分的树种组成式并测算出该混交林分总蓄积量。5. 一株樟子松的树高总生长方程为: 试计算该树30年(t=30)时的树高连年生长量。六、计算题(20分,每小题4分) 1. 中央断面积近似求积式为 所以 m3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为 所以 m3。2. 。 3. 毛生长量

13、:Zgr=Mb-Ma+C+M0=155-150+30+8=43立方米 纯生长量:Zne=Mb-Ma+c=155-150+30=35立方米 净增量=Mb-Ma=155-150=5立方米。 4. 混交林面积为10 hm2, 标准地面积为0.2 hm2,标准地调查结果:树种油松蓄积量为44.8 m3,树种侧柏蓄积量为11.2 m3。标准地林分蓄积量为56 m3。 油松的比重为:=0.80 侧柏的比重为:=0.20该混交林的树种组成式为:8油松2侧柏该混交林分总蓄积量为: M=2800 m35. 。一、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1分,共计10小题)1. 测定树干材积的三要素为胸径、(树高 )和形数。 2

14、. 地位指数是根据林分年龄和( 优势木平均高 )而确定的。 3. 典型异龄林直径分布为( 反“J”型 )曲线。 4. 一定期间内某调查因子的生长量即为( 定期 )生长量。 5. 伐倒木材积测定时,区分段个数越多,( 误差 )越小。 6. 角规测树时,Fg越小,测量误差( 越大 )。 7. 材种材积比是各材种材积与( 树干带皮材积 )比值。 8. 某解析木7.9米,用一米区分段区分,则梢头长度是(0.9)米。 9. 收获表的种类有正常收获表、经验收获表和( 可变密度收获表 )。10. 相对直径是林木直径与( 林分平均直径 )的比值。二、概念与名词解释(共10分,每小题 2分)6 实验形数:,式中

15、 V树干材积;g1.3胸高断面积;H全树高。7 材积表:树干材积与其三要素之间函数关系编制的,并记载有各径阶单株木平均材积的数表。8 角规控制捡尺:在角规绕测时,对计数的林木实测其胸径的工作。9 树高曲线:林分中林木胸径与树高的相关曲线。10削度方程:d(h)=f(D1.3,H,h),式中:D1.3胸径;H树高;h距地面的高度。三、简述题(共20分,每小题 5分)1 分级标准木法选取标准木的原则。1. 分级标准木法选取标准木的原则:(1) 等株径级标准木法:依径阶由小到大的顺序,将林分分为株数基本相等的35个径级;(2) 等断面径级标准木法:依径阶顺序,将林分分为断面积基本相等的35个径级;径

16、阶等比标准木法:分别径阶按等比选取标准木,即每个径阶所选取的标准木的株数和该径阶内林木株数的比值一定的方法。4. 林分生长量的种类及其相互关系。林分生长量分为:(1)毛生长量(Zgr);(2)纯生长量(Zne);(3)净增量();(4)枯损量();(5)采伐量(C);(6)进界生长量(I)。相互关系为: 六、计算题(共20分,每小题 4分)6. 已知某原木长4m,0m处断面积为0.0390m2,2m处断面积为0.0272m2,4处断面积为0.0214m2,试用中央断面积及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计算其材积。7. 某一株树木进行树干解析时,3年和8年时的树高总生长量分别为0.6 m和2.5 m, 试

17、计算5年时的树高。 8. 用角规观测某树,Fg=4,D1.3=18.0cm,角规点至该树的水平距为9m,问该树的计数值?9. 测得标准地两株平均标准木:g1=0.05107 m2 , v1=0.52260 m3;g2=0.05027m2, v2 =0.44013 m3 , 林分总断面积 G/hm2=10.84m2, 试求该林分的蓄积量。10. 一株落叶松人工林树高总生长方程为: 试计算该树30年(t=30)时的树高连年生长量。六、计算题(20分,每小题4分) 1. 中央断面积近似求积式为: 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为 :2. 。 3. , RS=9m,该树计数为0。 4. 5. m。1. 测定树干

18、材积的三要素为胸径、( 树高 )和形数。2. 地位指数是根据林分年龄和( 优势木平均高 )而确定的。3. 典型异龄林直径分布为( 反“J”型 )曲线。4. 一定期间内某调查因子的生长量即为( 定期 )生长量。5. 伐倒木材积测定时,区分段个数越多,( 误差 )越小。6. 角规测树时,Fg越小,测量误差( 越大 )。7. 材种材积比是各材种材积与( 树干带皮材积 )比值。8. 某解析木7.9米,用一米区分段区分,则梢头长度是( 0.9 )米。9. 收获表的种类有正常收获表、经验收获表和( 可变密度收获表 )。10. 相对直径是林木直径与( 林分平均直径 )的比值。1. 实验形数 ,式中 V树干材

19、积;g1.3胸高断面积;H全树高。2. 材积表根据树干材积与其三要素之间函数关系编制的,并记载有各径阶单株木平均材积的数表。3. 角规控制捡尺 在角规绕测时,对计数的林木实测其胸径的工作仪器。4树高曲线 林分中林木胸径与树高的相关曲线。5. 削度方程d(h)=f(D1.3,H,h),式中:D1.3胸径;H树高;h距地面的高度。1分级标准木法选取标准木的原则。(1)等株径级标准木法:依径阶由小到大的顺序,将林分分为株数基本相等的35个径级;(2)等断面径级标准木法:依径阶顺序,将林分分为断面积基本相等的35个径级;(3)径阶等比标准木法:分别径阶按等比选取标准木,即每个径阶所选取的标准木的株数和

20、该径阶内林木株数的比值一定的方法。2最大密度林分每公顷株数与平均胸径之间关系(绘图)。林分每公顷株数随着平均胸径的增大而减少,两者呈下降的密函数。3一致性削度/材积比系统。系统中的削度方程和材积比方程之间通过积分或求导能相互导出,各方程之间存在着一致性的预估结果。这种一致性系统是将预估材种出材率的材积比方法和削度方程法用数学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即方程之间的系数存在着数学上的代数关系。 4. 林分生长量的种类及其相互关系。林分生长量分为:(1)毛生长量(Z g r);(2)纯生长量(Z n e);(3)净增量();(4)枯损量();(5)采伐量(C);(6)进界生长量(I)。相互关系为: 1. 试

21、述同龄纯林直径分布的静态、动态结构规律。(1)静态规律: 同龄纯林的直径分布呈单峰有偏分布,近似正态,接近平均直径的径阶株数最多,最小直径和最大直径的株数最少。(2)动态规律:当年龄较小(幼龄林)时,林分平均直径较小,直径变动系数也较小,偏度为正,左偏,峰态显著;随年龄的加大,平均直径也加大,而其偏度逐渐变小,峰度也随之降低,近似正态;当林分年龄最大时(近成,过熟林), 林分平均直径较小,直径变动系数也较小,偏度为负,右偏,峰度是低峰态。2全林分模型与单木模型的特点及其区别。(1)全林分模型是以林龄,立地及林分密度等林分测树因子模拟林分生长和收获的模型,可以直接提供单位面积的收获量,可分为与密

22、度无关的模型和可变密度模型。(2)单木模型是以单株林木为基本单位,从林木的竟争机制出发,模似林分中每株树木生长过程的模型,需要将所有单木总和方可求出收获量。它可分为与距离有关和与距离无关的模型。(3)区别:单木模型与全林分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考虑了林木间的竟争指标(CI)引入生长模型中,另外单木模型可以提供有关单木生长的详细信息。1. 推导望高法计算立木材积的公式,并说明适用条件。望高法原理: 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胸径处的部位称作望点。自地面到望点的高度叫做望高(HR),见图。望高法计算树干材积公式:证明:设胸高以上材积为V1,胸高以下材积为V2;l为望高以上长度。由干曲线方程可得:两边同被1减

23、得: 故 V1段的底断面积为,则由树干的一般求积式即可得:当r1或r2时,则 当r3时,则 因此,抛物线体,圆锥体和凹曲线体的胸高以上材积都是:将胸高以下部分当做横断面等于胸高断面的圆柱体,其材积为:故全树干材积为:此法可用主干明显而树冠较高而稀疏的树木。确定望点位置比较方便的仪器是林分速测镜。1.已知某原木长4m,0m处断面积为0.0390m2,2m处断面积为0.0272m2,4处断面积为0.0214m2,试用中央断面积及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计算其材积。中央断面积近似求积式为: 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为 :2.某一株树木进行树干解析时,3年和8年时的树高总生长量分别为0.6 m和2.5 m,

24、试计算5年时的树高。3.用角规观测某树,Fg=4,D1.3=18.0cm,角规点至该树的水平距为9m,问该树的计数值?, RS=9m,该树计数为04.测得标准地两株平均标准木:g1=0.05107 m2 , v1=0.52260 m3;g2=0.05027m2, v2 =0.44013 m3 , 林分总断面积 G/hm2=10.84m2, 试求该林分的蓄积量。5.一株落叶松人工林树高总生长方程为: 试计算该树30年(t=30)时的树高连年生长量。m“测树学”试题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小题,10分)1. 测定树干材积的三要素为胸径、( H )和胸高形数。2. 当树高相同时,f1.3随q

25、2的增大而( 增大 )。3.根据林分起源,林分可分为天然林和( 人工林 )。4.在树高曲线上,与( 平均胸径 )相对应的树高值,称作林分条件平均高。5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 林地面积 )面积之比,称作郁闭度。6.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是反映林分( 立地质量 )高低的重要依据。8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林分( 直径 )分布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林分结构。8 树木断面积生长率是胸径生长率的( 2 )倍。9典型的树木总生长量曲线呈( S )形。二、概念与名词解释(共10分,每小题 2分)10 胸高形数:,式中 V树干材积;g1.3胸高断面积;H全树高。11 异龄林:林分中树木年龄差异超过一个龄级,这样的林

26、分称作异龄林。12 林分调查因子:客观反映林分特征的数量和质量因子。13 单木竞争指标:描述某一林木受周围竞争木的影响而承受竞争压力的数量指标。14 林分生长模型:描述林木生长与林分状态和立地条件关系的一个或一组数学函数。六、计算题(共20分,每小题 4分)11. 已知某原木长4m,0m处直径为18.0cm,2m处直径为16.0cm,4m处直径为13.2cm;试用中央断面积及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计算其材积。12. 落叶松天然林最大密度线为: ,现实林分中林分每公顷株数为:2580株/hm2,平均胸径为:14.5 cm,计算该林分的林分密度指数(SDI)(注:标准直径为20cm)。13. 某固定

27、标准地1995年实测蓄积为150m3/hm2,2000年复测为155m3/hm2,期间间伐量为30 m3/hm2,枯损量为8 m3,试计算该林分的毛生长量,纯生长量和净增量。14. 在面积为10 hm2的某人工油松、侧柏混交林中,设置一块标准地,其面积为0.2 hm2,经过标准地调查后得知:油松的蓄积量为44.8 m3,侧柏的蓄积量为11.2 m3。请根据上述数据写出该混交林分的树种组成式并测算出该混交林分总蓄积量。15. 一株樟子松的树高总生长方程为: 试计算该树30年(t=30)时的树高连年生长量。六、计算题(20分,每小题4分) 1. 中央断面积近似求积式为 所以 m3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

28、式为 所以 m3。2. 。 3. 毛生长量:Zgr=Mb-Ma+C+M0=155-150+30+8=43立方米 纯生长量:Zne=Mb-Ma+c=155-150+30=35立方米 净增量=Mb-Ma=155-150=5立方米。 4. 混交林面积为10 hm2, 标准地面积为0.2 hm2,标准地调查结果:树种油松蓄积量为44.8 m3,树种侧柏蓄积量为11.2 m3。标准地林分蓄积量为56 m3。 油松的比重为:=0.80 侧柏的比重为:=0.20该混交林的树种组成式为:8油松2侧柏该混交林分总蓄积量为: M=2800 m35. 。森林计测学思考复习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1、测

29、树学是以(林木)和(林分)为对象,研究和测算其材积或蓄积量、出材量、生长量、重量以及林产品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2、测树学的任务是对树木和林分进行(数量)和(质量)的评价,阐明林分分布和生长的规律。二、判断题:(每题2分)1、测树学的“树”是指一株一株单个的树。(c)2、测树学是清查森林资源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林业各门学科对森林进行研究、分析的手段。(d)第一章伐倒木材积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在测树工作中,人们把所需要测定的项目称为(调查因子)。2、树干横断面的形状一般可归纳为近似(圆形 )、近似(椭圆形)及(不规则形)三类。3、孔泽干曲线式中的r是指( 形状指数 ),当r=0时,其旋转

30、体近似于( 圆柱体 )。4、在测树工作中,( 中央断面 )求积式是计算单株伐倒木材积的基本公式。5、伐倒木区分求积一般分段以( 5-7 )个为宜。6、一般不能用径阶表示( 单株木 )直径。7、原木检尺长是在大、小头两端断面之间( 最短 )处量取,最小单位量到厘米。8、树干上相距1m的直径之差称(绝对削度 )。二、判断题:(每题2分)1、树干愈往上,其横断面大多呈为不规则形。( c )2、树干纵剖面上的曲线称为干曲线。( c )3、在我国林业科研工作中多采用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d )4、由于树干横断面形状多为不规则形,所以直径巻尺测得的直径呈偏大误差。 ( d )5、直径为6.0cm的树木用

31、4cm的径阶距表示属于6径阶。( c )6、用径阶可以表示任意树木的直径。( c )7、将树木伐倒,去枝、剥皮、截去直径不足6cm的稍头后,所剩下的树干叫原木。( c )8、凡原木长度相同,小头直径相等,查原木材积表,其材积相等。( d )三、论述或计算题:1、一株树木其直径9.8厘米,将其按2cm径阶距整化,整化误差是多少?如按4cm径阶距整化,整化误差又是多少?(4分)答:1是-0.2cm 2.是1.8cm。2、树干形状由上到下由哪几种近似几何体组成?有何特点?(6分)答:圆锥体、抛物体、圆柱体、凹曲线体(双曲线体)3、使用轮尺测直径注意什么?(5分)答:轮尺平面与树干垂直,固定脚和游动脚

32、与测尺紧贴树干读游动脚内缘的刻划值,先读数后取尺,不规整断面取垂直两个方向平均,如遇有节瘤区,在上下等位置处测直径后平均。4、测得一伐倒木长8m,底端断面积0.03801m2,梢端断面积0.02776m2,其材积多少m3?(4分)答:V=1/2(g0+gn)*8=1/2(0.03801+0.02776)*8=0.26308第二章 立木材积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在坡地上测胸径时,应在( 上坡位 )确定树干的1.3米处位置。2、勃鲁莱测高器是根据( 三角函数 )原理设计的;克里斯登测高器是根据( 相似三角形 )原理设计的。3、( 直径 )、( 形数 )和树高称立木材积三要素。4、胸高形数

33、随树高、直径的( 增大 )而(减小)。5、形数与形率的关系一般有( 平方 )、( 常差 )、(希费尔)、(一般形数表)种。6、望点是指树干上部( 直径等于胸径一半)处的位置。7、丹琴公式用于树高为( 25 )m左右树木计算材积较为可靠。二、判断题:(每题2分)1、立木材积测定与伐倒木材积测定完全一样。( c )2、用勃鲁莱测高器测高时可以站在任意位置,而用克里斯登测高器时则需站在固定位置。( c )3、用勃鲁莱测高测高时,树高都是两次读数之和。( c )4、用克里斯登测高器测高时,只需一次便可得到全树高。( d )5、形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反映树干的具体形状即干形。( c )6、实验形数与胸高形数

34、的变化规律相同。( c )7、胸径和树高相同,形率也相同的树干,其干形也可能不一样。d8、立木区分求积必须具有性能较好的上部直径测定仪器。( d )三、论述或计算题:1、测高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答: (1)测点必须能同时看见树顶和树基,对平顶树不能把树冠边缘当树顶 。 (2)测点距树木平距不宜过小。(3)在坡地测高测点与树木最好在等高位置或稍高地方,宜采用仰、俯各测一次。2、如何用勃鲁莱测高器在平地测高?(6分)答:首先选一与树高大致相等的平距(一般为15、20、30、40m),打开起动钮,瞄准树顶按下制动钮读一数,该数加测定者眼高即为树高。3、一株胸径为35.3cm的落叶松,其材积是多少m3

35、?(4分)答:V=0.001d21.3=0.00135.32=1.2461m3第三章 树木生长量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树木自种子发芽开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 随时间的推移 ),树木直径、树高和形状都在不断地( 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叫生长。2、树木生长量按研究生长的时间长短来分,有( 总生长量 )、( 连年生长量 )和( 定期生长量 );若用年平均值表示,则有( 总平均生长量 )和( 定期平均生长量 )。3、生长量是表示树木( 实际 )生长速度,生长率是表示树木 ( 相对 )生长速度。4、生产实践中应用比较广泛的生长率公式是(普莱斯勒平均 )生长率式,其计算式为( Pv=Va-Va-

36、n/ Va+ Va-n*200/n )。 5、断面积生长率等于直径生长率的( 2倍 )。6、确定树木年龄的方法一般有查阅造林技术档案或访问的方法、( 数年轮 )、(数轮枝 )、(数树皮外形层)、( 用生长锥)和目测法等。7、施耐德生长率Pv=k/nd中n是指(胸径外侧1cm半径上年轮数 )。8、树木生长过程的调查方法一般有(定期复查法)和(树干解析法 )。9、解析木一般应在( 根径 )、(胸径 )、(每段中央 )和梢底位置取圆盘。二、判断题:(每题2分)1、树木的生长都是变大的。( c )2、对于速生树种常用定期平均生长量近似代替其连年生长量。( c )3、树木生长量大就说明树木在此期间长的快

37、。( c )4、树木树高平均生长量最大时的年龄称为数量成熟龄。( c )5、一株长16.2m的解析木,按2m区分段为区分,其8号圆盘在距树干基部15.6m处。( d ) 6、“0”号圆盘上查数年轮数由外向里数,其它圆盘则由里向外数。( c )7、“0”号圆盘上的年轮数与各号圆盘年轮数之差,即为树木达到各该圆盘高度的年龄。( d)三、论述或计算题:1、画图并说明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之间的关系。(8分)连年平均答:(1)在幼龄阶段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都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连年生长量增加的速度快,绝对值也大。(2)连年生长量达到最高峰的时间比平均生长量早。(3)平均生长量达高峰时连年生长量与平

38、均生长量相等。(4)平均生长量达到高峰以后连年生长量一直小于平均生长量。2、一株年龄为28年的解析木,按5年一个龄阶划分,可划分为几个生长阶段,写出每个阶段的年龄。(6分)答:可划分为6个生长阶段,分别是5、10、15、20、25、28。3、一株13.0m长的解析木,按2m区分,分别查得“0”号圆盘的年轮数为26,“4”号圆盘上的年轮数为15,“5”号圆盘上的年轮数为11,该株树木15年生的修正后树高为多少米?(8分)解:15年的修正树高为 或4、为什么要进行树干解析?(8分)答:要了解树木生长过程,用定期复查法所需时间太长,生产上难以应用,因之树干解析来了解树木生长过程。5、两株树木其直径分

39、别为50cm和20cm,10年后直径分别为70cm和30cm,哪一株的长的快?为什么?(8分)答:直径为20cm长到30cm的这株树长的快。因为: 所以第二株树长的快。第四章 林分调查因子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林分是林木内部结构特征(相同或者相近),并与四周邻接部分有显著区别为(森林地段)。2、在一个完整的森林分子中,直径分布总是(中等粗度)占最多数,向( 两端(最粗、最细) )的株数逐渐减少。3、林分中只有一层树冠的林分叫(单层林),有两层或更多层树冠的林分叫( 复层林)。4、由单一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为(纯林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为(混交林 )。5、由于树木生长期较长

40、,确定年龄不宜以(年)为单位,而是以(龄阶 )为单位。6、分别树种按林分平均年龄和(平均高 )关系编制的表叫地位级表。7、林分密度是反映林分中林木对其(空间 )的利用程度的标志。8、标准地与整个林分只有( 面积 )差别,而没有质上的不同。二、判断题:(每题2分)1、一片同龄纯林就是一个森林分子。( d )2、一森林分子中最粗树木直径一般为平均直径的1.7-1.8倍。( d )3、林分树种组成式如“7杨3柳+松-梨”中“-”表示要去掉梨树。( c )4、同龄林是指林分中林木年龄完全相同。( c )5、林分平均胸径就是各个林木直径的算术平均值。( c )6、林分郁闭度一般都小于1。( d )三、论

41、述题:1、如何绘制林分树高曲线?(8分)答:在标准地内按径阶实测树木的胸径和树高,株数一般少于20-25株,中央径阶多些,两径阶可少些,用算术平均方法分别算出每径阶的平均直径和平均高,在方格坐标纸上以横坐标表示直径,纵坐标表示树高,绘出散点图,并标记各点代表株数,修匀后即为树高曲线。修匀的原则:(1)曲线要圆滑,一气呵成。(2)各点到曲线距离的代数和最小。(3)曲线应尽量通过或接近株数最多的点。2、如何用测线法确定林分郁闭度?(8分)答:在林内随机选一50m或100m有代表性的测线,沿线观察并量取林冠在测线上投影的长度,则投影长与总长之比即为郁闭度,选测线庆注意(1)在山地林内应与等高线垂直。

42、(2)林况复杂时多设几条测线。(3)人工林内避免与株行距平行。3、为什么要进行标准地调查。(8分)答:因为对大面积森林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林实测,但按取的大面积森林的调查结果,只有用局部调查结果推算大面积结果,因此要进行标准地调查。4、标准地选取的原则是什么?(4分)答:(1)标准地必须具有充分的代表性。(2)标准地不能跨越林分。(3)标准地应避开林缘、林班线、道路、河流等。(4)标准地内树种、密度应分布均匀。第五章林分蓄积量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蓄积包含(储蓄、积累和生长)的意思。2、用标准木法求林分蓄积量,其方法分(平均标准木 )和(分级标准木)标准木法。3、分级标准木法既可求出(

43、林分总蓄积 ),又可取得(径阶或径级蓄积)。4、根据胸径一个因子与树干带皮材积的相关关系而编制的数表称(一元材积表)。5、对森林资源的全面估价,不仅要查清它的(数量 ),而且要对近期内将要采伐的蓄积量做出(质量)上的鉴定。二、判断题:(每题2分)1、在一定面积上的总材积叫蓄积量。( c )2、标准木是指在林分中选出的与林分平均胸径、平均高和平均干形都相同的树木。( d )3、标准木的代表性是推算林分蓄积量的关键。( d )第六章 角规测树方法一、填空题:(每空1分)1、杆式角规缺口宽度与林木胸高处( 相割 )计数1;( 相切 )计数0.5。2、角规绕测的样园,实际上并未进行(境界 ),而是以测

44、点为中心所想象的( 圆形标准地 )。3、测点周围有多少株( 胸径不同 )的树木,就有多少以测点为中心的样园。4、一般以每个测点计数( 10-20 )株为选定角规断面积系数的参数。5、缺口宽度为2cm,杆长为1m的角规,其F=( 1 )。二、判断题:每题2分1、用角规瞄准林木胸高位置以上判断为相切,则瞄准胸高位置的计数一定为1。( d )2、某测点周围有50株直径一样大小的树木,则在该测点周围具有50个样园。( c )3、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与林木直径无关,反与l/L有关。( d )4、在林分内,角规测点一般不能任意移动。( d )5、当测点距树木之间的距离Si大于临界距时,该株树木一定是计数1。( c )三、论述或计算题:1、角规缺口为2cm,杆长为50cm时,F等于多少?(6分)答:l/L=Fg1/2/50 Fg=(50*2/50)2=42、用角规在林分中绕测,绕测一周后其计数值几乎为零,是什么原因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