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教案全册.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613855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教案全册.doc(7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教案全册.精品文档.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教学要求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教材简析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

2、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天气: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进行观测。其中包括云量的观察和测定、雨量的观察和测定、风的方向和等级的观察和测定以及气温的测定。这一部分活动中,还包括尝试记录各种天气情况,观察生物预告天气的行为以及学习获得天气的多种方法。 溶解:从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如怎样加快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否重新分离出来。“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一课

3、则进一步扩展了学生对溶解现象的观察活动。 声音: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和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在这一单元结尾设计的“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活动,将由学生自由取材,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小乐器,并尝试着奏出简单的乐曲。 我们的身体:对自己的身体的了解从身体的结构开始,通过观察,采集数据和模拟实验认识了解自己的身体,认识了解人体每一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各个不同的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教学措施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

4、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图表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对学生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4、耐心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

5、现象。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教学进度单元课 题课时数起止日期备注天气第1课 我们关心天气1第2课 天气日历1第3课 温度与气温1第4课 风向与风速1第5课 降水量的测量1第6课 云的观测1第7课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1单元复习1单元测试2溶解第1课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第2课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1第3课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1第4课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第5课 溶解的快与慢1第6课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1第7课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1单元复习1单元测试2声音第1课 听听声音1第2课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第3课 声音的变化1第4课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6、1第5课 声音的传播1第6课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第7课 保护我们的听力1单元复习1单元测试2我们的身体第1课 身体的结构1第2课 骨骼、关节和肌肉1第3课 运动起来会怎样(一)1第4课 运动起来会怎样(二)1第5课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1第6课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1第7课 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1单元复习1单元测试2总复习2课 时 教 学 计 划课时总编号:教 材1-1 我们关心天气 第( )课时教学要求科学知识: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过程与方法: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

7、记录下来。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教学重难点: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教学日期月 日 星期课前准备1 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2 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3 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4 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教学过程:一、认识天气现象1、播放视频:CCTV每晚7:30天气预报同学们,你们每天看天气预报吗?你关心天气吗?不同的天气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而灾难性的天气更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为了更好地生活,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天气,关心天气。2、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

8、气预报图,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温度表示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同学们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全面了解,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3、学生认真观察,踊跃发言。晴、晴到多云、阴、小雨、中雨、大雨、雷阵雨、雾、冰雹、风4、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将天气现象的名称粘贴到相应的天气符号上。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5、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如:沙尘暴、浮尘、扬沙、霜冻,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及名称。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将分类结果填入表中我们知道的天气现象5、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用幻灯片演示同学们的

9、分类结果。最后得出结论:通常通过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描述天气。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要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天气进行观察,现在我们就到外面去观察今天的天气,用一些词和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提示:看天空中的云量,看国旗判断风向等用课件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本上。2、进行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

10、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5、学生汇报,教师用幻灯片展示学生的记录。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提示学生描述天气要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课件演示“网状图”。 “网状图”能使这种联系变得更加清晰。8、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

11、图”。三、总结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唐山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诊断与调整板书设计:教学效果分析:课 时 教 学 计 划课时总编号:教 材1-2 天气日历 第( )课时教学要求科学知识: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

12、息。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教学难点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教学日期月 日 星期课前准备1、 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2、 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3、 大的天气日历一张4、 气温柱形图表一张5、 温度计每组一支6、 科学记录本和笔7、 天气日历教学过程:一、 导入:出示天气日历,观察:天气日历中用什么来记录天气的。二、认识一些天气符号1、示天气符号图片观察:这些天气符号表示什么意思?2、比较:这些天气符号与电视里的天气预报用的符号一样吗?3、提出问题:我们能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天气符号吗?4、学

13、生设计自己喜欢的天气符号。天气现象天气符号5、交流展示各小组自己设计的天气符号三、制作天气日历1、观察天气日历中记录了哪些内容,是怎样记录的?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3、小结天气日历的记录内容。4、各小组制作天气日历表5、各小组制作各种天气符号的小纸片备用。四、观察记录天气1、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观察天气。教师指导观察内容与观察方法。2、在天气日历上记录自己小组的观察结果。3、指导在书上画出气温的柱状图。4、记录一个月的天气。方法:每个小组记录三天,由小组负责。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五、总结:诊断与调整板书设计:教学效果分析:课 时 教 学 计 划课时总编号:教 材1-3 温度和气温 第

14、( )课时教学要求科学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过程与方法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教学日期月 日 星期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教学过程: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2、 揭

15、示学习课题。二、 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5、 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三、气温的测量1、 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

16、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2、 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3、 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4、 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5、教师小结。诊断与调整板书设计:教学效果分析:课 时 教 学 计 划课时总编号:教 材1-4风向和风速 第( )课时教学要求科学概念: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过程与方法:自制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

17、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教学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教学日期月 日 星期课前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课件中出示一张树叶被风吹动的图片,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然后接着出示几张被风吹着的不同事物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几张图片中有什么共同点。从而得出同一主题:风。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二、探究内容:(一)风向和风向标1、出示风向图

18、,简单介绍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2、你能通过风吹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简单练习。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3、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1)出示自制风向标。介绍制作方法(2)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3)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二)风速和风速等级1、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 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告知风速的测量仪器是风速仪。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区分风速被划分为13个等级,而在风力等级表中最大的是12风级

19、。明了0风级的存在。 根据风力等级的划分规律,在课堂上巧妙的做连线题。(可点名个别学生回答) 3、问:对于我们来说,蒲福风力等级表分级太细,我们只需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即可。想想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感官直观的感受到风速的大小呢? 4、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自然事物中其他事物的变化来感知风速的大小,从而导入下一环节:用旗子被吹动的情况来简化的划分风速等级0、1、2级。5、试着通过观察国旗估计风速。 三、课堂小结:指名口答:1、风向是指( )的方向,如:北风、西风、东南风、东北风。2、风向标是 ( )的仪器。3、风的速度是以风 ( )来计算。4、风速仪是( )的仪器。5、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等级。

20、 四、布置作业:诊断与调整板书设计:教学效果分析:课 时 教 学 计 划课时总编号:教 材1-5降水量的测量 第( )课时教学要求科学概念: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过程与方法: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教学重点: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教学难点: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教学日期月 日 星期课前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制作说明书一份,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度尺,剪刀,纸带,胶带纸;喷壶教学过程:

21、一、导入:1、降水也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我们怎么判断雨下得多大呢?生自由说: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时间长短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雨的等级的。二、新课:(一)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1、出示自制简易雨量器生根据制作说明书,尝试制作雨量器2、展示自制简易雨量器,讨论:雨量器的口径大小是否对测量有影响?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量降水也可以吗?3、小结4、模拟降雨,初步感知怎样收集和测量降水量。(二)降水量的观察和测量1、讨论:雨量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如:收集完“降水”,注意不要让雨量器内的“降水”溢出;读数时,要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视线与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

22、2、指导记录“降水量填充图”3、指导学生课后开展降水量测量和记录活动。三、课堂作业:四、课终小结:诊断与调整板书设计:教学效果分析:课 时 教 学 计 划课时总编号:教 材1-6 云的观测 第( )课时教学要求科学概念: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过程与方法: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教学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教学难点】根据云量的

23、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并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教学日期月 日 星期课前准备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教学过程:一、 描述云1、 出示“云”字。问:关于云,你能想到什么?用网状图记录学生想法。二、探究内容:(一)观察云1、问: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那么,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样来划分的呢?2、师介绍方法:出示圆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3、室外观察,明确任务:(1)观察天空中的云量(2)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3)在观察云的过程中,

24、会产生哪些联想?4、反馈(二)对云进行分类1、分组活动: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2、生汇报3、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云进行分类的方法。4、再次观测,今天看到的云是哪种类型的云,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诊断与调整板书设计:教学效果分析:课 时 教 学 计 划课时总编号:教 材1-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第( )课时教学要求科学概念: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过程与方法: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教学

25、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教学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教学日期月 日 星期课前准备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教学过程:一、 导入1、 经过进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天气信息,今天,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二、探究内容:(一)统计天气信息1、讨论统计方法。(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2)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2、分组统计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

26、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二)分析天气信息1、反馈:(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2、问: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3、单元评价(1)问:今天天气怎样?(2)互评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况诊断与调整板书设计:教学效果分析:课 时 教 学 计 划课时总编号:教 材天气

27、单元复习 第( )课时教学要求科学概念: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过程与方法:用感官观察天气;讨论和记录关于天气特征的信息;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能用简单工具估计风速、风向;能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观察各种云的不同,并能给它们分类;能对天气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天气意识,提高观察和研究天气的兴趣;意识到天气如何影响每天的生活的;意识到测量和长期的记录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教学

28、日期月 日 星期课前准备每人一张天气单元复习资料教学过程:一、 提示课题:同学们,第一单元的内容学习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进行天气单元的复习。二、系统复习,加强指导: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2、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3、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4、天气预报图中的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5、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可以更好地认识天气。6、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

29、,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7、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8、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9、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10、使用温度计前,先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在手上约一分钟,直到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再正确读数。11、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12、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13、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

30、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6、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17、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一天中的降水量是指24小时的降水总量。18、在模拟降雨的实验中,喷壶与雨量器要有一定的间距。19、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和大小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20、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21、气象

31、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22、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23、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24、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25、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三、课终小结,突出重点: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进一步知识了什么?(指名口答)诊断与调整板书设计:教学效果分析:课 时 教 学 计 划课时总编号:教 材2-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第( )课时

32、教学要求科学概念: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学日期月 日 星期课前准备分组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3、筷子1、玻棒

33、1、水槽1、漏斗1、滤纸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教学过程: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 (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 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二、 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

34、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6.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7.学生实验: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

35、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观察滤纸,汇报观察结果。8.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提醒学生注意: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三、课终小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指名口答)诊断与调整板书设计:教学效果分析:课 时 教 学 计 划课时总编号:教 材2-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第( )课时教学要求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

36、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学日期月 日 星期课前准备分组材料:装水烧杯4、筷子1、高锰酸钾1、小药勺、食盐1、沙1、面粉1。教学过程:一、 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1.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2.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3.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4.学生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6.学生汇报:

37、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二、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1.观察记录实验: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变成的微粒大小在水中的分布是否沉淀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是溶解还是没溶解2.小组交流:修正描述和记录。3.全班讨论交流: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4.整理记录:学生对溶解特征的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三、课终小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指名口答)诊断与调整板书设计:教学效果分析:课 时 教

38、 学 计 划课时总编号:教 材2-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第( )课时教学要求科学概念:初步感知和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实验进一步观察多种物质之间的溶解现象,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一些常见的溶解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交流中,将看到的新的“溶解”现象与已知的作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探究更多溶解现象的欲望。【教学重点】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其他更多的容易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的现象【教学难点】观察和感知水中溶解有空气教学日期月 日 星期课前准备小组观察实验用: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体;雪碧(汽水)、

39、注射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准备一杯水和一袋咖啡。学生观察咖啡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的现象。咖啡在水里怎么啦?你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咖啡在水利溶解了?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砂糖、肥皂、咖啡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那么其他的液体、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二、学习新课:1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在水里滴几滴食用油,观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在食用油中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问: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吗?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吗?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更多的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解现象。问:哪些

40、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容易相互溶解?2观察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1)观察溶解在雪碧(汽水)里的二氧化碳打开雪碧(汽水)瓶盖,观察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2)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这杯水里有空气吗?你是怎样想的?(生活经验的提取)用试管装1/3的清水,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小气泡出现。怎样解释这种现象?3、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三、课终小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指名口答)诊断与调整板书设计:教学效果分析:课 时 教 学 计 划课时总编号:教 材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第( )课时教学要求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教学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教学日期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