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doc(7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精品文档.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书植物保护专业用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二一年二月昆虫实验须知实验课和教学实习,是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同学对昆虫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的重要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为保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同学们应遵守以下规则:1实验前必须详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内容、原理、操作步骤和方法,准备好必要的物品和文具等。2实验过程中要认真听从教师指导,注意观察、善于分析,按时完成作业。3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严格按操作规定使用仪器设备、毒品和腐蚀性药品。4节约使用昆
2、虫标本等实验材料,节约水电。5爱护公物,仪器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6保持清洁,实验完毕应将昆虫尸体等残杂物品倒入指定容器内;仪器、用具检查后归还原处。7值日同学应认真做好清洁整理工作,离开实验室应认真检查水电开关是否已关好。 张传溪、余虹 修订于2001.2目 录实验一昆虫体躯外形和头部的构造实验二昆虫的胸部、翅及其附肢足实验三昆虫的腹部及其附属器官、体壁实验四昆虫的生物学实验五昆虫内部器官(系统)的位置和消化器官及排泄器官实验六昆虫的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及发音器实验七昆虫的呼吸器官、循环系统及生殖系统实验八 昆虫纲各目识别附:检索表的使用实验九 蜻蜓目、等翅目、直翅目等的分科实验十 同
3、翅目等的分科实验十一半翅目、缨翅目、脉翅目等的分科实验十二鞘翅目等的分科实验十三鳞翅目成虫和幼虫的分科实验十四双翅目的分科实验十五膜翅目的分科附1:普通昆虫学实习计划附2:昆虫标本的采集附3:普通昆虫学多媒体授课提要附4:复习思考题实验一 昆虫体躯外形和头部的构造一、目的要求:1. 认识昆虫体躯外形的一般特征。2. 了解昆虫头部的构造及主要附属器官的着生位置,认识头壳上的主要骨片和沟及骨骼,了解头型的变化。3. 认识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及主要变化类型。4. 认识典型的咀嚼式口器的基本构造,及其与附肢的同源关系。5. 认识口器的主要变化类型,并与咀嚼式口器比较它们的各自特点。二、材料:1. 浸渍标
4、本:蝗虫、蜜蜂、蝉、家蝇、菜粉蝶、家蚕幼虫,供解剖观察。2. 针插标本:蟋蟀、步行虫(步甲)、蝉,仅供观察头型,勿破损。3. 玻片标本:各类型触角,蜜蜂、蓟马和家蝇及蝗口器横切面。三、内容及方法:(一)体躯的外形:观察蝗虫浸渍标本。体表为坚硬的外骨骼,整个体躯分头、胸、腹三部。头部各体节愈合,成为坚硬的头壳,上具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三个单眼和由三对附肢特化而成的口器(注意着生部位),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胸部有前胸、中胸、后胸三个体节(胸节),腹侧方各具足(附肢)一对,中后胸背侧方各具翅一对,是行动的中心。腹部由十一个体节(腹节)组成,内藏各种内脏器官,第8、9腹节()或第9腹节()具外生殖器,
5、第11腹节具尾须1对,是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蝗虫第1腹节两侧还有腹听器。(二)头壳的构造:取下蝗虫头部,置于染色皿中,依次观察下列内容(胸腹部勿破损,供下次实验用)。1. 头壳的外形和主要附属器官:头壳正面观,呈椭圆形,上方两侧具发达的复眼一对,复眼内侧方具长丝形的触角1对,触角基部上方各有一个侧单眼,头壳前方正中还有1个中单眼,最下端为口器。头壳上有很多沟,将头壳划分成许多骨片,这些沟,除次后头沟还保留着下颚节与下唇节的分界痕迹外,其余都是后生的;原始体节间的分界均愈合消失。头壳上的沟及骨片,主要有:(1) 头的上方:头的上方为头顶,复眼位于其两侧,头顶正中有一条纵向倒“”形白线,是幼虫期
6、脱皮时开裂的地方,称蜕裂线。蜕裂线在蝗虫成虫期已不明显,在全变态昆虫成虫期则已消失,可结合观察蟋蟀的头部。(2) 头的前方:头的前方,蜕裂线两侧臂以下为额。额的两侧以额颊沟(眼下沟)为界;下方有口上沟(额唇基沟),口上沟两端各有一内陷,称前幕骨陷;口上沟下方接连唇基,唇基下方有上唇沟(唇基上唇沟)。沟下为上唇,上唇组成口器的前壁。额、唇基、上唇合称为额唇基区。(3) 头的侧方:头的侧方,额颊沟之后,为颊(头侧区),颊的上方与头顶间无明显分界线,下缘前方着生口器的上颚。头的前方和侧方常合称为额面。(4) 头的后方:头的后方,中央是一个大孔,称后头孔,是消化道、神经索、大动脉和气管等内脏器官从头部
7、联向胸部的信道。沿后头孔背、侧三面,有一很狭窄的弓形骨片,称次后头。次后头下端生下唇,内缘生颈膜,外方围以次后头沟,次后头沟两端各有一内陷,称为后幕骨陷;沟外为一下宽上狭的弓形骨片,称后头弓,后头弓下端生下颚,上、侧方外围以后头沟与头顶及颊分界,常又分为二部:头顶后方为后头,两颊后方为后颊,但二者之间无分界线,后头弓与次后头合称为后头区。头壳上的沟和骨片的位置和形状,因昆虫种类不同而异,因此是昆虫分类的重要依据。2. 头壳的内骨:将上颚、下颚和下唇仔细(用力)取下,并用剪刀仔细剪去头壳一半(沿口上沟、额正中、蜕裂线主干、后头沟),用镊子除净内部肌肉,即可见头壳上每条沟的内方都有脊状实起,称为内
8、脊;前幕骨陷和后幕骨陷内方都有脊状突起,称为内突;内突和内脊即组成头部的内骨,因头部的内突,前后左右结合成幕架状,故称为幕骨。蝗虫的幕骨呈“”形,各部名称是:(1) 幕骨后臂:由次后头沟两端的后幕骨陷处内陷而成,左右相向伸展连接,呈弓形,称后幕骨桥。 (2) 幕骨前臂:由口上沟(额唇基沟)两端的前幕骨陷处内陷而成,向后伸展,结合于后幕骨桥中部,并在接合处扩展成板块状,特称为幕骨体。 (3) 幕骨背臂:是两幕骨前臂近中部向前上方的细条状突起,端部终止于触角着生处内面,但不与触角着生处连接。幕骨的功能是着生口器及触角等的肌肉,并加固头壳,其形状和构造在各类昆虫中不同,也可用于分类。 (三)头部的形
9、式: 昆虫的头部,根据口器的位置,可分为三种形式: 1. 下口式:观察蝗虫、蟋蟀,口器向下,与体躯纵轴垂直。 2. 前口式:观察步行虫,口器向前,与体躯纵轴几乎在一条直线上。 3. 后口式:观察蝉,口器伸向下后方 ,与体躯纵轴成一锐角。 (四)触角的基本构造及变化类型: 观察昆虫触角各类玻片标本。 昆虫的触角由三部分组成:基部第一节称柄节,第二节称梗节,其余各节统称为鞭节。鞭节的节数和形状变化很大,形成各种类型,是识别昆虫种类和性别的重要依据。常见的触角类型有: 1. 丝形(线形):细长如丝,各节长筒形,如蝗虫。 2. 串珠形(念珠形):各节如珠,连接如一串珠,如白蚁。 3. 鬃形(刚毛形):
10、触角很短,基部一、二节较大,其余各节突然缩小,尖细如鬃毛,如叶蝉、蝉、蜻蜓。 4. 棒形(球杆形):基部各节细如杆,至端部渐次膨大,如蝶类。 5. 锤形:端部数节突然膨大,形状如锤,如小蠹虫、皮蠹、米露尾虫。 6. 锯齿形:各节端部一角向一侧突出,似锯齿,如叩头虫、绿豆象()。 7. 栉齿形(梳形):各节一侧突起成细枝状,如绿豆象()。 8. 羽形(双栉齿形):各节两侧均突起成细枝状,如家蚕蛾,天蚕蛾。 9. 鳃叶形:端部数节侧扁成片状,并合如鳃片,如金龟子。10. 膝形:柄节长,与梗节及鞭节间折成膝肘状,如蜜蜂、蚂蚁。 11. 轮毛形:各节轮生长毛,如蚊(雄)。12. 具芒形:粗短,仅三节,
11、第三节上有一触角芒,如蝇类。(五) 口器A咀嚼式口器: 咀嚼式口器是昆虫口器的原始类型,适于咀嚼固体食物;其它口器都是由其演化而来的。解剖观察蝗虫口器,认识各部的基本构造,了解各自与附肢的同源关系及功能。 1. 上唇:位于唇基下方,是头壳的一个下垂横向骨片,组成口器的前壁,其前缘中间有一缺刻。 用镊子轻轻撕下上唇,反转在镜下观察其内壁,可见中部有毛,色较深且柔软,称内唇,是味觉器官。 2. 上颚:撕去上唇后,即可见一对粗硬的黑褐色上颚,它是头部第一对附肢变成,以前后两关节支接于颊的下缘,可作内外运动。 用镊子取下两上颚,在镜下观察,其内侧近基部为臼叶,上具磨槽状构造,以作磨碎食物;端部为齿叶,
12、具数个利齿,作切断食物;基部生两个肌腱(内大,外小),上生肌肉,司上颚运动。 3. 下颚:上颚取去后,即露出其后一对分节的下颚,它由头部第二对附肢变成,以一个关节联接于后头下缘。 取下两下颚,在镜下观察,可见由下列五个部分构成: (1) 轴节和茎节;为附肢的基肢节。基部三角形部分为轴节,下方长方形部分为茎节,两节联接如肘。 (2) 外颚叶和内颚叶;为附肢的基内叶,接于茎节端部,外方片状略弯曲者为外颚叶;内方较硬具齿者为内颚叶,是把持食物的机构。 (3) 下颚须:为附肢的端肢节,生于茎节端部外侧的突起上,由5节组成,司感觉,着生该部的突起称为负颚须节。 4. 下唇:组成口器的后壁。基部以关节联接
13、于次后头下缘,系头部第三对附肢合并而成。其各部构造与下颚相当,仅左右愈合,故又称第二下颚。 取下下唇在镜下观察,并与下颚比较: (1) 后颏:位于基部,呈铲状,与下颚的轴节相当,后颏常又分亚颏(后部)和颏(前部)两部。 (2) 前颏:紧接后颏前,呈梯形,与下颚的茎节相当。 (3) 侧唇舌:接于前颏前缘两侧,成对,半圆形,与下颚外颚叶相当。 (4) 中唇舌:嵌于两侧唇舌中间基部,蝗虫该部是一对左右不对称的尖角形小突起,与下颚内颚叶相当。 (5) 下唇须:生于前颏两侧的突起上,3节组成,与下颚须相当,着生该部的突起,称负唇须节。 5. 舌:上面各部取下后,可见一囊形物生于口器中央,即为舌,系头部的
14、体壁突起。上生很多刚毛,有味觉的功能。B刺吸式口器: 适于刺吸液态食物,各部构造均特化。今以蝉为例进行观察。仔细取下蝉的头部,正面置于双筒镜下观察,整个头部呈三角形,口器位于其最下端,首先看到的是一条细长圆筒形的喙(口吻),系由下唇特化而来,分三节,基部两节较粗短,端部一节细而长,前壁中央有一条纵沟,称唇槽。喙的基部前壁紧贴着一个小的长三角形骨片,为退化的上唇。 轻轻将喙向下拉,即可见唇槽中纳有4条口针,即一对上颚和一对下颚,上颚口针较粗,位于两侧;下颚口针较细,嵌于两上颚口针间,两下颚口针接合很紧,粗看似一条,用解剖针轻轻刮之,即可分开。其内壁有一大一小两纵槽,合起后大者成食物道,小者成涎管
15、。口针基部之间,紧贴有一个锥形物,称舌叶,由舌特化而成,其前壁具槽沟,是食物流向咽喉的信道。 观察蝉的喙横断面示范标本,进一步理解下唇、上颚、下颚的嵌合方式及食物道,涎管的组成。 由于取食方式的改变和口器各部的特化,头壳构造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正面中间隆起,呈盾状,极发达,也具很多槽沟,为唇基,唇基分上下两部,上部大者为后唇基,下部狭者为前唇基,唇基两侧,两突出的复眼下方,各有两条狭长骨片,内方者下端连接上颚口针,称上颚片;外方者下端连接下颚口针,称下颚片。二者合称为颊,唇基和颊合称为颜面。由于唇基很大,把额推向后方,为三角形区域,上生三只单眼,两侧前下方生一对鬃形触角。额后、复眼间为头顶,头
16、顶与额的一部分常合称为头冠。C嚼吸式口器: 嚼吸式口器是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中间类型,其构造和摄食方式也正是两者兼有。今以蜜蜂为例,进行解剖观察,取下蜜蜂头部,置于镜下,先观察口器各部在头部的着生位置和外部形态,上唇位于头部正前方下端,横向狭片状;上颚生于上唇后方两侧,长锥状,端部有齿,用于嚼食和筑巢,后方是喙,由下颚、下唇和舌特化组成,用于吸食花蜜。 结合观察蜜蜂口器玻片标本:认识喙的各部特征,下唇位于中间,是喙的主体,其亚颏于颏之下,很发达,圆柱状;前颏端部是一个细长的管,系两中唇舌合并延长而成,管的腹面中央有一纵沟,是涎液的信道(涎管),管的末端具一球形的下唇瓣(中唇瓣);两侧唇舌退
17、化很小,短杆状,生于中唇舌的基部两侧;下唇须发达,分四节,生于前颊端部两侧,外测有纵凹槽。下颚位于下唇两侧,轴节特化成棒状,基部有关节接于头壳上,下连粗大的茎节,抱于下唇之间前颏两侧;茎节下方为外颚叶,发达,呈刀片状,内侧具纵凹槽,适与下唇须外侧的纵槽吻合,组成食物道,内颚叶退化消失;下颚须很小,分二节,附于茎节末端两侧。D虹吸式口器: 适于吸收液体食物,构造很简化,为蝶、蛾成虫所特有,以菜粉蝶为例进行观察。 头部前方中央有一条卷曲成钟表条状的细长管,即为喙,系由下颚的外颚叶特化而来的,内具食物道,即是吸食花蜜、果汁等的器官。喙的基部上方有一狭小骨片,为上唇;喙的基部下方有一三角形小骨片,为下
18、唇,两者均被头部长鳞毛覆盖,观察时应仔细。下唇两侧各伸出一条长有长毛,可分3节的下唇须。除上述构造外,口器其余各部均已退化或完全消失。E舐吸式口器: 为蝇类特有,试以家蝇头部及其口器玻片标本进行观察。整个口器在头部下方,呈粗筒状,自基部至端部可分喙节(基喙)、吮节(中喙)、口盘(端喙)三部。 喙节膜质,两侧各嵌有一条由下颚的茎节变来的下颚棒,前方生一对不分节的下颚须。 吮节由下唇变成,脊面中央有一口沟,沟内藏纳上唇和舌,上唇在上,长片状,腹面中央具纵凹槽;舌在下,锥状。背面中央具纵凹槽,与上唇腹面凹槽合成食物道,舌内通涎管。 口盘包括两个由下唇须变来的大型下唇瓣,为海绵状构造,上具很多环沟,称
19、拟气管,每条拟气管基部均与食物道相通,为舐吸食物的机构。F锉吸式口器: 观察蓟马口器(示范镜下)玻片标本。 头部下方有一短喙,由上颚、下颚一部分和下唇合并特化而成,喙内具三枚口针,二枚为下颚口针,一枚为左上颚口针(右上颚常退化)。口针能上下收缩,取食时先以左上颚口针锉破植物表皮,然后以下颚口针组成食物道吸取液汁。G咀纺式口器: 是蝶蛾类幼虫所特有,其特点是咀嚼、吐丝两种功能,为咀嚼式口器的一种变型。 取家蚕幼虫头部,先以正面观察,头部下方有一前缘具凹缺的横形骨片,即为上唇;上唇后方两侧是发达的上颚,两者构造与功能均与咀嚼式口器相同。 腹面观察,头部下端为复合体,由下颚、下唇和舌愈合而成,两侧为
20、下颚须,是两个较大的突起(注意勿同触角混淆,触角还在外方,较长而粗);中央后壁为下唇,前壁为舌,上有三个突起,两侧者为下唇须,中间者为吐丝器,即为吐丝结茧的器官。 四、作业: 1. 绘出蝗虫头部正面图,并注明各沟、骨片及附属器官名称。 2. 绘蝗虫口器解剖图,并详细注明各部名称。 3. 任绘一种触角图,并注明三部分名称。实验二 昆虫的胸部、翅及其附肢一、目的要求:1. 认识三个胸节的基本构造,背板,侧板和腹板的骨片及沟和内骨骼。2. 了解胸部附肢足的基本构造,并认识其主要变化类型。3认识翅的基本构造及变化类型。4了解翅脉的分布、变化及命名法。二、材料:1. 浸渍标本:蝗虫:供解剖观察胸部用。2
21、. 针插标本:螳螂、龙虱、蜜蜂(工蜂)等,仅供观察足的构造用,勿破损。3. 玻片标本:牛虱,供观察足的构造。4. 散装干(或湿)标本:天蛾、蜜蜂、菜粉蝶(观察翅的连锁)、蝽象、金龟子、蝇,供翅及脉序观察,尽量不使破损。蜉蝣(示范)。5. 玻片标本:石蛾前翅、蓟马、赤眼蜂,观察翅及脉序。 三、内容及方法: (一)胸部的基本构造: 1. 胸部的分节,前后联系及附属器官,观察蝗虫。 胸部分前胸、中胸和后胸三部,头胸部间以颈膜相连。颈膜两侧有“”形颈骨片。每个胸节均以一个背板、二个侧板、一个腹板合成筒状,各胸节腹侧方各生一对足,依次称为前足、中足和后足,中胸和后胸的背侧方各生一对翅,依次称为前翅和后翅
22、,中、后胸之间愈合,构造相似。因具有翅,故称具翅胸节。 2. 三个胸节的背板、侧板、腹板上的骨片和沟。 用剪刀和镊子仔细除下腹部及胸足和翅,在镜下依次观察,前胸背板特大,马鞍形,与其它两胸节分离,可单独取下观察,上有数条明显横沟,但无专有名称,前胸侧板很小,仅有一块小三角形的前侧片附于背板的前下角。前胸腹板于两前足之间,前端新月形部分为前腹片,继后为基腹片,最后为小腹片,分别以前腹沟,腹脊沟为界。在腹脊沟两端各有腹内突陷(叉内突陷),小腹片中央有一内刺突陷,某些蝗虫种类在基腹片中央常有一锥形突起,称为前胸腹板疣。 (1)中、后胸(具翅胸节): 1)背板:主要观察后胸背板,最前沿是一条很狭窄的骨
23、片,即为端背片,其后以前脊沟和前盾沟为界,前盾片中央很狭窄,二侧呈三角形,后面以弓形的前盾沟与盾片分界,盾片位于背板中央,稍隆起,面积最大,其后以“”形盾间沟(中部常消失)与小盾片分界;其两侧前后各有一个突起,称前背翅突和后背翅突,分别为翅的前后关节,小盾片呈三角形隆起,其后为狭长,平坦的后背板(后小盾片),两者间以节间缝分界,后背板是后一体节的端背片发展而来,因蝗虫后胸背板的端背片没有发展成中胸的后背板,故蝗虫中胸 没有后背板(附图1)。 2)侧板:中、后胸侧板紧密结合而不可分开,但其间还有节间缝为界。两胸节侧板由前至后依次为中胸前侧片、中胸后侧片、后胸前侧片和后胸后侧片,前侧片与后侧片之间
24、均以侧沟为界;侧沟下端有侧基突,上端有侧翅突,分别为足的上方及翅的下方的支联关节。前、后侧片上方各有一膜质区,膜质区中各嵌有1-2个小骨片,分别称为前上侧片和后上侧片(附图2) 3)腹板:蝗虫的中、后胸腹板及第一腹板已紧密愈合,但其间都还可以“ ”形节间缝为界。中胸腹板的前沿有一狭窄的弓形骨板,即为前腹片,其后以前腹沟和基腹片为界。基腹片面积最大,呈梯形,两侧有腹侧沟与侧板分界,后方以腹脊沟与小腹片及间腹片分界。腹脊沟上有两个凹陷,为腹内突陷(叉内突陷)腹脊沟之后,“ ”形节间缝两侧为小腹片,小腹片之间为间腹片,间腹片与后胸腹板间无明显分界线,实际上是后胸的前腹片发展而来,其前方中央有一凹陷,
25、为内刺突陷。因间腹片上生有内刺突陷,故也称具刺腹片。后胸腹板除没有前腹片外,其余构造均同中胸(见附图3)。 3. 中、后胸的内骨骼: 胸部是行动的中心,为适应行动(飞行、爬行等)的需要,内具发达的内骨骼,以供着生肌肉。中、后胸的内骨骼尤为发达,除每条沟的内方均有内脊外,在一定的位置上还有强大的成对内突。 用镊子仔细取去胸腔内的肌肉和内脏,分别观察背板、侧板和腹板上的主要内突。 1)背板上的内突:中、后胸背板的内突主要有三对,均呈板状,因其向下悬挂,特称悬骨,三对悬骨分别由中胸、后胸和第一腹节的前脊沟内的前内脊的两侧延展而来,依次称第一悬骨、第二悬骨和第三悬骨,其中以第二悬骨最发达,第三悬骨次之
26、,第一悬骨最小,悬骨间着生背纵肌,以司翅的飞行。 2)侧板上的内突:在中、后胸各有一对侧内突,分别由侧沟内的侧内脊延展而成,其上着生肌肉,以司翅和足的行动。 3)腹板上的内突:中胸有一对腹内突,由腹内突陷内陷而成,因其呈叉状,所以称叉内突;一个内刺突,由内刺突陷内陷而成。后胸只有一对叉内突,无内刺突。前胸也有一对叉内突和一个内刺突。三胸节的叉内突和叉内突间,前、中胸的内刺突间及叉内突和内刺突间着生多组腹纵肌,以司头胸部及足的行动。 (二)足的基本构造及主要变化类型: 1. 足的基本构造: 观察蝗虫和蜚蠊的后足,由六节组成,从其部至端部分别称为基节(粗短)、转节(小形)、腿节(粗壮)、胫节(细长
27、)、跗节(可分数小节)、前跗节(又称爪,一对勾状物)。前跗节间还有爪间垫(爪间突)。 2. 足的变化类型: 各类昆虫由于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的不同,足的构造也发生了变异,主要的有下列数种:(1)步行足:腿节和胫节均细长,适于爬行,如蜚蠊的三对足。 (2)跳跃足:腿节特别粗壮,胫节细长有力,适于跳跃,如蝗虫的后足。 (3)开掘足:腿节粗短,胫节扁阔具齿如耙,第一二跗节也常变成扁齿状(蝼蛄),适于掘土。如蝼蛄、金龟子的前足。 (4)捕捉足:基节特长如臂,腿节粗扁,腹方具槽及齿且与纵扁具齿的胫节组成镰刀状,适于捕获食物,如螳螂的前足。 (5)游泳足:胫节和跗节扁阔,边缘生长毛,适于游泳,如龙虱的后足。
28、 (6)携粉足:胫节端部扁宽,外侧凹且边缘生长毛,组成盛带花粉的花粉筐;第一跗节扁平,内侧具刺列,构成花粉刷;用于采集花粉,如蜜蜂的后足。 (7)攀缓足:胫节膨大,顶端内缘突起如指,与跗节及弯曲的爪联合成挂勾状构造,适于在寄主的毛发上栖息和爬行,如虱的足。(三)翅1. 翅的基本构造:观察蜚蠊或蝗虫后翅。用剪刀紧贴体壁剪下,展开在载玻片或培养皿上,先观察翅的外形。翅为双壁构造,上壁与背板相连,下壁与侧板相连,其间分布着很多纵横的翅脉(原为气管)。翅的外形一般为三角形,有三个边和三个角;前面的边称前缘,外面的边称外缘,后面的边称后缘;前缘与后缘的夹角称肩角,前缘与外缘的夹角称翅尖(顶角),外缘与后
29、缘的夹角称臀角,在臀角与肩角间有一条折褶,称臀褶,把翅面分为臀前区和臀区前后两部。有的昆虫翅四边形,靠近体躯增加一个边,称内缘,内缘与后缘间增加一个夹角,称内角。翅的基部称腋区,在镜下观察,可见其内有数块骨片(腋片),是翅脉与体躯联接的关节。蜚蠊后翅主要腋片及其着生方式是(附图): (1)翅基片(肩片):位于前缘基部,外侧连接前缘脉。 (2)第一腋片:位于翅基片后方,呈不正三角形,略向外弯曲,前角与亚前缘脉相连,内边与前背翅突支接,外边则与第二腋片形成关节。 (3)第二腋片:并列于第一腋片外方,呈不正方形,前端略弯,与径脉相连,下方则刚好架于侧翅突上。 (4)第三腋片:略呈“”形,前内角支接于
30、第二腋片后方,前外角与臀脉相连,后角则与后背翅突形成关节。 (5)中片:位于第二腋片外方,第三腋片的前方叉内,三角形,分成二片,外方与中脉和肘脉相连,二片间的分界线是翅在折迭时的重要关节。 2. 前后翅的联接方式:昆虫在飞行时,前后翅多联合行动,联合的方式主要有五种: (1)卷褶型:前翅后缘下卷成褶,后翅前缘有一短段而向上卷的褶,上下钩扣,如蝉等。 (2)翅抱型(粘联):前翅后缘与后翅前缘部分粘联,一般后翅前缘基部扩大成膨膊。如菜粉蝶等。 (3)翅钩型:后翅前缘有一列翅钩,钩住前翅后缘的骨化卷褶,如蜜蜂等。 (4)翅缰和翅缰钩:前翅基部腹面有一列小钩刺(翅缰钩),后翅基部前缘有一至数条细长硬刺
31、(翅缰),飞行时以翅缰串入翅缰钩,如很多蛾类(观察天蛾,翅缰仅一条)。 (5)翅轭型:前翅后缘指状突起,夹住后翅前缘,低等蛾类。3. 翅的变化类型:观察各标本: (1)膜翅:膜质透明,司飞行,多数昆虫具有。 (2)复翅:外形狭长或短宽,革质或牛皮纸质,无飞行能力,仍有明显翅脉,复于翅背司保护。如螳螂、蜚蠊等的前翅。 (3)鞘翅(革翅):角质或革质,坚硬而厚,翅脉消失,司保护,无飞行能力,如金龟子等甲虫及蠼螋的前翅。 (4)半鞘翅:基部革质或角质,端部膜质,也司保护,无飞行能力,如蝽象的前翅。 (5)鳞翅;膜质,表面密被鳞片或鳞毛,司飞行。如蝶、蛾类的翅。 (6)毛翅:膜质,表面生有很多细刚毛,
32、司飞行如石蛾的翅(要在镜下观察)。 (7)缨翅:膜质,狭长,边缘生很多细长刚毛,司飞行,如蓟马的翅(要在镜下观察)。 (8)平衡棒:细长,端部膨大,呈球杆状,在飞行时起平衡体躯的作用,如蚊、蝇的后翅。 4. 脉序及其变化: 先回忆复习理想脉序(假想脉序),然后观察下列昆虫的脉序,了解其主要变化。 (1)蜉蝣前翅脉序:观察示范标本。纵脉和无数横脉(无一定名称)组成网状脉序。纵脉中Sc不分支,R4 与R5 合并。R2 与R3及R3 与R4 间有数条闰脉;M脉具MA3条。MP脉的M1 与M2 及M3 与M4 分别合并, 其间也有数条闰脉; Cu1 不分支, 缺A及J脉。 (2)石蛾前翅脉序:在镜下观
33、察玻片标本,其脉序比较接近理想脉序,仅稍有变化,一般A脉3条,缺J脉。 (3)蝶 蛾类脉序:观察菜粉蝶前后翅,其主要特点是: 甲:R、M及Cu脉的主干及其间外方的一些横脉围成一个大形的中室; 除Sc及A脉外, 共余各脉均由中室发出,呈辐射状。 乙:C脉并于前缘, Sc脉不分支, 位于中室前方,后翅则与R1 脉合并, Rs各脉均出自中室前沿(菜粉蝶前翅的R2 与R3 合并)。后翅则不分支。M脉多缺主干,仅有三支(有些种类仅2支),均出自中室外沿,Cu脉仅2分支,出自中室后沿。A脉1-3条(菜粉蝶前翅仅一条;后翅仅二条, 一条者为2A, 二条者为2A及3A),各条基部均分离,缺J脉。 (4)赤眼蜂
34、前翅脉序:在镜下观察玻片标本,其脉序高度简化,仅有靠前缘的一条弓形脉,从基部至端部分为三段。依次称亚缘脉、缘脉及后缘脉;在缘脉处还有一向下分支,称痣脉(克氏命名法命名)。 四、作业:1描绘实验指导书中的蝗虫后胸背板,中后胸侧板及腹板图,注明各部名称。2. 绘蝗虫后足侧面图,注明各部名称。3. 绘石蛾前翅脉序图:用拉丁字母注明各脉名称。实验三 昆虫的腹部及其附属器官、体壁 一、目的要求: 1.认识昆虫腹部及外生殖器的基本构造。 2.认识昆虫腹部的主要附肢、 3.认识昆虫体壁的一般构造及外长物。 二、实验材料: 1.浸渍标本:雌雄蝗虫、雌螽斯、雌雄家蚕蛾(供解剖观察);叶蜂及家蚕幼虫(观察腹足)
35、2.针插标本:石 虫丙 3.示范标本:体壁切面、跳虫(玻片)等。 三、内容及方法: (一)腹部及雌雄外生殖器的基本构造:1.观察雌雄蝗虫腹部:先观察外形: 整个腹部由11节组成,每一腹节都由一个背板和一个腹弧以两侧的膜上下相联而成圆筒状。第一腹节背板两侧有一对半月形的听器。第1-8腹节背板前下角各有1对气门。第9、10腹节背板很狭小,腹板退化。第11腹节背板复于腹部末端背方, 特称肛上板。腹板分成二片三角形骨片,分生于肛上板下方两侧.特称肛侧板, 肛门即位于其间。在第10腹节背板后方,肛侧板两侧有一对锥状物,为尾须,是第11腹节的附肢变成。 然后观察腹部末端的外生殖器(产卵器)。可见由三对产卵
36、瓣组成,腹方一对称第一产卵瓣(腹产卵瓣),背方一对称第三产卵瓣(背产卵瓣);张开两对,当中还有小型的第二产卵瓣。在第一及第二负瓣片,即第8、9两腹节的附肢有基肢节,第一、二产卵瓣即分别由这两对附肢基肢节的基内叶变成,第三产卵瓣则是第9腹节附肢基肢节(第二负瓣片)的端部衍生物。第8腹板很发达,并向后延伸,包住第一产卵瓣基部,称为下生殖板,生殖孔即位于其内方;其后缘中央有一个向上弯曲的刺状突起,称为导卵器,因第8、9两腹节具外生殖器,故常合称为生殖节。 2.观察雄蝗虫腹部: 腹部的一般的构造与雌虫基本相同,但第8、9两腹节的附肢已全部退化消失,生殖节只有第9腹节一节。 第9腹节的腹板很发达,向后延
37、伸成下生殖板(盖片),与上面的肛上板及肛侧板一起,将外生殖器包于其内。拉下盖片,即可见外生殖器(阳茎)。阳茎分两部分,外方坚硬部分称阳茎端,内方柔软部分称基褶(阳茎基),阳茎端顶部有一对骨化的钩状物称阳茎端插入器(阳端突),其基部称阳基端侧叶。阳茎基内 上方有一对骨化刺状物,称阳基背片(阳基侧突)。这些构造系第9腹节的体壁突起。 3.观察雌螽斯腹部: 腹部的一般构造与雌蝗虫相似,但第1腹节无听器,产卵器呈剑状;三对产卵瓣均很发达,长片状,第一、三产卵瓣形成鞘,第二产卵瓣包于其中。 4.观察家蚕雌蛾外生殖器: 雌蚕蛾生殖器由第8、9腹节及部分第10腹节变成,包围在第7腹节的背板和腹板之间。第8腹
38、节腹板后缘有齿,称锯齿板,锯齿板和第7腹节腹板间的正中线上有一交配孔,在第8腹节背、腹板间的中央,有一对密生刚毛的囊状体,称侧唇,系第9、10腹节的背板愈合而成,有探索产卵场所的作用。侧唇中央具纵沟,沟上有两个小孔,上孔为肛门,下孔为产卵孔。侧唇和第8节腹节间的节间膜膨突成囊状,能分泌性引诱物质,称引诱腺(附图1)。 5. 观察家蚕雄蛾外生殖器 雄家蚕蛾外生殖器由第9腹节及部分第10腹节特化而成,包围在第8腹节内。第9腹节背板变成背兜。腹板变成基腹弧,其间两侧生一对由该节附肢变成的细长抱握器。第9腹节腹板,中央有一囊形突,在囊形突后方,基腹弧的弧形凹间可见阳茎伸出。阳茎分阳茎端和阳茎基两部分,
39、阳茎端箭状,骨化;阳茎基囊状,腹质,围于阳茎端基部的囊口部分特称为阳茎鞘。第10腹节接于背兜后端,向下略弯,背板变成弧形突(勾形突)。腹板变成匙形突(颚形突)。其间包围的腹质部上有肛门(附图2)(二)腹部的附肢: 高等昆虫的成虫期,其腹部除了生殖肢和尾须外,一般无其它附肢,不少种类连这两类附肢也消失了。但在低等昆虫和某些高等昆虫的幼虫期腹部则有附肢。 1.观察石 虫丙: 石虫丙是低等的无翅昆虫,腹部11节,在第2-9腹节的腹面各有一对针突,系退化的附肢;末节有细长的尾须1对,尾须间还有一条由第11腹节背板延长特化而成的细长中尾丝,还有数条较短丝状物为生殖肢。 2.观察跳虫示范镜: 跳虫也是低等
40、的无翅昆虫,腹部不超过6节,在第1、3、5腹节腹面分别有一对粘管,握弹器和弹器, 是这些腹节的特化附肢。 3.观察叶蜂幼虫: 腹部10节,在第2-8及10腹节腹面各有一对腹足、腹足由基节和附掌两部分组成。 4.观察家蚕幼虫: 腹部也10节,在第3-6及10腹节腹面各有一对腹足,腹足的构造似叶蜂幼虫,但在附掌端部生有趾钩。(三)体壁及其外长物 1.体壁的构造: 观察粘虫幼虫或蝗虫、螽斯体壁切片标本(示范)。先寻找真皮细胞层,它是一单层细胞组织,有明显的细胞核。细胞层内面是一层很薄的底膜;外面是很厚的表皮层。表皮层分三层,内表皮层最厚,浅色而柔软,外表皮较薄,色深而坚硬;上表皮在标本中已不见,系在
41、制片过程中被有机溶剂所溶解。 2.体壁外长物: (1)非细胞性外长物:观察金龟子鞘翅上的隆脊及刻点,粉蝶翅缘的细毛,它们都是表皮的突起而无细胞参加。a)单细胞外长物:观察家蚕幼虫体表的刚毛、粉蝶翅上的鳞片。b)多细胞外长物:观察蝗虫后足胫节背方的刺和胫节端部的距(试拨动之,看看刺和距的区别!)及天蚕蛾幼虫体上的枝刺。 3.体色: (1)色素色(化学色),观察螽斯针插标本及浸渍标本.其绿色系化学物质存在于体壁中所造成,经长期浸泡(或煎煮、漂白等),绿色色素即被破坏而变成黄褐色(体壁的原色)。 (2)结构色(物理色):观察铜绿金龟子针插标本,其铜绿色系体表光的折射、反射和干涉等原因所产生,故不会退
42、色。(3)组合色(混合色):观察闪紫蛱蝶针插标本(示范),由色素色及结构色组合而成,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颜色不同(直视为紫色,斜视为褐色)。 四、作业: 绘雌蝗虫腹部侧面图,并注明各部名称。 五、附图:实验四 昆虫的生物学一、目的要求:1、了解昆虫的变态类型,认识其特点。2、了解昆虫卵及幼虫的形态学和生物学上的主要特征。3、学习幼虫龄期的鉴别方法。4、认识昆虫蛹的类型及各类的主要特征。5、认识昆虫的成虫性二型及多型现象。6、认识昆虫的拟态及保护色7、学习生活史的表示方法。二、实验材料:1、示范标本及挂图: 石 虫丙的若虫和成虫;蜉蝣、蜻蜓的稚虫和成虫;芫菁挂图。2、生活史盒装标本:蝗虫、蝽象、蚕
43、豆象、三化螟、二化螟、菜白蝶等。3、昆虫的卵:蝗虫、蝽象、叶蝉、飞虱、三化螟、菜白蝶、稻苞虫、天蚕蛾、夜蛾、叶蝉、蜚蠊、螳螂、稻纵卷叶螟、草蛉等。4、昆虫的幼虫:叶蜂、家蚕、银纹夜蛾、三化螟、尺蠖、刺蛾、叩头虫、金龟子、瓢虫、天牛、象虫、蝇等及东亚飞蝗、棉铃虫的各龄各虫态标本。5、蛹标本:胡蜂、稻苞虫、稻纵卷叶螟、菜白蝶、家蚕、蝇等。6、雌、雄成虫盒装标本:三化螟、黑尾叶蝉、稻纵卷叶螟、稻螟蛉、菜白蝶、桑蟥等。7、示范标本:雌雄独角仙及蚱蝉,各型白蚁及褐飞虱、蚜虫、绿螽斯、食蚜蝇与蜜蜂、透翅蛾与胡蜂、尺蠖幼虫、枯叶蛾等。三、实验内容:方法及步骤:(一)昆虫的变态:主要分以下五大类: 1、增节变
44、态:幼虫和成虫相似,仅体小和体节少;初孵时仅为9节,成虫12节,在第8节与末节间渐增3节。参考原尾虫的图。 2、表变态:若虫和成虫极相似,仅体较小,成虫期还要脱皮无翅亚纲除原尾虫外都属这一类,观察石 虫丙 示范标本。 3、原变态:幼虫水生称稚虫,腹部两侧有气管鳃等临时性器官,翅在体外发育,有亚成虫期(再脱皮一次变为成虫)。观察蜉蝣示范标本。 4、不完全变态:主要特点是整个世代发展只有卵、幼虫、成虫等三个虫期(虫态),翅芽在体外发育。又可分下列几类: 甲、半变态:幼虫水生,称稚虫,有下唇捕获器,直肠鳃或尾鳃等临时性器官;翅体外发育,观察蜻蜓、豆娘示范标本。 乙、渐变态:幼虫与成虫的形态,习性均相
45、似,称若虫,在发育过程中仅体躯渐长大,翅渐伸长,触角节数渐增加等变化。观察蝗虫、蝽象等生活史标本(等翅目、蜚蠊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都属这一类)。 丙、过渐变态:特点同渐变态,仅若虫与成虫间有一个不食不动的伪蛹期。观察介壳虫等挂图。蓟马(缨翅目)也属这一类。 5、全变态:整个个体发育有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期(虫态),翅在体内发育。 甲、全变态:幼虫和成虫的形态和习性都有很大差别,幼虫的各器官都要在蛹期消解,而新变为成虫的器官。脉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都属这一类。观察三化螟、二化螟、菜白蝶等生活史标本。 乙、复变态:特点似全变态。但幼虫期还有虫丙 型、蛴螬型、蛆型等多种变化
46、。观察芫菁挂图。 (二)昆虫的卵: 卵的形态变化很大:各种昆虫不同,按下列主要性状,观察区分供给的各种昆虫卵。 1、形态学上的性状:如形状,大小、颜色、刻纹、附属物等。 2、生物学上的性状:如散产或成块,卵的排列方式,外表保护物,产卵地位(植物表面、组织内、土中)等。 (三)全变态幼虫的类型: 根据足的发达情况,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观察瓶装幼虫类型标本): 1、原足型:如卵寄生蜂的幼虫(见挂图)。很象一个发育未完全的胚胎,腹部不分节,头、胸部的附肢仅为几个突起。 2、多足型:除胸足三对外,还有腹足,根据腹足的对数和趾钩有无,又可分为二类; 甲、蝶蛾类:有腹足25对,各对端部有趾钩,常可再分为四
47、类; 、蛞蝓型:如刺蛾幼虫、胸足均退化成疣状突起,行动似蛞蝓。 、尺蠖型:如尺蠖幼虫。腹足仅2对,生于第6节及第10节。 、拟尺蠖型:如银纹夜蛾等一类夜蛾幼虫。腹足34对,生于46节和第10节上。 、蠋 型:如多数蝶蛾幼虫。腹足5对,生于第3-6节及第10节上。 3、 寡足型:只有3对胸足,无腹足,根据体型等区别,又可分为三类: 甲、蛃 型:如瓢虫、草蛉等虫。体略呈纺锤形,大多为前口式,胸足发达,行动活泼。 乙、蠕虫型:如叩头虫等甲虫幼虫, 体细长、前后粗细相仿,胸足不很发达,行动不很活泼。 丙、蛴螬型:如金龟子等幼虫,体肥胖,弯曲呈“”形,胸足一般细长,行动极迟缓。 4、 无足型:胸足和腹足均退化或消失,根据头部发达情况可分为三类: 甲、显头型:如象虫等幼虫,头部正常外露。 乙、半头型:如天牛、虻等幼虫,头部后半部缩入前胸。 丙、无头型:如蝇类等幼虫,头部退化,仅留某些痕迹(如上颚口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