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教育训练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电教育训练资料.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放电教育训练资料.精品文档. 電火花加工技術一. 放電加工原理由直流脈沖電源提供直流脈沖,工具電极和工件分別接要在脈沖電源的兩极上,并浸泡在工作液中,電极在伺服電机的驅動下慢地向工件靠近,當接近到一定的距離時電极和工件之間在以發生脈沖性火花放電,產生的瞬時局部高溫而將金屬蝕除(如圖1所示). 它是集電力,熱力.磁力和流体動力的綜合過程,可分為四個連續的加工階段: 1. 极間介質電离,擊穿, 形成放電通道, 當脈沖電壓加在兩极間時, 极間形成電場, 由于兩极的微觀表面不平, 极間距离也是不均勻的, 電場分布也是不均勻的, 最近的突出點或尖端處電
2、場強度最大. 介質中的導電雜質(如金屬微粒.碳粒子)和自由電子在電場最強處搭橋 , 陰极表面產生場至電子發射, 与電介質中的分子/中性原子形成碰撞電离. 介質被擊穿, 形成等离子放電通道. 場強可達105V/mm. 2. .极間放電(如圖2) .材料熱蝕. 放電通道中的電子高速沖擊陽极. 正离子高速沖擊陰极. 放電通道受磁場力和介質的壓縮. 截面之電流密度高達105106A/CM2,中心溫度達100000以上.瞬時壓力達107帕斯卡. 高溫使兩极放電點局部熔化或气化. 形成過熱金屬, 同時介質汽化和熱裂分解,如煤油分解為碳粒. H2 . CH4. C2H 2 . 3. .蝕除物的拋出. 局部微
3、爆炸使熔化 .气化的電极和工件蝕除物拋出(如圖3). 蝕除區邊緣形成翻邊. 蝕除物大部分拋入工件液中收縮為小顆粒.絕少部分飛濺,鍍覆, 吸符在對面极板表面上, 利用得當可減少或補償電极的損耗. 4. 极間介質消電离. 一次脈中放電結束后,隨著气泡的破裂, 帶電粒子迅速減少. 复合為中性粒子, 使介質消電离, 形成一段間隔時間.以免造成電弧放電.二. 影響材料放電腐蝕的主要因素.(一) 极性效應. 在電火花加工時, 兩電极接脈沖電源极性不同, 造成蝕除量不同的現象叫做极性效應. 工件接電源的正极,工具電极接負极稱為正极性, 反之,工件接電源的負极, 工具電极接電源的正极稱為負极性. 极性的改變意
4、味著兩极間能量分布的改變. 在電場的作用下,放電通道中的電子奔向陽极,正离子奔向陰极. 電子質量小, 在短時間內容易獲得較高的運動速度, 而正离子質量大,在短時間內難以獲得較高的運動速度. 因此,在短脈寬.正极性加工中, 電子動能大 ,電子傳遞給陽极的能量大于正离子傳遞給陰极的能量, 使陽极蝕除量大于陰极蝕除量.當在長脈寬.負极性加工中,正离子傳遞給陰极的能量大大多于電子傳遞給陽极的能量, 使陰极蝕除量顯著大于陽极的蝕除量. 故脈沖寬度和脈沖電壓是影響极性效應的重要因素.(二) 覆蓋效應. 在材料放電腐蝕勃程中 ,一個電极的電蝕產物轉移到另一個電极表面上, 形成一定厚度的覆蓋層,這种現象叫做覆
5、蓋效應.合理利用覆蓋效應,有利于降低電极損耗, 在油類介質中加工時,覆蓋層主要是石墨化的碳素層, 其次是黏附在電极表面的金屬微粒黏結層.在煤油中用銅加工鋼時,電极表面生成的碳素層与銅基体組成耐蝕層, 當碳素層厚度為6微米時,銅基表面溫度僅為碳素層溫度的三分之一, 電极的損耗明顯降低, 黏結層為鋼的粒層, 強度不牢, 耐蝕性也不高, 但在寬脈沖大電流加工時,補償作用也很明顯. 只是黏結層的厚度和均勻性難以控制,易引起電极型面畸變, 甚至使電极尺寸增大. 碳素層的生成條件是: 1電极上待覆蓋的表面溫度不低于碳素層生成溫度, 但低于熔點, 此使炭粒子燒結成石墨化的耐蝕層. 2. 當電极表面加熱至碳素
6、層生成溫度附近時,還要有足夠多的電蝕產物, 特別是介質的熱解產物炭粒子3. 要有足夠的時間,以便在這一表面上形成一定度的碳層.4. 一般采用負极性加工, 因為碳素層易在陽极表面生成. 覆蓋效應的主要影響因素:(1)脈沖參數与波形的影響. 增大脈沖放電能量有助于覆蓋層的生長, 減小脈沖間隔度 , 有利于在各种電規准下生成覆蓋層.(2)電极對材料的影響. 銅加工鋼時覆蓋效應明顯,因為銅不產生碳化物, 而鋼對碳素層的生成起著類似催化的作用, 介質全部熱解的炭粒子都有可能參与碳素層的形成. 但銅加工硬質合金時, 則不容易生成覆蓋層. (3) 工作液的影響. 石油產物的油類工作液在放電產生的高溫作用下,
7、生成大量的炭粒子, 有助于碳素層的生成. (4)工藝條件影響. 覆蓋層的形成還与間隙狀態有關. 如工作液臟, 介質處于液相和气相混雜狀態, 間隙過熱, 放電在間隙空間分布較集中, 電极截面較大,電极間隙較小, 加工穩定等, 均有助于生成覆蓋層. 應用沖油方式時,沖油壓力較大時會破坏覆蓋層的生成, 導致電极損耗及其非均勻性變大.(三) 間隙效應 . 電火花加工中, 隨著放電間隙大小的變化影響電极与工件蝕除量的現象稱為間隙效應 (1)間隙距离与間隙電壓的關系. 兩极間的一定距离, 都對應著相應的擊穿電壓. 但在加工中,因兩极微觀表面不平,間隙中介質和電蝕產物的存在, 使兩极擊穿距离的分散性顯著增加
8、. 電壓愈高, ;放電能量愈大,電极間隙愈大, 分散性愈明顯. 這必然影響著蝕除量的偏差. 在同樣的介質中, 石墨電极比銅電极易擊穿,銅電极比鎢銅電极易擊穿. (2)間隙距离h与加工速度和電极損耗的關系: 當電极和工件形狀. 材料确定, 工作介質也已确定的條件下, 兩极間電火花加工就存在一個最佳放電間隙hj , 若間隙h大于或小于hj, 則沒有好的加工效果. 當間隙h小于hj時,放電形成的气泡壓縮成扁平狀, 致使在气体中再次;放電的概率大大增加,使放電蝕除量大大減小而影響了加工速度. 同時間隙距离過小則不易排屑,致使放電短路的概率大大增加,使電极的損耗大大增加. 當間隙距离h大于hj時,致使放
9、電空載大大增加,從而大大降低了加工速度.(四) 面積效應: 因加工面積變化引起加工速度Vw和電极損耗變化的效應稱為面積效應. 如加工面積較小, 放電過程中產生的气体來不及排离加工區域, 重复放電便在气体中進行, 這將導致頻繁短路和開路,降低加工速度,. 如加工面積過小,則會破坏消電离過程, 出現破坏電弧放電, 隨著面積的增加, 放電產生的气体只占据電极面積的一小部分, 容許的能量极限增大, 加工速度隨之提高, 到一定面積時出現最大值. (五) 脈沖放電特性: 脈沖放電波形和電參數對材料電腐蝕過程的響很大, 它決定每次脈沖放電形成的放電痕的大小. 在放電電流一定的條件下, 隨著脈沖寬度的增加,
10、蝕除量也相應增加,當脈寬增加到一定值時, 放電蝕除量達到最大值, 此后繼續增加脈寬, 則因熱傳丑向電极內散失掉的熱量太多,放電痕內積聚的熱量相對減少,使蝕除量相應減少.因此在脈沖電流一定時, 為減少工具電极的損耗, 必須避開蝕除量最大值對應的脈沖寬度, 選擇蝕除量并非最大的較寬脈沖,負极性加工較好. 僅根据脈沖電流和脈寬一選擇釆實現高速度低損耗的精加工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 脈沖電壓波形(六) 介質效應: 介質對放電加工蝕除量的影響稱為介質效應. 工作液黏度大時, 有助于限制放電通道的擴展, 放電能量集中, 加強蝕除效果. 但放電產生的炭黑多時, 工作液黏度大, 將使炭黑黏附在電极与工件表面上
11、對電蝕產物的排除是非常不利的, 小能量加工時更是如此.(七) 電极与工件材料特性: 在電火花加工中, 電极与工件材料的物理特性對放電蝕除量具有重要的影響. 工具電耐蝕性愈高, 損耗愈小, 仿形精度愈高. 工件材料耐蝕性愈低, 蝕除量愈大, 加工速度愈高. 三. 電火花加工的基本工藝: 電火花成形加工的主要工藝指標有加工速度, 電极損耗, 表面粗糙度, 加工精度和表面層變化等. 影響因素很多, 分電參數和非電參數兩大類. , 電參數包括脈沖寬度, 脈沖間隔, 峰值電壓和峰值電流. 非電參數包括加工面積, 加工深度,沖抽油方式, 電极對的材料和形狀等. (一).加工速度 電火花加工時,工件和電极都
12、同時受到不同程度的電蝕,單位時間內工件的蝕除量稱為加工速度.(即生產率).1. 加工速度.可用体積或重量表示.mm3/m或g/min.影響加工速度的因素很多. 且相互之間有制約和矛盾.(1)提高脈沖頻率,或頻率比(有效脈沖利用率).可有效提高加工速度. 但提高頻率則會減少脈沖間隙時間(也可稱脈沖間隔時間),產生電弧電,使加工不穩定在脈沖寬度和脈沖間隔一定時, 隨峰值電流的增加, 加工速度也增加, 但當峰值電流很大(即單個脈沖能量很大)時, 將和脈沖寬度再增大一樣, 加工速度反而下降. 在脈沖寬度一定, 在保証穩定加工的同時, 為獲得最大限度提高加工速度, 應盡量縮短脈沖間隔時間. (2)加大脈
13、沖寬度也會減小脈沖間隙時間(如圖4),有同樣問題,且增加單個脈沖能量, 也不是脈寬越大,加工速度越大.如紫銅最佳脈寬為90200之間. 此范圍內增大脈沖寬度可提高加工速度, 但會降低加工精度和增加表面粗糙度值, 只适合于粗加工和半精加工. (3).保持加工過程的穩定性., 合理利用高低電流改善加工的穩定性(如加工深度較大時),低壓脈沖電壓為60-80V, 電流大,起蝕除作用. 高壓回路脈沖電壓通常在300V左右,平均電流小,主要起控制低壓脈沖的放電擊穿點,保証前沿擊穿間隙的作用. (4).正确選擇极性和合理選擇電极材料. 當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時,應選取長脈寬的負极性加工, 以求得离子轟擊的大蝕除
14、量, 如圖所示為正极性加工.電极對的選擇也對加工速度影響很大. 電极對的材料對加工速度也有顯著的影響. 如同樣材料的工具電极, 加工硬質合金比加工鋼的速度要低48倍 (5)加工面積, 排屑條件對加工速度都有影響. 加工面積大時, 它對 加工速度沒多大影響, 當加工面積小到某一臨界面積時, 加工速度才顯著降低, 放電時峰值電流愈大 最小臨界加工面積也愈大, 因此, 确定工件具体加工對象的電參數時, 應根据加工面積确定加工電流. 在排屑困難加工穩定性不好時, 會使脈沖利用率降低,加工速度下降. 為了促進排屑, 一般都采用沖油(抽油)或抬刀方式. 适當增加沖油壓力會使加工速度提高, 但沖油壓力超過某
15、一數值后, 加工速度則有降低.此系沖油壓力過大時, 干擾了放電間隙的液体動力過程.*(二). 電极的損耗速度. 通常用相對損耗來衡量, Q= Ve/Rw X100% Q為相對損耗.Ve電极損耗速度,Rw:工件的加工速度. 降低電极的損耗可以提高加工速度,延長電极的使用期限,意義重大. 1. 電參數的影響. 在脈沖電流一定的情況下, 隨著脈沖寬度的減小, 電极損耗增大, 對于一定的脈沖寬度, 加工時的峰值電流不同, 電极損耗也不同. 隨著脈沖峰值電流增加, 電极損耗也增加(石墨加工鋼除外). 在脈寬不變時, 隨著脈沖間隔增加, 電极損耗增大,這主要是覆蓋效應減少,在小電流加工時更明顯. 用紫銅電
16、极加工鋼時, 隨著峰值電流的增加, 電极損耗也增加.當脈寬在200微秒時, 只要峰值電流不超過25安培, 電极相對損耗仍在1%以下. 而當脈寬小到50微秒時, 隨峰值電流的增高, 電极損耗急劇增加2.: 合理選擇极性和電极材料. 通常短脈寬,精加工時用正极性加工, 這時工件接陽极(正极),相對損耗約為20%40%. 長脈寬, 粗加工時用負极性加工, 相對損耗約為1%. 3加工面積和沖油(或抽油)對電极損耗也有影響. 當脈寬和電流一定的條件下, 隨著加工面積的減小電极損耗增大.當加工面積大于某一界值時, 電极相對損耗小于1%. 強迫沖油或抽油雖然促進了加工的穩定性, 卻增大了電极的損耗. 紫銅電
17、极与石墨電极相比, 隨著沖油壓力的增加, 紫銅電极損耗增加更為明顯.4.限制脈沖電流增長率.在放電初期,對脈沖電流的增長率加以限制,使電流密度不致太高,從而使電极表面溫度不至過高而損耗.控制電极表面放電點瞬時溫度.就可以控制其損耗.5電极形狀和尺寸的影響. 在電极材料,電參數和其它工藝條件完全相同的情況下, 電极的形狀和尺寸對損耗影響也很大(如電极的尖角,棱邊. 薄片等) 為避免上述情況,可采用分別加工的方法. 先加工出主型腔,然后用小電流對尖角,窄槽部位進行加工, 并采取适應抬或脈動沖油, 可減小電极損耗. (三)加工精度 影響加工精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放電加工間隙的大小和
18、一致性. 電极的側面輪廓. .二次放電對放電間隙都有很大的影響 (如圖5): 在設定電參數時.應綜合考,以求最佳加工壯態. 加工放電間隙的電壓(包括高壓回路的電壓和低壓回路的電壓)對加工間隙的大小有明顯的影響.電壓增高, 加工間隙增大. 在峰值電流一定的情況下, 脈沖寬度越大, 加工間隙越趨向于一個最大值約0.3mm左右. 在脈寬一定的條件下, 峰值電流越大, 加工間隙也越趨向于一個最大值約0.3mm. 在加工中, 加工穩定性不好,則電极回升頻繁, 加工間隙就要比同一參數下的正常加工間隙大, 在主軸精度不高, 工作液較臟時, 更為明顯. 2. 電极的損耗和工件的不均勻蝕除. 電极底部加工時間長
19、,損耗大.而工件的側面間隙主要是靠電极底部的側面和尖角部分加工出來的,因此加工電极入口處由于蝕除物存在的可能性大. 二次放電的机率大, 因而產生加工斜度(如圖5).3 棱角倒圓. 電极尖角和棱邊的損耗比端面和側面的損耗嚴重, 故加出的工件不可能得到清棱. 棱角倒圓的原因除電极損耗外, 還有放電間隙的等距离性. 凸尖棱電极由于尖角放電的等距性必然使工件產生圓角. 凹尖棱電极的尖點根本不起放電作用, 但由于積屑也會使工件凸棱外產生圓角.(如圖6) 如果要求倒圓半徑很小 就必須縮小放電間隙. 3. 熱變形,工件和電极的熱變形將直接影響加工精度,因此必須合理調整沖油壓力和方向.4. 沖油排屑方式:上.
20、下沖油部會造成加工斜度.(六) 表面粗糙度. 電火花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可分為底面和側面粗糙度, 同一規准加工出來的側面粗糙度因為有二次放電的修光作用, 往往好于底面的粗糙度. 放電峰值電流,脈沖寬度. 電极對的材料和加工极性, 加工面積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表面粗糙度. 峰值電流, 脈沖寬度越大, 表面粗度越差. 對同一种電极材料, 脈沖寬度大正极性加工比負极性加工表面粗糙度好些, 反之, 脈寬小, 負极性加工比正极性加工表面粗糙度好. 在實踐中, 即使單個脈沖 能量很小, 但在面積較大時, 表面粗糙度值很難低于0.32微米, 而且加工面積愈大, 可達到的最佳表面粗糙度愈差.(七) 電火花加工后表面
21、層特性. 電火花加工后的工件表面層, 由于受瞬時高溫和液体介質冷卻作用, 化學成分和物理力學性能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變化.該表面層厚度中粗,中規准時一般在0.050.1MM以,內, 精規准的表面變化層厚度約為0.0020.05MM. 脈沖寬度愈寬, 向內傳的熱量就愈多, 熱影響層也愈厚. , 其力學性能主要指顯微硬度, 殘余應力等. 在殘余應力方面,小而薄的工件放電表面層一般都表現為拉應力,故經常出現放電加工后工件變形的情況(向放電面方向彎曲). 大而厚的工件則變形相對很小.對加工表面層要求質量較高的工件, 加工時, 應盡量避免使用過粗的加工規准, 或在粗加工后留一定的余量, 然后用适當的規准去掉
22、粗加工后的表面變化層.四. 電火花成形加工工藝技術(一) 電极的准備根据電火花成形的特點, 對電极材料有如下的要求: 1. 具有導電性能2. 放電損耗小, 加工速度高3. 机械強度好, 密度小4. 來源丰富, 价格便宜常用的電极材料主要有:紫銅, 鎢銅, 黃銅, 石墨等, 它們的特性和應分別為: 紫銅:導電性能好, 延展性大, 耐腐蝕, 机械加工性能較差, 小型, 薄壁, 空心的電极加工困難,. 電火花加工性能好, 加工穩定, 損耗小, 工件成形面粗糙度低, 用于中小型型腔加工和穿透加工. 鎢銅: 熔點高, 質硬, 剛性好,. 切削或磨削時工具磨損大, 有一定的彎曲變形, 价格高, 放電時損耗
23、小,加工精度和穩定性好, 主要用于加工深直壁孔,硬質合金和复雜,精細,公差要求高的小面積(窄槽,小孔)低損耗加工 黃銅: 熔點低, 剛好而不易彎曲,難以磨削, 加工穩定性好, 損耗大, 多用于穿透加工 石墨: 熔點高, 耐損耗, 剛性差, 加工性能好, 但工件成形表面粗糙度較差, 需要工作液良好的流動條件, 不适應于精加工和硬質合金的加工, 而大面積的粗加工則很合适. 在設計電极時, 應考量電极對的相關性(如表所示)和電极的結构的合理性.還可根据使用不同電規准的放電間隙, 對加工中各階段的損耗預測, 來确定電极和部位的尺寸, 形狀. 在電火花加工中, 工具電极和部分投入放電的順序有先有后, 電
24、极上各點的總加工時間和損耗也不相同. 因此, 應定量預測各部分的損耗值, 將其作為修正值來計電极的尺寸(如圖7, 實線為工具電极的理論形狀和尺寸即加工后的形狀和尺寸, 虛線為工具電极經補償修正的形狀和尺寸即加工前的形狀和尺寸在机台主軸不平動的情況下, 電极水平尺寸(与主軸進給方向垂直和電极尺寸稱為水平尺寸)的計算方法如圖8所示,以加工凹模為例, 用工式表示為a=A+Kd, 其中a為電极水平尺寸, A為型腔圖紙的名義尺寸, K為与型腔尺寸注法有關的系數, d為電极的單邊縮放量(單邊放電間隙). 當圖中尺寸線均注在邊界上時K=2, 當一端以中心線或非邊界線為基准時K=1, 各中心線之間的位置尺寸以
25、及角度數值, 電极上相對應的尺寸不縮不放, K=0 .在電极的垂直尺寸(与主軸進給方向平行的電极尺寸稱為垂直尺寸)方面, 應考慮電极的裝夾,校正,避位等多企因素. .對复雜的不規則之電极需設立校正面. 大面積型腔加工一般都時盲孔加工, 因此排气, 排屑時影響加工狀態的穩定和表面粗糙度的重要因素, 電极上排气孔和沖/抽油也的大小和位置直接關系到加工時排气排屑的效果. 一般情況下, 沖/抽油孔要設計在難以排屑的位置, 如拐角, 窄縫等處. 排气孔要設計在蝕除面積較大的位置和電极端部有凹入的位置. 孔的直徑應不大于縮放量的2倍, 一般設計為孔徑12MM., 在尺寸允許的條件下, 要把孔上端加大為孔徑
26、58MM.電极的制造方法有多种, 主要是根据所選用的材料种類, 模具种類, 模具的精度和數量來決定, 紫銅電极主要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制作, 配合鉗工的修光來達到要求,(二)工件的准備. 工件的准備主要考慮工件的預加工和熱處理工序的安排.1工件的預加工:是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先去除大部分加工余量, 以節省電火花粗加工時間, 提高總的生產效率. 一般情況下, 預加工時單邊余量留0.31.5MM, 盡量做到余量均勻, 否則會影響型腔表面粗糙度和電极不均勻的損耗.2. 工件熱處理. 工件熱處理的好坏, 直接關系到工件的硬度和殘余應力等特性3. 工件的去磁除銹. 工件在電火花加工前應先檢查有無裂紋現象,若有
27、應停止繼續加工 以避免不合格品的發生和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還必須除銹去磁, 否則中加工中工件吸附鐵屑, 很容易引起拉弧燒傷.(二)電极与工件的裝夾定位 電火花加工前, 必須借助通用或專用的夾具及測量儀器進行裝夾和校正定位. 裝夾定位的質量直接影響加工過程的穩定性和工件的加工精度.1電极的裝夾与校正(1)裝夾電极的注意事項:a 電极与夾具的安裝面必須清洗或擦拭干淨, 保証接触良好 b. 緊固時用力要适當, 避免用力過大至使電极變形或用力過小而裝夾不牢, 使電极在加工過程中不產生任何松動, 并盡量將電极夾正, 防止垂直度誤差太大(如圖9). c. 對于細長電极, 伸出部分的長度在滿足加工要求的前提
28、下應盡可能短, 以提高剛性. (2). 電极常用的校正方法. a按電极基准面校正電极. 當電极側面有較長直壁面時, 可用精密角尺或千分表按直壁面校正. b. 按輔助基准面(固定板)校正電极. 對于外形不規則, 四周直壁部分較短的電极, 用輔助基准面進行校正. c. 按電极端面火花打印校正電极. 用精規准使電极与模塊平面上放電打印, 調節到四周均勻出現放電火花,即完成了電极的校正. 2.工件的裝夾与定位 一般情況下, 工件可直接裝夾在墊塊或工作台面上,工作台有坐標移動時, 應使工件基准線与拖板軸移動方向一致, 便于工件和電极間的校正定位. 對于小件或定位較困難的工件, 通常是借助量具塊規或制作專
29、用夾具來定位 . 對于放電面積較大且其中有通孔的工件, 應用壓板妥善地壓緊在工作台或夾具上, 防止在加工中由于-放炮現象而造成工件的位移. 4. 電极和工件相對位置的确定 在工件和電极都裝夾定位和校正好后, 工件和電极相對位置常用分中法來确定, 即以電极分別碰邊工件的端面來确定. 此時電子尺顯示的總長度應為電极長度和工件長度之兩者之和. (二) 沖/抽油方式的選擇 在加工型腔時, 用沖油加工時, 由于電蝕產物由已加工面流出, 增加工二次放電的机會, 故工件加工斜度增大. 而采用抽油方式時, 電蝕產物是由抽吸管排出的, 干淨的工作液從電极周邊進入,已加工面出現二次放電的机會較少, 加工斜度出就小
30、.(三) 加工規准的選擇和轉換選擇加工規准時應考慮的因素有: 加工速度, 表面粗糙度, 電极損耗比, 加工余量之間的關系. 當表面粗糙度提高一倍, 則加工速度降低到原來的五分之一以下. 因此, 必須選擇适當的加工規准. 1粗加工規准的選擇和電极單邊縮放量的确定. 加工間隙与峰值電流, 脈沖寬度, 脈沖間隔等因素有關, 主要取決于峰值電流大小. 而峰值電流的大小又取決于加工面積的大小. 在粗加工時, 要求高生產率和低電极損耗, 這時應优先考慮較寬的脈沖寬度, 然后選擇合适的峰值電流, 方法為a根据面積效應和電极對選擇粗加工規准: 如紫銅加工鋼時, 電流密度為小于或等于10安/平方厘米, 最大為1
31、5安/平方厘米. 大于上述值時, 容易發生拉弧現象. b. 根据電极單邊縮放量選擇粗加工規准: 原則上單邊縮放量取值為大于單邊加工間隙与表面粗糙度兩者之和. c. 在a与b條件中選擇峰值電流較小的條件為粗加工規准 2. 中加工規准的選擇. 中加工規准与粗規准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 應根据加工對象确定 .其方法為a以峰值電流或表面粗糙度逐級減半為原則, 即后一檔表面粗糙度為前一檔表面粗糙度的二分之一. b. 在峰值電流等于或小于3安時, 加工速度非常緩慢, 應逐級減少規准.有時選擇對加工速度比對電极損耗更有利的條件, 即以加工速度优先.例如:3(18us), 2(12us). 3. 精加工規准的選
32、擇, 以滿足圖紙要求的表面粗糙度為最終精加工規准選擇的條件, 此時也應考量是加工速度還是電极損耗為优先條件., 電极 制作相對較簡易, , 費時短, 則選擇加工速度為优先. 相對電极制作困難,費時則优先選擇電极損耗較小的條件.五.電火花成形工件的尺寸導量 . 應根据具体的情況選用不同的量測儀, 主要有高度規, 投影机和千分卡. 放電工件在量測前都應先去除翻邊.對于放電面是成型面, 以測得的最大值為准. 對于配合面,則以最大 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為准(最小值雖小于圖紙要求尺寸, 但手工稍加打磨即可達到要求. 具体內容參照研磨教育訓練的相關部分.六. 電火花加工之特別提示 .1.有些電火花帶有電參數
33、表, 各電規准條件下都列有相應的放電間隙和表面粗糙度, 應充分加以利用和參考 2.用紫銅電极加工時, 沖油壓力一般不超過0.005MPa, 否則電极損耗顯著增加.3.在生產中, 應根据加工對象的具体要求, 選擇合适的脈沖寬度, 不能單純追求加工速度或電极損耗某一項指標. 粗,中規准加工時, 應兼顧電极損耗和加工速度兩頂指標, 選擇較大的脈沖寬度. 最大加工速度時往往對應著電极的最大損耗, 因此應适當加大脈沖寬度值使之大于最大加工速度時的脈沖寬度值.4伺服(跟蹤)靈敏度的調節對加工穩定性有重要的影響. 伺服靈敏度太低, 則主軸進給速度太遲緩或不進給, 造成空載狀態大增.伺服靈敏度太高, 則瞬時進給過多而產生短路現象. 間隙短路時電流較大,但卻沒有蝕除加工作用. 因此加工過程中應根据加工穩定狀況及時給予調節.5. 由于排屑不良, 放電點集中在某一局部而不分散, 极易產生拉弧現象,當放電過程中拉弧持續0.5秒時, 就可能造成加工危害. 拉弧后應大幅加大脈沖間隔直到恢复穩定加工.6. 對于小而薄工件,因放電面的拉應力的作用极易變形, 故應合理制作夾具, 工件放電后如稍有變形, 可用手工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