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教育部高考改革可能有多个备选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私奉献教育部高考改革可能有多个备选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无私奉献教育部高考改革可能有多个备选方案.精品文档.词清平乐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教育部:高考改革可能有多个备选方案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日前,国内首份由民间高考研究专家推出的、具有完整框架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出炉。“教育部会充分考虑采纳民间的建议。”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努力探索高考改革的精神“值得称道”。民间研究者:期待“自下而上”推进高考改革“提速高考改革的条件已经成熟。”领衔这份高考制度改革方案的知名专家、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杨
2、东平表示,期待用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呼吁政府部门推进高考改革。这份新方案为高考考试及招生制度改革提出“新十条”建议,其中包括高考考试科目多轨化、允许社会考试取代部分科目的高考成绩等。该方案研究者提出,高考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全国统一的学业能力水平考试为主,辅之以高中成绩、高中课外综合表现的多元入学评价;高校确定录取标准,进行加试和面试后自主录取。其基本模式是“基础资格考试高校自主录取”。针对现行高考“一张考卷考所有人”的方式,新方案提出,建议按照高校分类管理的概念,将高校划分为研究型大学、地方性高校和高职院校三大类,再分为文科、理科、工程技术科、生物和医学科、艺术和体育科等不同科类,在高中课
3、程中,确定不同的考试科目和内容难度,形成能够适应不同学生需要的13种“套餐”。为改变目前“一考定终身”的问题,杨东平建议,应增加高考次数的改革,首先强化春季高考,增加高校的数量和提高招生层次,使之成为与夏季高考同样规格和分量的考试,从而使学生获得两次高考机会。另外是某些科目实行社会化考试,英语可首先实行社会化考试,由专门机构每年设立若干次考试,考生提供个人的最高英语成绩作为高考成绩。新闻发言人:高考改革可能有多个备选方案针对首份高调出炉的民间高考制度改革方案,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社会人士和民间努力探索高考改革的精神“值得称道”。但高考制度是涉及千万人、全国性的、影响面非常大的考试,有些建议从
4、一时、一地或一人的角度出发是好的,但放到全国的范围来看未必行得通。据了解,近年来教育部组织有关机构正在开展高考制度改革的调研,“教育部会充分考虑采纳民间的建议。”这位发言人表示,教育部将结合各方人士的不同意见综合比较,不断推进高考改革,“高考改革是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个方案能解决所有问题的。”目前,备受社会关注的医疗改革已出现了8套备选方案,昨天部分参与民间高考制度改革方案研讨的专家表示,高考改革以及教育改革应借鉴医疗改革的方式,同时面向社会公布多份改革方案,邀请社会各界广泛讨论。对此,教育部发言人表示,医疗改革和教育改革有各自的特点,高考制度改革是通过自下而上、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来
5、进行,在讨论阶段,高考改革不排除包括网上征集等多种方式征求民意,也不排除同时提供多个方案由社会各界讨论的可能。(韦晓摘自北京晨报)教育部:是否还清助学贷款与毕业证学位证不挂钩7月12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教育部门户网站进行在线咨询时,针对一些高校扣发没有还清助学贷款的学生的毕业证、学位证的做法表示,是否还清助学贷款与毕业证、学位证不挂钩。在线咨询中有网友提问:“现在很多学校规定,毕业前没有还清助学贷款的学生一律不发给毕业证和学位证,这种做法违法吗?”这位负责人回答:“学校扣发借款学生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可能是学校为督促和保证学生按时还款而采取的措施,国家并无这种规定。因此,建议您就具体事宜与学校协
6、商,或向您所在学校的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就网友问“有没有说学习成绩靠后,就没资格来申请助学贷款的政策”,教育部明确表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没有规定品学兼优,“品”要求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学”则要求学习努力,能够正常完成学业。所以,不能说学习成绩靠后就不能申请贷款,只要能正常完成学业即可。(韦晓摘自新华网)教育要让学生成为人性丰满的个体很多年以前,有许多人呼吁为学生减负。但令人扼腕的是,我们中小学的境况,十几年来没有多大变化,学生起早睡晚的境况依然如故,学生的负担依然存在。为使孩子上重点学校重点班,家长不仅要缴纳不低的学费、赞助费,还要千方百计找门子、托关系,重点学校、重点班成了莘莘学子们向往的
7、“圣地”,为使孩子考上名校,家长不惜血本陪读。这些问题折射的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理念,当引起反思。 今天,倡导素质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然而,我们在素质养成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模式化教育。而压抑个性的教育模式化,违背了人才培养的规律。人才,特别是杰出人才,必然要求具备特殊的秉赋和鲜明的个性。模式化教育限制创造性的个性发展,千人一面,同归平庸。回顾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从1898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到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讲求时务,风气渐开,科学民主的倡导,序幕亮丽,初露辉煌。大学堂里,特立独行之士,异想天开之伦,比比皆是。正因人才辈出,才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诞生。大学没有特立
8、独行的教授,没有异想天开的教授,没有教授的逸闻趣事,很难想象,上世纪上半叶能出现那么多优秀人才以及科学、文化繁荣的景象。“因材施教”这个古老的原则,充满了教育的科学精神。它是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尊重个性,是教育的智慧,更是教师的责任。当然,尊重个性,不是放纵性情。有人说“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家长”。如果说,这是提醒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换位思考,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家长”,如果只是为了证明一切过错都来自成人社会,否定传统的立身处世的价值取向,让孩子们完全自由选择,将是非教育的危险的口号。殊不知,自尊应来自问心无愧的道德行为。尚不具备分辨能力的孩子,在复杂的社会生活
9、中,难免会降低道德意识和道德要求,极易接受自私利己合法化的观念,误入歧途而不返。“无导向教育”的倡导者,最终否定了他们的实验。教育开启智慧,启发美德,而道德则是人格教育的基础。孔子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对教育目的准确而又明快的阐释。美国有位校长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每当新教师入校时,他总要致函表达他的请求,他描述自己在集中营中看到的景象:“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常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的请求是:请帮助学生成为有人性的人不是创造常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这位校长惊心动魄的请求,是高度社会责任心的表达
10、。马克思说过: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自己。我们要还青少年自由活泼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让他们的成长不再烦恼而多有快乐;让我们的校园成为获得智慧的快乐天地,而教师都成为现代文明的引航人。(施涌摘自新京报)校本教研不是速成的“快餐”校本教研是从学校的实际需要和整体发展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教育特色而进行的教育研究。为了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应避免校本教研走入虚假繁荣的误区。休让“叙事”成“虚事”教育叙事讲述的是教师身边真实的教学事件,它能够直接形象地反映出教育事件发生的具体过程。教师通过撰写教育叙事,可以揭示出隐藏于具体事件和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
11、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教育的规律和教育的价值。所以,通过撰写教育叙事,能使教师真正地成为研究的主体,真正地参与教育研究。校本教研贵在求真务实,在教育叙事中只有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感所悟,才能真正地品味到教育的真谛。遗憾的是,有些教师在教育叙事中没有忠于事实,而是人为拔高了教育的作用,片面地夸大了教师的能力,把“教育叙事”演变成了“教育虚事”。为了突出教师的教学艺术,有的教师对故事情节进行添油加醋,甚至杜撰故事。这种虚假的教育叙事不但无助于教师的成长,反而有碍于校本教研的正常开展。教育管理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教育虚事”进行遏制。勿让“案例”成“按例”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重点
12、问题、难点知识、偶发事件、典型事例的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法的叙述。它不仅记录教学行为,还讲述教学智慧;不仅描写教学情节,还展示教学思想。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就是一个生动而真实的故事,总能让人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总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因此,记录、整理教学案例,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有的教师为了省事,对教育现象没有仔细地进行分析,对教学过程没有详细地进行记录,缺少量的积累,很难有质的飞跃。于是,到了年终岁尾需要上交教育案例的时候,难以拿出成型的教育案例,没有办法只好上网“百度”,寻找到一篇现成的教育案例后,照猫画虎地按照现成的例子完成自己的“教育按例”。别让“笔记”成“比记”为了更
13、好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一些学校制订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评比细则。在校本教研工作评比细则中,要求每位教师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必须完成听课笔记若干篇,读书笔记若干篇,学习笔记若干篇。学期末根据教师完成笔记的篇数情况和字迹工整与否,对每一位教师的校本教研工作进行优劣评定。这种把“笔记”演变成“比记”的做法,仍有不妥之处。其实,笔记篇数的多少和笔记字迹的好坏并不能反映校本教研工作的好坏。检验校本教研工作好坏的标准应该是看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否更加高尚、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否有所进步、教师的业务能力是否得到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否显著提高等,应该在统筹考虑所有因素、全面分析各种情况的条件下,作出客观公正的准确评价。
14、莫让“反思”成“返思”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育反思对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性。然而,有的教师上课就讲,下课就走,全然不顾学生是否掌握、能否消化。等到需要上交反思记录时,才临时抱佛脚,回过头来进行“返思”。此时,当初的所思所想早已荡然无存,只能凭着感觉随便写点应付了事。这种事过境迁的“教育返思”没有任何价值,因为教育反思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教学的成败得失,是反省育人的方法技巧,是探索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施涌摘自中国教育报)呼 唤 教 育 家中国的大学缺什么?教育家!教育家应有学者情怀、教育情怀、和
15、人间情怀。“庄严自强,有为有守,既有国学素养,又有科学脑筋”。要有“真理的靳求”与“但知是非不计利害”的做人原则。梅贻崎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一是要有“大”校长,起码是个教育家,不单单是个大会计师和大乞丐,他须有大气度。二是有大师,不独是各专业领域的“大师”。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教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的培养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大学要培养“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当担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那么,教育者就应该是一些对神圣事物具有特殊的敏感、对其所处
16、环境的本质和导引他们的社会的规律具有不寻常的反思能力的人。要想产生和成长大批的教育家,首要的问题是改变劣质的教育生态圈。现如今这个圈依然杂草丛生。一些“师表”缺乏最基本的学术规则,以门户之见诋排异端,专务考据与训诂的“经史的傲慢”与倡导义理思辨的“哲学的傲慢”时而演化成指责同行“不是真学问”的攻讦,“以见闻所及,持一孔之见”,文人相轻,内耗,窝里斗。难怪当今的学生羡慕过去的学生:“真有福气,得一代宗师沾溉,沐浴后先,让一生有了底气。其次,要使教育者自觉崇高。千年遗传下来的“官本位”痼疾,使得深受此传统文化糟粕熏染的后人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万般皆下品,惟有当官好”,又如何会看重文化,看重知识
17、分子。前德国总理科尔说过:“我们德国人对大学教授的尊敬远远超过商业巨子、银行家和内阁部长,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所在。”对比之下,待遇和地位的卑微使得我们一些教育者本人已对教育这一事业不以为然,不思真才实学,更无暇在塑造受教育者的灵魂方面花费时间与经历。这样的状况何以造就“家”呢?“教育家在数量上不得少于甚至应当比医学家还要多,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健康信托给医学家,那么我们就要把我们子女的道德和心智,信托给教育者,把子女们的灵魂,同时也把我们祖国的未来信托给他们。”(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1页)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数量与文盲数量之间的差额是一个天文数字,“教育家”更寥寥无几
18、,社会呼唤蔡元培,时代呼唤“教育家”。(李慧勤)英国中学将开“情商”课孩子们在学校里应该学习礼貌课程吗?具有绅士传统的英国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从今年9月份开始,英国将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学里开设“三讲”礼貌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讲公平竞争、讲尊重他人和讲各种礼貌。这些名为“社会与情商”的课程,将被纳入全国中学教学大纲,目的是给英国一些地区的青少年身上沾染的臭毛病“无礼”和“暴力”来一次彻底治疗。英国相关部门的官员们认为,“社会与情商”课程将有助于防止儿童变成“少年粗人”。自9月份开始,所有英国中学里1114岁的孩子都将接受这方面的教育。新指南将鼓励教师向学生们言传身教如何冷静处理发怒和挫败等问题
19、。据了解,学生们将花一周的时间专门学习怎样举止“礼貌和体贴”。课程内容将包括:餐桌礼仪、什么时候说“请”和“谢谢”以及如何尊重他人等。学校还将教授公平竞争规则以及处理日常压力和负面情绪的方法等。比如,通过阅读有关“心爱的玩具丢失”、“宠物死亡及亲人过世”等方面的书籍,让孩子们正确面对生活的各种“失去”。礼貌教育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育来实现。为了让学生们牢记一些待人接物的“黄金规则”,一些规则还被编成了歌曲,如歌里唱的:“我们和善,我们友爱,我们勤奋,我们爱护公物,我们诚实可信,我们不伤害任何人。”大范围推广前,该项课程已经在英国普利茅斯地区的一所小学里进行了试运行。完成试点教学之后,教师们反映新
20、项目开展后,教室气氛更平静,过去那种以强凌弱、凶暴专横的情况变少了,学生逃学的现象也少了,学习成绩得到大幅度提高。一些内向学生的境遇也得到了改善,他们更容易融入了班级集体活动中。(施涌摘自青年参考第129期)山东东营规范教育收费实现教育收费“零投诉”山东省东营市以强有力的政府行为规范教育收费,加大教育投入,严把收费政策关,加大监管查处力度,使学校不用、不能、不敢乱收费,群众关于教育收费的投诉逐年减少。自年以来,东营市财政转移支付.亿元,先后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微机联网校校通、农村远距离学生食宿、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农村中小学课桌凳更新等教育建设工程。教师工资、公用经费和校舍维护费全部纳入了
21、县级年度财政预算,且农村教师工资比城市教师每月增加元,并对贫困乡镇教师工资实行直补。全市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从年的.元提高到现在的元,全市初中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从年的.元提高到现在的元。年暑假,垦利县郝家镇中学要进行校舍修缮,总投资万元。对一所乡镇中学而言,这是一项不小的开支。但校长宋家瑞并没有感到太大的压力,因为县、乡两级政府早已将工程资金落实到位了。宋校长说:“政府教育投入到位了,学校正常运转就有了保障,没有谁还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向学生乱收费”。对违规收费,东营市实行责任追究制:政府投入不到位的,对其主要领导在全市范围内通报批评,并督促其拨付到位;政府投入到位而不切实际用于学校超前发
22、展的,也要责令纠正;动用违规收取的费用从事违法活动的,坚决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违规收费的学校,除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外,还要扣减这所学校的省、市补助资金,并在评先树优中“一票否决”。走进东营任何一所中小学,在最醒目的位置都有一个教育收费公告栏,每学期教育收费的政策依据和收费标准、时间、方式、额度都一清二楚。东营市把教育收费摆在阳光下,让学生、家长进行监督,也让社会进行监督,建立起了全方位的社会监督机制。广饶县丁庄镇牛圈村村民牛合元是镇上的教育收费社会监督员。每到开学前后,他都要到学校和村民家里转转。学校收了什么费用,村民也都愿意向他唠叨唠叨。他说:“这几年学校收费都发明白纸,还有啥不
23、明白的,我就到学校问问,没来由的钱学校不敢收”。(韦晓摘自中国教育报)云南教育结构明显改善经费投入稳步增长一、教育经费投入增加,中、小学生人均投入增长明显2005年,云南教育经费总支出达到195.76亿元,比2001的113.21亿元增加82.55亿元,年平均增长14.67%;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为19.62%,比2001年的18.48%增加了1.14个百分点。从学生平均投入看,近几年由于云南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初中、小学教育在校生规模相对稳定,学生教育投入差距加大。2005年,云南普通高校在校生平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4875元,比2001年的7509元减少了2184元,初
24、中为1307元,比2001年增加287元,小学为1275元,比2001年增加467元。二、中、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育结构明显改善随着云南基础教育普及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中、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求明显加大,教育结构和教师队伍结构调整明显,中、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基础教育在结构性调整中发展。2006年,全省有普通高等学校50所,比2001年的28所增加了22所;普通高中学校数为452所,比2001年的419所增加了33所;普通初中和普通小学校数分别为1814所和18127所,比2001年分别减少43所和3188所。2006年,云南有高等教育专任教师20514人,比2001年的10869人增加了964
25、5人,年平均增长13.55%,其中: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为19402人,比2001年的9982人增加9420人,年平均增长14.22%;高中阶段教育专任教师为50296人,比2001年的32312人增加了17984人,年平均增长9.25%,其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为34046人,比2001年的15991人增加18046人,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6.32%;基础教育中的普通初中和普通小学专任教师分别为104419人和222022人,比2001年分别增加了10736人和4364人,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是2.19%和0.40%。三、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素质人才培养力度加大2006年,全省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达
26、到46.35万人,比2001年增加26.44万人,增加1.33倍,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8.41%,其中:在读研究生为1.62万人,比2001年的0.38万人增加1.24万人,增长3.25倍;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为28.42万人,比2001年的11.90万人增加了1.39倍;年平均增长幅度达到19.00%四、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调整明显由于教育结构需求的变化,云南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性调整明显,普通高中教育稳步快速发展,普通中专和职业高中基本保持稳定,成人中专快速萎缩。2006年,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数为54.54万人,比2001年增加了28.04万人,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5.53%;普通中专和职业高中分别
27、为17.35万人和14.10万人,比2001年分别增加4.48万人和3.88万人,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6.16%和6.65%;成人中专为1.07万人,比2001年的6.17万人减少了5.10万人。五、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稳定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受一定时期人口生育变化对小学教育需求影响较大。2003年以来,云南基础教育在校生规模基本保持了相对稳定。2003年到2006年,全省普通小学在校生基本保持在441万人左右。2006年,全省基础教育在校生为646.5万人,比2001年略增5.22万人。其中:普通初中在校生190.16万人,比2001年增加16.20万人,增长9.31%;普通小学在校生452.2
28、6万人,比2001年减少8.24万人。六、教育主要指标全国排序及变化情况(一)排序位次主要情况。2006年(带*号的为2005年,下同),从全国31个省区已有的14个教育主要指标排序情况看,排序相对靠前(5-10位)的指标有四个,分别是:*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7位)、每万人口在校小学生(9位)、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10位)和*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10位);排序在25位以后的指标有五个,分别是:*学龄儿童入学率(31位)、每万人口高中阶段在校生(30位)、小学毕业生升学率(29位)、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29位)和每万人口高等教育在校生(28位)。(二)排序位次变化情况。同
29、2001年相比,从14个指标排序位次变化看,云南是六升七降一持平。其中:上升五个位次以上的指标有三个,分别是:每万人口初中阶段在校生(10个位次)、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8个位次)和每万人口幼儿园在校生(6个位次);下降五个位次以上的指标有三个,分别是:学龄儿童入学率*(12个位次)、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6个位次)和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5个位次)。详细情况见下表:云南教育有关指标在全国的位次指标单位全国平均云南云南在全国位次2006年比2001年位次变化2006年2001年2006年2001年2006年2001年甲乙1234567每万人口在校生:- 高等教育人18
30、2931044628302 高中阶段人3291482046230300 初中阶段人456546432438182810 小学人819994101610749134 幼儿圆人17316018514612186学龄儿童入学率*%99.3099.1596.3098.593119-12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0695.4596.3481.772930-1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4.8852.9053.0941.94-小学学龄儿童毛入学率*%106.40117.52104.98129.41-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101.9088.7098.1984.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59.2042.8039.3
31、425.9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2.0012.3014.006.11-教师学历达标率- 高中%86.4670.7188.8971.2310144 初中%96.3488.8196.5590.161511-4 小学%98.8796.8196.992.412926-3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15.3718.8219.6218.487158占财政支出比例*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 普通高校元4363508748757509107-3 初中元1498816130710201811-6 小学元120564512758081712-5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十五”以来,云南教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32、,但与全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是,教育普及程度低,人均受教育年限低,教育资源不足,办学条件紧张;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贫困县、边境县、民族地区、山区农村办学条件差,教育发展严重滞后,“普九”、“普六”欠账多;高中教育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中发展失衡。总之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才能把云南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到新的水平,缩小云南与全国的差距。(李慧勤摘自2007云南省统计局公报)2007年省教科院第二个学术活动日在安宁举行秉承省教科院开展学术活动,加强科研队伍建设,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先进教育科研经验和共享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优良传统,2007年云南省教
33、科院第二个学术活动日在安宁举行。本次活动分别由省教科院王鲁副院长和理论与政策研究室方贵荣主任主持,共安排了四场主题报告,它们是“建立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素质教育实践模式”、“诗词鉴赏”、“亲近语文,享受语文”、“美术欣赏漫谈”。“建立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素质教育实践模式”报告由省教科院杨必俊副院长主讲,他从“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入手,结合湖南汩罗、安微铜陵等地开展素质教育的实践经验,分析了素质教育对于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杨副院长认为,我国近几年颁布的一些有关教育政策的指导性文件中无不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精神,在基础教育领域,从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各年级教学大纲、教学要求等方面都强调素质教育的落
34、实,为了进一步阐明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基本要求,杨副院长提出要建立“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素质教育实践模式,并从教师、学校、政府行政部门三个层面分别阐述了各自应该有的“底线”和“上不封顶”的创造性做法。这为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人提供了一些新的思维角度。“诗词鉴赏”专题是由中学研究室的孙群主任所作的,她首先介绍了诗歌的分类与特点,她指出,中国的诗歌按创作的时代和诗歌所反映的时代内容,可分为现代诗歌和古代诗歌(古典诗歌)。旧体诗中,除词和曲之外的诗歌,还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按内容来分,诗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此外,孙主任还介绍了诗词的格律和古诗鉴赏的方法,她指出,诗歌是为了借刻画形象来创造一种
35、意境,从而抒发作者的情感,接着,她列举和分析了大量的诗词来告诉我们,欣赏一首诗词,除了可以了解诗词的一般结构与形式外,更重要的是从中严谨的诗词结构中体会一种意境和作者深刻思想的表达。学前小学研究室杨翠主任所作的“亲近语文,享受语文”,与其说是一场学科专题报告,不如说是带领我们进行了一次散文诗的体验。在一篇篇小学语文课内容中一句句稚嫩的童音朗读中,配以杨主任如诗般的语言描绘,让我们时而游览祖国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时而感受真挚的亲情友情;时而聆听颇有哲理的古代故事;时而在现代科技发展中大开眼界,使每一个人都从小学语文的小世界里体会到了无穷的魅力,正如她想要表达的主题“亲近语文,享受语文”一般。“美
36、术欣赏漫谈”是由德体艺研究室的李鹤平老师所呈现的。李老师从广义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了美术的分类包括绘画、雕塑、工艺设计、建筑、书法等,说明美术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他还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象计算机美术等新型的美术形式,但是不管怎样发展,关于美术欣赏的基本原理和视角是一致的,即要注重一件美术作品的整体构图比例以及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内涵。接着,李老师还重点介绍了西方美术中关于巴洛克风格、荷兰市民绘画风格、罗可可风格、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画风流派的基本特点和代表人物。从他提供的众多油画、雕塑中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美术无处不在,美术反映着生活、装点着生活,它以不同的方式和内容
37、满足着我们的审美需求。省教科院常锡光院长最后在总结中重申了省教科院开展学术活动的意义,他指出,学术活动不仅要提供一个展示大家研究成果或研究经验的机会,而且更重要的是希望大家在互相交流与沟通中拓展每个人的研究视野和提升每个人的知识素养。(王春雷)云南省农村学校特岗教师网络说课教研活动正式启动2007年7月13日,由省特岗办(省教育厅人事处)和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农村学校特岗教师“教学业务提高培训和网络说课教研活动”正式启动。云南省教育厅郝立新副厅长、人事处张伯康处长、教科院王鲁副院长,省教育厅有关处室的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在开幕式上,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兼省特岗办主任郝立新同志做了重要讲话
38、,并提出三点意见:1.我省的“特岗计划”实施顺利。2.我省的特岗教师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3.应采取措施加快对特岗教师的培养培训。他指出:我省“特岗计划”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两年来各方面工作顺利。实施“特岗计划”的50个县(区)的农村教师得到了有益的补充,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的年度考核为优秀,有的获得了县级“十佳教学能手”,在当地获得了好评。郝副厅长指出今后应继续加强特岗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实践性、多样性和参与度,大力推广并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优势。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有40余个县(市、区)的3000余名教师(其中特岗教师有2000余人),分别在130多
39、个视频会场(其中25个为互动视频点)参加了此次网络说课教研活动。各州(市)、县(区)教育局、教研室和学校对这次网络说课教研活动高度重视并给与了大力支持。在活动中,来自昆明市寻甸县、红河州元阳县、曲靖市会泽县和富源县、昭通市镇雄县和彝良县的8位小学语文、数学特岗教师进行了说课,每节说课结束后由教研员、特级教师和其他老师进行互动点评。同时,参会教师在视频会议系统中也进行了交流研讨,大家都认为此次特岗教师网络说课,分析透彻、条理清晰、深入浅出,覆盖面大、互动性强,对其他特岗教师起到了借鉴、促进的作用,利用互联网络快捷便利的平台,实现了培训资源的共享和互动交流,达到了预期的培训目的。今后每月都将对特岗教师组织一次网络说课的培训活动,以促进特岗教师实现远程学习和交流,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依托网络平台,拓宽教研形式,促进特岗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我省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提高我省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技能,更好地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服务。(管尤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