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论文:以体验为主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模式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论文:以体验为主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模式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心理健康论文:以体验为主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模式研究.精品文档.以体验为主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模式研究摘要体验式心理教育,有助于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心理辅导活动课“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是以心理体验为目标,通过阶段式递进的方式,加深认识,深化心理体验,从而达到心理辅导活动课中体验和感悟的目的的教学模式。它较之“四阶段”教学模式来讲有其自身的优势,但这也不是终极的教学模式,随着我们对团体心理辅导课认识的深入,其教学模式也必将进一步更新和发展,出现多元化的倾向,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一门年轻的课,还没有“定型”,有更广阔的探索空间
2、。关键词心理辅导课;“四阶段”教学模式;“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效果意识;辅导意识;活动意识 目前国内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学模式,影响最大的当属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钟志农提出的“四阶段”教学模式。钟志农在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探索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班主任心育活动设计36例等系列著述中,从团体活动中团体动力变化的视角提出了暖身阶段、团体转换阶段、团体工作阶段、团体结束阶段四阶段模式的流程,并以埃里克森理论为依据制定了系统的心理辅导课程目标体系。他的理论操作性强,相对容易理解和把握,为广大心理教师和班主任所接受,是当前认可度较高、实践范围较广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模式。中小学心理德育教育
3、杂志在2013年第19期刊登了广东省崔昌淑老师关于心理辅导“三段阶梯式体验”教育模式的探索一文,崔老师在“四阶段”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模式的问题和局限性,结合自身的实践提出了心理辅导课的“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即“感知、感受”阶段,“理解、感想”阶段,整合、感悟”阶段。下面就这两种教学模式先作以下简介,然后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提出一点想法。一、“四阶段”教学模式1.团体暖身阶段营造氛围,建立关系(安全、信任和谐)是这一阶段的重点。团体辅导初期,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情绪、精神准备,对本节课要探索的主题和达成的目标也不明确,团体内开展互动、交流、分享的氛围尚未形成,因此,暖身也称为破冰。它的目的就是让全
4、体学生既没有心理压力,感到轻松愉快,又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辅导活动的情绪,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信任感和凝聚力。这一阶段一般5分钟左右。在这一阶段要充分展现教师的“尊重、接纳、关爱”的辅导态度,以笑容、点头等恰到好处的体态语言,传递对学生的关怀、倾听、真诚、鼓励。2.团队转换阶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是这一阶段的重点。以形象具体的方式提出某一被团体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任何学习都是从情境开始的皮亚杰)。当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热身活动被调到起来之后,就需要围绕活动主题,选择某一种形式,将问题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借助学生的情绪和团体的氛围切入主题。时间大约10分钟左右。常用的设计形式:案
5、例、游戏、歌曲、影视片段、小品表演等。团体转换期活动案例的讨论是为了提出问题,真正解决问题是随着团体进程的发展步步深入才办到的。因此,对案例的讨论重在引发不同的看法,并且营造一种信任、安全、真正的氛围;我们应认真倾听,表达同感与接纳,适当回应学生的意见,并保持价值中立原则。3.团体工作阶段这一阶段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所占比例最大,大约需要20分钟左右的时间。“生生互动,解决问题”是这一阶段的重点,讨论是活动的主要形式。我们应设置更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体验、思考;鼓励团体成员之间不同观点的交换,引导学生关注团体目标,鼓励学生互相倾听,共同研讨有效策略。这一阶段是具有
6、实质性工作意义的阶段,活动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常用的设计形式1、团体讨论:是心理辅导课达到目标的主要形式。不管我们采用何种新奇刺激的活动,若要让学生真正有所体验和感悟,还必须通过讨论分享手段方可奏效。团体讨论的具体方式有,六六讨论法、配对讨论法、鱼缸讨论法和综合法。2、分题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经过讨论或争辩得出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心理教师要在讨论过程中做到导而不牵,循循善诱,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分题讨论法不仅提供了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还就讨论环节中问题如何提出、教师的调控指导、环节的细化、分工等曾经困扰的问题做了生动的注解,仔细体会受益匪浅。4.
7、团体结束阶段结束阶段的团体经验对团体的成效有决定性影响。如果这一阶段是成功的,学生就会比较愿意将自己在团体中的所学,带入现实生活中;当他们结束这节活动课时,记忆中留下的欣喜、激动、感慨等正向情绪对今后的成长将起重要作用。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问题解决”。时间大约5分钟。常用的团体结束活动有:我的收获、我们大家都来说、把心留住、笑迎未来、礼物大派送以及与主题相关的歌曲等。二、“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1.“三段阶梯式体验”心理活动课的设计过程首先要提出本节心理课学生的心理发展目标,再根据发展目标制定本节课体验的目标,针对体验目标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活动二次体验,使学生对活动有一个基本层面的认识。在教
8、学中,把第一个阶段的活动进一步推进和分解,或把活动分解成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的三个活动阶段。 “感知、感受”阶段:即第一个阶段,主要解决学动提高难度和复杂化,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基本问题,对主题的初步体验,使学生对即将开展的活动有一个在情感上有所体悟。 “理解、感想”阶段:即第二个阶段,对主题的第理体验结合起来,走入自己的内心,面对个体发展难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视频、故事、简单的活动来展开。 整合、感悟”阶段:即第三个阶段。在前一阶段积累的情感和认知的基础上,把活动中的认识和体会与自己的心中所想结合起来感悟。2.“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主要适合运用
9、于以获得体验与感悟为主要教学目标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目前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活动太多、体验活动小能深入开展、主题活动小清晰、教师备课负担太重等问题而产生的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把握和理解“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要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对辅导目标的把握。在“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中,辅导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它决定着辅导行为,是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活动的归属。三个不同的阶段都有自己的辅导目标,而每个阶段的辅导目标之问具有内在层次。倘若确立辅导目标这个环节出了问题,必将导致辅导活动的偏差或失误。情感目标“感受一感想一感悟”以及认知目标“感知一
10、理解一整合”的层次要进行分解,然后才能根据目标设计相应层次的活动。第二,对活动的把握。“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强调对一个主题活动的改造使用和体验,而这种反复使用并小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辅导目标下的精心改造和重组,有着鲜明的层次,并担负着重要辅导任务。第三,对教学环节的把握。不能教条地理解和实施教学环节,不能为了环节而环节。三、个人的几点想法“四阶段”教学模式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瓶颈,由于四阶段教学过程要在40分钟里完成,因此往往会造成活动的零碎片段,学生不能深入体验和分享,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主题活动不突出,课堂停留在浅谈的表层体验层面。因此,我个人认为,几个环节浑然一体,课堂紧紧围绕着主题
11、深入开展核心活动,要比各个环节都有清晰交代要好。当然,要想设计一堂几个环节浑然一体的心理辅导课,必须是掌握了团体辅导原理和一般教学原理,对心理辅导课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对于“三阶段阶梯式体验”相比于“四阶段”教学模式来讲,它是建立在“四阶段”教学模式基础之上的,它有着明显的优势。如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用一个活动来贯穿,有利于充分挖掘和利用已有的教学素材,有利于深入体验和感受,有利于做到充分的分享和交流。它更加符合情感发展规律,和问题解决导向的心理课相比更接近发展性辅导理念,有利于心理课中体验目标的达成。“三阶段阶梯式体验”模式是把活动难度从简单到复杂的设计过程,理解起来简单,容易设计、操作和把握,
12、前后环节联系紧密,容易对比效果和影响程度。有利于减轻心理教师的备课压力,缓解专业枯竭感,并降低在心理课中重复开展同一种活动的可能性,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和魅力,有利于心理辅导课的长远发展等。 不管这么样首先,必须要承认,心理辅导活动课还在不断探索和实践阶段,钟老师的四阶段教学模式也好,崔老师的“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也罢,又或者其他的教学模式,都不是终极的教学模式,随着我们对团体心理辅导课认识的深入,其教学模式也必将进一步更新和发展,出现多元化的倾向。我们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能教条地理解和实施教学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的目的和任务,都是为了课堂的中心任务而运转的,不能为了环节而环节。就像刘翔刚学
13、跨栏,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学起来,学分解动作就是为了更好地提高速度,熟悉了各个动作以后要连贯起来看整体的效果,整体效果有待进步的时候要回过头分析细节。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一门年轻的课,还没有“定型”,有更广阔的探索空间。心理辅导活动课专业性的提升离不开教师们的不断探索和不断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辅导目标、不同辅导主题、不同场地背景下的团体辅导方式和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参考文献:1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 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7.2崔昌淑.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学模式与专业突破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9).3钟志农.探索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8).4裴利华著.心理教育活动课程一一原理与实施 M南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5.5屈丹,纪忠华.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课课型设计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2). 谢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