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村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环境因素及其策略分析.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589557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农村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环境因素及其策略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影响农村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环境因素及其策略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响农村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环境因素及其策略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农村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环境因素及其策略分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影响农村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环境因素及其策略分析.精品文档.影响农村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环境因素及其策略分析【摘要】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也称儿童的侵犯性行为,是指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3-6岁是攻击性行为出现频率最高的时期,儿童攻击性行为常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等。在农村的特有的环境之下,因其家庭教育方式的特点、农村环境的影响以其社会的一些直面刺激、农村幼儿园存在的一些因素导致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增强。儿童攻击性行为不仅对个体的健康发展不利,而且阻碍儿童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也影响教师教育工作的

2、正常实施。如果攻击性行为升级,并延续到青少年时期,就容易产生攻击性人格障碍,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等。农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特征如何与那些因素相关?又将如何解决呢?都是论文中要探讨的。【关键词】攻击性行为 幼儿 影响因素 策略 正文攻击是幼儿中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具有不良行为的幼儿往往不积极参与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很难集中精力,从而各方面的能力很难发展。由于在交往中常常有攻击性行为,和其他幼儿关系处理不好,常会受到别人的排挤。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准则”,“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

3、”。因此分析和控制幼儿攻击性行为,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是当今幼儿教育中一项严峻的课题。作为在一线工作的农村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和日常生活生成多样的案例需要教师了解农村幼儿攻击性行为特征和原因。于是在许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我将范围缩小到农村,针对农村幼儿攻击性行为特征和原因进行分析,以便教师找到更好的方法解决攻击性行为,使幼儿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一 攻击性行为的定义所谓攻击性行为,有称侵犯行为,指个体采取的使他人受损害或不舒服的行为,包括殴打、侮辱和抢夺和损坏他人财务等霸道行为。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其人际关系的还没有行成良好的社会适应时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他的出现表明幼儿的人

4、际交往出现了不协调。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性是人的一种本能,人的敌意和攻击性能量不断积聚,到达一定程度时就会以暴力或破坏性行为而宣泄来。习性学家劳伦茨则指出,攻击性是环境中的诱因所激发的本能。儿童的攻击性(或称侵犯性)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内容。一个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但随着心理生理发展,这种攻击倾向可能会指向一些有意义的目标,如征服外部环境,在驾驭环境中取得成功。朝这个方向发展的“攻击性”,会变成人心理中积极成分,如坚韧性、毅力、意志品质等,但是这种与生俱来的攻击倾向指向一些不被社会赞许的目标,如伤害别人,这种攻击性就是有害的。从攻击性行为的分类上看,对攻击的分类有许多不同的

5、纬度,如劳伦茨提出有感情性的攻击与工具性的攻击之分;哈特普提出敌意性攻击和攻击性之分(前者指向人,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击或伤害他人;后者指向物品,是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的抢夺,推行等动作)攻击一种手段或工具,并不是为了给攻击者造成身心伤害;其他分类还有:个人推动的攻击与社会推动的攻击;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内藏攻击与外显攻击以及美国心理学家道奇等人提出的反应性攻击(愤怒,发脾气,失去控制,与主动型攻击夺取物品,侮辱或控制同伴)。从攻击性行为发生的频率来分,可以把攻击性行为分为习惯性攻击性行为(个别幼儿由于多次发生攻击性行为而又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因而养成某种习惯,频频发生,成为习惯性攻击性行为。)

6、和偶发性攻击性行为(某个幼儿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两次攻击性行为。大多数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属于这一类)。前者是严重的心理问题,它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特别关注,它产生的原因也特别的复杂,在纠正时,一是,需要我们找出其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二是,要有相当的耐心,因为作为一种习惯,它的形成已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而它的消除当然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其中还会有反复性。而后者则只是一般的行为问题,只要我们能进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教育,都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二 3-6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特征和表现攻击性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上的表现程度不同。研究表明儿童2岁左右产生物主意识,有了占有感,常因

7、玩具被抢或抢不到而感到沮丧,哭泣。有人观察了儿童的侵犯行为,发现12-24个月大的孩子的侵犯行为不指向任何特殊的人。为一特殊目的指向特殊的人的真正的侵犯行为出现在4岁左右。哈特普的研究表明,3-6岁幼儿的侵犯行为随年龄增长,身体攻击4岁时达到顶点。随年龄增长,身体攻击减少而言语攻击增多,以争夺玩具为主转向人身攻击,如取笑、叫绰号等。非指向性的发脾气的行为在学前期就逐渐减少,四岁以后以经不常见了,而攻击性行为在学前期则呈上升趋势,四岁达到顶峰。、三岁以后的幼儿对同伴攻击自己之后的报复性反攻击应有明显增加。激发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在不同年龄也各有不同。23岁的幼儿往往在家长或成人对他们指责或采取暴力行

8、动后,会出现攻击性行为,而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大多数是与玩伴之间发生冲突所引起的。攻击的方式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发生变化。23岁幼儿常常会采用踢打对方的方式,多数是为争夺玩具和其他物品,他们的攻击性常表现为工具性攻击,而年龄大一些的儿童逐渐从身体性的攻击转而采用戏弄,奚落,说坏话或叫绰号等方式,年龄再大一些的儿童,他们仍会为争夺某样东西而发生攻击性行为,但此时的攻击性大多数表现为故意攻击,其主要目的是为伤害别人,使自己获利。 男孩的各种攻击性行为都比女孩多,他们无论是在实际的攻击行为还是在攻击行为倾向上,都比女孩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且此差异就有跨文化的普遍性,男孩很容易在受到攻击后采

9、取报复行为,他们对侵犯行为进行反击是女孩的来那个被“而女孩在受到攻击时则有的哭泣、退让、有的向老师报告,而较少采取报复。男孩子还经常怂恿同伴采取攻击性性行为,或者亲自加入同伴间的争斗,男孩不仅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攻击,还有更多的言语攻击。幼儿攻击同伴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从中班起,儿童攻击同性的比例显著对于异性同伴,到幼儿园大班(6岁年龄)时,则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三 农村36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表现 在调查中发现,每个幼儿园都存在着部分幼儿有攻击性行为。农村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相对城市的幼儿来说要强一些。农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方式多为敌意性的攻击性行为和工具性的攻击性行为。34的幼儿的攻击性

10、行为多为工具性的攻击性行为,45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发生频率增高,并且有部分女孩子出现言语攻击,56幼儿中男孩出现攻击性行为减少,此时的攻击性行为以言语攻击为主。四 不同领域对攻击性行为的认识精神分析论认为:“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总是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性行为。”弗洛尹德认为,在人们受到挫折后,除非允许他们宣泄自己的攻击性,否则攻击性的能量将受到抑制而产生压力,由于这种能量要寻找一条输出通道,因而便产生暴力行为,或者以精神疾病的状态显现出来。威廉?门宁格也认为:“竞争性的游戏能为人的攻击内驱力提供一个不寻常的令人满意的出路”,只有生气者对于使自己受到挫折的人

11、或物进行一种安全的,没有自疚感的攻击,精神发泄的效应才最明显。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其与周围的人或物交互作用的过程获得的,其中他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一个幼儿攻击另一个幼儿,抢他的东西,被欺负者哭着躲开,攻击者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下一次就会对同一孩子或别的孩子采用攻击性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被欺负者的退缩谦让,鼓励了攻击者的攻击性行为。又如,性情温顺的幼儿,在一般生活情境中,往往被动地甚至忍辱负重地承受着富有攻击性的游戏伙伴的各种非礼待遇,并成为其发泄的对象或牺牲品,但在某些特殊场合下,当这些幼儿遭遇到攻击性强的幼儿的非礼时,他们也会奋

12、起反抗,如果这些反抗意外地获得成功而使他们自己的尊严得到维护,那么,这种偶然的但却成功了的反抗经验,不仅增加了这些幼儿以自卫性的反攻击来应对非礼遭遇的倾向,而且也逐渐培养了他们在未遭受非礼的情况下主动地对别人施以非礼或攻击。相反,如果攻击者在首次采取攻击性行为时就被还击者击败不但没有从攻击中得到任何好处,而且还受到被攻击方的痛击;或者那些被攻击的幼儿在试图进行反抗的过程中却失败了,那么,这两类主动攻击的幼儿都不可能从中获得攻击性行为。前者的攻击性行为会由此而明显地减少,或者此后他们在采取攻击性行动之前一般都要三思而行,而不敢像以前那样随意地对他人进行攻击。而后者则可能继续保持着对攻击性幼儿的顺

13、从和对攻击性幼儿各种形式的非礼与攻击的忍受。因此,对于那些幼儿在遭受攻击时,所表现出来的一味忍让、消极躲避等消极应对行为,我们老师也不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否则,很有可能会使他们形成懦弱和只会逃避问题的性格,最后还可能会发展为害怕上幼儿园,害怕与人交往的心理疾病,这也会给他们本应欢乐的童年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另外,鼓励一部分幼儿的忍让,其客观上是在鼓励另一部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其观察和模仿的结果。幼儿习得攻击性行为,其关键是他们从影视片、文学作品、同伴、成人中看到或听到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五 农村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环境因素幼儿的发展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环境,社会环境

14、对人的社会性发展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一般包括神会经济制度及经济生活条件,社会政治制度及现实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各种文化活动,大众传播媒介等。微观环境一般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区环境。现就大众传媒、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农村社区环境以及幼儿自身的生物因素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 家庭环境因素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抚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对幼儿的发展影响不同。在农村家庭教育方式中有70%的属于隔代教育模式,有20%的幼儿属于双亲教育模式,有10%的幼儿是属于两代共同教育模式。农村家庭教育有其独特的模式容易形成以下不良的教育方

15、式,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有一定的影响。首先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引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1 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农村家庭教育中以隔代教养的模式居多。隔代教育中主要是以祖父母教养为主,容易形成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在这种家庭教育中,有的爷爷奶奶,对小孩百依百顺,任凭其呼风唤雨,为所欲为,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和行为也不加以制止。孩子长年累月处于这样一种说一不二的核心位置,有错误也不能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却常常在无原则的纵容下得到满足,因而使孩子养成任性、不讲道理的个性,而且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也得到了强化。甚至有的还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有人欺负你,你要揍他。打不赢就用脚踢,用嘴咬,用手抓!”在大人的纵容下,孩子就容易

16、发生攻击性行为。在农村家庭教育中还容易形成另外两种模式。2冷漠无情型的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抚养方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研究文献极具说服力地证明:冷漠拒斥的家长常常会反复无常地惩罚孩子,并容许孩子表现攻击性冲动,他们更容易培养出攻击性的幼儿。他们给孩子树立了对人漠不关心的榜样。当孩子对别人表现出攻击性时,他们也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这就使孩子们的打斗行为合法化,使孩子失去控制自己攻击性冲动的锻炼机会。这些家长往往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当他们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无法忍受时,就会惩罚孩子,如打屁股,打耳光,打手心等等。这又向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原型,不但达不到控制攻击性的目的

17、,反之却变相地暗示孩子,增强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因此,研究证实了:常靠体罚来约束攻击性行为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在家庭之外往往是强侵犯性的,并且证实有家庭暴力的幼儿攻击性行为更为严重,弗洛伊德认为,家长自身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则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竟高达60%。调查显示,61%的孩子在家中挨过打,84%的孩子在家里挨过骂。儿童对暴力伤害的恐惧比其他伤害要严重,例如他们对“害怕受到别人威胁、打骂”的选择比例高达41%。3放任型的家庭教育在农村的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家长得知幼儿在园有攻击性行为时,有些家长的处理方式是不给予任何评价。研究发现,缺少家长监控的幼儿可能造成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包括与同伴打架,欺负

18、同伴、骂老师,违反规则等等。家长对孩子的行踪、与什么人交往、从事怎样的活动、课堂课间的表现如何等问题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这种放任型的教育充分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不关心,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机率也极高。其次家庭中不良的家庭氛围即高压型的家庭美国的两位心理学者杰拉尔德和帕特森观察了高攻击儿童的家庭中父母与儿童相互作用的模式。这些儿童是在家庭和学校都爱打斗、不服管教的孩子。然后把这些家庭和那些具有相似规模和经济地位、但没有问题的儿童的家庭进行比较,发现这些问题儿童的家庭很相似家庭成员之间很少表达感情,常常争吵不休。他们把这种家庭环境称为高压式的家庭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形式多为一成员迫使

19、另一成员停止对他的侵扰。在形成高压式交往的过程中,负强化起着重要作用。当一家庭成员惹怒另一成员时,后者就会用哭叫、打闹和谩骂来还击。这样,攻击性行为就得到了强化。 农村社区环境因素社区文化氛围也是影响攻击行为的重要来源。在一个把攻击行为当作维护个人利益手段的社会里,或在一个以武力决定个人威望的区域中,儿童热衷于攻击行为是不奇怪的。在现阶段的农村居住的大多数都是老人和妇女,对于农村中发生的打架斗殴事件的处理方式是围观,有些人甚至怂恿,幼儿若观看了这个过程,也就会引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大众传媒因素教养理论的创始者乔治格伯纳提出,现代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都在接受媒介的教化,其影响是深入骨髓的。

20、大众传媒正全方位的该百年这儿童和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塑造他们的精神面貌,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大众传媒的使用对儿童社会认知、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幼儿生活紧密接触的传媒包括电脑和电视,现阶段的农村电脑的使用量虽然在增多但也是少数幼儿接触到电脑,而电视已经成为幼儿生活中的一部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通过观察媒介内容,与其中某些角色或者行为认同,并一是到在某些情境下模仿会产生有益结果,那么当这种情境出现时,儿童会发生模仿行为。班杜拉相信电视是行为建模的渊源。现在,电影和电视以图像形式展示暴力行为。暴力常被表述为可接受的行为,特别是从未被惩罚的英雄。由于攻击行为

21、是许多影片的显著特征,高度接触媒体的儿童在模仿他们看到的攻击行为时,可能表现出相当高的敌意。一些研究发现,由于电视形象充满了刻板印象,使儿童产生了与现实生活的错误概念,增加了儿童对现实社会生活理解的难度。童年前期媒介选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易受他人暗示和影响。儿童对电视节目的需按则很大一部分是由父母决定的,而家长在观看过程中多半会选择成人电视剧、武打片。尤其是对于武打片中,家长没有好的引导,幼儿会认为武力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的,而且作为英雄的方式也是用武力帮助朋友。幼儿更倾向于动画片的观看,研究发现,卡通形象对儿童的影响丝毫也不比现实人物弱。大多数幼儿非常喜欢“奥特曼”,但是“奥特曼”中出现的总是

22、打斗场面,英雄总是通过武力来解决妖怪,拯救人类。在农村幼儿通常都是独自观看或是于同伴观看,没有家长在旁边加以引导,不能帮助幼儿确立正确的英雄形象,反而幼儿会模范动画片中的人物,一攻击性行为解决问题。 学校环境因素现阶段农村的幼儿园现状是教师普遍缺少,并且属于本专业的正式老师不多,幼儿园内的设备简易,玩具少,基本上没有多媒体,幼儿园内混合班的情况仍然存在。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产生有一定的影响。习性学家劳伦茨则指出,攻击性是环境中的诱因所激发的本能。幼儿园空间狭小问题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又显的尤为突出。首先:游戏的客观空间相对狭小从而引起的幼儿攻击性行为。现阶段农村幼儿室外的大型玩具基本上就

23、只有一个两个,通常幼儿在园中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都受到限制。幼儿的游戏被死死的限制在某一个地方玩,活动的范围受到了班级界限的约束,更有的教师以多处户外活动不好控制,以及不安全为由,禁止幼儿逾越规定的活动场所和活动项目,让孩子活动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于是,幼儿为了成为老师眼中所谓的好孩子,就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游戏,因此当孩子终于盼到可以玩自己最喜欢玩的活动时,便会疯狂的抢占心爱的游戏项目,玩了很长时间都不愿离去。而现在多是独生子女,都以自我为中心,当别人的游戏妨碍了自己长久渴望的需求时,便会不惜一切达到自己的目的,满足自己的需求,包括最常见的便是告状、抢夺、殴打、侮辱和损坏他人财物等霸道和破坏性

24、行为。幼儿之间长期的攻击性行为会影响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幼儿由于被其他同伴排斥,与同伴交往机会有限,很少与同龄人接触,很少与同龄人交往,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久而久之,这个幼儿的身心状态就会偏离大多数幼儿的正常发展,产生种种心理偏差和心理障碍,他们的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的技能得不到锻炼。因此此类型的幼儿便会再以攻击对方的形式以保证自我价值的实现,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影响了幼儿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其次:幼儿操作材料的匮乏而引起的攻击性行为。 操作材料是幼儿学习的必要条件。操作材料的有效投放直接关系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操作材料充足,幼儿能各得其所,自己操

25、作完了以后还可以与别的小朋友交换着玩,幼儿之间友好相处,共同学习。反之,学习材料不足,幼儿便会把大部分时间放在操作材料的获得上,不但影响了幼儿之间的感情,更是耽误了幼儿学习、获得的机会。幼儿玩具的缺乏而引起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在农村的幼儿园中幼儿的活动区域贫乏,而且幼儿的操作性玩具少,这样在日常的活动中只能五六个孩子拥有一个玩具,况且有部分幼儿一自我为中心,不愿与人分享,这样就加大了幼儿间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可能。再者:教师的对事情处理方式和态度也会引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幼儿行为的保持取决于对行为后果的强化。幼儿攻击行为的保持首先包括不恰当的惩罚。恰当的惩罚通常会导致幼儿对攻击行为的内疚和焦虑,从而有

26、助于抑制其攻击行为的发生。但是,不恰当的惩罚不但达不到这一效果,反而会增加幼儿攻击的消极作用。例如老师对幼儿形成的攻击行为的深层次原因缺乏了解,不能找出问题性的“病因”,即未能“对症下药”,最终难以消除病根。再者与老师繁忙的业务和本身的师德有一定关系,繁忙工作后往往使老师产生消极的情绪,“不良行为”幼儿便容易成为“发泄”对象,不管情况如何,只知一味的批评孩子以求得暂时的平静,但过后这些幼儿还依然如故。教师处理方式的不当不但会强化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使的其他幼儿有了模仿的机会。然后:教师一日活动安排的不科学、不合理而引起的攻击性行为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这是根

27、据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整、易疲劳的特点决定。而有时在幼儿园却看到这种现象,由于种种原因,孩子常趴在桌子撒谎那个静息或长时间在户外“放羊”,这种长时间的抑制和长时间的兴奋,使孩子的情绪极为不稳定并出现了较多的攻击性行为。 生物因素研究证明,在儿童攻击性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大约占50%,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如荷尔蒙的分泌、外貌特征、体制、气质等)对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有些兴奋、冲动和攻击性强的儿童常常是对他们的父母特质的继承。具有难养型气质的儿童往往在学前期表现出较高的焦虑和敌对性,容易成为攻击性较强的儿童。六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研究根据上述提出的原因因素,找到相应的措施。(一)转变家

28、庭教育观念,给儿童以心灵安慰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之所以在解决冲突或人际交往中更多地运用攻击性的行为方式,不仅是因为其所想到的解决冲突或进行沟通的方法的数量少于一般儿童,而且也因为他们所想到的方法普遍带有攻击性倾向,这就与他们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如有的孩子平时生性懦弱,小朋友欺负他,他也无法反击。于是父母就在家里教他:“有人打你,你就打他”之类的话,于是有一次就在他奋起还击的时候,反被同伴用指甲划破了脸。没想到,其父母非但不在自己和孩子的身上找原因。反而严厉指责老师没有看管好孩子。使教师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事实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父母。应加强与孩子心灵上的沟通。因为加强与孩子

29、心灵上的沟通,能使儿童对父母产生信任并从父母那儿学会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父母应耐心仔细地倾听孩子的说话,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尽量不要打断孩子说话,让孩子感到你十分尊重他;等孩子讲完以后,父母对其讲的内容要作出反应。这样父母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彻底抑制其攻击性行为。(二). 正确利用大众传媒对儿童的影响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儿童美和享受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儿童接触到了许多不利于儿童心理成长的因素。因此,儿童在观看电视时,家长应恰当地解释和评价他们所看到的电视节目中的人物形象,比如说奥特曼,以此减轻电视暴力的影响,培养幼儿的英雄主义情结。家庭成员在看电视时应经常互相交谈,成

30、人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帮助幼儿将行动与后果联系起来,以改变儿童对电视的反应,强化电视的正面影响,减少负面影响。(三)减少环境中易引发攻击性行为的刺激 日常中,家长要给幼儿提供较为宽敞的游戏空间,而不是繁杂、拥挤的活动空间;尽量避免提供有攻击倾向的玩具(如玩具枪、刀等);阻止幼儿接触不良传媒,某些影视特别是暴力影视剧,可能会使孩子学会一些攻击性行为。教师在设置环境时,应给幼儿创设一个尽量避免冲突的空间。各活动区域应稍有间隔,防止幼儿因空间过分拥挤,引起无意的碰撞造成冲突和摩擦。玩具数量要充足,以减少幼儿彼此争抢玩具的矛盾冲突。另外,教师还要努力营造一个民主愉悦的心理环境。如果教师对待幼儿严厉苛刻,则

31、幼儿必定对教师心存畏惧,被动服从。在这种气氛中,幼儿往往会对教师的不满情绪通过攻击同伴发泄出来。因此,尽量避免给幼儿造成过多的挫折感和压抑感,从而减少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因素。孩子从不同的家庭来到幼儿园,从未与这么多小朋友一起生活,他们感到很新奇。由于自我为中心思想的原因,使他们不得不对所有的一切都想独自拥有,加上缺乏一定的基本交往技能于是就出现了抢玩具、咬人、推人等等现象。因此,教给孩子一些交往技能是必要的。平时可以利用故事、情境表扬、角色游戏等多种方式教育幼儿。(四)家园合作共同帮助幼儿改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1.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并注重成人的榜样作用 。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日常中多阅

32、读有关书籍,认真学习,深刻领悟,根据自己班幼儿发生的不良行为,结合教育的经验,逐步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其次,家长应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不少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对这些情况,我们采取间接、委婉的办法,努力改变家长的儿童观和教育方法。同时,通过家长园地与家长个别交谈等方式,指导家长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逐步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在与“攻击性行为”幼儿家长的联系中,应改变以往那种只是一味告状的做法,而是首先向家长汇报孩子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向家长提出配合教育的具体要求,这样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由于幼儿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对各种行为缺乏正确的认知,只是一味的学习模仿

33、,因此作为成人,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行为应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给幼儿起到榜样的作用。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我们应更多地强调爱、平静、温和的教育,特别要注意平时培养他们的爱心及善良、谦让、合作等良好品格,这才能铲除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土壤,切忌当孩子有了过失或攻击他人时,便对孩子态度冷漠,粗暴对待,这样只能使孩子产生反感甚至对立。其次,幼儿园与家庭教育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家庭成员间对孩子的态度也要一致,否则,教育的作用就会互相抵销,造成幼儿思想上的混乱或行为上的矛盾。3.争取家园配合,帮助幼儿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幼儿的发展来自幼儿园、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影响,幼儿园、家长和社区

34、要密切配合,改善幼儿生活与受教育的整体环境,逐步转变幼儿不良行为,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要给孩子一个幸福、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不让孩子看暴力影片,发现孩子有攻击性行为时要及时指出,家庭成员对幼儿的教育要一致,奖罚分明。当孩子使用攻击性行为得到某种东西时,要对幼儿进行严厉的惩罚、批评,不要纵容孩子,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夸孩子能干,如:可以限制幼儿玩他最喜欢的玩具等。当孩子有进步时要及时表扬,老师可以特意的当着爸爸妈妈的面夸孩子今天没打人,有进步了。促进幼儿向好的方面学习。(五)提高孩子的挫折容忍力,教会孩子适度疏导不良情绪当个体遭受挫折时,在行为上常常有攻击的表现。挫折对每个人来说都

35、是很难避免的,对同一种的受挫折,个人的主观感受又未必相同。对于某人构成挫折的情境,对他人未必构成挫折。形成这种个别差异的原因,主要与个人的挫折容忍力有关。挫折容忍力是指个人遭受打击后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也就是个人承受环境打击或经得起挫折的能力。要减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还要从根本上提高儿童的挫折容忍力。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创设一些情境,让孩子尝一尝失败的滋味,以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力。要鼓励孩子大胆地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当孩子遭到失败时,不应该嘲笑孩子,更不应该埋怨孩子,而应该心情沮丧,感到委屈或难过时,不妨带他外出走走,或用其他方式转移他的注意力,以此达到释放消极情绪保持心理平衡的目的。(六)提高幼

36、儿的情绪情感认知攻击性也是由于双方无法理解对方的行为意图和感受而产生,如果让幼儿在游戏中主动亲身体验被攻击时的恐惧、痛苦、厌恶和愤怒等心理感受,从而提高自身情感感知能力,当幼儿再对别人施以攻击时,原来体验过的被攻击的痛苦等心理反应就会重现,这时他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抑制自己的攻击行为。以同样的方式多给幼儿尝试辨别人物情感的体验,如在平时生活学习过程中,多为幼儿创造相应的情景描绘,设置某种被攻击的情景,并对被攻击者予以渲染式的描绘,由教师引导幼儿体会被攻击者被伤害所造成的痛苦,唤起他们的痛苦情绪,从而让幼儿在思想上形成“伤害他人不对”的观念,以此来抑制幼儿的攻击行为。参考文献:1 方建移、胡芸:社会教育于儿童社会性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2 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高申春著:人性辉煌之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36岁幼儿对攻击性行为认知评价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期刊 2003年19卷1期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解决策略 中国农村教育学报 2009(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