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精品文档.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安徽文章摘要:在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安徽这样的农业大省来说尤为必要。关键字:安徽新农村 内涵 实施 意义 成就 问题 建议 天长新农村
2、建设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
3、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二、新农村建设的实施近几年来,农村先后进行了电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业“两税”、“两工”、“三提五统”以及乡镇综合改革,全面清理涉农收费,大力减轻了农民负担;全面清理锁定并化解了部分村级债务;实行了种粮、农机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制度;落实了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发了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和林权证;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步伐加快,“三通”建设已经稳步实施,扶贫济困、医疗救助、养老统筹等正在积极推行之中。所有
4、这些举措,一方面使广大农民分享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另一方面拉开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序幕。全党开展的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主题实践活动。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5、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6、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四、安徽新农村建设的成就总体概况: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安徽目前已经开始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条件。与此同时,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发挥城市带动农村的作用提供了支持。(一) 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惠农政策越来越多,新农村建设面临重大机遇。支农投入的增加,不仅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也
7、增加了农民收入,更有效地保障了农村基层机构的正常运转,为支持农业、农村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在加强粮食生产、加快农业产业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方面的相关政策,给安徽带来机遇。从省内看,“东向战略”、“全民创业行动”和农村综合改革的实施,将进一步拓宽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渠道。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的环境越来越宽松。(二) 粮食生产得到加强,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安徽省作为粮食主产省,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十五”以来的减免农业税,大大减轻了广大农民的种田负担,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近两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在连续多年下降后出
8、现回升,2005年就达到了5988千公顷,比最低时的2001年增加689千公顷,粮食产量稳定在2600万吨以上,农民从种植业中得到的收入也不断增加。通过对大型商品粮、优质油料基地和良种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全省水稻、小麦、油菜优质品率分别达到51%、40%和91%,21个优势农产品区域规模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同时,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省拥有省级龙头企业155家,省级龙头企业集团13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0家。(三)城市资本积累程度不断提高,生产力空间布局向农村调整、加大农村建设力度成为可能。经过多年的建设,安徽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1979-2005年,全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53
9、亿元,其中,“十五”时期累计完成投资801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倍多,年均增长23.8%。从投向看,城镇和非农行业投资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十五”时期,城镇投资年均增长30%,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由2000年的66.5%提高到2005年的84.9%;非农产业投资所占比重始终保持在98%以上。城市的道路、水、电力、通信等公共设施逐步完善,为调整生产力布局和投资区域向农村转移,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资力度奠定了良好基础。五、安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新农村建设是安徽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有着诸多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一些新问题和难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而道远。(一) 少数
10、干部和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认识上还存在偏差。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还有少数人存在急于求成的思想;有的干部有畏难情绪,提出农村修路还要农民筹资筹劳,组织协调难,事情不好办。因为认识上的误区,一些地方还处在观望等待之中,部分基层干部心存疑虑,找不到新农村建设的抓手,不知道该干什么和怎么去干;一些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误解,认为就是政府拿钱帮助盖新房、建新村。消极悲观情绪与盲目乐观心态并存。(二)农业经济结构发展层次不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各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偏少而且经营水平和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弱。有的地方农产品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对外销售,以致绝
11、大部分的利润都被外地赚走了。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不适应市场多样化、优质化、安全化的需求。同时,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不强。不少地方的农田水利工程大多老化失修,设施不配套,有的带“病”工作,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多数农田仍是靠天收。农村的公路等级低,制约了农村的发展。(三)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市县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有困难。多年来积累下来的村级债务很重,大多数村资不抵债,公益事业无力开展。很多地方基本上都是吃饭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上投入财力有限,不少地方融资渠道不宽,农民筹资筹劳难度较大,这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突出矛盾。农村长期缺乏应有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现有的物质条件和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
12、显现出巨大的反差。 (四)农民增收渠道少,持续快速增收难度较大。从农民收入构成看,安徽省农民收入50%以上来自以农业为主的家庭经营收入,但2001年到2006年的五年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只增加了200元,不到农民收入增量的30%,受耕地资源减少、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以及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落后的制约,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很难实现新的突破。目前,农民要增加收入,最有效的出路就是外出打工,八成以上的农民靠外出务工来增收。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外出务工收入较快增长的势头有所回落。另外,财政难以在较高基础上继续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农民靠政策补贴增收受限(五) 农村劳动力“流失”较多,建设新农村
13、缺少强有力的主体。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加之农业效益低下、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落后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或经商,留守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留守的多为年老体弱、文化素质低下的劳动力,难以胜任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目前,农村留守劳动力不仅年龄结构加速老化,文化水平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很难得到大面积推广,从而削弱了农业生产发展后劲;而且农村新增劳动力来源堪忧,农村新增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选择外出务工,部分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后滋生“厌农”思想,不愿再回到农门,
14、城市失业或下岗人员大多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大学毕业生更愿意留在有较好发展空间的城市,建设新农村缺少优质的人力资源。六、建议鉴于目前农村的现状,为了调动一切社会力量,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几点建议:(一)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用新的理念统一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要进一步认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认清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有利条件,防止片面思想。特别要解决好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问题,突出农民的主体作用,使农民群众明白自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正确处理国家扶持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变“要我建设”为“我要建设”。要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尽可能地帮助基层特别是乡镇村干部解决工作上、
15、生活上的困难,充分调动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把握重点,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凡是集体经济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力就强,农村中的各种问题也比较好解决,农民工外出问题就有可能转为“回流”,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因此,各级政府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发展生产上,协调好农民抓生产与政府抓服务的关系,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支持和指导抓好产业富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这四大支撑。 (三) 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当前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有“两怕”:一怕光喊口号不落实,二怕盲目冒进搞突击。一定要尊重农民意愿,尊重经济规律,加大扶持力度。农民要自力更生,政府要大力支持。城市支持农
16、村、工业反哺农业要研究具体政策和措施,不能停留在口头上。目前支农资金项目虽多,但十分分散,而且截留、挪用、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使用效益不高,必须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各类开发区用地出让金要按政策规定返还给农村、农民,在建设新农村用地时,要制定办法并在土地流转政策上给予优惠。同时,在扶持政策上,一定要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各地情况差别很大,新农村建设不可能是一个模式,要因地制宜努力建设类型多样、特色鲜明、风貌各异、群众满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七、天长市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在全省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我的家乡天长市也不甘落后,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大力推进新
17、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06年以来,我市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20字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四有一新”目标以及“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全面启动了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乡乡有试点。 新农村建设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能在探索中积累经验。为此,市里研究决定开展“村镇示范工程”活动,在全市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产业优势明显、班子凝聚力较强的28个村和2个镇,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并带动面上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除釜山漂牌村、新街李坡村由滁州市有关单位帮扶外,其他26个村都有1-2名市级领导挂点联系,3-4个单位、2-3个企业结对帮扶,并从每个单位选派1
18、-2名指导员驻点指导。今年,结合第三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又从市直单位选派14名优秀党员干部到试点村担任书记或第一书记,帮助推进新农村建设。(二)村村有规划。首先是调整了全市区域镇村体系规划,明确了未来重点发展思路,其次是由市规划部门牵头,邀请南京大学、安徽建工学院等单位为试点村“量身订做”村庄规划,村庄布点全由村民讨论决定。截止目前,28个试点村规划全部编制完成,第二批114个村的规划已部分完成,其他村村庄布点等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三)点点有进展。目前,试点村根据实际已落实了5170亩不等的建设用地,正着手平整,开展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有的先期安排部分农户到点建房,试点村面貌正悄然发生变化
19、。秦栏镇良玉村近几年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并已形成以玩具、化工、机械制造为主的产业格局,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其非农收入已达到85%以上。村庄建设也已集聚一定规模。全村450户居民中,已有420户进入规划集中区,区内已建成两纵三横的水泥路面街道,学校、卫生室、邮政、电信、有线电视等服务设施配套齐全。高庙集镇沿湖村将新村规划点选在已聚集80多户的铜城至龙岗的交通线上,交通便利,已有46户递交报告,要求到点建房,群众积极性很高。(四) 处处在整治。各地以“四清四改”为切入点,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整治村庄环境,让农民不断提高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金集镇益民村从4月15日起,全面展开“四清”工作
20、。选派了一名有多年农民工作经验的镇干部,驻该村指导并带领群众集中开展“四清”,清理出200多车垃圾,并疏通了一条水渠,居民自行移出草堆和乱堆乱放,并在门前铺上水泥地坪,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汊涧镇从4月20日起,用两个月时间,在镇区开展以整治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摆摊点、乱倒垃圾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城镇创建活动。安乐镇有16个村民组,615户进行了改水,姚庄村潘坝组36户结合改厕,用上了沼气。(五)人人在思考。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我市各地坚持创新,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多种解决建设资金和规划用地的经验。公共设施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民为辅;农户家庭建设以农户投入为主,政府为辅。通过政府投入、部门支持、项目扶持、社会捐助、农民投入等多种渠道,合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08中文 侯永亚 20085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