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质量通病防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质量通病防治.doc(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市政道路质量通病防治.精品文档.第一章 道路路基工程一、新建路基的清表、路槽底的填前碾压1、路基施工前要认真清除杂填土、耕作土、树根、杂草等,对路基原状土及填土应及时检测塑限、液限、含水量、CBR值。2、 对于零填、挖方、高填方、河塘、软弱地基等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当设计未做处理规定时,应及时办理设计变更,并制定专项施工方案。3、严禁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等;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率大于30%,均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粉质土不宜直接填筑于路床;填方应分层填筑压实,分层厚度应与压实机具相匹配,且每层厚度不应超过20c
2、m;对于过湿土填筑宜采用拌灰处理,施工过程中注意控制含灰量,并控制压实时土质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率1%范围内。4、 路基施工应进行压实度、弯沉值指标的“双控”, 外观要求碾压后无明显轮迹、无裂缝、无弹簧出现。二、填方路基回填填料要求1、填方路基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料。砾(角砾)类土、砂类土应优先选作路床填料,土质较差的细粒土可填于路堤底部。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填料。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值的土等劣质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2、冰冻地区上路床及浸水部分的路堤不应直接采用粉质土填筑。强风化岩石及浸水后容易崩解的岩石不宜作为浸水部分路堤
3、填料。细粒土作为填料,当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以上时,应采取晾晒或掺人石灰、固化材料等技术措施进行处理。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的要求:三、 路基过湿或有“弹簧”现象,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到位1 现象(1) 路基土层含水量过大,造成大面积或局部发生弹软现象。(2) 深处理不到位,和底基层一并碾压时,压实厚度过大,整体密实度差,强度低。2 原因分析(1) 由于地下水位高或浅层滞水渗入路基土层。(2) 路基土层内含有保水性强、渗透性差的粘性翻浆土。(3) 设计图纸只规定处理厚度2030cm,含水量过大的路段,碾压后肯定出现“弹簧”现象,与底基层一并碾压,加大了压实厚度,虽然表面
4、不弹软,但仅有15cm左右密实度能达到要求。(4) 雨季路基施工时,临时性渗水措施不完善,雨水浸泡路基。3 预防措施(1) 在道路结构设计中,增设一道排水层(防水层)或级配碎石(砂砾)。(2) 对含水量大的路基土应进行挖开晾晒处理。(3) 掺石灰或水泥降低路基土的含水量,提高其强度。(4) 必要时进行换土处理。(5) 土基深处理层和下基层应分别进行碾压。第二章道路路面基层施工第一节底基层垫层施工一、结合料水泥、石灰的质量要求1、水泥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选用初凝时间大于3小时、终凝时间不小于6小时的32.5级、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水泥应有出场合格证与
5、生产日期,复验合格方可使用。(2)水泥储存期超过3个月或受潮,应进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石灰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用13级的新石灰,石灰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2)磨细石灰,可不经消解直接使用;块灰应在使用前23d完成消解,未能消解的生石灰块应筛除,消解石灰的粒径不得大于10mm.(3)对储存较久或经过雨季的消解石灰应先经过试验,根据活性氧化物的含量决定能否使用和使用方法。二、集料土的要求1、 土的均匀系数不得小于5,宜大于10,塑性指数宜为1017的亚黏土、黏土。2、 土中小于0.6 mm颗粒的含量应小于30%;3、 宜选用粗粒土、中粒土;4、 土中的有机物含量宜小于10%三
6、、石灰土基层混合料搅拌不均匀分析:石灰土又称石灰稳定土,人工搅拌时,石灰和土搅拌不均匀,色泽呈现花白现象。机构搅拌时,形不成固定的合理的搅拌工业,灰土仍搅拌不均。导致灰土搅拌不均的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 翻松与拌和机具功率不足,齿深不够,路槽土未充分翻深、翻动。2、 直径大于15mm的土块示先粉碎或剔除。3、 土的塑性指数较大,容易结团,拌和困难。措施:1、 应选用合格的机具进行路拌法施工,保证有足够的翻拌深度和打碎能力,通常宜选手专用的稳定土拌和机;在没有专用拌和机械的情况下,也可用农用旋耕机与铧犁相结合,用多铧犁将土翻松,旋耕机再拌和,如下反复56遍;再翻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调整翻犁的深度
7、,务必使稳定土层全部翻透。2、 土块应尽粉碎,最大民族尺寸不应超过15mm,对于超大尺寸土块应予剔除,须通过20mm方孔过过筛。3、 土的塑性指数宜在1015之间。对于塑性指数较大的土,应用专用机械加强粉碎,在用石灰稳定时,可采用两次拌和法,第一次加强部分石灰拌和后,闷料一夜,再加入其余石灰,进行第二次拌和。四、土料中含有大量大块的杂物分析:土料中含有大块、大砖块、大石块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措施:1、 人工搅拌所用土应预先打碎、过筛(20mm方孔)。2、 厂拌石灰土在搅拌前,应先筛除集料中不符合要求的颗粒,使集料的级配和量大料径符合要求。石灰土应过筛(20mm方孔)。五、石灰土掺灰计量不准确分析
8、:石灰剂量过低只起到稳定作用,过高会使灰土强度降低,一般应不低于6%,不高于18%。最佳剂量要通过试验得出。由于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不了解剂量是直接影响灰土强度的重要因素,导致加灰随意性强,没有对灰土的松干容重进行试验计算或计算也是粗略的。措施:1、石灰土的石灰剂量,是按熟石灰占灰土的总干重的百分率计算的。要取得准确的剂量,必须经过试验确定。石灰体积和质量的换算关系见表4-1。表4-1 石灰体积和质量的换算石灰组成比例密实状态下每立方米石灰数量/kg每立方米熟石灰用生石灰数量/kg每1000 kg生石灰熟化后的体积/m3每立方米石灰膏用生石灰数量/kg10:01470355.42.814-9:1
9、1453369.62.706-8:21439382.72.6135717:31426399.22.5056026:41412417.32.3966365:51395434.02.3046744:61379455.62.1957163:71367457.52.1037362:81354501.51.9948201:91335526.01.902-0:101320557.71.793-六、石灰土厚度不够分析:石灰土基层的厚度不足或不均匀,取载力大小不同,薄弱部位易损坏,一经投入使用即出现沉降变形。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施工人员未按工序施工,对土路床的密度、数纵横断高程、平整度、纵横高程、平整度、宽
10、度指标未控制。2、不做土路床,拌和时遇软则深,遇硬则浅。措施:1、 按照质量检验标准所规定的土路床工序,严格控制路床纵横断高程、平整度、宽度、密实度。2、 保证石灰土基层混合料搅拌均匀。七、混合料强度达不到规定要求分析:混合米取样送试验室做标准强度试验,强度不能达到施工规范或设计要求的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 混合料配合比确定不当或现场未按规范或设计要求的配合比施工。2、 石灰质量未达到规范要求,或困存放时间过长,品质下降,造成混合米强度 不到要求。3、 混合米拌和不匀,强度波动大,使混合料强度代表值达不到要求,即不能满足下式:措施:1、 以工地实际使用材料,重新检验或修改配合比。2、 检查工地
11、实际配合比,检查投料、计算是否有误;需要注意的是,工地施工时实际采用的石灰剂量应比室内试验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3、 石灰过声名狼藉或过少都会造成混合料强度不足,所以应避免局部地段石灰过多或过少,并充分拌和均匀。八、灰土过干或过湿碾压分析:掺拌和摊铺的灰土过干或过湿,都偏离最佳含水量;往往时过干时,在进行碾压后,再在表面进行洒水,这样只湿润表层,不能使水分渗透到整个灰土层。表层达到了较高的实实度,整个灰土层不会达到一致的最佳密实度,这样将导致致灰土层承载能力的降低,危害整个结构层的寿命。过湿时,碾压出现颤动、扒缝现象。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 土料在开挖、运输过程中,水分大量的蒸发,
12、翻拌过程中未能重新加水,使土料过干。2、 所取土料过湿或遇雨水或灰土掺拌后未碾压遇雨,没有进行晾晒,使土料过湿。措施:1、 石灰土搅拌必须具备洒水设备,如果在取土、运输、翻拌过程中失水,就应在翻拌过程中搅拌承打水花,直至达到最佳含水量。同时在碾压成活后,如不摊铺上层结构,应不断洒水养护,保持经常湿润(因为灰土初期经常保持一定湿度,能加速结硬过程的形成);灰土强度形成过程中,一系列相互作用都离不开水。2、 取来的土料过湿或遇雨后过湿都应进行晾晒,使其达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灰掺拌。如拌和后的灰土遇雨,也应晾晒,达到最佳含水量进行碾压。如灰土搁置时间过长,还要经过试验,如果失效,还应再加灰掺拌
13、后碾压。九、石灰土、二灰土压实度不足分析:石灰粉煤灰土又答石灰粉稳定土,简称二灰土。石灰土、二灰土压实后,表面轮迹明显,经检测,压实度未达到要求。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 压实机具选用不当或碾层太厚。2、 碾压遍数不够。3、 石灰土和二灰土基层含水量过多或过少。4、 下卧层软弱。措施:1、石灰土和二灰土基层应选用12t以上的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度在15cm以下时,可选用1215t的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在1520cm时,应采用1830t的三轮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超过上述时,应分层碾压,压实机具应轻、重配备,碾压时注意先轻后重。2、混合料摊铺后应在12d内充分碾压完毕,并保证一定的碾压次数,
14、直至碾压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同时表面无明显轮迹。一般需碾压67遍;路在的两侧应多压23遍。3、当石灰土和二灰土基层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时,应采取措施,在达到最佳含水量(或略高,但不超过20%)时才碾压。4、石灰土或二灰土基层施工前,应对基下卧层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质量达到规范要求,否则引起许多不良后果。十、混合料碾压时出现弹簧现象分析:1、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过高。2、下卧层过软,压实度不周。措施:1、 混合料摊铺前,应对下卧层的质量进行检查,保证下卧层达到要求的压实度,若有“弹簧”现象应先处理再做上层。2、 混合料拌后时应控制原标的含水量,如土壤过湿应先行翻晒,并宜采用生石灰粉,以缩短晾晒时间,降低
15、混合料的含水量;如粉煤灰过湿,应先堆高滤干,一般23天即可。3、 当石灰土和二灰土基层含水量过低时,可洒水闷料后再进行碾压,水量应予控制并力求均匀,避免局部地方水量过多造成弹簧。4、 碾压埋应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5、 摊铺段不宜过长,并应当日碾压成活。6、 施工时应注意气象情况,摊铺后应及时碾压,避免返摊铺后碾压前的间断期间遭雨袭击,造成混合料含水量过高以致无法碾压或碾压引起弹簧。7、 未碾压的料层受雨淋后,应进行测试分析,按配合比要求重新搅拌。十一、石灰土、二灰土在碾压或养护过程中出现局部或大面积龟裂。分析:1、 石灰土或二灰土基层含水量严重不足。2、 土块未充分粉碎中拌和不匀。3、 下卧层
16、软弱,在压实机械碾压下出现弹簧。4、 养护期间,有重车通过,引起结构层破坏。措施:1、 混合料在拌的碾压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含水量。含水量不足时,应及时洒水。应使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值时碾压。2、 加强混合料粉碎拌和,对不易粉碎的黏土宜采用专用机械,并可采用二次拌和法。对超过尺寸土块予以剔除。3、 无论石灰土或二灰土基层,均应保证下卧层的充分压实,对土基不论路堤或路堑,必须用1015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检验(无政府状态(34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燥或表层松散,应造当加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用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4、 养护期
17、间,应禁止重型车辆通行。十二、混合料经碾压未结成整体板面分析:混合料经碾压养护一定时间后,仍较松散,未结成板体。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 石灰质量差或掺加量不足。2、 压实度不足。3、 冬季(气温低于5)施工,气温偏低,强度增长缓慢。措施:1、施工前,应对石灰质量进行检验,避免使用存放时间过长的石灰或劣质石灰,消解石灰应在两周内用完。2、进行充分的压实,达到规定的压实度。3、应尽量避免冬季施工。必须施工时应注意保温养护,防止冰冻,并封闭交通。一般在气候转暖后,强度人继续增长;必要时可选用外掺剂,以提高早期强度;或采用塑料薄膜或草袋覆盖措施养护,保持一定湿度,加速强度增长。十三、石灰土、二灰土结构
18、层出现横向裂缝分析:石灰土、二灰土结构层在上层铺筑前后出现横向裂缝。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 结构层由于干缩和温缩而产生横向裂缝;混合料碾压含水量越大,越易裂开。2、 有重车通行。未筑上层的石灰土、二灰土基层,不能承担重车荷载的作用,当重车通过时,易造成损坏,产生裂缝,尤其当下卧层的强度不足和在养护期间更易产生强度性裂缝。3、 横向施工接缝,包括结构层成型后再开挖横沟所产生的接缝,是最易产生横向裂缝的薄弱面。4、 结构层横穿河滨处由于深陷可重车作用所引起的裂缝。措施:1、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合料的碾压含水量,使其接近最佳含水量,以减少结构层干缩。2、混合料碾压完毕后,应及时养护,并保持一定的湿
19、度。不应过干、过湿或忽干忽湿。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天,有条件时可采用塑料膜覆盖。3、混合料施工完毕后,应尽早铺筑上层。在铺筑上层之前,应封闭交通,养护期间严禁重车通行。4、延长施工段落,减少接缝数量。做好接缝处理,使新旧混合料相互密贴。缩短接缝两侧新旧混合料铺筑的时间间隔。5、产生横向裂缝时,通常不做处理,缝宽时可用沥青封缝,以防渗水和恶化。十四、灰土结构层表面起皮松散分析:灰土结构层施工完毕后,表面起皮,呈松散状。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 碾压时因为补厚度或标高不足,采用薄层贴补。2、 碾压完毕,未及时养护即遭雨雪天气,表面受冰冻。措施:1、 施工时应在最佳含水量左右碾压,表面干燥时,应适量洒水
20、。2、 禁止薄层贴补,局部低洼之处,应留待修筑上层结构时解决;如在初始碾压后发现高低不平,可将高处铲去,表面翻松至少10cm,补料摊平、再压实。碾压过程中有起皮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碾压。3、 灰土施工时应密切注意天气情况,避免在雨雪、霜冻较严重的条件下施工。十五、灰土基导平整度不符合要求分析:灰土基层施工完毕后,经平整度检测,不能达到规范或设计要求。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 下卧层平整度不好,造成灰土基层松铺厚度不匀,影响平整度。2、 摊铺碾压过程中,方法不正确。3、 接缝未处理好。措施:1、 灰土结构层施工前,应对下卧层的平整度进行检验,平整度很差时,可选用部分灰土罩平,然后进行灰土结构层
21、施工。2、 摊铺可采用平地面或人工摊铺。平地机摊铺应有熟练工操作,控制好平整度。人工摊铺时应拉线,仔细整平。如采用场外拌和供料,应控制卸料地点和数量。料堆处应彻底翻松、整平。3、 边碾压边整平。轻型初压后,应及时检测与整平。卸料和碾压时应避免在碾压层上停车或急转弯。终压以后,可将局部高出部分铲平,低洼处不可采用薄层罩面办法提高平整度。4、 两个工作段的搭接部分,采用对接形式。前一段拌和后留58m不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段预留未无政府状态部分翻松后再一起进行碾压。十六、灰土结构层回弹弯沉值达不到设计要求分析:灰土层施工完毕经过一定龄期后,进行弯沉值检验,达不到规范或设计要求。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22、1、 灰土结构层施工前,未对下卧层的施工质量检查。2、 灰土基层未充分碾压密实,强度,厚度不足。3、 低温和雨季未做好养护工作。措施:1、 灰土结构层施工前,一定要对下卧层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确保下卧层的施工质量。2、 混合料配合比和压实度要严格控制,确保质量。3、 低温和雨季,灰土结构层强度增长缓慢,一量温度回暖或雨季过后,强度会恢复增长,但需要一定的养护。十七、石灰稳定土类基层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分析:造成石灰稳定土类基层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原因分析如下。1、 原材料中采用的土未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的相关要求。2、 石灰的技术指标未达到要求。
23、3、 水的要求未达到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的要求。措施:原材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土应符合下列要求。(1) 宜采用塑性指数1015的亚黏土、黏土。塑性指数大于4的砂性土亦可使用。(2) 土中的有机物含量宜小于10%。(3) 使用旧路的级配砾石、砂石或杂填土等应先进行试验。级配砾石、砂石或材料的最大料径不宜超过0.6倍分层厚度,且不得大于10cm。土中欲掺入碎砖等粒料时,粒料掺入含量应经试验确定。2、 石灰应符合下列要求。(1) 石灰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规定。(2) 磨细生石灰,经消解直接使用,块灰应在使用前23天完成消解,未能消解的生石灰块应筛除,消解石灰的粒径不得大于10mm。(
24、3) 对储存较久或经过雨期的消解石灰应先经过试验,根据活性氧化物的含量决定能否使用和使用办法。3、 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的规定。宜使用饮用水及不含油待杂质的清洁中性水,PH值宜为68。十八、石灰土配合比不符合设计要求分析:造成石灰土配合比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原因分析如下。1、 石灰掺量试配时,试配石灰用量选择不合理。2、 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未经试验确定。3、 强度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大于规定要求。措施:1、每土卷烟厂的发5种石灰掺量进行试配,试配石灰土用量宜按表4-3选取。表4-3 石灰土试配石灰用量土壤类别结构部位石灰掺量(%)12345塑性指数1
25、2的黏性土基层1012131416底基层810111214塑性指数12的黏性土基层5791113底基层578911砂砾土、碎石土基层345672、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应做最小剂量、中间剂量、最大剂量3个不同石灰混合料的击实试验,其余两个石灰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入法确定。3、按规定的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石灰剂量的试块应有的干密度。4、实际采用的石灰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增加0.5%1.0%。采用集中场拌时可增加0.5%。十九、厂拌石灰土摊铺不符合规定要求分析:厂拌石灰土摊铺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原因分析如下。1、 路床未做湿润处理。2、 压实系数未经试验确定。3、
26、粗集料未摊铺均匀。措施1、 路床应湿润。2、 压实系数经试验确定。现场人工摊铺,压实系数宜为1.651.70.3、 石灰土宜采用机械摊铺。每次摊铺长度以为一个碾压段。4、 摊铺掺有粗集料的石灰土时粗集料应均匀。第二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一、原材料要求 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石中集料的级配、含泥量、针片状含量、压碎值应满足规范要求,级配宜选用骨架密实型。 二、配合比确定 对现场原材料进行见证取样,试验室应根据不同水泥含量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值选定目标配合比,施工实际采用的水泥含量应比试验室确定的剂量增加0.5%1%,要求采用集中厂拌或采用带自动计量的搅拌机拌制。 三、厚度大于20cm的基层应分层施
27、工并验收。 四、水泥稳定基层拌和控制要点 水泥稳定基层搅拌宜采用自动计量的搅拌机,搅拌前先筛除集料中不符合要求的颗粒,严格控制配合比,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值,运输中应采取覆盖措施。 五、拌和厂应向现场提供产品合格证、原材料试验报告、试配报告、混合料配合比、R7强度标准值等资料。 六、水泥稳定基层摊铺控制要点 水泥稳定基层必须采用专用摊铺机摊铺,摊铺时应进行试铺以确定松铺系数;用料量应按当班施工长度计算;分层摊铺时,应在下层养护7d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 七、碾压 1、基层复测、找补整平应在初压12遍后立即进行,严禁压实后用薄层贴补找平,应确保基层一次成型。 2、当天摊铺的必须及时碾压成型,水泥稳
28、定类材料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应超过3小时,并应在水泥初凝前碾压完毕。 3、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基层应尽量避免纵、横向接缝。 4、碾压应在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遵循“先轻后重,先边后中,先慢后快”的原则,轮迹重叠宜1/3以上,碾压遍数不少于68遍,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且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八、养生 应封闭交通,保持洒水养护至少7d以上,必要时应采取覆盖措施。 九、验收标准 1、实测要求 压实度、R7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沉值均应满足设计和验收规范的要求,取芯芯样完整。 2、外观要求 碾压无明显轮迹,无推移、起皮、裂缝现象。 第三章 路面工程第一节 沥青混泥土一、横向裂缝现象裂缝与路中
29、心线基本垂直,缝宽不一,缝长呈贯穿整个路幅或部分路幅现象。原因分析1、施工缝未处理好,接缝不紧密,结合不良。2、沥青未达到适合本地区气候条件和实用要求的质量标准,沥青面层温度收缩或温度疲劳应大于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3、桥梁或地道箱涵两侧填土沉降。4、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反射至面层。5、施工工序不规范,地下管线设在三灰碎石基层,导致半刚性基层不连续,即便使用水泥砼加固,但线性膨胀不一致。6、温度应力作用。预防措施1、合理组织施工,摊铺作业连续进行,减少冷接缝。2、充分压实横向连缝。碾压时,压路机已在压实的横幅上,钢轮深入新铺层15cm,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20cm,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层上
30、,再改为纵向碾压。3、设计者应根据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按本地气候条件,合理确定沥青类型。4、桥涵或地道箱涵两侧填土应分层,充分压实,软土地基应进行加固处理。5、对基层要加强养护,避免在上基层进行各种管线的埋设。6、对已出现的裂缝应及时进行灌注封缝处理,防止雨水由裂缝渗透至路面结构层。二、 纵向裂缝现象裂缝走向基本与行车方向平行,裂缝长度和宽度不一。原因分析1、前后摊铺幅相接处的冷接缝未按规范要求认真处理,结合不紧密而脱开。2、纵向沟槽回填土压实质量差,发生沉陷。3、拓宽路段的新路面交界处沉降不一。预防措施1、施工组织时应做好机械的准备工作,分幅摊铺机时,前后幅应凑紧,确保热接缝。2、沟
31、槽回填土应分层填筑、压实(若采用撼砂回填,应采用中、粗砂,且应使用振倒棒撼实),密实度必须达到要求。3、拓宽路段的基层厚度和材料与老路一致,厚度略厚;路基、基层等密实、稳定,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前,老路两侧壁应涂刷粘层沥青;沥青混凝土面层应充分压实。三、车辙现象路面车辆荷载的作用下,轮迹处下陷,轮迹两侧伴有隆起,形成总线凹槽。尤其是在路口刹车频率较高的路段较易出现。分析原因1、沥青混合料热稳定性不良,矿料级配不好,细集料偏多,集料未形成嵌锁结构。沥青用量偏高,沥青针入度较大或质量不好。2、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时未充分压实,在车辆反复荷载作用下,轮迹处被近一步压密而出现下陷。3、基层或下基层、路基软
32、弱,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继续压密或产生剪切破坏。预防措施1、粗集料应有较多的破碎裂面(应选用反击破碎石),沥青砼中的粗集料应形成良好的骨架作用,细集料充分填充空隙,沥青混合料稳定度及流值等技术指标必须满足规范要求。2、城市主、次干道应进行车辙检测,普通沥青砼路面动稳定度不小于800次/mm,改性沥青砼路面动稳定度不小于2400次/mm。3、设计者应根据本地施工时气候条件确定合适标号的沥青。4、施工时,必须按照技术规程的规定进行碾压。各结构层的压实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5、随机抽检进入现场的沥青混合料。四、 壅包现象沿行车方向或横向出现局部隆起。壅包较易发生在车辆经常启动、制动的地方,如车站、交叉
33、路口等。原因分析:1、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偏高、细料偏多,或在底层洒布的粘层油量过大。在夏季气温偏高时,热稳定性不好,不足以抵抗行车引起的水平力。2、面层摊铺时,底层未清扫或未喷洒透层油和粘层油,致使路面上下粘结不好。沥青混合料摊铺不匀,局部细料集中。3、基层或下面层未经充分压实,强度不足,发生变性位移。4、陡坡或平整度较差路段,面层沥青混合料容易在行车作用下向低处积聚而形成壅包。预防措施:1、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要控制细集料的用量,细集料不可偏多,沥青用量不可过多。2、在摊铺沥青混合料面层前,下层表面应清扫干净,均匀洒布透层油和粘层油,确保上下层粘结牢固。3、各基层要充分压实,确保密实
34、度、强度和平整度。4、在主干道红绿灯交叉口处考虑选用路面砖等新型材料,改善传统面层结构。五、 路面沥青砼松散掉渣现象路面施工完成后,局部未能碾压密实,呈松散状态,开放交通后,有掉渣现象,严重时出现坑洞。原因分析1、低温季节施工,路面成型较慢或成型不好;材料运输保温不好,沥青混合料低于摊铺和碾压温度;找补过晚,找补的沥青混合料粘结不牢,在行车作用下,嵌缝料脱落,轻则掉渣,重则松散脱落。2、沥青混合料炒制过火,沥青结合料失去粘结力。3、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潮湿或含泥量大,使矿料与沥青粘结不牢;冒雨摊铺,沥青粘结力下降造成松散。4、沥青混合料油石比偏低、细料少;人工摊铺搂平时粗料集中,表面不均匀,成“睁
35、眼”状。5、在路面使用过程中,溶解性油类的泄漏、雨雪水渗入,降低了沥青的粘结性能。预防措施1、控制好每个施工环节(材料运至工地、摊铺、碾压、终碾)的温度,并做好测温记录。2、沥青混合料应做到快卸、快铺、快碾压。3、加强对来料的检查工作,如发现有加温过度材料或在雨天时,应禁止摊铺。4、沥青混合料生产企业应对集料等加强检测。六、路面接茬不平、松散、有轮迹现象1、实用摊铺机或人工摊铺,两幅之间纵向接茬不平,出现高差或在接茬处出现松散掉渣现象。2、两次摊铺的横向接茬不平,有跳车现象。3、路面与边石或其他构筑物接茬部位有轮迹现象。原因分析1、纵向接茬不平。一是由于两幅虚铺厚度不一致,形成高差;二是两幅之
36、间每幅边缘油层较虚,碾压不实,出现松散、出沟等现象。2、接茬部位,压路机未贴边碾压,亏油部位又未及时找补,造成边缘部位不平、松散、掉渣或留下轮迹。预防措施1、纵横向接茬应保证使两次摊铺虚实厚度一直,碾压一遍后若发现不平或有涨油、亏油现象,应立即补充、修正,冷接茬要刨立茬、刷边油,使用电烙铁(喷灯)将接茬烫平后再压实。2、边石根部和构筑物接茬部位,应采用小型压路机(夯实机)责成有经验的专人进行压(夯)实。3、终碾后使用胶轮压路机。第二节 水泥混泥土一、混凝土路面产生横向裂缝沿着与道路中线大致相垂直的方向产生裂缝,这类裂缝,往往在行车与温度的作用下,逐渐扩展,最终贯穿板厚。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
37、混凝土路面锯缝不及时,由于温差和干缩发生断裂。混凝土连续浇筑长度越长,交工时气温较高,基层表面越粗糙越易断裂。2、 切缝深度过浅,由于横断面没有明显削弱,应力没有释放,因而在临近缩缝处产生新的收缩缝。3、 混凝土路面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陷(如穿越河流、沟槽、拓宽路段处),导致板底脱空而断裂。4、 混凝土面板厚度与强度不足,在载荷和温度应力作用下产生强度裂缝。措施:1、严格掌握混凝土路面的切割时间,一般在抗压强度达到10MPa左右即可切割,以边口切割整齐,无碎裂为度,尽可能及早进行。尤其是夏天,更需注意。2、当连续浇捣长度很长,锯缝设备不足时,可在二分之一长度处先锯,之后再分段目;在条件比较困难时,
38、可间隔几十米设一条压缝,以减少收缩应力的积累。3、 保证基础稳定、无沉陷。在沟槽、河渡回填处必须按规范要求,做到密实、均匀。4、 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组合与厚度设计应满足交通需要,特别是重车,超重车的路段。5、 当路面产生横向裂缝时应采取以下措施。当板块裂缝较大,咬合能力严重削弱时,应局部反挖修补。先沿裂缝两侧一定范围划出标线,最小宽度不宜小于1m,标线与中线垂直,然后沿缝锯齐,凿去标线间混凝土,交到新混凝土。整个板块翻挖后重新铺筑新的混凝土板块。用聚合物灌浆法封缝或沿裂缝开槽嵌入弹性或刚性黏合修补材料,起封缝防水的作用。二、混凝土路面产生纵向裂缝【分析】造成混凝土路面产生纵向裂缝的原因如下。1、
39、 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陷。2、 由于基础不稳定,在行车在载荷与水温的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或者由于基层材料安定性不好(如钢渣结构层),产生膨胀,导致各种形式的开裂。3、 混凝土板厚度与基础强度不足产生的荷载型裂缝。【措施】1、 对于填方路基,应分层填筑、碾压,保证均匀、密实;在新旧路基界面处应设置台阶或者格栅,防止相对滑移;河滨地段,淤泥务必彻底清除;沟槽地段,应采取措施保证回填材料有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度,以减少沉降。2、 在上述地段应采用半刚性基层;在拓宽路段应加强土基,使其具有略高于旧路的结构强度,并尽可能保证有一定厚度的基层能全副铺筑;在容易发生沉陷地段混凝土路面面板应铺设钢筋网或改用沥青路面
40、。3、 混凝土板厚度与基层结构应按现行规范设计,以保证应有的强度和使用寿命。第三节 检查井盖框破损、井周路面损坏或沉陷防治的技术措施1、施工单位应严格按图施工,变更均应经原设计单位确认。2、 施工前应对井盖框、防反射裂缝材料、钢筋等半成品、原材料进行进场报验并复试。3、 检查井基础与管道基础应同时浇筑,混凝土基础施工缝应设置在平基位置,必要时在接缝处设置补强钢筋。4、管道穿过井壁的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化学建材管道宜采用中介法与井壁洞圈连接;金属类压力管道,井壁洞圈应设套管,管道外壁与套管的间隙应四周均匀一致,其间隙宜采用柔性或半柔性材料嵌密实;接入管道管径大于300mm时,对于砌筑结构井室应砌
41、砖圈加固。5、 检查井周围路基回填应与沟槽回填同时进行,宜先从井周开始向沟槽方向回填。井周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回填土粒径不大于2cm,分层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6、 未设置钢筋混凝土卸荷板的检查井周围路面基层施工宜采用反挖法施工,反挖法施工应在同标高基层压实结束后立即进行。7、 现浇钢筋混凝土卸荷板施工应采用反挖法施工,反挖法施工应在同标高基层基本成型后才能进行,卸荷板钢筋尺寸应与反挖槽匹配,卸荷板标高、横坡应与基层一致,接茬密实、平顺,卸荷板未达到设计强度不得开放交通。8、 沥青混合料下面层施工时,井口以同口径钢板覆盖,摊铺完后移除钢板,井口修边后安装井盖框,井盖框应逐只精确调
42、整标高、横坡,使之与设计相符,盖框标高调整应使用金属垫片固定。固定井盖框的混凝土宜采用早强混凝土,当采用普通混凝土时,沥青混合料上下面层施工应间隔一定时间(1天以上),以确保固定井盖框的混凝土达到足够强度。第四节、 人行道板、路缘石松动、破损,盲道板错设、漏设或局部未贯通 原因分析:1、 人行道板下土基及灰土压实度不足,导致基础强度较差。2、 水泥混凝土垫层厚度偏小,混凝土浇筑未有效振捣、养护不到位。3、 人行道板及路缘石强度偏低,水泥砂浆未正确配比、路缘石垫层及靠背所用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4、人道道板上供电井盖等障碍物较多,盲道避让较困难;施工人员对盲道板铺设重视程度不够,盲道板施工随意性较
43、大。预防措施1、 土基及灰土处理层应采用压路机碾压,确保压实度满足要求;管线应采用砼包封,上方采用打夯机夯实。2、 垫层混凝土应确保原材料质量及浇筑厚度,垫层应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3、 道板及路缘石强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道板铺贴应严格遵守施工工艺,做到砂浆准确配比,面板坐浆敲振;路缘石基础及靠背应严格按设计要求使用细石砼。4、 盲道板铺设前,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施工交底务求实效;遇到供电井盖等障碍物时应尽量采取措施避让,若确实无法避让,应采取其它措施确保盲道板贯通。第五节、侧石、平石安砌的质量通病及防治一、侧石、平石基础填土不实 现象:基础不实和牙背回填废料、虚土不夯实或夯实达不到
44、要求密度,竣工交付使用后即出现变形和下沉,出现曲曲弯弯,高低不平。原因分析:(1)未按设计要求尺寸施工路面基层。(2)未按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做好侧石背部砼靠背的浇筑的工作。危害:稍触外力,即东倒西歪和下沉,保持不住平面上的直顺度和纵断面上平整度,造成外观质量上的明显缺陷。治理方法:(1)路牙基础应与路面基层以同样结构摊铺,同步碾压;槽底超挖应夯实。(2)安载侧石要按设计要求施工,砂浆卧底。二、而侧石前倾后仰现象:侧石安载成活并铺筑路面后,局部或大部有前倾后仰而多数为前倾即向路面倾,且顶面不平。原因分析:(1)安载时只顾及侧石内侧上角的直顺度,未顾及立面垂直度和顶面水平度。(2)侧石安载后填土夯
45、实时,下半部内外不实,当牙背上半部填土夯实时,受土压力挤压向内倾。侧石外侧不设人行道时,经车轮等外力内侧的挤撞,侧石便向外仰。危害:侧石的内倾外仰,破坏了侧石整体直顺度,影响路容和道路的外观质量。治理方法:(1)侧石的安载既要控制内上棱角的直顺度,以要注意立面的垂直度,顶面水平度的检查控制。(2)侧石安载调直后,侧石跟部的砼靠背浇筑不能草率从事;要按设计图纸尺寸施工。三、“平石”顶面不平不直现象:“平石”是指平石埋入地面,使其顶面与路面边缘平齐,而许多情况是:(1)平石顶面高于或低于路面边缘。(2)平石向内向外倾斜,牙身压碎或被碾轮推挤出弯。原因分析:造成水泥混凝土平石不平不直的原因,水泥混凝
46、土平石在碾压面层时一般是不能上碾压的,由于施工时高程控制不准,或因路边缘底层高低不平,造成油路边缘与平石出现高低差。危害:平石的高高低低,曲曲弯弯。(1)影响道路整体的外观质量和横断面高程。(2)平石的曲弯与倾倒,易使油路边掰裂,是造成路边早期破坏的根源。治理方法:水泥混凝土平石顶面和路边缘底层都要严格控制高程和平整度。在摊铺沥青混合料时,要按照压实系数,需高出平石顶面,当碾压油面时,要跟人使用热墩锤和热烙铁修整夯实边缘,使油路边与平石接平接实。四、侧石外露尺寸不一致现象:(1)侧石顶面与路面边缘相对高差不一致。以设计外露高度15cm为例,在实际工程上有89cm的,有1820cm的。(2)侧石顶面纵向呈波浪状。原因分析:(1)侧石高程控制较好而忽视路面边缘高程的控制,造成路边波浪。(2)路面边缘高程控制较好,而忽视了侧石高程的控制,造成侧石顶面波浪。(3)两种情况兼而有之,必然都会造成侧石与路面边缘相对高差不一致。危害:(1)影响道路整体的外观质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