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谈谈有感情朗读的教学路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谈谈有感情朗读的教学路径.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语文论文:谈谈有感情朗读的教学路径.精品文档.小学语文论文沉入文本中 醉于朗读中谈谈有感情朗读的教学路径 【摘要】有感情朗读的核心是“情”,“情”决定着有感情朗读的教学路径。在有感情朗读的“来路”上要沉入文本,运用策略,品咂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在有感情朗读的“去路”上要醉于朗读,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在一来一去的路途中使学生学会有感情朗读。 【关键词】文本 朗读 有感情朗读 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
2、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这段话是修订时增加进去的。为什么要加上去这些话?这是有特殊背景的。新课程实施以来,大家把朗读提高到应有的位置。在一些公开课上,执教者也不约而同地把“有感情朗读”当做利器。但是,有些朗读只是拘泥于形式,朗读表现出来的东西,不是文字背后的情感,而是矫揉造作的外部表现。课堂上,教师一提到“有感情朗读”,学生就“一本正经”地用“矫情做作的腔调”读起来。朗读异化成了表演的道具,失去了特有的生命。什么是朗读?从朗读的本体来看,朗读是有声语言的艺术,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换为诉诸听觉的
3、有声语言的一个创造活动。这是一个用语音塑造形象、传达作品思想感情的再创造,是一个必须植根于朗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之上,再用声音表达出来的再创造。因而,朗读不是简单的念字,而是融入了朗读者对作品的感知、感觉和感受。用南京师范大学魏南江教授的话来说,朗读是“人文精神的音声化”。用特级教师魏星的话来话,朗读是“深层的精神互动”。有感情朗读的核心是“情”,品味了文本中的语言文字,体会了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才可以用有声语言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学生是不是对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理解深刻,又可通过有感情朗读的手段来显现。所以,有感情朗读在教学中要随“情”展开,走一个来回。一、有感情朗读
4、的“情”来自哪里?沉入文本 体味情感那有感情朗读的这个“情”来自哪里?毫无疑问它来源于文本内在的情感,要在外显的语言与作者的情感之间找到巧妙的融合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丛林中“出生入死”,“语语悟其情”。在有感情朗读教学的“来路”中,我们可运用一些策略,让学生体味情感。1.在推敲词语中体味情感在一篇文章中,词语是有温度的,是作者情感迸发的触点。我们可以抓住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让学生体会情感。如教学詹天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教师提问:“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学生默读课文,勾画有关句子交流
5、后,出示课文中描写詹天佑遇到困难的部分词语(高山深涧 悬崖峭壁 狂风怒号 黄沙漫天 山高坡陡 隧道渗水 攀山越岭 定点构图 坠入深涧)“读着这些词语,你的脑子里浮现出哪些画面?”学生1说:我仿佛看到了塞外到处都是黄沙,詹天佑带领一群工作人员,在悬崖峭壁上不分昼夜地工作。学生2说:我仿佛看到了有的工作人员不小心坠入深涧的悲惨画面。这样一个推敲词语想象画面的过程,学生体会到了詹天佑决心的坚定。2.在比较表达方式中体味情感比较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探求异同关系。比较作者的表达方式,可以从中揭示蕴含着的深刻用意。如慈母情深中的一个语段: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
6、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与“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进行比较,学生感受到“我”的母亲劳动条件的恶劣、工作的劳累,生活重压下母亲的疲惫、迟钝、衰老。3.在借助补充资料中体味情感茅盾曾说:“他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体验的相似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生活中去看。”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有些时代、背景相距今日较远,有些选文,学生难以理解文本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增加他们的积累,弥补他们感性经验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激活学生的相似经验,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心理距离。如老人与海鸥中的一段话“老人
7、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学生从这段文字中抓住“很小心”“退开一步”“呼唤”来体会老人对海鸥照顾周到、细致,为海鸥着想。但还需进一步深入明白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对海鸥如此照顾。体会了描写人物肖像的句子后教师出示补充资料(这位老人叫吴庆恒,是昆明市退休职工,每个月退休金只有308元。他买的饼干每斤4.5元,除了维持基本生活,他留给自己的只有0.2元一包的长江牌香烟。)让学生谈想法。从谈想法中学生明白了老人对海鸥的一片深情,在老人
8、眼里海鸥就是他的孩子。二、有感情朗读的“情”去自哪里?醉于朗读 抒发情感学生品味语言后,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有了自己的体会。体会是否到位,是否深刻,可以用朗读来展示,让“情”归位于语言。在有感情情朗读教学的“去路”中,特别要做好以下三点:1.讲究有感情朗读的形式有感情朗读的形式组织多种多样,个别读、小组读、全班齐读;引读、对读、分角色读无论采用那种组织形式,合适才是最有效的。如:在教学凡卡时,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了解凡卡经常挨饿的原因,可配上哀乐与学生对读:师:吃的呢生读:简直没有。师:早晨生读:吃一点儿面包。师:午饭生读:是稀粥。师:晚上生读:又是一点儿面包。师:至于菜啦,茶啦生读:只有老板
9、自己才大吃大喝。在哀乐的作用下,不仅能让他们更真切地体会凡卡经常挨饿的原因,还能在不知不觉中让他们进一步对凡卡的悲惨遭遇产生怜悯之情。2.介入有感情朗读的技巧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就是要“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因此,在抒发情感的有感情朗读时适当地介入朗读的方法技巧指导。语调。也就是朗读的腔调,句子里语音高低轻重的配置如何去把握,关乎到有感情朗读是自然,还是矫情做作。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这件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于在社会主义国家的
10、孩子来说,是陌生而难以想象的。但是他们都知道大年三十时自己是怎样幸福度过的,而文中的小女孩却在大年三十晚上光着脚在街上卖火柴,又冷又饿缩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通过这样,学生就能明白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穷人过着怎样悲惨的生活,从而满怀着同情朗读,感受小女孩的不幸。然后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开头描写环境的部分,应该用轻缓、低沉、伤感的语气;朗读出现幻象的部分时应该体现小女孩当时幸福的心情,则应该用充满希望、欣喜的语气;而当幻想破灭,又回到残酷现实时,又应该转回失望、低沉、伤感的语气。重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重音,能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找出重音,并能读好重音。还要通过举例示范,让学生懂得对句子中重音的表
11、现处理。有的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重音就是读得响、快而激昂。其实这是不对的。重音的处理既要注重声音形式,又要注重内心体验;既要注重表层的技巧,又要注重语言环境中的内蕴。有时重音轻读,则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如再见了,亲人中小金花跺着脚说的一句话:“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学生往往读得快而高昂,像在喊口号。其实,小金花当时内心沉痛,一字一句应读得缓慢而低沉。这样才能字字有力,声声有情,更富有感染力。停顿。朗读中的停顿,指的是句子当中、句子之间、层次之间和段落之间的间歇。停顿体现为一种声音的间歇,但这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实质是分中有连,断中有续,是文章思想更为活跃的时刻。停顿
12、得长可造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停顿得短,可造成“银瓶乍破水浆迸”的境界;嘎然而止,可以使举座皆惊,产生惊堂木一拍之妙。朗读虽有停顿,但需要紧连的时候,应缩短标点的停顿时间。这种紧连并不是完全没有停顿,只是停顿后迅速衔接,甚至不偷气、不换气。同时,紧连并不意味着把每一个音节都缩短音长,一味地加快语流速度,应当成此处虽连,彼处有停,连中有停,停中有连的语流,使连接与停顿参差交错。如飞夺泸定桥中有一段话:“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13、”这段话中,“千钧一发”四个字要停一停,反映出紧张的场面。“时刻”后面稍加停顿,以产生悬念的效果。“同志们”三个字要紧而相连,坚决有力,以显示必胜的信心。在“业”和“为”,“利”和“冲”之间,虽有标点,但因为紧连而缩短了停顿的时间。这样就会造成一往直前的气势和较好的动作感,比起一步一停要好得多。“英雄们”和“听”、“激烈的”和“搏斗”之间要适当停顿,使有声语言紧张而不仓促,动作感强而有层次。“召”和“更”、“身”和“都”、“火”和“冲”、“去”和“和”之间也要紧连。3.重视有感情朗读的评价评价是有感情朗读的助推力。在有感情朗读的评价中,一是教师“点拨式”评读。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长征中“五
14、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句时,当学生读得不是很到位时,幽默地说道:“你读得五岭似乎只在湖南境内。”当有学生读得更好一点时,说道:“似乎已经绵延到了江西了,谁还能将这五岭绵延得更远些?”当学生读得很到位时,又不失时机地赞扬道:“听了你的朗读,我似乎真能感受到那五岭山脉的绵延不断。” 教师结合文本内容,对学生的朗读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二是学生“互动式”评读。学生读完后,教师可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评读,如“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能像他那样读吗?”“哪里读得还不够,你能读得比他更好吗?”“谁也想来展示一下?”在互动评读中掌握了规律性的朗读方法。声音裹挟着意义,语言包容着和谐,文字生发着底蕴,朗读造就着美感,这是有感情朗读美好的境界。“沉入文本中”让有感情朗读的“情”从文本深处传递出来;“醉在朗读中”让有感情朗读的“情”从内心深处喷涌出来。有感情朗读需要这样的教学路径来实现。【参考文献】1. 李良劲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指导2. 汪潮有感情朗读”的环境条件和指导方式语文教学通讯2006.4.3. 王银香让朗读在课堂教学中神采飞扬语文报2008.12.4.韩树云.如何切实达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标.小学语文.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