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级复习资料 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六年级复习资料 全册.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科学六年级复习资料全册.精品文档.上期小学科学六年级复习资料上 册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1植物生长有( )、( )、( )。2爬山虎的叶子全部散开且互不遮盖,有利于( )。3“南橘北枳”的故事说明:植物的生存是有( )的,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南方,而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北方。植物必须生存在一定的( )中,离开这个( ),植物的( )将会受到影响。4( )、( )、( )、( )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 )的。在同一片树林里,( )的树木能照射到更多的阳光;( )则适于荫;( )等植物则更适于潮湿
2、阴暗的环境。5( )、( )、( )等南方植物更适宜在温暖多雨的地方生活;( )、( )、( )等北方植物不怕寒冷。6植物的这些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 )中形成的。各地区的( )也决定了该环境条件下( )分布。7动物的生存也会受到( )的影响。( )和( )帮助北极地区的动物们抵御严寒;( )、( )、( )和( )都是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有利于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捕食和逃跑;( )、( )、( )都是骆驼适应沙漠环境的“秘密武器”。8动物们还通过( )、( )、( )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9这种( )就像链条一样把各种生物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 )。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
3、的生物叫做(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 )。食物链中,总是从( )开始,以( )结束。10“池塘”中除了生活着动物、植物,还生活着( ),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11自然界中的( )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生物之间通过( )来达到( )、( )的作用,当某一种类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的时候,势必也会影响到许多与之有关的生物种类。严重时,甚至造成某些物种( ),这就是( )。12( )、( )、( )和( )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13森林破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 )、( )、( )等。14实验“树林与土壤”。研究的问题:( )准备的材
4、料:3块同样大小的木板、3个同样大小的盆子、草皮、土壤、洒水壶、水实验步骤:(1)在1号木板上铺一层草皮,2号木板上铺一层约2cm厚的土壤,3号木板保持原样;(2)把三块木板分别斜放在盆子里,注意保持角度一致;(3)用洒水壶装满水,从同样高的位置向木板喷水;(4)观察从木板上流入到盆子里的水,哪一个更多,并记录。实验现象:1号盆子里的水最少,3号盆子里的水最多。实验结论:植物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实验中要控制的条件有( 、 、 、 )等,只有( )个条件不同,叫做( )实验。第二单元 营养与健康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 )、( )、( )、( )、( )等。2设计实验来检验食物中含有的
5、主要营养成分。实验内容:( )准备材料:各种食物(米饭、馒头、青菜、猪肉、鸡蛋、花生等)、碘酒、白纸、酒精灯、镊子、滴管。实验步骤:(1)把食物涂在白纸上,观察纸是否变得透明;(2)用滴管取少量碘酒滴在食物上,观察食物是否变色;(3)用镊子夹取食物放在酒精灯上烧,闻一闻是否会发出特殊的气味。实验现象:( )含量多的食物燃烧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 )含量多的食物遇碘酒会变为( )色;( )含量多的食物涂在纸上会使纸变得透明。实验结果:( 、 )等食物含蛋白质较多;( 、 )等食物含淀粉较多;( 、 )等食物含脂肪较多。3食物金字塔从下到上依次是:( 、 、 、 ),我们应该多吃( ),少吃(
6、 )。4请你设计一个科学食谱。早餐:( ),午餐:( ),晚餐:( )。5大多数食物需要经过( )的消化作用,才能变成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 )。6口腔里的唾液内含有( ),它能把( )分解为人体可以吸收的物质。人体还有其他消化器官分泌各种( ),它们能消化食物中的各种( )。7人体的消化器官有( )、( )、( )、( )、( )、( )。我们吃下的馒头经过的消化器官有:( )。8比尔蒙特发现,( )是一种酸性液体,能将食物( )成比较简单的物质。9食物被消化后,就可以被人体( )了。大部分营养物质是在( )中被人体吸收的。小肠的内表面布满微小的( ),这些突起就是( )。每根小肠绒毛内侧分布
7、着细小的( ),营养物质穿过小肠绒毛表面的细胞进入到( )中,( )携带着营养物质到达全身各处,供身体细胞使用。巨大的( )使小肠吸收营养更快。10危害人体健康有( )的食物、( )生物、( )的食物。食物变质是由( )引起的,将食品放入冰箱保存是最常用的( )方法,但低温并不能杀灭( ),因此冰箱不是“保险箱”。人们发现( )的粮食或饲料有毒。11身体的( )所需的物质、( 所需的能量都是由食物中的( )提供的。对营养物质摄入得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我们的( )。122014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修定的 规定,六年级男生体重指数BMI(单位:千克/米)17.6-21.8,女生14.6-20.8
8、。13不良的饮食习惯有( 、 、 、 )等。 14人从十一二岁开始进入身体迅速发育阶段,( )或( )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和( )的饮食习惯对身体发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每人每日需要的营养视各人的( )、( )和( )而定,一个活泼好动的青少年每日需要的营养可能( )成人。第三单元 地表变化的奥秘1珠穆朗玛峰海拔约( )米(1976年测量),是( )的主峰,到现在一学以每年3.2-12.7毫米的速度长高。2鱼龙是( )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爬行动物。科学家曾在喜马拉雅山脉采集到了鱼龙、( )、( )、( )的化石,这说明这个地带在远古时期可能是( )。3改变地表的力量分为( )和( )。
9、地震、火山、泥石流等属于( ),修筑大坝、修公路、填海造田等属于( )。4地球表面的岩层在受到巨大的挤压力时会发生( ),( )厉害了就可能( )。岩层断裂时会释放出巨大的( ),使大地猛烈地( )起来,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6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省( )、( )一带发生了里氏( )级强烈地震,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了里氏( )级强烈地震并引发了(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在( )年( )月( )日,震级为( )级。7早在( )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现代的地震监测仪已经采用了最先进
10、的( ),具有极高的灵敏度。8地震前会有一些前兆,如( 、 、 、 )等。假如发生地震,正确的做法有( 、 ),不正确的做法有( 、 )。9火山爆发是常见的( )。火山爆发时( )从火山口喷涌而出。火山是地球( )的一种活动,一般会在地表上形成( )的高山。10火山一般可分为三类:( )、( )和( )。火山爆发时,除了喷出( ),还会喷出( )、( )等。火山熔岩的温度约有( )。11实验:模拟火山的喷发。准备材料: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实验步骤:(1)用一些土豆泥堆出一座“火山”;(2)从“山顶”往下挖出一个深坑,填入番茄酱后,再用一点土豆泥封住洞口;(3)加热“小山”,直
11、到“火山”喷发。12火山的喷发,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但是,在火山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 )、( )等也可以被人类所利用。13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在修建( )水利工程时,想到了用( )再( )的方法来破除河道中的岩石。这说明( )变化对岩石有影响,除此以外,( )、( )等都会对岩石的变化产生作用。14( )的地下水把岩石溶蚀出了一个个( )。溶蚀后产生的液体,从洞顶逐渐往下淀积,经过漫长的年代而形成了( )。15河中的卵石是山上的岩石经过( )崩落,被流水( )到河床,再经过反复( )和河水的( ),被磨得光滑而形成的。16常见的矿物有( )、( )、( )等。各种矿物都需要( )
12、才能形成。聚集在一起具有( )价值的矿物叫做( )。17煤在地下的分布是( )的,煤层中含大量的( )。煤的开采方法主要有( )和( )。石油的开采方法主要是( )。18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利用( )做燃料冶炼铁,利用( )做燃料煮盐。( )在中国远古时代就被当做调味品,战国时开始开凿( )。随着钻井技术的不断创新,( )盐工钻出了世界第一口超( )的深井。19在( )和( )等中国地质学家的指导下,我国开发出了( ),使我国的石油矿产开始得到大规模利用。20许多矿物是人类生产生活中极为重要的原材料。在 中列出的药用矿物达161种;炼钢需要大量的( );原子能等高科技产业需要许多(
13、)发挥特殊作用;( )也能美化生活。21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是( )的,又不可( ),必须( )、( ),绝对不可乱采乱用。22近年,我国在黄土高原开展了大范围( )、( )的活动,使这里的( )现象得到改善。23( )使洞庭湖的水域面积大量减少,由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退居到第( )位。为此,我国政府明确提出“( )”的政策,计划到2010年,使洞庭湖面积恢复到( )平方千米。第四单元 能量1( )的石头、( )的发条、( )的空气都具有能量。运动的汽车具有( )能,熔炉里的钢储存了( )能,燃料、食物以及其他化学物质里都储存着( )能。能量还能以( 、 、 、 )等形式存在。2英国发明家瓦特改进了
14、( )。德国医生( )推断,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 )到另一种形式,当( )被人吃到体内后,其中的能量就会转换成人的( )和( )。焦耳用实验证明了( )能和( )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3( )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一种广泛使用的能量形式。4英国科学家( )和美国科学家( )几乎同时于1832年发明了发电机。直到1873年,大型的( )与( )转换装置的问世,才使电被广泛地使用。用电器名称输入的能量形式输出的能量形式电灯电能光、(热)电视机光、声、(热)电冰箱热、(光、声)电吹风风、热、(声)空调热、(光、声)洗衣机机械能、(光、声)取暖器热、(光)电风扇机械能、(声)用电器名称输入的能量输出的能量形式
15、普通电池化学能电能光电池太阳能蓄电池化学能水力、风力发电站机械能火力发电站化学能5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发电厂,如( )、( )、( )等。6电的计量单位是“( )”,它表示一段时间内消耗的( )。比如10个100瓦的灯泡亮1个小时,就用了( )电(即1千瓦小时)。瓦数大的用电器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瓦数相同的用电器在相同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7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 )。植物通过( )将太阳能转化为( )储存起来。( )及大多数( )和( )都是远古时期陆地和海洋中的生物死后,躯体埋在地下和海底形成的。8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来看,太阳能为我们做了什么?(1)使植物生长,太阳能可转化为
16、( );(2)风和雨的形成与太阳能也有关系,太阳能可转化为( );(3)可使水温上升,太阳能可转化为( )。9实验探究:太阳能收集板为什么用黑色?假设:用黑色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大些。材料:同样大小的黑色纸、白色纸各一张,易拉罐2个,冷水,温度计,塑料套。实验步骤:(1)把100毫升的冷水加到易拉罐里,然后记下水的温度;(2)用白色纸、黑色纸分别将两个易拉罐包住;(3)用塑料套将易拉罐套起来,再插入温度计并封口,置于阳光下;(4)每隔2分钟记下易拉罐中的水温,进行比较。实验结果:黑色纸包住的易拉罐中的水温上升更快。实验结论:黑色物体吸收太阳能的本领更大。10目前我们主要利用的是储存在( )、( )
17、、( )等燃料中的能量。11( )是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其中,( )、( )和( )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办得到补充,是( );( )、( )、( )等由生物提供的能量和( )、( )、( )等,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是( )。12目前,地球上剩下的石油按现有生产水平计算,还可保证开采( )多年。天然气也只能持续开采( )多年。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必须( , )。13庄稼地里的( )是可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能源。2003年我国广东省怀集和湛江建成了两个专门利用木薯和甘蔗生产( )的基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人们可以从一种巨型海带中提取出大量合成( )。14核能的利用分两大类:( )和
18、( )。它们都能产生巨大的( )。第五单元 月球1( )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它是地球的( )。2在地球上观察月球,月面上有些地方要比周围地区略为暗些,这些较暗的区域被称为“( )”。31969年7月16日,“( )”宇宙飞船载着3名宇航员登上月球。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有( )次成功地登上了月球。4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说:“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这是迈出了一大步。”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一小步指的是宇航员迈出的实际步伐,一大步是指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实现了,人类的航天科技取得了巨大的发展。)5中国的探月计划“( )”已于2004年正式启动,计划2010年之前将月球车送到月球表面降
19、落。6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 )。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体积的( )。月球对它表面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 )。月球上没有( )、没有( ),至今也没有发现( )。月球表面有( )和众多的( ),月面上覆盖着的是一层多孔的火山灰性质的( )。在月球上,向着太阳的一面温度可以达到( );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最低可达( )。7在农历的一个月里,我们能看到不同的( )。月相的变化是( )绕( )自西向东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 )的,农历上半月( ),下半月( )。8月球是地球的( ),月球自转一周和公转一周的时间一样,大约都需要( )天。完成一个周期的月相变化大约需要( )天。( )就是古
20、代中国人根据月相变化制定的历法。9月相变化口诀:初一初二看不见,初三初四像蛾眉,初七初八月半边,到了十五月满圆,以后月相逐渐亏,到了月底又不见。第六单元 我们怎样做判断11492年,( )开始了他的横渡大西洋寻找新大陆的壮举。2昆虫的身体由( )、( )、( )三部分组成,头上有一对( ),胸部有三对( )。常见的昆虫有( 、 、 、 )等。3科学家把( )称做记载大树成长的史册。通过大树的( ),我们还能推断出这棵大树生长过程中所受到的( )。下 册第一单元 生物的进化1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痕迹可以追溯到( )年前。古生物( )、( )和它们的生活( )被埋在沉积物中,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变,就形
21、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 )。2地球上的生物进化规律是( 、 、 )。5亿多年前 4.08亿年前 3.60亿年前 1.44亿年前3远古生物的身体形成化石是非常( )的事情。化石为我们提供远古生物的信息是( )的、( )的。4法国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居维叶认为,生物的种是( )的。法国博物学家( )认为生物的种是可以改变的。( )于1859年提出( )的理论,其主要观点是( , )。5现在的马是由( )进化而来的。始祖马出现在( )年前,它的前肢长有( )个脚趾,后肢长有( )个脚趾。草原古马前后肢均变为( )趾,主要靠( )行走。现代野马又叫( ),前后肢均变为( )。6自然选择的结果,是( )。
22、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有( )、( )等。青蛙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竹节虫、叶 、枯叶蝶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时间地点古猿人脑容量生活习性特点非洲不会用( ),在( )生活,能( )。陕西蓝田公主岭能(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能制作( )和( ),不仅会使用( ),还会( )。7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 )中生存着不同的植物。( 、 )等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 、 )等是生活在热带的植物。8人们发现( )、( )、( )和( )这些动物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称它们为( )。9人们在长期的( )过程中,选择并保留了那些( )发生突变,( )、( )有了变化的个体,野生动物最终被驯化
23、为( )。10我国考古学家研究了距今( )多年前的西安( )遗址和浙江余姚( )遗址,发现我国对( )的饲养在6000多年以前就开始了。11为了满足各种需要,弥补( )的不足,人们驯养了更多的动物。人们为了获取( )驯养驼鸟,为了满足对( )的需求,驯养水貂。12.有些传染病是人与动物共患的,例如( )、( )、( )等。第二单元 水环境污染与保护1我国制定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把水分为( )类。当水质下降到( )类标准以下,水中所含的( )高出国家规定的指标,就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不能作为( )。2水域污染的主要来源有( )、( )、( )。3实验:清洁剂对水体的污染实验目
24、的:研究清洁剂进入水体后,对生物的影响实验器材:4个同样的大玻璃瓶、比较洁净的河水、清洁剂、量杯实验步骤:(1)将玻璃瓶清洗干净,在瓶内放入500毫升清澈河水;(2)将4个瓶子按顺序编号,在1-3号瓶内分别放入同一种含磷清洁剂30滴、20滴、10滴,4号瓶不放清洁剂;(3)盖上瓶盖,将所有的玻璃瓶放到能晒到太阳的地方;(4)每天观察玻璃瓶中水的颜色,做好观察记录。实验结论:含磷清洁剂会污染水。4.1950年在日本水俣湾,一家工厂将含( )的废料排放到海洋里,造成了严重的水域污染。5水污染带来的危害有:直接给( )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造成了部分生物产生( );造成( ),给海洋生物带来灭顶之灾。6
25、污水处理的过程:( ):去除大体积的漂浮物 ( ):沉淀砂石等粗颗粒物质 ( ):用微生物分解部分有机污染物 ( ):对生化处理后的混合液进行泥水分离,以保证出水水质 ( ):加入混凝药物,使更细小的物质凝结沉淀 ( )。7实验:水的净化。实验材料:烧杯、去底的塑料瓶、砂石、砂子、木炭、棕、污水、明矾实验步骤:(1)把污水倒入烧杯中,自然静置,沉淀泥砂;(2)加入少量明矾,静止沉淀;(3)将沉淀杯中上部较清的水倒入另一只烧杯中;(4)在去底的塑料瓶内依次铺上棕、木炭、砂子、砂石,把沉淀后的水倒入瓶中过滤。实验结论:( )和( )的方法可以净化水。8沉淀和过滤,一般只能分离出污水不可见的( ),
26、有许多肉眼无法看到的( )和( ),还需要通过( )等措施去除,才能使水变得更洁净。9我们在进行污水治理的同时,还必须让更多人意识到( )的重要性,让大家都来( ),( )。10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1)( )的过度利用,造成( )、( )、( )、( )、( )等自然灾难;(2)煤、石油等能源的大量使用所产生的( )、( )等废气,不仅直接威胁了人类的身体健康,还给(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成为植物致命的“杀手”,( )使全球气候逐年变暖,( )表明地球第一道保护线遭到破坏。(3)各种来自工农业生产、医院以及普通家庭的( )也成为人类难以处置的污染源。11世界环境日( ),世界
27、水日( ),地球日( ),植树节( )。12“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可以做到:( )。第三单元 宇宙探索1太阳是一个炽热的( )星球,它内部的温度高达( )摄氏度,表面温度约为( )摄氏度。太阳的体积大小相当于( )个地球。2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星球叫( )。3太阳系是由( 、 、 、 、 )等构成的( ),( )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都围绕( )运行。4太阳系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 、 、 、 、 、 、 、 )。 5在( )和( )之间存在着数十万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行星,天文学把这个区域称为( )。6( )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环绕着其赤道
28、的巨大( )。光环主要是由一些( )、( )和( )混合在一起的碎块构成的。7彗星在靠近太阳的时候会出现长长的( )。1973年在( )出土的西汉初期的帛书 ,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彗星图。证明距今( )年前,战国时代的人们已留意到( )的不同形状及彗头中( )的结构。8我国有关哈雷彗星的文字记录,最早见于( )年前的 。9流星是太空中的( )和( )。当它闯入地球( )时,就会同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 )。若流星在大气中未燃烧尽,落到地面后就称为( )。陨石给我们带来丰富的( )形成演化的信息。10( )是地球的姊妹星。金星自转的时间比公转的时间( ),自转的方向与太阳系其他成员( )。金
29、星有厚厚的( )大气,表面温度最高可达( )。人们把日出之前看到的金星叫做( ),把日落之后看到的金星叫做( )。用望远镜观察金星,它也有( )的变化。11在晴朗的夏夜,仰望天空,我们可以看到( )。银河系是由千千万万颗星构成的庞大的( )。在银河系里,恒星的总数在( )颗以上,此外有各种类型的( )、( )和( )。12( )是天文学中使用的距离单位。主要用于度量太阳系外天体的( )。1光年定义为( )。真空中光速约是( ),1光年约是( )千米。13银河系的直径约( )光年。人类所观测的宇宙深度已达到( )光年。14银河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像银河系一样的( ),称为( ),简称( )。( )
30、是现在人类已观测到的宇宙部分。15河南( ),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公元10世纪的(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图之一。16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 )制作出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目前人类使用的有( )天文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 )太空望远镜等。17美国( )号火星车于2004年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 )星系群,距离地球( )光年。181928年,( )决定,将全天划分成( )个星座。星座名称是由( )组成的图形,结合神话故事,用( )、( )和( )来命名的。19北斗七星属( )星座的一部分,北极星处于( )星座。北极星总是出到在地球的( )天空。20古代中
31、国人经过长时间的夜观天象,发现了( )的方向和地球上( )之间的规律。“斗柄( )指,天下皆( ),斗柄( )指,天下皆( ),斗柄( )指,天下皆( ),斗柄( )指,天下皆( )。”这种以观察( )有规律的变化来定( )的方法,就叫做( )。21春季夜晚,我们在南天可以看到( )星座;夏季夜晚,我们在南天可以看到( )星座;冬季夜晚,我们在南天可以看到( )星座;秋季夜晚,我们在北天可以看到( )星座。22我国代号为“( )”的月球探测计划已于( )年开始实施,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分为“( 、 、 )”三个阶段。23开发月球的意义:(1)月球矿产资源丰富;(2)月球新能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3
32、)月球表面特殊的空间环境是建立天文观测站、研究基地和研制特殊生物制品、特殊材料的理想场所;(4)月球是人类探索太阳系、开展深空探测的前哨阵地和转运站。24探寻外星人的方法:(1)广泛接收和研究各种来自太空的电磁波信号;(2)主动向太空发射出信号;(3)发射探测器。25欧洲宇航局1997年10月发射升空的“( )”号飞船经过7年多的飞行,其携带的“( )”号探测器于2005年1月14日成功登陆( )。第四单元 我们学习了科学探究1我们的探究过程:( , )( , )( )( )( )( )。2实验。研究的问题:温度对盐的溶解速度有影响吗?我的假设:热水会加快盐的溶解速度。研究方法:实验法材料准备
33、:3个烧杯、冷水、热水、温水、食盐研究步骤:(1)分别往3个烧杯内倒入200ml温度不同的水,其中1号杯内水温25C,2号杯内水温40 C,3号杯内水温80 C;(2)分别往3个烧杯内加入5克食盐;(3)记录3个烧杯内食盐完全溶解的时间;(4)比较分析实验数据。研究结论:热水会加快盐的溶解速度。科学历程1在原始社会,人类就能利用( )等工具。进入农业社会,( )的发现,( )和( )等工具的发明、制造提高了工作效率。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 、 、 )进一步推动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发展。3波兰天文学家( )写出 ,否定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的错误认知。4( )在天文学和力学方面的许多发现,以及他所用的
34、( )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成就之一。5( )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科学家,他的( )、( ),以及他对光学、数学、化学的研究,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以( )的发明为标志的技术把人类带入了( ),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提高。7英国生物学家( )提出以“( 、 )”为精髓的进化论为生物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带来了一场革命。8近代科学的发展加速了( )的进步,技术进步又引起整个社会的( )。9( )是20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 )等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和他的理论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1020世纪初伴随( )和( )技术的应用而掀起了现代化浪潮。人类发明了( 、 、 、 、 )111969年问世、1993年对公众开放的( )迅速发展。( )已经把全世界联成了一个( ),人类进入了( )。12纵观科学发展史,科学成果都是在不断( )的过程中取得的。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今天的中国也正在向( )迈进。我们要用( )武装自己,做一名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