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自学的思考和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自学的思考和实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自学的思考和实践.精品文档.学生带我向远方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自学的思考和实践一、我的困惑:我们的学生真的会学习吗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我成为北师版实验教材的任课教师。应该说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接触新的课改理念,开始慢慢改变对教材的认识、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对新课堂的认识,慢慢知道了数学课堂是活动性的、生活性的、开放性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因为任教课改年级,各种培训学习的机会很多,国家、省、市、区级优质课和展示课没少观摩。在欣赏精彩的同时,我经常被一些现象所困扰:现象一:课堂教学在走“
2、尝试教学”的路子,让学生自学课本,谈收获。时间给足了,同伴的交流讨论也做了铺垫。可在全班交流时,遗憾地发现学生的收获很少,为什么呢?课本知识很真实地存在着,学生为什么学不到?现象二:老师精心组织数学活动,有激励的话语,用丰富的表情,试图努力推进课堂。可学生呢,始终游离于问题之外。这是为什么?静下心来想一想,学生为什么总是浮在学习的表面?为什么不去深入探究思考?是不喜欢还是不愿意?还是已经习惯于老师的引导了?平时,我们在看课的时候,经常不由自主地盯着老师的教来看,是不是我们该转换角度,看看学生怎么学的?现象三:在赛课或公开课的现场,当探究和交流活动如火如荼进行时,某学生却正忙于学习无关的事,他为
3、什么不感兴趣?是目的不明确?是问题不理解?还是找不到探究的思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现象四:经常,因为一部分学生掌握得不够好,老师不辞辛苦一遍一遍地反复讲;而学生们呢,听得无精打采;会的不想听,不会的听不懂。我们在感叹学生不懂事的同时,是不是还需要思考点别的什么?反复地“烫剩饭”,学生怎能吃出新感觉?种种现象的背后隐含着什么?教材变了,教师的教也变了,变得总能让我们眼前一亮。可是学生的学呢?我们有没有充分的给予关注?我们已经给的关注是不是真的为了学生?每当看到、想到这些课堂中的孩子,我常陷入深深的困惑:在我们的课堂上,在我们组织的很多教育活动中,学生的身份是什么?是编剧?是导演?还是演员?
4、面对新课改,我们究竟该为学生做些什么?学生的成长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教学改革是必须的,但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是教材的编写吗?是教师教的方式吗?还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能力呢? 二、我的思考:学生不可能永远依靠教师最初鼓励学生进行自学,缘于我无意间读到的这样一段话:“学生不可能永远依靠教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只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的学生才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对人的需要。”静心想来,这的确是需要我们用心来关注的一个问题。课程改革带来了教学方式的百花齐放,无论是比赛课、展示课、研讨课、常态课,老师们都在积极寻找新、奇、特的教学切入点和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每一种设计都充盈着教者
5、的智慧。学生在这种精心的预设中,在老师巧妙的引导下,进行着探索、思考和交流,他们体验着知识,收获着成功,这是我们都在努力实践着的新课堂,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教学境界。但是如果有一天,学生离开教师的预设,离开教师的引导,他们还会学习吗?他们知道该思考什么、该怎样思考了吗?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就明确提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论点,他认为“自学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发现使理解最为深刻,容易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也能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郭沫若先生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
6、,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所有这些,都在向我们传递着同一种信息,那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看看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望望杜郎口中学的三板块六环节的自主学习,再瞅瞅潍坊奎聚小学的自能学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充分尊重了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当每个学生把学习当成了自己的事情时,他们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所以进步得很主动、学习得很高效。记得在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中,有这样几句耳熟能详的话:“数学课程要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
7、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仔细回味这几句话,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对数学课程的特点、地位的阐述,还是对学习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的阐述,都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既然一切为了学生,那么一切的课程改革都要围绕学生进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才是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既然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我们应该给他们创造一种氛围,提供一些机会,做好细节指导,努力培养他们做主人的意识,继而形成做主人的能力。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
8、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才是我们最应该去努力追求并付诸实践的。三、我的实践:教会学生自己学习2008年秋天,区教育局领导带领部分骨干教师赴潍坊考察学习。潍坊浓重的课改氛围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深深震撼了我,也让困惑的我茅塞顿开,让我的思考有了实践的信心。(一)大胆改革学习方式受潍坊徐丽霞老师的启发,我在数学课堂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充分把学习的选择权放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我把全班学生按座区分为四个大的“主体协作学习组”,每个大组分为三个小组。上课时一般先让学生
9、自己学习新知,学不懂时可以同桌或小组互相帮助着学习,同学互助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也可以请教班内的任何一位同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学生有权利也有时间争论,可以讲解,可以反驳,可以辩论。因为问题是他们发现的,方法是他们辩论总结出来的,他们理解和掌握得更主动,更透彻,更全面,更持久。1.提炼总结“主体参与式”学习模式随着这种学习方式的变化和推进,慢慢地,我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数学课堂学习模式:第一环节: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简单营造学习新知的氛围,可以是简单的几句话,可以是一个小故事、小图片。新知的前续学习内容很重要,可适当安排温习的题目,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知之后,再用简短的语言揭示课题。第二环
10、节:自主学习,交流提炼。揭示课题之后,教师出示课本类例题,或根据学习内容,提炼几个能概括主要学习内容的问题,组织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困惑,实现第一个层次的交流、点拨,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克服因学生个体差异带来的对知识掌握的浅显。最后进行全班交流,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一步落实课时教学目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灵活调节交流频率,准确把握立足于学生自学结果的交流重点和难点,做好必要的强调、点拨和提升。第三环节:分层练习,深化拓展。根据学生自学和交流的情况,设计一定数量的、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练习题,帮助学生积累应用
11、知识的经验。练习题目要体现生活性、趣味性、层次性。此环节中,可以适度设计一些拓展性练习,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训练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对于练习题的讲解可以放给学生,进一步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环节:自主检测,反思提升。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做当堂达标检测,可以是活页内容,也可以是课本或基础训练的部分典型题、基本题。对于达标检测题的处理,可以当堂批改讲评,也可以课下批阅,下一节课讲评。课的最后,进行多形式的学生反思总结,总结知识与技能的收获,总结学习方法和学习情感的提升,也总结存在的不足和整改的打算。一个学生的总结可以抓住某一点,无需面面俱到。现行的教学模式很多,但更多的是在强调教师
12、要怎样教,要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我之所以喜欢自己的这个学习模式,是因为她更多关注了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学生的学习达到了一个怎样的度。只要课前吃透教材,课上老师完全可以把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进程上,而不是自己的设计流程有没有完美推进。2.主体参与式课堂的几个特征(1)给出自学提示,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在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种现象:因为学习任务重,老师在努力地、分秒必争地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新知识,希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能事半功倍。但常有那么一些学生,就是激动不起来,要么无动于衷不愿参与学习,要么思维飘散迟迟深入不到学习的主题,导致学习的效率不高,课堂很散。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驱动。在
13、他们的意识里,缺少时间的紧迫感和学习的效率感。如果让他们带着明确的任务去看书学习,去独立思考,去合作交流,他们会更用心,学习的时效性会更高。最初引导学生自学的时候,我是没有给出自学提示的,结果用的时间很多,而学生的收获很少。后来我开始给学生设计自学思考题,问题有些笼统,结果学生的收获没有增添多少。再后来,我给出的自学提示内容就比较详细了,学生在这些问题的指引下,慢慢开始学会看书的方法,悟出看书思考的技巧。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基础,我又开始慢慢撤身出来,问题逐渐回归笼统,直至没有问题的引领,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提炼知识点。这样的过程,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就慢慢提高了。(2)用好数学课本,培养学生自己看
14、书的意识和能力很多数学课上,我们看不到学生使用课本,我认为这是一个怪现象。课本是教育专家集思广益编写出来的,其使用价值不言而喻。我们的学生进入中学大学,走向社会后,他们的学习工具最多的就是课本,是各类学习资料。所以我认为,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看书的能力应该首当其冲。在课本中可以显性地学到什么?可以从文字和配图中得到什么启示?这种学习和思考,课本可以给学生,学生需要的只是一种方法的引领,和习惯的慢慢养成。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们为何不从培养学生对数学课本的兴趣入手,来构建自己的高效课堂呢?当然现在的课本有些知识并不是显性的,这需要培养学生透过表面看
15、本质的能力。此外,学生看书之后,常常受课本中解决问题思路的影响,这还需要老师去引导拓展,鼓励学生不要满足于课本的解题技巧,要努力创新,找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3)组织讨论交流,把握教学的难度和深度学生自己学习后,一般要组织他们针对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个过程既是学生自学的反馈,又是学习内容的提炼和深化,是课堂的核心。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把目光多放在学生身上,关注他们的思维现状,关注他们对知识理解和把握的程度,引导他们在交流中提炼知识点,把握知识的本质,必要时进行讲解,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落实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二)改革评价方式,采用“合作+竞争”的评价机制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
16、的学习态度是不容忽视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对学生进行及时而准确的评价,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毕竟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小学生,自制力没有我们期待的那么好。推行“主体参与学习”初期,学生的热情没有想象中的高,每次参与的只有少数学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和他们讨论制定了一套学习卡奖励制度:数学学习卡奖励实施意见(讨论稿)奖励办法1.累积办法:全班按座区分为4个大组,以组为单位进行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奖励卡采用累加的形式,根据课堂表现和家庭作业表现颁发一定数量的加油卡。5张加油卡兑换1张荣誉卡,5张荣誉卡兑换1张成功卡。2.评比形
17、式: 每学期进行两次评比,优胜组可以享有印制合影荣誉证书的权利。奖励细则1.家庭作业(每天一评,不留家庭作业时除外)(底线1卡)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得A最多的一组荣获1张加油卡。2.课堂表现(每天一评)(底线2卡)(1)课上认真倾听,全员参与学习,精力集中;当堂练习题完成数量和质量都最好的一组,奖励1张加油卡。(注:如果组内出现做题有错的同学,其他组员能优质高效的给予帮助,可视为全对。)(2)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勇于争论和提问,表现最好的一组奖励1张加油卡。 3.特殊贡献(经全班通过,随时奖励)在自习课上,能协助甚至代替老师帮助其他同学学习者,奖励所在大组1张加油卡。4.单元过关测试在每单元过关
18、考试中,得“优秀”等级最多的一组奖励2张加油卡。进步人次最多的一组奖励1张加油卡。5.期中和期末测试在学校组织的期中和期末考试中,得“优秀”等级最多的一组奖励3张加油卡。进步人次最多的一组奖励2张加油卡。惩罚意向:如果在课堂上,有严重违反纪律者,扣除所在组1张加油卡。此方案一出,就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赞同,他们积极参与争卡活动,自制力不断增强,集体荣誉感不断提升。课堂上,他们会互相提醒遵守学习纪律;学习有障碍时会主动交流,寻求帮助;老师提出问题时,他们会积极思考,争先恐后回答;如果有平时表现不好的学生站起来抢机会,他们会友好地把机会让出来。所有这些进步,让我很欣慰。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们的心情很
19、放松,学习的热情很高涨,学习效果也比较理想。(三)改革实验初见成效随着“主体参与式”学习方式的不断固化,实验效果日渐明显。2009年12月和2010年4月,这一实验成果经过两轮展示,我顺利当选为我区首届课改之星,并于去年4月份在临沂市构建高效课堂研讨会上作展示观摩,得到与会领导的认可。随后,受市教科研中心于科长的委托,我的实验展示课参加了两次外地交流。一次是2010年5月份在青岛举行的“有效教学、活力课堂”研讨会,一次是2010年7月份在济南举行的“全国第七届新课改研讨会”。每到一处,我的上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好评,这极大地鼓励了我,让我更有信心把这项改革实验做下去。2
20、010年9月,在全区小学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解读与研讨活动中,我进行了“主体参与式”教学策略的解读,并再次执教模式样板课,让这一实验成果得以在全区数学教师面前亮相。今后我会继续实践这一策略,努力修订和完善,力争更好地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四、我的收获:我与学生共成长在课改的路上风雨兼程,酸甜苦辣都是少不了的。当学生越来越喜欢我,也越来越喜欢数学课的时候,我感觉一切的辛苦都是那么有价值。就这样,我行进在专业成长的路上,收获着沿途的风景,也收获着希望和继续前行的动力。学生们在进步,我也在进步,这就是最大的幸福。(一)赛课让我更成熟8年来,我一方面沉浸在常态课堂里,改革,实践,积淀另一方面,积
21、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和教学竞赛活动,因为我明白,赛课展示活动是一个教师全面提升自己的必经之路。2003年以来,我先后参加了近10次各级赛课活动,荣获国家级讲课比赛二等奖1次,省级讲课比赛二等奖2次,市级讲课比赛一等奖3次,区级讲课比赛一等奖3次。此外,我还先后执教了3次省级区域性公开课、5次市级公开课、5次区级公开课。一次讲课就是一次督促、一次检阅、一次提升。我在这些课里摸爬滚打,逐渐成熟。(二)科研让我更丰厚科研是航标。在实施课改的进程中,我还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工作中去。近五年来,我主持或参与了多项课题研究,目前已经顺利结题的有3项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和2项区级课题。6篇实验论文、案例、反思
22、等陆续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各级获奖论文、案例数篇。科研工作对我而言才刚刚开始,我希望自己在这个领域做得更好,让我更丰厚,更有内涵。(三)荣誉让我更坚定数学课堂和教学改革历练了我,也成就了我。伴随着新课改,我先后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市教学能手、市教育科研能手、区优秀教师、罗庄名师、区课改之星、区优秀教研员、区数学首席教师。我深知,荣誉代表的不是我有多么优秀,但是见证着我前行得有多么坚定。五、我的反思:一切才刚刚开始任何一项改革都不会一蹴而就,绝非朝夕之功。我清醒地知道,无论是我的数学课改,还是我个人的成长,一切才刚刚开始。(一)反思我的学习模式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不可能是完美的,组织学生自己
23、学习也是这样。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需要作出不同的处理。例如一些概念教学,我认为,一定要把学生的独立思考放在前面,教师的引导尽量延后,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本感知概念的意义,教师引导提炼把握本质就可以了。此外还有一些“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我们也需要鼓励学生多尝试,没有思路时再看课本,从中得到启发,看不明白再和同学讨论,最后老师引导提炼技巧性的东西就可以了。而对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特别是一些公式推导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先稍加引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然后再鼓励学生自己学习,最后提炼知识。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样微调,组织学生自己学习一定是课堂的主旋律。因为,说到底,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老师只是
24、引导者、合作者,不能干预得太多,学生需要的是自己学习的经验和能力。(二)反思我的评价方式“合作+竞争”的争卡活动尽管已轰轰烈烈地开展,但是学生对“课堂表现”卡的界定还不是太成熟。课堂中如何真正客观、公正地评定“主体协作学习组”的综合表现,具体的操作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细化。(三)反思我的专业成长回顾我的成长之路,总感觉想的多而读的少,做的多而写的少。我知道,学习理论课堂实践及时反思,是一个很有效的成长模式。所以最近几年我也读了一些书,只是目的性和序列性不强,效果不甚理想。我还督促自己及时反思,总结了一些实践中的所得所悟,并整理成个人成长电子档案册。当然这还远远不够,总结和反思必须是随时随地的,这样我才能成长得更持久!感谢新课程的实施,让我有机会困惑和思考;感谢课堂教学改革,让我有机会实践和总结;感谢各位领导专家,让我有机会锻炼和成长;感谢我的学生,陪伴着我坚定而勇敢地奔向远方!成长是快乐而美妙的,我愿意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