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剪一剪、玩一玩》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剪一剪、玩一玩》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数学剪一剪、玩一玩教学设计.精品文档.剪一剪、玩一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对正方形的特征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并初步获得剪图的技能。2、在对简单图形变化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培养逆向思维、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对正方形的特征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并初步获得剪图的技能。教学准备:自制课件、若干正方形、不规则四边形卡片、尺子。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
2、,今天我们一起来玩 “剪一剪”的游戏。(板书课题)二、 新授:1、 先听清楚活动要求:我们每个孩子的桌上都有许多正方形纸,一次拿出一张,只能直直的剪一刀,将图形剪成两部分,看哪个孩子剪得快又剪得好。生:我剪了两个长方形;两个三角形;两个梯形;一个三角形一个梯形;一个三角形一个五边形等。刚刚老师看到了有的孩子是剪的形状相同大小不一样的两块长方形、两块梯形。还能剪出形状大小都不一样的两块?(随便剪)师:(请剪的形状相同大小都一样的两块的孩子)介绍你是怎么剪的?学生:对折后,沿折痕剪。学生说方法:我把边对边对折,角对角对折,这样可以得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长方形)。学生活动: 课件演示学生的两种剪
3、法(旋转平移)保留折痕,形成中心点。小结:同学们刚刚通过先将边对边对折或者角对角对折后,沿折痕剪,得到了两个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图形,老师将你们的几种剪痕组合在一起,观察课件(剪痕相交于一个点),你发现了一个怎样的秘密?(原来你们的这一刀下去全都过了一个点)我们把这个点叫中心点。怎么能找到这个中心点呢?检查一下,有谁的没过中心点?(要进一步证实,加深印象。)2、如果我们过中心点任意画一条直线,(课件演示)沿着画的这条线去剪,得到的两部分图形会怎么样呢?大胆的猜猜看。是不是只要沿着过中心点的线剪就能得到两部分大小形状一样的图形?下面每个孩子动手画一画,剪一剪。(课件验证)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只要沿
4、着过正方形中心点的线剪就能得到两部分大小形状一样的图形。三、猜想。今天我们发现了正方形中心点的秘密,这个秘密对其他图形是不是也适合呢?学生猜想()再课件出示:这些图形的秘密还需要我们聪明的孩子好好的去观察、操作,老师对你们有信心。通过刚刚和孩子们的游戏活动,老师觉得你们都可能是未来的数学家,因为你们做什么都是那么的认真、积极、主动,这也是我们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方法和态度,谢谢小朋友。认真记录学生活动、反思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剪一剪、玩一玩”一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正方形等四边形的基础上我们开发的一个课外补充素材。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动手操作等活动来进一步的巩固认识正方形的特征,自主探究出剪的
5、技巧,主动构建并理解了知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逆向思维、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融观察、实践、交流、评价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知识,是当今国内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向之一,同时充分发挥教材中学具操作的功能和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在感知中形成概念,在操作中观察比较,探索方法规律,形成各种学习能力。如学生通过剪一刀的活动将一个正方形剪成两个规则的形状,发现一个正方形可以剪出不同的形状,如下图:当学生用正方形剪一刀形成两部分后,体会到原来可以分成两个长方形;两个三角形;后三种情况很少出现(两个梯形;一个三角形
6、一个梯形;一个三角形一个五边形)。针对这一现象,主要是学生习惯了分成两部分就是平均分。所以我把问题设计细,根据学生剪出的情况分层次的提问:刚刚老师看到了有的孩子是剪的形状相同大小不一样的两块长方形、两块梯形。还能剪出形状大小都不一样的两块?请剪的形状相同大小都一样的两块的孩子介绍你是怎么剪的?这样由孩子主动介绍自己的想法,激发孩子的兴趣的同时也就引出可以边对边对折,角对角对折的方法得到长方形和三角形。在对折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的用课件将折痕组合从而让学生发现中心点,初步感受过中心点的折痕就能剪成两部分形状大小一样的长方形和三角形。教师这个时候提出猜测:是不是随意过中心点画一条线,沿着这条线剪开得到
7、的两部分图形大小形状可能会怎么样呢?学生这个时候猜测可能一样大,也有猜不一样大的,我在教学中也不急于揭晓答案,而是一步步的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想办法去动手验证。整个探究环节,学生操作、交流得非常充分,学生由对探寻的规律一无所知、到逐步发现规律,进而归纳、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他们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探究中发现规律,结论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孩子们的认识是一步步深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促进了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通过老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出“只要剪痕过正方形的中心点都可以得到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图形”这一结论。这个片段是不是得到这个结论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呢?我认为不应该让学生满足
8、于浅层次的多元成功体验上,而应该精心设计练习,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广阔的天地。师:今天我们发现了剪一刀将一张正方形纸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的秘密,这个秘密对剪其他平面图形是不是也适合呢?出示下列图形: 学生猜想:适合的图形是长方形、三角形因为此次片段的教学在省子课题研讨会上展示,我个人考虑时间原因而没有进一步进行延展了,学生就带着一定的悬念,感觉摸棱两可不严密,练习拓展环节在走形式,这也是本次片段教学的一个不足之处。在猜想后应该让学生选取其中一两个图形说说想法,就地取材进行验证。如长方形学生也能根据角对角的对折和边对边的对折来发现也可以找到中心点,有的三角形可以找到中心点而有的三角形却不能等等,这样将激发学生思考,什么图形才会有中心点呢?为后段的教学做铺垫,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这个片段的教学,我体会到每一个素材开发后,我们应该深刻的挖掘素材本身的思维含量,注重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事实上,每个环节的设计,看似平常,却是孩子思维活动的发动机,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数学思考,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自然培育,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和谐发展。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要及时的总结经验教训,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记录学生每次活动的反应,并详细分析,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落到实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