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提升数学活动经验构建有效数学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提升数学活动经验构建有效数学课堂.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提升数学活动经验构建有效数学课堂.精品文档. 提升数学活动经验构建有效数学课堂【摘要】:关键词】: 数学课堂 学生思维 小学数学 反馈环节 解决问题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片面追求时髦的外在形式,忽略了对数学活动本质的提升,导致数学课堂华而不实。因此,要用数学化的眼光审视当前的数学教学,抓住时机,适时提升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让数学课堂从形式走向实效,进而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一、把生活经验提升为数学经验,让学生学习学科的数学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数学,并不意味着数学
2、教学仅囿于让学生能借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如果仅重视生活经验的再现与利用,忽略了把生活经验提升为数学经验,那么学生尽管学得热烈、积极,却少了数学化的深入思考,思维仍然徘徊不前,无法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学科的教学”的本色。因此,教师必须摆正生活感悟与数学思考的关系,应把生活经验作为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催化剂,引导学生把现实的、具体的生活经验提升为理性的、抽象的数学经验,在数学化的思考活动中建构数学。 如教学一年级的“用数学”时,教师引导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后,仅让学生会列式解答是不够的,应突出解决问题的建模过程。如下: 师:从图中知道,一共有13个小朋友捉迷藏,其中看得见的有6人,问藏起来多
3、少人。你能把这些信息填写在相应的框框里吗?(生填写如下) 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这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求的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从而把生活经验数学化:知道两部分的总和与其中一个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对生活经验进行加工,把生活经验提升为数学经验,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建立用减法解决问题的模型,从本质上认识减法的意义。 二、把感性经验提升为理性经验,让学生学习思考的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是抽象的,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动手实践是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但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并非意味着数学教学仅满足于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如果学生的思维仅停留于感性经验的层面上
4、,不能在感性认识中揭示、获取理性的经验,那么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就无法摆脱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束缚,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就不能得到训练与发展。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比较,揭示出感性经验背后的理性、抽象的数学经验,让学生获取具有概括性、普遍性的数学概念。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灵活地运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让学生把正方形纸折一折,表示出其中的1/2。学生折出的方法有很多,如图(1)图(4): 如果教学仅停留在这几种具体折法上是不够的,还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比一比,这些折法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折痕都经
5、过了正方形的中心点,然后让学生再次动手验证。“沿正方形的中心点对折,每一份是正方形的1/2吗?”学生由此又探索出新的折法,如图(5)、图(6),从而把学生个别的、肤浅的实践经验提升为普遍的、抽象的理性经验,使学生认识到“只要沿正方形的中心点对折,其中一份就是1/2”这一具有广泛意义的数学概念,促进了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把失利经验提升为有利经验,让学生学习自己的数学 课堂教学是师生动态生成的过程,其中学生的失利经验反映了学生的认知困惑,应成为教学的着力点。如果教学漠视学生的失利经验,机械套搬教学预设,就会使教师的“教”背离学生的“学”,难以收到教学的和谐共振效应。对于学生生成的失利经验,许
6、多有经验的教师不是冷眼回避,而是“窃喜”珍视,然后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失利中长进,生成了精彩的教学。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失利经验,因势利导地把它提升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并调整教学策略加以施教,让学生真正学习自己需要的数学。 如教学“除法的简便计算”时,课尾让学生练习1700500,结果许多学生迁移“商不变规律”,出现了这样的错误:1700500=175=32。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简单地回避,也不能仅是讲解强调,而应让学生主动识错、纠错。可先让学生用“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加以检验,发现5003+21700,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从而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17个百里包含了3个5百,剩下2个百
7、,所以余数应是2个百,即200。最后,让学生补充完善“商不变规律”:被除数、除数同时除以同一个数,商不变,余数也同时除以一个数。这样,把学生的失利经验提升为有利的教学资源,能让学生深入思考,进而建构具有个性意义的数学。 四、把知识经验提升为策略经验,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数学教学内容不仅包括结果性的知识经验,而且包括过程性的策略经验。数学教学如果仅着眼于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那么学生获得的仅是机械般的死知识,难以“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隐性的策略经验往往寓于显性的知识经验中,并与显性知识相伴相随。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有
8、利于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高度出发,注意引导学生领略与知识经验相伴随的策略经验,实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的。 如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时,仅让学生会通过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重视培养估算的意识,让学生会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为此,课始可创设如下情境:“王老板想买一块面积为1800平方米以上的地皮。土地开发商张经理向他推荐了一块长104米,宽19米的长方形地。张经理推荐的这块土地有多少平方米?这块土地有1900平方米以上吗?”引导学生比较判断:“哪个问题需要精确计算?哪个问题只要用估算就可以解决?为什么?”这样,一方面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选择应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让学生结合“这块土地有1900平方米以上吗”这个问题进行思考,体验到可以选择用估小法进行判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估算技能,而且能结合情境选择恰当的估算策略,学习到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数学。 总之,数学教学应姓“数”。教师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的高度出发,注意适时提升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由表及里获取理性的数学经验,使数学教学成为学科的数学、理性的数学、学生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进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