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世界经济四个热点问题的基本判断.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556659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当前世界经济四个热点问题的基本判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对当前世界经济四个热点问题的基本判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当前世界经济四个热点问题的基本判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当前世界经济四个热点问题的基本判断.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对当前世界经济四个热点问题的基本判断.精品文档.对当前世界经济四个热点问题的基本判断龚雄军博士当前,国内外对世界经济走势,危机过后全球分工模式,如何应对低碳经济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存在很多分歧。通过近期密集调研,形成了对四个热点问题的基本判断。一、如何认识当前世经形势触底但没有复苏三个大的基本判断:第一,先行指标显示,世界经济已经触底 “反弹”。(1)恐慌平静了,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全球证券市场止跌回升30%以上,金融机构利润回升,一些银行恢复发行长期债券的能力。 (2)金融市场初步稳定。美国融市场利差大幅缩小,美国“量化宽松”在内的稳定

2、经济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金融机构困境得以缓解,估计不会发生新的破产。(3)大宗商品涨价迅猛。油价过去3个月上涨75%以上,最高突破70美元/桶。CRB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比2月底上涨183%,高盛S&P GSCI大宗商品价格指数3月内上涨22%。(4)国际航运市场回暖。国际贸易领先指标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创5个月新高, 5个月内上涨6倍。(5)发达经济体先行指标和信心回升了;世界范围内的采购人经理指数(PMI)、服务业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经济领先指标等各项经济先行指标纷纷保持上升态势。工业生产低位拉升,消费出现回暖, G20和G8组织以及美国、日本和欧盟政府纷纷宣布经济触底或出现“部分复苏迹象”

3、。第二,“反弹”难以持续,经济恐在底部反复波动。(1)“反弹”是财政刺激的效果。发达国家经济回暖企稳,得益于各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例如,在美国财政刺激下,居民个人收入出现一定的增长,但个人收入增长预期并不佳。(2)“反弹”是美元贬值和补充存货的效果。最近3个月,美元贬值最大幅度超过14%,各国趁国际大宗商品低价纷纷补充库存,导致大宗商品美元价格飞涨。企业去库存化也进入减少阶段,过去一段时间,美国服装鞋帽、汽车、电子产品等进口降速都超过国内销售降速,一些行业和企业开始增加库存和订单。(3)“反弹”是恐慌性下跌后回调的效果。金融市场急剧恶化,导致经济恐慌性下滑,特别是国际贸易表现最为突出。信贷

4、市场有所好转后,过大跌幅开始向上纠正。(4)衰退和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全球16万亿美元的有毒资产尚未得到彻底清理,监管等金融体系深层次问题远未解决;美国房市迄今仍未见底,商业地产按揭、信用卡等消费信贷损失隐而未发;美欧面临修复资产负债表的重任,短期财政刺激效应消失后,需求将重回疲软。第三,世界经济驱动力不足,将在调整中缓慢复苏。(1)去债务化降低消费需求。未来23年,美国消费者被迫增加储蓄,降低债务水平,储蓄率每上升1%,消费将下降6千亿美元。(2)去杠杆化将导致西方消费和投资需求迅速下降。由于政府大规模注资拯救,欧美金融市场才得以继续运行,处理银行不良资产和补充资本金将持续较长时间,在此进程

5、结束前信贷紧缩不会出现根本性缓解。(3)全球产能结构性过剩,企业投资疲软。2007年中国钢铁产能达到5亿吨,过剩16亿吨,即40%。世界银行认为,目前全球生产能力普遍过剩,在消费需求不足和长期资本筹措困难情况下,企业投资将在较长时期内处于较低水平。(4)贸易保护主义和全球化放缓的影响。2009年一季度占全球FDI流入量60%的57个国家FDI流入同比下降54%,跨境并购下降77%。FDI下降有周期性因素,15中国经贸国际贸易2009年第8期全球化监管以及发达国家“产业回归”政策可能降低国际产业转移步伐。从历史经验看,目前此次危机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给世界经济造成重大损失,要消除

6、衰退带来的影响,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至少需要35年。国际贸易中已经出现贸易保护主义、投资保护主义、金融保护主义、就业保护主义等政策,很少有在危机后自动消亡的。(5)美元贬值加速通胀抑制全球复苏。美国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美元贬值促进经济复苏,调整经常账户赤字。未来25年美元还可能继续疲软。美国贸易赤字已经连续7个月下降。贸易赤字占GDP比重从最高时的10%降至65%,并仍在下降。美进口需求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一旦美国经济有所缓和,美宽松财政和货币政策转向收紧和控制,不排除经济高通胀、高利率、低增长的可能。(6)结构性失业限制需求增长。发达国家就业状况近期难以改观。就业复苏通常滞后经济复苏45年,加上全球

7、年新增劳动人口045亿,全球就业形势严峻局面将持续68年。此次危机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给世界经济造成重大损失,要消除衰退带来的影响,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至少需要35年。二、危机过后全球分工模式会不会变长期不会变,短期会有大调整第一,美国消费驱动经济模式长期“不会变”。(1)从历史层面看,美国消费驱动经济模式是发达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不断发展的产物,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习惯、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等因素密切相关。美国经济由生产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已有100多年历史,低储蓄高消费模式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和美元本位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历史必然性。(2)历史数据表明,实际个人消费比实际GD

8、P或实际个人收入表现得更为平滑。自1949年以来,各季度个人消费最大降幅度为12%, 1952年来则不到10%。目前最悲观的预测是2009年美国个人消费下降5%。(3)从全球化角度看,美国消费模式体现了国际分工和资金流动格局中的比较优势原则。在当前分工体系中,中心国家美国得到的好处是能够以低利率为经常账户赤字和财政赤字融资,保证本国居民高消费;外围国家得到的好处是能够长期通过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弥补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金融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商品资金循环模式。(4)美国能长期跨期借贷消费与其经济科技实力、美元地位和高度发达金融体系密不可分。目前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劳动力数量保持增

9、长的国家, 2008年非农私人部门小时产出增长率27%,与2007年持平,美经济增长率有望长期保持在3%左右水平,在发达国家中是最高的。美元在全球货物贸易结算、外汇交易、债券市场和外汇储备中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动摇。经济失衡是储备货币现象,只要美元储备货币地位不变,美国就没有动机和可能平衡国际收支。美国依然是世界最富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美国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极具活力的微观经济基础,仍然是外国投资者理想的投资场所,外部资金还将不断流入,从而弥补私人部门储蓄不足和储蓄投资缺口,美国资本账户的顺差和美国的个人消费模式还能持续。第二,东亚生产美国消费模式会发生周期性的调整。(1

10、)超前消费会挤掉“泡沫”。金融危机不是美国消费模式发生了问题,而是金融过于自由化,包括放松金融监管、经济过度虚拟化、金融投资盛行等系统风险,导致了经济泡沫和过度消费。随着各部门去债务化和金融去杠杆化,美国消费中的“泡沫”将被压缩,储蓄率短期会持续上升。但美国储蓄率上升是对过去失衡的纠正,调整具有周期性,去库存化、去杠杆化基本结束后,进口消费将趋于稳定,美国人口结构老化也将使得储蓄率结构性下降,未来消费仍将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仍会占到GDP的66%左右。(2)经济全球化无序发展模式16中国经贸国际贸易2009年第8期。一是全球化将朝有管制的方向发展。加强对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对冲基金、信

11、用评级机构等的监管及对不受约束的低碳经济代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发达国家主导的低碳经济将成为国际经济新规则;低碳经济对我国经贸发展有利有弊。“避税港”进行规范是大势所趋。二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由美欧转向新兴国家。金融危机以来,美欧成为施行保护措施最多的地区,中国等新兴国家则成为国际投资、并购市场的生力军。三是全球化治理方式面临变革。转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治理,G20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显。(3)世界经济失衡会有周期性调整。危机期间,“赤字国”民众普遍减少举债和消费,增加储蓄,中国等“盈余国”则努力鼓励国民消费,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内需。短期内,发达国家对实体经济重视度回升,世

12、界制造业甚至可能出现“逆转移”现象。美国通过美元贬值促进经济复苏,也会调整经常账户赤字。长期看,发达国家调整工资结构,将继续失去竞争力的岗位外包,加大教育培训和科技创新力度,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保持经济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三、如何认识低碳经济早准备,早应对1低碳经济代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世界经济历经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一是低碳产品、服务和技术。预计2050年,全球低碳产品市值将达每年5000亿美元。二是节能产业。过去10年杜邦公司节能减排使产能提高30%,能耗降低7%,温室气体减排72%,节省成本20亿美元以上。三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到2010

13、年全球对清洁能源投资将达4500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220%。目前新能源、低碳技术和绿色经济尚不成熟,未实现大规模的商业运用,但美国已决心发展绿色经济,凭借其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充足的人才储备,不排除两三年内迅速将其打造成支柱性产业,欧日也会响应,发展中国家跟不上新形势可能再次落伍。2发达国家主导的低碳经济将成为国际经济新规则。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相继推出自己的绿色经济计划,并积极推进气候立法,发达国家一致要求发展低碳经济的意图在于:第一,摆脱金融危机困境。希望气候新政能催生投资新引擎,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行业创造更多的绿色岗位和绿色收入。第二,把持国际话语权。争夺未来低碳经济时代的主导地位

14、,抑制传统能源价格上涨,打击委内瑞拉、俄罗斯和伊朗等国的利益。第三,遏制新兴大国。试图通过增加新兴大国发展成本,打压其竞争优势,在无法实现充分低碳发展的时候遏制这些国家的发展空间,继续占据全球产业和经济增长制高点,本质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第四,主导国际经济新规则。G20伦敦峰会公报明确提出推动经济向低碳绿色方向发展,近期美欧纷纷叫嚣要征收边境调节碳税,发达国家已经达成同盟,“低碳”势必成为国际经济新规则。3低碳经济对我国经贸发展有利有弊。一方面,我国经济和能源结构“高碳”特征突出,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碳排放空间,“经济低碳化”将会大大削弱我国比较竞争优势,对我国贸易、投资造成重大影响。例如,若按

15、目前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价格(45美元/吨CO2)对我国产品征收“碳关税”,我国进入欧美市场的产品关税将在目前3%4%的水平上提高14个百分点,势必严重冲击我国加工贸易生产方式和利用外资,削弱劳动力成本优势。另一方面,我国资源能源效率亟待提高,碳成本和环境成本亟待降低,节能环保对我国有实际需要。全球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国内产业、经济结构向低碳和循环经济调整升级,有利于我国引进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设备和产品,加强气候减排国际合作,促进我国贸易结构优化升级,也有利于从国际碳排放交易中获得技术和资金。如何做到趋利避害,关键是要早准备、早应对:一是对内尽快建立自己的碳权交易机制,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加快产业

16、升级转型,从战略上与发达国家展开全面竞争。二是对外做好谈判应对工作。坚守17中国经贸国际贸易2009年第8期但有区别责任”的底线,坚持发达国家绝对量减排,发展中国家增量递减,推动发达国家扩大向发展中国家减排提供资金、转移技术。四、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会不会大面积爆发可能性较小,但持续高涨危害不可小觑1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处于隐性阶段没有直接爆发。当前,全球正酝酿形成一轮保护主义新浪潮,除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还表现为金融保护主义、就业保护主义、投资保护主义等,保护对象由商品扩展到资金、就业职位、技术及支柱企业。除提高关税、进口管制、反倾销等直接的保护,也出现货币贬值、政府补贴等变相保护

17、,还有以政府指令或压力形式出现的干预型保护。保护主义遍及各大洲,在各种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都有体现,已经形成席卷全球的浪潮。但WTO等一系列国际协议,阻止了大规模提高关税等赤裸裸的保护主义措施,保护主义还处于隐性和可控制范围,各国政府都高调反对保护主义,但一些国家试图钻国际规则的空子,给保护措施披上“合法”外衣。2近一段时间贸易保护主义还将持续高涨。当前构成贸易摩擦的长期性因素和金融危机导致的周期性因素相互叠加。第一,世界经济将经历较长的低迷调整期,各国均有可能迫于国内压力而采取救济措施以求自保,有可能还将掀起一波又一波全球保护主义的浪潮。据WTO报告,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后3个月内,“出台更多限

18、制和扭曲政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第二,全球就业严峻局面还将持续68年,为保就业,美、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重提“再工业化”主张,这将加剧产业摩擦。当前各国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中,不少都利用了多边贸易规则的灰色地带,或多或少都含有保护主义色彩条款。第三,西方所谓规范全球化进程也可能诱发大规模贸易保护措施。法国总统萨科奇认为货币、社会与环境倾销、劳工标准问题已超出非正当竞争范围,致使西方蒙受了市场和就业双重损失,必须用“合作性全球化”取代“冲突性全球化”,明显针对新兴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第四,推进绿色经济会带来大量绿色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中预计会出现更多的绿色壁垒,环保标准会进一步提高,碳标签、

19、碳关税、行业减排等变相保护措施都可能出台。第五,危机时出现的贸易、投资、金融和就业保护主义措施,不会自动、迅速消亡,当前危机中各种保护主义将导致世界贸易、生产、金融全球合作进程减缓,多边贸易谈判短期内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尽管全球化总体趋势不会逆转,但可能经历一个各类保护主义升温的特殊时期。同时要看到,促进世界经济尽快走出危机和衰退符合各方利益,现在的国际环境已不同于“大萧条”时期,各国在经济相互依存的现实面前,不可能任由全球化进程倒退,此轮保护主义也会受到各种制约。3中国将长期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的严重压力。三方面的原因决定了中国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受害者:首先,世界出口大国的地位。中国是世界

20、第二大出口国,占全球出口的89%,顺差2955亿美元,占世界所有国家顺差的15%。其次,既定格局的挤入者。中国经济在西方“体制外”不断崛起,总量和市场份额还将不断提高,有意识或无意识针对中国的遏制、排挤或是打击以求自保的少不了。再次,短期内我国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改变不了。在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对外贸易还将保持“大进大出”的局面,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必须冷静看待我国外部环境趋紧导致的贸易摩擦问题。第一,面对贸易摩擦要保持平常心态。发生贸易摩擦说明我们获得了发展,是在所难免。第二,要认识到日趋增多的贸易摩擦客观上督促中国经济发展的提前转型。贸易摩擦既督促企业转型升级,也督促政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三,应对贸易摩擦以确保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期为主。不纠缠于个案,关键要防摩擦全面失控。(作者单位:商务部政策研究室;责任编辑:王锦红)18中国经贸国际贸易2009年第8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