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材料:三年级上册教材介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材料:三年级上册教材介绍.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材料:三年级上册教材介绍.精品文档.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介绍第一单元测量一、教学内容1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2质量单位:吨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三、编排特点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1)从测量教科书的长、宽、厚的活动引出“毫米”。(2)通过观察直尺刻度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借助1分硬币的厚度帮助学生
2、巩固1毫米的表象,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3)通过量课桌长度的活动引出“分米”,并通过观察直尺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4)用手势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5)用公路上的路标引出“千米”。(6)用桥梁限重的童话情境引出“吨”,借助学生的体重、动物的体重帮助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以吨作单位。(7)单独编排“生活中的数学”。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第2页的测量活动和第5页第3题都是先估测再实测,让学生通过估测结果与精确结果的比较不断调整自己的估测策略。四、具体编排(一)毫米、分米的认识1 例1(毫米的认识)(1)学生先估测教科书的长、宽、厚,估测
3、时学生都是以学过的“厘米”为单位。(2)实际测量时,教科书的长仍是整厘米,宽不能用整厘米表示,学生用两种方式描述:比14厘米多8小格,比15厘米少2小格。此时学生还不知道“毫米”的概念,只要说出多几小格或少几小格就可以。量数学书的厚度时,不到1厘米,也使学生产生继续探索的欲望。(3)此时,小精灵提出问题“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自然地引出产生“毫米”的必要性。(4)通过让学生数刻度尺上1厘米长度里有几小格,直接给出“毫米”的概念(通过观察刻度尺,帮助学生建立毫米的表象)和“1厘米10毫米”的关系。(5)“毫米”表象的巩固:1分硬币的厚度。(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举出更多的例子,如储蓄卡
4、的厚度、IP、IC卡的厚度。)(6)“毫米”的应用:自动铅笔的铅芯有0.7mm、0.5mm,降水量。鼓励学生说出更多的例子。2例2(分米的认识)(1)通过两个学生用不同的方式量课桌的长度,引出用10厘米为单位来量比较方便,突出出现“分米”的必要性。(2)直接用刻度尺直观表示的方法说明1分米有多长(建立长度表象)以及分米和厘米的关系。(3)米和分米的关系教材上没有给出,而是让学生自己思考。(4)让学生用手势比划1分米的长度,巩固1分米的长度观念。(二)千米的认识1例3(千米的认识)(1)从公路路标的实际情境引入,说明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使学生感受认识“千米”的必要性,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使学
5、生明白路标的具体含义。(2)借助学校操场这一学生熟悉的题材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并给出千米和米的关系。(教学时,可以利用当地实际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表象,如A地到B地大约是1千米。)2例4及做一做(进一步用身体的感受体验1千米的长度)可以通过对距离的感受、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对走路步数的感受、对身体疲劳程度的感受等多种方式来体验1千米的长度。3例5(单位的换算)(三)吨的认识1例6(吨的认识,吨和千克的关系)(1)通过童话情境引出主题。在解决“能同时过桥吗”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吨”的概念、吨和千克的关系。(2)在学生掌握了吨和千克的关系后再让学生回头解决一下主题图中提出的问题。(3)结合
6、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除了教材上的例子以外,还可以说说其他的例子,如汽车的载重量是3吨,万吨巨轮,等等。也可以让学生想想1吨大米有多少(每袋25千克),让学生借助熟悉的物体的体积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2 例7(单位换算)3做一做(第12页)第1题,吨在生活中的应用;第2题,利用计算和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四)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了解“千米”“千克”“吨”等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你知道吗”利用学生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五、教学建议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
7、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教学内容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和原通用教材相比,有以下变化:1原来把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问题编排在这一单元。现在这部分内容在三册已经出现。2原来按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不连续退位连续退位的顺序编排,现在基本不教学不连续进位和不连续退位,改革的步子更大。3原来把加法验算、减法验算分别编排在加法和减法部分,并且验算的方法单一(加法只能用交换加数的方法验算,减法只能用差加减数的方法验
8、算)。现在把加减法验算结合编排,更突出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并且验算的策略更加多样化。4根据课标要求,万以内的加减法限于三位数以内的加减。更多位数的可以用计算器计算。5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用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三、编排特点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1)加法:计算中国部分野生动物的种数。(2)减法:云南旅游。(3)加减法验算:购物。2加强估算。加法和减法都是先估算再精确计算。3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1)计算5
9、00185时体现算法多样化。(2)加减法验算策略的多样性。(3)加减法的法则归纳不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讨论得出。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不进位加、不退位减不单独出现例题。三位数加三位数,和是四位数的情况也不单独出例题,只在练习中出现。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利用前面的计算方法自己完成。四、具体编排(一)加法1主题图:(1)通过四类动物全球已知种数、中国特有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的统计,一方面为后面的计算问题提供信息,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2)等学生学会后面的计算方法后,可以回过头来让学生选择这个统计表中的信息,再提出一些问题进
10、行计算,充分利用主题图。2例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和超过100)(1)从主题图中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方法。(2)对于笔算加法的注意事项与进位的思想和技巧,学生已经掌握,这儿主要是让学生利用迁移类推来学习连续进位加,并为后面的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奠定基础。(3)不再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3例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1)题材仍是从主题图中抽取出来的。(2)先估算后精确计算,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培养判断结果合理性的习惯和能力。(3)把例2的连续进位加的原理类推到三位数加三位数,加以一般化(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这也是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
11、力的体现。4做一做(第18页)最后一题是三次连续进位加,和超过1000,要求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二)减法1例1(一般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1)借助于云南之游的情境,一方面,为自然地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学习地理知识的机会。如,昆明的标志性旅游景点是石林、大理是三塔、丽江是玉龙雪山。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向学生介绍这方面的知识。(2)三个插图体现了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图中给出三个城市的相对位置及昆明到大理、昆明到丽江的路程,第二个图给出故事的具体情境,这是不涉及到时间、速度的最简单的行程问题,给出了出发点、终点、此刻位置、相对距离等要
12、素,很自然地提出问题。第三个图是一个线段图,是把实际问题数学化的一种方式。从这个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种条件(如行走的方向、昆明到大理和丽江的路程、求的是什么,等等。)(3)也是先估算再精确计算。教材上只是给出一种估算的策略,实际教学中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如520150。(4)笔算的详细过程教材没有给出,而是让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退位减法知识,通过小组讨论来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5)和加法一样,教材上也没有借助直观的操作和动态的退位过程图来帮助理解算理。2做一做(第23页) 可以提出各种问题,加法和减法都可以。3例2(被减数十位是0的连续退位减)(1)在
13、例1的基础上改变数据。(2)教材上只列出竖式,具体计算让学生自己完成,编排意图同前,都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行解决计算问题。4例3(被减数是整百数的连续退位减)在这儿,教学的重点不是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的技巧,在这儿不作重点讲解。重点是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教材上提供了三种不同的算法,并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算法。(三)加减法的验算1主题图:提供了小朋友和妈妈一起购物,通过计算两个物品的总价,计算找零两个问题引出例1、例2的内容。把加减法验算同时放在加法、减法后面编排,有利于对加强加减法互逆关系的认识,并且验算的方法也可以更加多样。2例1(加法的验
14、算)重点突出验算方法的多样性(三种:交换加数位置,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隐含的数学知识:加法交换律、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3例2(减法的验算)同例1,突出验算方法多样性(两种:被减数减去差等于减数,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五、教学建议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教学时,要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产生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教学时可以利用教材上的题材,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设计情境。2放手让学生探索,自己完成计算任务。要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运用迁移类推能力,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讨论,自己解决计算问题。但有一点也要注意,如果学生掌握起来有困难的话,还可以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算
15、理。虽然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的算理不难理解,但学生在学习时还是很容易出错,教学时还是要保证一定的训练时间和数量。第三单元四边形 一、教学内容1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2周长的概念,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3长度的估计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平行四边形。2使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3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三、编排特点1从日常生活中引入几何概念,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几何知识。利用校园的情境认识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树叶、教科书、小国旗、钟面)来认识和计算周长。2利用活动巩固对几
16、何概念的认识。教材中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活动:涂色、分类、拉一拉平行四边形、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用长方形纸剪平行四边形、用七巧板拼图、实际测量一个物体的周长,等等。这也是由几何知识的直观操作性决定的。3周长的概念更强调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任意图形(包括不规则图形)入手,使学生体会到周长是一个一般概念,避免学生产生只有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规则图形才能求周长的思维定势。此外,通过对一般图形周长求法的探索,使学生经历长、正方形周长求法的知识形成过程。四、具体编排(一)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1主题图:提供了一个校园的场景,图中有很多几何图形,其中包括很多
17、四边形,如学校大门的推拉门上有平行四边形,人行道上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篮板是一个长方形,篮板上有一个长方形的框、羽毛球场地上有很多长方形、足球门上有长方形、梯形,远处教学楼的楼梯上有平行四边形、窗户是长方形的。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进行观察。有些名词,如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虽然没学过,但如果学生有这方面的知识,教师要给予肯定。通过观察主题图,可以看到生活中有各种四边形。2例1(认识四边形)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颜色,从而让学生通过讨论,找出四边形的特征: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认识长、正方形的基础,可以利用长、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归
18、纳四边形的特征。这也是合情推理(归纳)的一种体现。可能有的学生一开始认为第三行第二个图形也是四边形,认识了四边形的这两个特征以后,就能正确地判断了。通过本例,学生对小学阶段出现的各种特殊四边形乃至一般四边形都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以后的学习中将逐一认识。3例2(对四边形分类)(1)例1的目的是把四边形从其他图形中区别出来,例2是在四边形内部进行分类。(2)教材上给出了三种分类结果:A长方形、正方形是一类,其他是一类。(突出了长方形、正方形四个角的特征。)B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是一类,梯形是一类。(突出所有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特征。)C长方形是一类,正方形和菱形是一类,平
19、行四边形是一类,梯形是一类。(把第二种分法进一步细分,突出正方形和菱形四边相等的特征。)(3)鼓励学生发现更多的分法,但是一定要注意让学生说出分的理由来。(如把平行四边形分成矩形和一般平行四边形两类,或分成邻边不相等的和菱形两类。)(4)通过本例,可以进一步感性地认识和区别各种四边形的特征。4做一做(第36页)第1题,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四边形,可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第2题,让学生通过在钉子板上围不同的四边形,可以进一步体会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矩形四个角是直角等特征。5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及下面的做一做(1)在前面认识四边形时,学生已经见过平行四边形,这儿是单独对它进行初步的认识。(2)
20、通过校园里楼梯上和伸缩门上的平行四边形使学生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小精灵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这样的门能伸缩?”去发现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点(变形后仍是平行四边形)。(3)下面的“做一做”实际上就是对例1问题的回答。通过实验使学生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平行四边形具有可变性,如果把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固定,转化成两个三角形,就稳定了。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这一特性时,可以借助于生活中当椅子发生前后左右晃动时,只要在凳子腿上斜着钉一根木条就固定的例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6围、画、剪平行四边形(1)前面已经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在这儿也不对平行四边形下定义,只要求学生在钉子板上
21、围出来,然后让学生观察围出的平行四边形,说一说它的边有什么特征,使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2)画平行四边形比围平行四边形稍难,要让学生结合围平行四边形的过程来想应该怎样画。(首先确定一个顶点,再任意画出一条边,然后任意画出相邻的边,这样就确定了三个顶点,最后一个顶点就不能任意画了,要使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相等。)(3)用一张长方形纸剪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很多,教材上只提供了两种,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创造出更多的剪法来,而且要保证剪出来的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四边形,不能仅凭感觉剪出来像平行四边形就可以了。(二)周长1例1(概念)(1)给出一组实物和一组几何图形,实物有不规则的,有规则的。但这些实物
22、和几何图形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封闭图形。(2)用描述性的的语言来定义周长。(3)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测量不同物体和图形的周长,有的是拿绳子把物体围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有的是分别测量物体的各条边的长度,再相加。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求长、正方形的周长做准备。2例2(长方形的周长)体现了周长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但在这儿没有总结出(长+宽)2的公式,学生只要理解了周长的涵义并会计算就可以了。3做一做(第42页)第2题,可以看作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开放性很大,选取的物品表面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不规则,采取的方法也是开放的,可以直接测量,也可以先量再计算。4例3(正方形的周长):编排方式同例2。5做一做(
23、第43页)第2题,解决的方式多样,可以看作一个新的21的长方形,也可以先算出两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再减去重合的两条边的长。(三)长度的估计对长度的估计不是一节课上就能完成的任务,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估计,逐步培养起正确的长度观念。1例4:凭感觉画出8厘米的线段,完全依靠平时积累的长度的表象。画完后再用尺量一量,帮助学生重新建立正确的长度表象,培养估计的能力。2例5(对周长的估计)涉及到对铅笔盒长、宽的估计,周长的估算,对彩纸长度的估计。估计完了以后,可以让学生实际测量、计算一下,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修正自己的估计策略。3做一做(第46页)第2题,可以先让学生估计哪条路线近些,哪条路线远些,再运用
24、数学知识精确地判断一下(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有两条路线是同样长的,要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第3题,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估计一下,可以直接估计,也可以先估计出一个人的臂展,再估算出5个同学拉成一圈的周长。第2小题也是同样。五、教学建议1选取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素材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课堂拓展到生活空间中去,并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空间与图形的素材。例如,可以看看教室里有哪些四边形。2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几何知识的学习要借助于直观的观察、操作等手段,如平行四边形,要通过观察、画一画、
25、围一围、剪一剪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识。对于一般图形的周长的探索,有助于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长度观念的建立,首先是脑中要有某个长度的表象,而这个表象的建立要借助大量的观察和测量等过程来逐步建立。3把握好教学要求。在这儿只是让学生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至于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后还要进一步学习。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也只是会计算即可,不要求用公式来表示。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一、教学内容1有余数除法的计算2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口算和笔算计算有余数除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三、编排特点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通过主题图的
26、展示,使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背景,使学生感觉到计算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2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本部分知识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教材在教学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之前,先教学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3体现弹性要求。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四、具体编排1主题图教材上呈现了一个校园里的活动场景图,图中显示了一些表示整除和有余数除法的情境,如每棵树之间都插着4面小旗子,跳绳的小朋友每4个人一组,篮球场上每5人为一组,黑板报下面的花每3盆摆一组,这些都为用除法计算提供了素材(因为都是平均分),至于分的结果是整除还是有余数除法,要具体
27、看被除数和除数的数量关系而定。通过这样的情境展示,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就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的,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例1(利用表内除法教学竖式)(1)利用情境引出计算问题。(2)利用学过的表内除法教学竖式,通过在竖式中注明各部分名称,帮助学生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教学时要结合竖式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讨论交流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和竖式的写法。3例2(有余数除法)(1)采用例1情境的延续。(2)体现弹性要求,可以从图上看出结果,可以写成横式(口算),也可以用竖式计算,重点教学笔算,把横式和竖式对比,使学生了解余数的含义。(3)教学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并注意两者所用的不同单位名称。4例
28、3(余数和除数的关系)(1)通过改变被除数的数量,使学生自行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2)具体教学时,可以采用两种方式:除数不变,改变被除数;被除数不变,改变除数。5例4(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样体现弹性的要求,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6做一做(第55页)体现开放性,学生可以自由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五、教学建议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虽然除法竖式在这儿是第一次出现,但表内乘除法的计算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要让他们自己探索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学会用竖式计算。教学时,也可以对表内乘除法进行适当的复习。第五单元时、分、秒一、教学内容1时间单位“秒”的认识2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3简单的时间计
29、算二、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3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三、编排特点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主题图中新年联欢晚会的倒计时、商场内钟表柜台的场景、上学路上花费时间的计算、学生的作息时间、商场开门、关门时间、火车晚点、调查50米跑花的时间等。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体验1分钟有多长,1分钟能做什么,刷牙、整理书包等需要多少时间。和所有计量单位一样,除了重视单位的换算及相关计算以外,要更强调“观念”的建立。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练
30、习十四第3题,第7题。四、具体编排(一)秒的认识1主题图:结合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教学时可以用录像的形式让学生看一下这个场景,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每天新闻联播前面也有这样的倒计时,还可以拿一个钟让学生听一下“滴答声”,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2秒的认识和“1分=60秒”(1)教材直接说明要用“秒”来计量很短的时间,然后提出问题“怎样计量?”引出钟表上的秒针。教材上呈现了商场里钟表柜台的情景,图中的大部分钟表上都有秒针,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下。(2)接下来,学生利用不同的计时工具来进一步认识秒,并探索1分=60秒的关系。在这儿,有机械钟表,有电子钟表,还有秒表
31、。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机械钟表上有三根针,秒针走得最快,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圈(60格)时分针走1格,所以1分=60秒。在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钟表方面的经验和知识,这个活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秒针走得最快,时针走得最慢?”3做一做(第61页)(感受时间的长短)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所以要借助于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一年级认识的基本上都是时刻,在这儿逐渐渗透时间段的知识,为下面教学时间的计算做准备。第1题,让学生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一方面可以建立1分钟的
32、长度观念,另一方面,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1分=60秒的关系。第2题,1分钟能做什么,教材中列举了四个平时学生生活中1分钟活动的例子,并鼓励学生举出更多的例子来,如1分钟能从哪儿走到哪儿,1分钟能拍多少下皮球,游泳能游多远,等等。通过这些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能更真切地体验1分钟的长度。1秒比较短,学生不太好举出这方面的例子,可以让他们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模仿着秒针的节奏念一下。实际教学时,还可以进行这样的活动: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说开始,你觉得1分钟到了就举手示意,看看谁对1分钟的估计比较准。(二)简单的时间计算1例1(时间单位间的换算)计算2时等于多少分时,由于还没学习这样的乘法,所以,学生用加
33、法计算即可。但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是60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牢记。2例2(一般的计算)(1)教材提供了学生从家出发去上学的情景图,利用钟面给出时间的起点和终点,让学生计算这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段。计算时,体现算法多样化思想,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看分针走过了多少格,也可以用算式计算的方法来计算,并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方法。比如,可以直接数分针走过了多少小格,也可以用35计算。(2)在这儿还只是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师在补充练习时也不要出跨“时”的题目,如6时40分至7时20分是多少分。3做一做(第62页)不要求学生用乘法来计算时、分、秒间的换算。五、教学建议和以前教学时间概念一样。1要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
34、时间概念。2要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分、秒间的关系。如可以拿一个实际的钟观察一下,秒针转动和分针转动的关系,数数1分有多长,等等。3要加强对于一段时间的体验,逐步建立时间观念。实践活动:填一填,说一说一、活动目的1巩固时间的认识。2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搜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二、教学建议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个活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2要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发现别人的作息时间表中的合理之处,从而修正自己的作息时间。通过交流,发现别的同学作业完成得又对又快的原因,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3教材上提供的只是其中的两个范例,教学时
35、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出别的涉及到时间的活动,如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等等。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教学内容1口算乘法(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2)乘法的估算2笔算乘法(1)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2)一次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3)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4)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5)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二、教学目标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4使学生会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编排特点1具体情境中教学计算知识。游乐园买票问题、计算共有多少枝
36、彩笔、计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开运动会时计算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计算运动场共能坐多少人、七仙女摘桃的神话故事、老寿星散步。2重视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口算、估算、笔算相互配合,让学生根据计算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学生已经学过表内乘法,在这儿,以表内乘法为基础,过渡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而这些口算又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如123就要用到103和23的口算),在估算和笔算的过程中又同时巩固了口算。3不再出现算理叙述和直观操作,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如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不再出现“2个十乘3就是6个十,也就是60”这样的算理叙述,而是以学生讨论交流各自
37、算法的方式呈现。再如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计算,不再借助直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以前教学不进位的乘法时借助小方块,教学进位时用小棒来帮助学生理解。)四、具体编排(一)口算乘法1主题图:呈现了一个游乐园的情境图,类似于二年级上册乘法初步认识的情境图。图中可以提出许多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如可以计算坐小火车的一共有多少人,坐过山车的有多少人,坐摩天轮的有多少人。图中有一个各种游乐项目的价格表,可以计算若干人玩某个项目需花的钱数。提的问题可以很开放(学生可以自己设定条件,如有15人想玩过山车)。2例1(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1)从主题图中抽取出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2)以
38、表内乘法92作为过渡。(3)计算210时体现算法多样化。A10个2直接相加。B9个2用表内乘法计算,再加一个2。C把210看成2个10相加。(4)计算203时,只给出答案,没有给出思考过程。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自己归纳出2个十乘3就是6个十,也就是60的结论),引导学生将整十数乘一位数转化为表内乘法。3做一做(第69页)把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对照排列,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口算乘法的规律。4例2:(1)在实际情境中,使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2)利用已学的乘法口算进行估算。(3)第一次出现约等号。(4)一方面要掌握估算的方法,另一方面是用估算的结果进行判断。如果有32个同学
39、参观,估算的结果是同样的,但判断却是不同的,所以在估算时还要分析实际的情况后再解决问题。(二)笔算乘法1例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重点是教学竖式)(1)体现算法多样化,有连加,有口算乘法(隐含乘法分配律),还有用竖式笔算乘法。(2)这儿是第一次出现乘法竖式,所以,在右边的方框中给出了笔算的整个过程,并对每一步计算中各个数的含义进行了说明,使学生看到笔算乘法的完整步骤。左边给出了简写的乘法竖式写法,并标明因数和积的位置,使学生知道在了解了笔算乘法的步骤以后,可以采用这种简明的形式。(3)例题中只给出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让学生自己类推(下方的“做一做”中就对照编排
40、了一、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三道例题,目的就是让学生形成这种迁移类推能力。)(4)教学时要让学生结合竖式的计算过程进行讨论,掌握竖式的写法。2例2(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1)先估算再精确计算。(2)计算时,仍然采用多种算法。通过加法进位和乘法进位的比较,使学生掌握乘法时位的思想和方法。(3)与例1一样,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乘法放在“做一做”中,让学生运用类推能力进行计算。3例3(两位数乘一位数,两次连续进位)(1)先估算再精确计算(估算出范围)。学生也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进一步用减法计算:24024216。(2)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两次连续进位计算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发展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41、4例4(三位数乘一位数,三次连续进位):编排思路同前,可以让学生自行解决。5例5(0的乘法)0的乘法编排在这儿,是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做准备的。九义教材是出示三个空盘。现在借助于学生熟悉的孙悟空偷吃王母娘娘的仙桃的神话故事来引出0的乘法,由于乘法的意义学生已经掌握,所以学生很容易得出0和任何非零整数的积都得0的结论。至于两个0相乘,无法用乘法的意义解释,只是数学上一种完备的定义,不必向学生解释,只要学生用前面的结论加以类推即可。在“做一做”中,提醒学生注意区别0的加法和乘法的不同。6例6(因数中间有0)(1)多样化算法,可以口算(类似于123的口算方法),也可以笔算。(2)要让学生运用类
42、推的方法思考当因数中间有0时如何计算。虽然0的乘法很特殊,但计算方法同前面。*练习题中也有三位数的个位和一位数相乘不满10的情况(5023),要提醒学生用0占位。7例7(因数末尾有0)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写法,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哪种写法更简便一些,再和整十数和一位数相乘比较一下,两者有什么异同点。五、教学建议1结合情境教学计算问题,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引导学生采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教材非常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许多计算要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来进行学习,教材上没有专门出现计算法则的文字描述,教学时也不要求学生
43、抽象地叙述法则,但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提高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如果学生在理解算理上存在困难,还是应该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3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尤其是估算,教材中处处渗透估算的思想,目的是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步培养起估算的意识和能力。4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保证一定的训练量。这部分内容课时减少了(原为17课时,现为12课时),主要是因为不进位的乘法删去了,教学的步子更大一些。但必要的计算能力还是需要的,因为这是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做准备的,如果基础没打好,后面就会出问题,虽然现在提倡复杂的计算可以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44、,但必要的训练还是需要。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1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几分之一分数、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2分数的简单计算二、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3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三、编排特点1提供生活情境和直观图示,使学生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分数的意义。2设计实际操作活动,在活动中直观认识分数。使学生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如让学生用纸折出1/4。用涂色的方法来比较分数大小。四、具体编排(一)分数的初步认识1主
45、题图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因此要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分数。教材上提供了一个学生和教师在公园里玩耍、野餐的情境图,图中有许多分数的例子,如苹果一人一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块,一个月饼平分成了两块,有几个小朋友在折纸,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纸平均分成若干份,喂鸽子的器皿平分成三格或四格,远处小朋友在搭积木,也有许多平均分的原型。通过以上素材,可以使学生看到生活中把一个物体平分成若干份的现象到处存在,认识到产生分数的必要性。教学这个主题图时,可以作为引入,等学生学会了分数的表示法以后,可以回过头来让学生表示一下图中的各种分数。2例1(认识几分之一)把主题图中的平分月饼的情境图抽取出来,结合直观图,先出现学生用生活语言描述的“这块月饼我们一人一半”,小精灵把这种生活语言数学化,直接提出分数的意义:一半就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读法),并给出写法。使学生明白二分之一中的“二”和“一”的含义。接下来,把这块月饼进一步平分,平分成四块,让学生根据1/2的意义进行迁移类推,自己说出1/4的意义。然后教材直接说明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这儿并没有对分数进行文字性的定义。教学时不要拔高要求。在本例中,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了解分数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