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儿童心理健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与儿童心理健康.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家庭教育与儿童心理健康.精品文档.家庭教育与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摘要:本文主要对家庭教育与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包括三个方面:早期依恋对儿童的影响;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单亲家庭孩子的主要问题及家庭教育问题。通过对过去研究的整理发现,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身心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早期依恋 留守儿童 单亲家庭 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对儿童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使终生教育,它始于孩子的出生之日,甚至可始于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最早的教育,对儿童一生的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留守儿
2、童、单亲儿童的父母情感缺失严重,尤其是在未建立起安全型依恋时,不利于儿童的身心成长,对儿童心理健康可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1 早期依恋对儿童的影响依恋1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安全型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而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又成为不安全性依恋,是消极、不良的依恋。早期依恋对儿童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是否与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儿童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和与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等。儿童焦虑的产生就与亲子依恋存在密切关系。国外研究显示,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焦虑水
3、平较低,不安全依恋的儿童焦虑水平较高19-20。赵金霞(2011)2等采用Kerns依恋安全性量表、Spence儿童焦虑量表为研究工具,对584名儿8-15岁儿童进行亲子依恋与儿童焦虑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母子依恋、父子依恋与儿童六种具体焦虑症状(分离焦虑、躯体伤害恐惧、社交恐惧、恐慌行为、强迫-冲动行为、广泛性焦虑)和焦虑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母子依恋与躯体伤害恐惧的相关除外)。此外,研究者以儿童的焦虑总分为因变量,亲子依恋得分为预测变量进行等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母子依恋、父子依恋均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儿童的焦虑情绪。于海琴(2004)3等采用Kerns依恋安全性量表、Bukowski友谊质量量
4、表和邹泓“中学生友谊质量量表”结合小学生生活实际,对武汉市三所普通小学四-六年级505名学生进行亲子依恋与友谊的关系研究。研究者以性别、年龄、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关系得分做自变量,友谊质量、好朋友提名分依次作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母子依恋关系对儿童的友谊质量和数量均有预测力,父子依恋关系只影响友谊质量。再以性别、年龄、亲自依恋两成分(信赖、亲近)做自变量,积极友谊特征、冲突依次作为因变量,用逐步回归法分别建立两个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母子依恋的两成分均可预测儿童的积极友谊特征,父子依恋的两成分对儿童友谊中的冲突特征影响较强,而且影响的性质不一致。岳永华(2010)4等人对178名儿童进
5、行追踪,探讨了儿童依恋类型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在儿童2岁时,进行实验室观察,对录像进行编码将儿童划分为四种依恋类型:回避型、安全型、矛盾型、混乱型;在儿童2岁、4岁和7岁时让母亲填写儿童行为核查表。研究结果显示:2岁时,在焦虑、违纪、内隐问题行为总分上,依恋类型的主效应显著。在退缩和外显问题行为总分上,依恋类型的主效应达到边缘显著水平。事后比较发现,在攻击、违纪和外显问题行为总分上,回避型儿童的得分都要显著高于安全型儿童,混乱型儿童在焦虑、内隐和外显问题行为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安全型儿童,矛盾型儿童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与安全型儿童的差异没有达到统计显著水平。4岁时,在退宿、攻击、多动和外显问题行为
6、总分上,依恋类型的主效应显著,在焦虑和内隐问题行为总分上,依恋类型的主效应达到边缘显著水平。事后检验发现,在退缩和内隐问题行为总分上,矛盾型儿童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安全型儿童,在多动、攻击和外显问题行为总分上,回避型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安全型和矛盾型儿童,混乱型儿童在多动行为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安全型儿童。7岁时,在退缩、焦虑、多动和内隐问题行为总分上,依恋类型的主效应显著,在攻击和外显问题行为总分上,依恋类型的主效应达到边缘显著水平。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抑郁焦虑、退缩和内隐问题行为总分上,矛盾型和混乱型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安全型儿童,在多动行为上,回避型儿童显著高于安全型儿童,在攻击和外显问题行为总分上
7、,混乱型儿童显著高于安全型儿童。综上可以看出,安全型依恋儿童的内隐问题行为和外显问题行为都是最少的;回避型儿童的外显问题行为较多;矛盾型依恋儿童的内隐问题行为较多;混乱型依恋儿童的内隐和外显问题行为都比较多。2 留守儿童的研究内容2.1留守儿童的社会现状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者工作半年以上,由父或母一方、祖辈、亲戚朋友、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留守现象不仅仅是家庭的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家庭的贫困使得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但由于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和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一般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工
8、作,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农民工的工资较低,很难支撑自己的家庭在城市生活;即使能够将孩子带到城市生活,但由于户籍的限制,其子女在城市学校上学很困难。据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为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4000多万人。许多国内研究发现,留守儿童比一般儿童更容易产生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消极的人格特征。这可能是由于他们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缺乏来自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和生活上的帮助,家庭教育存在内容狭窄、教养方式不当、监护人与儿童沟通交流不足等严重问题。2.2 留守儿童的研究状况2.2.1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王
9、永娟(2011)等人5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量(MHT)对安徽省马鞍山的一所中学和安庆市的一所小学的117名学生进行测量,其中42名是非留守儿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感、冲动倾向及恐怖倾向上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和身体症状上年级差异显著,并且7年级得分最高,表明7年级心理问题最严重,这可能与学习环境的改变密切相关,即7年级心理健康与学生适应有密切关系;除冲动倾向外,学习焦虑等其他各因素女生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表明女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对更明显。刘佰桥(2010)等人6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量(MHT)对黑龙江绥化地区3个市县的211名初中留守儿童和22
10、3名初中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和身体症状3个因子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自责倾向差异极显著(P0.001),表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在这3个因子上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性别差异,其中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4个因子分差异显著(P0.05),恐怖倾向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得分均显示男生状况好于女生。吴雪琴(2009)7随机选取了四川省双流县中和镇中和小学4年级和六年级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量(MHT)进行问卷测量。研究显示:该地区留守儿童与费留守儿童在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留
11、守儿童在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这三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01),在其他5个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性别差异,虽然男女留守儿童在总分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这三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该研究将看护类型分为了祖辈看护、父辈看护、其他人看护,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看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在自责倾向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学习焦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孤独倾向、对人焦虑维度和总分上,三种不同看护类型的留守儿童间的差异是极显著的(P0.001)。胡艳(2008)采用8MHT量表,选取了江西
12、省九江市和河南省南阳市的916名中小学生,其中留守儿童470人,非留守儿童446人。研究结果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和恐怖倾向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的5个因子及总分上,留守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中,女孩在总分和各因子上的平均值均高于男孩,且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怖焦虑及总分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即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比男留守儿童差;该研究对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小学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高于初中组留守儿童,但差异不显著,
13、但在对人焦虑上小学组与初中组留守儿童存在显著差异,因为小学组的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较之于中学组的差,而在身体症状和过敏倾向两因子均分上初中组要高于小学组留守儿童,差异显著;该研究中,研究者还探讨了监护类型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根据监护人的不同,研究者将其归为四类,即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单亲监护和自我或同辈监护,结果发现监护类型不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自我或同辈监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各因子平均分最高,并且在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和过敏倾向这三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进行多重比较发现:自我或同辈监护留守儿童在总分与独孤倾向、自责倾向和过敏倾向上与隔代、上代和单亲监护存
14、在显著差异。在对人焦虑上自我或同辈监护的留守儿童与隔代和上代监护存在显著差异;自我或同辈监护的留守儿童在身体症状上与隔代和单亲监护组也存在显著差异。而隔代监护与上代监护、隔代监护与单亲监护、上代监护与单亲监护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黄艳苹(2007)等人9采用MHT量表对江西省6所农村中学和4所小学的813名儿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非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好于留守儿童与曾留守儿童,三组儿童除了孤独倾向和自责倾向的差异不显著外,在总分和其他六个维度上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多重比较显示留守儿童与曾留守儿童间无显著差异;该研究将看护类型分为隔代看护、父辈看护、单亲看护、同伴或无看护,结果显
15、示4中不同看护类型的留守儿童除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外,其他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两两比较显示单亲看护在总分上低于其他三组,同辈或无看护组的总分最高,在孤独倾向因子上,单亲看护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01)。以上五项研究均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量(MHT)对不同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周步成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进行修订,该量表主要适用于小学至高中学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诊断较为实用。它总共100道项目,共分八个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焦虑倾向、对人敏感倾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
16、、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量表。我们能够从以上研究中发现:不同地区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均不容乐观,尤其是在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维度上,留守儿童的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和关爱,监护人照顾不周,出现了身体上的不适,也不主动求医,常常熬着,在学习上和人际交往上也得不到父母的帮助,容易出现焦虑;在留守儿童中,男孩与女孩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性别差异,女孩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男孩,尤其是在身体症状、学习焦虑、恐怖倾向特别突出,这可能是由于女生感情相对于男生更加细腻、更加敏感,面对与父母情感上的疏离,心理感觉更加孤独,女生比男
17、生更早进入青春期,没有父母在身边,独立面对青春期生理上、心理上的一系列问题,常常会加重女生的心理负担,加剧她们的焦虑,而且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存在,父母更多关注男孩,而忽视女孩的成长问题,使得女孩在遇到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困难时,更易产生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中,初中生相比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差,尤其在身体症状的维度上,这可能是因为初中留守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期或关键期,情绪较小学组留守儿童不稳定,面临着种种心理危机,因此在留守儿童中,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不同看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也存在差异。其中同辈或自我监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最差,这可能是因为这类留
18、守儿童,由于父母双亲都不在家且又在生活学习中有缺乏指导者,当需要在心理上寻求慰籍的时候而没有可倾诉的对象,对其心理的健康极为不利,非常敏感极易形成孤独、自责的不良心理,吴雪琴(2009)的研究结果显示隔代看护和父辈看护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胡艳(2008)的研究结果表示隔代看护和父辈看护不存在显著差异,两者的研究在看护类型的结果上有所不同。农村的老年人文化水平较低,观念落后,容易产生重养轻教的倾向,而父辈看护人以物质和放任的方式对待留守儿童,两者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都是不利的。2.2.2 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张建育(2008)10等人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量(
19、MHT)对江西省赣州和九江地区的4所中小学41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留守儿童198名。结果显示:男女留守儿童的精神质、内外向、掩饰性这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同龄常模,神经质维度的得分,男留守儿童与同龄常模无显著差异,但女留守儿童的神经质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同龄常模;MHT量表中的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及总焦虑倾向于精神质呈显著正相关,孤独倾向与内外向呈显著负相关,8个内容量表与神经质均呈显著正相关,冲动倾向与掩饰性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征关系密切。雷芳(2010)11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量(MHT)对贫困地区和相对
20、富裕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了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仅在恐怖倾向上两者的差异不明显,在其他维度以及总分上,富裕地区的留守儿童得分均高于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而一般认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比富裕地区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研究结果与此相反;在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掩饰性4个维度上,富裕与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呈现显著差异,其中富裕地区的留守儿童在内外向以及掩饰性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贫困地区,前者在神经质与精神质上的得分均低于后者;富裕地区的留守男生在内外向以及掩饰性上的得分高于贫困地区的男生,在神经质以及精神质上的得分低于贫困地区的男生,两地区的留守女生也得到同样的结果。导致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富裕地区
21、的留守儿童比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更加外向,但前者的掩饰性也更强,显得更加成熟;前者较后者情绪稳定性更强,而后者更容易表现出孤僻、对他人抱有敌意、与环境不能很好相处的特点。范方,桑标(2005)12采用儿童十四种人格问题中国修订本(CPQ)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隆回县、洞口县农村小学学生进行问卷测量,并将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人格因素做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在亲密度、矛盾性、文化性、娱乐性、情感表达上有显著差异,其中留守儿童的家庭亲密度、文化性、娱乐性、情感表达显著较低,矛盾性较高,隔代教养和寄养的留守儿童在亲密度、矛盾性、娱乐性上有显著差异,寄养的留守儿
22、童亲密度较低,矛盾性、娱乐性较高;留守儿童组在乐群性、稳定性、轻松性、自律性上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世故性、紧张性、忧虑性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以家庭环境的10个因素(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文化性、娱乐性、独立性、成功性、道德宗教、组织性、控制性)为自变量,14PF的次级因素为因变量做多元回归分析,对于“适应与焦虑性”,进入回归方程的有亲密度、矛盾性、娱乐性、组织性,对于“内外向性”,进入回归方程的有控制性,其余因素没有进入回归方程。该研究的结果表明:第一,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具有亲密度、情感表达、文化知识性、娱乐性较低,矛盾性突出,独立性相对较强的特点。第二,“留守儿童”由
23、于其家庭环境的改变形成了以下一些人格特点:乐群性低,比较冷谈、孤独;情绪不稳定,易心烦易乱,自控能力不强;自卑拘谨,冷漠寡言;比较圆滑世故,少年老成;抑郁压抑,忧虑不安;冲动任性,自制力差;紧张焦虑,心神不定。寄养儿童与隔代教养的儿童在人格整体面貌上相似,没有显著差异,但更为敏感多疑。第三,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的人格特质高相关,家庭环境的恶化是形成其不良人格特点的重要原因。儿童的人格特征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原因,这是得到证明的心理学普遍原理。 “留守儿童”的亲子教育缺失导致了其家庭环境的恶化,而家庭环境的恶化对其人格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前两项研究均采用艾森
24、克人格问卷(EPQ)对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张建育(2008)的研究显示,与全国常模相比,留守儿童更加内向,掩饰性较差,而且更容易出现孤僻、不能与他人友好相处的特点,雷芳(2010)的研究结果表明,富裕地区的留守儿童比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更加外向,表现得更加成熟,情绪稳定性更强,不易出现孤僻、与环境不能友好相处的特点,这可能是由于富裕地区的儿童零用钱较多,课后的娱乐活动较多,人际交往也相对较多和频繁,接触得人和物较丰富,成长发育也比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早。虽然两项研究的对象有所差异,但留守儿童比一般儿童明显表现得更加内向些。范方(2005)的研究采用CPQ人格问卷对留守儿童进行人格调查,结果显示,
25、留守儿童相对较孤独、情绪不稳定、易紧张焦虑,虽然采用不同的量表,但与前两项的研究结果较一致。另外,该研究还对人格和家庭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家庭的亲密度、矛盾性、娱乐性、组织性对留守儿童的适应与焦虑性有预测力,家庭的控制性因素对留守儿童的内外向有预测作用。2.3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首先,要加强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教育意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亲子缺失导致,很多父母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就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孩子与父母还没有建立起安全的亲自依恋关系。在留守儿童处于青春期时,尤其是女孩,面临各类身心问题,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无法及时与父母沟通交流,从而产生各类心理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宣传教育
26、使父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加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教育意识,增进留守儿童与其父母的亲子依恋关系,经常与孩子保持良好的联系和沟通,主动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提供不断的情感支持,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从而尽可能降低留守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达到减轻或缓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目的。其次,临时监护人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品德问题、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避免重养轻教,不要溺爱或放纵孩子,除了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求,更要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再者,学校和老师要关爱留守儿童,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给她们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学校可以对农村教师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树立起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在学科教
27、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开设心理辅导中心,设置留守儿童心理信箱,举办各类有益身心的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使他们融入到班集体中,感受到老师、学校对他们的关爱,减少产生孤僻、敌意的可能性。最后,留守儿童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儿童时期的留守经历可能会影响他们以后的生活,如人际交往、敏感性、应对方式等。这部分儿童成人后,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当地的政府或社区可以通过建设“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等,给留守儿童提供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支持,使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关爱。另外,还可以组织志愿者深入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利用优秀的留守儿童作为正面的激励榜样,对留守儿童
28、进行教育和帮助。3单亲家庭的研究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婚姻观看法的改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对单亲家庭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针对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关注,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单亲家庭”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2001年2011年的文献,得到以下的有关单亲家庭研究的发展状况。3.1单亲家庭的类型根据单亲家庭组成的形式,主要分为:离异式单亲家庭,是指核心家庭因父母离婚而导致家庭破裂,孩子由其中一方进行抚养而产生的单亲家庭;丧偶式单亲家庭,是指配偶一方因疾病、意外等死亡而形成的单亲家庭,该类单亲家庭的家长和孩子都较难摆脱失去亲人的痛苦;未婚生子的单亲家庭,产生该类单亲家庭的
29、原因可能是婚外恋,或恋爱时怀孕生子但未能结婚,或者是意择式的单亲妈妈,不想结婚,用其他方式要孩子。根据单亲家庭孩子抚养方式,又可分为四类:父亲抚养儿子;母亲抚养女儿;父亲抚养女儿;母亲抚养儿子。侯筱菲(2011)13等人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天津市12所中小学校36各班级1800余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结果显示,4组不同家庭类型单亲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单亲父亲抚养的男生在恐怖倾向上得分显著高于母亲抚养的男生(P0.01);在总分以及对人焦虑、身体症状、孤独倾向、冲动倾向四个因子上,父亲抚养的女生得分显著高于母亲抚养的男生(P0.05)
30、;母亲抚养的女生在身体症状方面得分显著高于父亲抚养的女生(P0.05);父亲抚养的男生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父亲抚养的女生(P0.01);在总分及恐怖倾向上,父亲抚养的男生得分显著高于父亲抚养的女生(P0.05);母亲抚养的男生在身体症状方面的得分显著低于母亲抚养的女生(P0.05)。从该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父母亲对子女的影响作用不同,各自的教育作用都是子女健康成长所必需的。母亲的教育对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十分重要,在这个阶段,他们生理上迅速发育,第二性征出现,心理上处于断乳时期,缺少母亲温暖的关爱、适时的教育和正确的指导,再加上单亲父亲失去另一方家长的配合,管教方法
31、容易失当,往往更容易出现焦虑、害怕孤独、冲动等情绪。单亲母亲抚养的女生在身体症状方面的问题明显,也可能是由于心理问题常常会通过身体症状表现出来。单亲母亲可能会有意或无意带给女儿一些压力和负面情绪,而女生情感细腻,对于自身的问题又不愿与人交流,出现的身体症状其实是心理问题的一种外部表现。同性家长抚养的单亲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异性家长抚养的单亲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女孩一般受父亲的影响较大,男孩一般受母亲的影响较大。在孩子心理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父亲的女孩或没有母亲的男孩缺乏最基本、最直接与异性交往的经验,也缺少很多只有异性家长才能给予的成长知识和心理支持,在日常生活及社会交往中,易造成诸如焦虑、恐惧
32、等不良情绪。3.2单亲家庭孩子的主要问题3.2.1 心理健康问题王玲(2004)14等人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量(MHT)、青少年生活事件调查(ASLEC)和自编的家庭态度评价量表,对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579名初中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其中离异家庭学生263名,完整家庭学生316名。结果发现,在心理健康总分上,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上,离异组的学生得分明显高于完整组。离异组中男生在孤独倾向和恐怖倾向上比女生更明显(P0.05)。此外,通过家庭态度评价量表的研究发现,离异家庭初中生对家庭的看法和态度在许多方面与完整家庭初中生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还对影响离异家庭
33、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做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离异家庭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预测性意义的因素主要是缺乏家庭自豪感、人际关系困难、消极应对方式。梁瑞华(2010)15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量(MHT)对天津市六个区的1850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六个方面以及总分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双亲学生的得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学习焦虑与自责倾向两个因子上,单亲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双亲学生的得分(P0.05)。这表明,单亲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无论是在总分方面还是在各个因子方面均低于双亲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Huurre(2
34、006)21等人对芬兰城市1471名成年居民进行16年的追踪研究,其中317名成人在16岁之前遭遇父母离异,1069名成人来自未离婚家庭。调查过程中对被试的心理健康、生活状况、社会支持、负性生活事件以及人际关系问题等各方面进行评估,目的是观察被试童年时期父母离异对其造成的长期影响。结果显示,来自离婚家庭的女性比来自未离婚家庭的女性有更多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这说明童年经历父母离异对儿童造成的伤害及负面影响足以持续到成年,在女性中更为突出。Judith(2005)22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离异对孩子们在成人后尝试建立自己的家庭关系时的影响更为严重。他们不仅对自己所出生的家庭持有更深的负面态度,
35、而且在对待自己婚姻上更加宽容放纵,对离婚甚至产生无所谓的态度,这就导致更大可能地出现婚外情,或遭遇婚姻的失败,这些又往往导致心理健康日益恶化,出现恶性循环。看见,离异对而单亲家庭的子女而言,不仅对其生活上、心理上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更对其成人后的生活产生负面的影响。3.2.2人格问题王挺(2010)17等运用16PF对南京中医药大学的774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单亲大学生和非单亲大学生在乐群性和怀疑性2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单亲大学生在生活中表现得更为内向,不爱说话,喜欢独来独往,对别人缺乏信任,与人相处时容易斤斤计较,不考虑别人的利益等,从而使得他们在别人看来更加内向和不易相处,
36、可能会导致交往方面的问题;单亲女大学生与非单亲女大学生在乐群性、怀疑性、忧郁性这3个因子上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单亲女大学生显得更加内向、孤独,对人冷漠、多疑,缺乏信任感,通常觉得忧郁烦恼,甚至沮丧悲观;单亲男生的个性特点与非单亲男生无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单亲因素对男性个性形成造成的影响很小,其中的原因还有待探讨;单亲女大学生在乐群性、聪慧性、敏感性、幻想性、忧郁性、适应与焦虑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单亲男大学生,而在稳定性、恃强行、有恒性、独立性以及怯懦与果断、专业成就、创造力、新环境成长能力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单亲男大学生,这表明单亲因素对女大学生的影响更大一些,可能的原因是家庭影响对女生的个性形成更
37、为重要。3.2.3家庭教养方式侯筱菲(2011)13等人采用父母教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MHT、自卑心理诊断量表(FIS)对单亲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做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父亲情感温暖与单亲学生的过敏倾向、恐怖倾向、身体症状呈显著负相关,父亲惩罚严厉与单亲学生的身体症状、对人焦虑呈显著正相关,父亲过分干涉与单亲学生自卑总分呈正相关,父亲拒绝否认与单亲学生的对人焦虑、身体症状、自卑总分呈正相关,父亲过度保护与单亲学生对人焦虑、自卑总分呈正相关;父亲过分干涉与单亲男生的学习焦虑、自卑总分呈正相关,父亲拒绝否认与单亲男生的自卑总分呈正相关;父亲的情感温暖与单亲女生的过敏倾向呈负相关,
38、与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呈显著负相关,父亲拒绝否认与单亲女生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呈正相关;母亲的情感温暖与单亲学生的身体症状、过敏倾向、自卑总分呈负相关,母亲拒绝否认与单亲学生的冲动倾向呈正相关,母亲惩罚严厉与单亲学生身体症状、冲动倾向、自卑总分呈正相关;母亲的情感温暖与单亲男生的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和自卑总分呈负相关;母亲的情感温暖与单亲女生的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自卑总分呈负相关,母亲的过分干涉、保护与单亲女生自卑总分呈正相关,母亲的拒绝否认于单亲女生对人焦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和自卑总分呈显著正相关,母亲惩罚严厉与单亲女生的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和自卑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该研究中使用的父母教
39、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分为父亲和母亲2个分量表,分别测试父亲和母亲的教育方式,各由相同的66个题目构成。整个量表包括6个父亲因子分和5个母亲因子分,分别是FF1(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F2(父亲惩罚严厉)、FF3(父亲过分干涉)、FF4(父亲偏爱被试)、FF5(父亲拒绝、否认)、FF6(父亲过度保护)、MF1(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F2(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MF3(母亲拒绝、否认)、MF4(母亲惩罚、严厉)、MF5(母亲偏爱被试),量表采用 4 等级记分,选择由“从不”到“总是”4等级分别记14分。各分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许多研究都表明,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是造成子女心理
40、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是公认的家庭教育方式中的负面因素,可能给女子带来自卑、怯弱或暴躁、敌对等人格偏离16。该研究中的单亲父母对儿子的惩罚严厉和过分干涉明显高于对女儿的,而单亲母亲对儿子的过分干涉保护也明显高于对女儿的。这可能与我国传统观念、社会因素以及男、女生本身所需要的教育方式的不同特点有关,而单亲家长对科学、健康的家庭教养相关知识了解不足,更是一个重要原因。单亲父母的过度保护会阻碍青少年独立性的发展,使其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以致缺乏自信、过分自我约束和依赖等不良的心理特点。过分保护和惩罚严厉等消极粗暴的教养方式是单亲学生形成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症状的主要原因。3.3教
41、育对策单亲家庭的亲子关系、家庭气氛和父母的教养态度已成为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有些父母在离异后,在教育孩子方面缺乏责任心和耐心,在教育子女上存在诸多问题,如父母双方相互推卸责任,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或因经济上的问题,对孩子表现得力不从心;或忙于生计,无暇管教子女;或对孩子百依百顺,溺爱娇纵;或教育手段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对孩子打骂等等。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教育方式上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出现人格上的偏差。可见,良好的教育方式对单亲孩子的身心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邵雪玲(2006)18选择了上海浦东的一个离异单亲母亲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个
42、家庭的家庭教育进行了一年左右的真实跟踪调查,对孩子及母亲分别进行了数次访谈。该家庭是离异的单亲家庭,儿子跟随母亲生活,他的各个方面发展良好,在老师和同学眼里属于名列前茅的好学生,从心理到行为都没有任何的偏差。母亲有四年的佛教信仰,为人和善,与朋友合伙开了一家汽车装饰美容店,收入不错,从原先的生活艰难到现在的小康水平。母亲个性坚强独立,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生活,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与儿子共同成长。母亲对儿子的家庭教育内容与方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善的教育。母亲对儿子的礼貌教养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儿子,并常常向儿子强调任何事要以善为先,儿子在学校表现得非常懂事。民
43、主型教育方式。该个案中的母亲没有因为婚姻的痛苦和不幸,而将情感、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也没有过度地宠爱或严厉的惩罚,只是民主平等地对待孩子,给他充分的自主权,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决定。及时交流和沟通。母亲从不干涉孩子与父亲的交流;遇到矛盾时,或孩子出现问题时,都及时交流沟通。个案中的孩子非常优秀,这与母亲本身的良好的教育素质是分不开的。在该案例中,成长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母亲的关爱及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下,并没有出现偏常的心理和行为。因此,对单亲家庭的教育方式提出了几点对策:首先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单亲家庭的孩子而言尤为重要。在温暖、和谐、民主、充满爱的家庭中才能够形成
44、健全的人格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而在亲情淡薄,缺少关爱、放任或专制的家庭中,更容易形成不良的人格特征和消极的人生态度,引发心理问题。单亲家长需要积极面对现实,不能将消极的情绪带给孩子,应平静地告诉孩子离异的原因,并告诉孩子离异后对孩子的爱是不变的。放平心态。不要认为单亲家庭一定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这类消极的想法会间接影响孩子。单亲家庭的家长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更要审视自己,找寻自己的教育失当之处,努力改变自己,学习科学的理念和方法,以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教育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与学校教育配合。单亲家长独自承担孩子的家庭教育,难免有很多困惑和力不从心的时候,可以积极向学校、老师寻求教育
45、上的帮助和指导,与学校、老师建立紧密的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解决孩子身上发生的问题,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家校合力,才能共同教育好孩子。4 小结综上所述,儿童早期与父母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安全型依恋,以及在留守儿童和单亲儿童中出现各类心理问题,与父母的责任心、耐心、教养方式等是密不可分的。近几年,“家长教育”、“家长学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为适应当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需要,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的教育理论,转变家庭教育的观念,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教育水平,给予儿童足够的爱和恰当良好的家庭教育,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参考文献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74 - 177.2赵金霞,朱彩
46、琴亲子依恋与儿童焦虑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5):636 - 638.3于海琴,周宗奎儿童的两种亲密人际关系:亲子依恋与友谊J心理科学,2004,27(1):143 144.4岳永华,张光珍,陈会昌,梁宗保,陈欣银儿童的依恋类型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33(2):318 - 320.6刘佰桥,王薇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压力事件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2):210 - 212.5王永娟,沈汪兵,刘国雄,袁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4):125 - 128.8胡艳农村留守
47、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D南昌大学,2008.7吴雪琴四川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9黄艳萍,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0):669 - 671.10张建育,贺小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8):932 - 933.11雷芳不同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74 - 75.12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28(4):855 - 858.13侯筱菲,毛富强,梁瑞华,冯秀娟,刘
48、霞,刘宏伟,刘佩佩4种类型单亲家庭亲子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6):641 - 645.14 王玲,郑雪,赵玲珠江三角洲地区离异家庭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3):253 - 255.15梁瑞华天津市单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0.16 HSIEH MO,SHEK DT Measures of resilience and adaptation of adolescents in single parent families in Taiwan: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related profiles. Int J Adolesc Med Health,2007,19( 4) : 48549517王挺,沈永健单亲因素对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94 - 96.18邵雪玲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离异单亲母亲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