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设计教学情境同样精彩.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535576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此设计教学情境同样精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此设计教学情境同样精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此设计教学情境同样精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此设计教学情境同样精彩.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此设计教学情境同样精彩.精品文档.小学语文论文如此设计教学情境同样精彩【摘要】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逻辑思维还不完善。设计有效情境,能让学生从感受、体验形象开始,而学生在感受、体验的同时,语言及思维也必然随之发展。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利用丰富的语言、利用想象联想、利用图片插图、利用动手操作、利用多媒体、利用课堂表演、利用文本创设有效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精彩课堂的目的。【关键词】情境,学生,情感,体验 儿童的学习动机更多地是由感情驱使的。儿童的情感很容易被激发,学习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的体验会更生

2、动、更丰富、更深刻。由于儿童的生活经验有限,对文本中的一些情境无法体会到。因此,利用入情入境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动机与情境之间良性的互动,可诱发学生主动、积极的体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从情感入手,因为情感可以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用学生的情感因素作为媒介,催化出他们跨越时空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有效的情境,引导学生热情地去感受、去体验。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李吉林在情境教学法中指出:“情境教学由于本身具有的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巧妙地把儿童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平衡,协同大脑两半球的相互作用。”1因此,教师要努力优化

3、教学情境,引导儿童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感知教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由“感”及“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间需要教师的指导、示范、点拨。心理学认为:“儿童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的阶段,思维活动主要是运用表象来进行的,以后才逐渐向抽象的逻辑阶段过渡、发展。”2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逻辑思维还不完善。设计有效情境,能让学生从感受、体验形象开始,而学生在感受、体验的同时,语言及思维也必然随之发展。由于学生的情感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容易受事物的支配,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有关的课文情境,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一、利用丰富的语言

4、语言积累是人们对过去知识经验的储存,语言积累是体验的先决条件。读者的知识背景是阅读体验的重要因素,新知识的感悟和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这意味着阅读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更取决于读者知识积淀的丰厚程度。教师应该用真挚的语言和恰如其分的表情动作,去激起他们的体验,从而使深刻的道理渗透到学生的心田。“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小学生尤其如此。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绪和情感具有情境性,在特定的情境中,可以培养特定的情感。”3我在上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第一部分“等灵车”的学习时,我先要求学生深情朗读“等灵车”部分,并找出能说明人多的句子,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但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不太深入体

5、会。于是我让学生品味“挤满”“望不见头”“望不见尾”的词语,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场面,体会人之多,队伍之长。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尝试把句子读好,接着我请了一位学生朗读,他已基本能带着对周总理的深切的缅怀之情去读,读后我让学生互读,再范读,自由读,最后全班读,学生的激情又再次攀上了高峰。可见,语言能创设情境,激起共鸣,使学生入情地参与到体验之中。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是对生活情境的描述,语言生动形象,惟妙惟肖,教师可唤起学生回忆,以学生已有过的生活情境、事理感受、阅读积累叩击学生真切的体验。如我在教学假如这课时,因为假如是一首儿童诗,借助“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和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

6、爱。诗虽然简单,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儿童一颗纯真的心,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好文章。它从儿童视角展开,有深厚的情感积淀,有强烈的感染力。在他们的心灵里,有着真情,有着奇思妙想,有着成人遥不可及的奇幻。他们在诗歌创作方面具备天赋。所以在学习这篇诗歌的时候,我尝试让孩子们进行这方面的练习。问:“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还想干些什么呢?”孩子们的回答也非常精彩: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宇宙再画一个地球 ,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有宽敞的空间;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失学的孩子画一座美丽的学校,让他们也能快乐地上学“我要给”这句话的练习也同样有效:如:我要给失学的孩子买一本又好看

7、又实用的书。我要给亲爱的妈妈倒一杯不冷也不烫的开水。我要给没有头发的人们画上又黑又亮的头发。通过这一环节,激活了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诱发了他们的原有体验。二、 利用课堂表演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可给学生进行交际的内容,让学生走向生活,亲近自然,通过表演,与人、与事、与社会零距离接触,不断在生活的情境中放飞体验。在指导阅读酸的和甜的时,我引导学生根据短文的内容编出课本剧:一个学生学着狐狸在葡萄架下吃不到的样子,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小松鼠和小兔子,还有一位学着小猴子吃葡萄的那个高兴劲儿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把当时的一幕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使学生从听、看、演到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到强烈的真实感,

8、从而得到教育。如我让学生买文具,根据孩子们自身的体验,创设多种情境,让他们选扮购物者,还根据售货员的年龄、性别等选择相宜的称呼,并根据场景选择付款的方式:有的直接付款,一手交钱,一手接物;有的先去收银台开票,再凭票购物整个演练过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尊重个体在交际情境中的发展,及时作出评价,激发每一个学生创造性交际的欲望和热情,学生在大胆又积极的表演中得到了锻炼。教师还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锻炼,多创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他们表演。如可以让学生扮演小记者进行采访,扮演推销员搞推销等。在开放的情境中学生的思维就像春天的花开一样,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竞相开放。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和

9、需要,拓宽课程资源,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间和舞台,使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提高,自悟自得。这是学生对文本、对生活的全身心感受,这是人生的真感悟,生命的真涌动。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可增强自信心,不断升华体验,激起内心真实而鲜活的体验。我在上北京一课时,让游览过北京的学生扮演导游,并把自己拍下的风景名胜照片,带进课堂,叫他们一边展示自己的照片,一边向大家介绍自己游览过的景点,一幅幅画面才,一段段精彩的解说吸引着台下的学生因此,让学生参与表演,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三、 利用角色转换有的课文,具有供读者想像的语言空间,所以教师在教中要把握这一语言空间,拓

10、展语言情境,想像情节,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在文本产生的情境中,学生不断地受到熏陶感染,从而领悟到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领悟到中华儿女不朽的民族精神,并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升腾体验,从而引起心灵的震憾,思想上的共鸣,激发对祖国语言的把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把握教材延伸点,引导学生进行文本情境的拓宽,内容的延伸,情感的升华。使用“转换文本角色”是开发文本情境进入体验之门好的办法,教师可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角色,替人物去做去说去想,进而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如上窗前的气球,文章提及主人公科利亚住院不准人来探望,后来他的同学放气球来慰问他时。我就让学生转换文本角色,

11、将自己设想成科利亚。我问:“你有过和科利亚相似的情况吗?”学生说:“小时候,我因为肺炎住院了。住了一个星期,当时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有一次,我发烧了,要挂两瓶盐水,在医院坐了好几个小时,我也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怎么还没滴完啊!我觉得无聊极了!如果可以不挂盐水就好了”。我接着说:是啊,你们只不过是挂几个小时的盐水,还有亲人陪在你身边,都觉得太无聊,太没意思了,而科利亚呢?他没有人陪在他身边。这时候有学生说:他可能也已经住了一个星期了。他的心情一定糟透了,他快要闷死了,还住在3楼,就更闷了。听到这里我惊喜地问:哦?住在3楼有什么特别的吗?学生就说:如果他住在一楼,透过窗户可能会看到园子里的花花草

12、草,或者蝴蝶、小鸟,他的心情就会好一点。可是,科利亚他住在3楼,他只能看到对面的房子和一角天空。此时此刻,科利亚多寂寞,多孤单啊!学生体验了科利亚的无奈与孤独。后来,当上到窗前的气球,科利亚惊呆了这个情节时,我们班的学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这窗前的气球,给科利亚带来惊喜和欢乐,而此时班上的学生也神情高兴、惊奇和欣喜若狂,好象感同身受。见此情境,我马上让学生续写,有的学生这样写到:科利亚飞呀飞,飞到了同学之间,和同学们一起嬉戏,真快乐!可见在学习中适当的转换角色,可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体验积极性,会对课文中的情感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升华,从而形成新的情感信息,储藏于更深的“信息仓库”。这时,教师抓住时

13、机,启发学生对保留在心中的情感信息细细品味,升华体验,达到顿悟。四、利用想象联想人们都说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诗人,儿童的世界是异想天开的世界,对生活,对文字,他们有着完全迥异于成人的视角。其实,这正是因为他们有着一颗颗充满蓬勃生命力的、活泼的童心。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儿童想像力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想像,放飞想像的翅膀,一定会让学生产生内心的体验:让他们在想像中巩固知识,在想像中接受深刻的教育,在想像中培养思维能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符号中获取意

14、义的心理过程。它不是机械地把原文读出来,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用自己的话来理解和改造原文的语句或段落,把作者的思想变为读者自己的思想。”4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之后,让学生想象: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会飞到哪儿去?也让学生仿照课文试编童话。还让学生们把自己写的童话在同学中相互交流,同时也引发众多学生不同结果的联想,使本课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更加全面深入,更具实效性。比如教学蓝色的树叶,我只满足于学生懂得:“林园园看到李丽画的蓝色树叶脸红了,知道自己错了。”就戛然而止。虽然答案是正确的,学习目的也已达到,但学生的体验却被限制在了一个圆圈内。倘若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想一想:林园园改错之后,发现别人有困难

15、,态度会不会改变?其体验便多元精彩的。 五、利用多媒体学生感悟文本,常常会受到时间、空间和学生生活经验的限制。但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将形、声、光、色综合运用,能有效地优化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迈进体验之门,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人物的思想、情感获得多元的体验。如在教学秋天的图画时前,我将秋天的风光图、秋天多么美歌曲、山行的配乐吟诵等集合,制成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随机运用,再现了秋天的优美景色。这样,学生在生动的课堂情境中犹如一群观光客,获得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此外,在词语教学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明白词语的意思,学会词语的用法,加深对词语的真切体验。音乐是一种诉诸人

16、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借用音乐可以渲染课堂气氛,活跃课堂生活,使学生“耳悦”“心悦”。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情感使之引发学生想象,启迪学生思维。所以将音乐恰当地引入课堂是拨动学生情感之弦,进入体验之门的好方法。如在教学葡萄沟一课,揭题时,我先播放新疆是个好地方的歌。播放完这首明丽、愉快的歌曲,学生还沉浸在优美动听旋律中,我关掉录音机,说:“同学们,刚才听的这首歌美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葡萄沟的景象,去感受它独特的快乐。”我和充满期待的学生们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先是我指名读、学生齐读、师读,最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录音读。学生沉浸在优美

17、的意境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学生正是在音乐的渲染下,不自觉地进入到语言文字描述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人文教育。六、利用图片插图在新教材中有许多图画,这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大家都知道文与画是相通的,因此,展示图画再现情境,可以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易于接受和理解,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的用意。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赏心悦目的艺术世界,美妙神奇的童话世界和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教师引导学生畅游,能引起他们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因此,要善于利用这些画面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进行感悟。 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课前收集到的图片及插图,在

18、欣赏中,我引导学生描绘出他们对黄山奇石的印象,让他们初步感受黄山奇石的美。接着,请学生看挂图,听老师用恰当的语气范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奇”、“美”、“秀”,文中有的怪石给了名称,但没印上图画,我就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自己的想象,在纸上画出“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我还让学生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怪石并起上名字。 通过看图,了解文章大意到质疑、解疑,直至突破重难点,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在运用图画再现情境,引导体验时,教师要适时加以指点和启发,以引导学生认识的方向性,同时还要有感情地讲述,使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 七、 利用动手操作动手操作是一种以“动”促“思”,调动

19、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的一个好办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知识变为形象的认识。因此,教师要利用好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有目的、适当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良好的情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思考,从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叙述条理,培养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发展思维能力,保证学生真正的个性发展。如乌鸦喝水这一传统课文,教学时教师可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教具:小石子、一瓶水,组织学生一个个边动手扔小石子边叙述。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了乌鸦喝水的办法,学会了有条理地说一件事。最后,我又问“你还有什么喝水的好办法?”以此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丰富学生的

20、个性化体验。总之,没有情境的教学如一杯清淡的白开水,学生是品不出味儿来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有效地利用情境,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教育大潮中,拨响体验这根弦,让学生“真情告白”,任学生在大自然中自由翱翔拉近与课文的情感距离,让学生透过语言的外壳寻找到理性的内核,一次次去完成深层次的哲理感悟、人文内涵的升华。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才能创造出精彩的课堂。注释:1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与实践.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06版2陈英.认识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第106页.第94页.第187页3朱作

21、仁、祝新华.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34页4周一贯.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浙江宁波出版社.2001年5月.第39页参考文献:1陈正顺.小学语文实施体验性学习的思考.教学月刊小学版.2008年第7 期.教育月刊社 2谢安平.教学,呼唤“体验性学习”.中国语文论坛浙江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第二期3周一贯.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浙江宁波出版社.2001年5月4杨再隋. 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新策略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8年2月5周龙兴.宋进喜.体验的教育学意义与学习主体的确立.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4期6石欧,侯静敏.在过程中体验.课程教材教法.20010年第8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