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程电感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量程电感表.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大量程电感表.精品文档.超大量程电感表许剑伟 莆田第十中学一、引言:无线电爱好者,经常要测量电感量,他们常常测量小到零点几uH或大到上千H的电感。除了商品数字电桥可以测量,其它仪表很难测出来。后来,在网上看到捷克人的作品,基于LM311制作了一个小电感测量仪,国内也有很多爱好者仿制。出于好奇,也动手仿制并做了改进,重新分析、设计电路,使得本表可以极宽范围测量,而且精度良好。最先使用洞洞板调试,后来打样PCB板安装了数台,效果良好。二、电路原理本表利用LM393做为放大器,在正反馈回路加放LC选频回路,得到稳定的振荡,并由单片机测量出振荡频率F
2、。当F和C已知,就可以计算出L的值。虽然LM393频响比LM311差5倍,但本表通过合理的补偿,可以消除LM393速度上的不足,大幅减小了小电感测量误差。此外,由于采用了高阻耦合,使得本电路可以测量1000H以上的电感。电路原理如下图。Ca是基准电容,La是辅助谐振电感。Rf*C1应大于Rb*C2,以免低频自激或间歇振荡。C1、C2是隔直流电容。C4、C5是表笔高频干扰信号吸收电容(不是工频吸收电容)。C6是相位补偿电容(LM393无内置相位补偿)。R1、R2、R3是1/3衰减器兼直流编置电压发生器。Rf是高阻同相耦合器。R4、R5是上拉电阻。Rf1、Rf2是负反馈电阻,7.2倍放大。R6是偏
3、置电阻并产生数毫伏正偏压。R7、R8是给二极管施加测试电流的电阻那个Rf耦合电阻,在超声波范围内并不是存阻的。当频率较高时,电阻两端的分布电容及LM393内的信号耦合是不可以忽略的。虽然是电容耦合量很小,但在密勒效应的作用下,等效到输入端的电容会被成百倍放大,有效谐振电容变小。当频率比较高时,谐振器的阻抗很小,所以反馈系数非常弱,这就造成密勒效应的影响严重,可影响2%以上,为此,高频率下有效谐振电容需要适当修正。此外,LM393的延迟也会造成振荡频率变小,引起测值变大。以上因素,结合起来,有效谐振电容还要修正 k=5e-8 * Rf * f,式中Rf是指反馈总电阻(单位M欧),f指频率(单位H
4、z)。电感的计算公式变为: 实际上,可以理解为a就是考虑密勒效应及LM393延时后对频率修正的结果。同理,电容计算公式则为: La与Ca均指当前频率下的辅助电感与辅助电容量的真值。如果事先测出Ca与La的非线性误差,则可以在程序中进行修正处理。使用质量好的La与Ca,就无须修正。L/C切换开关的接触电阻易造成测量误差,所以电路中电感档采用直通接入被测电感,电容档采用高阻抗(用4.7mH的)的谐振电感Lb,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小接触电阻对测量的影响。以上计算成立是有条件的,要求谐振器处于高Q状态。Q10),实测误差一般不会超过1%4、当被测电感远大于La时,本表测量结果是等效并联电感。七、LM393
5、的极限以上推导,T0是LM393振荡器系统延迟时间,这种延迟对小电感测量是有害的。当La=220uH时T0是负值。La改为25uH,若Q值保持不变,那么谐振阻抗变小约3倍,反馈信号则变小3倍。而小信号时,LM393延迟量增加,这样一来T0就接近于0。已上公式表明,如果T0为1微秒,谐振串联内阻1欧,将引入r*T0=1uH电感计算误差。不少几uH的小电感,内阻在零点几欧姆级别,显然,引入的误差不可低估。因此,尽量减小T0才可以提升小电感测量的精度。也许有人会问,清零时不就把T0引入的误差消除了吗?其实,清零是扣除了辅助电感的测值。总误差量是(r+r被测)T0,r*T0误差是清零了,但r被测*T0
6、误差清不了的。关于LM393延迟量的测定,可以采取如下方法。Rf短路,C1换为10uF,La=25uH高Q(且La不随信号帐度而变化),这样C0*Rf可以忽略。然后表笔短路起振清零。接入1欧电阻测得0.31uH,所以=L/r=0.31微秒。此时谐振器上的电压约为Vpp=0.35伏关于正反馈超前响应C0*Rf的测定。换一个La=220uH高Q感,且不随信号幅度变化的电感。清零后,测得1欧电阻为-0.6uH示值,所以T0=(-C0*Rf)=-0.6us,因为=0.3us,所以C0*Rf=0.9us。关于小信号时的测定。换一个La=25uH高Q电感,清零后,测得1欧电阻为-0.0xuH示值,可以忽略
7、。说明此时C0*Rf=0.9us,经时谐振电压为Vpp=0.12伏综上,当接入25uH左右电感,本电路正反馈超前响应与LM393滞后响应相互补偿,使得LM393引入的误差最小,当被测电感的内阻较大,并不会影响测量精度。这部分计算表明,接入25uH电感后,工作频率为500kHz左右的补偿效果,测量小于10uH的电感,频率基本上就在500kHz左右。但这并不是说程序设计时,密勒效应的补偿可以取消。从上式看出,当Q值恒定,相对误差随频率增加而线性增加。当频率达到300kHz,Q=30至70所需的补偿量约为2%,频率继续升高,振幅变小,LM393的延时增加,与超前补偿相互抵消,所需补偿量减小。程序中,
8、补偿算法采用简单的线性补偿,即补偿量随频率线性增加。如果300kHz时的补偿量控制在1.5%,那么小于300kHz轻微补偿不足,300kHz以上轻微补偿过剩,整体误差均衡,实测误差约为正负0.5%八、负反馈电路对测量的影响大电感谐振阻抗高,可以得到与耦合端基本相等的电压。A0是输出方波幅值,A是谐振器上电压峰值,A0/A理论值是3/4。由于电感损耗,A会变小一些,所以A0/A约为2.7左右。负反馈输入电压相当于进行了90度移相(是个三角波),那么,谐振器电压也必须有等值的90度电压分量,这样才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 谐振频率上,正弦波在三角波峰过后才能过零点,而三角波峰对应输出方波零点,所以谐振
9、器上的正弦波相对输出方波是滞后的,实际振荡频率将变小,引起测量误差。设R是谐振器并联电阻,x是谐振器残余电抗,负反馈阻容为Rg和Cg,起振的相位条件是:代入本表的参数得电感测量误差以上计算表明,随着有载Q下降,误差会变大。当被测电感为1000H时,谐振电路的Q值是1.5左右,误差为正编大0.037/(1.52)=1.6%因为大电感测量,谐振电压比较大,约为0.9V,与电桥比对时,应把电压设置为0.9V方可比对。由于测量1000H大电感,谐振频率只有90Hz左右,所以1Hz数字误差(本表只分辨到1Hz)将引入2*(1/90)=2%左右的电感误差。因此,大电感测量最终可高达2%+1.6%=3.6%
10、正偏大误差。如果注意技巧,当数字有跳变时,只取小的那一次电感读数,这样实读误差将减少为2.5%以内。九、直流耦合电容C1对测量的影响设LC谐振的并联电阻为R,在谐振频率上,相当于C1与R串联后接入LM393,转换为并联模式,则电容量变为本电路实际参数代入得式中Q为LC谐振器的Q值(不是有载Q)由于C1可以等效为谐振器的并联电容,所以频率下降,引起L测值偏大。谐振器的Q值通常比较大,由公式看出, C1引入的测量误差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在低频档,这个问题就不可以忽略了。低频档对应的Ca是100nF,C1是330nF,所以,显然,当Q=3,误差可达4%左右。如果希望低频档精度更好一些,可以把C1换
11、为660nF的。实测也是如此,C1增加一倍,低频档误差减半。当然,C1也不宜过大,否则响应速度变慢,而且大容量C1不好找。十、电感分布电容的影响电感分布电容的存在,将影响电感测量。这种分布电容通常可以看作集中参数来简化,它的存在,相当于有效谐振电容增加了,谐振频率下降,换算出来的电感量变大。在HP4342 Q表的使用手册“3-9”页把这种换算出来的电感称为“EFFECTIVEL L”,即有效电感的意思。消除分布电容影响测得的电感量,称之为“TRUE L”,即“真电感”当我们希望得到“TRUE L”就必须注意分布电容的问题,就以多抽头电感测量的问题分析:1、电感量最大的抽头,测值总是接近于真电感
12、的。因为,不管是高频线圈,还是音频线圈,分布电容总是在几pF到几十pF之间,是远小于3300pF主谐振电容的,分布电容占次要地位。也就是说,测量电感量最大的端子,不必担心测不到“真电感”2、测量多抽头的次级,就可能出问题。因为初级分布电容换算到次级,是按匝数比的平方换算的。比如,线圈分总布电容50pF,初、次级匝数比是10,那么换算到次级,分布电容是50*102=5000pF,比主谐振电容还大,这时就测不到真电感了。比如,测量T725的1和8脚电感,真电感是4H,而使用高频H档测得10H(F=800Hz),他表示800Hz下的利用电抗换算的电感量。要是8到14脚之间没有绕线,那么,用H档依然可以得到真电感的4H。因为,1到8脚自身分布电容一定是几十pF,对测量无明显影响。3、铁心电感,要注意测量频率,如果频率高于3kHz,应切换到低频档。铁心电感在高频率下,Q值太低,测不准。 铁氧体磁心电感,频响好,高、低频都可以测量。十一、弛张振荡问题为了防止出现弛张振荡或间歇振荡,应使得3Rf*C1+100k*C1Rb*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