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530982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doc(8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精品文档.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P GBxxxxx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safety assessment of metro engineering20xx-x-x 发布 20xx-xx-x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safety assessment of metro engi

2、neeringGBxxxx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0年x 月x日中国XXXX出版社2010年 北京前 言本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由华中科技大学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广泛征求意见,多次开展专题研究和技术研讨会,进行了多次的研讨和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本标准共分为8章,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组织管理评价,地铁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评价,地铁工程施工环境安全管理评价,地铁工程施工安全

3、监控预警管理评价,地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管理水平。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解释,由华中科技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标准的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华中科技大学 (地址: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六楼413室,邮编:430074),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及主要审查人员:主编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勘察设计研究院上海建科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

4、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地铁有限公司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主要起草人:丁烈云 谢先启 骆汉宾 邓利明 肖铭钊 朱 丹 熊朝辉 王金龙 吕培印 梁立刚 周红波 姚 浩 张 辉 陈虹桥 周振强 叶永茂 李勇军 张丕界 张旭东 刘 斌 翟世鸿 姚春桥 林 涛 仝学让 司海艳 严文荣 方东平 佟瑞鹏 孙继德 李启明 邓小鹏 张守建 苏义坤 余群舟 覃亚伟 张 伟 吴贤国主要审查人员:目 次1 总 则32 术 语43 基本规定63.1 评价对象63.2 评价体系63.3 评价程序63.4 评分方法74 地铁

5、工程施工安全组织管理评价84.1 建设单位安全管理评价84.2 勘察设计单位安全管理评价94.3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评价104.4 监理单位安全管理评价125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评价155.1 施工准备工作评价155.2 明挖法施工评价175.3 暗挖法施工评价215.4 盾构法施工评价255.5 高架车站及区间施工评价285.6 安装工程评价326 地铁工程施工环境安全管理评价376.1 施工周边环境安全管理评价376.2 施工现场环境安全管理评价397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监控预警管理评价417.1 安全风险管理评价417.2 安全监控管理评价417.3 安全预警管理评价428 地铁工程施

6、工安全总体管理水平448.1 一般规定448.2 安全评价总分计算448.3 安全管理水平44附录A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组织管理评价表45表A-1 建设单位安全管理评价表45表A-2 勘察设计单位安全管理评价表47表A-3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评价表48表A-4 监理单位安全管理评价表50附录B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评价表52表B-1 施工准备工作评价表52表B-2 明挖法施工评价表55表B-3 暗挖法施工评价表60表B-4 盾构法施工评价表64表B-5 高架车站及区间施工评价表67表B-6 安装工程评价表71附录C 地铁工程施工环境安全管理评价表76表C-1 施工周边环境安全管理评价表76表C

7、-2 施工现场环境安全管理评价表77附录D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监控预警管理评价表78表D-1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监控预警管理评价表78附录E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分汇总表80表E-1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分汇总表80标准用词说明83引用标准名录84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32 Terms 43 Basic requirement 6 3.1 Assessment object 63.2 Assessment system 63.3 Assessment procedure 63.4 Assessment scoring method 74 Construction s

8、afety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assessment of metro engineering 84.1 Safety assessment of owners management 84.2 Safety assessment of designers management94.3 Safety assessment of contractors management 104.4 Safety assessment of engineers management 125 Construction safety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9、assessment of metro engineering 155.1 Safety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155.2 Safety assessment of cut and cover method175.3 Safety assessment of shallow mining method215.4 Safety assessment of shield method 255.5 Safety assessment of elevated stations and sections 285.6 Safety assessment

10、 of installation 326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safety management assessment of metro engineering 376.1 Safety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around environment management376.2 Safety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onsite environment management397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and forewarning management assessment

11、of metro engineering 417.1 Safety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risk management417.2 Safety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management417.3 Safety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forewarning management428 Construction total safety management level judgment of metro engineering 448.1 General requiremen

12、t 448.2 Sum-up method of construction safety assessment scores448.3 Judgment of total safety management level44Addition A Construction safety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assessment tables of metro engineering 45Table A-1 Safety assessment table of owners management 45Table A-2 Safety assessment table

13、of designers management47Table A-3 Safety assessment table of contractors management 48Table A-4 Safety assessment table of engineers management 50Addition B Construction safety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assessment tables of metro engineering 52Table B-1 Safety assessment table of construction prepar

14、ation 52Table B-2 Safety assessment table of cut and cover method 55Table B-3 Safety assessment table of shallow mining method 60Table B-4 Safety assessment table of shield method 64Table B-5 Safety assessment table of elevated stations and sections 67Table B-6 Safety assessment table of installatio

15、n 71Addition C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safety management assessment tables of metro engineering 76Table C-1 Safety assessment table of construction around environment management76Table C-2 Safety assessment table of construction onsite environment management77Addition D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and

16、forewarning management assessment tables of metro engineering 78Table D -1 Safety assessment table of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and forewarning management78Addition E Sum-up table of construction safety assessment scores80Table E-1 Sum-up table of construction safety assessment scores80Explanation of

17、Wording in this standard83Normative standard841 总 则1.0.1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地铁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工程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对地铁工程施工参建单位的安全组织管理水平、安全技术管理水平、施工环境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监控预警管理水平的检查和评价。1.0.3 本标准可作为地铁工程施工前为取得施工许可证,对施工前准备工作进行安全评价的依据;也可作为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评价的依据。1.0.4

18、在进行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 语2.0.1 地铁 subway(metro)列车沿全封闭线路运行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通常设在地下隧道内,也包括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从地下转到地面或高架桥上的部分。2.0.2 安全评价 safety assessment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0.3 安全组织管理评价 safety organiz

19、ational management assessment针对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参建单位安全组织的规范性、安全职责的合法性、以及各自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状况进行评价,判断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参建单位的安全组织管理水平。2.0.4 明挖法 cut and cover method在地面挖开的基坑中修筑地下结构的施工方法。2.0.5 盖挖法 cover and cut method明挖法的一种,包括盖挖顺作法、盖挖逆作法。2.0.6 盖挖顺作法 cover and cut-bottom up method在地面修筑维持地面交通的临时路面及其支撑后,自上而下开挖土方至坑底设计标高,再自下而上修筑结构

20、的施工方法。 2.0.7 盖挖逆作法 cover and cut-top down method开挖地面修筑结构顶板及其竖向支撑结构后,在顶板的下面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土方分层修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作业顺序与传统的明挖法相反。 2.0.8 暗挖法 shallow mining method在地下开挖的隧道中修筑地下结构的施工方法。2.0.9 盾构法 shield method在既能支承地层压力、又能向前推进的圆形钢壳体的保护下进行开挖、推进、装配、衬砌和注浆等作业的施工方法。2.0.10 安全技术管理评价 safety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assessment针对地铁

21、工程施工阶段采用的各种施工工法,如明(盖)挖法施工、暗挖法施工、盾构法施工,以及高架车站及区间施工、安装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水平进行评价,判断地铁各部分施工的安全技术管理水平。2.0.11 施工环境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噪声、振动、水、大气环境,及地质水文、地表形状、周边建筑物或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等环境,包括施工周边环境、施工现场环境。2.0.12 施工周边环境 construction around environment地铁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地质水文、地表形状、建筑物或构筑物、地下管线等环境状况。2.0.13 施工现场环境 construction o

22、nsite environment地铁施工所影响的噪声、振动、水、大气等环境。2.0.14 环境安全管理评价 environment safety assessment针对地铁工程施工周边环境和现场环境的安全管理状况进行评价,判断其环境安全维护措施的有效性以及环境状况的安全水平。2.0.15 监控预警 monitoring and forewarning地铁工程施工中对围岩、地表、围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状况进行动态的经常性观察和量测工作,根据其风险程度发出不同级别的警示,并预先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2.0.16 安全监控预警管理评价 safety monitoring and forewarnin

23、g management assessment针对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和监控预警的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判断其安全监控的全面性和预警措施的及时有效性。3 基本规定3.1 评价对象3.1.1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的对象应为一个车站或一个区间。如需要对整个地铁线路网或一条线路的施工安全进行评价,则应采取抽样的方式。抽样数量可按表3.1.1的规定进行。抽样时应注意兼顾采用不同类型施工方法的车站或区间。 表3.1.1 抽样数量表N123-67-1213-2021以上n123456注:表中为总样本数量;为抽样数。3.2 评价体系3.2.1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体系应由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组织管理评

24、价、地铁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评价、地铁工程施工环境安全管理评价、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监控预警管理评价4部分组成。3.2.2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组织管理评价应基于“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重点评价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履行各自施工安全管理职责的状况和水平。3.2.3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评价针对地铁区间和车站采用的主要施工方法及安装工程中与安全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评价,评价地铁施工的安全技术管理水平。3.2.4 地铁工程施工环境安全管理评价包括地铁工程施工周边环境和现场环境两个方面的内容,评价其环境安全维护措施的有效性和环境状况的安全水平。3.2.5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监控预警管理评

25、价应体现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评价其安全监控的全面性和预警措施的有效性。3.2.6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评价应在施工安全组织管理、施工安全技术管理、施工环境安全管理、施工安全监控预警管理评价基础上,进行安全评分汇总和安全管理水平定级,进而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报告。3.3 评价程序3.3.1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应分为准备工作、实施评价和编制评价报告3个阶段。3.3.2 准备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1 确定本次评价的对象和范围,编制施工安全评价计划。2 准备有关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所需的国内外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等资料。3 评价组织方应提交相关材料,说

26、明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所需资料(包括图纸、文件、资料、档案、数据)的清单、拟开展现场检查的计划,及其他需要各参建单位配合的事项。4 被评价方应提前准备好评价组织方需要的资料。3.3.3 实施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 对相关单位提供的地铁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资料进行审查。2 按事先拟定的现场检查计划,查看地铁工程施工各参建单位的安全管理、施工技术的安全实施、施工环境的安全管理以及监控预警的安全控制工作是否到位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规范的要求,并按本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评价和打分。3 进行安全评价总分计算和安全水平划分。4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评价组织方提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3.

27、3.4 编制评价报告应符合以下规定:1 评价报告内容应全面,条理应清楚,数据应完整,提出建议应可行,评价结论应客观公正;文字应简洁、准确,论点应明确,利于阅读和审查。2 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评价范围和评价重点、安全评价结果及安全管理水平、安全对策意见和建议。3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报告宜采用纸质载体,辅助采用电子载体。3.4 评分方法3.4.1 各评价项目满分分值为100分。各评价项目的实得分应为相应评价分项实得分之和。3.4.2 各评价分项的打分采用扣分法,应得分减去扣分即为该项实得分,实得分不得为负,扣减分数总和不得超过该评价分项应得分值。3.4.3 各评价分项评

28、分应符合下列要求:1 评价内容符合要求时,不扣分。2 评价内容部分符合要求或评价内容不符合要求,但有补救措施时,酌情扣分。3 扣分标准见附录-评分表。3.4.4 评分项目有缺项的,其有缺项评价项目的实得分应按公式(3.4.4)换算。 (3.4.4) 4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组织管理评价4.1 建设单位安全管理评价4.1.1 建设单位安全管理评价应包括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安全管理责任制与目标管理、安全管理制度3个评价项目。4.1.2 建设单位安全管理评价可按附录A中表A-1的格式确定评价内容及其分值。4.1.3 建设单位安全管理评价应包括以下方法:1 查阅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及标准文件。2 查阅安全管理

29、机构的人员编制及档案。3 查阅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档案文件和考核记录。4 查阅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档案及每年事故处理相关档案。5 查阅单位财务部门提供的安全投入、工伤保险、劳保用品、安全培训等的资金投入证明,安全施工措施费投入账目。6 查阅教育培训和演练档案。7 查阅安全检查记录,审查鉴定记录。8 现场检查,逐项打分。(I) 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4.1.4 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评价应包括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2个分项。4.1.5 安全管理机构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 建设单位应设有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2 安全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应明确、合理。3 安全管理机构应制定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30、、管理流程。4.1.6 安全管理人员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 公司及部门应设有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2 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应明确、合理。(II) 安全管理责任制与目标管理4.1.7 安全管理责任制与目标管理应包括安全管理责任制、安全目标管理2个分项。4.1.8 安全管理责任制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 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应签订安全管理责任状。2 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履行情况应与安全管理责任状一致。4.1.9 安全目标管理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 应有明确的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并写入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中。2 应明确年度安全事故率目标,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3 本项目各年度安全事故率应控制在目

31、标值之内。(III) 安全管理制度4.1.10 安全管理制度评价应包括安全投入制度、安全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技术保障制度4个分项。4.1.11 安全投入制度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 建设单位的企业年度预算中应包含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及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2 建设单位编制的工程项目概算或预算中应列有安全施工措施费,并按施工进度每年一次性拨付给施工单位 。3 建设单位应办理与施工安全相关的保险,包括办理现场管理人员的意外伤害险,并应自行办理或敦促施工单位办理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和第三方责任险。4.1.12 安全培训制度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建设单位应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对施工安全法

32、规、政策文件、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技能的培训,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都应参加,并有培训记录。2 建设单位应对每一批新员工进行安全法规、安全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并有培训和考核记录。3 建设单位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和事故救援的演练,并有文字记录或视听资料。4.1.13 安全检查制度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建设单位应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对地铁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状况的全面检查,并有检查结果和安全隐患的记录。2 建设单位应责令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检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治,并进行复查,直到排除隐患、达到施工安全要求为止。整治和复查结果应有记录。3 建设单位应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对本单位施工安全管理的自查,并有

33、检查记录和总结报告。4 建设单位应建立完整的施工安全管理档案制度,包括施工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施工安全保障方案、施工检查及复查记录、施工隐患整治记录、事故处理记录等。4.1.14 安全技术保障制度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建设单位应向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规划方案,以及施工现场周边建筑物或构筑物、地质水文、地下管线等相关资料,并有移交资料的记录。2 对于重大风险源、危险部位施工,建设单位应组织专家论证和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重大技术方案或专项方案,并有论证报告。3 建设单位应对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进行审查,并有相应记录。4 建设单位应组织专家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重点建筑物和构筑物进行鉴

34、定,并制定应对方案。4.2 勘察设计单位安全管理评价4.2.1 勘察设计单位安全管理评价应包括勘察设计服务与施工配合1个评价项目。4.2.2 勘察设计单位安全管理评价可按附录A中表A-2的格式确定评价内容及其分值。4.2.3 勘察设计单位安全管理评价应包括以下方法:1 查阅相关勘察报告文件。2 查阅相关勘察设计图纸及设计文件。3 查阅相关设计变更文件。4 查阅事故处理文档。5 现场检查,逐项打分。4.2.4 勘察设计服务与施工配合评价应包括勘察服务、设计服务和施工配合3个分项。4.2.5 勘察服务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 勘察单位应进行勘察成果交底,并有记录。在交底时,勘察单位应向设计单位、施工

35、单位和监理单位解释勘察文件,并说明不良地质条件导致的安全风险。2 勘察单位应严格按照勘察合同进行必要的补勘,并有补勘记录。4.2.6 设计服务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 设计单位应进行设计文件交底,并有记录。在交底时,设计单位应就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内容向施工单位做出详细说明。2 设计单位应严格遵循设计变更程序,并有设计变更记录。3 设计单位应派驻现场代表。4 设计单位应依据合同要求和施工单位的需要,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设计问题,并有记录。4.2.7 施工配合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 勘察设计单位应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并对因勘察、设计造成的安全质量事故,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2 勘察设计单

36、位应依法参加主要阶段施工验收、试车考核和竣工验收,并有记录。4.3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评价4.3.1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评价应包括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管理、安全生产制度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3个评价分项。4.3.2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评价可按附录A中表A-3的格式确定评价内容及其分值。4.3.3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评价应包括以下方法:1 查阅企业安全管理组织网络图、安全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及安全管理机构档案。2 查阅企业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3 查阅安全管理人员的上岗证及其考核记录、安全教育培训记录。4 查阅合格分包单位、供应单位名录,及企业对分包单位、供应单位管理记录。5 查阅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及

37、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档案,及责任追究制度的档案和记录。6 查阅企业财务提供的被评价项目安全投入、工伤保险、劳保用品、安全培训等的资金保障证明、安全施工措施费投入账。7 查阅安全检查制度文件和检查记录。8 查阅生产安全事故及隐患排除的相关记录。9 抽查企业及施工现场的档案资料和相关记录。10 现场检查,逐项打分。(I) 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管理4.3.4 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管理评价应包括安全管理机构、企业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对分包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管理、对供应单位管理4个分项。4.3.5 安全管理机构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 应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建立企业安全管理体系。2 施工单位及其项目部

38、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4.3.6 企业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 施工单位企业资质等级应与其所承揽的项目类型和规模相符。2 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应通过上岗前考核,接受施工安全技能与知识的培训。考核和培训均应有相关证明或记录。4.3.7 对分包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管理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 分包单位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应通过上岗前考核,接受施工安全技能与知识的培训。考核和培训均应有相关证明或记录。2 施工单位应有对分包单位资质管理及施工现场控制的要求和规定。4.3.8 对供应单位管理评价应包括以

39、下内容:1 施工单位应有对安全设施所需材料、设备及防护用品供应单位管理的要求和规定。2 安全设施所需材料、设备及防护用品供应单位应有生产许可证或行业有关部门颁布的证书。(II) 安全生产制度4.3.9 安全生产制度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 施工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生产安全事故和隐患报告处理制度,并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中予以明确。2 施工单位与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与各工段、班组、分包单位应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应建立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及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档案,并有对其责任履行情况的记录。3 施工单位应

40、建立相关责任追究处罚的档案和记录。4 施工单位应落实安全防护用品资金、安全教育培训专项资金和安全生产技术专项资金,应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5 施工单位应制定对项目经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待岗、转岗、换岗职工,新进单位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应按计划实施安全教育培训,并有相应记录或发给证书。6 施工单位应及时处理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并进行复查。处理和复查的情况应有记录。7 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制定事故及隐患应急预案,配备专门的应急救援人员、物资和材料,定期进行演练并作记录。对发生的安全事故,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并有相应记录。 (III)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4.

41、3.10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评价应包括危险源标识、安全技术交底、安全隐患排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管理、机电及特种设备管理,民爆和化学危险品管理以及防雷管理7个分项。4.3.11 危险源标识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 应在施工前分析现场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进行跟踪管理,并有相应记录。2 应在施工现场入口显著位置和有重大危险源的作业点附近挂牌公告,公告内容应包括重大危险源名称、出现的时段、涉及的危险因素、控制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4.3.12 安全技术交底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 项目经理部应制定各级安全技术交底的相关规定。2 开工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新工艺、新设备、

42、新技术、新材料还应进行专门交底,并有相应记录。4.3.13 安全隐患排查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 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对事故隐患应分类建立统计表,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并报告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2 对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在检查中提出的隐患整改意见,应及时整改。整改意见和整改结果均应有记录。4.3.14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管理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2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防护用具。4.3.15 机电及特种设备管理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 机电及特种设备应有生产或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检验合格证。2 机电及特种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拆卸、报废均应按专门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