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齿轮精度对照《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521669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国齿轮精度对照《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各国齿轮精度对照《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国齿轮精度对照《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国齿轮精度对照《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各国齿轮精度对照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精品文档.各国齿轮精度等级对应关系表类符号标 准精 度 等 级单项公差FrIS0;GB/T345678910DIN456,789101011JIS-0123456AGMA15141312,1110998fptIS0;GB/T345678910DIN345,678910-JIS-0123456AGMA15,1413121110987FaIS0;GB/T345678910DIN34556789,10JIS-012334-AGMA1514131211109,87,6FiIS0;GB/T345678910DIN-5

2、,678910-11AGMA-14,13121110988F iIS0;GB/T345678910DIN-56789910AGMA-13121110987注:ISO 1328.11997、ISO 1328.2-1997国际标准;DIN 3961-83967-8-1978德国标准;JIS B17021703(85)日本标准;ANSI/AGMA 2000-A88美国标准;GB/T 10095.12001、GB/T 10095.2-2001中国标准。我国齿轮标准的演变JB179-60圆柱齿轮传动公差 1960年由一机部颁布实施JB179-81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制 由一机部颁布,1981年1月1日实施

3、JB179-83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由一机部颁布,1983年7月1日实施,GB/T 10095-88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以下简称:旧标准 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1989年10月1日实施 GB/T 10095 渐开线圆柱齿轮 精度 以下简称:新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2002年6月1日实施2. 新标准的主要内容2.1 GB/T 10095渐开线圆柱齿轮 精度标准体系由标准的二部分第1部分 GB/T 10095.1-2001 (等同采用了ISO 1328-1:1997)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第2部分 GB/T 10095.2-2001 (等同采用了ISO 1328-2:1997

4、) 径向综合偏差与径向跳动的定义和允许值和四个指导性技术文件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组成。第1部分GB/Z 18620.1-2002 (等同采用了ISO/TR 10064-1:1992) 轮齿同侧齿面的检验第2部分GB/Z 18620.2-2002 (等同采用了ISO/TR 10064-2:1996) 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第3部分GB/Z 18620.3-2002 (等同采用了ISO/TR 10064-3:1996) 齿轮坯、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第4部分GB/Z 18620.4-2002 (等同采用了ISO/TR 10064-4:1998) 表面结构和轮齿接触斑点的检验2.2

5、 新标准体系的第1、第2二部分标准是采购方和供应方达成齿轮供需协议、评定和验收齿轮制造质量的技术标准,分为四个部分的检验实施规范是供设计、工艺、制造、检验等人员参考使用而制定的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3. 新标准的特点3.1 仅对未经装配的单个齿轮的精度制作出规定,未包括齿轮副。3.2 将有关齿轮检验方法方面的叙述和意见,作为技术报告分册发布,组成一个由标准和技术报告的成套体系供各方使用。3.3 使用标准的各方,都应熟悉GB/Z 18620.118620.4-2002技术报告中所叙述的检验方法和步骤。在本标准的限制范围内,使用其以外的技术是不适宜的。3.4 以单项偏差为基础,强调切向综合偏差不是

6、必须检验的项目。3.5 涉及应由设计人员确定的偏差(如:齿厚偏差),不作规定。3.6 明确了齿廓、螺旋线的计值范围,但其“形状偏差” 和 “倾斜偏差”不是必须检验的项目。3.7 不区分直齿与斜齿齿轮。 3.8 强调供需双方对齿轮采购应协商一致和客观评价的原则。3.9 不规定精度等级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4. 标准的适用范围4.1 新标准扩大了适用范围(见表1)表1标 准 代 号法向模数(mn)分度圆直径(d)齿宽(b)GB/T 10095.1-20010.570mm510000mm41000mmGB/T 10095.2-20010.210mm51000mm4.2 精度等级增加,由原12个等级增加

7、到 012 级共13 个等级。0级最高,12级最低。径向综合偏差为412级共9个精度等级,4级最高,12级最低。通常 35 级称为高精度等级 69 级称为中等精度等级 1012 级称为低精度等级注:.02 级精度要求很高,各项偏差的允许值很小,使用场合也很少,目前我国多数企业难以达到,仍属有待发展的精度等级。.标准中的 5 级是 13 个精度等级中的基础级,是确定齿轮各项偏差的公差计算式的精度等级。4.3 新标准规定:齿轮的精度等级是通过实测的偏差值与数值表规定的数值进行比较后确定的。因此,新标准主要是针对偏差指标划分为某一精度等级,没有要求各个偏差指标的同级精度具有其功能等价性,即:有可能出

8、现同一齿轮各要素偏差经检测后与标准数值表比较而被划归入不同的齿轮精度等级。5. 新、旧标准的差异及区别5.1 新标准对要素偏差、公差仅设置一套代号,旧标准对误差、公差设置二套代号。5.2 新标准在精度等级中没有规定公差组和检验组(注:ISO/TR 10063圆柱齿轮 功能组 检验组 公差族文件正在制定中)。旧标准规定了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第、第、第 三个公差组,以及各公差组的检验组。5.3 新标准没有规定齿轮坯的尺寸与形位公差,而在 GB/T 18620.3 中推荐了齿轮坯精度。旧标准在附录B的表B1中作了规定。5.4 新标准对齿轮副的检验与公差没有作出规定,而在 GB/T 18620.3、G

9、B/T 18620.4 中推荐了侧隙、轴线平行度和轮齿接触斑点的要求和公差。旧标准对齿轮副及侧隙作了规定。5.5 新标准对齿厚偏差、公法线长度偏差、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未作规定。6 新标准规定的偏差要素 6. 新标准规定了14项偏差要素,可划分为单项偏差10项和综合偏差4项(见表2),其中必检的要素偏差为6项(带*号)。7. 新标准体系中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GB/Z 18620.118620.4与GB/T13924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检验规范的区别7.1 性质不同7.1.1 GB/ Z 18620.118620.4 是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其内容主要是作为标准的补充(注意:不是标准的规定),

10、提供了齿轮偏差的检测方法和测量结果的分析意见,供齿轮产品的供需双方商定协议时的指南,它不能因标准的引用而被强制执行。7.1.2 GB/T 13924 是推荐性国家标准,是在产品齿轮质量检测中应执行的技术法规,具有法律效用。表2风 表2偏 差 项 目偏差符号精度等级轮齿同侧齿面单项偏差齿距偏差单个齿距偏差Fpt *012级共13级0级最高12级最低(5级为基础级)齿距累积偏差Fpk齿距累积总偏差Fp *齿廓偏差齿廓总偏差F *齿廓形状偏差f f齿廓倾斜偏差f H螺旋线偏差螺旋线总偏差F*螺旋线形状偏差f f螺旋线倾斜偏差f H径向径向跳动Fr轮齿同侧齿面综合偏差切向综合偏差切向综合总偏差Fi一齿

11、切向综合偏差f i径向径向综合偏差径向综合总偏差F”i *412级共9级一齿径向综合偏差f”i *7.2 内容不同7.2.1 GB/Z 18620.118620.4 向使用者提供了齿轮偏差检测方法的说明以及测量结果评价分析方面的意见,这些说明和意见有助于齿轮产品的供需双方在商定协议时了解使用。7.2.2 GB/T 13924 则对齿轮偏差的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影响测量结果可靠性的诸多因素,以及测量结果的处理都作了严格规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该标准自发布以来,在企业得到了很好地贯彻。对统一测量方法、提高测量技术水平,客观评定齿轮精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7.2.3 在比较 GB/Z 18620

12、.118620.4 和 GB/T 13924 的内容之后,不难发现它们在齿轮偏差方面的检查方法是一致的,作为产品齿轮使用者、制造者都应十分熟悉这些内容,作为检测工作者更应熟悉和掌握 GB/T 13924 的规定。7.2.4 在产品齿轮质量的评定中,应该执行 GB/T 13924 的规定。7.3 GB/T 13924 为适应新标准的实施,已在修改、征求意见中。8. 齿廓总偏差F 8.1 计值方向:在端平面内且垂直于渐开线齿廓的方向计值。8.2 计值范围:应在 “计值范围” L 内,评定齿廓总偏差。L = LAE 92% LAE 渐开线齿廓有效工作部分的长度。 剩下的8%为靠近齿廓齿顶部分的长度,

13、即LAE 与L 之差。在评定齿廓总偏差和齿廓形状偏差时,其计值规则为:a. 使偏差量增加的偏向齿体外的正偏差,必须计入偏差值;b. 除另有规定外,对于负偏差,其公差为计值范围L 规定公差的3倍。9. 螺旋线总偏差F9.1 计值方向:在齿轮端面基圆切向方向测量。9.2 迹线长度:与齿宽成正比而不包括齿端倒角或修缘在内的长度。9.3 计值范围L:除另有规定外,在轮齿两端处各减去下面两个数值中较小的一个后的“迹线长度”;即5%的齿宽或等于一个模数的长度。9.4 计值规定:a. 使偏差量增加的偏向齿体外的正偏差,必须计入偏差值;b. 除另有规定外,对于负偏差,其允差值为计值范围L 规定公差的3倍。10

14、. 平均迹线10.1 新标准规定,平均迹线(即平均齿廓迹线和平均螺旋线迹线)的求解为:实际迹线对平均迹线偏差的平方和最小。因此,平均迹线的位置和倾斜可以用“最小二乘法”求得。这在具有计算机功能的现代齿轮测量机或齿轮测量中心上是不难实现的。10.2 对于大多数在生产现场使用的机械式渐开线齿形、齿向测量仪的检测记录迹线,最好的办法是采用“算术平均法”(即“人工作图法”)求解平均迹线。10.3 平均迹线要能反映实际记录曲线的特征。它是评定齿廓和螺旋线的形状偏差、倾斜偏差的基础。11. 齿廓和螺旋线的形状偏差、倾斜偏差11.1 它们不是新标准的必检项目,但新标准仍突出了齿廓形状偏差 ff 、齿廓倾斜偏

15、差 fH 、螺旋线形状偏差 ff和螺旋线倾斜偏差 fH,将其作为附录B(提示的附录)。它有时可作为有用的参数和评定值,这是因为它们对齿轮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可以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降低噪音,改善并提高齿轮的传动质量11.2 对于齿轮制造企业,在制造过程中将齿廓和螺旋线的形状偏差、倾斜偏差作为齿轮工艺分析的要素加以控制,采取必要的工艺措施,改善并提高齿轮制造质量,是非常必要的。11.3 我公司自引进ZF制造技术以来,由于采用了DIN标准,对齿廓和螺旋线的形状偏差、倾斜偏差并不陌生。生产中一直在实施齿廓和螺旋线的形状偏差、倾斜偏差的控制,这对新标准的贯彻实施有一个好的基础。11.4 评定齿廓偏差、螺

16、旋线偏差(尤其是对设计齿形、设计齿向)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是:使用透明的“K”卡片。“K”卡片上最好制作出其平均迹线,在评定齿廓和螺旋线偏差的同时,亦将形状偏差和倾斜偏差评定出。12. 新标准与小模数齿轮标准(GB/T 23631990)的关系新标准在 mn0.21 mm 的范围内有 10 个模数与小模数齿轮标准交叉,即:mn =0.2,0.25,0.3,(0.35),0.4,0.5,0.6,(0.7),0.8,(0.9)mm(括号内模数为第二系列)。对上述模数的渐开线圆柱齿轮采用哪项标准来评定和验收齿轮精度,须由供需双方协议商定。注:在贯彻 GB/T 100951988 标准时,也存在上述模数(

17、1、1.25、1.5三个模数)交叉的情况。由于两个标准的体制不同,故公差值亦不同。因此这两个标准使用时究竟使用哪一个标准?要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和在“同一传动装置中使用同一标准的原则”确定。13. 测量齿轮13.1 检测切向综合偏差时,测量齿轮的精度将影响测量结果。 a. 如测量齿轮的精度比被检验齿轮的精度至少高4级时,则测量齿轮的不精确性可忽略不计。 b. 如果测量齿轮的质量达不到高4级时,则测量齿轮的不精确性必须考虑进去。13.2 新标准对检验径向综合偏差( F ”i、f ”i )时测量齿轮的精度未作具体规定。同样必须十分重视其测量齿轮的设计和精度(注:一般亦应比被检验齿轮高34级为好)。1

18、3.3 GB/Z 18620.4 规定:当用被测齿轮与测量齿轮产生的轮齿接触斑点,评估装配后的齿轮的螺旋线和齿廓精度时,测量齿轮的齿宽不小于被测齿轮的齿宽。14. 径向综合偏差14.1 径向综合偏差仅适用于产品齿轮与测量齿轮的啮合检验,而不适用于两个产品齿轮啮合的检验。14.2 径向综合偏差的有效性:当公差较小尤其是小于5m时,要求包括测量齿轮在内的测量仪器应有足够的精度,以确保其数值能被测量并具有必要的重复精度。14.3 GB/T 10095.2 附录A的径向综合公差表,是按直齿轮给出的,可直接使用。当用于斜齿轮时,其测量齿轮的齿宽应该设计得使其与被测齿轮的 0.5。14.4 GB/Z 18

19、620.2-2002指出:“必须强调,因为两侧齿面的同时起作用,双面啮合检验得到的精度等级不能直接与用单项要素检测所得到的精度等级相关联。”15. 精度等级的标注15.1 齿轮的检测项目为同一精度等级时,可直接标注精度等级和标准号。如:7 GB/T 10095.1 或 7 GB/T 10095.215.2 若齿轮检验项目的精度等级不同时,则需分别标注。 如:齿廓总偏差 F 为 6 级,齿距累积总偏差 Fp为 7 级,螺旋线总偏差 F为 7 级,则标注为:6( F )、7( Fp、F )GB/T 10095.116. 新标准的商业性16.1 新标准充分体现了尊重供、需双方意愿和协商一致的特点,在

20、标准的应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16.2 针对各偏差要素对齿轮性能和应用的影响程度,新标准允许对其分别规定精度等级要求。如:a. 对工作面、非工作面可规定不同的精度等级;b. 对不同的偏差项目可规定不同的精度等级;c. 也可以仅对工作齿面规定所要求的精度等级。16.3 GB/T 10095.1规定:Fi 、 f i 、 f f 、 f H 、 f f、 f H 等不是必检项目,若需检验,则应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并且还应就Fi 、 f i 检测的测量元件及费用达成协议。16.4 若供需双方同意,切向综合偏差最好与轮齿接触的检验同时进行。16.5 在齿廓和螺旋线偏差的计值范围中,对于LAE 剩

21、下的8%和齿宽两端缩减的区段,若无协议时,应按标准的规定来评定F 、f f 、F 、f f。16.6 如果轮齿进行了较大的齿廓和螺旋线修形,对Fi 、 f i 的检测条件和记录曲线的评定应签订专门的协议。16.7 GB/T 10095.2对F”i 、 f”i应用的规定:a. 当齿轮的几何参数不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时,应用其计算公式须供需双方协商一致。b. 标准的公差是为直齿轮制定的,仅在供需双方有协议时,可直接使用附录A的公差数值表(表A1、A2)。当用于斜齿轮时,可根据供需双方的协议参考使用。c. 标准规定:检验F”i 、 f”i时测量齿轮的使用应遵循供需双方的协议(即对测量齿轮的精度等级未作

22、出规定)。d. 可根据协议,以采用表格的形式对任意质量要求规定不同的公差。16.8 GB/T 10095.2规定:若采用公差表(表B1)评定齿轮的Fr精度时,供需双方应协商一致。17 新、旧标准的比较17.1 各项偏差要素的计算式、分级公比,齿轮参数的模数和直径分段均不同(新标准更合理,见表3),精度等级也不一一对应。表3 新、旧标准的参数分段表 单位:mm参 数符号标准分 段分度圆直径d新5/20/50/125/280/560/1000/1600/2500/4000/6000/8000/10 000(对F ”i 、 f ”i )5/20/50/125/280/560/1000旧125/400

23、/800/1600/2500/4000法向模数mn新0.5/2/3.5/6/10/16/25/40/70(对F ”i 、 f ”i )0.2/0.5/0.8/1.0/1.5/2.5/4/6/10旧1/3.5/6.3/10/16/25/40齿 宽b新4/10/20/40/80/160/250/400/560/1000旧40/100/160/250/400/630说明: 在应用公差计算式时,参数 mn、d、b 应取该分段值的几何平均值,而不是用实际值代入。 径向综合偏差的mn分段:0.2/0.5/0.8/1/1.5/2.5/4/6/10 当齿轮参数不在给定范围内或供需双方同意时,可以在公式中代入实

24、际的齿轮参数。17.2 单个齿距偏差f pt的允差值,在常用规格参数段中普遍紧缩,大约半级左右。17.3 齿廓总偏差F 、螺旋线总偏差F 对中小模数、常用规格参数 多有紧缩,而对其以上参数的齿轮多有放松。17.4 径向跳动Fr 的允差值,对常用的小直径齿轮公差约紧缩半级,而对其以上参数的齿轮公差又放松约半级。18. 侧隙及齿厚18.1 在评定齿轮精度时,新标准没有对齿厚偏差作出规定。18.2 齿厚及侧隙是设计人员根据齿轮给定的应用条件来确定,如何确定,不属于新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的范围。(注:建议齿厚及侧隙的确定可以参考GB/10095-88标准19. 常用要素偏差及其公差数值摘录表根据我公司产

25、品规格情况,现将常用的要素偏差及其公差数值摘录于表4,便于相关人员使用。20. 检测项目我公司是一个专业生产齿轮传动总成的企业,齿轮生产量历来都是成批或大量生产性质。为此,根据各切齿工序,应采用不同的检测项目控制齿轮质量。建议如下:20.1 成品入库检验无论是“滚-剃”或“磨齿”工艺,均应 100% 检验控制 F ”i 和 f ”i 。F 和 F 作为抽检项目,同时控制 ff、 fH、 ff、 fH 。20.2 滚(插)齿工序应控制好 Fr 、Fw和接触区。20.3 剃齿工序 要不断适应热变形调整,按工序要求控制好 ff、 fH、 ff、 fH。以保证 F 和 F 的重点控制。20.4 热后磨

26、加工工序按产品图及参数卡要求,重点突出Fr 的控制。每班(或每批)均须抽验F、F和ff、 fH、 ff、 fH项目。按需要检听啮合噪声(或作噪声分析)。20.5 磨齿工序控制好 ff、 fH、 ff、 fH,以保证 F 和 F 的重点控制。抽验F ”i 和 f ”i 。21. 后记 综上所述,此次新的齿轮国家标准作了较大的修订,完全等同采用了ISO1328 国际标准。我公司实施按DIN标准制造齿轮已近20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新标准的贯彻,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公司的齿轮制造水平。参考文献:1. BG/T 10095.1BG/T 10095.2. 渐开线圆柱齿轮 精度2. GB/Z 18620.

27、1GB/Z 18620.4 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3. 张民安. 机械工业标准应用问答丛书 圆柱齿轮精度. 中国标准出版社表4在下面GB/T 10095.1和GB/T 10095.2渐开线圆柱齿轮 精度偏差项目(常用数值段)公差数值表(摘录) (m) 表4分度圆直径d / mm法向模数mn / mm*fpt*Fp*Ff f 精度等级精度等级精度等级精度等级678967896789678920d500.5mn27101420202941577.51015215.5811162mn3.57.5111522213042591014202981116223.5mn68.5121724223144621

28、21825359.514192750d1250.5mn27.5111521263752748.51217236.5913182mn3.58.512172327385376111622318.51217243.5mn69131826283955781319273810152129125d2802mn3.59131826355070100131825369.51419283.5mn6101420283651721021521304212162333分度圆直径d / mm法向模数mn / mmfH法向模数mn / mm*F”i *f”i精度等级精度等级精度等级67896789678920d500.5

29、mn24.66.59.5131.5mn2.5263752739.51319262mn3.56.5913182.5mn431446389142029413.5mn681116224mn63956791112231436150d1250.5mn25.57.511151.5mn2.5314361869.51319262mn3.571014202.5mn4365172102142029413.5mn68.51217244mn644628812422314462125d2802mn3.581116232.5mn4436186121152129413.5mn69.51319274mn65172102144

30、22314462分度圆直径d / mm齿宽b / mm*Fff 和fH 法向模数mn / mm*Fr精度等级精度等级精度等级67896789678920d5010b201014202971014200.5mn21623324620b401116233281216232mn3.51724344740b80131927389.51419273.5mn61725354950d12510b20111521307.51115210.5mn22129425920b40121724348.51217242mn3.52130436140b8014202839101420283.5mn622314462125d28010b201116223281116230.5mn22839557820b401318253691318252mn3.52840568040b8015212941101521293.5mn629415882注:1. *为新标准规定的检测项目。 2. *为新标准规定在有协议时使用的检测项目。 3. 本表中的其余项目不是必检项目,它们对齿轮的性能有重要影响,供使用参考。 4. 切向综合偏差项目,因公司内尚未使用,故未列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