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防护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防护措施.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各种防护措施.精品文档.泌尿道感染控制措施严格掌握尿路治疗的适应症,并做到: 、导尿系统应保证密闭,引流通畅,无逆流。出现无法用药控制的泌尿道感染、梗阻、污染、破裂、沉淀物堆积情况,应尽早拔除道导管。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尤其应注意洗手、手消毒及无菌器具的使用。应用无菌方式采集尿标本时,在导尿管与引流接头的上端周围用2%碘酊、75%乙醇消毒,以无菌空针及针头抽取尿液。 、对卧床或导尿病人应维持尿道口会阴的清洁和干燥,做好会阴部的护理,耻骨上膀胱造漏者尤需注意保持伤口清洁,男性病患的阴茎应每日清洗一次。 、做好尿管、尿袋的护理和管理。尿管固定良
2、好,尿管与尿袋连接良好防止尿液反流。尿袋每3天更换1次,导尿管每周更换1次。 、对无症状菌尿病人要加强观察。对留置导尿超过7天的病人。根据需要,进行中段尿细菌定量检测。 、无尿路刺激症状的插管病人,不必使用抗感染药物;有尿路感染的病人,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用药。 、对具有传染性或患有其他感染症的特殊泌尿系感染的病人应施行隔离,必要时可安排隔离室。外科切口感染控制措施一、手术前应采用以下预防措施:1、手术前病人的准备:缩短病人术前住院日;预先治疗及控制可引起感染的潜在性疾病;按规定做好清洁及手术部位皮肤的准备,除急症外,必须于手术前1天完成;颅脑手术须于当日晨或手术前1天下午剃光头发。各手术区
3、皮肤准备范围按普外术前准备常规进行。实施围手术期合理用药,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a、清洁无菌手术(如甲状腺手术、疝修补术、输卵管结扎术、 膝软骨摘除术等)无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b、可能污染的手术(如肾切除术、小肠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等)一般不预防用药。如事先估计手术时间长,污染可能性大,可适当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c、以下情况为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污染手术,术后有高度可能发生感染者;严重污染和组织损伤的创伤和伤口,不能及时手术处理或不能彻底清创者(如复杂外伤、开放性骨关节伤、严重烧伤、伴溃疡坏疽的截肢术、感染性病灶如脑脓肿等手术和各种咬伤等);连通口咽部的颈
4、部手术;回肠远端及结肠手术;腹部空腔器破裂或穿通伤。高危胆道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一旦发生感染将引起严重后果者(如心脏瓣膜病或已植入人造心脏瓣膜者因病需行其它手术者、脑脊液鼻漏或耳漏者)。各种人造物修补、置换或留置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人造血管移植术、脑室心房分流管放置术等)。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方法:a、与麻醉前用药一起或术前30-60分钟给一次足量抗菌药物,手术时间较长者(4-6h以上),术中加用一次量,术后继续用药1-2天,不超过3天。b、 结肠术前肠道准备于术前24小时开始服药,共3次。c、外科术前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严格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做好胃肠道手术病人
5、的肠道准备工作。术前晚清洁灌肠或口服缓泻药物,如番泻叶等。2、手术人员的准备:在手术前不能进行换药操作;进入手术室应戴好口罩,将口、鼻完全盖住,必要时手术者应戴护目镜。戴好帽子或头罩,将头发或头面部完全罩住。换好手术室专用拖鞋或穿专用鞋套;刷手。手消毒:穿好洗手衣,修剪指甲,用肥皂洗去手、前臂、肘部及上臂下半部之污垢与油脂。取无菌刷蘸肥皂冻,按下述顺序彻底,无遗漏地刷洗:先刷指尖,然后刷手、腕、前臂、肘部至上臂下1/2 段,特别要刷净甲沟、指间、腕部。双手稍抬高,反复刷手3遍,每遍约3分钟。每遍刷完用净水冲去肥皂沫,水由手上臂至肘部淋下,手应放在较高位避免臂部的水返流到手。刷洗毕用无菌小毛巾依
6、次拭干手、臂。不可碰及他物,然后进行手消毒:双手及上臂下1/3浸入70%乙醇内浸泡,同时用小毛巾轻轻擦洗皮肤5分钟。手不可触碰乙醇桶口。浸泡毕, 拧干小毛巾,揩去手臂乙醇,晾干,进入手术间穿手术衣、戴手套或用碘伏洗刷法:刷手3分钟后,用0.5%碘伏纱布块洗刷手、手臂2遍,准备穿手术衣。接连进行手术时,要更换手术衣、口罩、手套并刷手。刷手法按以下步骤:a先洗去手套上的血渍。b由他人解开衣带,将手术衣向前翻转脱下;脱衣袖时,顺带将手套上部翻转于手上。c右手伸入左手套反折部之外圈中,脱下该手套,左手拿住右手套内部脱去该手套(先脱右手亦可)。d手未沾染血渍,重刷手、臂3分钟即可; 浸泡消毒后再穿手术衣
7、,戴手套;手已沾染血渍应按上述规定重新彻底刷洗和消毒。在施行污染手术后,接连下一手术时应重新刷手、臂和消毒。患有疮肿、湿疹等皮肤病,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及其他具有传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均不应进行手术操作。 二、手术中采用下列控制措施: 做好手术室环境、人员、药品和器械的管理。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彻底清创,注意止血,尽量减少坏死组织和切口中异物。 缩短手术时间。 手套出现破损时应立即更换;处理感染或污染部位后必须更换手套。 三、手术后的控制措施: 加强换药室的管理。 在进行切口的治疗和护理前后及处理不同切口之间,必须进行手消毒。 直接接触开放或新的切口,应戴无菌手套或使用非接触技术。 每
8、天观察切口,及时更换敷料。切口分泌物不得浸透外层敷料。有感染之征兆时应换药并对切口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学检测。 对感染的切口应及早进行病原学鉴定,并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感染药物,严禁局部使用抗感染药物。 对患有可传播感染的切口或皮肤感染的病人应实行相应的隔离。 患有单纯疱疹及A组链球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的工作人员治愈前不能接触手术切口。胃肠道感染控制措施、对住院病人及家属进行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卫生宣传教育。 、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医院营养室的管理。 、做好病房的卫生管理。明确划分清洁区、污染区。做好餐具、药杯、拖把、抹布、厕所、便器及环境的消毒。对患有肠道传染病的病人,符
9、合转送传染病院的,及早转送;不能转送的要施行肠道隔离。病人分泌物、排泄物要消毒,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排放;病人的食具、药杯、洗漱用品,便器等要专用,随时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严格掌握胃道肠插入性(胃镜、插管等)检查、治疗的适应症,做好相关器械及附件的消毒工作。 、发生胃肠道感染的暴发、流行时,做到: 调查和分析暴发流行特点,进行微生物采样和检测(医护人员、环境、食物、饮水、病人分泌物、排泄物等)查清感染源。 针对流行情况,对病人隔离治疗,对可疑的病例进行留验和必要的治疗,直至确认无传染性。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未消毒。 、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防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现有相关症
10、状及时送病原学检测,明确相关病原微生物,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注意保护易感人群(老人、新生儿、危重病人)。血管相关性感染控制措施 、血管内检查和治疗属高危险类操作,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并使用灭菌合格的专用导管和用品,执行15980 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穿刺部位,对成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宜选择上肢动、静脉,必要时选择锁骨下静脉和颈静脉,避免选择下肢部位。如已在下肢静脉插管,一旦找到更适合的部位,应马上更换,穿刺入口应尽量远离创面。 、动、静脉插管、静脉切开,动、静脉造瘘术等操作,要严格按手术要求和步聚进行。 、血管内插管
11、的部位,应每天检查和观察有无感染情况,必要时局部皮肤消毒并更换导管外敷料;怀疑或出现感染症状时,应在消毒皮肤后,拔出插管,进行微生物学检测,查找感染源。 、原则上不应从静脉插管系统抽取血标本。 、留置的静脉插管(输液系统)应尽可能保持封闭。所有药物应经专门注射口注入,禁止采用注入或冲洗插管的方法改善流速。 、注意血管内管路的更换,留置的周围静脉输液管、静脉高营养的输液管24小时更换一次;输血、血制品或脂肪乳后,管子应立即更换。 、配制静脉高营养液体,应在洁净工作台内操作,配制后的液体应4-6h输完,脂肪乳12h内输完。 10、若局部或全身出现感染,应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局部按普外科常规进行处理
12、,若出现全身特异性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要及时进行特异性处理,隔离治疗。特殊病原体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特殊病原体主要指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柯萨奇病毒、 分枝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梅毒螺旋体、淋病奈瑟球菌、人乳头状病毒)、破伤风杆菌以及梭状芽胞杆菌等致病力较强、 容易引起二重感染或暴发流行、后果极为严重的病原微生物, 是医院感染病原学和流行病学预防、监测、控制的重点。 (一)肝炎病毒感染的控制 、甲型、戊型肝炎病毒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其预防和控制执行胃肠道感染控制的规定。 、乙型、丙型、丁型、庚型肝炎病毒在医院中主要经血(
13、输血及血制品、插入性操作及皮肤粘膜破损等)和母婴垂直传播。其控制措施如下: 注射应一人一针,采血应一人一针一巾一条止血带,一用一灭菌。 病人用过的棉签、棉球要集中回收在医疗垃圾袋内。装标本的试管、容器,用前应检查,防止渗漏和溢洒。所有病人进行插入性操作前,应常规进行HBsAg、抗HCV 检查 对肝炎病人提倡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用后按严重污染的医疗垃圾处理或焚化,严禁共用牙刷、剃刀及其他易被血液或已被血液污染的物品。 产房、ICU、血液透析室、手术室、内窥镜室、导管室对病毒性肝炎病人和病毒携带者的管理分别执行有关规定。 口腔科耐热的器械一律采用高水平消毒、干燥后压力蒸汽或干热灭菌。不耐
14、热的物品采用2%戊二醛浸泡灭菌或环氧乙烷灭菌。 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标本一律经压力蒸汽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后焚化或倾倒。医院的病理标本、人体组织、器官、 输血器(袋)等应装入医疗垃圾袋,封口后(必要时双袋法包装)焚化。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由国家、 军队卫生主管部门批准注册的医疗机构负责采、供血(包括血制品)工作。要制定临床用血规范,提倡自身用血、科学用血,严格掌握输血(血制品)适应证。 对需输血治疗的乙肝易感者(指HBsAg、抗HBs、抗HBc均为阴性者),要给予乙肝疫苗预防注射。 母婴垂直传播的控制:HBsAg阳性,尤其是HBeAg 同时阳性的产妇,应安排隔离待产室和产
15、房,专床分娩。新生儿应置隔离婴儿室或专门婴儿床,应使用单独的医疗、卫生、生活用品。所用医疗器械和用品,应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废弃物应装专用垃圾袋焚毁。所有的新生儿出生后均应常规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要加强围产期和产后的卫生护理。产妇分娩前应清洗会阴,分娩后尽可能清除新生儿口腔及咽喉部的内容物。有乳头破损的病毒性肝炎产妇,应暂停喂奶。 (11)医务人员被乙肝病人或HBV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刺(割)伤时,应及时报告,并应在24h内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按0、1、6月间隔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ug、5ug、5ug。 (二)艾滋病病毒(HI
16、V)感染控制措施 、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做好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下同)监、检、管工作。 、对以下人员必须进行HIV抗体检测:献血者;受血者, 包括一切需要输血和预计可能接受输血治疗的病人;需要进行各种血液疗法的病人,如血液透析、血浆置换、光量子疗法等;拟进行血管腔内、组织器官介入性诊断治疗及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种组织、器官的供者;进行组织、器官移植的受者;前来就诊的可疑患者; 、患有艾滋病或HIV感染的医护人员, 禁止其从事创伤性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对可疑或确诊的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 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 病人最好置于单人病室,尤其卫生状况不佳或有中度咳嗽者,病室
17、门上应放置隔离卡。 病历应贴有警示标志。 采取“血液 /体液隔离”;合并肺囊虫肺炎应加上“呼吸道隔离”;腹泻病人应加采取“消化道隔离”。病人去世时,尸袋上有“血液/体液隔离”警示卡,以提醒运送人员注意。 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使用的医疗器具、生活用品、食具、 被服等要专用(包括刮胡刀、理发用具),严格消毒处理。提倡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生活用品。 艾滋病病人的标本容器外层应有特殊标志的防水包装。放标本的容器应严密无破损、防渗漏。容器用后要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处理。 非医务人员和探视者与艾滋病病人或HIV感染者一般接触时, 不需要穿隔离衣。但接触血液、体液及病人患有传染性并发
18、症时,要穿隔离衣,使用相应的防护用品。免疫力低下者与幼儿,不宜探视艾滋病病人。有各种感染或带菌者,也不宜去探视艾滋病病人,以免引起病人的其他感染。 、经确认为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 接诊医生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于12h内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不得隐瞒和延迟, 并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将病人及时送传染病专科医院。 、病人用过的所有物品,尤其是被血液污染的物品都视为具有传染性。应采用防渗黄色塑料袋包装,并做好标记。须重复使用的器具,应送消毒供应室消毒清洗后,以压力蒸气或环氧乙烷灭菌;固体废弃物应焚化。 、病人住的病房,除常规消毒外,沾染血液、体液等的墙壁、地板、桌椅,应用1000mg/L的含氯消
19、毒剂擦洗。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的液体用等量漂白粉搅拌、浸泡1h再排放。病人出院后进行终未消毒。 、运送艾滋病病人的轮椅、推床应铺床单。用后,床单等被服以防渗黄色塑料袋封扎,标记后,消毒、清洗。床椅应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洗。呼吸道感染控制措施 、医护人员应提高对预防呼吸道医院感染的认识,熟练掌握防治环节及技术。加强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呼吸道医院感染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指导。 、对呼吸道感染的易感病人应做到: 积极治疗和护理原发病,加强病人的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加强病人的口腔护理和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并鼓励病人戒烟。胸、腹部手术,避免使用镇静剂。 在进行鼻饲、胃肠减压、插管洗胃、吸
20、痰、气管内滴入和气道冲洗等护理时,要防止误吸和异物进入呼吸道。 注意采集病人,尤其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接受较长时间(10天以上)机械通气的病人的痰及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观察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及掌握治疗效果。 避免滥用雾化吸入等治疗。雾化液体必须是无菌液体,并经无菌配制。 、医护人员在进行治疗和护理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要求,做到: 执行手的清洁和消毒的规定。 为病人吸痰操后应戴一次性手套;处理气管切开部位时,必须双手戴无菌手套或采用“非接触”技术;吸痰管一用一消毒。 进行有创性介入治疗要按手术无菌技术要求进行。除紧急情况外,气管切开必须在手术室施行。 对有特殊感
21、染病人的痰及呼吸道分泌物的处理参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按照下列要求,加强呼吸治疗装置的管理: 各类呼吸治疗装置使用后应清洗、消毒或灭菌,干燥保存,包装完整,避免再次污染。 待消毒或灭菌的呼吸治疗装置或用品应首先彻底的清洗,去掉血迹、组织、食物及其它残渣,如果已标明“污染”或来自隔离病人处的,应在初步消毒、去污染后,清洗灭菌。 接触粘膜的呼吸治疗装置应在使用后进行灭菌,如条件有限,至少要进行高水平消毒。 呼吸机管路、雾化器管路及其贮液池,瀑布式湿润器及其液体池都应进行灭菌,至少是高水平消毒。 超声雾化的冷却室可用气体灭菌法(环氧乙烷)灭菌或用高效消毒剂消毒。 通风机和呼吸机的内部
22、运转机械,在更换病人使用时可不进行常规消毒,当疑有特殊病原体污染时要进行消毒。 复苏器的面罩等物品使用后至少要进行高水平消毒。 用于监测几个病人的呼吸器和其它仪器,应避免直接与呼吸回路接触。在仪器与呼吸回路间使用的扩展管,用于不同病人时要进行高水平消毒。 传染病人或有特殊感染病人应用的呼吸机等,在隔离期间应留在病人室内或隔离间,不可与其他病人共用。隔离结束要进行终未消毒。 只能用密封包装的无菌药物作为呼吸道给药。用于雾化器和湿润器(瓶)大包装的无菌液体,打开后要求24h内使用,剩余液体应弃掉。 (11)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湿化器等应每天消毒并更换无菌水。 、治疗呼吸道感染,要正确采集标本,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 、采用下列措施,做好呼吸道的隔离: 对能传播或有潜在传染性的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应执行呼吸道隔离,对有特殊感染的病人实行严密隔离。 有流感流行时,应对工作人员和易感病人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有呼吸道感染的工作人员和病人家属,不应直接接触易感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