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从分化到整合的空间经济学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从分化到整合的空间经济学分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从分化到整合的空间经济学分析.精品文档.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从分化到整合的空间经济学分析摘 要:二战后,就经济增长模式来说,从空间角度看,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出现两极分化:均衡增长理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两大类。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或递减)的假定下,在新古典框架中,区域或空间因素只不过是额外引入的一个变量而已,这两种增长理论很难进行垫合。20世纪末以来,在垄断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框架下,西方学者对均衡与非均衡的增长模式进行了有效整合,就区域经济增长提出了一些全新的理论解释和政策含义。关键词:区域经济,分化,整合,空间经济学 本文在疏
2、理具有代表性的均衡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均衡增长理论的基本逻辑;继而运用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代表性学说,分析探讨非均衡增长理论背后的逻辑;最后对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的对区域经济增长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一、均衡增长理论 1.罗森斯坦一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1943年,罗森斯坦一罗丹发表了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的工业化问题。他指出,解决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贫穷和落后问题,关键在于促使其实现工业化,而实现工业化的主要障碍是资本形成不足。针对这一情况,他提出了大推进理论,其核心是外部经济效应。他指出,通过对互补行业或部门的同步投资,一方面可以相互创造市场,解决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
3、加利润,提高储蓄率,进一步扩大投资。该理论的论据和基础是投资、需求和储蓄供给这三方面的不可分性。投资方面,他特别强调了具有公用性质的基础设施的投资特点,即投资过程的不可分性、投资时序的不可逆性和投资组合必须突破的最小规模性。需求方面,由于关联产业间的互补效应,彼此为对方扩大投入要素的供给能力和产品的市场容量,从而降低产品的市场风险。储蓄供给方面,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国民收入非常低,即使是最小的投资规模也存在很大的“储蓄缺口”,解决这一困境的办法是,在增加投资以提高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使边际储蓄率高于平均储蓄率。概括起来,该理论的基本的逻辑就是:在资本的形成过程中,由于资本供给、储蓄和市场需求
4、具有不可分性,小规模的、个别部门或产业的投资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必须对所有的产业部门同时按相同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实行“大推进”式的发展战略,才能保证产品的生产和需求达到均衡,实现工业化目标。同时,在工业化过程中,为避免某些产业部门的产品过剩和过度增长,也必须在投资时按照相同的投资率对各工业部门进行投资,才能保证各部门之间按相同的速度均衡增长,实现工业化。2.纳克斯的平衡增长理论 纳克斯在欠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论。他认为,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恶性循环。从资本的供给方面看,由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实际收入水平低,因此,储蓄能力弱、资本稀缺,阻碍了劳
5、动生产率的提高,这进一步导致了收入水平的低下,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收入水平低一储蓄能力弱一资本稀缺一生产率低下一收入水平低”的恶性循环。从资本的需求方面看,由于收入水平低,因此市场的购买力有限,导致投资引诱不足、资本形成困难,因而生产率水平低下,进一步导致收入水平的低下,从而形成了一个“收入水平低一购买力有限一资本形成困难一生产率低下一收入水平低”的恶性循环。这两方面的恶性循环相互交织,使欠发达国家或地区难以摆脱贫困陷阱。纳克斯指出,要突破上述困境,只有对经济系统各部门进行大量投资,使经济增长率迅速上升到一定高度、人均收入突破一定限度,才能形成广阔而充足的市场,产生足够的投资刺激,为投资规模
6、的持续扩大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条件。他特别强调了市场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提出只有全面地在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和基础设施等各部门进行投资,使得各行业间能够相互支持,才能大幅度扩大市场规模,产生强大的投资刺激,从而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快速增长、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纳克斯不主张各部门之间按照相同的比率发展,而是主张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产业按不同的比率进行投资和发展,各产业投资比率由各部门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大小来确定。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大的部门,意味着该部门的发展不足,是经济发展中的瓶颈,这种部门生产扩张的潜力大,投资回报率高,发展速度快,更重要的是,一旦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
7、,就能使经济实现协调发展,因此,应该对这些部门进行多投资。3.理查森构建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这一理论假定市场完全竞争、规模收益不变,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源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这三种生产要素的区内供给和区际流动,这一理论模型完全从生产(或者说供给)的角度考虑。在此基础上,理查森把产品需求、规模收益递减、集聚经济和区域空间结构等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考虑进来,构建了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其基本公式为: YaK(1-a)LaT (1)其中,Y表示产出增长率;a表示资本对收入的弹性系数;K表示资本增长率;L表示劳动供给增长率;表示规模收益变动系数;T表示技术进步率。理查森等学者提出的新古典区域经济
8、增长理论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均衡增长的理论主张,但是,新古典理论告诉我们,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减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和产品在各地区各部门之间完全自由流动,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是从低收益率地区流向高收益率地区,劳动、资本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工资、利润自动趋于均衡。这就意味着劳动力会从低工资区域流向高工资区域,资本则是从高工资地区流向低工资地区,这两个作用力相反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实现资源在区域间的合理配置和区域经济均衡增长和目标。另外,莱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斯特里顿的完善平衡增长理论等也属于经济均衡增长理论,这些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政策含义差异不大。
9、二、非均衡增长理论 1.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1958)一书中,指出了平衡增长战略的不可行性,系统论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增长理论和战略。他认为,经济进步不可能在任何地方同时出现,某些强有力的因素必然使经济增长集中在起点附近发生;增长在国际或区际间的不平衡是增长的伴生物和前提条件。通过对经济活动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经济增长的极化效应和溢出效应、通货膨胀的瓶颈以及投资的有效顺序等的分析,他论证了不平衡增长的合理性与适用性,建议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产业,然后利用优先发展的产业所创造的资本推动其他产业的投资,从而推动所有产业的发展。他指出,一个国
10、家或地区在选择投资发展项目时,应该利用“关联效应”,优先发展那些能产生最大引致投资的产业,即选择那些具有显著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效应的产业;通过这种产业的优先增长来带动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就是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产业。赫希曼根据极化效应和溢出效应,分析区域间的不平衡增长。他把一个国家分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两部分。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具有极化和溢出两种效应。极化效应是指由于发达地区具有工资收入高、投资收益率高、生产条件完善、投资环境较好等优势,从而不断吸引落后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使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日益衰落,这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不利的。溢出效
11、应则是指,由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购买投入品、进行投资以及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移民,从而提高落后地区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和人均消费水平,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效应有助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2.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经济发展与不发达地区(1957)中首次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理论。他利用“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阐述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分析了经济发达地区的优先发展对落后地区所具有的促进作用和消极影响。缪尔达尔指出,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具有两种效应: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从总体上看,两种效应的作用是不均衡的,回流效应的作用要大于“扩散”效应。缪尔达尔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经济
12、系统中,各种因素之间以一种累积循环的方式运动,而不是简单的守恒或趋于均衡。某个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外一个因素的变化,后一个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强化前一个因素的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初始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具有初始优势的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大于平均的发展速度,能够不断地为自身积累有利于发展的因素,形成累积性的竞争优势,而这种优势的自我加强会形成越来越大的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这样,发达地区表现为上升的正反馈运动,经济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而落后地区则表现为下降的负反馈运动,发展速度会越来越慢。如果经济活动偏离初始的均衡状态,市场力量的自身作用不但不会使其回到均衡状态,
13、反而强化这种非均衡状态,形成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造成越发达的地区越发达、越落后的地区越落后的“马太效应”。3.增长极理论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对地域工业发展进行研究时发现,经济增长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经济空间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围绕极核进行的,只要经济客体之间存在抽象的联系结构,就存在经济空间。佩鲁所提出的经济空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理空间,而是经济要素之间的经济联系。极化空间中存在富有活力的经济单元,其增长速度高于该空间中的其他经济部门,可以创造自己的决策和操作空间,形成具有推进效应的极化中心,带
14、动整个经济的多维发展,佩鲁称之为推进型单元。推进型单元的产出或需求的增加,能够增加被推进型单元的购买能力和产出水平,从而使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的增长总量远远超过该单元自身产出的增长量。推进型产业和被推进型产业形成非竞争性的经济联合体,推进型产业的发展、创新或制度变革等经济扰动通过前后向关联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种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效应上:一是支配效应,即处于支配地位的经济主体对处于被支配地位的经济主体所施加的不可逆转或部分不可逆转的影响。二是乘数效应。生产规模不等、技术水平不等、生产阶段不同的一大批产业部门形成经济联系的通道,产生乘数效应。三是极化和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迅速增长的推
15、进型产业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的过程。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力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而不断向周围发散的过程,其结果是以收入增加的形式对周围地区产生较大的区域乘数作用。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往往同时存在,都随距离增长极的远近而变化,距离越近,这两种效应越强。对一个特定的地区来说,如果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则不利于增长极腹地的发展。增长极的支配性聚集一扩散效应表现在技术的创新和扩散、资本的集中与输出、规模经济效益以及聚集经济效果上。布代维尔把增长极的概念从佩鲁抽象的经济空间发展到现实的经济地理空间,提出了区域增长极的概念。他把区域增长极定义为配置在城市地区并引导其影响范围内经济活动进一步发
16、展的一组扩张性产业。区域扩张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现存厂商的成本减少或现存产业的厂商数量增加所致,而是由于极点上关键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关键产业就是“推进型”产业,构成增长极的核心。4.弗里德曼的中心一外围理论 该理论又称作极化发展的一般理论。它把文化、政治过程与经济发展综合起来作为整体的社会系统进行研究。弗里德曼指出,由于资源、市场、技术和环境等的区域分布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决定了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是由中心和外围两个子空间系统组成的: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发展之势时,就会获得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的中心(发达地区);没有获得竞争优势的地区就会处于外围(落后地区),这
17、里的空间系统取决于其内部的联系方式,只要存在一个支配外围地区重大决策的中心区,二者就组成一个空间系统,因此,空间系统可以有多个级别和水平,如全球级、洲级、国家级、省级等等。区域的中心和外围构成了一个以权威性和依附性关系为标志的空间体系。弗里德曼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不连续但是逐渐累积的创新过程。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发展通常源于区域内的少数“变革中心”,并由这些中心自上而下、由内及外地向创新潜能较低的周边地区扩散。创新变革中心就是中心区,而组成特定空间系统的其他地区则属于外围区。中心区处于支配地位,外围区则处于依附地位。由于外围地区依附中心地区,缺乏经济自主,从而
18、形成了空间二元结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强化,中心区通过支配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链锁效应和生产效应等六种反馈机制来巩固和强化自身的支配效应。中心区的经济增长会扩大它与外围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要缩小中心区和外围区的发展差距,政府必须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改善交通条件、加快城市化进程,从而推动空间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总之,均衡增长理论从各种投资和经济活动的相互依赖出发,把经济系统看作是不可分的,强调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均衡发展和产品市场的全面形成。这些理论在政策主张上都强调大规模投资的重要性,主张对整个国民经济同时进行全面而均衡地增长。这些理论应用于区域经济学,不仅强
19、调产业部门间的均衡发展,而且强调区际和区内的平衡发展。非均衡增长理论更加强调产业间和区域内的关联效应,指出了不同产业对整个经济系统的影响因子的不同和全面投资的不可能性,论证了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当然,非均衡增长理论并不否认大规模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均衡增长理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尽管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政策建议上截然不同,但它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共同点:一是它们分析的起点都相同,即都市从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这一初始条件出发,也就是说,从初始的非对称出发进行分析;二是它们都承认并强调经济活动之间的关联性;三是它们的最终目标都相同,即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
20、。但是,长期以来,这两种理论模式似乎难以调和;换句话说,这两种理论或者是不承认非均衡增长的可能性,或者是没有说明不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之间的转换机制。三、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整合: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的分析 20世纪末以来,西方一些学者根据克鲁格曼的核心一边缘模型的基本思想,在垄断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框架下,对均衡增长和非均衡增长的理论模式进行了整合。1.资本创造理论 该理论以一个地区的产业份额的大小测度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产业份额增加意味着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产业份额减少表示该地区的经济衰退。该理论假定资本在区际间不流动,引入资本创造与资本折旧这两种变量,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是资本的增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21、经济是增长还是衰退,取决于该国或地区资本创造是快于还是慢于资本的损耗。经济繁荣地区能够创造出更多的资本,从而使该地区的资本存量增加,区域的产业份额也随之扩大;衰退地区的情形恰好相反。随着资本的创造和折旧,市场份额(支出份额)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资本份额的空间转移引起市场份额的空间转移,而市场份额的空间转移又影响资本的区域收益率的差异,而这种收益率的空间差异又对资本份额的空间配置产生影响。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的需求关联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即繁荣地区的资本存量进一步增加,而衰退地区的资本存量进一步减少。在一定条件下(即市场开放度较大),这种累积因果关系促使产业的聚集,成了聚集力。另一方面,资
22、本的空间聚集还引起市场的拥挤效应,资本的空间聚集提高了市场竞争强度,而这种效应是促进资本空间发散的力量。聚集力和分散力的相互作用构成产业空间分布的动力机制。当市场开放度充分大时,这种正向聚集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就会居于主导地位,负向聚集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市场拥挤所致)则居于从属地位。在此理论模型中,产业份额的大小可表示为: (2)其中,sn、sE分别表示北部的产业份额(也就是资本份额)和支出份额,是该地区的市场开放度(或者说贸易自由度),从式(2)可以看出,当sE0,(1)时,sn0,北部将不存在工业生产;sE1(1),1时,Sn1时,工业生产将全部集中在北部。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系数(1)(
23、1-)总大于1,这说明在市场规模相同的情况下,市场开放度的提高,将进一步放大本地市场效应,因而产业份额也就越大。这样就有如下结论:某一区域的产业份额(资本份额)主要取决于该区域的市场规模(支出规模),市场规模越大,则该区域的产业份额(资本份额)也就越大。当市场规模不变时,市场开放度越大,则放大本地市场效应,产业份额(资本份额)就越大。公式(2)告诉我们,当Sn1/2,两个地区的产业2份额相同,区域经济实现均衡增长;当sn0或sn1时,工业生产集中到一个地区生产,另一个地区则不存在工业生产,就会出现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2.全域溢出理论和局部溢出理论 这两个理论的基本逻辑和基本假设非常相似。它们
24、都用一个地区的资本增长率表示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它们都属于含有空间维的区域经济内生增长理论;都假设知识资本是通过知识资本创造部门来创造的,当达到长期均衡时,资本增长率g为常数。新知识资本的生产需要成本,假设每个区域的资本创造的成本函数都是本地资本存量和外地资本存量之和的倒数,故两个区域知识资本生产成本都相等。总知识资本存量稳定增长(常数g),根据阿罗的向下倾斜的学习成本曲线,单位知识资本生产成本逐渐下降。资本生产部门的资本产出分为两种:一种是私人知识,它可以获得专利并卖给他人来生产产品;另一种是公共知识,它无法获得专利,可以广泛传播并迅速被其他企业所吸收,其他企业可以通过较小的努力生产新的资本。
25、知识资本还存在折旧,每个时期都有部分的知识资本被折旧。这两个理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全域溢出理论假设每个区域的知识溢出都不会随着距离而衰减,即本区域的知识资本对本区域的作用和对外地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局部溢出理论对知识溢出的空间范围做了限制,只有本地知识资本溢出是完全可以被本地资本创造所利用,而外地知识资本对本地的溢出强度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弱。也就是说,局部溢出理论比全域溢出理论更加复杂,因此,下面以局部溢出理论为主进行介绍。当经济系统包含两个区域时,资本的空间分布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两个区域的资本份额不相等(对称结构),二是两个区域的资本份额相等(非对称分布),非对称情况对资本生产越多的区
26、域而言是资本份额提高的过程,而对资本生产越小的区域而言是资本份额变小的过程,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资本生产全部集中在一个区域而另一个区域没有生产资本的情况,这时资本空间分布非均衡程度最大,这种结构称为核心一边缘结构。对称均衡时,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可表示为:(3)核心一边缘结构均衡时的经济增长率的经济增长率可表示为: (4)其中,上标“S”表示对称结构,上标“C”表示核心一边缘结构;常数b/,表示的是消费者对工业品的支出份额与工业品之间的不变的替代弹性之比;Lw为经济系统的劳动力总量,Ew为经济系统总支出;为折旧率,为折现率;0,1是度量知识在空间溢出的自由度,l表示公共知识资本完全自由溢出,此时
27、,局部溢出模型退化为全域溢出模型;0表示公共知识资本不能溢出(知识溢出只限于当地);在0l范围内,可以认为1-是公共知识在溢出到其他区域时损耗的部分。式(4)是所有资本都集中在北部时的长期均衡增长率和经济系统总收入水平(或总支出水平,因为供需平衡)。可以看出,此时的经济增长率也就是全域溢出理论中的经济增长率,这相当于式(3)在l时的情况,这很自然,因为此时所有的资本都集中在一个区域,知识的溢出效应也全部集中在该区域,知识在传播中没有衰减,也就是没有损失。因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知识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因此此时的经济增长率也最大。比较上面对称结构和核心一边缘结构时的经济增长率,也就是从式(4)减去
28、式(3),可得(5)则可以看到,式(5)总大于零,即聚集模式下的经济增长率总大于对称分布时的经济增长率。我们知道,资本的分布状况与经济增长方式是密切相关的,与资本的对称分布相应的增长方式为均衡增长方式,与核心一边缘结构相对应的增长方式为非均衡增长方式。式(5)告诉我们,非均衡发展战略的经济增长率大于均衡发展战略的经济增长率,这就解释了开始工业化的国家或地区一般都采取非均衡战略的原因。空间经济学框架下的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许多丰富的经济学涵义:第一,本地市场放大效应,支出份额的变化会引起生产份额更大的变化,而且这种效应随着市场开放度的提高而增强,使地区间的差距进一步放大;第二,循环累积因果关系,
29、资本的增加导致生产的扩大,生产的扩大导致支出的扩大,进而放大本地市场规模;第三,内生的非对称性,随着市场开放度的提高,经济系统会内生地出现非对称现象;第四,经济活动的突发性聚集,当市场开放度达到某一个临界值时,对称均衡就会被打破,发生突然且快速的聚集现象,最终形成核心一边缘结构(局部溢出理论中存在过渡性的内部稳定均衡,不存在这一现象);第五,经济活动的区位粘、性或者说路径依赖,力度足够大的暂时性政策冲击对经济活动具有长久的影响,这种长久影响很难消除,形成某种路径依赖;第六,经济增长影响经济区位,资本累积导致生产的集中,而资本收入在本地消费,因此,资本的集中或分散能够改变经济区位;第七,增长极和
30、塌陷区的形成,经济系统从对称均衡转向非对称均衡时,获得资本或产业的地区快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失去资本或产业的区域不断萎缩,沦落为经济增长的“塌陷区”;第八,收入差距的永久性,区际资源禀赋的非对称性导致区际经济的非对称性,区际经济的非对称性反过来又影响资源禀赋的非对称性,最终导致核心区的资本一劳动比率提高,从而使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即使实行完全的贸易自由化,这种差距也不会消失;第九,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意味着市场开放度的提高、交易成本的降低,而且意味着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动性的提高;第十,局部溢出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区位会影响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通过经济聚集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使得经济增长进入“快车道”,实现经济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