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知识点总结小抄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学知识点总结小抄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一、二、三、四、五、 动物学知识点总结小抄版.精品文档.六、 原生动物门(目前已知最原始的单细胞真核生物)1、 原生动物的重要特征?多种营养方式包括光合自养、吞噬营养、腐生营养;单细胞或单细胞聚群生活;生殖方式包括无性生着有性生殖两种其中无性生殖又能包括有二分裂、出芽、质裂和多分裂;有性生殖则包括接合和配子;分化出较完整地的细胞器。2、鞭毛虫纲:绿眼虫;肉足虫纲:变形虫;孢子虫纲:疟原虫;纤毛虫纲:草履虫;丝孢子虫钢:碘孢虫3、五大疾病:疟疾(疟原虫)、黑热病(利什曼原虫)、血吸虫病(血吸虫)、丝虫病(丝虫)、钩虫病(钩虫)无脊椎动物类群二、
2、侧生动物-海绵动物门(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1、海绵动物的主要特征?1、低等的多细胞动物,体制不对称或辐射对称;2、无组织分化,体壁由皮层(扁平细胞)、胃层(领鞭毛细胞)两层细胞构成;3、胚胎发育过程中有逆转现象等,与其它多细胞动物显著不同。4、具特殊的水沟系统; 5、无神经系统。2、描述海绵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的“逆转”现象。海绵动物的原肠作用与其它后生动物相反,即在发育过程中动物极小胚胞陷入里边形成内胚层,而植物极大胚胞形成外胚层,称逆转现象,故列为侧生动物3、钙质海绵纲(白枝海绵),六放海绵纲(偕老通穴),寻常海绵纲(南瓜海绵)三、辐射对称的动物-腔肠动物门(第一类真后口动物,多细胞动物进化
3、中最原始的一类)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1、身体呈辐射对称或两辐射对称体制;2、两胚层有口无肛门, 具原始的消化循环腔,出现了细胞外消化;3、出现初步的组织分化,具特有的刺细胞;4、具有原始神经系统神经网;5、生活史中出现两种基本体型, 即水螅型和水母型, 有世代交替现象, 变态发育的种类,经历浮浪幼虫阶段;2、浮浪幼虫:海洋中生活的腔肠动物经过受精卵经过完全卵裂后形成中空的囊胚,在经过原肠阶段发育为有内外两个胚层,体表长满纤毛能够自由游动的浮浪幼虫3、世代交替:一些水螅型、水母型同时存在的种类:水螅期以无性繁殖(即出芽生殖)的方式产生水母型个体;水母型个体脱离母体后,又以有性生殖的方式产生水
4、螅型个体。如:薮枝螅多态现象:少腔肠动物是过群体生活的,群体中的不同个体称为个员。这些个员常有分工,群体中不同个员在形态和生理上的分工现象,称为多态现象。4、 水螅纲(水螅),钵水母纲(海蜇、水母)无水螅型或水螅型不发达;口道短;不具骨骼;内外胚层均有刺细胞,生殖细胞由内胚层产生,珊瑚虫纲(海葵、红珊瑚)生活史仅水螅型,无世代交替。有发达口道、口道沟、隔膜、隔膜丝等,两辐对称;内、 外胚层均有刺细胞;性细胞由内胚层产生;四、 扁形动物门(两侧对称;三胚层,但无体腔;出现了器官系统)1、 扁形动物主要特征:1. 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2. 三胚层、无体腔;3. 体壁为皮肌囊结构;4. 消化系统:
5、有口、无肛门,不完全的消化系统;5. 排泄系统:原肾管型的排泄系统; 6. 神经系统:梯形中枢神经系统;7. 生殖与发育:出现了中胚层起源的生殖系统(生殖腺、生殖导管);多雌雄同体,异体受精;8. 生活方式:自由生活、寄生(内、外)。2、 中胚层的出现在动物系统演化上的意义:1.中胚层的出现为器官系统分化提供了必要的基础;2.中胚层形成的实质可以帮助营养代谢和物质运输3.中胚层可以帮助分裂、分化、再生新器官4.由中胚层所形成的实质有储存养料和水分的功能5中胚层分化成肌肉层促进消化和运动功能,进而促进动物的新陈代谢能力形成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的形成3、 皮肌囊 =单层表皮+肌肉层1、表皮
6、:柱状细胞,腹部的有纤毛,内有杆状体、腺细胞2、基膜3、肌肉层:环肌(外)、斜肌(中)、纵肌及背腹肌(内);实质组织网状合胞体,大量细胞间质4、 (一)吸虫纲主要特征1)、体不分节,体表无纤毛;2)、上皮细胞中无杆状体;3)、消化系统退化,具吸盘;4)、神经不发达,感官多退化;5)、生殖器官发达,产卵量大;6)、寄生生活,多生活史复杂;(二)涡虫纲主要特征:1)、体不分节,体表被纤毛(主要腹面);2)、上皮细胞中有杆状体;3)、具不完全的消化系统;4)、神经和感官发达5)、间接发育种类,经牟勒氏幼虫期6)、营自由生活;(三)绦虫纲主要特征:高度适应寄生生活1)、体分节,体表无纤毛;2)、上皮细
7、胞中无杆状体;3)、消化系统消失,具吸盘;4)、生殖器官发达,产卵量大;5)、寄生生活,多生活史复杂; 五、 具有假体腔的动物-原体腔动物 线形动物1、 线虫动物门; 2、线形动物门; 3、棘头动物门;4、腹毛动物门; 5、轮形动物门; 6、动吻动物门; 7、内肛动物门;8铠甲动物门;9鳃曳动物门2、 线形动物特征:1、圆筒状或线形;2、体表被角质膜,体壁具皮肌囊结构;3、三胚层,原体腔;4、有口有肛门,完全的消化系统;5、具外胚层起源的 原肾;6、多雌雄异体,异形,寄生种类生殖能力强,有较复杂的生活史 。另外,原体腔动物尚无循环系统和特殊的呼吸器官。3、 假体腔出现的进化意义:动物肠道与体壁
8、之间有了空腔,为体内器官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体腔液使腔内物质出现了简单的流动循环,可以更有效地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体壁具有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层体腔液具有一定的流动压力,可作为流体静力骨骼参与运动;体壁使动物的运动摆脱了单纯依赖体表纤毛的摆动,运动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六、 不分体节的真体腔动物-软体动物门1、生物学特征:1、身体两侧对称或不对称,身体分部,通常具贝壳; 2、出现了真体腔与开管式循环系统3、出现了呼吸系统:用鳃或肺呼吸 4、消化系统更趋于完善(消化腺发达)5、排泄器官为后肾6、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更加完善7、间接发育的软体动物具有担轮幼虫期;分类包括1、无板纲(龙女簪);2、多板
9、纲(石鳖)3、单板纲(新碟贝);4、双壳纲(河蚌)5、掘足纲(角贝);6、腹足纲(蜗牛)7、头足纲(章鱼) 2、外套膜的生物学重要作用软体动物的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4个部分。1、外套膜是由内脏团背侧的皮肤褶向下延伸而成,像外衣一样包在内脏团外面,司保护作用。2、其上皮细胞分泌形成贝壳,同时具有分泌和感觉的功能。3、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形成外套腔,肛门、肾孔、生殖孔等直接或间接开口于外套腔中。4、外套膜前端或后端常形成出水管和入水管,腔内的水循环可辅助完成呼吸、排泄、摄食、排遗等3、珍珠形成过程:珍珠贝的外套膜部分细胞在结缔组织内形成的珍珠囊所分泌的珍珠质不断积累而成的。 当外界的小颗粒异物偶然
10、进入贝类壳中时,为了排除这种异物刺激引起的不适,本能地分泌出珍珠质把异物一层一层地包裹起来,日子长了,就形成一颗珍珠。七、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环节动物门1、生物学特征:1、身体同律分节,出现了原始的运动器官疣足或刚毛2、具发达的真体腔; 3、闭管式循环系统; 4、后肾管型的排泄系统; 5、链状神经系统; 6、雌雄同体或异体,间接发育的种类都有担轮幼虫期。2、发达真体腔出现的意义:1.出现了肠壁肌肉层,大大加强了动物的消化能力2.肠壁有了中胚层的参与,为肠的进一步分化提供了条件3.发达真体腔的形成对循环系统、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形成及功能也有很大影响。3、多毛纲:沙蚕,具疣足刚毛头部和感觉器官
11、官发达,雌雄异体无生殖带,间接发育有担轮幼虫期,最原始;寡毛纲:蚯蚓,无疣足少刚毛,身体分节不分区,雌雄同体有生殖环带,胚胎直接发育;蛭纲:金钱蛭,无疣足刚毛,体节数一定为34、17、31三种,无触手等感官,雌雄同体有生殖环带,胚胎直接发育,有前后吸盘,体腔被间质占据成血窦八、原口动物进化极致-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中唯一适应陆生生活的)1、节肢生物学特征:1. 身体分头、胸、腹3部分2.附肢有关节3.体表有几丁质的外骨骼4.混合式体腔,开管式循环系统5.呼吸器官和排泄器官多样化2、多样呼吸器官:一、水生种类为鳃或书鳃(鳃和书鳃为体壁外突形成)二、陆生种类为气管或书肺或两者兼有(为体壁内陷形成)
12、三、小型的节肢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是靠体表直接与环境进行气体交换。3、多样的排泄器官:一、低等或结构简单的节肢动物没有专门的排泄器官,其代谢产物积留于皮下随蜕皮现象排除。二、一小部分节肢动物仍以与后肾管同源的腺体状结构作为排泄器官,如甲壳类的绿腺、鄂腺,蛛形纲的基节腺。(腺体一端是盲端,另一端以排泄孔开口在体表)三、大部分种类,如昆虫类、蛛形类以马氏管替代。4消化与取食:分前肠、中肠和后肠。前、后肠壁上也有几丁质,形成齿和刚毛等构造。前肠的主要功能是取食、食物的机械研磨、贮存和初步消化。中肠常形成盲囊、腺体等分泌消化酶,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后肠可以对一些离子及水分重新吸收。5、昆虫的口器
13、:由头部的3对附肢和部分头部的组成,包括3对附肢形成的大颚、小颚、下唇和上唇及舌。包括咀嚼式(蝗虫)刺吸式(蚊子)虹吸式(蝴蝶)嚼吸式(蜜蜂)舐吸式(家蝇) 6、分类:三叶虫亚门(已灭绝)、螯肢亚门(口纲、蛛形纲、海蜘蛛纲)、甲壳亚门、单枝亚门九、最原始后口动物-棘皮动物1、棘皮生物学特征:次生辐射对称;具中胚层起源的、生活的内骨骼;具有特殊的水管系统; 后口动物;2、海百合纲、海星纲、海参纲、海胆纲、海蛇尾纲3、五辐对称:沿身体中轴可将身体分为五个相等的部分附。半脊索动物门主要特征1、背神经索半索动物除具腹神经索外,还有背神经索,具最前段为内有空腔的神经管,一般认为是背神经管的雏形、咽鳃裂
14、消化管前端,有多对鳃裂,由外鳃孔与外界相通,为呼吸器官。、口索:口腔背面向前伸出一条短盲管,为特有结构。现在认为,可能是一种内分泌器官十、 最高等的动物-脊索动物门包括尾索动物、头索动物和脊椎动物。1、 生物特征: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鳃裂三大特征。以及具肛后尾、闭管式循环系统、心脏位于身体腹面等特征。脊索在低等脊索动物中终生保留,在脊椎动物中被脊柱所代替。背神经管在脊椎动物分化为脑和脊髓。低等脊索动物鳃裂为呼吸器官,进化中消失或演变为其他结构。2、 分类:A。原索动物:尾索动物门,头索动物门;B。脊椎动物:圆口纲(无颌,又称无颌类。无成对附肢,脊索终生存在,并出现雏形脊椎骨)软骨鱼纲(出现上下
15、颌,称为有颌类。骨骼全为软骨,体被盾鳞,出现了成对的鳍,鳃裂直接开口体外)硬骨鱼纲(骨骼一般为硬骨,体被硬鳞,圆鳞或栉鳞,鳃裂不直接开口体表)两栖纲(从水上陆的过渡种类,幼体鱼形,以鳃呼吸,成体出现五指(趾)型四肢,皮肤裸露,以肺和皮肤进行呼吸,生活在潮湿的陆地或水中)鸟纲(全身被羽,前肢变为翼,恒温,卵生)爬行纲(完全陆生。皮肤干燥,被以角质鳞、盾片或骨板。肺呼吸。胚胎发育中出现羊膜,与鸟类、哺乳类共称为羊膜类)哺乳纲(体外被毛,恒温,胎生(单孔类除外),哺乳(具乳腺)A. 鱼纲1、硬骨鱼调节方式:淡水鱼,肾脏发达,肾小体多,鳃上皮吸收盐分。海水鱼,肾脏退化,鳃泌盐。一些鱼类还具有鳃上的泌盐
16、细胞来完成渗透压调节,淡水鱼类的鳃上泌盐细胞能向血液中增添盐分;海水鱼类的鳃上泌盐细胞则排除过量的盐分。软骨鱼:血富含尿素,直肠腺排泄。一些鱼类具有直肠腺(如鲨鱼)排泄体内过剩的盐分2、鱼主要特征:主要特征 1、具上、下颌,属有颌类;2、出现了成对的附肢偶鳍(胸、腹鳍);3、软骨或硬骨;脊柱替代了脊索,成为支撑身体的纵轴;4、脑较发达,具有1对鼻孔,内耳具3个半规管,加强了嗅觉和平衡觉 。5、终生水生,具有多种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B.两栖纲1、 生物学特征:变温;幼体以鳃呼吸,成体以肺呼吸,辅以皮肤呼吸;皮肤多腺体和色素细胞,轻微角质化;具典型的五指(趾)型四肢;出现颈椎和荐椎的分化;心房出
17、现分隔,为不完全双循环;出现中耳和在空气中传导声波的耳柱骨,具犁鼻器;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幼体经变态转为成体。2、 分类:a、无足目:(蚓螈)皮肤裸露,无四肢及肢带。通常在湿地营洞穴生活,眼退化隐于皮下,耳无鼓膜。嗅觉器官发达。体内具有肋骨,但无胸骨。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b、有尾目:(蝾螈)发展完全的前肢和后肢,大小大约一致。没有鼓膜或外耳开口。牙齿位于下颌。身体没有鳞片或尖锐的爪子。通常行体内受精。终生有尾,多数有四肢,幼体与成体比较近似。c、无尾目:(青蛙)成体基本无尾,卵一般产于水中,孵化成蝌蚪,用腮呼吸,经过变态,成体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数皮肤也有部分呼吸功能。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
18、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C.爬行钢1、分类有喙头目(喙头蜥)、龟鳖目(特化的一类,具有背甲和腹甲,陆地产卵)、蜥蜴目(最兴盛的一类,身体长行,体被角质鳞片。四指发达或退化,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蛇目(特化的一类,身体细长,四肢、胸骨、肩带均退化,以腹部贴地爬行)、鳄目(高等的爬行类,体被角质鳞片,背部鳞片下有骨质板。心室已有完全分隔,胸前和腹腔完全分开)2、生物特征:体表被角质鳞,缺少皮肤腺;具典型五指(趾)型四肢,指端具爪;头骨有颞窝,出现完整或不完整的次生腭;荐椎和颈椎数目增多,胸廓出现;以肺呼吸;心室出现不完全分隔,仍为不完全双循环;出现新脑皮,脑神经为12对;鼓膜下陷形成外耳道;后肾为排泄器官,排泄物以尿酸为主;体内受精,具羊膜卵;变温。D.鸟纲1、 分类:a、平胸总目:不会飞的大型走禽,翼退化,胸骨扁平,无龙突骨,锁骨退化,双足粗大有力,羽毛蓬松b、企鹅总目:善于游泳和潜水的鸟类,前肢鳍状,后肢短,趾间具蹼,羽毛成鳞片状皮下脂肪发达,胸骨龙骨突发达非气质骨c、突胸总目2、 适应飞行:1、发达胸肌和腿部肌肉2、前肢变翼身披羽毛 3、胸肌发达 4、有效的血液双循环,丰富食性高新陈代谢和恒定体温5、有气囊,高效双重呼吸6、气质骨骼,有助飞行7、敏锐的感官3、 七个生态类型:走禽,涉禽,游禽,鸣禽,攀禽,猛禽,鹑鸡,鸠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