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案例:《风筝》教学感悟.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497018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案例:《风筝》教学感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案例:《风筝》教学感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案例:《风筝》教学感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案例:《风筝》教学感悟.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初中语文案例:风筝教学感悟.精品文档.让风筝飞得更高 风筝教学感悟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课堂教学主要环节回顾这是一堂校级公开课。偏爱鲁迅作品的我早在接受公开课任务的时候就把风筝定为教学篇目。理由非常简单:我希望将这堂课上出深度,同时更希望通过这堂课让我的学生开始了解鲁迅,走近鲁迅,为今后的“阅读鲁迅”开一个好头。带着这样的初衷,根据我对自己学生阅读水平的了解,我在备课过程中将课堂目标定为通过对文本的深入阅读来解读风筝一文的多重主题。备课的过程是细致而充分的。那天,我带着我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和满腹自信从容地走上了讲台。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请已经

2、充分预习过课文的学生谈谈读风筝以后的感受。马上有学生回答:“哥哥因为一件小事而一直记挂着对弟弟的伤害,弟弟又没有记恨自己的哥哥,我感觉到了兄弟之间浓浓的亲情!”还有学生回答:“最大的感受就是文章里的哥哥和我爸爸妈妈一样剥夺了我们游戏的权利!我要告诉他们,游戏是儿童的权利!”站在讲台上的我不由一阵窃喜:真是争气,一晃两个主题解决了,我有更多时间来“讲深讲透”了!这时,班里的“才女”举手了,她的回答更是“锦上添花”:“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的反省精神了。这么一件事情就让他意识到自己剥夺了小兄弟的游戏的权利,并且诚恳地向兄弟道歉。这是因为他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缘故。而且,在兄弟表示忘却的时候他却依然沉重,

3、这就更加突出了他自我反省的精神!”学生的回答显然已经提及了文章主题的几个层面:亲情、游戏的权利、自省的精神。这比我原先的设想更理想(我原来打算用一定时间引导学生理解自省精神),于是,顺理成章地,我高兴地引领学生进入本课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教学的第二环节是:通过教师备课时精心设计的问题带领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使第四层面的主题“千呼万唤始出来”。这个教学环节侧重于文本的阅读和具体内容的深入探究。为了让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我先提出了“找到虐杀之残酷的词语”和“找出小兄弟喜爱风筝的语句”来让学生体会鲁迅语言的准确、生动和精炼。接着,抛出一个我觉得一定会使学生争论不休的讨论题:弟弟如此喜爱风筝,哥哥如此无情地

4、毁坏了风筝,弟弟怎么竟然会忘记这件事情呢?你觉得弟弟是真的忘记了吗?课堂上的反应确实如我所料,学生们的激烈的辩论开始了,渐渐形成了两种看法:大多数学生认为小兄弟其实没有忘记这件事情,他是为了让哥哥解脱才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也有学生认为小兄弟是忘了这件事,因为兄弟情深,这种事情怎会牢记?很显然,学生们正在用凭直觉想当然地得出结论的方式进行游离于文本之外的无谓的争论,我及时提醒:你们能从书中找到各自的依据吗?终于,学生们又回到了文本,有人恍然大悟:小兄弟听到我道歉后的反应足以证明他是真忘了。但仍有学生觉得不服气,这时,我得意地抛出我准备好的关键性问题:小兄弟认为自己玩风筝对吗?这个问题又一次使课堂

5、的讨论气氛热烈了起来。经过充分的讨论,学生从文章中找到了答案:小兄弟将做风筝的地点选在了“少有人去的”小屋里,见我进来后的反应是“惊惶”、“失了色瑟缩着”,在我毁坏风筝后他只是“绝望地站着”,这些反应都足以证明小兄弟自己也认为这是不对的。有了这个问题做铺垫,学生对于“弟弟如此喜爱风筝,哥哥如此无情地毁坏了风筝,弟弟怎么竟然会忘记这件事情呢”这个问题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几个学生发言下来,大家有了共识:小兄弟之所以忘却是因为他认为哥哥的做法根本就是对的,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游戏的权力被剥夺了,这样理所当然的事情自然就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被淡忘了。这个环节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我”感到的“无可把握的悲哀

6、”究竟是什么?在这个春天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的是什么?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回答,文章的最深刻的主题层面“浮出水面”,学生们终于发现,在风筝的文字下原来蕴藏着鲁迅先生对于被虐杀者的麻木的深深的遗憾和悲叹!最后进入教学的第三环节:向学生讲述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简单介绍鲁迅深重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民族责任感。结合课文的主题向学生推荐阅读五猖会。二、 教后的思考 风筝的公开课就这样“顺顺利利”地完成了。教学指向是非常明确的,学生的讨论发言也算热烈,整节课虽然不是“行云流水”,但至少能让自己觉得学生的思维“尽在掌握”。但上完课后的喜悦感却转瞬即逝,相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觉得这堂课缺少了一些什么。静心想来

7、,这问题就出在“尽在掌握”。 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对于有深度的经典文章,学生的阅读往往是浅层次的,教师就有义务有责任引导他们在读懂经典的同时提升阅读能力,而不能一味只让学生说,以一种表象的热闹来认同学生的浅层次的阅读。风筝的教学设计也正是以这样的一个原则为出发点的。但,回过头来看,我发现自己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智者”的姿态“君临”学生,以自己的思维牢牢地控制着(或者说是“霸占”着)这个本该属于学生的课堂。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教师在课堂里的角色的问题了。恐怕每一个老师都知道我们应该成为课堂“平等中的首席”,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个“平等”和这个“首席”的度的把握。课堂中的教师一定要有所作为,但又

8、要避免过度作为,而在风筝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恰恰是用自己的阅读来取消了学生的阅读,以自己的体验代替了学生的体验。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是自己之前根据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精心准备好的,回过头来看这几个曾经让自己得意的问题,它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思维的碰撞,但是,这些带着非常明显的预设色彩的问题又说明了整个授课的过程实质上是自己凭借已经比较熟练的教学技能和对教学内容的“胸有成竹”的把握来“设套”,就是通过这几个我自己在备课时觉得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问题,我的学生在这个课堂上“顺畅”地、不知不觉地进入我的思维轨道,并最终认同了我对风筝的解读。但是,学生自己有没有

9、生成新的东西呢?第一环节的自由解读中有一点,但仅仅只局限于个别思维敏捷的学生;后边的环节中恐怕就更少了,第三环节的教学更是把学生当成了没有觅食能力的雏鸟!这堂我精心准备的公开课让我怅然若失的原因应该就在这里了吧!但是,我对认同学生浅层次阅读的做法又着实不敢苟同。就风筝的教学而言,我始终觉得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最深刻的第四主题层面,那么学生对于鲁迅的认识、鲁迅作品的魅力和深度恐怕将在一开始就就要大打折扣。那么,这个矛盾如何加以解决呢?也就是说,我必须找一条途径:让学生在比较自主的情况下,在教师的适度引导下生成对风筝的多个主题的尽量正确和全面的理解。三、 新的教学思路和设想原先教案中的第一环节是让学

10、生畅所欲言的好机会,只是因为当时有着较强预设性的情况下教师将这个环节中当成了一个“过渡”,剥夺了让更多学生发表意见的权利。而实际上,可以让学生在发表意见的过程中充分呈现他们的个体解读,哪怕是误读,让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真正地产生思维碰撞。事实上,在学生自行解读的讨论过程中势必会产生对文本的许多有价值的疑问,其中可能不乏原先教案中的教师苦心预设的问题。倘若这些问题能够由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中自主生成,那么一定会是成功解读风筝主题的最理想的途径!教师应该尽量以讨论者的姿态加入其中,但当学生产生误读时则应该及时纠偏,并应该以适当的方式提醒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任何见解的发表要以文本为依据,做到有根有据。当然

11、,在经过讨论之后,教师有必要对解读做一梳理,对于尚未到位的解读应针对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做一定的深入的引导。当然,这种引导和原先教案中的预设有实质上的不同:那就是这种引导是建立在学生已有认识之上的“因势利导”。但不管怎样,我相信,当教师真正大胆地将解读的权利交还给学生时,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关系、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对话关系将在这个环节中真正建立,而这个环节,理所当然地应该上升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当然,根据初一学生的一般阅读能力,他们极有可能无法读到“对被虐杀者的麻木的悲哀”这一层面。经过思考,我觉得原先教案中的第三环节的教学内容可以考虑作为授课之前的学生自主学习的

12、“热身”内容。作为“民族魂”的鲁迅的小故事、他的作品的某些特点可以在教授风筝前让学生有所了解,有了这样一个“预热”的过程,自然让学生有了一定的讨论指向。而这种指向,相信效果一定会比学生“认同”教师的解读更有成就感,更能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当然,这样的一个设计思路是建立在教师更为充分的备课基础之上,因为这个设计呈现出比较强的“非预设性”,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必须接受这样的挑战,否则,自身的教学能力势必“裹足不前”,而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也缺失了一个主阵地。因为“一个处在使学生信服、认同水平上的教师是深受校长器重的,但从教育最终的目的来说,这样的教学和这样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智力来说其作用存在局限性。”如果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一只飞翔在蓝天中的美丽的风筝,那么我还是把放飞风筝的那团长线交还到学生的手里吧。我,应该站在他们的身后,指导他们如何调节、牵引,让他们的风筝飞得更高!这是这堂风筝公开课后我的所想。【注释】张玉新认同与同化 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7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