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的整合和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的整合和优化.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的整合和优化.精品文档.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的整合和优化 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元依赖关系的设置课程的方法,并结合教学实际,对该专业计算机课程单元的整合、教学内容的优化及实践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关键词:计算机课程;多元依赖;整合;优化1引言我国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专业先后经历了专业创建、实践探索、调整改革、飞速发展四个阶段1。在每一个阶段中,课程体系都有较大调整,其中计算机课程无论从课程单元还是课程内容变化最大2,3。随着信息技术在
2、医学信息处理中的广泛与深入地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中计算机课程设置超着动态性和开放性发展。为此,立足学科知识结构,遵循计算机科学课程间的内在规律,体现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以技能培养为目标,改革实践教学,整合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才能科学设置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课程。2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课程设置概况课程设置服务于培养目标。我国的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大致有两类1。一类基于信息资源管理,其培养目标以医学情报学为主,兼有向医学信息处理方向扩展的趋势;一类基于信息技术应用,其培养目标以信息技术为主,突出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应用。培养目标不同决定了其中计算
3、机课程设置的不同根据对我国10余所有代表性的开设该专业的高等医学院校关于计算机课程设置的情况调查,我国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教育大致分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三个层次,其课程设置情况如下:第一层次的课程,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离散数学、计算机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第二层次的课程,包括数据库、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C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网络数据库、操作系统。第三层次的课程,包括计算机信息检索、多媒体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引论、软件工程、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另外,一些学校还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的前导数学类课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2.2课程设置存
4、在的问题从各学校同类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可以看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计算机课程设置没能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整体知识结构相融合,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简单抽取的子集,在整个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表现出孤立性、游历性和离散性。缺少课程单元的整合和教学内容优化。计算机课程设置体现不出开放性、动态性,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同步。其中的必修课程居多,选修课程较少且针对性不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不利于技能培养和综合能力提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不利于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医学信息分析与处理的能力。这是各高校计算机课程设置中非常突出的问题,包括实验项目中基于课程群的设计
5、性、综合性实验所占比例较少,基于单课程的验证性实验占多,提升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集中性实践环节不足,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足等。3计算机课程的优化设置及教学改革建议在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计算机课程设置要运用系统的观点,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身的学科基础和知识结构出发,突出计算机技术与医学信息管理的交叉和融合,突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性和先进性。3.1以多元依赖关系为指导,设置计算机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应选择既依赖于本学科课程又依赖于相关学科的课程作为课程群的课程单元,我们把这种课程之间的联系称为多元依赖关系。比如“数据结构”和“数据库技术”课程既和“程序设计”、“离散数学”存
6、在依赖关系,也同“信息组织与存储”、“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存在依赖关系。根据依赖关系选择的课程可以实现不同学科课程间的交叉和融合,从而使其被真正纳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形成本学科完整的知识结构。图1说明了“数据结构”和“数据库技术”的依赖关系图。3.2整合和优化课程,完善课程设置计算机课程的设置要符合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性质,体现其学科特色,而不是符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性质,因此必需对计算机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的优化。计算机文化基础适当介绍用于医学处理的应用软件,抛砖引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进行医学统计的SPSS
7、、SAS、ROCKIT等;进行流行病分析的EPI;用于化合物及化学方程编辑的CHEMDRAW;为生理学、药理学、毒物学的研究者提供的数据采集和实时处理软件IOX、数据后处理软件DATANALYST、心电图分析软件ECG-AUTO等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以设计方法、指针及应用为重点。离散数学以集合与图论为重点。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内容以技术应用为主,原理为辅,同时还可以减少对计算机原理、数理逻辑等前导课程的依赖。课程单元的整合。在内容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课程。数学课程群的整合,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卫生统计学、离散数学整合为课程计算机数学基础。硬件课程群的整合,将电路分析、大学
8、物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整合为课程电子技术基础,将汇编语言、计算机原理组合成计算机原理。软件课程群的整合,重点学习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等课程。应用课程群的整合,重点学习医院信息系统,计算机信息检索、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医学信息分析与研究等课程。增加选修课是为了使学生及时了解计算机科学的最新发展方向和新的技术增长点,保证本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可增加的选修课有: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网站建设与维护、多媒体技术、数字图书馆、网络数据库及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网络安全与管理等。3.3强化实践环节,突出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性特色。为充分发挥计算
9、机课程在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施中的作用,应加强实践教学,主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如医学信息分析与研究、医学信息检索等。增加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如网络数据库、可视化软件编程等。增加面向市场的实验课程,如JAVA程序设计、网站建设与维护等。增加课程设计,如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库技术课程设计、高级程序语言课程设计等;尤其应增加基于课程群的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改革毕业设计、毕业实习。联合医学信息技术公司,采用“毕业实习职业培训就业”的模式,为学生就业应聘提供从业经历。4结束语计算机课程是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
10、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贯穿于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医学信息处理及医院信息化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只有不断更新计算机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才能满足社会对医学信息技术人才的时代需求。 参考文献1 王伟. 美国I-Schools对我国医学信息教育发展的启示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17-19.2 田梅. 改进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相关课程设置与教学的建议J. 医学信息,2005,(10):1284-1286.3 李明,姜燕等.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与教学刍议J. 郧阳医学院学报,2007,(4):126-127. 学习C语言中的指针类型摘要:结合我院
11、学生十年来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C语言部分)情况,通过分析成绩分布与题型关系,我们发现指针方面的题型失分率最高。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本文提出学习指针知识的方法和顺序过程,并将其应用在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等级考试;指针;指针类型;指针常量;指针变量;数组与指针;行指针;列指针 据统计,十年来我院有450多名学生先后参加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我们对C语言笔试和上机成绩分析发现,指针类型方面的题型出错率最高,占平均错误率的60%左右,这说明指针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学习C语言的难点。指针类型是一种特别的数据类型,与C语言中其他数据类型相比,既抽象又复杂,同时有关C语
12、言的教程类图书对指针论述的差别也给学生带来了困惑。根据笔者的经验,学生只有掌握了与指针类型相关的基础知识,才能较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指针数据类型。 1计算机内存储器地址的编码方法 欲学好指针类型,首先要知道计算机内存储器地址的编码方法。计算机内存储器里存储的信息都是由1和0构成的二进制数来表示,每一位二进制数位是表示信息的最小单位,计算机技术规定在内存储器里用八位二进制数位来存储信息,这八位二进制数位叫一个字节,即在内存储器里是以字节为单位存储信息的,如大写英文字母A,在内存储器里用01000001表示。把能表示八位二进制数的存储空间叫一个字节存储单元。 在实模式下“为了访问存储器的不同字节存
13、储单元,每个字节存储单元人为给以一个编号,叫存储器的地址,地址从0开始编号,顺序地每次加1。”如PC计算机配置512MB内存条,其存储空间地址编号范围用十六进制数表示为000000003FFFFFFF,即十进制数的范围为:0536870911,有536870912个字节存储单元,相当于可存放536870912个英文字符(半角字符)。配置1G内存条,其存储空间地址编号范围用十六进制数表示为000000007FFFFFFF,即十进制数的范围为:01073741823,有1073741824个字节存储单元,相当于可存放1073741824个英文字符(半角字符)1。 2存储单元的地址 C语言中数据有基
14、本类型(字符型、整型、长整型、实型、枚举型)、构造类型、指针类型等。不同数据类型在内存中存储时,占用的字节数不同,如字符型需要1个字节空间,整型需要2个字节空间,长整型需要4个字节空间等。把不同数据类型存储时需要的N个字节看成一个整体,叫一个存储单元。对字符型N=1,整型N=2,长整型N=4等。对1个字节构成的存储单元,其字节单元地址编号就是该存储单元的地址,对多个(N>=2)字节构成的存储单元,其低字节单元地址为该存储单元的地址,也叫存储单元的首地址1-2。 3指针类型 语言中的指针类型有指针常量和指针变量。指针常量简称为指针,即存储单元的地址。可以认为配置不同容量的内存,其指针值的范
15、围是不同的,但都是 作者简介:杨加义(1960-),男,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Matlab仿真技术、Matlab语言与学科教学。 从0起始的。每个存储单元的指针值都是固定不变的。指针变量就是用来存放指针的变量。指针变量是一种较特别的变量,它的值是一些特定的整数值,不是任何整数(如负整数)都可以存放到指针变量,指针变量与整数加减运算也不同于数学中的运算方法。指针变量也有自己的内存空间,空间的大小由编译器决定,在Turbo C 2.0下是2个字节,在Visual VC+下是4个字节1,3。 4变量的指针 在编译C语言程序时,要在内存为各种变量分配相应的存储单元,相应的变量名称对应着存储单
16、元的首地址,这首地址就是变量的指针。可以将一变量的指针赋给一指针变量(存到指针变量代表的存储单元中),这时就说指针变量指向了该变量(也可以说指针变量指向了该变量表示的存储单元)。对存储单元的存取操作即可以用变量名,也可以通过指向该变量的指针变量来进行,这要用到指针运算符“*”3。 5指针变量类型和它所指向的数据类型 指针变量的类型以声明它时其前面的“*”为标志,无论指针变量指向何种数据类型,它所占用的内存空间大小是一定的(如2个字节),这与其他数据类型的变量所占有的内存空间大小一定一样,所以指针变量的类型就是指针类型,与它所指向的数据类型无关。有资料把可指向不同数据类型的指针变量说成有整型指针
17、(int *)变量、实型指针(float *)变量、字符型指针(char *)变量等,笔者觉得没必要。如果非要这样说,理解成指针变量可指向什么数据类型变量就叫什么数据类型指针变量为好,如 int *p;的声明p可以指向整型变量,说p是整型指针变量为好。 声明指针变量时,还要声明允许指针变量指向的数据类型,这由声明指针变量时“*”前面的“基类型”决定。指针类型加减整数运算时移动的位置大小由指向的数据类型来决定。指向同一种数据类型的不同指针变量间可以进行加减或大小比较运算,指向不同数据类型的指针变量不能进行加减运算或大小比较运算。指针变量一旦被“基类型”声明可指向某种数据类型,就不能再指向其他别的
18、数据类型。 指针类型中的指针变量还可进行自增自减运算,而指针不能。指针变量既可以是左值,也可以是右值,指针只能是右值。由指针、指针变量与运算符构成指针类型表达式。下面说的“&”作为单目运算符时与一个变量结合就构成指针表达式,如&a,&p等,而“*”作为单目运算符只可与指针类型结合,构成指针类型指向的数据类型表达式,如有: int *p,a,b; p=&a; b=*p; *p=10; *&a=20; 其中“b=*p;”的*p就是整型表达式,也是一个整型变量,&a是指针类型表达式,*&a是一个整形表达式,也是一个整形变量。 对于指向指针变量的
19、指针变量,还要复杂些3。 6 “&”和“*”运算符 C语言中有“&:按位与运算符,是双目运算符,结合性是由左到右”和“&:取地址运算符,是单目运算符,结合性是由右到左”,有“*:乘法运算符,是双目运算符,结合性是由左到右”和“*:指针运算符,是单目运算符,结合性是由右到左(“*”在声明指针变量时也用到了)”。 对于取地址运算符&只能与一个变量结合构成指针类型表达式,如有变量name,则&name就得到变量name的指针。 对于指针运算符*,意义是“取其指向的内容”,这里说“取其指向的内容”不是指存储单元里存放的值,而是表示指针变量指向的变量。在有的书中说
20、“例如:&a为变量a的地址,*p为指针变量p所指向的存储单元的内容(即p所指向的变量的值)1”,这种说法值得商榷。笔者认为用“*p代表指针变量p所指向的存储单元(即p所指向的变量)”的说法比较合适,更直接说 *p是一个变量,因为*p可以是左值。如下代码: void main() int a,*p; p=&a; *p=10; printf(%d,%dn,a,*p); *&a=20; 输出a和*p的结果都为10,说明*p与a等价。通过 *&a= 20;语句还可以改变a的值,也说明 *&a与a等价,*&a可以是左值4。 摘 要:针对目前大部分课程各自为
21、阵、互不往来,且部分课程内容陈旧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目标驱动的核心课程和实践体系设计的系统化方法,从具体的核心培养目标(对学生而言,应该是可操作可考核的综合能力指标)推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分解层次,形成系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从而细化设计每年的培养目标,进而落实到课程的设计。该方法内容具体,系统性强,可操作性、可跟踪性好。关键词:目标驱动;核心;课程;设计1 问题的提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课程内容更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事实上,这种需求一直没有间断。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各个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编程能力的提高,到底具备哪些知识、何种能力的计
22、算机专业人才更具有竞争力,也是多年来困扰大家的问题。我们不断地更新我们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但是我们的更新合理吗?系统吗?满足目标吗?更多的时候,我们在头疼医头,我们在打补丁,结果让我们的课程体系补丁不少、漏洞也不少。更重要的是各门课程各自为阵,部分知识重复讲,而又因存在“知识缝隙(gap)”不能很好地衔接。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提出了目标驱动的核心课程和实验体系设计方法,并在北航计算机学院新一轮核心课程与实验课程体系设计中进行了初步实践,有一些体会,和大家共享切磋。2 目标驱动的核心课程和实验体系设计模型总体思路:目标驱动的设计方法,从具体的核心培养目标(落实到可实现的指标),推出学
23、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分解层次,形成系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细化设计每年的培养目标,进而落实到课程的设计。设计原则:1) 和目标紧密结合,目标动,课程动。保持良好的可跟踪性,从而使该方法有很好的适应性,能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2) 先考虑知识和能力体系,不考虑课程,有利于知识和能力设计的系统性,避免目前各门课程之间缺乏衔接、或者互相重复等问题。3) 课程间衔接好,互相补充,完成同一个目标;4) 强调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环节。5) 强调集成,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内容:本方法分解为几个阶段:1) 具体核心培养目标的选择及其选择方法;2) 面向培养目标的计算机专业核心知识和能
24、力体系的设计;3) 基于计算机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体系的核心课程体系、实践体系的设计和设计方法;4) 分层次的综合能力实践环节的设计。我们将结合我们的实践对该方法的应用做一个详细的阐述。3 方法的使用:在北航计算机学院的实践(1) 核心培养目标的选择和设计核心培养目标的选择根据北航本科生的培养要求和计算机学院的培养定位,我们考虑应满足如下原则:1) 体现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需求;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软硬件)有深刻理解,并理解现有计算原理的局限;2) 体现当前最新的、成熟的技术(目前产品的主流技术);3) 具备综合能力:系统的观点、工程的观点。结果:基于MIPS指令系统,使学生有能力设计一台功
25、能型计算机、一套操作系统和研发一套编译器,最终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功能型计算机系统。细化核心培养目标如何细化培养目标?最好的办法是实践。我们组织骨干教师设计了一台满足以上目标的功能型计算机,命名为MiniComputer。基本思路是:以数理逻辑为理论基础,设计和开发数字逻辑部件;以MIPS指令系统为基础,设计和开发计算机核心系统;以MIPS指令系统为目标语言,设计和开发编译系统;以自己研发计算机为环境,设计和开发操作系统。之后,我们组织2-3年级的本科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培训和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已掌握知识是否充分,还有哪些欠缺,还需要补充哪些知识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接收知识的难易程
26、度(发现有时和老师的预期有差异)。教师的任务是要关注整个过程,记录整个过程,并给予学生适当的辅导和协调。实际实施过程对教师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尤其是硬件部分的调试、整个系统的集成。几个关键问题:1) 首先定义MiniComputer需要支持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从而决定了该机器需要提供的支持能力,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本项目的难易程度;2) 根据语言的要求,考虑对操作系统的要求;根据语言的要求设计该机器应能支持的指令集合;3) 得到指令系统的定义和硬件系统的需求定义;4) 实验过程的记录和分析,了解学生在整个过程的学习和实验进展情况;5) 开发相应的仿真软件,支持硬件、操作系统等的调试。(2) 面
27、向培养目标的计算机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体系设计方法1) 通过对以上实验结果的分析,抽取计算机专业核心知识点及其关系、核心实验能力及其关系。分析结果(粗略):(a) 计算机工作原理的充分理解:掌握系统的观念、协作的原理和方法。(b) 较强的软件实现能力(实现编译器、操作系统、硬件仿真器-调试器等),包括对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能力、数据结构和算法(算法的分析能力)、基础的工程训练(软件工程基础知识);(c) 硬件系统的理解和设计、实践能力:对数字逻辑、计算机部件的设计、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汇编语言的理解等。对系统的调试和集成、工程实践能力;(d) 对数理逻辑的要求。2) 对知识点和
28、能力进行分析,分解能力的阶段和层次,获得计算机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知识和能力体系(系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注:这一阶段不涉及课程,不考虑课程。避免内容分散、缺乏系统性。这部分的成果:整理出系统的知识点和路线图(前后关系图)(略)。分解为各年级的培养目标一年级的培养目标:计算机思维模式的培养,逻辑思维的培养,基本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二年级的培养目标:提高的程序设计能力、复杂数据结构的运用能力、算法分析能力。数字逻辑、计算机部件的设计,完成硬件设计的需求。三年级要达到的目标:编译系统、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软件工程等知识和实践。综合集成目标:软硬件的集成、应用程序的运行系统测试,团队训练。(3)
29、基于核心知识和能力体系的课程体系设计根据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设计课程体系,并将知识点分解到理论课程。将能力培养落实到实验课程。从而得到课程体系和实验课程体系的蓝图,包括课程定位和衔接关系。如数理逻辑:侧重布尔代数课堂教学,通过实验环节使得学生掌握根据需求建立逻辑描述的方法和能力,包括布尔逻辑及其变换、真值表的逻辑表示以及逻辑范式表示。数字逻辑与数字部件设计:使得学生基于数理逻辑所建立逻辑描述,借助于硬件描述语言和EDA软件工具,完成包括寄存器、加法器、状态机等在内的一系列计算机基础硬件组件的设计和开发,为构造更加复杂的计算机硬件功能部件打下良好的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在数字逻辑与数字部件设计实验
30、环境所完成的各类硬件基础组件的基础上,同时利用软件模拟器和HDL作为主要的实验手段,使得学生深入理解处理器内部工作机理,掌握汇编级程序设计技术及技巧,并以此为基础利用HDL实现指令系统的子集及部分相应的计算机功能部件,完成一个功能型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分,并能在其上运行简单的汇编程序。 操作系统:通过实验环节,一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该功能型计算机的硬件功能,另一方面学习系统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链,开发和移植一个简化的操作系统,最终构造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编译技术:通过实验环节,一方面丰富计算机组成原理中所完成功能型计算机硬件的指令系统,进一步完善该计算机硬件功能,另一方面为让学生了解编译器
31、的构造技术,以及如何在一个裸机上实现对高级语言的支持,最终能在自己的机器上运行一个高级语言的程序。(4) 进一步设计完善各门核心理论课程的培养大纲(5) 进一步设计完善各门核心实验课程的实验大纲和手册由于涉及到众多课程和知识点,将不在本文列出。回过来对照教学计划,我们发现几个大的变化:1)课程之间更加系统化,任课教师之间能更好的理解,尤其通过共同参与实验、共同的讨论,较好地解决了以前各门核心课程各自为阵、相互独立、知识不连贯同时有互相重复的现象; 2)课程之间的贯穿性得以体现,并获得深刻理解,如逻辑在后续课程的应用等;3)硬件类课程成体系,内容得到很好的更新,采用了MIPS指令集,硬件描述语言
32、贯穿整个课程和实验体系;4)软硬件得到较好的集成,问题变得更加真实,不再是抽象的理论,如操作系统和硬件系统的接口、编译技术中面向特定体系结构的优化等,打通了软硬件之间的一个“Gap”;5)学生真正理解计算机系统,而不再是一个个的片段,从而深刻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局限。同时培养了学生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满足北航计算机学院关于科学型和工程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定位。4 一点体会和进一步的工作通过这个项目,我们有一些体会。对目标系统的分析,必须做实验,而且需要学生的参与,即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这样我们才能:1)深入细节;2)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难易程度。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很多预先没有考虑到
33、的细节,而且发现一些我们认为简单的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很困难;而一些我们以为困难的地方,学生却很容易的掌握了。真正的深入实践可以让我们发现问题,从而调整课程内容的设置、课程讲解的方式以及深入的程度。当然,本方法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总 摘要:本文从民办本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现状和特点出发,结合本人近20年的教学经验,分析民办本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VB程序设计教学的现状,通过实例分析的方法,引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思路和理念,旨在有效提高民办本科院校VB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关键词:VB程序设计;算法;实例分析;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VB程序设计
34、是很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我们学校也不例外。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是民办公有本科院校,该学院的非计算机专业理工科学生全部必修VB程序设计,并且要求学生通过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且与学位挂钩。本人所教授班级学生每年等级考试的通过率均名列全院前茅,受到该院学生和教师的好评。今年在首次实行的由学生选择任课教师过程中,出现了“涨停版”状况,在短短的十分钟内,选我所授VB课程的学生人数爆满,导致后面很多想选修我的VB课程的学生没能选上,事后这些学生私下问我:“如果没选上我的VB课,能不能到我的课堂听课?”这件事情给我的触动很大,学生的认可是最高的奖励!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终于
35、摸索出一套适合民办本科院校的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1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学好知识的必要条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这个行业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职业。它不但给学生传授知识、解答疑问,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老师的一言一行都铭记在学生的心目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所以教师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是非常重要的,在某种程度甚至比他的知识水平还重要。这是我的个人看法。要想做一名好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好人:一个有爱心、肯奉献、有责任感和心胸宽阔的人。具备以上特点,再加上渊博的知识,则具备了教师的人格魅力。现在的大多数学生虽然都是独生子、娇生惯养、相对比较自私,但他们很聪明,很
36、活跃,很有正义感,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很强。他们当中绝大部分都是积极向上的,有进取心,想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给家长、朋友、老师以及社会一个完美的答卷。只是自制、自理能力相对较弱,需要老师的监督和帮助。这个时候因为离父母较远,每天接触的长辈除了老师还是老师,老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有很多学生愿意找他们喜欢的老师交流,甚至做知心朋友。学生喜欢的老师一定是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这一点确定无疑。那么,一旦学生喜欢上这个老师,他们就愿意接受这个老师给他们传授的知识,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这种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了。现在的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和多年以前不同,甚至有很大变化:当学生需要老师做长
37、辈的时候,老师就好像他们的父母,给他们关心和爱护;当学生需要老师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的时候,老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关系,放下老师的架子,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甚至可以争论的面红耳赤。当学生需要老师做他们的严师,督促他们学习和上进的时候,老师就是一个有威严、神圣不可侵犯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成为一名会生存、会做人、会获取新知识的人,这也正是当今高等院校培养本科生的目标。2从社会实际状况出发,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是: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强调学习、学习再学习!也就是孩子除了学习之外,不能有其他事情可做,只要学习好,什么都好。所谓的“一俊遮百丑”,却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养和教育
38、,虽然政府也正在努力改变现状,但因为社会竞争激烈以及人口众多,一时还难以改变。正因为如此,家长也是为了孩子今后的生存考虑,不得不督促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其他方面的教育等上了大学再说。这就给高等院校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很多:首先是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目的不是很明确。其次是学生认为在大学里不用刻苦学习。因为在中学阶段学习很辛苦(这是不争的事实),学校为了升学率,学生为了考大学,甚至有中学教师给学生一种误解:上了大学就可以放松了。导致学生上大学后不爱学习,认为没必要再学习了,因为学习毕竟是一件很苦的脑力劳动。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现状,我们的高校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学习?
39、也就是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结合实际状况,首先一个有价值的人一定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不管是民营企业家,还是公司里的老板、董事长或者CEO,其次,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也就谈不上更强的能力,这是一般的道理。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有价值、有作为的人,如果没有知识的的储备,没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那他就很难达到目的。最后,学习无止境,学习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不单单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学做人、学做事,学习别人的好经验,等等,就像北京大学学生侯东说的:“学习不单纯是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合理调配资源,善于处理一些环境影响并最终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目标”。3采用适合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
40、法(1) 消除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畏难情绪,给足学生一定能学好这门课的信心。VB程序设计是一门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概念,也就是学过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但计算机语言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不一样,而且差别很大,基本操作是固定的动作,通过反复练习就可以熟练掌握,而且效果显著。而计算机语言要通过思考、推理和判断才能给出正确的算法,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并用程序设计语言把它正确地表达出来。难度要比操作大得多。很多学生在学习VB程序设计时,最难的就是入门这一关,特别是民办大学生更是如此,他们不习惯采用计算机解题方
41、法,甚至觉得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太难学了,简直像天书。他们更习惯于日常生活中的解决问题的思路。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一般情况下我们首先要打消学生对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畏难情绪,给他们信心和希望,告诉他们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难学,任何事情都是一样,只要努力认真用心去做了,都能做好,包括老师本身,也不是天生就会程序设计语言的,也是一点一滴学出来的。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想把一瓶酱油(简称a)和一瓶醋(简称b)交换一下,交换后,原来装酱油的瓶子,现在装醋;原来装醋的瓶子,现在装酱油,问:我们应该怎么操做才能实现呢?学生会认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很快就给出答案:先拿来一个空瓶子(简称c),
42、再把a瓶子里的酱油倒入空瓶,然后把b瓶中的醋倒入原来装酱油的a瓶中,最后把倒入空瓶中的酱油倒入原来装醋的b瓶中,就完成了酱油瓶和醋瓶互换的任务。这个问题不就是程序设计中的两个变量交换值的道理吗!一个变量a=1(酱油),另一个变量b=2(醋),现在要把a和b的值进行交换,(相当于把酱油和醋互换)则需要引用第三个变量c(相当于空瓶),先用c保留变量a的值(把酱油倒入空瓶),即c=a,再把变量b的值给a(把醋倒入酱油瓶),即a=b,最后把c的值给b(把空瓶中的酱油倒入醋瓶中),即b=c,则完成了a,b两个变量值的交换。在程序设计过程中,有很多内容是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内容相似的,很好理解和掌握,相信同
43、学没有学不会的内容。(2)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步入正确的程序设计大门在介绍VB内容的时候,教师不一定完全按照指定教材内容组织的顺序给学生讲解,因为教材本身就是一种参考书,教师可以根据大纲要求,把教材内容经过仔细研究、斟酌、提炼、总结和归纳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知识内容,再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展现给学生。如VB控件部分的内容不必在开始时全部讲解,结合实际情况,用到哪些控件再详细的介绍那些控件。首先把窗体、文本框、命令按钮和标签控件介绍给同学就足够使用了,因为窗体是VB程序设计的基石和容器,所有VB的其他控件都放在窗体中;文本框可以用来作为输入和输出界面;命令按钮
44、用来激活代码的运行;标签用来注释。至于其他控件,如图片框、列表框等等可以在后面介绍到数组的时候,作为数组输出界面时再陆续介绍。总之,介绍的内容以实际应用为主,有应用的需求就介绍,理论联系实际,效果会更佳。 在介绍VB的语句语法时,不要急于求成,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再介绍相关的语法规则和语句内容,以问题驱动内容的进展。如设计一个加法计算器,用来求出n个数的和。如果n的值较小,如n=2可以直接把两个数相加,但如果n=20或n=50的时候,如何实现这些数相加呢?方法很多,但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循环语句来实现,引出循环的概念、语句和语法规则。对同学们容易出现的一般性错误,尽量用通俗易懂的例子说明语句的含义。因为学生出错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理解语句的含义。例如,开始使用VB赋值语句的时候,很多同学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把赋值和被赋值对象写错位置。如把x的值赋给y,写成x=y,其错误的原因就是学生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