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精品文档.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摘要:我国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面临的最主要的结构性难题。本文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影响、问题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关键词: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影响;问题;对策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新形势下实施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要求,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更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2、现状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定义的“剩余劳动力”是指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为负数的劳动力。GILLIS.M 等在发展经济学中指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最 为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绝大多数人口都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普遍存在着劳动力不能充分利用的主要形式。那些离不开农村的或即将离开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我们称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依据是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W.A.Lweis)在1954年 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建立了一个二元经济的“古典”模型,同时提出了关于农村人口流动的模型。该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是一种二元经济结构,即两个截然不同的经济部门:(1)缺乏资金、劳动
3、生产率低下的传统农业部门。(2)较高劳动生产率的现代化工业部门。经济的发展依赖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 而现代工业的扩张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在农业经济部门,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负值,说明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而且过剩劳动力转向其它部门并不影响农业生产。刘易斯认为,低的农业生产率导致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很低,故只要工业的工资水平高于工资界限一定程度,在不受干预的情况下,剩余劳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向工业、城市流动;城市工业得到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就能获得大量的剩余价值,从而以更大的规模扩大再生产,吸引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农业生产率也将会因部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劳动力减少而得以提高。理论上来看,农村剩余劳
4、动力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体;第二,农业劳动力剩余主要表现为种植业劳动力剩余;第三,从劳动力与农业生产的相互关系看,在投入与产出关系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表现为新增农业劳动力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即使把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去,也不会影响农业发展。目前,针对我国农村到底有多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数字。比较权威的说法是,在2000 年杜鹰主持的农业部课题组以1995 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进行的预测,该研究的结论是:到“十五”期末,农业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1.8 亿人。王东京认为 ,现在农村劳
5、动力多出1.52 亿,而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步伐慢了,不能为这些人提供就业空间。所以劳动力转移问题很紧迫,实际上也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问题 。根据2002 年末的数据, 我国乡村就业人口总数为4.9 亿人,就是说工农业如果要均衡发展,就必须从农村至少转移出4.3亿的剩余劳动力。这些都表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在我国仍存在着数额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群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如图一) , 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对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万多农户的调查,
6、 19982004 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 万人, 平均年增长率为4%;2005 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总10824万人, 比2004 年增加564 万人, 增长5.5%。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06 年全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53100万人, 其中男劳动力占50.8%; 农村从业人员47852 万人, 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0.1%; 农村外出从业劳动人员13181万人, 其中男劳动力占64%。近几年来,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 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比例上升, 由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跨省流动就业比例与上年持平, 延续了近几年来的
7、持续下滑势头, 主要集中流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外出就业女性比例不断上升, 文化素质有所提高,年龄较为年轻化( 如图二) ;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组织性有所增强; 就业的稳定性不断增加, 2005年全部农村外出就业中, 有稳定工作岗位的占57. 8%, 比上年提高了2. 9%, 有就业岗位但不稳定的占37.6%, 比上年下降了3%;没有找到工作岗位的占4. 2%, 比上年下降了0. 3%。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1. 实践证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积极影响是非常大的2007年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农民外出务工,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为农村
8、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成为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形式,同时促进了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机制的形成,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闯出了一条新路。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带回资金、技术和市场经济观念,直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表述非常客观地概括了农民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和由此带来的积极影响。 具体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1)增加农民收入。据调查,一外出打工者平均年收入在5 000 20000元,每年寄回家里的钱平均2 600 元。1995 2001 年河南省农民人均非农业纯收入由16.5
9、元,提高到517.6元,年增长21.2%。非农业收入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1%,其中劳务输出占了很大的比重。(2)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到2001 年底,全国有27%的农村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河南省乡镇企业已安置富余劳动力950.3万人,分别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1/5 和富余劳动力的1/2,使乡镇企业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3)推进城镇化的发展。1978 2000年我国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33个,其中地级市增加到296个,建制镇由2 173个增加到20312个,全国市、镇总人数由1.7亿人增加到4.56亿人, 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由17.9%提高到36.1%,年均提高0.83 个百分
10、点。这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密不可分。(4)促进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民工进城为城市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城镇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农民进城工作发展了城市第三产业,提高了城市居民生活的质量。(5)农民自身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农民工进城接触了城市生活,不仅学习了劳务技能,增加了收入,而且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从而提高了自己本身各方面的素质,增长了知识才干。有些人找到了致富的路子,回家乡建厂办企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成为创业带头人。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任何事情都是有利弊之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表现:(1)影响农村经济
11、的正常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乐于为家乡建设服务的新型农民。但作为主要流出地的农村地区人口中的儿童和老人的比重显著上升,这不仅对输出地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十分不利,而且也可能造成农村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加剧。外出务工使当地消费需求减少,影响了当地的农业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也阻碍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进程。(2)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一是弃田抛荒现象严重,使有效耕地面积减少,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二是田间管理工作简单粗放,掠夺式经营使土地逐渐贫瘠化。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缺乏。(3)“新生代”不愿务农,滋生“厌农”思想
12、。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10年或20年后,农村将会造成新增劳动力来源匮乏。(4)农村留守人口问题比较严重。一是劳动力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给赡养老人造成一定的困难。三是对子女教育水平降低,并且由于缺少父母的教育和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子女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和违法违纪现象。(5)影响农村民主化进程和村民自治的发展。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多是青壮年男性,是农村中的精英。现在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优秀人选难以寻找,因为有能力的人大都外出打工去了。长此下去势必造成农村基层组织的削弱;(6)民工荒及社会治安问题。体制缺陷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于种种原因,城市面向农民
13、高筑的壁垒和一些不合理的规定依然存在。农民在自己的城市里“暂住”,享受不到失业、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无法获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地位,连子女入学等公共服务的低要求都得不到满足。城市在用工制度上对农民工的歧视,导致农民离乡不离土,既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又不想回归农村,成为往返于城乡的“两栖”农民。这不但会引起城市的治安问题,还会导致农民工不愿意继续在城市里打工,出现“宁可在家闲,不愿到厂做”的民工荒现象。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1. 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阻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被逐步打破,农村人口开始有了向城市流动的自由。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不仅
14、成为农民实现充分就业和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而且客观上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但传统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使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并不能获得平等的社会身份,他们不能与城市人口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更不能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农民在城市中处于“边缘状态”和“二等公民”的地位,子女受教育、居住条件等基本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2 .城市失业率高, 城市就业空间狭小, 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目前城镇就业形势的确不容乐观,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 每年都有大批下岗职工需要重新安排。而且, 下岗失业人数仍然只是整个城市实际失业人数的一部分。迫于整个市场经济的竞争要求和就业形势的压力
15、, 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已不再等待和观望, 而是走上社会重新寻找就业岗位。同时, 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也不同程度的释放出大量的人员,因此吸纳就业的就只有剩下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了。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 劳动生产力日益提高, 随着企业减人增效措施的推行, 失业率较大幅度的提高, 使得城镇就业形势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更加困难。3. 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放缓,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下降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 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转移渠道, 但进入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乡镇企业的劣势就逐渐的表现出来, 从企业自身来看, 目前企业发展战略不能适应新的
16、形势, 主要依靠价格来参与竞争, 造成规模小、产品质量差、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 不能够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同时, 研发投入少, 技术装备差, 管理水平低, 企业制度不健全, 专业人才匮乏使得产销量低, 从而导致乡镇企业发展日渐缓慢。另外从外部环境看来, 乡镇企业处于十分劣势的地位, 面对国内外各个大小企业的冲击, 仅仅依靠市场的调节作用难以使乡镇企业处于公平竞争的地位, 往往成为不正当竞争的牺牲品。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放缓,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减慢。4. 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农村城镇化不仅是一个农村逐步转变为城镇的过程, 更是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和变农业剩
17、余劳动力为城镇职工的过程。小城镇的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小城镇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但目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小城镇建设没有很好的和今后的发展联系起来。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之中, 只管建设不管发展, 结果造成小城镇经济基础发育不良。二是小城镇建设中行政计划的成分过多, 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建设和发育没有建立在市场定位和政府协调的基础上, 导致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育过程中市场决定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使得小城镇建设大多数只是按照行政计划进行。三是小城镇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复制的小城镇群无法体现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在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上无法全面发挥
18、作用。四是小城镇发展中遇到的户籍障碍和土地瓶颈还没有找到好的改革办法,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5. 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少且水平低,制约着转移结构的提升根据刘易斯的理论,在一定条件下,在不受干预的情况下,剩余劳动力会源源不断地向工业、城市流动,农业生产率也将会因部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劳动力减少而得以提高。这种流动效应在我国也较为明显,但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低水平制约了其预期收入的增加。根据2001年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0个省(市)6万多农户、 18万多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样本农户人力资本的存量为:初中及以下程度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7.8%(其中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
19、占7.4%。小学程度的为31.1%,初中程度的为49.3%)高中程度的为9.7%,中专程度的为2.0%,大专及以上程度的为0.5%。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伴而生的,大多属于现代经济部门,对人力资本要求较高。我国广大农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均相当落后,受到专门技能训练的劳动力比重低,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6. 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 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消除城乡就业差别, 实现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初衷, 但就目前状况看来, 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仍然是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障
20、碍性因素。这严重影响了农业效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影响城市化的合理水平。劳动力流动的服务体系及中介组织建设的严重滞后,往往产生缺乏信息或信息不准确导致的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劳动力市场行为不规范, 劳动法规不健全, 使用人单位和民工权利义务不明确, 为劳动纠纷的产生和解决埋下了隐患; 迄今尚未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仍然存在着城市人口对城市就业机会的相当程度的垄断。7. 制度上的制约因素限制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制度上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三个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户籍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矛盾日益尖锐, 成为现代
21、化进程的障碍。户籍制度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彻底转移, 使农村人口负担过重, 间接阻碍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城乡分割二元化管理体制”和在户籍制度上采用城乡分治的办法使已转移进城的农村人口不能成为正式工人或市民, 形成同一城市、同一岗位出现“两种身份、两种待遇”的不正常现象。此外, 由于我国经济还不发达, 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覆盖到农村, 土地就成为农民生、老、病、死的一切保障来源, 现行的土地制度就给农民留下了一条方便的退路。基于这个原因,国家也不得不实行稳定人心的几十年不变的上地承包政策, 有它一定的合理性和重要的稳定作用。但是, 这样的土地政策也是造成农民长期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摇摆和
22、转移不彻底的一个重要原因。8.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主要是进城打工,政府没有完善的政策支持,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住房、子女上学等问题一直无法解决,虽然社会一直在呼吁,政府也有一些相关政策,但在实施层面仍存在很多的问题。一是户籍制度障碍。我国城乡隔离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虽有所松动,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居民在社会地位、身份、就业、住房、补贴、劳保、福利等方面存在的不平等。二是歧视性就业政策障碍。随着我国产业调整,下岗职工不断增加,为促进本地劳动力就业,地方政府对农民进城就业作了种种限制,客观上阻碍了劳动力市场发育进程,增加了农民外出就业难度
23、和成本。三是人权和社会保障障碍。在一些地区,农村流动劳动力作为弱势群体得不到法律保护,侵犯农民工人身权利和拖欠工资现象时有发生,农民工很少享受到完整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四、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1.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形成社会成果共享的基本理念一方面要改变农民工自身的观念。尽管农民工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原因, 先天存在文化素质不高, 实用技能欠缺, 法律意识淡薄等缺点, 但只要农民工在工作之中和工作之余加强学习, 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 做到自尊、自爱、自强、不卑、不抗, 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 从意识上认识到自己已成为城市居民中的一员, 共同分享社会成果
24、是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社会观念。让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 享受市民待遇, 不仅是政府的责任, 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全社会都应该给农民工以更多的重视和关怀。作为社会中的一员, 我们应该清晰的认识到, 我们的城市早已离不开这些农民工。没有农民工的默默奉献, 城市的发展将滞留; 没有农民工的城市是空虚的城市。我们必须在全社会确立起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只有解决了基本理念的认识问题, 才能有效推进我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发展, 才能顺利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 才能形成一个包容和谐的社会。2. 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步伐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我国的城
25、市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进程,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严重受阻。由于城乡在发展空间上的制约性,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将是今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在农村,推动小城镇建设,对于集中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扩大市场容量、促进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门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点是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使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小城镇从事非农产业,既可使大量农民迅速非农化,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可以提高城市化程度,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同时小城镇的发展可以把城乡两个市场较好、较快地连接起来,迅速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由此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以缓解大城
26、市人口膨胀的压力。3. 促进农业产业化,开拓农业内部就业的新领域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的同时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将是推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的生产引导和科学技术上的支持,农村家庭经营户不仅可以因为提高产品供给质量获得较好的市场效益,而且会伴随生产规模的扩大不断地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业化,要综合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政策机制。要建立一套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导向乃至扶持机制。要通过行政手段和舆论宣传,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业化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员投身劳动力转移行业,催生更多的专门机构。二是法制机
27、制。要综合利用法制机制,强化对现有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规范其经营行为,促使这些专门机构今后的发展上规模、上档次,使他们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最放心的通道,并通过这个安全通道,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三是社会机制。要综合运用各种社会力量,营造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业化发展的舆论和环境氛围,吸引更多创业者进入劳动力转移产业领域,加快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4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从长远看,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还应在农业和农村内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第一,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白色农业、绿色农业和蓝色农业,扩大农业劳动力转移范围。第二,增加农业的复种
28、指数和套种,广开就业门路。第三,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应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工业化、社会化生产的发展提供服务。第四,发展集约化农业生产和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益和质量。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农业工业化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会出现许多生产和流通的集镇小城镇,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根本途径。5.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养高素质农村劳动力要想改变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加强学校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的义务教育至关重要,因为青少年是未来劳动力供给的主要来源。此外,要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让农村待转移劳动力
29、掌握一技之长。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能力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要逐步完善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以市场为导向,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应该具有多样性,可以是脱产,也可以是夜校。培训的机构也应该多元化,可以由政府部门组织,也可以由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来组织。6. 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要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使城乡劳动力能够真正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由流动。关键要消除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歧视性政策,打破城乡、地区的就业壁垒,建立跨地区、跨城乡的统一劳
30、动力市场,制定平等的行业进入制度,实行公平的就业政策,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有序转移。为此,首先地方政府部门要将城乡就业问题纳入城乡协调发展的共同政策之下,给予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同等重要的地位和权利。其次是健全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就业机会和就业管理的均等。最后,完善和规范垂直的职业介绍组织机构,并与国际间的服务网络相联通,扩大服务范围,增强服务功能,以充分地发挥职业介绍机构在劳动力转移中的媒介作用;尽快发挥乡镇劳动就业服务作用,努力掌握本地区劳动力知识需求信息和企业用工技术信息,建立及时、方便、准确的劳动力供求市场信息网络,促进和方便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转移,避免劳
31、动力盲目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7. 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制度障碍制度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游戏规则,是规范人们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框架。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则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反之,则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全国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及农村土地分配制度等已成为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因此,改变现有的制度安排,创新制度,就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制度保障。(1)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还农民平等的公民权户籍制度改革。说到底就是如何平等对待农民的问题,即从制度上根本解决农民的身份歧视和社会地位,落实农民的平等权力的问题。社会结构的合理化趋势
32、就是居民身份的平等化,打破城乡壁垒,弱化甚至消除城市居民所享受的种种特权。目前,需要落实的就是尽快把一部分在城镇工作多年的农民转为市民,并在就业、子女入学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这样会极大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2)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农民只有承包期土地使用权的土地承包制度,使农民缺乏长期的预期,因而缺乏对土地进行长期投入的热情,不利于土地的合理流转和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非产业的转移。因此,应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自主利用,消除转移劳动力的后顾之忧。(3)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受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
33、制,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覆盖城市。农村社会保障起步晚,门类少且投入不足、水平低下。今后,应该从实际出发,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坚持分阶段、逐步完善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量力而行的原则,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优先解决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8. 积极发展国际劳务输出我国低成本的劳动力在国际劳动力市场上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据世界银行2000 年的统计,1995 1999 年,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为729 美元,而日本为31 687 美元,韩国为10 743 美元,分别为中国的4
34、3. 5 倍和14. 7 倍。我国劳动力资源占世界劳动力资源的五分之一,而劳务输出仅占世界劳务输出的3 %左右,两者极不相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抓好发达国家劳务需求量大、国际经济合作一体化发展和我国已经“入世”的机遇,积极开展境外劳务输出。推进劳务输出的产业化建设,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模式,通过建立以培训机构为输入系统、职业介绍机构为输出系统的联合运作方式,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9. 把握原则, 严格遵循积极稳妥、多样化的转移方式一是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应该是向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永久性转移为主。这是借用发达国家的经验, 越是大的城市, 其生产效
35、率也越高, 收入和工作机会也相对越多,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二是中国农村的情况和日本比较类似, 有着大量的分散农户, 在短时期内, 中国的农村是不可能大量消失的, 所以无论是对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比较落后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 我们都可以采取对农村进行提档升级, 改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引导在城市工作的离退休人员返乡生活, 在农村引入城市化生活方式, 这不仅能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三是在农民还没有完全摆脱现行户籍制度管理的制约和农村土地制度的羁绊之前, 是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全转移, 成为真正
36、的市民的, 他们还将采取兼业的方式, 继续存在于城市和农村之间, 再加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十分巨大, 所以在转移的时候必须采取积极稳妥的方式。四是在转移的过程中, 主要应该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转移, 政府应该理清角色, 淡化强制干预手段。五、个人感想发展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许多问题仍需解决,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正是当今课题之一。以前我只知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件好事,有利于城市和农村的发展。而通过大量阅读相关文献、查找资料,再结合老师上课传授的知识点对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后,写出了题为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论文,现在
37、的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个问题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不再局限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利,而是了解了当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在以后,我会继续翻阅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资料,及时更新这方面的情况。希望在以后能有机会参与这方面的调研活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更深的探讨。参考文献1.刘小容,王海涛.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转移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2.樊绥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3.谢太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路径4.燕翠萍.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5.王群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的原因及对策研究6.马智利,徐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转移策略7.李建伟.浅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8.郑婷元.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9.孔繁梅.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10.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1.郑万军.社会科学学报12.刘易斯二元经济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