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评价.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评价.精品文档.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评价一、信息学科教学活动的特征分析n 教学内容的广泛与专业性 信息技术课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既包含了当前社会广泛应用的各种大众化信息系统的具体操作使用,又涉及人文意义上的信息处理方法与技术。例如,利用文字处理工具、电子报表、网络浏览器来获取、加工、管理与表达信息。 此外,信息技术课程还为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打基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趋向和兴趣爱好,选择一部分内容进行深入学习。n 教学内容的发展性对教师形成挑战信息技术本身是迅速发展的高科技,由于其发展迅速,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
2、选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信息技术学科不象语文、数理化、英语等其它学科经过几十年的演变,教学内容都相对稳定,教师经过几年的教学积累中,可以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与规律,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而信息学科由于技术不断创新,原先的教学内容经过几年的演变,可能会被淘汰或取消,教师与学生完全可能在同一条“学习”的起跑线上,教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因此,信息学科的老师备课工作压力更大。n 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差异性和个性化由于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执行的是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这是一个各学段均从“零起点”开始的方案。 信息技术的学习也是个性化
3、、多渠道的,许多学生自己在家里学习信息技术。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时,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差异通常十分明显。有些学生可能基本没有接触过信息技术,而有的学生则接受过比较系统的培训。n 教学活动目标上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很强的课程。课程跨越了中小学各个学段,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小学(16年级)的教学目标为: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对信息技术有初步了解,形成学生的感性经验;初中(79年级)的教学目标为:在信息技术应用中继续提高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综合应用技能,关注信息文化理念的形成;高中(1012年级)的教学目标为:在使学生感受、认识和理解信息文化的基础
4、上,追求自由与信息文化的能力。教学环境资源的多样化与开放性信息技术课程环境趋于开放。计算机网络正在愈来俞广泛地进入学校和家庭,学习者因此获得了更有效的学习工具、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多样化的学习途径。超文本(Hypertext)技术将全球信息资源链接为一个开放式的多媒体信息库,成为一本巨大的“没有页码的书”。 信息技术课程老师要充分利用多样化和开放性的资源环境,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学中用”、“用中学”,达到信息素养的逐步提升。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概述n 所谓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广泛而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效果的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对学生的绩效
5、和教师的教学绩效做出价值判断,并以此为依据,调整、修改、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活动。n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得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信息技术课程不断完善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体系。n 评价可以检查学习效果,激励学习动机。n 评价可以促进学习的保持和迁移,巩固学习成果。n 评价可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养成。n 评价可以促进教学反思。(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原则n 强化评价对教学激励和诊断作用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评价,要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减轻评价对学生造成心理负担。
6、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的同时,也要利用评价结果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过程,发挥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实际的技术操作过程及活动过程,分析学生的典型信息技术的作品,全面考查学生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n 树立评价主体多元化意识教师应注意发挥在信息技术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评价促进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n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中小学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等方面差异很大,评价中要正视这个差异。 信
7、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确定和选用,要在保证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想象力与技术水平。 不同起点的学生在己有的基础上取得的进步都应该得到认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还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和创造性,对同一信息作品的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都应给予恰当的认可与鼓励。(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评价新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应符合以下要求:1、评价功能立体化2、评价标准多维化3、评价主体多元化4、评价方法多样化5
8、、评价内容全面化6、评价结果归因多维化三、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对学生进行评价,是确保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获得理想绩效的有效办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对学生进行前置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在教学活动之后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一)前置评价前置评价就是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为判断学生的前期准备状况而进行的教学评价。它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参加预定学习活动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第二,在多大程度上学生已经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第三,学生的兴趣、学习习惯及其他相关因素说明应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才最适合他们
9、。 可以采用访谈、问卷等方式来了解。(二)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就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活动,它主要有形成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学习行为评价、操作过程评价、作品评价、电子学档评价等形式。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往往是在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单元教学将要结束时进行,它主要用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刚刚学过的那一小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依据形成性评价的结果,教师要特别注重强化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随后明确、具体地指出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2、表现性评价 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表现自我观点的能力,比如,字表处理、多媒体演示文稿、图形图像处理、网页制作、算法设计等,都适合采用表现性评价
10、方式。 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完成任务时具体行为的评价。必须事先确定评价的内容,并将它分解为构成表现成果的可观察的具体行为,拟定评价这些行为优劣的标准。明确而清楚地界定表现性行为的评价标准,是成功实施表现性评价的关键。表现性评价标准示例演示文稿的评价标准演讲技巧评价标准题目新颖得当10%站立姿势自然10%观点鲜明,独特见解10%与听众保持良好目光接触20%论据充分10%面部表情适当、有效肢体语言10%逻辑性强,层次分明20%音量适当,吐字清楚10%图文并茂,可视性好20%以有条理的方式陈述观点20%图表翔实,技术含量高20%语言通顺10%文字精练准确10%有效保持听众的注意与兴趣20%3、学习行为
11、评价学习行为评价要求实时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包括学习习惯、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表现等。如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学习情感态度评价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组员1组员2组员3学习习惯上课讲话、不认真听讲(-5-1)上课时积极回答老师提问(15)自主学习不会做时善于查阅课本(12)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灵活性(15)合作学习认真完成小组分配给自己的任务(13)在合作小组中不与他人配合(-2-1)总分4、作品评价作品评价是着眼于学生完成的作品,侧重评价作品的设计、创意、技术水平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作品1作品2技术与效果(60%)使用了老师要求的各项技术(20%)作品演示流畅(20%)结构清晰、构图完美、音效好
12、(20%)特色与创新(20%)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10%)具有特色与创新精神(10%)合作精神(20%)组员分工明确、各自完成任务(10%)合作很愉快(10%)评语或建议总分等级5、电子学档评价学习档案袋用来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包括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我们往往让学生把这些信息都记录在电脑里,记录在自己的学习文件夹中,又称为电子学习档案袋。 电子学档有三种类型:(1)展示型:收集学生不同时期最优秀与最满意的作品。(2)描述型:收集不仅是结果性作品,可以是教师做的课堂观察记录、学生自我评价反省,来自家
13、长的帮助与评语。(3)评估型:用于评估学生学习与发展水平的电子学档。 电子学档的主要意义在于让学生通过自己全程参与评价,为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判断自己的进步与努力程度提供了机会。其次,电子学档最大限度地为教师提供了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三)总结性评价n 总结性评价也可以称为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包括一个单元、一个模块、或一个学期、学年、学段教学结束后对最终效果进行判断,同时也为判断教学目标适当性程度和教学策略有效性程度提供了依据。n 信息技术与其他科目不同,在总结性评价上,上机操作测试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结性评价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
14、笔试测试加上机操作测试,第二种是计算机支持的信息技术考试。n 适用于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测试。评价量规n 量规是用来表明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量规可通过编制具体行为表现的等级进行,程度上如“很好、较好、一般、不理想”,频率上如“经常、有时、从来没有”,水平上如“高于平均水平、平均水平、低于平均、非常差”。n 如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能力评价量规(节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等级主要观测点信息搜集能力查找资料能力很好能用两种以上办法找到资料较好能用一种办法找到资料一般能在同伴帮助下找到一些资料不理想找不到资料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的研究(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 课堂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
15、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相应的手段,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诸因素及发展变化所进行的价值判断。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围绕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以评价的价值取向作为出发点,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方式,形成合理的评价体系。 1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是课堂教学系统。这一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等要素构成。在课堂教学系统外部教育环境稳定、适宜的条件下,课堂教学目标、内容、手段等的确定和选择将取决于课堂教学系统中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活动及变化集中反映了该系统中各要素的关系及状况。 2课堂教学评价的评价主体课堂教学评价的评价主体包括三部分:一是教师和学生;二是教师同行和教学专家;三是教育行政管
16、理者、学生家长、教育专家及社会人士。 3.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问题,在国内外都受到了重视,并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在教学实践中,一般都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基本维度来评价教师授课质量。从这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去评价教学质量,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教学状况,也比较简单明确,具有通用性。因而,可以把“目标过程效果”三维评价标准作为教师授课质量评价的一般指标。 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方式n 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比较常用的有量表评价法、分析法、调查法等。(1) 量表评价法。这是一种定量评价。它的基本程序是:先编排专门的评价表,确定评价指标(项目)、权重、评分标准;再在听课的
17、基础上进行评定;最后进行数据处理,汇总所有的评价表,运用一定的统计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每个评价对象的总得分或等级。 n ( 2)分析法。这是一种通过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有关方面进行定性分析进而评定其质量优劣的方法。一般没有专门的评价指标和评等标准,主要取决于评价人员的学识和经验。评价结果以定性描述为主。分析法可他人评,也可以自评。 n (3)调查法。主要有问卷与座谈两种方式。调查法兼有量表评价法与分析法的有关要素,适合于专门了解某个教师较长时间内的教学情况,一般在专门鉴定某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的管理性评价中运用。 课堂教学评价是否科学,并不在于所提供的信息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而在于信息是
18、否准确地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在评价的方式方面,没有哪种评价方式是绝对优异的,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只有将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从不同侧面达到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同时也才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评价的准确性。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n 由于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很多,下面以目前比较常用的综合评价法为例,具体讨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方法。综合评价法是评价人员按评价量表对被评者给予一定的等级或分值,最后将评定意见汇总,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做出评价结论的一种方法。 1构建评价的指标体系 我们可以参考其他学科已经比较成熟的评价指标体系,再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来决定取舍,并
19、初步决定每项指标的权重。指标不能太多太细,太多不易操作;也不能太少,太少区分度不够。在实践过程中要进行不断的修正,以期取得比较合理的体系。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二级评价指标体系,见附表。2制定评价量表确定了指标体系与权重以后,就可以设计评价量表了。评价量表便于评价的操作,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各项功能。评价量表可用于日常教学研究的形成性评价用表,也可用于教师专项业务考核的终结性评价用表。从理论上讲,所制定的评价量表应对各级指标都确定相应的权重,但这样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带来统计上的困难。因此,根据教学和研究的需要,可只给一级指标分配权重,对二级指标采用分等赋值的办法。附表中对二级指标分了3等
20、,也可以分为4等,这可以依据使用量表时的具体情况(如被评教师的总体情况等)决定。在分3等的情况下,等第之间的界定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较好地达到了该项指标要求的为A等;基本达到要求,但有某些不足的为B等;有明显缺点的为C等。 3.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1) 明确评价的目的,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其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因此在评价时,不应掺杂主观意图或个人成见。 (2) 对于被评教师、听课教师要正确引导,不要只注重结果,更应注重过程。被评教师应把每一次的课堂教学评价看成对自己教学水平的一次检验,分析成功与失败之处,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听课
21、教师要学习和借鉴成功的教学经验,加快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3)合理使用评价标准。要根据每一次的评价对象、评价目的的不同,对于评价标准进行适当调整。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只是教师教学的一个努力方向。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模式,不能全盘照搬同一评价标准,对于不同的课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评价结果的处理应慎重。不管何种性质的课堂教学评价,在评价结果的处理上都应以鼓励为主,以帮助教师改进完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益与质量为出发点和归宿。 4.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1)成立评价小组(2)学习评价标准 评议前要组织评价小组成员学习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记分办法。有条件
22、时可以先看一节录像课,进行试评,在试评中发现标准有不恰当的地方,经大家讨论可以修改。标准、要求和办法一经讨论确定,在评价进行中就不能随意改动。 (3)听课评分 听课前评价小组全体成员要先熟悉大纲、课本以及讲课老师的当堂教案,然后听课。听课时,评议人员要按标准要求观察讲课教师和听课学生的实际表现,作好相应的记录。有时也可以由讲课教师自己在课后填写一份评价表,作为自我评价并评定时的参考。 (4)综合评定 收集各评议人的评分表,统计被评人员的总分、平均分等指标,然后召开评议会。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参加评议会的成员也应有所不同。如果仅仅是对教师进行教学水平评价的,则讲课教师与所有的听课教师都应参加,可以先请讲课教师谈谈他备课时的想法,讲课后的体会,其他教师也可以发表听课体会。评议组成员将评定结果反馈给教师,按标准要求指出优点和不足,探讨上好一节课的规律和方法。这样,就将评议会开成了一个课堂教学研讨会,共同研究,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