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的角度看董仲舒天人关系论中包含的社会契约论思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历史的角度看董仲舒天人关系论中包含的社会契约论思想.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从历史的角度看董仲舒天人关系论中包含的社会契约论思想.精品文档.从历史的角度看董仲舒天人关系论中包含的社会契约论思想贺 志 韧(安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 中国哲学2010级 学号:2010020022 )摘 要:社会契约论思想是西方现代政治制度的蓝本,这一思想早在伊壁鸠鲁时期就有所萌芽,而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开始时就被霍布斯、洛克等人推到顶峰。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在西方世界的舞台上上演的歌剧,而当我们回过头来翻阅我们自己的文化思想史时,我们将会轻易地发现,原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大儒董仲舒的思想中,就有了与社会契约论思想极为
2、类似的思想萌芽。当大部分人还在批判董仲舒为封建专制王权为虎作伥时,春秋繁露告诉我们,历史的真相不是这样的。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来对董仲舒天人关系论中包含的社会契约论思想进行浅陋的探讨。关键词:春秋繁露 ;天人关系;社会契约论 ;历史角度罗兰斯特龙伯格说:“任何一个时代(各个时代不同)都有一种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影响着思想和表达的所以领域。”1J.N.菲吉斯宣称:“现实世界是人们思想的产物。”H.G.威尔斯认为:“全部人类历史从根本上说是思想的历史。”在17世纪,包括英国在内的整个欧洲陷入了一场伟大的政治革命,同时又陷入了一场伟大的思想革命。前者是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
3、命,后者则是举世闻名的启蒙运动。可以说前者推动了后者,也可以说是后者引导了前者。社会契约论思想也正是在这两场大革命中站在了时代的前沿,让自由引导人民前进!而现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人文观念也由此奠定了基石。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社会契约论思想也并非在霍布斯的利维坦诞生之前就等于0。实际上,早在伊壁鸠鲁的“花园”派时代就已出现了这一思想的萌芽。他认为:“社会、国家乃是人们相互约定的产物,即是说,人们为了避免彼此伤害和受害,共同加以约定,才组成了社会和国家。他说:“公正没有独立存在的,而是又相互约定而来。约定的原则是互利,是对人有用。约定也是可以改变的,当人们认为对人不利时,就失去了公正,就是
4、约定被解除的时候了。” 2基督教产生后,从圣经中我们可以得知,基督教认为上帝与亚伯拉罕订约,亚伯拉罕以一只代替自己儿子以撒的替罪羊羔为信物将自己的灵魂、信仰交付于上帝,而上帝则赐予他统治尘世的权利。当我们回过头来看春秋繁露时,我们会发现董仲舒在与他人的对话中阐发了大量社会契约论思想。在他的天人关系论中,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天,是代表民意的天,上帝将统治人民的权利交付于君王,君王要顺从天意,做有益于百姓的事,即“以民为本,还政于民”如果君主的统治清明,国家繁荣昌盛,上天就会降下祥瑞;而如果统治昏庸、暴戾,政治腐败、黑暗,国家贫困、衰退,人民流离失所、生活艰难的话,上天则会降下妖孽予以警示。当上天降
5、下妖孽予以警示以后,如果君王还是一意孤行,对上天的警示视而不见、听若罔闻的话,人民就有权根据上天的旨意推翻君王的统治,重新建立政府、国家。董仲舒的这一思想是将儒家、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等各流派的思想结合的产物,而其最初的根源还是在于儒家亚圣孟子的思想。通过孟子,我们知道孟子是一个很关注国计民生的思想家,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民思想。同时他还是一个不愚忠,不盲从君主的极富个性、自尊的不卑不亢的人物,当他见完梁襄王出门后竟然对别人说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是何等的气魄!事实上,孔子也不主张臣民对君主的愚忠,在论语中,他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6、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古代很多先儒的思想是开放式的,并非像后来所说的那样气象猥琐,只知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添砖加瓦。董仲舒的思想之所以长期以来被人们所误解,可以说完全是由于封建当权者的宣传、利用造成的,王室只看到了董仲舒说君权是天赋予的,而忘却了自己对人民和上天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这种片面、歪曲的理解、宣传和利用使得董仲舒“被”披上了皇权代言人的外衣,并被历史钉上了十字架。下面我将从春秋繁露里摘取几句原句来论证董仲舒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并分析其与西方各家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异同之处,继而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及被曲解的历史原因,最后探讨他的这一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性意义。一、 董仲舒天人关系论中的社会契约论
7、思想与西方各家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异同之处 “天”在甲古文中一圆形脑袋的人形。“据郭沫若先生考证,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天字上部显示着巨大的头脑,那头脑便是颠,便是天。这是因为头脑是人体的最高处,凡最高处曰颠,曰天.当周代人把他们尊为至上神的上帝改为天的时候,天的含义就发生了变化。天的至高无上,它的广大悉备,已不仅仅是空间上的高、大之义,实际上,它已转化为神的至高无上的权威。” 3所以,在古人眼中,天就犹如托马斯阿奎那所论证的西方的上帝一样,它既是第一推动力,又是万物产生、发展的始因,又是事物产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又是最完善的,最后,他还是事物发展的目的因。因此,人对天的敬畏被看成是个人成长、社会安定、
8、国家繁荣、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春秋繁露玉杯篇中,董仲舒认为:“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曰: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4意思是说人民要服从国君,国君要服从上天。按照人民的心愿,不可一天没有君主。因此,要屈民众而伸舒君主,屈抑君主而伸舒上天。这似乎意味着国君只需对上天负责,而对人民则有绝对的统治权,人民必须绝对的服从。但他随后就在春秋繁露尧舜不植移、汤武不专杀篇中说“且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之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上天并不总是把天下交给哪一家哪一姓,也并不总是要从哪一家哪一姓手中夺过来。“王者,天
9、 之所予也,其所伐皆天之所夺也。”在春秋繁露王道篇中,他提出:“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天变,贼气并见。”在董仲舒眼中,汤、武伐桀并不是篡逆的表现,而是由于桀、纣为政残暴,严重侵犯了人民利益,从而违背了上天的意志。因此,汤、武是圣王,而非篡逆。在西方思想史中,伊壁鸠鲁和洛克都认为社会、国家使人们相互约定的产物,前者认为是为了“避免彼此伤害”;后者认为是因为人们自我维权能力有限才集聚订约形成政府以保护自我权利,大意与前者相符。洛克认为,如果政府违反民意,人民可以推翻它,这与董仲舒的观点近乎一致。霍布斯认为由于处于自然
10、状态下的人为保全自己而开始进犯他人,形成连绵不断的战争,即“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但这种战争只会造成两败俱伤,因为谁也没有足够力量来保护自己,出于保存自己的考虑,人们订立契约,把统治权交给一个“第三方”即君主。由于君主未参加订约,参加订约的臣民是自愿服从其统治的。因此,无论君主如何进行统治,臣民都不能违约,必须接受统治。显然,霍布斯的这种主张与董仲舒的主张是相悖的,霍布斯这种主张的前提假设是“人性本恶”,而洛克则是“人性本善”,董仲舒在这一点上又与洛克保持高度的一致。胡格派的政论为反对暴君的权利辩护中认为“只有上帝才能要求人们无条件的服从;国王受上帝律法的约束;他与上帝签订了一个契约,保证实
11、行公正的统治和真正的宗教。”这种观点与霍布斯、洛克有所不同,后二者认为社会、国家是由于人们处于自保的目的自发组成的,与上帝无关。而此种观点则认为国家是君主与上帝签约的产物,君主向上帝负责,受上帝律法的约束,而人民则只向上帝负责,对上帝无条件的服从,对君主则不需要。这一观点与董仲舒的观点在内容及思想上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只不过前者强调的上帝,而后者强调的是天,而且后者人民需要服从君主,但并不是绝对、盲目的服从。二、董仲舒天人关系论中社会契约论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正如时势造就英雄,历史诞生思想。西方社会之所以产生了各种不同形式、内容的社会契约论是与其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相符的。伊壁鸠鲁时代产生这种萌芽
12、有着其内在的必然性,泰勒在从开端到柏拉图的导言中说:“如果苏格拉底没有像他那样死去,柏拉图是否会成为一个哲学家而不是一位政治家那就很难说了;如果柏拉图没有成为一个哲学家,不难想象,西方哲学的全部发展就会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景象。” 5但是,苏格拉底像他那样死了,柏拉图也成为了哲学家,苏格拉底“善”的主张和柏拉图“理想国”思想像针剂一样注入到了包括伊壁鸠鲁在内的后希腊化时代的哲学家的血液之中。而在后希腊化时代,希腊诸城邦之间绵延不断的战争及外族的入侵导致了哲学家们构建自己的“理想国”的愿望,伊壁鸠鲁的社会契约论正是这一愿望的外在表现。17世纪霍布斯、洛克等人的社会契约论既是对文艺复兴思想的继承与革新
13、,又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地位的变革和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对话中诞生出来的。董仲舒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同样也基于对前人的反思,对历史的批判和对现实需要的思考。春秋战国时期是秦汉以前中国社会、政治最黑暗、最崩乱的时期,而在这场剧烈的诸侯对话中,中国古代思想也进入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繁荣时期。董仲舒对春秋的诠释,实质上是对孔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对“春秋无义战”这段历史的反思,从而为刚刚建立不久的西汉政权提供理论借鉴与服务。从春秋繁露中,我们可以看到,董仲舒当时虽已在野,但仍充当着汉武帝的御用顾问。董仲舒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形成是由于看到春秋及夏、商各诸侯、君王统治的兴衰规律
14、,在综合孟子“贵民”思想的条件下,结合西汉初年土地荒芜、民生凋敝的现状而提出来的。其终极目的乃是通过限制君权、提高人民地位从而安定社会秩序,巩固刘姓王朝的封建统治。三、董仲舒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伊壁鸠鲁虽然最早的提出了社会契约论思想,但并没有起到多大的社会影响,而霍布斯和洛克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则影响了整个世界,并一直延续至今,洛克还获得了“近代精神第一人”和“现代世界制度、文明的掌舵人”的美誉,他的经验论被贝克莱、休谟所继承,而他的民主政治论则被启蒙运动的三大领袖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继承。近代学者称:“欧洲哲学来源,一是来源于洛克,一是来源于笛卡尔和康德。”霍布斯和洛克的理论影响
15、力之所以远远超过他们的老前辈伊壁鸠鲁,是因为他们的理论直接为当时的资产阶级服务了。与以上三者都不同,董仲舒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在经过封建统治着的歪曲、利用之后虽然起到了些许微弱的积极作用,然而其所产生的更大的作用却是消极的。孔子可以为了发扬自己的思想而“删述六经”,秦始皇可以为了巩固其统治而焚书坑儒,自西汉以来的封建统治者又如何不可以对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进行断章摘句的理解呢。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物竞君择,适者生存”,董仲舒的“天赋人权”的“贵民”思想渐渐为人们所不知,而其“君权神授”的思想却被无限放大了。此外,在思想史上,他的“天人感应”和“尊神”论推动了“经纬”学的发展,而他的“元气”论和“阴阳
16、五行”论又推动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如今,当我们重新审视他的社会契约论思想时,我们能够发现,这一宝贵的思想虽被尘封了千年却依然对现实社会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他说:“王者,民之所往;君者,不失其群也”,“王者皇也,王者方也,王者匡也,王者黄也,王者往也”,“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提出为政者要代表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要密切联系群众;要普通广大地发扬仁心,行事要正直端方,德泽要普遍流行,从而达到领导者的最高美德,最终使百姓都归向于他;天是仁爱的,执政者要效法于天,因循天时、效法天命来促成、抚慰人民。这些思想无疑与建设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治国方针有着内在的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在当今社会中,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的情况仍是屡见不鲜,当他们重新翻阅春秋繁露这一貌似为封建官僚主义作辩护的伟大著作时,他们一定会无地自容。参考文献:1 刘北成、赵国新译,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 常新.西方哲学的智慧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3 潘德荣.文字诠释传统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4 董仲舒.春秋繁露M,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5 韩东晖、聂敏里译,泰勒.从开端到柏拉图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