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美丽的夏牧场》教学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美丽的夏牧场》教学实录.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美丽的夏牧场教学实录.精品文档.美丽的夏牧场律动教学微课程应用实录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他们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己,因此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他们勇于表现自己。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喜欢上音乐课,在歌唱,舞蹈方面,表现非常好。模仿能力比较强,但是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因此,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理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是当前首要任务。课程标准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
2、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教学方法:音乐综合教学法教具准备:教师: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学生:音乐书教学内容:学唱美丽的夏牧场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美丽的夏牧场培养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的美。2、了解哈萨克相关的音乐文化。教学重点:学会正确且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教学难点:最后一乐句的词曲结合;有表现力地演唱歌曲。课堂实录:一、了解新疆哈萨克族风情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很多地方都有草原,除了内蒙古,同学们还知道什么地方有草原?(让学生来回答)据老师知道呀,在我国的西藏、宁夏、
3、四川和新疆等地方都有草原。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用口风琴演奏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你觉得这段音乐像哪个民族的音乐?为什么?1、初听:(1)师口风琴演奏美丽的夏牧场师:你们听出来了吗?生答新疆(如听出来接a.如听不出来接b.)b.师:究竟是哪个民族的呢?我们先不着急回答,再听老师演奏一遍,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关注音乐的伴奏,也许你能从中会得到启发。师边跟伴奏边吹口风琴(播放美丽的夏牧场伴奏)师:听出来了没有?生答:新疆的(如没有听出来,师揭示我们可以从音乐的节奏和音色上听出来a.师:刚才这位同学是从它的节奏以及它的音色上听出来了,这是一首新疆哈萨克族的音乐,歌曲主要描绘了在美
4、丽的新疆,天山脚下、恰布河旁,这里是美丽的夏牧场,在这里红梅花儿朵朵绽放,绿水、炊烟、草地围绕着他们的毡房,这是哪里呢?这是哈萨克放牧的好地方。(播放课件)2、复听:师:歌曲的名字就叫美丽的夏牧场(板书美丽的夏牧场)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曲,请同学们看着曲谱,一起欣赏哈萨克小朋友的演唱吧。(播放歌曲FLASH)二、新授课:1、学唱歌谱:师:大家一起跟着的琴把这首歌曲的旋律唱一唱。生唱歌谱重点解决后十六分音符,并纠正唱的不准的地方。师:请同学们再唱一遍歌谱,一边唱一边思考:歌曲的旋律有什么规律?生答:第一行和第二行完全一样,第三行的后半部分和第一、二行的后半部分一样。师:第一行是第一乐句,第二行
5、是第二乐句,他们是完全一样的;那么第三行我们分成两个乐句,第三和第四乐句,第三乐句和全曲都是不同的,第四乐句和第一二乐句的后半部分是一样的。作曲家在作曲的时候非常有方法,先找到一个旋律开头,紧接着又承接了这个旋律,让我们有一种熟悉的感觉,突然到了第三句时他又转变了旋律,使人听上去觉得非常的新鲜,最后又回来了,这就是乐曲经常用到的起承转合。师:让我们再来演唱一遍歌曲的旋律。2、朗读歌词:师:请同学们深情的朗读美丽的夏牧场的歌词。(学生朗读)师:同学们朗读很有感情,老师都被你们的深情所感染。师:咱们试着说一说:第一段歌词描写什么?生:“红梅朵朵开,绿水绕毡房,远处是冰峰,近处有牛羊。”师:第一段描
6、写景色;师:第二段歌词描写什么?生:“河滩飘炊烟,风儿送茶香,围坐在花毡上,阿肯在弹唱。”师:第二段描写牧民的生活,把哈萨克草原的美丽景色和哈萨克牧民的生活描写的非常贴切。3、随着琴声唱歌词:师:让我们把歌词加上去。生唱歌词,师(纠正不太准确的地方):“啊”这里要唱的连贯,因为上面加上了连线,表示很连贯,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气息,不要随便的换气。4、完整演唱歌曲师:在这首歌曲当中,你最喜欢哪一句呢?为什么?你能用强弱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你喜欢的句子吗?生自己表现全体完整演唱三、微课程教学1、介绍阿肯师:在歌曲当中,提到了“阿肯”,阿肯是谁呢?生答师:哈萨克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大多以放牧为生
7、,居住在我国的新疆北部恰布河一带。哈萨克在传说中是白色天鹅的意思,这充分的说明了他们是一个具有天鹅般舞姿能歌善舞的民族,在他们当中,最受欢迎的就是他们的民间歌手“阿肯”。“阿肯”是哈萨克族人对于民间富有才气、活泼又热情的民间歌手的尊称。阿肯能根据当时当地的情景即兴编词弹唱,这是其他歌手所不及的,在演唱的时候通常是手持乐器,自弹自唱,还能边唱边舞蹈,非常富有热情,很受人们的喜欢。(课件)(设计意图:利用微课简单介绍哈萨克族并让学生初步了解关于阿肯的信息)2、表现歌曲:(1)如果你是“阿肯”,你会怎样来表现歌曲呢?生1:我会充满热情的生2:我会自弹自唱让我们用热情的声音来表现音乐吧。评价:同学们今
8、天的表现太棒了,我们一同被同学们创造这诗一般的草原美景所深深的感染。(2)师:说到自弹自唱,老师给大家介绍几样新疆的特色乐器,请看(课件)新疆的民间乐器有很多种,在弹拨乐中最常见的就是冬不拉,相传冬不拉是哈萨克族一位民族英雄的名字,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用松木制成这个乐器,并起名为冬不拉。它的音色清脆干净,很多人都喜欢演奏它。在新疆的打击乐当中,最常用的就是铃鼓,它的音色集中,老少皆宜。老师这里有一个铃鼓,请一位同学用铃鼓为这首乐曲伴奏,其余同学演唱。师弹琴生完整演唱。(设计意图:简单介绍新疆的民间乐器:冬不拉、铃鼓等并让学生能充分的掌握这些乐器的用法)3、拓展: 哈萨克族是一个善于歌舞的民族,其民歌美丽的姑娘、都达尔和玛丽亚等歌曲早已广为流传,下面老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两首哈萨克族民歌的片段,进一步感受一下哈萨克族民歌的风格。(播放歌曲美丽的姑娘、都达尔和玛丽亚片段并同时展示草原图片)(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美丽的姑娘、都达尔和玛丽亚等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哈萨克族的民族风格)四、小结:(在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音乐乐背景下)大草原蕴含着古老的民族文化、宝贵的风土民情,她所蕴含的生命的壮丽与伟大,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灵。因此,我们要更加的了解草原和热爱草原。同学们,让我们好好的爱护草原,让草原成为人间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