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普通螺栓连接设计学习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普通螺栓连接设计学习教案.pptx(6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会计学1钢结构普通钢结构普通(ptng)螺栓连接设计螺栓连接设计第一页,共66页。传力途径传力途径(tjng)(tjng): 摩擦摩擦(mc)(mc)型型依靠被连板件间摩擦依靠被连板件间摩擦(mc)(mc)力传力,以力传力,以摩擦摩擦(mc)(mc)阻力被克服作为设计准则。阻力被克服作为设计准则。 承压型承压型依靠螺栓杆与孔壁承压传力,以螺栓杆依靠螺栓杆与孔壁承压传力,以螺栓杆被剪坏或孔壁被压坏作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破坏时的被剪坏或孔壁被压坏作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破坏时的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 孔径:孔径:摩擦型连接的高强度螺栓的孔径比螺栓公称直径摩擦型连接的高强度螺栓的孔径比螺栓公称直
2、径大大1.5-2.0mm;承压型连接的高强度螺栓的孔径比螺栓;承压型连接的高强度螺栓的孔径比螺栓公称直径大公称直径大1.0-1.5mm。第1页/共65页第二页,共66页。一、普通一、普通(ptng)螺栓连接构造螺栓连接构造2.螺栓(lushun)排列螺栓的排列应简单、统一而紧凑,满足受力要求,构造合理(hl)又便于安装。 排列的方式通常分为并列和错列两种形式。并列端距端距中距中距边距边距 中距中距 边距边距错列端距端距边距边距 边距边距中距中距3d01.最少螺栓数要求 每一杆件在节点上以及拼接接头一 端,螺栓数目不宜少于2个。 第2页/共65页第三页,共66页。 并列并列简单整齐,所用连接板尺
3、寸小,但由于简单整齐,所用连接板尺寸小,但由于(yuy)(yuy)螺栓孔的存在,对构件截面的削弱较大。螺栓孔的存在,对构件截面的削弱较大。 错列错列可以减小螺栓可以减小螺栓(lushun)(lushun)孔对截面的削弱,但孔对截面的削弱,但螺栓螺栓(lushun)(lushun)孔排列不如并列紧凑,连接板尺寸较大。孔排列不如并列紧凑,连接板尺寸较大。螺栓(lushun)排列的要求(1 1)受力要求)受力要求 在垂直于受力方向:对于受拉构件,各排螺栓的中在垂直于受力方向:对于受拉构件,各排螺栓的中距及边距不能过小,以免使螺栓周围应力集中相互影响,距及边距不能过小,以免使螺栓周围应力集中相互影响,
4、且使钢板的截面削弱过多,降低其承载能力。且使钢板的截面削弱过多,降低其承载能力。第3页/共65页第四页,共66页。平行于受力方向:平行于受力方向: 端距应按被连接钢板端距应按被连接钢板(gngbn)(gngbn)抗挤压及抗剪切等强度条抗挤压及抗剪切等强度条件确定,以便钢板件确定,以便钢板(gngbn)(gngbn)在端部不致被螺栓冲剪撕裂,规在端部不致被螺栓冲剪撕裂,规范规定端距不应小于范规定端距不应小于2d02d0; 受压构件上的中距不宜过大,否则在被连接板件间容易受压构件上的中距不宜过大,否则在被连接板件间容易发生鼓曲现象。发生鼓曲现象。 因此(ync)规范从受力的角度规定了最大和最小容许
5、间距(2 2)构造要求)构造要求 边距和中距不宜过大,中距过大,连接板件间不密实边距和中距不宜过大,中距过大,连接板件间不密实(m (m shi)shi),潮气容易侵入,造成板件锈蚀,潮气容易侵入,造成板件锈蚀. .规范规定了螺栓的最大容规范规定了螺栓的最大容许间距许间距第4页/共65页第五页,共66页。(3 3)施工要求)施工要求 要保证有一定要保证有一定(ydng)(ydng)的空间,以便转动扳手,拧紧的空间,以便转动扳手,拧紧螺母。因此规范规定了螺栓的最小容许间距。螺母。因此规范规定了螺栓的最小容许间距。端距端距中距边距中距3d02d03d01.5d01.5d03d03d02d0端距边距
6、1.5d0(1.2d0)2d02d01.5d03d0端距并列并列第5页/共65页第六页,共66页。 螺栓或铆钉的最大、最小容许距离1.2d0其他螺栓或铆钉高强度螺栓轧制边自动精密气割或锯割边1.5d0剪切边或手工气割边垂直内力方向2d04d0或8t顺内力方向中心至构件边缘距离沿对角线方向16d0或24t拉力12d0或18t压力顺内力方向16d0或24t垂直内力方向中间排3d08d0或12t外排(垂直内力方向或顺内力方向)中心间距最小容许距离最大容许距离(取两者中的小值)位置和方向名称注注:(1)(1)d d0 0 为螺栓孔或铆钉孔直径,为螺栓孔或铆钉孔直径,t t为外层较薄板件的厚度;为外层较
7、薄板件的厚度; (2)(2)钢板边缘与刚性构件钢板边缘与刚性构件( (如角钢、槽钢等如角钢、槽钢等) )相连的螺栓或铆钉的最大间距,可按中间排的数值采用。相连的螺栓或铆钉的最大间距,可按中间排的数值采用。第6页/共65页第七页,共66页。三、三、 螺栓连接的构造螺栓连接的构造(guzo)(guzo)要求要求 螺栓连接除了满足上述螺栓排列的容许距离外,根据(gnj)不同情况尚应满足下列构造要求: (1)为了证连接的可靠性,每个杆件的节点或拼接接头一端,永久(yngji)螺栓不宜少于两个,但组合构件的缀条除外。 (2)直接承受动荷载的普通螺栓连接应采用双螺帽,或其他措施以防螺帽松动。 (3)C级螺
8、栓宜用于沿杆轴方向的受拉连接,可用于抗剪连接情况有:承受静载或间接动载的次要连接;承受静载的可拆卸结构连接;临时固定构件的安装连接。 (4)型钢构件拼接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时,为保证接触面紧密,应采用钢板而不能采用型钢作为拼接件。第7页/共65页第八页,共66页。四、普通螺栓四、普通螺栓(lushun)的抗剪连接计算的抗剪连接计算 1、抗剪连接工作(gngzu)性能工作性能 对图示螺栓连接做抗剪试验,即可得到板件上a、b两点相对位移和作用力N的关系曲线,由此曲线可看出,抗剪螺栓受力经历(jngl)了四个阶段。NN/2N/2ba012341234N普通螺栓普通螺栓高强度螺栓高强度螺栓第8页/共65页
9、第九页,共66页。 摩擦传力的弹性(tnxng)阶段(0-1段) 直线段连接处于弹性(tnxng)工作阶段;由于对普通螺栓板件间摩擦力较小,故此该阶段很短,可略去不计。 滑移(hu y)阶段(1-2段) 水平段摩擦力被克服后,板件间突然产生相对滑移(hu y),最大滑移(hu y)量为栓杆和孔壁之间的间隙。 栓杆直接传力的弹性(tnxng)阶段(2-3段) 曲线上升段该阶段主要靠栓杆与孔壁接触传力。栓杆受剪力、拉力、弯矩作用,孔壁则受到挤压。由于连接材料的弹性以及栓杆拉力增加所导致的板件间摩擦力的增大,N-关系以曲线状态上升。 第9页/共65页第十页,共66页。 弹塑性阶段(jidun)(3-
10、4段) 荷载继续增加,剪切变形迅速加大,直到连接(linji)最后破坏。曲线的最高点“4”所对应的荷载即为普通螺栓抗剪连接(linji)的极限荷载。2、抗剪连接的破坏(phui)形式 栓杆被剪坏 破坏条件:栓杆直径较小而板件较厚时NN第10页/共65页第十一页,共66页。较薄的连接板被挤压破坏 破坏条件(tiojin):栓杆直径较大而板件较薄时 NN板件被拉(压)断 破坏条件(tiojin):截面削弱过多时NN 由于拴杆和扳件的挤压(j y)是相对的,故也常把这种破坏叫做螺栓承压破坏。板件端部被剪坏 破坏条件:端矩a过小时 构造保证措施:端矩不应小于2d0aNN第11页/共65页第十二页,共6
11、6页。 栓杆弯曲破坏 破坏条件:螺栓杆过长时 构造保证措施(cush):栓杆长度不应大于5d 前三种破坏形式通过计算解决,后两种则通过构造要求保证。第种破坏属于构件强度破坏,因此(ync),抗剪螺栓连接的计算只考虑和两种形式破坏。N/2NN/23.单个普通螺栓(lushun)的抗剪承载力计算 由破坏形式知抗剪螺栓的承载力取决于螺栓杆受剪和孔壁承压(即螺栓承压)两种情况。 (1)假定螺栓受剪面上的剪应力均匀分布,一个螺栓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为:第12页/共65页第十三页,共66页。式中: nv 受剪面数目(shm),单剪=1;双剪=2。 d 螺栓杆公称直径; fvb 螺栓的抗剪强度设计值,见附录1
12、中的附表1.3bv2vbv4fdnNNN/2N/22 vn双双剪剪:t2t1t3NN1 vn单单剪剪:t2t1d第13页/共65页第十四页,共66页。单个螺栓(lushun)的承压承载力设计值为:bbccNdtf式中 t同一受力方向的承压构件的较小总厚度(hud); 承压强度设计值,见附录1中的附表1.3。 对双剪:取t1与t2+t3中较小者 对单剪:取t1与t2中较小者bcf第14页/共65页第十五页,共66页。minminbbbvcNNN,一个普通螺栓(lushun)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4.普通螺栓(lushun)群的抗剪承载力计算 (1)普通(ptng)螺栓群轴心受剪 试验证明,栓群在轴
13、心受剪时,长度方向上各螺栓的受力并不均匀,而是两端大,中间小。 l l1 1N NN/2N/2N/2N/2平均值平均值图图3.7.2第15页/共65页第十六页,共66页。 当l115d0(d0为孔径)时,连接进入(jnr)弹塑性工作状态后,内力发生重分布,各螺栓受力趋于相同,故设计时假定N 由各螺栓平均分担。 即连接(linji)所需螺栓数为: 当l115d0(d0为孔径)时,连接进入弹塑性工作(gngzu)状态后,即使内力发生重分布,各螺栓受力也难以均匀,而是端部螺栓首先达到极限强度而破坏,然后依次向里破坏。由试验可得连接的抗剪强度折减系数与l1/d0的关系曲线,我国规范规定:bVNNnmi
14、n第16页/共65页第十七页,共66页。因此,对普通螺栓的长列(chn li)连接,所需抗剪栓数为:当 时, 1010015601.1150ldldd10600.7ld当 时, 以上折减系数(xsh)同样适用于高强度螺栓或铆钉的长列连接。bVNNnmin第17页/共65页第十八页,共66页。F作用下每个螺栓(lushun)平均受力,则 1FFNn (2)普通螺栓(lushun)群偏心受剪 eF=F+TOr1x1y1y2N1TxN1TyN1TNt21F作用扭矩T作用第18页/共65页第十九页,共66页。 栓群在扭矩栓群在扭矩T=FeT=Fe作用下,每个螺栓均受剪,按弹性设计法计作用下,每个螺栓均
15、受剪,按弹性设计法计算的基本假设如下:算的基本假设如下: 连接件绝对刚性连接件绝对刚性, , 螺栓弹性;螺栓弹性; 连接板件绕栓群形心转动,各螺栓所受剪力大小与该螺栓连接板件绕栓群形心转动,各螺栓所受剪力大小与该螺栓至形心距离至形心距离riri成正比,方向则与它和形心的连线成正比,方向则与它和形心的连线(lin xin)(lin xin)垂直。垂直。“1”号螺栓(lushun)距形心最远,因此,其所受剪力最大。计算公式推导(tudo)如下: 设各螺栓至螺栓群形心O的距离为r1 、r2 、r3 ,rn,各螺栓承受的分力分别为N1T、 N2T、N3T , NnT,根据平衡条件得:第19页/共65页
16、第二十页,共66页。 栓钉受力大小与其到形心的距离成正比,则:故得螺栓i因力矩(l j)T而产生的剪力为:在扭矩T作用下的剪力在x、y轴方向的分量:nTnTTrNrNrNT 2211nTnTTrNrNrN 22112222222111)()()()(iiTinnTnTTrrNrrNrrNrrNT 222iiiiiTiyxTrrTrN22iiiiiTiTixyxTyryNN22iiiiiTiTiyyxTxrxNN第20页/共65页第二十一页,共66页。受力最大螺栓(lushun)“1”所受的合力为:如果y13x1,则可假定xi=0 , 由此得N1Ty=0,11Tx2iTyNy则计算(j sun)
17、式为:bmin22211NnFyTyNibVTyFTxNNNNNmin211211第21页/共65页第二十二页,共66页。 五、普通螺栓(lushun)的抗拉连接计算1.单个普通螺栓(lushun)的抗拉承载力 受拉螺栓(lushun)的撬力 连接刚度对受拉螺栓(lushun)的影响第22页/共65页第二十三页,共66页。普通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只取为螺栓钢材(gngci)抗拉强度设计值的0.8倍.单个抗拉螺栓的承载力设计值为:式中 de、Ae螺栓的有效直径和有效截面面积,要考虑螺纹的 影响,见附录8中的附表8.1; 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btebtebtfdfAN42btf第23页/共65页第二
18、十四页,共66页。 2.普通(ptng)螺栓群轴心受拉计算 当外力通过螺栓群形心时,一般(ybn)假定每个螺栓均匀受力,因此,连接所需的螺栓数为:式中:btNNn Ntb为一个(y )螺栓的抗拉承载力设计值 在弯矩M作用下,被连接件有顺弯矩M作用方向旋转的趋势,因此螺栓受拉。N第24页/共65页第二十五页,共66页。 螺栓群偏心受拉相当于连接(linji)承受轴心拉力N和弯矩MNe的联合作用。技弹性设计法,根据偏心距的大小可能出现小偏心受拉和大偏心受拉两种情况。V由承托承担大偏心受拉y y1 1y y2 2y y3 3N NN N1 1N N2 2N N3 3O O中和轴中和轴受压区受压区e
19、e小偏心受拉V VM MN N刨平顶紧刨平顶紧承托(板)承托(板)e e旋转中心N NmaxmaxN N2 2N N3 3N Nminmin00N Ny y2 2y y2 2y y1 1y y1 1c cO Oe e3.普通(ptng)螺栓群偏心受拉(轴心力和弯矩共同作用)计算:第25页/共65页第二十六页,共66页。剪力V直接通过承托板传递(chund),螺栓受轴心力和弯矩作用KyNyNyNyNnMniMiMM 221111KyNM22KyNMnMnKyNnMniMiMMyNyNyNyNM2211第26页/共65页第二十七页,共66页。 , 底排与顶排螺栓受力分别为最小和最大: , 式中 n
20、连接中螺栓总个数; y1“1”号即顶排螺栓到旋转轴的距离; yn“n”号即底排螺栓到旋转轴的距离; yi“i”号螺栓到旋转轴的距离; 当由上式算得的Nmin0时,说明所有(suyu)螺栓均受拉,构件绕栓钉群形心轴旋转,此时应验算满足条件: 以上是当弯矩M较小时,小偏心情况的计算公式2122221niKyKyKyKyM2iyKM2iyMK2mininyMynNN21maxiyMynNNbtNNmax第27页/共65页第二十八页,共66页。计算就会出现Nmin150C时,应采取隔热措施,以使连接所处温度在100或150以下第42页/共65页第四十三页,共66页。3.高强度螺栓(lushun)抗拉连
21、接 高强度螺栓(lushun)在承受外拉力前,螺杆中已有很高的预拉力P,板层之间则有压力C,而P与C维持平衡,即 C = P图3.8.4 高强度螺栓受拉PfCfNtPC第43页/共65页第四十四页,共66页。 当外拉力为Nt时:板件有被拉开趋势(qsh),板件间的压力C减小为Cf,栓杆拉力P增加为Pf,根据平衡关系有:ftfPNCffbpPPCCEAEA若螺栓和被连接板件保持(boch)弹性,板叠厚度为,则 螺栓杆的伸长量=板件压缩(y su)恢复量Ab栓杆截面面积;Ap板件挤压面面积。 由以上三式,可得1tfpbNPPAA第44页/共65页第四十五页,共66页。 当板件即将(jjing)被拉
22、开时: Cf=0,有Pf=Nt,因此: 一般(ybn)板件间的挤压面面积比栓杆截面面积大许多,近似取AP/Ab=10,则有:1ffpbPPPAA1.1fPP 当板件即将被拉开时,栓杆的拉力仅增加10%。另外,试验证明,当栓杆的外加拉力大于P时,卸载后螺栓杆的预拉力将减小,即发生松弛现象。但当Nt不大于0.8P时,则无松弛现象,这时Pf=1.07P,可认为螺杆的预拉力不变,且连接板件间有一定(ydng)的挤压力保持紧密接触,所以现行规范规定:第45页/共65页第四十六页,共66页。 在杆轴方向受力的高强度螺栓(lushun)摩擦型连接中,单个高强度螺栓(lushun)抗拉承载力设计值取为:0.8
23、btNP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lushun)的单栓抗拉承载力,因其破坏准则为螺栓(lushun)杆被拉断,故计算方法与普通螺栓(lushun)相同,即:24bbbetettdNA ff式中:Ae螺栓(lushun)杆的有效截面面积; de 螺栓(lushun)杆的有效直径; ftb高强度螺栓(lushun)的抗拉强度设计值。第46页/共65页第四十七页,共66页。4.摩擦型高强度螺栓同时承受剪力和外拉力(ll)的连接 当螺栓所受外拉力Nt0.8P时,虽然螺杆中的预拉力P基本(jbn)不变,但板间压力将减小到p-Nt。试验研究表明,这时接触面的抗滑移系数也有所降低,而且值随Nt从的增大面减小。现行
24、钢结构设计规范考虑了摩擦力与拉力的相互不利影响,故一个摩擦型连接高强度螺栓有拉力作用时,其承载能力应按下式计算vtbbvt1NNNNNv,Nt某个(mu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所承受的剪力和拉力; 一个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受剪、受拉承载力设计值。bVNtVN第47页/共65页第四十八页,共66页。bvf0.9NnPvtbbvt1NNNN0.8btNP5.承压型高强度螺栓(lushun)同时承受剪力和外拉力的连接22vtbbvt1NNNN 对于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在剪力和拉力共同作用下计算方法与普通螺栓相同(xin tn),即为防止栓杆剪拉破坏,要求将代入)25. 1(9 . 0tfbVNPnN可得到
25、(d do)常用的习惯表达方式:的意义变化为一个摩擦型连接高强度螺栓有拉力作用时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bVN第48页/共65页第四十九页,共66页。bcv1.2NN 为了防止(fngzh)孔壁的承压破坏,应满足:由于在剪应力单独作用(zuyng)下,高强度螺栓对板层间产生强大压紧力。当板层问的摩擦力被克服,螺杆与孔壁接触时,板件孔前区形成三向应力场,因而承压型连接高强度螺栓的承压强度比普通螺栓高得多,两者相差约50%。当承压型连接高强度螺栓受有杆轴拉力时,板层间的压紧力随外拉力的增加而减小,因而其承压强度设计值也随之降低。为了计算简便,我国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只要有外拉力存在,就将承压强度除
26、以1.2予以降低,而未考虑承压强度设计值变化幅度随外拉力大小而变化这一因素。第49页/共65页第五十页,共66页。兼受剪拉受拉取二者较小值,长列螺栓折减受剪普通螺栓备注计算公式受力状态螺栓种类24bbvvvdNnfbbccNdtf24bbettdNf221vttvbbNNNNbvcNN单个螺栓(lushun)承载力设计值汇总表(一)第50页/共65页第五十一页,共66页。兼受剪拉受拉长列螺栓折减受剪摩擦型高强度螺栓备注计算公式受力状态螺栓种类0.9bvNnfP0.8btNP1NNNNvttvbb0.8tNP0.91.25)bvtNnfPN(或单个螺栓(lushun)承载力设计值汇总表(二)第5
27、1页/共65页第五十二页,共66页。兼受剪拉受拉取二者较小值,当剪切面在螺纹处时受剪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备注计算公式受力状态螺栓种类24bbvvvdNnfbbccNdtf24bbettdNf221vttvbbNNNN/1.2bvcNN24bbevvvdNnf单个螺栓(lushun)承载力设计值汇总表(三)第52页/共65页第五十三页,共66页。四、高强度螺栓连接基本四、高强度螺栓连接基本(jbn)计算公式应用计算公式应用 1、高强度螺栓(lushun)群受轴心力作用抗剪计算假定(jidng)各螺栓受力均匀,故所需螺栓数:(1)对于摩擦型连接:bvNNn(2)对于承压型连接:bNNnmin 24bb
28、vvvdNnfbbccNdtf24bbevvvdNnf或PnNfbV9 . 0bcbVbVNNN,minmin第53页/共65页第五十四页,共66页。2、高强度螺栓(lushun)群受扭矩或扭矩、剪力共同作用的抗剪计算计算方法与普通螺栓相同,但应采用高强度螺栓承载力设计值进行(jnxng)计算。 剪力F作用(zuyng)下每个螺栓受力:1FFNn( )eF=F+TOr1x1y1y2N1TxN1TyN1TNt21F作用扭矩T作用图图3.8.5第54页/共65页第五十五页,共66页。扭矩T作用(zuyng)下:由此可得螺栓1的强度验算(yn sun)公式为:摩擦(mc)型连接:承压型连接:22ii
29、iiiTiTixyxTyryNN22iiiiiTiTiyyxTxrxNNbVTyFTxNNNN21121bVTyFTxNNNNmin21121第55页/共65页第五十六页,共66页。3、高强度螺栓群受轴心力作用(zuyng)抗拉计算假定(jidng)各螺栓受力均匀,故所需螺栓数:(1)对于(duy)摩擦型连接:(2)对于承压型连接:btNNn PN8 . 0btbt2ebtfdN4第56页/共65页第五十七页,共66页。4、高强度螺栓群偏心拉力(ll)作用抗拉计算 偏心力作用下的高强度螺栓连接,螺栓最大拉力(ll)不应大于0.8P,以保证板件紧密贴合,端板不会被拉开,所以摩擦型和承压型均可按普
30、通螺栓小偏心受拉计算,即中和轴位于螺栓群形心O处,则NMVNOO刨平顶紧刨平顶紧承托(板)承托(板)NNmaxN2N3Oy1Nminy1cy2y2biNyMynNNt21max第57页/共65页第五十八页,共66页。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群承受拉力、弯矩和剪力的共同作用(zuyng) 时,由于弯矩M存在,不同位置的螺栓所受的拉力大小不同。如此各螺栓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不同,所受拉力大的承载力小,反之亦然。 即可按下式计算:5、摩擦(mc)型高强度螺栓群承受拉力、弯矩、剪力共同作用=由由N+由由MNMV)25. 1(9 . 01i tnifNPnV第58页/共65页第五十九页,共66页。(1)对于摩擦(
31、mc)型连接: 在M和N共同作用下,最外(下)排“1”号螺栓所受拉力(ll)最大为(中和轴位于螺栓群形心O处):1t12iMyNNny验算(yn sun)方法一:=由由N+由由MNMV图图3.8.8第59页/共65页第六十页,共66页。 在V作用下,各螺栓(lushun)所受剪力均相同,即为:nVNNvv 1 在拉、剪共同作用(zuyng)下,对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的验算条件为:12121bvvbttNNNNPnNfbv 9 .0PNbt8.0 上式中: 按GBJ17-88规范(gufn),验算条件为:10.91.25bvvtftNNnPN,()t10.8btNNP二者等价第60页/共65页第
32、六十一页,共66页。 在弯矩M和拉力N共同作用(zuyng)下,高强螺栓群中各排螺栓拉力都不相同,即: 故对于栓群抗剪强度,应按下式进行验算更为(n wi)合理,即 单个螺栓抗剪设计(shj)承载力随拉力的增加而减小,有验算方法二:2ityMynNNiiv tifti0.91.25bNnPN,第61页/共65页第六十二页,共66页。此外,螺栓(lushun)最大拉力尚应满足: 验算法二计及了螺栓拉力不同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因此更为经济(jngj)合理,而验算法一则过于保守。fti10.91.25niVnPNfti10.91.25niVnnPN即: 当Nti 0时,取Nti 0。式中: 上式中,只
33、考虑螺栓拉力对抗剪承载力的不利影响,未考虑受压区板层间压力增加的有利作用,故按该式计算的结果(ji gu)是略偏安全的。t10.8btNNP第62页/共65页第六十三页,共66页。6、承压型高强度螺栓群承受拉力(ll)、弯矩、剪力共同作用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的抗剪承载力设计(shj)值与普通螺栓计算相同,分螺栓杆抗剪和孔壁承压两部分。 同时承受剪力和杆轴方向拉力的承压型高强度螺栓(lushun),应满足: 22v1t1bbvt1NNNNbcv11.2NN Nvb 、Ncb 、Ntb一个承压型高强螺栓的抗剪、承压、抗拉一个承压型高强螺栓的抗剪、承压、抗拉承载力设计值;承载力设计值; Nv1、Nt1最危险螺栓受到的剪力、拉力,与摩擦型高强度最危险螺栓受到的剪力、拉力,与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群计算公式相同,即螺栓群计算公式相同,即且第63页/共65页第六十四页,共66页。1t12iMyNNnynVNNvv 1 注意:在轴力N和弯矩M作用下,中和轴位于螺栓群形心O处。因为预拉力作用,计算时不区分(qfn)大小偏心,这点与普通螺栓计算不同。第64页/共65页第六十五页,共66页。感谢您的观看(gunkn)。第65页/共65页第六十六页,共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