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行动计划(共10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7400326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行动计划(共1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行动计划(共1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行动计划(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行动计划(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行动计划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先导作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局性和前瞻性部署,努力在若干重点产业领域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依据江苏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和江苏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特制定本计划。一、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育江苏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为目标,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瞄准产业前沿领域和高端环节,发挥科教与人才优势,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加强协同创新,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着力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重大战略产品,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着力打造一批优势

2、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基地和集聚区,为发展创新型经济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坚强支撑,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奠定长远战略优势。二、主要目标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以重大技术突破为关键支撑,先导产业加快成长、优势产业加快做强、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的基本格局,关键核心技术拥有率明显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升,成为支撑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构建完善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建设8-10个部省共建的科教协同创新产业基地,建设30个产业技术研究院,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超过3%,新兴产业企业授权专利量占全省企业授权专利

3、的比重达40%以上。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纳米科技、生命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前沿领域产出规模实现“双倍增”,生物医药与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2万亿元。三、重点任务(一)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1、实施产业技术突破计划。围绕战略性新兴业发展重大需求,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整体推进与重点领域跨越相结合,统筹布局一批重大科技专题,集成创新要素和资源,突破100项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重点突破一批抢占未来制高点的产业前沿技术、带动产业整体升级的原创性核心技术、在产业高端环节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技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引领带动新

4、兴产业发展。围绕技术突破,规划建设100个重大科技平台及若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创新平台,推动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着力构建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能力突出、服务功能完善的科技平台体系;加强科技计划与人才计划的有机衔接,省地联动,引进100个高端创新创业团队,重点引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团队、促进产业爆发式成长的团队、带动产业跨越发展的团队;深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培育100家知名度高、核心竞争力强、创新能力居国内行业前列的创新型企业,集中力量打造15-20家企业规模世界一流、技术水平世界一流、研发团队和设施世界一流的,有全球影响力的重点创新型领军企业。2、实施产业前沿领域培

5、育计划。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选择纳米科技、生命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具有高成长性、渗透性和辐射性的产业前沿领域,设立10大产业前沿科技专题,加强前瞻部署,努力在培育先导产业上保持先发优势,为长远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和坚强支撑。突破纳米制备、加工、测试、应用等一批前沿核心技术,培育发展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生物、微纳制造等产品群,培育一批规模超亿元的纳米技术骨干企业,形成3-5个产业创新集群,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以发展生物技术药为重点,加强生命科学、信息生物技术等集成创新,积极发展新型基因工程药、单克隆抗体药、小核酸药、新型疫苗、生物试剂、高端医疗设备

6、等,加快实现规模产业化,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围绕移动互联、新型显示、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重点突破4G及长期演进、宽带无线接入、大尺寸OLED、新型传感、云计算等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构建国际领先的标准技术体系和上下游集成配套的现代产业链,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加快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业先发优势。3、实施产业高端攀升计划。以引导产业链向高端攀升为目标,集聚高端人才,主攻高端技术,发展高端产品,突破高端环节,大幅提升产业的结构层次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主要产业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充分发挥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核心引领作用,集成各类科技专项和产业资金

7、,依托优势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深化产学研合作,培育100个重大战略产品,超前培育与国际同步发展的产业前沿高端技术产品,大力发展代表国家水平的重大高端装备和终端产品,重点开发产业链关键节点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性的高端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产品集群。4、实施重点领域跨越计划。选择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药医产业,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培育30家百亿级规模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建设并提升一批高水平的重大创新载体及产业集聚区,促进其率先提升水平、壮大规模。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功能与智能材料、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新型电

8、子功能材料、高温合金材料等关键基础材料,突破新材料设计、制备加工、高效利用、安全服役、低成本循环再利用等关键技术,培育10个百亿级规模的产品群。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小分子药物、工业生物、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等十大产品集群,加强大品种药物的技术改造、专利到期药物的抢仿、传统中药的二次开发,推动泰州、连云港、南京、苏州、常州等新医药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到2015年,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研发投入、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量、引进高端创新创业团队、销售收入实现翻番,成为引领全省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力。(二)加强科教协同创新,推动高新区加快建设以新兴产业为核心的科教协同创新

9、产业基地探索依靠科教优势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路径,以高新区为依托,促进科技、教育和产业资源有效结合,努力将高新区打造成高校院所和企业创新资源相互融合的技术创新高地、科教人才高地和产业化高地。支持南京高新区、苏州工业园、泰州医药高新区先行建设部省共建的科教协同创新产业基地,建立开放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和联盟,引进科教资源、产业基金和创投企业,推进跨学科、跨部门的人员交流,建设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体系,组织实施协同研发项目,加快科技成果孵化和创新型企业培育。加强工作指导,推动其他国家高新区和部分省级高新区积极创造条件,建设科教协同创新产业基地。推动国家、省级高新区转变发展方式,面向国际科技前沿

10、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按照专业化、特色化、集约化的要求,突出产业前沿领域和高端环节,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引进科教资源和国际水平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快形成一区一特色新兴产业的发展格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南京高新区,依托江苏省通信与网络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新一代通信与未来网络产业,加快建设“无线谷”和智能电网联合研究中心。苏州工业园,依托江苏省纳米科技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纳米产业,推进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纳米所二期、生物纳米产业园等创新载体建设。泰州医药高新区,依托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建设疫苗产业技术平台,构建完整的生物医药

11、产业链。无锡高新区,重点发展物联网与云计算产业,推进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国家集成电路(无锡)设计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常州高新区,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建设千亿元规模的光伏技术产业园。苏州高新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推进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江苏省新药创制中心、江苏省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苏州国际生物医药中心建设。昆山高新区,重点发展以小核酸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建设小核酸研究所和小核酸制药国家工程中心,抢占生物医药发展制高点。江阴高新区,重点发展以微电子封装及装备为主的传感网产业,建设国家级传感网产业园。(三)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新型产业创新载体学习借鉴国

12、内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进经验和有效方法,结合江苏实际及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律,主要依托高新区及各类科技园,省地联动建设一批政府、园区、企业、科教单位相结合的,具有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人才与项目引进、创业投资与企业孵化等功能,体制机制新颖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力提升苏州纳米、昆山小核酸、无锡物联网、常州石墨烯等现有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水平。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通信、新型显示、高端装备、海洋工程、新能源气车、机器人、航空航天配套等产业领域,规划部署一批专业性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熟一个支持一个,实现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覆盖,新兴产业前沿领域全覆盖,国家高新区全

13、覆盖。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与重点学科的技术优势,与科技园区和企业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战略投资,推动高校院所的技术和成果加快转化。支持产业技术研究院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整合要素和资源,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大力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组织开展联合攻关和技术突破,加速成果熟化和产业化,积极孵化高成长创新型企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鼓励各地加强探索,大力创新,探索将研发优势、人才优势、市场优势、资本运作优势有效结合起来的方式和途径,打造一批具有产业技术研发、专业技术服务等产业集聚功能的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四、支持措施1、加强统筹和集成支持。

14、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加强统筹,集中力量,集成资源,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一是主动衔接国家重大专项及相关科技计划,充分利用国家创新资源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二是统筹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省各类科技计划在指南编制、项目评审和立项,经费安排等方面对新兴产业项目要优先考虑,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三是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设立专项,加强项目组织,加强系统布局,引导创新资源和要素向新兴产业集聚。四是加强省地联动,采取联合招标、国际招标等方式,将省的重点和地方的优势相结合,引导地方加大投入,大力引进国内外创新资源,推进新兴产业集约集聚发展。2、培育创

15、新型企业集群。积极培育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企业集群,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为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加强产业链创新梯队培育,以实施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行动计划为抓手,大力打造以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业科技企业为骨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梯队,全面提升企业质态和综合竞争力。加强项目、平台和政策的集成支持,对列入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培育计划并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省及地方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支持申报各类科技奖励,支持落实和享受各项科技优惠政策,支持引进创新创业人才。3、大力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区。按照国际

16、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规律,加快各类高新园区、科技产业园和大学科技园建设,完善产业链,增强配套能力,形成特色,推进产业集群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以高新园区创新核心区建设为重点,引导研发机构、高层次人才、重大创新项目、创新型企业向园区集聚,建设一批引领和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研院、开放实验室、专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5个国际创业园,10个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园,50个特色产业基地。支持各国家和省级高新区培育和发展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创新型企业集聚、研发机构集聚、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集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集聚、科技中介机构集聚的产业创新高地。4、加强人才引

17、进和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大力引进新兴产业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省科技计划优先支持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及高层次领军人才实施的重大项目。积极争取设立省级天使投资引导专项资金,加大对种子期和初创期小企业的支持。扩大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加快创业投资发展,充分发挥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投资保障和风险补助等方式,推动地方和高新区设立以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为主的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放大示范带动效应。5、构建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根据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相关政策的落实,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努力营造以市场为主导促进新兴产

18、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抓好现有政策的落实。建立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挂钩制度,省科技厅将各地科技税收政策落实指标完成情况作为项目申报的重要依据,对政策落实好的地区给予重点支持,对落实好的企业予以优先推荐申报和立项,没有落实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原则上不得推荐申报省科技计划。二是积极推进国家新兴产业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大力推动国家“十城千辆”和“十城万盏”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支持企业积极参予国家金太阳工程和太阳能屋顶计划,为新兴产业发展开拓广阔的市场空间。三是研究制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强调查研究,结合江苏实际研究制定鼓励创新创业、加大财税支持、促科技金融结合等相关政策。支持地方加强政策创新,不断丰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鼓励先行先试,努力构建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高地。6、加强组织领导和统计监测。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省地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协商解决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有关问题。注重规划引导,加强对各地新兴产业相关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指导,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强化目标考核,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建立健全考核体系,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建立和完善新兴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工作制度,加强统计分析和跟踪监测。研究成立战略产业专家委员会,加强工作调研,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加强产业的战略布局。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