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下册复习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下册复习资料.pdf(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实用文档第一节第一节 语法概说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语法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另一个指语法学。语法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另一个指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说明。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词形变化(形态) 。句法的研究
2、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另一个含义是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法规律的系统性;另一个含义是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二、语法的性质二、语法的性质(一)抽象性(一)抽象性1.1.任何一条语法规则都是从大量的语言现象中概括归纳而来的。任何一条语法规则都是从大量的语言现象中概括归纳而来的。2.2.具体的词、词组、句子是无限的,而语法规则是有限的。人们正是依赖这有具体的词、词组、句子是无限的
3、,而语法规则是有限的。人们正是依赖这有限的、抽象的规则去驾驭无限的语言事实。限的、抽象的规则去驾驭无限的语言事实。3.3.语法中的意义也是高度抽象的。语法中的意义也是高度抽象的。(二)稳固性(二)稳固性1.1.语法的抽象性决定了语法的稳固性。语法的抽象性决定了语法的稳固性。2.2.语法与人的社会生活没有直接联系。语法与人的社会生活没有直接联系。(三)民族性(三)民族性1 1、主语必须是名词,如果原词不是名词性的,要通过一定方式将其变成名词。、主语必须是名词,如果原词不是名词性的,要通过一定方式将其变成名词。2 2、主语和谓语必须在“数”上保持一致。、主语和谓语必须在“数”上保持一致。3 3、句
4、中动词要随着动作时间状态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式特征。、句中动词要随着动作时间状态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式特征。4 4、数词和名词的组合不需要量词做中介、数词和名词的组合不需要量词做中介5 5、有“格”表现。、有“格”表现。6 6、定语和修饰词有两种形式。、定语和修饰词有两种形式。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一)语法单位(一)语法单位1 1、语法单位、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是能够表达一定语法意义的语言单位。语法单位是能够表达一定语法意义的语言单位。2 2、语法单位的分类:共分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语法单位的分类:共分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1 1)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
5、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2 2)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的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的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3 3) 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4 4)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的单位。)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的单位。3 3、语法单位之间的层级关系、语法单位之间的层级关系III.III.句子句子 III
6、III 级语法单位级语法单位 使用单位使用单位II.II.词和短语词和短语 II II 级语法单位构句材料级语法单位构句材料 备用单位备用单位I.I.语素语素 I I 级语法单位构词材料级语法单位构词材料 备用单位备用单位4 4、语法手段、语法手段: :(1 1)什么是语法手段()什么是语法手段(2 2)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 A.A. 语序语序 B.B. 虚词虚词四、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四、现代汉语语法特点(一)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一)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二)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二)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
7、意义有重要作用。1.1.某些语法结构,有或者没有虚词,结构关系以及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某些语法结构,有或者没有虚词,结构关系以及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2.2.某些语法结构,添加了某个虚词以后,虽然语法结构关系没有改变,但是对某些语法结构,添加了某个虚词以后,虽然语法结构关系没有改变,但是对文案大全实用文档语义的影响却十分大。语义的影响却十分大。3.3.某些语法结构,加虚词或者不加虚词,结构关系以及语义关系似乎没有什么某些语法结构,加虚词或者不加虚词,结构关系以及语义关系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但是,如果仔细体会,也会发现其在语用意义上的差异。明显的不同,但是,如果仔细体会,也会发现其在语用意
8、义上的差异。4.4.某些语法结构,加的虚词不同,结构关系以及语义关系也会发生变化。某些语法结构,加的虚词不同,结构关系以及语义关系也会发生变化。(三)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三)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在汉语里,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除了副词只能作状语,属在汉语里,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除了副词只能作状语,属于一对一之外,其余的都是一对多,即一种词类可以作多种句法成分。于一对一之外,其余的都是一对多,即一种词类可以作多种句法成分。(四)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四)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
9、一致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谓语里如果有宾语,就会有动语。动语是支配、关涉后面的宾语成分,宾语谓语里如果有宾语,就会有动语。动语是支配、关涉后面的宾语成分,宾语是动作所支配、所关涉的对象。是动作所支配、所关涉的对象。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一、词类概说一、词类概说词类词类: :语言学上所
10、说的词类,只指词的语法分类,即为了弄清词的语法功能和语言学上所说的词类,只指词的语法分类,即为了弄清词的语法功能和用法、说明语句的组织规律而对词分的类。用法、说明语句的组织规律而对词分的类。划分词类的作用:语法研究的需要划分词类的作用:语法研究的需要, ,教学和运用语言的需要教学和运用语言的需要, ,自然语言处理的需自然语言处理的需要要划分词类的标准: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划分词类的标准: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法功能。1 1、意义标准:参考标准、意义标准:参考标准2 2、形态标准:次要标准、形态标准:次要标准 构形形态,例如重叠;
11、构词形态,例如词缀。构形形态,例如重叠;构词形态,例如词缀。3 3、句法功能标准:主要标准、句法功能标准:主要标准(1)(1)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的组合能力;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的组合能力;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能力。(2)(2)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依据句法功能标准依据句法功能标准, ,首先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首先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 :能够充当句子成分、有词能够充当句子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是实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是实词; ;不能够充当句子成分、只语法意义的词是虚词。不能够充当句子成分、只语法意义的词是虚词。
12、二、实词二、实词(一)名词(一)名词1.1.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者事物等的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者事物等的词。(1 1)表示人的:专有的:鲁迅、雷锋、亚辛、孔子)表示人的:专有的:鲁迅、雷锋、亚辛、孔子普通的:工人、农民、干普通的: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教师部、学生、教师(2 2)表事物的:具体的:山、桥、火车、飞船、宇宙、太阳)表事物的:具体的:山、桥、火车、飞船、宇宙、太阳抽象的:思想、抽象的:思想、情操、道德、品质情操、道德、品质集体的:纸张、车辆、人类、词汇集体的:纸张、车辆、人类、词汇(3 3)表时间的:春天、今天、星期三、三月、现在、将来)表时间的:春天、今天、星期三、三月、现
13、在、将来(4 4)表处所的:专有的:北京、上海、美国、伊拉克、东院)表处所的:专有的:北京、上海、美国、伊拉克、东院普通的:车站、普通的:车站、码头、教室、礼堂码头、教室、礼堂(5 5)表方向位置的:上、下、前边、后面、以东、之后)表方向位置的:上、下、前边、后面、以东、之后2.2.名词的语法特征名词的语法特征1 1、从词与词的组合能力看、从词与词的组合能力看(1 1)名词的前面一般都能加上表物量的数量短语。)名词的前面一般都能加上表物量的数量短语。(2 2)名词一般不能受副词的修饰。)名词一般不能受副词的修饰。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副词和名词组合的特殊情况是:副词和名词组合的特殊情况是:1.1.个
14、别副词加在名词前,但不能单用。园子里净杂草。个别副词加在名词前,但不能单用。园子里净杂草。2.2.成对列举或肯定否定连说。不人不鬼成对列举或肯定否定连说。不人不鬼什么山不山的什么山不山的3.3.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很绅士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很绅士太传统太传统非常专业这类名词都包非常专业这类名词都包含一种描述性语义特征。含一种描述性语义特征。2 2、从形态变化上看:、从形态变化上看: (1 1)表人的普通名词的后面可以加“们”表复数。)表人的普通名词的后面可以加“们”表复数。 (2 2)名)名词一般不能重叠,但少数单音节名词可以重叠。如:年年、月月、分分、秒秒、词一般不能重叠
15、,但少数单音节名词可以重叠。如:年年、月月、分分、秒秒、家家、户户、村村、寨寨家家、户户、村村、寨寨3 3、从句法功能看:、从句法功能看:(1)(1)名词经常做主语和主语中心语、宾语和宾语中心语、定语。名词经常做主语和主语中心语、宾语和宾语中心语、定语。(2)(2)表时间和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表时间和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3)(3)表示日期、天气、节气、节日等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可以做谓语。表示日期、天气、节气、节日等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可以做谓语。(4)(4)名词不能做补语。名词不能做补语。3.3.方位名词方位名词 ( (简称“方位词简称“方位词) )方位
16、名词的特点:方位名词的特点:(1 1)也可以和普通名词一样做主语、宾语、定语。但更多的时候是构成方位短)也可以和普通名词一样做主语、宾语、定语。但更多的时候是构成方位短语。语。(2 2)方位短语还经常和介词组成介词短语。)方位短语还经常和介词组成介词短语。(二)动词(二)动词1.1.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的实词。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的实词。(1 1)表示动作:说、笑、走、跑、跳、读、写、看、测量、阅读)表示动作:说、笑、走、跑、跳、读、写、看、测量、阅读(2 2)表示行为:讨论、研究、解放、压迫、接受、拒绝、坦白)表示行为:讨论、研究、解放
17、、压迫、接受、拒绝、坦白(3 3)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有、出现、消失、死亡)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有、出现、消失、死亡(4 4)表示心理活动:爱、恨、害怕、喜欢、希望)表示心理活动:爱、恨、害怕、喜欢、希望(5 5)表示动作始终:开始、进行、停止、结束)表示动作始终:开始、进行、停止、结束(6 6)表示祈使和命令:使、叫、让、请、派、托、命令、迫使)表示祈使和命令:使、叫、让、请、派、托、命令、迫使(7 7)表示可能和意愿:能、能够、应该、应当、可以、愿意)表示可能和意愿:能、能够、应该、应当、可以、愿意(8 8)表示趋势和方向:上、下、上来、下去、过来)表示趋势和方向:上、下、
18、上来、下去、过来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动词主要有:心理活动动词和能愿动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动词主要有:心理活动动词和能愿动词2.2.动词的语法特征动词的语法特征1 1、从词与词的组合能力看,动词一般都能受副词的修饰,但多数不能受程度副、从词与词的组合能力看,动词一般都能受副词的修饰,但多数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动词的否定形式是“不,没、没有”词修饰。动词的否定形式是“不,没、没有” 。注意:注意: “没”和“没有”在动词前都是副词;在名词前都是动词。“没”和“没有”在动词前都是副词;在名词前都是动词。2 2、从形态变化看、从形态变化看(1)(1) 动词后一般都可以加“了”动词后一般都可以加“了” “
19、着”“着” “过”表示动态。“过”表示动态。(2)(2)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AAA”:A:A 一一 A A、A A 了了 A A、A A 了一了一 A A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BAB:ABAB3 3、从句法功能看、从句法功能看(1)(1)动词一般都能做动语动词一般都能做动语, ,带宾语带宾语. .不能带宾语的动词很少。不能带宾语的动词很少。(2)(2)动词还能做定语、补语,少数动词可做状语。动词还能做定语、补语,少数动词可做状语。请思考:动词能不能做主语和宾语?请思考:动词能不能做主语和宾语?动词可以做
20、主语,但谓语不能是动作动词,只能是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或者动词可以做主语,但谓语不能是动作动词,只能是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或者是“有”是“有” “是”“是” “使”“使” “让”“让” “叫”等动词。“叫”等动词。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动词也可以做宾语,但动语通常是表心理活动的动词或判断动词“是”动词也可以做宾语,但动语通常是表心理活动的动词或判断动词“是” 、表示、表示动作始终动词等。动作始终动词等。3.3.特殊动词特殊动词判断动词“是”判断动词“是” :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表示事物的存在。况。表示事物的存在
21、。要注意副词“是”常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例如“他是走了”要注意副词“是”常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例如“他是走了”, “今天是“今天是很冷”很冷” 。这些“是”要重读,相当于“的确、确实”的意思,不能省略。这些“是”要重读,相当于“的确、确实”的意思,不能省略。“是”“是”不重读时,可以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这种“是”与句末语气词“的”配合不重读时,可以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这种“是”与句末语气词“的”配合构成“是的”格式,同“他是个卖粽子的”里的“是的”格式和词性构成“是的”格式,同“他是个卖粽子的”里的“是的”格式和词性都不同。都不同。能愿动词能愿动词( (助动词助动词) ):能愿动词
22、是表示可能、意愿和必要的动词。:能愿动词是表示可能、意愿和必要的动词。2 2、能愿动词有哪些?、能愿动词有哪些?(1 1)表示可能:可、可以、能、能够、会()表示可能:可、可以、能、能够、会(2 2)表示必要:应、该、应该、应)表示必要:应、该、应该、应当、要、得当、要、得(d(d i)i)(3 3)表示意愿:愿、愿意、肯、敢、值得)表示意愿:愿、愿意、肯、敢、值得3 3、能愿动词的语法特征、能愿动词的语法特征趋向动词趋向动词1 1、趋向动词:趋向动词是表示动作趋势和方向的动词。、趋向动词:趋向动词是表示动作趋势和方向的动词。2 2、趋向动词有:来、去、上、下、进、出、过、回、开、起、趋向动词
23、有:来、去、上、下、进、出、过、回、开、起3 3、趋向动词的语法特征:、趋向动词的语法特征:(1 1)具有一般动词的语法功能,即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具有一般动词的语法功能,即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谓语中心。(2 2)经常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趋向,做趋向补语。)经常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趋向,做趋向补语。(3 3)用在动词前,应看作一般动词,构成连谓结构。)用在动词前,应看作一般动词,构成连谓结构。(三)形容词(三)形容词1.1.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例如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例如: :(1 1)性质形容词:软、硬、甜、苦、好、坏、远、近、斜、直、伟大、勇敢、
24、)性质形容词:软、硬、甜、苦、好、坏、远、近、斜、直、伟大、勇敢、优秀、聪明、大方优秀、聪明、大方(2 2)状态形容词:雪白、笔直、绿油油、水灵灵、黑不溜秋、灰里吧叽)状态形容词:雪白、笔直、绿油油、水灵灵、黑不溜秋、灰里吧叽(3 3)不定量形容词:多、少、全)不定量形容词:多、少、全2.2. 形容词的语法特征形容词的语法特征1 1、从词与词的组合能力看:形容词一般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从词与词的组合能力看:形容词一般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受程度副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形容词: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因为它们或是表情态的,词修饰的形容词: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因为它们或是表情
25、态的,或是本身表程度。或是本身表程度。2 2、从形态变化看: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从形态变化看: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AAAA 双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AABBAABB附:形容词的生动形式附:形容词的生动形式1 1、单音形容词:、单音形容词:A AAddAdd,A A 不不 XXXX。2 2、双音形容词:、双音形容词:ABABA A 里里 ABAB3 3、从句法功能看:形容词在句子里经常做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形容词不、从句法功能看:形容词在句子里经常做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即不能做动语。能
26、带宾语,即不能做动语。(四)区别词(四)区别词 金、银、铜、铁、锡、铅、锌、男、女、雌、雄、大型、微型、金、银、铜、铁、锡、铅、锌、男、女、雌、雄、大型、微型、国营、民营、初级、中级、高级、有限、无限、有线国营、民营、初级、中级、高级、有限、无限、有线它们很像名词,却不能像名词那样做主语和宾语,它们很像形容词,却不能它们很像名词,却不能像名词那样做主语和宾语,它们很像形容词,却不能像形容词那样做谓语、状语和补语,也不能像形容词那样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像形容词那样做谓语、状语和补语,也不能像形容词那样受程度副词的修饰。所以有人称它们为“非谓形容词”所以有人称它们为“非谓形容词”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
27、区别词的语法特征:区别词的语法特征:能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多数能带“的”形成“的”字短语。能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多数能带“的”形成“的”字短语。不能作谓语、主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后可以作主语、宾语。不能作谓语、主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后可以作主语、宾语。不能前加“不”不能前加“不” ,否定时前加“非”,否定时前加“非” 。例如“非正式的”。例如“非正式的” 。它们只能直接修饰限制名词,去做定语。它们只能直接修饰限制名词,去做定语。形容词能充当定语,还可以充当谓语、补语和状语,而区别词则只能充当定形容词能充当定语,还可以充当谓语、补语和状语,而区别词则只能充当定语,不能充当谓语、补语等
28、。语,不能充当谓语、补语等。形容词能前加副词“不”形容词能前加副词“不” ,区别词不能前加“不”,区别词不能前加“不” 。注意区别词与形容词的不同:注意区别词与形容词的不同:形容词能充当定语,还可以充当谓语、补语和状语,而区别词则只能充当定形容词能充当定语,还可以充当谓语、补语和状语,而区别词则只能充当定语,不能充当谓语、补语等。语,不能充当谓语、补语等。形容词能前加副词“不”形容词能前加副词“不” ,区别词不能前加“不”,区别词不能前加“不” 。注意区别词和名词的不同:有的区别词就是由名词发展而来的,如:金、银、注意区别词和名词的不同:有的区别词就是由名词发展而来的,如:金、银、男、女。这些
29、词在古代汉语里都是名词,但在现代汉语里,它们已失去了名词男、女。这些词在古代汉语里都是名词,但在现代汉语里,它们已失去了名词的语法功能,不能作主语和宾语,也不能受数量短语及其他词的修饰。的语法功能,不能作主语和宾语,也不能受数量短语及其他词的修饰。区别短语和词:中间不能插入“的”是区别词,否则是区别短语。区别短语和词:中间不能插入“的”是区别词,否则是区别短语。五、数词五、数词(一)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等的词。(一)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等的词。(二)数词的种类:数词包括:基数、序数、分数、倍数、概数(二)数词的种类:数词包括:基数、序数、分数、倍数、概数1 1、基数:表示数目的多少
30、。、基数:表示数目的多少。2 2、序数:表示事物在计算或排列时的顺序。常用:第、初、老、小、序数:表示事物在计算或排列时的顺序。常用:第、初、老、小3 3、分数、分数表示将一个整体切分成几份,从中取出若干份。常用“几分之几”表示将一个整体切分成几份,从中取出若干份。常用“几分之几” 。口语中还用:成、分、股、折。口语中还用:成、分、股、折。4 4、倍数:表示数目的增加。分数和倍数在运用时,有的问题要充分注意。、倍数:表示数目的增加。分数和倍数在运用时,有的问题要充分注意。数词的语法特征;数词的语法特征;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能作句法成分。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能作句法成
31、分。数量短语通常用作定语或补语、状语。如:一张桌子、一脚踢开、写了一遍数量短语通常用作定语或补语、状语。如:一张桌子、一脚踢开、写了一遍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倍数只能用来表示数目的增加,不能表示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以表示数目倍数只能用来表示数目的增加,不能表示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以表示数目的增加,也可以表示数目的减少。表示数目的增减是用原来的数目作基准,不的增加,也可以表示数目的减少。表示数目的增减是用原来的数目作基准,不是用增减后的数目作基准。数目的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是用增减后的数目作基准。数目的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表示数量增加,表示数量增加, 常用常用 “增加了“增
32、加了( (到到) )”“增长了“增长了( (到到) )” “上升了“上升了( (到到) )”“提高了“提高了( (到到) )”“上涨了“上涨了( (到到) )”等”等( (“到”也可改为“为”“到”也可改为“为”) )。如果用“了”如果用“了” ,只表示净增数,不包括底数在内。例如:从四分增加到四角,只表示净增数,不包括底数在内。例如:从四分增加到四角,应该说:应该说: “增加了九倍”“增加了九倍” 。如果用“到。如果用“到( (为为) )”指增加后的总数,包括底数在内。”指增加后的总数,包括底数在内。例如:从四分增加到四角,应该说:例如:从四分增加到四角,应该说: “增加到了原来话费的十倍”
33、“增加到了原来话费的十倍” 。表示数量减少,常用“减少了表示数量减少,常用“减少了( (到到) )” “降低了“降低了( (到到) )” “下降了“下降了( (到到) )” “下调了“下调了( (到到) )”等。等。如果用“了”只表示减少的差额,例如:如果用“了”只表示减少的差额,例如:100100 元减少到元减少到 1010 元,应该说“减少元,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了十分之九” 。如果用到”。如果用到”( (或“为”或“为”) ),指减少后的余数,例如从,指减少后的余数,例如从 100100 元减少到元减少到1010 元,元, 应该说应该说 “减少到原来价格的十分之一。“减少到原来价格的
34、十分之一。 ” 或或 “减少到原来价格的百分之十。“减少到原来价格的百分之十。 ”4 4、概数、概数表示不确指的数。表示不确指的数。概数的表达方式有三种概数的表达方式有三种: :(1)(1)用相临的个数词用相临的个数词.(2).(2)在数词前加“上”在数词前加“上” “成”“成” ,在数词后加“多”,在数词后加“多” “来”“来” “把”“把”文案大全实用文档等。等。(3)(3)数词后加方位名词“左右”数词后加方位名词“左右” “上下”“上下” “以上”“以上” “以下”“以下” “以外”等。“以外”等。使用概数,必须特别注意防止划界不明。使用概数,必须特别注意防止划界不明。六、量词六、量词(
35、 (一一) )量词:量词是表示计量单位的词。量词:量词是表示计量单位的词。( (二二) )量词的分类:量词可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类。量词的分类:量词可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类。1 1、物量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量词。、物量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量词。(1)(1)专用的专用的: :个体单位:个、只、块、根、张、间、件个体单位:个、只、块、根、张、间、件集体单位:双、对、副、套、群、伙、帮集体单位:双、对、副、套、群、伙、帮度量衡单位:厘米、米、公里、克、千克、吨、升度量衡单位:厘米、米、公里、克、千克、吨、升(2)(2)借用的借用的: :借用名词的:借用名词的:( (一一) )碗碗( (水水)
36、 )、( (一一) )箱箱( (书书) )、( (一一) )车车( (煤煤) )借用动词表示物量:借用动词表示物量:( (一一) )担担( (水水) )、( (一一) )捆捆( (柴柴) )表示不定量:些、点表示不定量:些、点2.2.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例如: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例如:(1)(1)专用的:下、回、次、趟、遍、阵、场专用的:下、回、次、趟、遍、阵、场(2)(2)借用的借用的: : A. A.表示时间名词:看一小时、去一上午、休息一星期表示时间名词:看一小时、去一上午、休息一星期 B. B.借用表器官或工具的名词:咬一口、瞪了两眼、画一笔、开了三枪、踢了
37、几借用表器官或工具的名词:咬一口、瞪了两眼、画一笔、开了三枪、踢了几脚、打了三拳脚、打了三拳* * 带有专业用语性质的复合量词:架次、吨海里、秒立方带有专业用语性质的复合量词:架次、吨海里、秒立方物量词与动量词的鉴别:物量词与动量词的鉴别:(1 1) 看数量短语同宾语在语义上是否搭配。看数量短语同宾语在语义上是否搭配。 与宾语在语义上能够搭配的物量词,与宾语在语义上能够搭配的物量词,不能搭配的是动量词。不能搭配的是动量词。(2 2)用语素“有”鉴别物量词和动量词。物量词前边可以加上表示存在的动)用语素“有”鉴别物量词和动量词。物量词前边可以加上表示存在的动词“有”词“有” ,如“有一本书”,如
38、“有一本书” 。动量词不具备这个特点。动量词不具备这个特点。( (三三) )量词的语法特征量词的语法特征1.1.量词一般不能单用,要用在数词和指示代词之后,组成数量短语和指量短语,量词一般不能单用,要用在数词和指示代词之后,组成数量短语和指量短语,数量短语和指量短语可以统称为量词短语。数量短语和指量短语可以统称为量词短语。“这本”和“那次”是“这一本”“这本”和“那次”是“这一本” “那一次”省略了“一”“那一次”省略了“一” 。实际读音中。实际读音中 发生合发生合并,读成了并,读成了 eiei。 2. 2.单音节量词一般可以重叠,例如:本本、个个,次次。物量词重叠后常做主单音节量词一般可以重
39、叠,例如:本本、个个,次次。物量词重叠后常做主语或定语,动量词重叠后常做状语。语或定语,动量词重叠后常做状语。量词短语的语法特征:量词短语的语法特征:做定语时做定语时, ,重在表数量多重在表数量多; ; 做状语时做状语时, ,重在表示有秩序,逐一。重在表示有秩序,逐一。1.1.形态:有的量词短语可以用形态:有的量词短语可以用 ABABABAB 或或 ABBABB 式重叠。式重叠。2.2.功能:表物量的主要做定语。表动量的经常做补语状语。在一定条件下,量功能:表物量的主要做定语。表动量的经常做补语状语。在一定条件下,量词短语也能做主语、宾语、谓语。词短语也能做主语、宾语、谓语。七、副词七、副词
40、adverb adverb( (一一) )什么是副词什么是副词? ?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例如: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例如:表示程度:非常、格外、更、更加、很、极、极其、几乎、略、略微、稍、稍表示程度:非常、格外、更、更加、很、极、极其、几乎、略、略微、稍、稍稍、稍微、十分、太、越、越发、最稍、稍微、十分、太、越、越发、最(1 1)表示范围:单、单单、都、共、光、仅、仅仅、净、就、统统、一并、一)表示范围:单、单单、都、共、光、仅、仅仅、净、就、统统、一并、一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共、一律、一齐、只、总、总共共、一律、一齐、只、
41、总、总共(2 2)表示时间:才、刚、刚刚、忽然、渐渐、将、就、立刻、马上、仍然、始)表示时间:才、刚、刚刚、忽然、渐渐、将、就、立刻、马上、仍然、始终、已经、永远、在、曾、曾经、正、正在终、已经、永远、在、曾、曾经、正、正在(3 3)表示频率:常、常常、还、连连、陆续、屡次、偶而、时常、时时、往往、)表示频率:常、常常、还、连连、陆续、屡次、偶而、时常、时时、往往、一向、一再、又、再、再三、重新一向、一再、又、再、再三、重新(4 4)表示肯定否定:必、必定、必须、别、不、不必、不用)表示肯定否定:必、必定、必须、别、不、不必、不用( (甭甭) )、的确、没、的确、没、没有、莫、势必、未必、未免
42、、勿、也许没有、莫、势必、未必、未免、勿、也许(5 5)表示情态方式:暗暗、暗自、百般、匆匆、径自、连忙、悄悄、亲自、擅)表示情态方式:暗暗、暗自、百般、匆匆、径自、连忙、悄悄、亲自、擅自、似乎、无从、一味、依旧自、似乎、无从、一味、依旧(6 6)表示语气的:毕竟、不妨、大概、倒、到底、都、反倒、反正、果然、何)表示语气的:毕竟、不妨、大概、倒、到底、都、反倒、反正、果然、何必、简直、竟、竟然、究竟、难道、难怪必、简直、竟、竟然、究竟、难道、难怪同一小类副词,语义和用法不一定相同。同一小类副词,语义和用法不一定相同。他数学、语文学得都很好,只外语学得不好。他数学、语文学得都很好,只外语学得不好
43、。“都”和“只”都表示范围,但“都”总括前面的词语,“都”和“只”都表示范围,但“都”总括前面的词语, “只”限制后面的词“只”限制后面的词语。有的副词表示不止一种意义。语。有的副词表示不止一种意义。( (二二) )副词的语法特征副词的语法特征1.1. 副词在句子里只能做状语。例外:副词在句子里只能做状语。例外: “很”“很” “极”还可做补语。“极”还可做补语。2.2.副词不能重叠,副词也不能修饰副词。副词不能重叠,副词也不能修饰副词。3.3.少数几个副词可以单说单用。例如:不、当然、的确、马上、没有、也许、少数几个副词可以单说单用。例如:不、当然、的确、马上、没有、也许、有点儿有点儿4.4
44、.少数副词可以起关联作用。少数副词可以起关联作用。(1)(1)副词自身、副词与副词组合起关联作用。例如副词自身、副词与副词组合起关联作用。例如: :也、又、再,也也也、又、再,也也又又又又(2)(2)与连词配合起关联使用。例如:只有才与连词配合起关联使用。例如:只有才只要就只要就无论都无论都* * 注意:副词在起关联作用时,其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变。注意:副词在起关联作用时,其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变。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形容词常常作状语,因此就容易和副词相混淆。区别的办法就是看这个词除形容词常常作状语,因此就容易和副词相混淆。区别的办法就是看这个词除了作状语之外,还能不能再作别的成
45、分。只能作状语的是副词,既能作状语又了作状语之外,还能不能再作别的成分。只能作状语的是副词,既能作状语又能作定语的是形容词。能作定语的是形容词。2.2.同形同音但意义完全不同的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同形同音但意义完全不同的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区别办法:出现在名词前是形容词,出现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区别办法:出现在名词前是形容词,出现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副词和动词的区别:没、没有。出现在名词前是动词,出现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和动词的区别:没、没有。出现在名词前是动词,出现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副词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的区别: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都表示时间,都可以充当状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的区别:时间名
46、词和时间副词都表示时间,都可以充当状语,所以会发生混淆。语,所以会发生混淆。时间名词:将来、现在、过去、刚才、最后、原先时间名词:将来、现在、过去、刚才、最后、原先时间副词:即将、正在、已经、刚刚、终于、预先时间副词:即将、正在、已经、刚刚、终于、预先区别词和副词的区别:区别词和副词的区别:区别词和副词的共同点是只能够作修饰语:区别词修饰名词,副词修饰动词区别词和副词的共同点是只能够作修饰语:区别词修饰名词,副词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但有的词既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当它们修饰和形容词。但有的词既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当它们修饰名词时是区别词,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时是副词
47、,也就是说,是区别词和副词的名词时是区别词,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时是副词,也就是说,是区别词和副词的兼类词。兼类词。八、代词八、代词( (一一) )代词:代词是有指示或代替作用的词。代词:代词是有指示或代替作用的词。文案大全实用文档( (二二) )代词的种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代词的种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1 1、人称代词、人称代词(1)(1)分类分类(2)(2)语法功能:同名词一样,经常做主语、宾语、定语。语法功能:同名词一样,经常做主语、宾语、定语。2 2、指示代词:这、这会儿、这么、这么、这样、这么样、这儿、这里、那、那、指示代词:这、这会儿、这么、这么、这样、这么样、这
48、儿、这里、那、那会儿、那么、那儿、那里、那么、那样、那么样、每、各、某、另、别的、旁会儿、那么、那儿、那里、那么、那样、那么样、每、各、某、另、别的、旁的、其余、其他的、其余、其他指示代词的用法与它所指称代的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同。指示代词的用法与它所指称代的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同。3 3、疑问代词、疑问代词(1 1)问人、物:谁、什么、哪()问人、物:谁、什么、哪( 2 2)问处所:哪里、哪儿()问处所:哪里、哪儿(3 3)问时间:多会儿、)问时间:多会儿、哪会儿(哪会儿(4 4)问数量:多少、几()问数量:多少、几(5 5)问动作状态:怎么、怎样、怎么样、什么)问动作状态:怎么、怎样、怎么样、什么
49、样(样(6 6)问程度:多、多么)问程度:多、多么疑问代词的用法:与它指称代替的词基本相同。疑问代词的用法:与它指称代替的词基本相同。疑问代词的特殊用法:表疑问,确指用法;不表疑问,任意指称,任指用法;疑问代词的特殊用法:表疑问,确指用法;不表疑问,任意指称,任指用法;不表疑问,无所指称,虚指用法。不表疑问,无所指称,虚指用法。叹词叹词(九)叹词:是表示感叹或者呼唤、应答的词。(九)叹词:是表示感叹或者呼唤、应答的词。叹词是一种特殊的词类,它只表示某种强烈的感情或呼唤、应答的声音,一叹词是一种特殊的词类,它只表示某种强烈的感情或呼唤、应答的声音,一般不与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可以做句子的感叹语
50、(独立语的一种)或单独般不与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可以做句子的感叹语(独立语的一种)或单独成为叹词句。成为叹词句。汉语的叹词数目很多,写法也不固定。例如:表示醒悟的,写作“哦、噢、汉语的叹词数目很多,写法也不固定。例如:表示醒悟的,写作“哦、噢、喔”喔” 。语流中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实际的语调也会不同。语流中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实际的语调也会不同。(十)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十)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拟声词可以做状语、定语、谓语、补语、独立语等,也可单独成句。作状语拟声词可以做状语、定语、谓语、补语、独立语等,也可单独成句。作状语最常见。最常见。拟声词能作状语、定语、谓语,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