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花6标《省道S114跨线桥测量方案》(共15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7364745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肇花6标《省道S114跨线桥测量方案》(共1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肇花6标《省道S114跨线桥测量方案》(共1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肇花6标《省道S114跨线桥测量方案》(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肇花6标《省道S114跨线桥测量方案》(共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省道S114跨线桥测量方案肇花高速公路第六合同段项目部2010年05月03日目 录1、工程概况-22、编制依据-33、控制测量-3 3.1平面控制测量-3 3.2高程控制测量-44、施工测量-64.1一般测量-64.2桥梁施工测量-7 4.2.1桩基础桩位放样-7 4.2.2承台的放样-74.2.3墩身墩帽的放样- 4.2.4 桥台锥坡放样- 4.2.5 悬臂浇注梁部的测量及线型控制-5、变形位移监测5.1 水平位移监测-5.2 垂直位移监测-5.3 提交资料-6、竣工测量-7、附件-7.1 桥位处导线控制网平面布置图-7.2测量仪器检定证书-7.3 测量人员资质证书

2、-7.4全桥钻孔桩坐标计算表-7.5测量放样报验单-一、工程概况省道S114桥位于K28+186.28K32+194.32里程段,桥梁跨径结构采用1625+(40+70+40)+530+2825+430+2225+(29+330)+428.25+(40+70+40)+6225,全长4008.04米共有墩台152个。本桥0号台位于半径为2000米的曲线的第二缓和曲线上;1号墩位至43号墩位位于直线上;44号敦位至92号墩位位于半径为6000米圆曲线上;93号墩位至151号墩台位于直线上。此桥第六联连续刚构跨越S114省道公路,第二十五联连续刚构跨越美林湖小区。可用于控制该桥的设计院给定导线点有4

3、个;GE183、GE184、GE186、GE187。加密控制点6个,分别是GE184-1、GE93、GE185、GE185-1、D3、D4、D5、D6。四等水准测量加密控制点13个;BM-A、BM-B、BM-D、BM-1、D21、D3、BM-F、D4、BM-G、D5、BM-H、D6、BM-I。二、编制依据1、 1、现场踏勘资料;2、 省道S114跨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3、 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控制点资料4、 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5、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三、控制测量3.1 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点的复测操作要求按照下表。导线测量的主要技

4、术要求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方位角闭合差(“)相对导线等级一级4500551/1500010N一级控制测量过程采用徕卡TS06型全站仪,以方向法观测水平角、每站测角2个测回。各测回间读数较差应满足一级导线测量技术的要求。测距采用往返观测2个测回,取平均值作为最终观测值。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控制网等级仪器等级测回数2C较差同一方向各测回较差一级导线DJ22126注:m=(u+b*d),为仪器标称精度式中 a仪器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 b比例误差系数(mm/Km); d测距边长度(Km)。导线测量外业完成后,导线边长应统

5、一规划至测区平均高程面上。当外业测量各项指标限差满足规范要求后再进行方位角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计算,当闭合差满足规范要求时进行严密平差。3.2高程控制测量水准基点高程控制测量按四等水准测量进行施测,加密水准点与平面加密控制点尽量共用,测量采用附合水准路线形式往返观测的方法,仪器使用苏光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双面水准板尺。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一) 水准测量等级水准仪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黑红面读数差/mm红黑面所测高差之差/mm四等水准DSZ21005100.33.05.0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二)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路线

6、长度(Km)水准仪型号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或闭合差(mm)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四等1016DSZ2红黑双面尺往 返 各一次往一次20L水准测量的观测严格执行(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四等水准测量的规定,最大视距不大于100米,下丝最小读数不小于0.3米,前后视距差不大了5米,前后视距累差不大于10米,观测读数及数字取位法毫米,且每测段的测站数均为偶数。光学水准仪读数顺序为:往测:奇数站为 后-前-前-后 偶数站为 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为 前-后-后-前 偶数站为 后-前-前-后数字水准仪观测顺序为:往、返测奇数站:后-前-前-后 往、返测偶数站为:前-后-后-前水准加密控制测量在全

7、线测量贯通后应检查外业观测记录是否符合四等水准测量等级的各项指标限差要求,然后计算闭合差,当闭合差满足规范要求时采用全线统一严密平差求得各加密水准点的高程。四施工测量41一般要求桥梁工程控制网按设计施工对精度的要求选择相应等级的控制网。平面控制相对闭合精度必须高于1/15000。各等级控制网布网技术要求如下表。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方位角闭合差(“)相对导线等级一级4500551/1500010N一级大型构造物施工控制网,其精度可依据构造物本身对设计、施工的要求,选择相应的控制等级,布设独立控制网。当其等

8、级高于线路控制网时,应保持其自身的精度。施工控制网的控制点应选择在线路两侧距线路路50米以上开阔、稳固可靠、相互通视、易于保存、寻找,能保证全站仪设站工作的地方布点。水准基点应沿线路布设,一般地段每隔断300m设一个,结构物或重点工程地段应根据需要增设水准点。水准基点布设时注意以下几点:(1) 水准点宜与平面控制点共用,如平面控制点密度不够应另补设水准基点。(2) 水准基点应选在土质坚实,安全僻静,观测方便和利于长期保存的地方埋设。(3) 大型构造物施工高程控制,应以就近的12个水准基点为基准,依据构造物本身对施工要求的精度,选择相应的高程控制等级,布设高程控制网。当其等级高于五等时应保持其自

9、身的精度。(4) 桥梁控制测量直接采用线路高程控制、平面控制及加密点测量成果。特大桥应布设中线控制桩。中线控制桩的间距以200400m为宜。42桥梁施工测量桥位控制测量,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设控制网图形,保证施工时放样桥轴线和墩台位置方向等有足够的精度,桥位平面控制采用附和导线。为了将桥位轴线和路线平面纵断面按照设计要求衔接起来,桥位控制网和梁各部位控制点的坐标计算出来,在通视情况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非常方便的放样出桥梁各部位的控制点,从而指导现场施工。43桩基础桩位放样用全站仪器放出各个桩基础的中心,然后定出基础的轴线。具体做法如下图:44承台的放样 在基础开挖打完混凝土垫层之后,用全站仪放出

10、承台的四个角,然后施工线往外沿线5cm拉出一个控制承台位置的横纵线,弹上墨线,然后立模。45墩身墩帽的放样桥梁基础施工完成之后,在基础上放样墩台轴线,弹上墨线,按墨线和墩台身尺寸设立模板。模板下口的轴线标记与基础的墨线对齐,上口用全站仪控制,使模板上口轴线与墩台轴线一致,固定模板,浇筑混凝土。随着墩台砌筑高度的增加,及时检查中心位置和高程。 墩台砌筑至离顶帽底约束30cm时,要测出墩台纵横轴线,然后支立墩(台)帽模板。为确保中心位置的正确,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复核墩台纵横轴线。46桥台锥坡放样 桥台两边的护坡为四分之一锥体,坡脚和基础边缘的平面的四分之一椭圆。放样时根据椭圆的几何性质,可采用下

11、面几种放法:(1) 内测量坐标法如下图所示,已知锥坡的高度为H,两面个方向的坡率为m,n ,则椭圆的长轴a=mH,在实地确定锥坡顶巅的平面位置O后,以O点为圆心,放样处以a、b为半径的同心圆(当地形平坦时,可用拉绳放样),过O拉直线,与同心圆分别相交于I、J两点,过I、J两点做平等于X、Y轴的直线,交于P点,P点就是以O点为圆心,以a、b为长短轴的椭圆上的点,这样就可以在实地放样出坡脚与基础的边缘线。(2) 外测量坐标法在施工中为了减少土方回填,往往将开挖弃土堆放在锥坡内,用内测量坐标法就不易放样锥坡,就是可以采用平移X轴或Y轴的放法,从外侧向内侧量距。以四分之一椭圆的长短轴为直角坐标系的X、

12、Y轴椭圆上一点P的坐标为(X,Y),如下图所示,当从椭圆短轴端点出内向外量距时 X=x y=b-y这样,可以放样出椭圆上的一系列点。(3) 拉绳法在一根绳子的中间作上一些标记,是绳子的两端长度等于a、b,当绳子的两端沿两垂直方向移动时,绳子上的标记经过的轨迹即为以a、b为长短轴的四分之一椭圆。47悬臂浇注梁部的测量及线型控制(1)墩身施工完成后,根据大桥控制网利用坐标法放设墩顶纵轴及横轴线,并将轴线控制点引至桥墩身上(至少两点),与桥头路基上布设的轴线点桩共同作为施工轴线控制的依据。0#段施工完成后将控制点引至梁顶。每完成两段施工要对轴线桩进行复核。在0#段梁顶中心位置预埋三个钢盘桩,并准确测

13、定其标高,作为施工临时水准点。(2)主梁悬臂测量:中线施工测量利用轴线控制点控制挂篮中心,高程测量利用0#段顶面预埋的临时水准点控制挂篮底模高程。为保证连续梁准确合拢,连续梁的预拱度和节段施工高程必须严格控制,每个节段端头埋设三个钢筋桩(左、中、右),作为标高控制点。(3) 线型控制基本原理线型控制即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悬臂法施工阶段,对桥跨结构所发生的几何变形运用控制软件,进行矫正,使其达到设计的理想状态。线型控制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计算提供梁体各截面的最终挠度变化值(即竖向变形),设置施工预拱度,据此调整每块梁段模板安装的前缘标高。用公式表示如下: Hi=Hi1+f 式中: Hi第i梁段的

14、实际立模标高 Hi1第i梁段的设计标高 f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增设的施工预拱度(向上为正,向下为负)。悬臂梁施工线型控制的关键是要分析每一施工阶段、每一施工步骤的结构挠度变化状态,确定逐步完成的挠度曲线。影响挠度的因素根据施工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种:单T形成阶段由以下因素产生的悬臂挠度:梁段混凝土自重;挂篮及梁上其它施工荷载作用;张拉悬臂预应力筋的作用;合拢阶段,将继续发生以下因素产生的连续挠度;合拢段混凝土重量及配重作用;模板吊架或梁段安装设备的拆除;张拉连续预应力束作用。在以上过程中,同时还会发生由于混凝土弹性压缩、收缩、徐变、预应力筋松弛、孔道摩阻预应力损失等因素引起的挠度。(4) 预拱

15、度计算基本假设:混凝土为均质材料。施工及运营过程中梁体截面的应力&h0.5Ra.并可认为在这种应力范围内,徐变、应变与应力成线性关系;叠加原理适用于徐变计算,即应力增量引起的徐变变形可以累加求和;忽略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对混凝土受力及变形的影响。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考虑到各节段混凝土龄期不同所导致的收缩徐变差异将连续刚构梁施工所经历的收缩徐变过程划分为与施工过程相同的时段即:浇筑新梁段、张拉预应力筋、移动挂篮、体系合拢等。每一时段结构单元数与实际结构梁段数一致,在每一时段都对结构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求出该时段内产生的全部节点位移增量,对所有时段进行分析,即可叠加得出最终预拱度值。(5) 节段前缘施

16、工标高确定节段前缘施工立模标高Hi由两部分(设计标高Hi1和综合预拱度fi)组成,即:设计标高HI1=Ho+Hi,其中:Ho为墩顶0#段标高H为梁体坡度引起的增量综合预拱度fi=fi1+fi2其中:fi1为节段预拱度Fi2为挂篮变形预留的增量值。所以节段前缘施工标高为:Hi=Hi1+fi=Ho=Hi+fi1=fi2主跨施工采用自行设计的无平衡重自行式挂篮,其变形包括:桁架弹性变形、前吊带弹性变形及非弹性变形。桁架变形计算:桁架简化为铰接形式,按各个梁段的不同重理,分别计算其弹性变形。前吊带变形计算:将前托梁简化为弹性支承的连续梁,根据各个梁段的实际荷载计算各个支承的受力,然后根据受力情况计算出

17、吊带的变形量。非弹性变形测试:挂篮的非弹性变形由挂篮试压试验来实测,对于未经试压的挂篮,参考已试压挂篮(各套挂篮为同一工厂,同一工艺加工)的变形值在第一次挂篮施工时设置,对于已试压的挂篮认为非弹性变形已消除,施工时不再考虑。施工放样:梁段施工时,中线按照设计提供的控制点进行控制测量,立模板放样的测点设在底模板梁段的前缘,立模时将上述立模标高换算成坐标标高。在施工过程中对全桥中线和临时水准点进行定期复核和检查,确保各个T构的施工测量准确性。施工观测:按照施工顺序,每悬浇一段观测5次,即挂蓝就位后浇筑混凝土前、浇筑梁段混凝土后、张拉纵向预应力束前、纵向预应力张拉后、移动挂篮前(即进行下一节段工序前

18、)。每次观测要记录标高变化、承台沉降等,测量结果以表格形式(施工时统一制定表格)及时反馈至线型控制小组,并对一些意外情况在备注栏中进行反映。线型控制小组及时将计算结果及立模标高反馈至技术人员。当桥墩施工至一定高度时,水准测量无法将高程传递至工作前,而工作面上架设棱镜也不方便,可用检定过的钢尺进行垂直测量为保证桥梁施工的准确性,桥梁施工过程中。应对控制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当发现控制点的稳定性有问题时,应立即进行复测,并进行平差计算,精度符合一级导线精度要求方可使用平差成果。五.变形位移监测5.1水平位移监测水平位移监测网由加密点按一级导线测量要求控制,并在工程开始后建立工作基点。并在每个墩

19、台上预埋变形观测点。每次变形观测采用相同的图纸或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台仪器并固定观测人员,并尽可能的在相同的气候环境和观测条件观测,观测方法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5.2垂直位移监测垂直位移监测网按四等水准测量精度控制,并建立独立的控制网,并与施工高程控制点联测使垂直位移监测网与施工高程控制网高程基准一至。5.3提交资料构筑物变形测量成果资料将在竣工交验时移交接收单位,移交资料主要有:(1) 施测方案与技术设计书,控制点与观测点平面布置图;(2) 标石、标志规格及埋设图;(3) 仪器检验与校正资料;(4) 观测手簿、平差计算、成果质量评定资料及测量成果表;(5) 变形过程和变形分布图表;(

20、6) 变形分析成果资料;(7) 变形测量技术报告。六.竣工测量1、竣工测量应进行线路中线外移控制基桩测量、高程测量和横断面测量,并贯通全线的里程和高程。2、线路中线控制基桩,可按50m设置一个,曲线上宜20m设置一个。线路中线控制基桩距中线的外移距离一般为3-4m,线路中线控制基桩应设置混凝土桩。3、线路中线控制基桩,在直线部分宜设在下行线左侧路肩上,曲线不封宜按上、下行线分别设置。在一条线路上线路基桩的外移距离宜相等;如遇障碍物,外移距离可适当增减,但增减值应相等。4、线路中线控制基桩的测设,应按控制点采用极坐标法,按线路中线法线方向施测。5、线路中线控制基桩测设后,应进行中线贯通测量。贯通

21、测量后,线路、桥梁的中线应相符合,其设置应满足路基宽度和桥梁等建筑限界的要求。6、线路中线贯通测量的加桩设置,应满足编制竣工文件的需要。曲线起终点、道岔中心、变坡点、竖曲线起终点、立交中心、桥涵中心、大中桥台前及台尾、支撑工程的起终点和中间变化点、跨越线路的电力线、通信线和地下管线中心等处均应设置加桩。7、线路贯通测量的方法和精度要求,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8、高程竣工测量时,应将水准点(含施工增设的水准点)按原测精度移设于接近线路的稳固建筑物或岩石上(如桥台或涵洞的帽石上)。如无上述条件时,可结合线路中线控制基桩埋设永久性混凝土水准点。水准点应每隔1公里设置一个,并绘制水准点布设平面草图及描述其位置。注意事项:1、 测量记录、计算成果和图表,应书写清楚,签署完整,并应复核和检算,未经复核和检算的资料严禁使用。提供的各种电子文件,必须附有提供者签名的纸质文件并已纸质为依据。2、 各种测量原始记录(含电子记录)、计算成果和图表应妥善保存。3、 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应做好保养和维修工作,并定期检校。七、附件7.1桥位处导线控制网平面布置图7.2测量仪器检定证书7.3测量人员资质证书7.4全桥钻孔桩坐标计算表7.5测量放养报验单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