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措施(共1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7362725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措施(共1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措施(共1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措施(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措施(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周口隆达发电有限公司2660MW超超临界(上大压小)燃煤机组扩建工程方案报审表标段工程名称:烟囱、冷却塔建筑安装工程 编号:SEFZ(B)-A4-01HX-002致: 北京国电德胜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监理机构:现报上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 工程施工方案,请审查。 附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方案 承包单位(章): 项目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副总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建设单位审查意见: 建设单位(章):工程部专业工程师: 工程部负责人: 年 月 日安健环管理部

2、专业工程师: 安健环管理部负责人: 年 月 日填报说明:本表一式四份,由承包单位填报,建设单位、项目监理机构、承包单位各一份。特殊施工技术方案由承包单位总工程师批准,并附验算结果。专心-专注-专业周口隆达二期扩建2660MW机组工程B标段烟囱、冷却塔建筑安装工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方案河南省第二建筑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周口隆达电厂项目部 年 月 日审 批 批 准(项目总工): 年 月 日 审 核(质检员): 年 月 日 (安全员): 年 月 日 编 制(技术员): 年 月 日目 录1二、1三、1四、2五、3六、4七、5八、5九、7十、9十一、10一、 调试范围及目的 通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投运调试,

3、检验该系统工艺设计的合理性;对缺氧池、好氧池、MBR膜池和污泥消化池进行曝气试验,确认曝气能满足运行需要;对加药量进行调整,确定次氯酸钠和柠檬酸的最佳加入量,确保反冲洗时对MBR膜清洗效果最好;对回用水池和污泥回流系统进行调整,达到系统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回用水水质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 CODcr50ppm,BOD510ppm,SS10ppm,氨氮5ppm、含油1ppm。 二、 编制依据2.1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 5437-2009)。 2.2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DL/T 5294

4、-2013)。 2.3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质量验收与评价规程(DL/T 5295-2013)。 2.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第6部分:水处理及制氢设备和系统(DL/T 5210.6-2009)。 2.5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第1部分:直流锅炉给水加氧处理(DL/T 805.1-2011)。 2.6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DL/T 12145-2008。2.7火力发电厂化学调试导则DL/T 1076-2007。2.8周口隆达电厂2660MW机组调试大纲。2.9 设计、设备厂家相关资料。三、 设备系统概述3.1 设备系统概述 周口隆达发电有限公司 2660MW 机组整套生活污水

5、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为25m3/h,设计最大过水能力为26 m3/h,进入系统的废水为来自全厂区的生活废水。 生活污水的进水水质设计:CODcr200ppm,BOD5150ppm,SS200ppm,氨氮60ppm、总磷5ppm、含油150ppm。出水水质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 CODcr50ppm,BOD510ppm,SS10ppm,氨氮5ppm、含油1ppm。综合考虑污水的性质及污水处理后重复利用时对水质的要求,将来自全厂生活污水的有调节池经污泥提升泵送到缺氧池、好氧池和MBR膜池进行曝气反应处理,处理过后由抽吸泵排到

6、消毒池,再有消毒池排到回用水池,未处理的污泥在经由污泥消化池处理,部分未处理污泥回到调节池再次进行处理;处理后清净水大部分回收利用以及少部分排放。3.2 主要设备技术规范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备注1生活污水处理设备Q=5m3/h2套2污水提升泵40WQ15-12-1.1 Q=15m3/h H=12m N=1.1KW V=380V2台一用一备3鼓风机HC-60S Q=204m3/h H=4m N=5.5KW V=380V4台二用二备4污泥泵40WQ5-10-0.75 Q=5m3/h H=10m N=0.75KW V=380V4台二用二备5抽吸泵HZB40-160 Q=6.3m3/h H=20m

7、N=1.5KW V=380V4台二用二备6回用水泵50WQ25-15-3.0 Q=25m3/h H=15m N=3.0KW V=380V2台一用一备7反冲洗水泵40WQ5-10-0.75 Q=5m3/h H=10m N=0.75KW V=380V2台一用一备8次氯酸钠加药清洗装置JY-III1套9柠檬酸加药清洗装置JY-III1套10自动控制柜PLC1套3.3 系统流程 四、 调试工作内容及调试质量验收标准 4.1 调试工作内容4.1.1 设备系统的检查,调试条件的确认。 4.1.2 缺氧池、好氧池、MBR膜池和污泥消化池曝气试验 4.1.3 反冲洗最佳加药量的调整。 4.1.4 设备/系统联

8、动、循环处理。 4.1.5 回用水池和污泥回流系统进行调整。 4.2 调试质量验收标准 检验项目性质单位质量标准检查结果备注联锁保护主控全部投入,动作正确查看记录状态显示正确运行观察液位报警装置报警正常检查记录调节池清洁,无杂物就地检查回用清水池清洁,无杂物就地检查缺氧池正常投入使用就地检查好氧池正常投入使用就地检查MBR膜池正常投入使用就地检查次氯酸钠加药装置主控正常投入使用就地检查柠檬酸加药装置主控正常投入使用就地检查管道清洁,无泄漏就地检查阀门正常投运就地检查清净水 池出水CODcr主控ppm50检查记录BOD5主控ppm10检查记录SS主控ppm10检查记录氨氮主控ppm5检查记录含油

9、主控ppm1检查记录酸计量泵可投率%100统计抽吸泵可投率%100统计罗茨风机可投率%100统计污水提升泵%100统计污泥泵%100统计回用水泵%100统计反冲洗水泵%100统计五、 组织与分工5.1 组织机构 原水预处理系统调试工作在周口隆达发电有限公司 2660MW 机组工程试运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在分部试运组合理安排下,由建设、施工、调试、生产、监理及厂家等单位共同协助完成。5.2 职责分工 5.2.1 建设单位职责:负责机组试运全过程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负责为各参建单位提供设计和设备文件及资料,负责协调设备供货商供货和提供现场服务,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对机组联锁保护定值和逻辑的讨论和确定,

10、参加试运后的验收签证。5.2.2 施工单位职责:主持分部试运阶段的试运调度会,全面组织协调分部试运工作,负责组织完成单体调试、单机试运条件检查确认、单机试运指挥工作,参与和配合分系统和整套启动试运工作,负责试运阶段设备与系统的就地监视、检查、维护、消缺和完善。 5.2.3 调试单位职责:负责分部试运中完成本方案所列的所有调试项目,负责设备系统试运条件的检查,设备系统的投运调试,试运中的技术指导,负责监督数据的整理工作,填写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表,并验收签证,负责提出解决试运中重大技术问题的措施与建议。5.2.4 生产单位职责:负责提供系统联锁保护有关定值,参与系统试运前的条件检查,负责系统试运中设

11、备的启停操作、配合调试、运行调整及事故处理,负责试运中的巡检及正常维护工作,负责试运中的化验工作,参与试运后的验收签证。5.2.5 监理单位职责:负责分部试运阶段设备系统的全过程监理。5.2.6 设备厂家职责:负责处理与设备有关的技术问题。 六、 调试项目记录内容及使用仪器、仪表 6.1 调试项目记录内容 序号设备名称记录内容记录方法备注1缺氧池好氧池MBR膜池BODBOD测定仪2CODCOD测定仪3温度、进水流量就地仪表4氧含量就地溶氧仪5液位就地液位计6消毒池TU就地浊度仪7回用水池CODCOD测定仪8BODBOD测定仪9氨氮氨氮测定仪10SS悬浮物含量悬浮物测定仪11油手工化验10泵流量

12、、压力、电流就地仪表11风机电流、温度、出口压力就地仪表12加药装置液位就地液位计6.2 使用仪器、仪表序号设备名称量程数量精度等级用途备注1便携式振动表0.0011.999mm 15%测振2红外线测温仪-30900C 11C 测温3便携式多参数测试仪014(pH) 0.001500s/cm(DD) 10.0020.01COD、氨氮等指标4BOD测定仪0-4000mg/L110%BOD指标5实验室仪器分析水中COD、BOD、油、氨氮、浊度等指标七、 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7.1 污水处理站土建和安装工作已完成,防腐施工完毕,排水沟道畅通;栏杆、沟盖板齐全平整,并经验收合格。7.2 试运现场场地整洁

13、,地面平整,道路通畅,能满足各类填料及水处理用药品的运输要求。 7.3 冬季应有可靠的防冻保温措施。 7.4 各种水箱(池)、容器灌水试验完毕,确认合格,各容器清扫工作结束。7.5 动力电源、控制电源、照明及化学分析用电源均验收合格,可随时投入使用,并已做好安全防护措施。7.6 与系统有关的热工、化学在线仪表已安装完毕,并校验合格,能够随时投入使用。7.7 仪用气源具备正常供气条件,气源管路吹扫工作结束。 7.8 所有阀门经单体调试后应严密不漏,全行程开关灵敏,反馈信号正确。 7.9 各类转动机械对轮连接合乎要求,润滑油牌号正确并加注适当,电机转向正确,电机及带机械单机试转合格,已办理验收签证

14、。7.10 系统水冲洗已按单个设备管段逐步进行,直至排水澄清无杂物。所有设备和系统管道已 按有关规定分别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合格。 7.11 所有设备、管道等已按规定颜色涂漆完毕,并已挂牌编号。7.12 各种规格的填料和水处理用药品按设计要求备足备齐,并经鉴定合格。7.13 电厂运行操作人员经培训合格,具备上岗条件,各种记录表格、分析化验仪器和药品准备就绪。 八、 调试步骤8.1 启动调试前的准备8.1.1 系统中各槽池均处于备用状态,所有转动设备应完好备用(用手盘动转轴应转动灵活、无卡涩、无金属摩擦声)。8.1.2 加药系统处于备用状态,需配制的药液已配好,各计量箱液位在 2/3 以上。8

15、.1.3 设备周围应清洁无杂物、无积水,各排水沟道畅通。8.1.4 仪用正常,各电动阀门经确认开关正常。8.1.5 化学试验药品齐全,仪器、仪表完好。8.1.6 热工仪表压力表、流量表、电流表,在线化学仪表等各种表记完好备用,具备投运条件。8.2 投运调试操作8.2.1 加药系统调试a. 检查加药装置及系统的安装情况,应符合设计要求,适合生产运行的操作;b. 用水冲洗溶药系统和加药系统;c. 系统冲洗结束后将各溶药箱注满水,做泡水试验;d. 加药泵试运,要求泵的额定流量及扬程达到设计要求;e. 试验加药泵的安全阀在压力达到定值时是否动作,如果不动作应由安装单位或设备生产厂家进行调整;f. 在溶

16、药箱内注水至高液位,启动电动搅拌器观察搅拌状态;g. 在溶药箱内按要求的浓度配制药液;h. 根据厂家提供的药品配比数据,调整加药泵的出力,使药液的加入量能满足要求。8.2.2 缺氧池、好氧池、MBR膜池投运:当池内液位达到规定值时,打开曝气风机曝气出口门,启动罗茨风机,对池的废水进行曝气操作,曝气 6h 后,化验BOD、COD等指标,根据化验情况是否合格,再曝气 1h,使 BOD不大于5mg/L、COD 不大于5mg/L等指标,合格后抽吸泵启动排水到消毒池。8.2.3 反冲洗投运:启动反冲洗水泵,控制流量在 5m3/h 范围内,清洗MBR膜组件内部,并除去膜内部附着的活性污泥;停止反冲洗水泵,

17、在这时启动加药装置,向MBR膜池加入的次氯酸钠和柠檬酸药剂,让MBR膜完全浸没在药液中,这样静止6-24小时,使MBR膜进行充分清洗,看清洗效果如何,反则再次加入药液,最终确定药液量能达到最佳清洗效果;在浸渍时间结束后,再次启动反冲洗水泵清洗,除去膜组件上附着的药液,在停止过滤的情况下,仅让曝气运转30分钟以上,然后以正常运转时二分之一的过滤量,在运转30分钟以上,进行以上操作后,方可进行正常运转。 8.2.4 消毒池投运:在消毒池加入氯含量6ppm对水进行消毒,消毒1小时后,水排放到清水池,在清水池内化验各种指标,看是否达到使用条件和排放条件。8.2.5 污泥消化池投运:MBR膜池沉淀的污泥

18、,经污泥泵排到污泥消化池,未消化完的污泥在经管道回到调节池,再次循环消化。8.2.6 回用水池投运:处理合格的清水储存在回用水池,用清水回用泵进行回收利用。8.2.7 风机、泵和相关设备的启停操作及运行按照厂家说明书执行。8.2.8 应每2h对系统进行一次巡回检查,确认各设备运行正常。8.2.9 应每定期测定并记录一次出水BOD值、COD 及悬浮物含量,严格控制出水水质。九、 联锁、保护逻辑及定值(暂定)序号项目联锁内容单位定值1MBR膜池液位低报警, 联停所有水泵mm1000中液位一台水泵工作,关闭备用泵mm2200高液位报警,同时启动备用泵mm2900水泵一台故障,发出指示信号,备用泵启动

19、2抽吸水泵液位低报警,联停所有水泵mm1000中液位一台水泵工作,关闭备用泵mm2200液位高报警,同时启动备用泵mm2900两台抽吸水泵4-8小时内交替运行,水泵一台故障,发出指示信号,备用泵启动3曝气塔罗茨风机四台风机8-12小时交替运行,一台故障,发出指示信号,另一台自动工作MPa0.14反冲洗泵两台泵运行4小时交替运行,泵一台故障,发出指示信号,备用泵启动5污水提升泵两台泵运行4小时交替运行,泵一台故障,发出指示信号,备用泵启动9回用水泵两台泵运行4小时交替运行,泵一台故障,发出指示信号,备用泵启动十、 工作危险源及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 10.1 工作危险源 10.1.1 工作危险源分析

20、及防范措施详见附表 1。 10.2 环境控制 10.2.1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该试运区域环境卫生治理,并分工明确。 10.2.2各单位需遵照方案内容采取必要临时措施,防止水、油、酸、碱、杀菌剂、混凝剂、助凝剂等介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10.2.3 进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全部废水进行处理合格后,全部回收利用。 10.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10.3.1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遵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健全职业健康保障体系。 10.3.2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防止疲劳作业。 10.3.3夏季施工应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10.3.4应加强施工现场放射源的管理,遇有放射作业时,试运人员应远离放射源。 10.4 安全

21、注意事项 10.4.1配置药剂浓度不宜超过30%,温度控制在20-30度。 10.4.2MBR膜池污泥应及时排出,防止污泥沉积。 10.4.3现场应有充足的照明设施,对影响人身安全的扶梯,孔洞,沟道,未拆除的脚手架等应妥善处理。 10.4.4在进行酸碱类工作的地点,应备有冲洗水、毛巾、药棉和防止酸碱灼烧急救时的医用药品(2%Na2CO3、0.5%NaHCO3、2%NaHCO3、0.2%H3BO3各5L)。在进行酸碱系统操作时,应由一人操作、另一人监护,注意观察液位,防止跑冒酸碱。 10.4.5药品间应设置悬挂醒目的标示牌。如“有毒危险”、“严禁烟火”等,无关人员不得靠近。 10.4.6电厂运行

22、、化验人员必须熟悉系统工艺流程和设备性能。首次操作在调试方的监护下进行操作,正常后各项操作应按化学运行规程执行。 十一、 附录附表1 调试措施交底记录表附表2 系统试运条件检查确认表附表3 工作危险源分析及防范措施附表1: 调试措施交底记录表工程名称周口隆达2660MW扩建工程调试项目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主持人交底人交底日期交底内容1宣读工业废水处理系统调试方案;2讲解调试应具备的条件;3描述调试程序和验收标准;4明确调试组织机构及责任分工;5危险源分析和防范措施及环境和职业健康要求说明;6答疑问题。参加人员签到表姓名单 位姓名单 位附表2: 系统试运条件检查确认表工程名称:周口隆达2660MW扩

23、建工程 机组:公用专业: 化学 系统名称: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序号检 查 内 容检查结果备注1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安装和防腐施工完毕,排水沟道畅通;栏杆、沟盖板齐全平整,并经验收合格。2各种水箱、容器灌水试验完毕,确认合格,各容器清扫工作结束。3动力电源、控制电源、照明及化学分析用电源均验收合格,可随时投入使用,并已做好安全防护措施。4与系统有关的热工、化学在线仪表已安装完毕,并校验合格,能够随时投入使用。5仪用气源具备正常供气条件,气源管路吹扫工作结束。6所有阀门经单体调试后应严密不漏,全行程开关灵敏,反馈信号正确。7所有设备、管道等已按规定颜色涂漆完毕,并已挂牌编号。8各种规格的填料和水处理用药

24、品按设计要求备足备齐,并经鉴定合格。9化学水处理控制室能投入使用,系统设备的运行参数、电动阀在 LCD 画面上能实现检测和控制。10电厂运行操作人员经培训合格,具备上岗条件,各种记录表格、分析化验药品准备就绪。结论经检查确认,该系统已具备试运条件,可以进行系统试运工作施工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调试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监理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建设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生产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附表3 工作危险源分析及防范措施序号作业活动危险源可能导致事故判别依据 A-E危险级别防范措施备注1现场调试 现场作业时遇高空落物 人员意外伤亡 D4安全教育,佩

25、带好安全帽, 避开危险区域 2现场调试 高空作业时坠落 人员意外伤亡 D4安全教育,佩带好安全带 3现场调试 人员接触带电接线板裸露部分引起触电 触电伤亡 D3定期检查,及时整改 4现场调试 在电源回路上接线造成人员触电 触电伤亡 D3接线前先对电源验电,接线中使用绝缘工器具5现场调试 人员接触带电的破损开关或插座时触电 触电伤亡 D3定期检查,及时保修 6现场调试 噪音伤害 人身伤害 D1佩戴耳塞,避免在有污染的环境长时间停留。7电气设备调试 由于接地或外壳绝缘不良,引起外壳带电, 造成触电 触电伤亡 A3使用前检查,确保电器设备有效的接地8机械设备调试 设备试转时操作人员与就地未联络好,引

26、起 就地人员受伤 人员意外伤亡 E2加强与就地的联络,设备启动必须确定安全许可后才可操作 9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 有毒化学药品 人员意外伤亡 D4注意化学药品的使用和存放,穿工作服佩戴防护器具10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 酸碱药品泄漏 腐蚀 D3穿工作服佩戴防护器具12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 MBR池污泥过高 设备损坏 D2做好运行操作,合理安排机加池排泥程序13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清洗不适当 MBR膜损坏 D2清洗MBR膜由专业人员进行清洗注:1、危险级别根据可能导致的后果分为 1、2、3、4、5 级,其中 5 级为最危险。 2、判别依据:A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B曾经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措施;C相关方有合理的抱怨或要求;D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 E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