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资料(共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7358822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政务-资料(共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子政务-资料(共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资料(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资料(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0 引言1 电子政务概述P11.1 电子政务的内涵1.1.1 电子政务的定义电子政务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办公和管理,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即政务信息化。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政府,使得人们从各种渠道获取政府的信息和服务。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互联网上发布政府信息,供社会公众了解和使用;二是通过互联网对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事务进行互动处理,能够使政府快速听到群众的呼声,对民众来信和意见做出及时处理;三是在政府机构内部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政府机构办公效率;四是公务员从网络中获得机构内部的工作信息和机构外

2、部的业务信息,为日常的政务工作和领导决策提供服务。1.1.2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的关系电子政府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管理服务的现代政府机构。电子政府实质上就是把有形的传统政府转变为虚拟的数字政府。传统政府的特点是以政府机构为中心,集中管理的结构。电子政府对传统政府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重新进行了构架,以公众为中心,将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服务与管理在通过互联网进行。电子政务一方面采用人机结合方式搭建基本的政务工作平台,实现行政流程的标准化和高效化;另一方面通过电子化渠道实现与政府内部各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广大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达到由传统政府管理职能向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管理服务职能的转变。P

3、81.2 电子政务的特点P11-131.3 电子政务建设的作用与意义图YIYI1.4 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正确认识据资料显示,我国政府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清醒意识到信息技术革命将会带给世界的巨大冲击和挑战,因而便开始在一些政府部门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实施一些最基础的政务活动,比如,管理档案、处理公文等活动。这便是所谓的OA,即办公自动化工程。 然而,随着信息产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电子政务绝非只是简单的政府上网或办公自动化。它所需要的早已不是安装几台电脑,连接打印机和扫描仪,处理文件或打印报表,甚至也不仅是建立门户网站,收发电子邮件,无纸化办公等。 现代电子政务是

4、指政府机构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过程。它的建设是逐步发展的系统工程,从建设基础网站、创办通讯窗口到开放性信息服务和扩大网络政府。2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2.1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P222.1.1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尽管电子政务一词在我国悄然出现才几年,但实际上,根据相关历史资料显示,中国电子政务已经经历了从萌芽期、孕育期到启动期近10年的发展。其中:萌芽期主要表现在: 1993年底国家正式启动的以中央国家机关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但是,这些都还只是电子

5、政务发展的雏形,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最初级阶段。孕育期主要表现在:90年代中、后期,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中央各大机关、全国各省级政府部门和主要中心城市政府部门,率先开展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为电子政务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基础。启动期主要表现在:近年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并纷纷提出建设数字化城市或数码港计划。其中,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有些地方政府明确地提出了建设电子政务的时间表,如北京市的具体目标是:力争用两年时间,到2002年底初步实现政府面向企业和市民的审批、管理和服务业务在网上进行,政府内部初步实现电

6、子化和网络化办公;到2005年底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最终建成北京市政务系统共建公享的信息资源库,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可见,电子政务启动期将带来政府管理机制的巨大转变,使得政府更能贴近社会公众,从而满足公众需求,建立更好的服务体系。2.1.2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战略P25-272.2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程度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电子政务工作还显得不够完善,但是从某种程度而言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已从部门办公自动化,开始走上了支撑部门职能业务的发展道路。而相关法律及政策文件的发布,进一步推动了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的应用和整体发展

7、。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已开通运行,各级政府网站基本建立,为党和政府有效联系群众服务人民建立了新的桥梁和纽带。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已经覆盖了税务、海关、农业、银行、公安和社会保障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为政务部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电子政务治国理政和服务于民的架构已具雏形。2.3 我国电子政务在全球的发展趋势2.3.1 全球电子政务的发展走向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和区域组织都正在积极地进行电子政务的推广,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目标和计划。美国制定了政府纸张消除法案,实现政府办公的无纸化作业,使美国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电子化;英国的政府服务

8、已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给公众;日本政府提出了电子签名与认证法案,实现电子政务,完全采用电子化手段处理各种行政事务,日本将信息化的成败、IT产业的兴衰与经济竞争力的强弱紧密联系,订下了信息化立国的目标,力争在五年内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IT国家;加拿大及澳大利亚公众将通过政府机构的网站享受政府服务;新加坡电子政府可为公民提供200项以上的电子政务服务,公众可从电子公民中心站点轻松获取医疗保健、商务、法律法规、交通、家庭、住房、就业等各项网上信息和服务。东盟提出了电子东盟计划,其四大目标是:强化东盟地区IT领域的竞争能力,缩小东盟各国与先进国家在IT技术方面的差距,政府和企业合作,推动电子东盟事业,

9、促进IT设备贸易、服务和投资的自由化。欧盟委员会指出:欧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最主要的是要使教育适应数字时代的要求,降低上网费用,建立电子商务规范,提供高速网络服务。2.3.2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越来越多的厂商不断进入这一领域,并针对政府领域的各个行业、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电子政务应用产品,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从行业到区域,从纵向到横向,覆盖了整个电子政务领域。 其实,电子政务服务商的态度转变正是基于电子政务本身市场需求的转变。“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欺骗工程”正

10、在市场中逐步消失,呈现在市民面前的将是实实在在的服务型电子政务应用。作为电子政务应用发展的必然趋势,全面打造服务型政府是贯穿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理念,在电子政务规模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面向公众、企业的相关应用初步展开,并且受到了热烈欢迎。虽然目前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还没有全面铺开,但这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普遍重视电子政务的便民服务和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的功能,建立了宣传和服务功能比较完善的政府门户网站,拥有了比较好的硬件基础,这些都在政务信息发布、政务公开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3.3 中外电子政务发展初步比较与分析由于信息网络的巨大优势,电子政务已

11、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根据联合国于2003年11月发布的“联合国全球电子政府调查”,在所调查的191个会员国中,有173个国家建立了自己的政府网站,只有18个国家完全没有上网,其中大部分是非洲国家。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里,电子政务正日益成为政府的一种重要的行政管理与服务方式。与那些电子政务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要使电子政务真正成为人们与政府机关打交道的一种重要工具,我们必须在各方面加以完善,以使电子政务真正发挥作用,使之更有效益。然而,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主要问题就在于,各级政府的门户网站难以整合工商、国税、地税、海关等重要经济部门的电子政务,政府门户网站难以发挥其综合性政府网站所应有的作用。其

12、症结在于我国的有关政府组织法规等未能对政府各级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作出明确规定,这种缺陷造成了目前国内信息化过程当中的信息孤岛现象。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提供公共管理与服务看来是推进电子政务的一种有效途径。这种方式将社会的信息化需求与政府自身的信息化结合在一起,通过政府与企业与公民的互动,共同推进电子政务。根据“联合国全球电子政府调查”,在所调查的191个会员国中,我国排在第七十四位,位于中上水平。这表明,我国信息化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水平。相信经过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发展之路。2.4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l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保持持续

13、、稳定的增长态势。虽然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总数很大,增长速度较快,但发展空间仍然非常大。l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站建设已初步完成。我国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注册域名数增长势头强劲,不同部门局域网已搭建完成。l 政府部门内部的信息化和资源共享使办公效率大幅提高。许多地方政府,如上海,深圳、天津等沿海城市都提出以电子政务为核心内容的数字化城市或数码港计划。l 政府网站的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加强,双向互动性有所 提高。在信息服务提供方面,大多数的政府网站提供 “政府职能”,“业务介绍”“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政府新闻”等信息服务。政府网站提供最多的交互性服务有“政府信箱”“留言板”“投诉,举报信访”“

14、民意调查,意见征集”等。3 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国内各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基础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不同部门的局域网已经基本搭建完成,有些地区已经形成了城域网的基本雏形。从具体应用效果看,政府内部通过网络化沟通和信息共享,办公效率大为提高。虽然近几年我国电子政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制约着我国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l 政府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发展策略。我国在发展电子政务方面存在不少错误认识。一种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不重视软件的开发和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而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政务处理模式,结果很

15、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设备成为高级打字工具,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种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以为把政府一些政策、法规、条例搬上网络就万事大吉,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同网络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缺乏认识。l 电子政务的发展存在重电子轻政务的现象。 “电子政务”的关键是“政务”,而不是“电子”。但不少人员只是把电子政务当成一种新技术,以为只要投资,有了硬件设备就算建成电子政务,从而导致标准规范无法统一,系统无法一体化,资源、信息无法共享的情况发生。因而,把电子政务落到实处的关键是在“政务”上,电子只是为政务提供支撑和服务。提高电子政务水平的关键不在于

16、技术,而在于对政府行为、公共管理行为的研究和改进。l 保障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电子政务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了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都制定或修改了相关法律。然而,我国在保护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方面的电子政务立法一直是滞后的。我国目前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政府信息化缺乏基本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原有的一些法律已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法律法规的欠缺势必阻碍电子政务建设的进程。l 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宏观规划,国家没有提出明确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各地电子政务的建设是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各不相同,机

17、构还很不健全,作用也很有限。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原因。4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为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近期内应该采取下列策略:l 加强宣传,突破误区。电子政务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才兴起的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其概念、内涵和特点尚不为大多数公务员所理解。实际上,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许多人对电子商务还是一知半解,对电子政务就更是一无所知了。因此,当前必须就电子政务与传统的政府管理的差异、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区别、电子政务对信息产业的引导作用等加强宣传工作,破除各种错误认识,使各级领导树立正确观念。l 统一规划,加强领导。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在国务院

18、建立电子政务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为此,国家高级领导机构可以对全国政府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统一标准、相关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对重大工程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旗下各级部门按照统一的规划、标准,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l 以发展电子政务、实现“电子政府”为目标,优化业务流程。这是实现政务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不能简单地将现有业务、办公、办事程序原封不动地搬上计算机,而是要对传统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工作手段进行革新。l 整合政务信息资源。这是电子政务工程的关键,必须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政务信息资源,重视对信息资源的不断开发

19、、更新和维护;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开放,使之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未来展望5.1 基于电子政务政府管理的创新问题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管理,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其中以下三个方面值得特别肯定。首先是各建设单位把电子政务作为一把手工程,这对加大业务部门和建设部门的协调力度,强化业务应用的先导性,确保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各项目建设单位也初步形成了高层次、组织化和规范化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形成了一系列工程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保障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顺利实施。其次,各部门在建设电子政务工程时,注重发展模式的创新,包括运行与维护模式的探索、国产设备的应用和工程建

20、设的管理等方面。例如,中联部建设的政党外交信息系统,所有软硬件设备都具备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其表现的安全与稳定性不逊于国外同类产品。中储棉总公司建设的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在管理上采取商业化的服务外包模式,既有效解决了自身技术力量的不足,又降低了运行维护的成本。文化部和扶贫办在运行与维护模式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利用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资源托管数据,从而既避免了数据管理设备场地的重复建设,又得到了专业化的运维保障服务。第三,电子政务建设的制度规范逐步建立,加强了项目的申报审批、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监督检查,以及验收评价等环节的管理,对保证电子政务工程质量、有效控制建设规模、提高投资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21、5.2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前景1.制定与电子政务有关的国家标准。我国电子政务现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存在电子政务系统设置不规范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会带来很多不方便之处。为了统一作业流程,提高电子政务的实际应用能力,必须清理、确认和制定与电子政务系统工程项目相关的国家标准,实现统一作业,才能确保电子政务的有效施行。2002年5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发布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总则部分,与之相关的电子政务工程管理、网络建设、信息共享、支撑技术、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标准和管理规定已在2003年完成,电子政务的各种标准规范将不断完善。 2.建立电子政务的法律与法律环境

22、。我国的电子政务法律规范建设明显滞后于电子政务的发展,所以与电子政务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的立法过程有必要适当加快,如电子文件法、电子版权法、数据保护法、电子交易法、数字签名法、法律上认可的数字签名技术标准、认证授权管理等都需要加快立法或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明确法律地位和效力,保护公民的隐私,加强电子政务的安全立法。可以预计,未来几年的信息安全市场将进一步发展,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将更加完善。3.开发电子政务标准化应用系统模块。大大小小的政府机构数以万计,如此巨大的电子政务建设规模,如果由各部门开发自己的系统,不仅将浪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搞重复建设,更由于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

23、的各种系统势必难以兼容,信息资源难以共享,所以电子政务横向业务模型中具有共性的应用模块,需要由获得国家授权的政府部门规范研究与应用模块相关的业务流程,进而建立标准化的业务模型和数据模型,开发出标准的系统软件。4.构建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电子政务的信息化处理是动态的、双向的,信息的安全保障体系要求很高,既要能够防范和化解黑客攻击、病毒爆发、非法用户入侵、机密信息泄露、重要数据丢失等造成的危机和隐患,还要做好服务公众的工作,为此需要推行强有力的安全管理规范,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建立网络安全应急事件响应预案。5.网络设施建设速度将趋缓。目前,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

24、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远远领先于应用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造成了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现象,甚至在有些地方谈起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就是要建网、购置设备,低水平重复建设非常严重。电子政务建设原则上不鼓励建设专网,而是要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设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因此,网路建设增长速度将进一步趋缓,同时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利用将有明显提高。6.国内厂商将有更大发展空间。中央号召电子政务先行,以政府信息化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不仅找到了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抓手,能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更重要的是,电子政务以财政投资为主,既要实现政府信息化的目标,还要担当起带动民族产业的责

25、任。因此,电子政务建设使国内的IT厂商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具备了跻身世界IT厂商的条件。6 我国地方电子政务发展案例分析上海电子政务发展与展望一、上海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上海电子政务经过“九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十五”期间委办局信息化应用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十一五”期间步入了深化应用的阶段。1、公务网、政务外网基础网络平台基本形成全市已建成市公务网、政务外网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平台。各区县均建成了统一的区级政务网络平台,并接入了市政务外网平台。目前,依托公务网市级联网单位已达460个,区级联网单位超过1000个,政务外网市级接入单位已达500多家,二级政务外网接入点已达3000多个。

26、以这两大政务网络和基础运营商网络平台为依托,相关委办局建设业务网络近40个,接入单位近4000家,接入终端数量4万多个,涉及财税、海关、城市管理、工商管理、监督监察、经济建设等各个领域和条线。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相关委办局的业务网络应用都将逐步纳入电子政务网络体系之中。2、公务网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管理体系已经形成自2002年成立党委办公厅(室)系统计算机领导小组以来,组织公务网应用项目200多个,以公务网为载体网上业务应用不断增长,协同办公的理念不断体现,现已有50个应用系统在公务网上运行,所承载的业务应用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内部到跨部门、跨系统,充分发挥公务网的网络优势。而且经过

27、多年的探索,市公务网运行管理体制已经形成。3、政务外网应用纵深展开,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基于政务外网平台开展的业务应用共47个。其中,4个协同办事平台应用、36个市级条线业务应用,7个上联国家部委业务应用。政务外网多种应用平台的投入和使用,使政务外网服务为民的功能和手段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协同办事、互动服务、应用监督、数据统一交换、数字认证等功能,更深层次地满足了公众的需求。同时,各种应用系统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服务形式,便于公众的广泛参与。二、上海电子政务推进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电子政务的整合应用的发展,原先以“条线”、“点块”模式建设的电子政务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1、处于政府理念转型期,公共服务整

28、合度和响应效率有待提高当前上海电子政务建设理念正由从部门角度出发转向以企业与公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的转型期,现有的电子政务系统在流程设置和人性化考虑方面有所滞后。第一,电子政务服务内容层次不高,仍局限于部门和条线,缺少以人为本、整合服务。目前政府网站办事功能以提供网站链接、事务处理电话以及表格下载为主,大部分仍然需要传统的线下作业完成,公众办理一项业务依然需要奔走于多个业务部门。这与国外先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以新加坡为例,据艾森哲公司调查,2002年新加坡政府站点136项在线服务中已有132项可以部分或完全实现,服务传递广度达到97%,新加坡电子公民网站将不同政府部门的所有服务整

29、合在一起,提供“一站式”服务,公众通过一个网址就能通达从出生到退休各个阶段所需的政府电子服务,无需考虑找哪个政府机构和部门。第二,政府服务响应和服务效率尚待提高。现在大部分政府热线都是传统服务式电话的翻版,响应速度较慢,且缺乏完善的责任追踪制度。以政府热线为例,全市各级政府共有咨询、信访、办事、服务类热线3285个,但目前仅有不到5%的政府热线具有现代化的专业呼叫中心。第三,电子政务实施时对业务或服务流程重组、优化的力度不够,导致政府提供整合服务时缺少内部整合流程的支撑,电子政务建设的真正目的和绩效观需要随着政府职能转型不断地升华。2、信息资源共享和综合利用依然是电子政务建设的薄弱环节信息资源

30、共享和开发利用已是今后上海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从当前来看,政府信息共享难度依然较大,信息资源有效利用态势尚未形成。首先,信息资源共享观念和意识尚未完全确立。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信息资源部门独占的惯例,使拥有信息资源的部门主观上不愿意共享信息。第二,“公开”与“保密”的界限划分不清晰。部门易形成片面强调“安全”的现象,面对社会上的信息公开请求,即使不属于机密范围内的信息或是过了保密期限的信息,也往往以涉及国际机密为由而拒绝提供和共享。第三,缺乏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权威协调机构。条块分割的管理现状在客观上给信息共享增加了障碍,部门间信息共享的动力不足,横向协调的管理运作较弱。第四,缺少由权威机构确定的统

31、一资源开发利用标准。目前各部门业务系统独立,在数据采集中使用的标准、规范、编码体系均不统一,给数据进一步处理、加工及共享造成很大困难,导致信息综合利用成本偏高。3、现有电子政务项目布局、结构需要不断地调整、优化,促进电子政务的整合服务和协同办公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常规路径是先内部后系统再服务,先分散后整合再协同的办法,导致现有电子政务项目以政府内部业务系统为主,公共服务及跨部门项目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依据2001-2007年间市级财力投资的138个电子政务重点建设项目统计分析,所建项目中具有与服务民众关系密切的在线服务的比重还只有22.46%。今后电子政务项目建设需要在现有业务系统的基础上,不断

32、整合、优化,形成以公众服务和在线服务等应用为主的项目布局。4、电子政务项目管理体系还需不断完善,提高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投资的全局性和科学性目前上海市电子政务项目管理以前期审批为主,虽然已经开展了一些规划评估、项目绩效审计试点工作,但项目规划评估、IT审计、绩效评估等尚未制度化和纳入电子政务管理体系,而且由于缺乏针对全市政府信息化顶层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电子政务建设缺乏资源配置、项目推进的全局性指导,也无法为电子政务投资方向、投资重点、投资效益等敏感问题提供基础数据佐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电子政务“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信息孤岛、投资黑洞”等问题。三、电子政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路根据国家信息化

33、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和要求,结合上海市政府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职能转型目标,上海电子政务推进重点和方向将由局部转向全局,由政府内部信息系统建设转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共享、公开、业务协同、整合服务将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新要求。转变公共服务理念和促进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也将成为今后电子政务深化应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电子政务促进“服务政府”转型的途径:以电子政务建设为依托,以服务企业、公民为政府转型的突破口,开展政府流程再造,力争将信息技术应用与业务流程再造一体化。通过优化业务处理和服务流程,实现政府资源整合,提高政府部门的执行力和工作效率,为跨部门网络协同办公和改善政府

34、服务质量,提供基础支撑和动力。2、电子政务促进“责任政府”转型的途径:完善电子政务管理体系,由原先偏重项目建设管理向两头延伸,向前延伸至项目前期规划管理、评估,向后扩展到项目审计考核、绩效评估,通过实行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的控制管理,完善电子政务投资、建设和管理的责任机制,提高政府投资效益。3、电子政务促进“法治政府”转型的途径:拓宽公众参与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的渠道,建立公众信息化需求反馈机制和公众评价机制,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和共享,使公众具有必要的知情权、评判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发挥公众对信息化建设的外部动力作用,增强项目建设的多元化和政府的透明度。四、上海电子政务建设展望与建议(一)从加强整体

35、规划的角度,开展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工作建议开展全市信息化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工作,全面调查研究上海市电子政务建设现状,找出电子政务建设在推动政府转型中的主要障碍。并以“服务型政府”为导向,对政府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将“顶层设计”作为电子政务总体规划实现的一种手段,从理论的高度和全局综合的角度进行探索,寻求既统筹资源又兼顾多方利益的电子政务建设方案,最终可以建立指导上海市电子政务整体规划和建设的框架模型,包括业务参考模型、服务参考模型、数据参考模型、技术参考模型及绩效考核模型。(二)完善项目规划评估、IT审计及绩效评估制度进一步强化电子政务项目管理,弥补项目管理缺失环节,形成覆盖电子政务启动、计划、执

36、行、结尾、运维全过程的管理体系。一是进一步推进项目规划评估工作,在项目建设前期对项目投资建设把好关;二是结合新建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探索开展IT审计。在配合项目竣工验收财政审计的基础上,引入和开展信息系统审计试点,保障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的有效性、安全性、完整性;三是对运营中的电子政务项目开展绩效评估工作。建议将“电子政务项目绩效评估”列入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体系,并修订相关的管理办法,对系统建成运行3年后的项目进行绩效评估,强化项目的绩效管理。同时将项目的规划评估、IT审计、绩效评估等作为新一轮电子政务投资项目的参考内容。(三)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角度,推进跨部门协同、整合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以“公

37、共服务”为导向,在市电子政务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在“顶层设计”业务梳理形成的电子政务重点发展领域和典型项目群中,选取目前急需且快速见效的跨部门项目,以此为契机梳理政务流程,打破部门、系统界限,构造政府服务的横向协同业务线,形成跨部门的信息流,提高政府一站式服务能力。(四)从提高电子政务系统效益、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利用的角度,推进“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的建立随着大部制改革的实行,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面临整合创新的需求,从降低电子政务投资成本,提高电子政务建设效益,促进政府信息资源整合的角度出发,可考虑借助“云计算”理念,建立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为政府提供专业的软硬件资源及整合的信息服务。一方面,可以降低政府电子政务建设软硬件投资、后期运营维护成本,也能解决有些电子政务项目应用高峰期饱和与平时资源闲置的矛盾;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信息资源中心的统一部署,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解决部门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信息共享业务协同能力差等弊端。在推进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推进的原则,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层层推进。先期可以从一些相对分散的小型电子政务建设项目,以及一些使用时间相对集中且使用频率低的系统入手,随后不断扩展,将政府新建项目,大部制改革重新布局信息化建设项目逐步纳入,最终建成市政府电子政务资源整合的统一管理平台。7 结语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