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命题大揭密(共11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7344371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命题大揭密(共11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命题大揭密(共11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命题大揭密(共1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命题大揭密(共11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对从事行政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否具备行政工作能力的一种可能性的测验和验证,它是公务员录用考试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笔试科目。下面.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专家对历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命题规律及趋势简述如下。一方面为考生提供一个复习方向,以供参考,另一方面,引导考生在复习时避免一些考试中常会遇到的问题。一、命题规律(一)考试时限与总题量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的时限,无论是哪一年,还是哪一类考试都为120分钟。在总题量上,20002003年都为130道,2004年为125道,2005年为135道,2006年一类为135道,二类为140道。(二)题型设置国家公务员考试

2、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某些地方的公务员考试设置多选或不定项选择题,比如北京的公考,在常识判断题型当中就设置了10道多选题目。(三)分类考试情况2001年以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只有一套试卷,不分类别。从2002年开始到2004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为A、B两类,A类强调政策性,B类强调操作性,报考A类职位的考生参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考试,报考B类职位的考生参加行政职业能力B的考试。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取消了A、B类的职位划分,改为了甲、乙两大类别,即报考中央党群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及部分中央垂直管理机构中的省级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考职位的考生为甲类,参加行政职业

3、能力测验一的考试;报考中央垂直管理机构地(市)以下所有机关及部分中央垂直管理机构中的省级机关和直属机构,部分依据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考职位的考生为乙类,参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二的考试。2006年的考试,又做出新的规定,报考综合管理类招考职们的考生参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的考试,报考行政执法类招考职位的考生参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二的考试。其中从事政策和法规制定、检查实施、文字综合的职位属于综合管理类,机关层次越高,职位越多;从事具体政策实施以及为机关运行服务的职位属于行政执法类。关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二的区别,在某一题型的题量上两类考试有所不同。另外,根据两种职位的

4、区别,所对应的考试侧重点、难易度也有所不同。二、命题趋势总体来看,这几年的试题难易度逐年加大,尤其是2005年和2006年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难度明显有所提升。在具体的题型上,其难易度又呈现出各自的特点: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近年来都只考查片断阅读,并且选项之间的干扰性增强;数量关系的难度提升方面表现较为明显,除了在题量上近两年考试都增加了10道以外,难度也较之于往年明显提升;判断推理一直是近年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重头戏,它表现为题量大,形式富于变化,选项之间干扰性较强的特点,考生只有在平时认真准备,多做练习才可以取得较理想的成绩;常识判断的难度呈现出降低趋势。近三年的国家公考取消了多选和不定项选择

5、题,都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这就明显降低了试题难度。然而在内容上,常识判断所涉及的知识变广,涵盖了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比例上,法律知识在近两年的常识判断中一直占最大比例。在考试侧重点上,由对知识点的识记性考查转变为对知识点的理解度的考查;资料分析没有较大变化,形式上一直都为文字资料、统计图和统计表,难度适中。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在07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试题难度不会低于06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试题仍以片断阅读为主,选项之间的干扰性较强,题量上在2530道之间。考生应仔细审题,抓住句子或文章的关键词或关键句。(二)数量关系数字推理的

6、题量在510道之间,试题难度较大,规律较为复杂,可能到第二级或第三级才会有明显的规律,考生应在复习时将各种规律掌握牢固并加强练习。数学运算的题量在1015道之间,难度适中,仍不会超过小学奥数的水平。(三)判断推理图形推理的题量为10道,难度不会太大提升。在复习图形推理时,考生关键在于掌握其中的规律。演绎推理的题量在1015道之间,整体难度适中,考生需集中注意力,认真分析每一个所给条件。定义判断的题量在10道左右,难度适中。定义内容以法律类为主,其次为管理类、社会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等内容,并且选项之间的干扰性较强。类比推理出现在2007年的考试当中的可能性较大,题量为10道左右,题型规律较为稳

7、定,整体难度小于事件排序。事件排序出现的可能性较小,但考生也应对该题型规律做基本的掌握,不要武断地忽略而不去复习。(四)常识判断常识判断的题量在2030道之间,知识涵盖面广,包括社会热点内容,依然以法律类知识点为主,设问方式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事件或现象的原因与目的。(五)资料分析题量在20道以上,考查形式依然分为文字资料、统计图和统计表三种形式,难度适中,试题之间在计算数据上有一定联系。考生在遇到这种题型时应注意每道大题中的第一小题一定要确保正确,否则后面的题目都可能会做错。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有别于其它考试的一种考试模式。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选择题垄断了所有题型。选择题对考生

8、来说似乎是手到擒来,但结果却恰恰相反,每次的公务员考试中,均有大量的考生反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量大,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己无法完成所有试题的正确解答,甚至于有些试题题干都没有时间去看,便稀里糊涂的选出了答案。 那么,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的如考生所说的那么难吗?经过走访,笔者了解到,一大部分的考生认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并不难,只是时间紧题量大,考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完所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将曾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取得高分的考生的一些万能解题技巧汇总如下:一、排除法如果考生细心的话,便能够发现排除法似乎适合于每一种题型。在这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各类选择题也不例外。在考生解答客观题时,排除法便

9、是最有效的解题方法之一,并且它也最适合于单项选择题。在这部分题中,考生根据自己平时所掌握的知识,便会轻易的将最不适合题意的选项排除掉。甚至有些题可以直接将其他三项排除掉,选出正确答案。其实部分题考生即使不能直接通过排除得出答案,也可以减小试题的难度,从而提高答题的正确率。二、去同存异法应试者在阅读完试题内容和所有选择项后,根据题意确定一个选择项为参照项,该选择项同其他选择项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特征差异。然后将其他选择项与之进行对比,把内容或特征大致相同的项目去掉,而保留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最后确定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三、印象认定法印象认定法是指根据印象的深刻来选择答案。应

10、试者在读完一道试题的题干和各项选择项后,各选择项对于考生大脑的刺激强度是不同的。有的较强,有的较弱,那些似曾熟悉的内容必然会在头脑中最先形成正确选项的印象,因此,据此作出的判断的命中率还是比较高的。 四、比较法此方法应用范围较广。在解答单项选择题时,应试者可以将各选择项同题意要求进行纵向比较,根据各自同题意要求差异的大小来确定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在解答多项选择题时,就要求考生将选项同题意要求作纵向比较,再将前一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选项进行横向对比,最后确定符合要求的正确答案。一般经过这两次的对比之后,漏选或误选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五、猜测法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是不可取的,因为它靠的是运气,正确率相当

11、小。这种方法只有当考生运用其他方法均不能找到试题的正确答案时才可使用。猜测法,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避免考生在这种试题上过分深究,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从而影响考生的注意力和考试情绪。这种方法虽然是靠运气,有时也有一定的命中率。以上五种万能解题技巧,当考生不能按照常规的方法正确解答题目时,以免考生在一道题目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影响其他题目的解答,这时便时使用的最佳时机。当然,何种解题技巧适用于那种题目,则需要考生灵活的处理。如果被问到“公务员考试当中什么试题的阅读量最小?”,大多数考生会回答:“数字推理。”在数字推理类试题当中“抠”时间,如果能将每道题的解答时间压缩在15秒甚至10秒钟之内,则可以给其

12、余阅读量较大的试题留出足够时间进行充分解答。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很多考生在面对数字推理试题,特别是其规律比较隐蔽或者是从未见过的新规律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入手,不仅影响了考试心情,还浪费了考试时间。如果数字推理试题的运算规律把握不住,时间又在一秒一秒的过去,有没有办法“锁定”可能的正确选项呢?有!请看题【例1】(2008年北京市应届第7题)A.13 B.7 C.0 D.-6【答案】D。【例2】(2008年北京市应届第9题)A.46 B.25 C.3 D.-3【答案】D。【例3】(2007年北京市应届第3题)14,6,2,0,( )A.-2 B.-1 C.0 D.1【答案】B。【例4】(2

13、007年北京市社招第4题)4,23,68,101,( )A.128 B.119 C.74.75 D.70.25【答案】C。【例5】(2007年北京市社招第5题)323,107,35,11,3,( )【答案】B。以上5道例题并不是简单的罗列,而这几道试题的目的也不是探究其数字的运算规律。这几道题可以从选项入手来把握其出题规律。前三道例题的正确选项具有共同的规律都是负数,且其余错误选项大多也都是正整数。第四道例题的正确选项是两个小数之一,另外的两个错误选项都是正整数。第五道例题的正确选项是四个选项当中唯一的分数。相信各位已经发现正确选项的规律了:除正整数之外,如果选项中出现了负数、小数、分数、无理

14、数等情况时,那么正确选项大多为这些较为“特殊”的数字。有一些考生也许担心这种“猜”答案的有效性。其实之所以正确选项有这样的特点,是有出题方面的原因的。对于出题者来说,设置正确选项并不难,难在设置其余三个用来混淆耳目的错误选项。如果正确选项是正整数,那么设置错误选项就比较容易,但是如果正确选项是负数、小数、分数、无理数等情况,那么设置错误选项就比较难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将错误选项也都设置为正整数,使得正确选项更为“突出体现”。当然,这5道例题其运算规律也是有据可循的【新东方名师詹凯解析例1】对于每一个圆圈中的四个数字,其左上、左下两数的乘积与右上、右下两数的和相等。69282639151

15、209?6因此所求数字为-6。【新东方名师詹凯解析例2】对于每一个大圆圈四个角上的四个数字,其左上、右下两数的差与右上、左下两数的差相乘,得到中心小圆圈的数字。(8-2)(4-2)12(2-1)(8-3)5因此所求数字为(13-10)(11-12)-3【新东方名师詹凯解析例3】相邻两数相减,得到一个等比数列14-686-242-020-?1因此所求数字为-1。【新东方名师詹凯解析例4】这个数列具有运算递推性质,其运算规律如下46-123233-168681.5-1101因此所求数字为1010.75-174.75【新东方名师詹凯解析例5】这个数列具有运算递推性质,其运算规律如下(323-2)/3

16、107(107-2)/335(35-2)/311(11-2)/33因此所求数字为在长期与公务员考生的交流过程当中我们了解到,其中有80%以上的考生对于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数量关系”模块最为担忧,更有甚者谈到数学即有谈虎色变之势。对于“数量关系”模块中的子模块“数学运算”的把握,正是提升数学部分得分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总分的一把钥匙。在数学运算当中,有一些试题看上去非常繁琐,需要大量的计算才能完成,其实不然。有一些试题需要排除题设条件中的陷阱来简化题目已知量。【例1】(2008年北京市应届第14题)甲杯中有浓度为17%的溶液400克,乙杯中有浓度为23%的溶液600克。现

17、在从甲、乙两杯中取出相同总量的溶液,把从甲杯中取出的倒入乙杯中,把从乙杯中取出的倒入甲杯中,使甲、乙两杯溶液的浓度相同。问现在两倍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A.20% B.20.6% C.21.2% D.21.4%【答案】B。【解析】这道题要解决两个问题:(1)浓度问题的计算方法浓度问题在国考、京考当中出现次数很少,但是在浙江省的考试中,每年都会遇到浓度问题。这类问题的计算需要掌握的最基本公式是(2)本题的陷阱条件“现在从甲、乙两杯中取出相同总量的溶液,把从甲杯中取出的倒入乙杯中,把从乙杯中取出的倒入甲杯中,使甲、乙两倍溶液的浓度相同。”这句话描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令很多人望而却步。然而,只要

18、抓住了整个过程最为核心的结果“甲、乙两杯溶液的浓度相同”这个条件,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因为两杯溶液最终浓度相同,因此整个过程可以等效为将甲、乙两杯溶液混合均匀之后,再分开成为400克的一杯和600克的一杯。因此这道题就简单的变成了“甲、乙两杯溶液混合之后的浓度是多少”这个问题了。根据浓度计算公式可得,所求浓度为:如果本题采用题设条件所述的过程来进行计算,将相当繁琐。【例2】(2006年北京市社招第21题)2某单位围墙外面的公路围成了边长为300米的正方形,甲乙两人分别从两个对角沿逆时针同时出发,如果甲每分钟走90米,乙每分钟走70米,那么经过( )甲才能看到乙A.16分40秒 B.16分 C.

19、15分 D.14分40秒【答案】A。【解析】这道题是一道较难的行程问题,其难点在于“甲看到乙”这个条件。有一种错误的理解就是“甲看到乙”则是甲与乙在同一边上的时候甲就能看到乙,也就是甲、乙之间的距离小于300米时候甲就能看到乙了,其实不然。考虑一种特殊情况,就是甲、乙都来到了这个正方形的某个角旁边,但是不在同一条边上,这个时候虽然甲、乙之间距离很短,但是这时候甲还是不能看到乙。由此看出这道题的难度甲看到乙的时候两人之间的距离是无法确定的。有两种方法来“避开”这个难点解法一:借助一张图来求解虽然甲、乙两人沿正方形路线行走,但是行进过程完全可以等效的视为两人沿着直线行走,甲、乙的初始状态如图所示。

20、图中的每一个“格档”长为300米,如此可以将题目化为这样的问题“经过多长时间,甲、乙能走入同一格档?”观察题目选项,发现有15分钟、16分钟两个整数时间,比较方便计算。因此代入15分钟值试探一下经过15分钟甲、乙的位置关系。经过15分钟之后,甲、乙分别前进了90151350米(4300150)米70151050米(3300150)米也就是说,甲向前行进了4个半格档,乙向前行进了3个半格档,此时两人所在的地点如图所示。甲、乙两人恰好分别在两个相邻的格档的中点处。这时甲、乙两人相距300米,但是很明显甲还看不到乙,正如解析开始处所说,如果单纯的认为甲、乙距离差为300米时,甲就能看到乙的话就会出错

21、。考虑由于甲行走的比乙快,因此当甲再行走150米,来到拐弯处的时候,乙行走的路程还不到150米。此时甲只要拐过弯就能看到乙。因此再过150/901分40秒之后,甲恰好拐过弯看到乙。所以甲从出发到看到乙,总共需要16分40秒,甲就能看到乙。这种解法不是常规解法,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考生可能很难想到。解法二:考虑实际情况由于甲追乙,而且甲的速度比乙快,因此实际情况下,甲能够看到乙恰好是当甲经过了正方形的一个顶点之后就能看到乙了。也就是说甲从一个顶点出发,在到某个顶点时,甲就能看到乙了。题目要求的是甲运动的时间,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经过这段时间之后,甲正好走了整数个正方形的边长,转化成数学运算式就是90t300n其中,t是甲运动的时间,n是一个整数。带入题目四个选项,经过检验可知,只有A选项16分40秒过后,甲运动的距离为90(166040)/6015003005符合“甲正好走了整数个正方形的边长”这个要求,它是正确答案。这种解法充分发挥了“逻辑思维”的推理过程,非常巧妙。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