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管理办法课件(共18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7343811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能管理办法课件(共1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节能管理办法课件(共1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节能管理办法课件(共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管理办法课件(共18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标准Q/ZSFD-214.12-12-2013节能管理办法2013-10-01发布 2013-10-01实施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专心-专注-专业目 次前 言本标准是根据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标准体系工作的需要而编制,是企业标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个性管理标准,目的是为了规范发电生产过程中节约能源的行为,提高员工节能意识,健全节能管理责任制,保证发电设备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水平,从而规范并加快企业标准体系的完善,适应国家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的需要。本标准替代Q/ZSFD-214.09-12-2012节

2、能管理办法。本标准由漳山发电节能办公室归口管理。本标准起草部门:节能办公室本标准起草人:范双利 程 锋本标准修改人:程 锋本标准初审人:范双利本标准复审人:杨 勇本标准批准人:张 奇本标准于2011年8月首次发布,2013年9月第四次修订。节能管理办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节能工作职责、内容、方法、检查与考核。本标准适用于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节能管理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3、能源节能199198号 火力发电厂节约能源规定(试行)电安生1997399号 电力工业节能技术监督规定国办发200753号 节能发电调度办法(试行)国电发2001 476号 火电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试行)国电发2001 477号 火电厂节约用油管理办法(试行)国发200715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01256号 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国发200628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715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025号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GB/T 81

4、1787 电站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GB/T 101848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DL/T 466-2004 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选型导则DL/T 467-2004 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性能试验DL/T 468-2004 电站锅炉风机选型和适用导则DL/T 469-2004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DL/T 838-2003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DL/T 6111996 300MW级锅炉运行导则DL/T 50479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锅炉机组篇DL/T 783-2001 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GB/T 811787 电站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GB/T 124521990 企业水

5、平衡与测试通则NDGJ 8989 工业冷却塔测试技术规定DL/T 606.51996 火力发电厂水平衡导则DL 5011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汽轮机组篇 DL 50002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范DL/T 606.41996 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导则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DL/T 10522007 节能技术监督导则DL/T 9322005 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DL/T 8392003 大型锅炉给水泵性能现场试验方法GB/T24915-2010 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Q/BEIH-216.09-18-2013 节能管理办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6、于本标准。3.1 能源: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电力、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3.2 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3.3 节能技术监督:采用技术手段或措施,对发电企业在规划、设计、制造、建设、运行、检修和技术改造中有关能耗的重要性能参数与指标实行监督、检查、评价及调整。4 职责4.1 节能办公室:4.1.1 本标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本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考核。4.1.2 负责制订并定期修订本

7、标准,确保本标准有效执行。4.1.3 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有关节能管理条例、法规、规定等。4.2 公司各部门4.2.1 负责执行本标准,并组织制定部门节能管理实施细则。4.2.2 监督、检查本部门节能管理工作落实情况。5 管理活动内容与方法5.1 总则5.1.1 公司节能管理工作目标和基本任务是:建立科学完善的节能管理网络系统,降低发电成本,提高公司发电设备的经济运行水平;建立、健全节能评价、分析、管理体系,提高发电设备系统的运行经济性,按照同类可比、相对先进的原则,实现发电机组在全国同等级机组经济指标评比中处于先进水平。5.1.2 节能管理是公

8、司电力生产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生产人员均应积极参与节能管理工作,促进公司节能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高发电设备的经济运行水平。5.1.3 节能降耗是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节能工作应纳入整个发电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5.2 管理机构与职能5.2.1 节能管理工作由公司统一领导,实行分级管理。5.2.2 公司设立节能领导组,组长由分管领导(总工程师)担任,副组长由节能办公室主任担任,领导组成员为各部门经理,全面负责公司节能管理工作。5.2.3 公司节能领导组主要职责:5.2.3.1 贯彻国家、电力行业有关节能管理的法规、政策,审定公司节能管理等各项节能制度,实现公

9、司节能管理基本任务。统筹、综合、协调、管理各项节能工作。5.2.3.2 建立和健全公司的节能管理体系,指导各部门节能工作的开展。5.2.3.3 审定并落实公司节能滚动规划和年度措施计划。5.2.3.4 审定节能技术改造、新技术应用推广项目,检查资金到位、项目进度情况。5.2.3.5 每月召开一次节能例会,制定月度节能管理目标和措施。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不断提高全员的节能管理水平,使各项经济指标水平经常保持在最佳状态。5.2.3.6 组织重大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技术论证、评审。对能耗异常情况组织调查分析,并提出指导意见。5.2.3.7 负责对节能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审定和表彰奖励。5.2.3.8

10、组织对公司改造、扩建和新建工程的节能审查,确保工程设计内容中有明确的节能指标思想和正确选用节能设备、材料、工艺,协助工程管理部门,抓好节能工程验收和效果鉴定工作。5.2.3.9 组织节能管理应用课题研究,开展国内外节能管理先进技术、先进经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节能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5.2.4 公司成立节能办公室负责日常节能管理工作。部门、班组设置兼职节能员;形成公司、部门、班组(专业、项目部)三级节能网:第一级:节能领导组、节能办公室;第二级:部门节能员;第三级:班组、专业、项目部节能员。5.2.5 节能办公室主要职责5.2.5.1 在分管领导下工作,负责公司节能、对标日常管理工作。5.2.5

11、.2 贯彻执行有关节能管理规定,负责制定公司的各项节能管理制度,将节能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并实施监督和考核。5.2.5.3 组织编制公司中长期节能规划、年度节能计划、年度节能培训计划,并监督执行情况,并向节能领导小组提出报告。5.2.5.4 运用节能分析、评价理论,指导设备检修和改造,定期对设备的经济运行水平进行评价,并提出节能降耗的改进措施。5.2.5.5 对新改造设备的方案进行节能论证,并组织人员进行全过程跟踪,效果的测评和效益评估。5.2.5.6 定期组织召开节能分析会,总结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提出改进措施。全面评价设备安装、检修运行等因素对设备能耗的影响,并制订年度节能工作目标

12、和措施。5.2.5.7 定期进行节能业务培训,组织开展节能降耗的科技攻关、新技术推广工作。5.2.5.8 按月、季、年做好能耗分析,编写节能简报、节能工作总结,各种节能报表,建立健全节能管理技术档案。5.2.5.9 按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技术经济指标报表、总结。5.2.5.10 组织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职工节能意识,并组织节能培训,对节能工作进行指导。5.2.6 部门节能员主要职责5.2.6.1 负责本部门各项能耗和经济指标统计,按月、季、年做好能耗分析及各类节能报表工作。建立健全所辖设备经济指标台帐,做好历史记录。5.2.6.2 认真行使监督职权,对违反节能法的行为有制止权;对严

13、重影响公司安全经济运行的高耗能设备投运有整改建议权。5.2.6.3 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交流,推广现代化节能管理办法、节能技术改造和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不断提高节能技术监督水平。5.2.6.4 掌握节能技术领域的最新动向,研究和提出节能工作中带有普遍性、关键性的技术问题,组织节能科技项目的攻关。5.2.6.5 定期对所辖设备、系统进行节能技术监督评价,提出评价报告。5.2.6.6 对主辅设备加强管理,按经济运行方式操作,提高设备效率,保证设备在经济状况下运行。5.2.6.7 按照规定的能源定额和单项经济指标,合理组织生产,落实节能措施,将节能工作纳入班组经济核算和劳动竞赛评分范围。5.2.6.8

14、定期组织本部门召开节能技术监督工作会议,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制定节能技术工作计划和任务。5.2.6.9 负责本部门的节能培训工作,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节能意识,组织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推广应用节能经验。5.2.7 专业节能员主要职责5.2.7.1 负责本专业设备系统的节能监督、检查、管理工作。并对指标的正确性、先进性负责。5.2.7.2 配合节能办公室完成本专业技术经济指标定额的制定。 5.2.7.3 配合做好节能技术改造,新技术应用推广及项目调研工作。对节能改造工程质量、项目进度负责。5.2.7.4 负责本专业设备、系统大、小修后各项指标的评价,检查各项考核指标是否达到考核标准,

15、并向节能办公室如实报告。5.2.7.5 负责本专业年度节能计划的制定。5.2.8 班组节能员主要职责5.2.8.1 协助值长、班长做好所辖设备、系统的节能工作。监督各项节能措施的有效落实执行。5.2.8.2 及时掌握各机组能耗指标完成情况,开展经济分析评价,提出相应改进建议。各班组建立节能台帐,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节能分析。5.2.8.3 负责本班组的节能培训工作,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节能意识,组织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做好节能新技术新经验推广应用工作。5.2.8.4 建立健全与节能监督有关的运行记录、技术改进、调整试验等方面的技术档案。5.2.8.5 认真行使监督职权,对违反节能法的行

16、为有制止权;对严重影响公司安全经济运行的高耗能设备投运有整改建议权。5.3 基础管理5.3.1 节能办公室是公司节能工作归口管理部门。公司其他部门,特别是生产部门须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或本专业的节能工作,节能网成员必须执行公司节能制度中规定的各项职责,人员空缺时其岗位职责的履行不能缺失。5.3.2 节能办公室每年初以文件形式发布一次节能网名单,各部门不得擅自变动节能网责任人。公司组织机构和节能网人员变动时,由节能办及时修订节能网。5.3.3 节能办公室每年年末根据上级节能管理工作的要求和次年度考核性能耗指标,组织制定公司下年度节能工作计划,修订节能规划。5.3.4 节能办公室每年年初根据公司下达

17、的生产经营指标分解和发布节能指标和能耗定额,将指标完成情况纳入节能考评。5.3.5 公司各部门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制定本部门节能工作计划、节能技术措施,合理有效利用能源。5.3.6 公司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节能管理网的作用,开展全面的、全员的、全过程的节能管理工作,逐项落实节能规划和计划,将项目指标依次分解落实到各有关专业或班组,认真开展小指标的考核和竞赛。5.3.7 公司各部门、专业、班组要建立健全能源消耗原始记录和日常能源消耗统计台帐,建立健全电力生产建设全过程的节能技术监督档案和资料管理制度,保证检测、试验、更新改造报告及有关原始资料、记录的准确、完整和实效;并定期开展相关

18、节能指标、节能工作、节能项目的总结分析工作。5.3.8 指标管理:5.3.8.1 经营部每年年初根据上级公司下达的发电量、综合供电煤耗、综合厂用电率、燃油量等综合指标分解、制定公司的年度、月度指标计划,并明确责任部门。5.3.8.2 公司各指标责任部门要在公司指标计划发布之后的两周内将责任指标按月度计划分解本部门小指标,落实到各有关专业、班组或岗位。节能办对节能目标体系中的指标按月、季、年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以小指标保证大指标的完成。5.3.9 公司供电煤耗按正平衡法计算,以反平衡法校核,同时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加大节水力度。5.3.10 能源计量管理5.3.10.1 各部门采购、选用能

19、源计量器具时要执行国家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配置符合要求的计量器具。5.3.10.2 能源计量装置的选型、精确度、测量范围和数量,应能满足能源定额管理的需要,并建立校验、使用和维护制度。5.3.11 非生产用能要与生产用能严格分开,责任部门应加强管理,节约使用。对非生产用能进行计量,经营部每月统计,并按规定收费。5.3.12 加强厂房、车间、班组及办公楼照明系统的管理,做好户内、外照明的维护,防止开关失控。严格执行照明系统的管理制度,并严格考核。5.3.13 基础台帐的建立与管理5.3.13.1 经营部组织建立公司能源原始数据台帐、能源消耗台帐,建立生

20、产用能和非生产用能统计台帐以及生产指标台帐,并按时向上级单位上报各种能源统计报表。5.3.13.2 经营部组织完成能源计量器具台帐的汇总、上报等管理工作。生技部要按国家、行业标准和公司制度要求建立能源计量器具校验管理台帐。5.3.13.3 发电部各值、生技部各专业要建立节能台账,规范节能工作计划、节能指标、节能培训、节能分析总结、典型节能活动和节能合理化建议等工作。发电部和生技部要经常检查班组、专业节能活动情况,并签字确认。5.4 经济运行与经济调度5.4.1 公司经济运行实行能耗定额管理,能耗定额主要有综合能耗指标即“供电标准煤耗”和组成综合能耗指标的各项小指标。能耗定额制定采用技术计算法、

21、实测法、数理统计法。5.4.2 节能办及各生产部门要建立横向、纵向经济指标对标管理台帐:把实际供电煤耗水平与设计值和历史最好值进行比较和分析,把实际供电煤耗水平与国内、国际同类型机组最好水平进行比较和分析,把其它一些经济指标和历史最好水平或合理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差距,制定改进措施。5.4.3 发电部专业管理人员要开展经济运行分析,利用试验、热力学计算等方法确定设备系统运行方式和小指标变化对煤耗的影响值,以便找出影响煤耗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5.4.4 发电部要通过试验确定机组经济运行方式,要在满足电网调度要求的基础上,按照等效微增率准则,进行电负荷的合理分配,实现经济调度。5.4.5 发电

22、部要通过试验编制主要辅机运行特性曲线,根据季节变化情况、负荷率情况对辅机进行经济调度。5.4.6 发电部在机组启动、运行和停机过程中都应坚持经济调度,控制能耗指标。要根据公司年度燃油总目标值,针对四台机组的年度检修计划,分别制定各台机组的用油目标值。日常生产过程中要积极改善操作技术,加强燃油考核,将生产用油控制在计划内。5.4.7 对于检修机组,停机后应立即停运没有必要运行的辅机,需继续运行的辅机达到停运条件要立即停运。停机前必须确定检修项目,运行人员接到工作票后立即安排检修措施,尽量缩短检修时间,对无故延长检修时间者要进行考核,机组检修工作完成后要立即报备。5.4.8 对于停机备用机组,必须

23、做到备用与经济相结合,合理安排辅机运行方式,做到既能保证机组随时启动,又能最大程度的节约能源。5.4.9 运行人员要树立整体节能意识,不断总结运行经验,优化吹灰工作,及时进行燃烧调整,严格锅炉定期排污,积极推行耗差管理,推进小指标竞赛活动,力争使各项运行参数达到最佳值,提高全厂经济性。5.4.10 落实配煤责任制。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由发电部、燃料部、燃煤技术中心等部门参加的燃煤调度小组,根据不同煤种及锅炉设备特性,研究确定掺烧方式和掺烧配比,并落实到有关岗位认真执行。5.5 燃料节能管理5.5.1 燃料部、燃煤技术中心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京能国际要求和公司制度,加强燃料管理,搞好燃料的计划

24、管理、调运验收、收发计量、混配掺烧等项工作。5.5.2 燃料部要建立、健全“燃料计划、采购、调运、验收、耗用、储存、标煤单价分析及盘点”的管理制度。5.5.3 燃料部及燃煤技术中心要努力提高计划内燃料到货率,抓好燃料检斤、检质和取样化验工作,对亏吨、亏卡的部分,要会同有关部门索赔追回。5.5.4 燃料部对到厂燃料必须逐车计量,并必须使用电子轨道衡计量,不得使用矿方大票数量或用扣掉运损的重量替代。5.5.5 生技部、燃料部要对入炉煤皮带秤、分炉计量装置、入厂煤电子轨道衡按规定进行实物校验。5.5.6 燃煤技术中心要维护好燃料接卸设备,要认真做好燃料的接卸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燃料卸完、卸尽。同时

25、做好车底清扫工作,特别要做好冬季车底的清扫工作。5.5.7 用于煤质化验的煤样,燃煤技术中心应保证取样的代表性,要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机械化自动取样制样装置,并按规程规定进行工业分析。5.5.8 为确保进厂煤、入炉煤采样、制样的正确性,主管负责人要不定期检查进厂煤、入炉煤采样、制样的正确性。燃料采样、制样、化验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做到持证上岗。5.5.9 燃煤技术中心要加强贮煤场的管理,合理分类堆(存)放,对贮存煤要定期测温,采取措施,防止自燃和发热量损失。5.5.10 煤场盘点应每月进行一次。由经营部组织公司相关领导、燃料、燃煤技术中心、节能等相关人员,共同对储煤场进行盘点工作。发生较大盈亏时

26、,应分析原因,并按煤耗计算办法有关规定处理。5.5.11 燃煤技术中心要会同燃料部制定“燃料统计管理制度”,做好进厂煤量、种类、热值、全水分、挥发份、含硫量等指标的统计、分析、管理工作。5.5.12 燃料部要每月进行标煤单价分析,写出书面报告,报送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分析工作应具体到煤种煤价、煤种质量等因素和各种煤价的影响值各自多少,为降低燃料成本,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5.5.13 燃煤技术中心要严格控制热值差。5.5.14 燃油盘点依据油区油位计,生技部要加强油区表计的维护、校验,入炉油流量计按大修期由热工外送检验,保证燃油计量表的准确性。5.5.15 生技部要提高设备检修、维护水平,减少因

27、设备问题造成的燃油损失。燃油系统发生漏油时要及时解决,控制油系统的严密性。5.5.16 发电部要加强运行管理及技术培训,提高运行操作技术,逐步减少启停炉燃油用量,最大限度地控制助燃用油的消耗。5.6 用电管理5.6.1 生技部、发电部电气专业负责外接用电的技术审核工作,所有外包项目的临时用电都要先向节能办、经营部提交用电申请,得到批准并安装电能表后才能取电。各项目负责人负责管理外来施工用电等外接电源,项目完成后要将与施工方共同抄录、签字的电量数据报经营部,以便核算电费。5.6.2 生技部应加强转动设备的维护工作,特别是变频设备的故障处理,减少电能消耗。5.6.3 各部门采购用电设备时,必须购买

28、节电产品。5.6.4 公司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公司照明管理规定,厂区内的所有照明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等具体情况,明确不同部位照明灯的开关时间,并严格考核。5.6.5 生技部要根据生产照明需要设计照明方案,安装节能灯具,防止过度照明和欠照明。做好户内、外照明的维护,防止开关失控;生产照明的控制由所在区域责任单位负责,杜绝浪费。5.6.6 总经理工作部负责做好厂区(非生产)照明和办公照明的管理,使用节能灯具,避免长明灯或照明缺失,并按照季节和天气特点控制照明,杜绝浪费。5.6.7 员工离开办公室、会议室时随手关闭照明和空调,下班后关闭电脑、打印机、饮水机等用电设备,降低待机消耗,杜绝不良用电习惯。

29、5.6.8 办公室空调要随季节变化及时调整,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规定,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摄氏度。生产现场的空调温度要根据设备需要及时调整,避免过冷或过热,减少不必要电能消耗。5.7 技术管理5.7.1 设备维护5.7.1.1 生技部要加强设备管理,搞好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努力维持设备的设计效率,使设备长期保持最佳状态。结合设备检修,定期对锅炉受热面,汽轮机通流部分、空冷系统和加热器等设备进行彻底清洗以提高热效率。5.7.1.2 生技部要建立有效的内漏阀门和渗漏点查找处理和

30、考核机制,每月组织检查核实,定期公布各专业负责的密封点、严重漏点和一般渗点,公布渗漏率。利用大小修、临修机会,治理阀门管道内漏外漏。5.7.1.3 保持热力设备、管道及阀门的保温完好,设备消缺后保温应重新做好,并作为工作票终结验收的一项。专业技术人员应广泛调研,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努力降低散热损失。保温效果的检测应列入新机移交生产及大修竣工验收项目。5.7.1.4 做好制粉系统的维护工作。通过测试得出一期机组钢球磨煤机的最佳钢球装载量以及按制粉量补钢球的数量,定期进行补加,筛选钢球情况要进行详细统计、分析。二期机组中速磨的耐磨部件应推广应用特殊耐磨合金钢铸造,以延长其使用寿命。5.7.1.5

31、要制定锅炉受热面定期清洁制度,随时清除结焦、积灰、并利用大小修机会彻底清除结焦和积灰,提高传热效率,降低排烟温度和引风机单耗。5.7.1.6 要及时治理锅炉本体漏风和空气预热器漏风,保证本体、空气预热器、除尘器漏风率控制在合格范围内。5.7.2 热力试验5.7.2.1 热力试验工作的职责是鉴定、监督锅炉、汽轮机设备、系统的经济性能,确保设备、系统经常能稳定在良好的经济水平上运行,使公司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5.7.2.2 根据生产工作需求、大小修计划、机组设备实际运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机炉设备热效率试验及各种特殊项目的试验,制定优化运行方案,作为设备改造和运行人员经济调度的依据。生技部、发电部

32、每年1月10日前制定年度热力试验工作计划,报送节能办备案。5.7.2.3 热力试验内容1)热力设备、系统特性试验:锅炉设备大、小修前后特性试验;汽轮机设备大、小修前后特性试验;水泵、风机等辅机特性试验;锅炉大、小修后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空冷系统最佳真空试验;制粉系统特性试验等。2)定期试验:空冷系统真空严密性试验;空气预热器漏风试验;制粉系统漏风试验等。 3)查定试验:设备、系统运行方式优化组合的查定试验;发电煤耗查定试验;厂用电率查定试验;设备缺陷、热力系统特殊运行方式对经济性影响的查定试验;锅炉排污门、排污扩容器运行工况查定试验;“汽水损失(热力设备、管道系统汽水泄漏损失)率”查定试验;高

33、温设备、管道保温表面温度查定试验;单元热力设备、系统能量平衡查定试验;水平衡查定试验;炉膛燃烧室温度场查定试验。4)鉴定试验:设备、系统技术改造前后鉴定试验;新机组投产后性能鉴定、验收试验等。5)调整试脸:锅炉燃烧调整试验;制粉系统最佳煤粉细度调整试验等。5.7.2.4 发电部负责组织开展汽水平衡测试;生技部负责组织开展电能平衡测试,经营部负责燃料平衡测试,节能办负责热量平衡测试。能量平衡测试时,单元制锅炉汽轮发电机组需同时进行测试,但不限定全厂所有机组同时进行。能量平衡测试工作,应至少每两年一次,并进行煤耗、厂用电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能量不平衡率超过规定范围后,要及时组织查找原因,制定措施整

34、改。5.7.2.5 生技部和发电部必须参加新机组验收试验,掌握设备性能,提供验收意见。5.7.2.6 发电部应进行优化燃烧调整试验,对煤粉细度及其分配均匀性,一次、二次风配比及总风量,炉膛火焰中心位置,磨煤机运行方式等进行调整试验,制订出针对常用炉前煤种在各种负荷下的优化运行方案。5.7.3 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5.7.3.1 节能办每年年底组织发电部和生技部专业技术人员认真逐台分析现有设备的运行状况,有针对性地编制中长期节能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规划,按年度计划实施,以保证节能总目标的实现。改造效率低的风机、泵组,消灭“大马拉小车”浪费现象。5.7.3.2 对于重大节能改造项目,项目负责人要组织人

35、员进行技术可行性研究和节能评估,认真制订设计方案,落实施工措施,有计划地结合设备检修进行施工,并报节能办备案。节能改造后要在两个月内提交专题分析报告。5.7.3.3 公司应优先安排技术改造资金,并提取部分生产发展基金和折旧基金,用于节能技术改造。5.7.3.4 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5.8 重点节能技术推广5.8.1 公司应按照集团相关要求,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技术改造、运行检修过程中主动积极的推广应用重点节能技术,推动节能工作快速进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5.8.2 积极开展机组热力系统优化工作,通过疏水管路合并、改接,减少弯头,缩短管

36、线,减少泄漏点,保证工质的热能充分利用。5.8.3 积极开展机组风烟系统优化工作,通过风机单列布置,减少风机选型参数的裕量,应用空预器新型密封技术,采用圆形截面烟风管道,提高风烟系统运行经济性。5.8.4 加强机组汽封装置调整管理工作,在机组安装和大修期间,调整汽封径向间隙达到设计值的下限,为机组长期安全经济运行打下基础。5.8.5 积极应用推广模型驱动PID汽温调节技术,稳定和提高主、再热蒸汽温度,改善机组运行小指标状况。5.9 节约用水5.9.1 公司对各项用水实行定额管理与考核。根据厂区水量和水质条件定期进行全厂的水量平衡试验,并以此为准进行运行控制和调整。5.9.2 经营部每年初编制年

37、度及月度用水计划,每月对全公司用水情况进行统计汇总,根据用水指标完成情况提出节水、用水建议或考核建议。出现用水异常时,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相关部门每年要根据公司下达的用水指标计划,制定“部门年度用水指标计划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5.9.3 所有新增用水部门和外包项目的临时用水要提前向经营部提交用水申请,得到批准并安装水表后方能取水。对于外包项目的临时用水按照公司规定在项目结束后一次性抵扣相应的费用。外包项目的临时用水量由项目负责人每月月底最后一天报送经营部。5.9.4 节能办根据国家政策,每年办好“节水周”活动,对全员进行节水宣传,努力提高广大员工对节水重要性的认识和

38、节水的意识。5.9.5 生产用水管理:5.9.5.1 生产用水主要取自漳电循环水回水和长治市城市污水厂处理水,包括除盐水、循环水及冷却水、二期高低压消防用水(一期消防水由生活水接带)。降低生产用水量是公司节约用水的主要方面。5.9.5.2 生技部负责对耗水较大的设备系统及生产设备的疏放水系统进行改造,设备的选型优先选用技术成熟、水资源消耗低的工艺技术。5.9.5.3 生技部要加强厂房内外主机汽水系统设备以及各种冷却水设备、设施、器具的管理、维护和保养,严防跑冒滴漏的现象发生。加强废水处理系统的检修维护,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专业技术人员要积极研究各种废水回收利用技术和方案,提高废水回收利用率。

39、5.9.5.4 化学专业对循环冷却系统,要采取防止结垢和腐蚀的措施,并根据厂区供水水质条件,经过计算,制订出经济合理的循环水浓缩倍率范围。严格控制机力冷却塔溢流和循环水排污。循环水浓缩倍率在保证循环水质达标的基础上尽量保持高限值。5.9.5.5 化学专业要加强汽水品质监督,运行人员要根据水质情况合理降低排污率,并减少各种汽水损失。做好机、炉等热力设备的疏水、排污及启、停时的排汽和放水的回收。正常汽水损失率(不包括锅炉排污,机组启动或因事故而增加的汽、水损失)应达到不大于锅炉额定蒸发量的0.5的标准。严格控制非生产用汽和注意回收疏水,并单独计量,防止浪费。5.9.5.6 运行人员应加强现场用水监

40、督。对回转机械的冷却水,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尽量减少用水量。5.9.5.7 发电部要制定详尽的生产用水节水措施和考核细则,定期上报生产用水情况、节水措施以及节水分析,摸索规律,逐步实现各处用水指标量化管理。5.9.6 非生产用水的管理:5.9.6.1 公司非生产用水包括宾馆、综合办公楼、化学办公楼、食堂、单身公寓、临漳公寓、仓储、灰场办公区、检修综合楼、绿化等区域的用水。5.9.6.2 经营部负责制定全厂各区域非生产用水指标。每月统计非生产用水量,进行用水分析,水量异常时,应迅速调查原因及时消除。5.9.6.3 总经理工作部负责宾馆、综合办公楼、化学办公楼、食堂、单身公寓

41、、临漳公寓、仓储、检修综合楼、绿化等区域的用水管理。5.9.6.4 经营部负责灰场办公区及外包工程单位的用水管理。5.9.6.5 凡用水的各建筑物均应加装水表,定期准确地计量用水量。发现地下水管损坏时,应及时在24小时内消除泄漏。5.10 节能培训5.10.1 节能培训原则与要求:5.10.1.1 节能知识、理论、技术、意识是做好节能管理工作的基础。做好节能培训是提高管理者和操作者节能技术、增强节能意识的重要途径。5.10.1.2 各单位要广泛开展节能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节能意识,发扬点滴节约精神,千方百计杜绝各个环节的能源浪费。运行岗位人员上岗前,应接受节能教育、培训,并得到节能办的

42、审核通过。5.10.1.3 各部门要根据员工专业技术水平、职龄结构以及应达到的目标提出本部门节能培训需求或计划报节能办,由节能办和教培办共同制定年度节能培训计划,对不同专业、不同岗位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5.10.1.4 各部门和班组要做好员工节能培训学习记录,如实反映培训情况。5.10.2 节能培训内容:5.10.2.1 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上级单位和本公司下发的文件、节能管理制度和规定。5.10.2.2 节能管理知识、能量平衡分析、热力经济分析和计算、效率监控方法、主辅机经济调度、能耗设备管理和检修技术、能耗设备操作技术、节能技术、节能工艺。5.10.2.3 本厂设备系统的热力

43、特性、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对经济性的影响等。5.10.3 节能培训方式:5.10.3.1 外部培训:上级主管单位、部门或能源管理机构开办的各种节能培训班、专业会、技术交流会或研讨会,专业技能鉴定等。5.10.3.2 内部培训:专题知识讲座,班组技术学习,“节能宣传周”和“节水宣传周”活动,节能分析会等。5.10.4 节能培训计划:5.10.4.1 节能办每年1月30日前根据各部门上报的节能培训需求及上年度公司节能培训实施情况,制定公司节能培训计划,并报送教培办纳入公司年度培训计划。5.10.4.2 各部门每年1月15前根据上年度节能培训工作实施情况提出培训需求或计划报节能办审核。在公司年度培训计划

44、下发后,制定本部门的节能培训实施计划。5.11 节能减排评价管理5.11.1 公司应依据集团节能减排评价管理制度的评价标准执行节能减排检查,具体由节能办公室负责组织自查和迎检工作。5.11.2 公司节能网成员即为节能减排评价迎检组成员,在接到上级单位文件通知后,迎检组要立即开展自查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查报告。5.11.3 公司节能减排评价工作实行动态闭环管理,以23年为一个周期,按照“查评、分析、评估、整改”的过程循环推进。上级单位实施节能减排评价后一个月内,公司节能减排评价迎检组完成整改计划编制,并报上级单位备案。5.11.4 各责任部门每月27日要对本部门整改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和总结,报节能办汇总。由节能办汇总后于每月1日前报上级单位。节能办负责对整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考核。5.11.5 上级单位来公司实施节能减排评价时,各部门要制定专人迎检,确保迎检工作顺利。6 检查与考核6.1 检查方法:按本标准规定,对漳山发电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6.2 考核内容:执行Q/ZSFD-214.12-14-2013节能技术监督实施细则,未尽事宜执行Q/ZSFD-205.05-08-2013标准检查与奖惩管理规定。6.3 考核部门:节能办公室。6.4 考核时间: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每月进行考核公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