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三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三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河南省淮河流域2007年灾后重建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前言河南省淮河流域面积、人口、耕地,2007年汛期受灾范围、水毁工程、经济损失概况,国家对灾后重建工程的重视和工作安排,灾后重建工程实施方案编制情况等。1 汛情1.1 雨情全省淮河流域7月1日8时至15日8时降雨过程,流域平均降雨量,信阳、驻马店、周口主要雨区的累计降雨量,超过300mm大暴雨的笼罩范围面积,主要暴雨中心3、7天降雨量,淮干淮南、洪汝河、沙颍河重点雨区最大3、7天暴雨重现期估算。并与1991年和2003年作对比分析。1.2 水情主要骨干河道和重要支流二次洪水涨落过程,主要水文测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最高洪水
2、位、超警戒水位和超保证水位的超高值、超保证水位持续时间等(淮干、洪汝河、沙颍河主要水文测站)。水库:大型水库最大入库洪峰流量、最大下泄流量,最高库水位及超汛限水位运行时间,7月1日至15日大型水库拦蓄水量,超汛限水位或高水位运行溢洪道泄流的中小型水库数量。滞洪区:老王坡滞洪区分洪运用时的河道水情、分洪时间,分洪最大流量,分滞洪水量、滞洪区淹没面积。并与1991年和2003年作对比分析。2 灾情2.1 受灾面积及受灾人口淹没耕地面积(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农作物绝收面积)、受灾乡、村数量、受灾人口。地市行政区按淮干淮南支流、洪汝河、沙颍河水系分县统计,(填附表1)。2.2 受灾程度重点洼地、淮干滩
3、区及沿淮圩区的最大淹水深度、淹水持续时间、(列举淹水深1m以上的重点区域),灾区房屋倒塌数量(分县、乡统计),(填附表2)。2.3 受灾成因分析1)干流洪水量大,高水位持续时间长,支流及洼地受干流水位顶托,排水困难;2)平原洼地排水沟道治理标准低,工程不配套,缺乏沟口防洪排涝闸、排水涵闸提排设施不足或老化失修,形成洪水倒灌或积水难排;3)支流堤防漫溢决口;4)沿淮滩区居民村庄高程低于淮干设计行洪水位;5)沿淮圩区提排站数量少和排水标准低,形成圩区内涝(针对不同成灾类型列举实例)。6)并与1991年和2003年作对比分析。3 防洪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今年雨情、水情和灾情的实际情况,提出存在的突出
4、问题。主要分为水毁工程、滞洪区工程、淮河滩区移民迁建、重要坡洼排涝工程四个方面。简述如下:3.1 水利工程水毁情况3.1.1 河道工程河道堤防漫决、塌岸、滑坡、塌陷裂缝、管涌渗水毁损情况调查,(填附表3)河道险工及护岸工程损毁情况调查,(填报附表4)。3.1.2 水库工程水库今年汛期发生的大坝险情、溢洪道和启闭设备损坏,影响水库的安全渡汛需要修复的工程(不包括通过水库安全鉴定,列在水库除险加固计划内安排的工程内容),按大中型水库分类调查统计(填报附表5)。3.1.3 建筑物河道节制闸、进退水闸、排水涵闸、提排站、跨河生产桥损毁情况,(填报附表6附表8)3.1.4 其它防汛工程水文测站观测设施毁
5、坏情况由省水文局编列。防汛管理站房、防汛仓库等防汛工程损坏情况,上报文字材料。水毁工程调查是实施灾后重建工程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各市县水利部门要组织力量实地调查落实工程损毁情况,按工作大纲附表内容和填表说明如实填报调查表,编写文字材料,分河道工程、水库、建筑物在河流水系图上标注工程地点位置,重点水毁工程附照片(图片材料)。市水利局要对各县上报材料进行检查核实,省水利厅组织工作组对各市上报水毁工程复查核定。3.2 淮干滩区居民安全情况2003年统计,我省淮河干流滩区10年一遇洪水淹没范围涉及正阳、罗山、息县、潢川、淮滨、固始等6个县,影响人口99307人,为保障滩区居民安全,2003年灾后重建安排
6、迁移安置了罗山、息县、潢川、淮滨、固始等县滩区47952人,目前仍有51355人生活在淮干滩区,住房高程处于10年一遇洪水位以下,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洪水严重威胁,急待尽快搬迁安置。(信阳市填报滩区居民基本情况调查表附表9)。3.3 行蓄洪区工程今年淮河大水,为确保河道行洪安全,我省启用了洪汝河上的老王坡滞洪区。对滞洪区运用暴露出来的问题,如进退洪闸工程损坏、堤防险情等,应及时修复。(填报老王坡滞洪区水毁工程附表10)。3.4 重点洼地排涝工程今年汛期省内一些重点洼地积水深达12m,造成农作物绝收,房屋倒塌,经济损失严重,对汛期洪涝灾害严重的驻马店新蔡县洪汝河、沿淮21个圩区、周口汾泉河、漯河的清
7、潩河等沿岸内涝严重的洼地。(填附表111附表114)4 灾后重建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原则和目标4.1 编制实施方案的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中心,以切实解决淮河流域受灾居民及淮干行洪滩区的群众生活生产困难和防洪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为重点。(2)尽快修复水毁工程,确保工程渡汛安全和正常运用,发挥各类水利工程的防洪作用。(3)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分析洪涝灾害成因和规律,重点安排受灾严重地区的治理工程,防洪和抗旱相结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理。(4)淮干行洪滩区安全建设应立足长远,因地制宜,采取靠岗安置、外迁和修建保
8、庄圩、庄台、撤退道路等措施,保障滩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生活生产条件。4.2 编制依据(1)水利部关于淮河流域灾后重建期工作的有关文件(2)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编制的2007年河南省淮河流域防汛工作阶段总结。(3)淮河流域各市县人民政府上报的防洪救灾报告、有关受灾情况和对灾后重建工程要求的上报材料。(4)淮河流域2007年灾后重建实施方案编制大纲4.3 编制实施方案的目标和任务(1)重点修复汛期水毁工程,对淮干、洪汝河、沙颍河及主要支流堤防、险工进行修复处理,病险水闸和损坏的涵闸进行除险加固和重建;处理水库险工,修复防汛工程其它受损设施,消除隐患,保证安全。(2)对受灾严重的重点平原洼地进行
9、综合治理,疏浚排水沟道,修建排涝闸站,减轻内涝灾害。(3)安排受洪水淹没的灾民重建家园,迅速恢复生产;重点解决沿滩区居民居住安全问题,保障滩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5 灾后重建工程主要内容5.1 淮干滩区居民安全建设工程滩区居民安全建设从长远考虑,根据居住地高程和地形条件,因地制宜,以外迁、靠岗安置为主,部分水深较浅村庄修建保庄圩、庄台等措施。进行滩区居民安全建设规划,分类实施。淮委2007年8月3日下达的灾后重建大纲中滩区移民迁建实施方案:(1)规划目标及标准移民迁建以大农业安置为主,根据各地的地域环境、自然条件,努力改变生产结构和增加生活来源,使移民的生活水平不低于搬迁前水平,实现移民迁得出
10、、稳得住、能发展、不返迁的建设目标。建设标准要考虑国家和群众的承受能力,在中等洪水不转移和较大洪水保安全的前提下,适当考虑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需要建保庄圩的,其堤防顶高程按最高行蓄洪水位确定。圩堤的防洪标准一般不低于20年一遇。保庄圩内部排水标准采用10年一遇。新建保庄圩面积一般按照保人不保田的要求确定,暂按人均100m2/人控制。移民迁建工程包括群众住房和公共设施二部分,住房按每人20m2建设,房屋标准参照农村一般砖瓦房结构。公共基础设施包括生产和撤退道路、供水、电力、通讯、卫生、教育等。(2)受灾群众安置1) 安置人口为了避免行蓄洪区行洪前人口大量转移,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与生产环境,
11、减少社会不良影响和不安定因素,今年行蓄洪区移民迁建工作的重点是解决紧急转移出来灾民的住房问题,按省、县、乡(镇)村和行蓄洪区分别统计今年因洪水撤退转移的人口。2) 移民安置方式本次移民迁建方式以外迁至高地或堤防保护区为主,新建安全区一般采用兴建保庄圩的方式。外迁或后靠安置的移民迁建区应在设计洪水位0.5m以上;河滩地居住的群众,尽可能迁到岗地(淮干上游滩区在10年一遇洪水位以上)或迁入圩区、一般堤防保护区或淮北大堤范围内安置。安置后的群众一般生产半径2km左右,最大为5km,以方便群众生产。(3)移民迁建补助标准本次移民迁建补助标准参照国家近期移民迁建的有关政策,中央按平均每户2.04万元(其
12、中1.74万元用于补助移民建房,0.3万元用于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给予补助,各省在此基础上也要给予适当补助。(4)保庄圩工程采取保庄圩安置方式的,要根据圩堤的长度和标准,估算修筑保庄圩的总投资,包括筑圩堤、修建生产及撤退道路和必要的排水设施等工程的投资。对现有标准不足的保庄圩,提出加固处理方案。5.2 滞洪区建设工程今年汛期分洪运用的老王坡滞洪区,滞洪区堤防修复、进退水建筑物除险加固工程等。5.3 水毁工程修复处理河道堤防和险工修复工程:今年汛期洪水流量大、干支流堤防发生的塌方、滑坡、管涌、渗水的堤段和河道险工损坏的进行修复处理,堤防按原断面标准恢复,险工按水毁前工况恢复。防洪排涝闸、站修
13、复重建工程:对河道节制闸、滞洪区进退水闸、支沟排涝涵闸,根据建筑物损坏情况进行修复,损坏坍塌严重不能修复使用的安排重建。水库应急除险工程:今年汛期发生大坝滑坡、溢洪道塌方损坏、启闭设备损坏,影响度汛安全的工程内容进行加固处理。对通过水库安全鉴定,需要提高水库防洪标准,加高大坝扩建溢洪道等工程应列入国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计划,不列为本次灾后重建处理工程。省级重要水文站测流和水情观测设施损坏,水文测报设施不足,影响防洪抢险水情测报和水文观测工作的,对水文测验设施进行修复和必要的补充。生产桥和管理站房等修复工程:跨河渠生产桥梁和水利工程管理站房、防汛物资仓库等,根据水毁情况进行修复。5.4 重点洼
14、地排涝工程省内淮河流域重要支流受干流洪水顶托,涝水无法自流排入干流,需完善排水系统增建提排设施;信阳沿淮圩区现有提排工程标准低,提排能力严重不足,需要增加提排设施。按内涝集水面积,采用5年一遇排水标准增加提排站。省内淮河流域平原排水工程体系不完整,排水标准低,沟道淤积严重,一些支沟口无防洪闸,造成干流洪水倒灌,按5年一遇标准对重点涝区的沟道进行疏浚整治,20年一遇防洪标准增建支沟口防洪闸。6 工程量、投资估算灾后重建工程按水毁修复工程和新增建设工程分类分项计算工程量,河道、水库、建筑物修复工程计算土方填筑、砼、钢筋混凝土和砌石工程量,按水利工程现行单价估算投资;水文设施、生产桥、管理站房按实物
15、指标价格和单位面积、长度单价估算。新建排涝工程按工程量和近期在建同类规模建筑物造价估算投资,滩区群众搬迁靠岗安置计算户均人口和住户数量按每户搬迁补助费用计算投资。各市水利部门负责完成分类工程量计算和投资估算上报水利厅(填写当地材料单价表12),由省厅组织项目组(专项工作组)对工程量进行核算,按统一费用指标对工程投资进行估算。7 工作分工及工作计划7.1 工作分工灾后重建工程受灾严重的信阳、驻马店、周口、漯河等水利局组织设计单位组成项目组,负责完成灾情调查统计水毁工程调查、水毁工程恢复建设设计,填报工程大纲附表,编写文字报告;各市重点洼地和沿淮圩区,扩建新建排涝设施工程,淮干滩区居民迁建工程由各
16、市完成工程规划,包括工程位置、工程内容、工程数量、工程规模、工程量和投资估算。省水利厅组织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负责完成全省报告编制,根据各市上报材料和工程规划报告对灾情和水毁工程调查进行复查核定,对新建工程进行统一规划,核算工程量按工程概算单价和指标统一估算工程投资。省水文局编报汛情(雨情、水情)。省水文局编报水文站水毁设施和要求增加水文观测设施的专项报告。省水利厅组织对灾后重建实施方案报告进行审查上报。7.2 工作进度计划各地市8月11日前完成上报材料和专项报告,省水利厅8月15日完成总体报告编制并上报淮委。8 附表附图附表111:填写要求详见表下说明。附图:各市上报材料中应附工程位置图,淮干滩区居民点应在万分之一图上标注。河南省治淮建设工作会 议 材 料 之 五河南省淮河流域2007年灾后重建实施方案编制大纲河南省水利厅二七年八月目 录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