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本科美学专题期末复习(共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7310761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本科美学专题期末复习(共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美学专题期末复习(共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本科美学专题期末复习(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本科美学专题期末复习(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绪论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涉及哪些主要内容?美学是研究美、美感、美的欣赏和创造、美育等四个有机组成部分。涉及美的哲学思辨,美的心理学研究,美的社会性及审美教育的完成等内容。2、谈谈美学与文学的关系。美学为文学提供思想和方法论,文学要以美学为指导去研究文学艺术中的特殊问题;文学为美学提供研究范例和标准材料,丰富和推进美学理论的发展。3、略述美学发展史。 美学的建立在于18世纪中叶,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发表关于诗的哲学的沉思录的博士论文,1750年出版Aesthetica一书,标志着美学的正是诞生。此前,有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及法国古典主义、英国经验主

2、义美学思想的发展。在鲍姆嘉通之后有康德、黑格尔等人把美学发展成熟,其后,美学呈多元变化格局。如马克思、叔本华、尼采、克罗齐、海德格尔、萨特、巴特、德里达等多种美学流派。 中国美学的建构始于20世纪初王国维对西方美学的引进。4、你认为美学的前景在哪里? 美学的前景在于美学的多元发展及与生活的日益融合。具体表现为,美学研究手段的多元化如实证研究;美学内容的多元化,不再局限于狭窄的艺术领域,走向部门美学的研究;美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打破过去的形而上研究,走向与生产和技术结合的道路。 第一章 对美的讨论1、柏拉图说“美是难的”,你怎样理解? “美是难的”即美难以界定。其原因首先在于美的对象的复杂性,形式

3、无穷多样,内容千变万化;其次是人的复杂性,表现为人的价值的多元化,无法对人的本质做界定;再次是人的审美的变化性,对同一客体不同人不同情境会有不同的审美评价。2、略述西方“美”的概念的发展。 古希腊的美在和谐,柏拉图的美是理念的投射,亚里士多德的美是次序,中世纪的美是神的照射;英国经验主义的美在合适、圆满,法国百科全书派的美在关系,德国古典主义的美在感性认识的完善;康德的美是想像性快感,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创造美;其后,美的哲学思考被悬置。3、谈谈康德和黑格尔在美学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 康德第一次提出美的超功利性,美是无目的的

4、合目的性,第一次明确提出美是人的想像问题,不是推理判断问题。康德不仅是古典美学的代表性人物,他的许多美学思想开启了现代美学之门。如美通过形式给人以愉快等。 黑格尔是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把古典美学发展为成熟丰盈的庞大系统;同时也是古典美学的终结者,其后的美学家都从展开对他的美学批判开始新的美学探索。4、马克思主义对“美”是怎样认识的? 首先,美是客观事物的自身的一种自然属性;其次,美依存于人类社会实践,随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生而产生,随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再次,劳动创造了美,劳动不仅创造了审美客体,同时也创造了审美主体。5、现代主义美学与古典美学的根本区别之点是什么? 古典美学总是从探讨美的本

5、质开始,试图从此出发,解决美的一切问题;现代美学放弃这一努力,甚至认为这是一个假问题,只研究美的现象,解决一些具体的美学问题。古典美学偏重审美,现代美学向审丑的方向转化;古典美学主要采用形而上的方法,现代美学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6、中国古代为什么缺少对“美”的哲学思考? 从总体上看,中国人不善于形而上的思考;从习惯上看,中国人注重实用理性,不喜欢过于幽远的玄思。7、说说近百年来中国美学思想发展轨迹。 王国维、蔡元培等早期对西方美学思想的引入;朱光潜、宗白华等对西方美学思想的译介和消化;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体系及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体系;与世界美学思想的全面接触

6、与同步发展。 8、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美的特征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一般来说,具有以下特征:美是具有感染力的形象;美的功利性是潜在的;形式对美具有特殊的意义。第二章 形式美1、辩析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美的形式是指一个具体的美的事物的外在形式,是与美的内容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形式美是对美的形式的总结、概括而抽象出来的不包含具体内容的审美元素,如色彩、声音、形体等以及这些元素的组合规律。美的形式是形式美的基础,形式美对美的形式的构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说说形式美的重要意义。 形式美是最容易直觉到的美;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形式美的发展;形式美在现实生活和艺术中都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对我们构建

7、美的事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形式美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形式美根源于人类社会实践,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总结;形式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形式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形式美具有强烈的时代感。4、最美的基本图形是什么?为什么? 最美的基本图形是椭圆。椭圆具有圆的柔韧、丰满、柔和、轻盈等美感,又没有圆的浮滑、饱胀感,且线条有一定的变化,符合人的视觉快感。5、对称具有什么样的美感? 对称是自然的普遍法则。对称给我们稳定、平衡、沉静、严谨的美感,对称有突出中心的作用;对称也给我们呆滞感。6、说说多样统一法则。 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总法则或说最高法则。是寓变化于整齐。多样是指整体中

8、所包含的各个部分在形式上的区别和差异性。统一是指各个部分在形式上的某些共同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某些关联、呼应、衬托、协调关系。 有多样而无统一,就支离破碎、杂乱无章,缺乏整体感;有统一而无多样,又会使人感到刻板,单调和乏味,美感也难以持久。多样统一就能同中有异,异中求同,寓多于一,一中见多,杂而不乱,违而不犯,既不为一而排斥多,也不为多而舍弃一,而是把两个对立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从多样中求统一,在统一中见多样,追求不齐之齐,无秩序的秩序,形成高度的形式美。多样统一是自然的根本大法。 第三章 自然美1、自然美产生争论的原因是什么? 争论的根源在于对美的认识,即美的根源问题。认为美来自人的心灵的肯

9、定不会承认自然美;认为美是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的肯定会承认自然美。这是两种对待事物的立场和方法,都有自己的道理。2、谈谈自然美发展的三个阶段。 实用阶段,这是人类社会初期,此时人只认识到有用的自然事物之美;比德阶段,这是人类社会早期,此时的人类认识到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与人的品性有某种相通之处;畅神阶段,人类进入审美欣赏的自觉阶段,认识到自然的赏心悦目、畅人心神。3、说说自然在你心中的感觉。 自然可以陶冶性情;自然可以净化生命;自然可以激发爱国热情。 第四章 社会美1、社会美的意义? 是创造艺术美的客观基础;是自然美的最终根源;是美的最终目的所在。2、怎样理解人的内在品质与人的形体美之间的关系?

10、人的内在品质之美与人的形体美共同构成人之美,是人之美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可以是统一的,也可能是对立的。即有内在品质之美不一定就有形体美,有形体美不一定就有内在品质之美。在人之美中,内在品质之美占主导地位,形体美处于从属地位。当然我们希望的是它们的统一,即既有内在品质之美,又有形体之美。 第五章 艺术美1、谈谈艺术与美的关系。 美是艺术的重要特性,没有美就无所谓艺术;艺术为美而美,美是艺术追求的首要目标。2、什么是审美认识?审美认识在艺术作品中怎样体现出来? 审美认识是艺术家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审美属性的感知和理解。体现在作品中表现为艺术家选取什么样的物像去表达自己思想、情感。3、为什

11、么丑能化为艺术美? 首先,丑化为艺术美并不是说丑变成了美,而是说丑成了审美的对象。因为艺术美是艺术家的主观创造,带着艺术家的主观态度于其中,这种态度既可以是对美的赞赏,也可以是对丑的批判、鞭挞。其次,艺术美中包含着艺术家高明的创作技巧,这种技巧可以体现在美的创造中,也可体现在对丑的塑造中。4、现代艺术总的审美特征是什么?你怎样看待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多以批判的姿态出现,以丑陋的形体表现,是一种典型的审丑艺术。这是对现行制度极端不满的表现;是内心充满焦虑和痛苦的表现;也是对传统艺术无法超越而走向背叛的表现。5、试述主观性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艺术家的主观因素在艺术中起着主导和引导作用。它决定着艺

12、术家对生活的提炼和取舍;主观性使艺术家创造出比实际更美的理想形象;主观性也是艺术形象富有感染力的原因。6、你最喜欢哪种艺术形式?说说它的审美规范。 (略) 第六章 美的范畴1、优美的形式特征。 优雅的形式特征表现为柔媚、和谐、秀雅与安静。2、略述西方对崇高的认识过程。 朗吉鲁斯提出崇高的概念,主要是从修辞上说的,但强调了崇高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启蒙主义的理性和浪漫主义对新奇事物的追求为对崇高的认识提供了理论基础;博克把崇高与人的生存欲望联系了起来;康德对崇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崇高是想像力与理性矛盾斗争的结果。3、崇高的审美意义。 崇高的事物可以调节情感,消除忧郁,振奋精神的作用;也有去除

13、私欲,开阔心胸,鼓舞斗志的作用。4、试述马克思主义的悲剧理论。 悲剧是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的信号,是社会生活中新旧矛盾冲突的必然产物。“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即悲剧冲突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矛盾的反映;悲剧的结局是肯定性或具有某种合理性的社会力量遭受不可避免的损失或苦难;悲剧中肯定性或合理性的社会力量有必胜的趋势,使人产生崇高感。5、简述悲剧构成要件。 构成要件为:美的毁灭;事件发生的必然性;主人公具有某种代表性;毁灭美的力量的可憎性。6、试讨论中国文化中的悲剧精神。 特点:很早就把悲作为审美范畴;有一定数量的悲剧作品,但很少有纯粹西方意义上的悲剧作品;悲剧人物

14、的代表性和性格的坚定性不够,崇高感不强。 原因:宗法小农经济,乐天安命;儒家的礼、道家的无欲的审美心态;宗教献身精神的缺乏。 影响:清官、侠客意识;忍辱、奴才意识;缺乏崇高抗争精神;社会裹足不前,生存于更大的悲剧中而不自觉。7、试探讨悲剧的审美过程。 首先是由悲引起的痛感,在理性的作用下,我们发现这种带来痛感的痛苦并没有降临到我们自己身上,而使我们精神上仍然保持高昂;这种痛苦的极端不合理,使我们产生强烈的震撼,引发我们对不合理性抵制的,进行抗争的意志;这种意志引发我们对自身的肯定和愉悦。8、什么是喜剧?怎样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巨大的历史事变和人物第一次是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以闹剧出现? 喜剧是以笑为

15、手段对丑进行的一种轻度鞭挞。 因为肯定性力量、正义的力量往往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比较弱小,虽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总是以失败告终,表现为悲剧;而当它们第二次出现的时候,力量已无比强大,无艰不摧,否定性的力量、非正义力量已无法阻挡它前进的步伐,而成为笑柄,表现为闹剧。9、喜剧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喜剧的审美特征是“寓庄于谐”,把严肃的内容用诙谐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七章 美感1、你认为动物有没有美感?为什么? 动物没有美感。动物对外界的感知局限在固定对象上,是有限感知,而人的感知是自由感知,没有限制的对象,此其一;其二,动物没有想像力,或说想像力很弱,不能形成想像快感(美感)。 2、你认为美感的实质是

16、什么?美感是对快感的升华;美感是对美的能动的直觉;美感是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观照。3、美感的特征。 形象直接性,精神愉悦性,功利的潜伏性,想像创造性。4、美感与快感的关系。 快感是美感的初始阶段,美感中包含着快感,美感以快感为其生理基础。 快感是生理机能的欲望和冲动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快意和舒适;美感是精神性的,是审美者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情感体验,是精神上的愉悦、自由和享受。 第八章 审美心理1、审美器官与动物性器官有何不同? 审美器官与动物性器官的不同表现为:动物性器官的感觉直接限制在对象上,审美器官(人的器官)的感觉与对象保持自由的关系;动物性器官的感觉主要是感性的,审美器官的感觉既是感性的,也是

17、理性的;动物性器官的感觉是被动的,审美器官的感觉是积极的,富有创造性;动物性器官的感觉是单一的,分散的,审美器官的感觉与思维和意志相结合,具有创造的想像力;动物性器官的感觉是天生的,审美器官的感觉可以教育、训练和强化。2、试述美感的心理机制与心理过程。 概括地说,美感的心理过程包括三部分:审美直觉、审美理解和审美超越。具体说,美感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感受和直觉心接于物;2、知觉和表象初步概括和抽象;3、记忆和联想触类旁通;4、想像和幻想随物婉转,浮想联翩;5、思维与灵感沉思、观照、理解、闪光飞跃的过程;6、通感全身心融入审美欣赏中。3、略述审美心理的社会因素。 审美心理的

18、形成既有个体的心理因素,也有广泛的社会因素,其社会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时代性,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审美心理也会随其发展变化;民族性,民族的文化与居住的地域对民族的审美心理有较大影响;阶级性,审美心理的形成与个人所处的阶级、阶层、地位、经济状况都有一定的关系;审美心理还与宗教有密切的联系;最后,审美心理还与政治风向有一定的关系。4、什么是移情说?你如何评价? 移情说是由费肖尔父子提出而由立普斯创立的一个美学心理学流派。他们认为人在审美过程中,把物化成人,以人度物,设身处在物的地位,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了感觉、思想、意志,从而使人与物发生同情与共鸣,达到物我交融

19、,物我同一的境地,产生美感。简单地说,物本无美丑可言,人之所以对其有了美丑之感,是因为人把自己的情感移注到物上之后,物上倾注了人的情感。 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强调了审美欣赏中主体的主动性,但这一观点的致命弱点是不能解释形式美。5、心理分析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你怎么看? 心理分析学又称精神分析学,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美学心理学流派。他认为美感是人对性欲的想像性替代快感。艺术起源于艺术家受到压抑后产生的下意识的本能欲望。艺术是艺术家的白日梦,是艺术家没有得到满足的欲望(主要是性欲)的隐晦性表达。人们欣赏艺术作品主要也是为了隐晦地满足自己没有满足的欲望。 此一观点为我们探索美的深层心理开辟了道路,

20、但他把所有的东西都归于性,未免有些牵强和过于粗糙。 第九章 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简介1、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二个转向。 二十世纪西方的美学从传统美学的理论建构向两个方向转化,其一是从理论建构转向理论批判,即所谓的批判理论转向;其二是从理论建构向语言分析转化,即所谓的语言学转向。2、批判理论的主要特点。 (1)批判理论是关于人的科学,其人本主义的传统使之迥异于自然科学的思考;(2)批判理论是关于社会的历史科学,关注社会的历史发展和内在冲突,对现代组织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权力、资本和异化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批判;(3)在美学上,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批判立场,对社会文化中的支配和不平等现象特别关注,以及对新

21、的理想的可能性的探讨;(4)它逐步演变为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强调哲学、经济学、政治、文化和社会之间的结合。3、批判理论的主要人物及观点。 早期有齐美尔的“文化的悲剧”论,韦伯的“文化现代性的形成是文化自身合理化或自律存在的过程”。 其后,有奥尔特加的“大众”与艺术的“非人化”理论,阿多尔诺的否定辩证法和审美乌托邦,本雅明的韵味的消失。 再后是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出现。其中利奥塔的“向总体性宣战”,波德里亚的“符号的政治经济学”,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等较有代表性。4、转向语言学理论的主要人物及观点。卡西尔人是符号的动物;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的家园;维特根斯坦意义即用法;巴特语言的乌托邦;福科话

22、语即权力。 第十章 美育1、美育的任务是什么?(1)培养正确的审美观(2)培养审美的敏感(3)培养创造美的能力(4)塑造完满的人格2、如何实施美育? 美育实施的途径:在审美活动中,真善美是互相结合的,美育不但表现为真善美的统一,还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美育实施的具体途径有哪些呢 概括起来有三方面,既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1)家庭美育.家庭可以培养孩子对自然的热爱;家庭还可以培养儿童对艺术的兴趣;家庭还可以培养儿童对生活的一种审美态度.(2)学校美育.学校教育是一个人从家庭走向社会的中间环节,也是一个人接受系统教育的时期.学校是人生的重要课堂,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场所和主要途径.学校美育对于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协调发展,有着特殊的价值与功能.学校美育一般可分为课堂美育和课外美育.(3)社会美育.社会美育比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包括的范围更广,它是人生审美实践的继续和延伸,是属于整个社会,整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共同事业.社会美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两方面.社会美育的途径,大致可以分为社会文化设施的美育,社会环境的美育和社会日常生活的美育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