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04-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管理伦理整理后(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授课-04-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管理伦理整理后(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四章 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管理伦理(补充)412 企业所面临的利益集团(掌握)企业面临的利益集团主要有:1所有者企业对所有者的责任就是保护其投资并使其增值,通常表现为要实现企业的利润和发展。一般认为,企业对所有者承担的责任要重于对其他利益集团承担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所有者愿望的影响。2顾客企业兴衰成败不取决于它的利润动机,而取决于顾客或市场。顾客购买这家企业的商品或劳务,这家企业就生意兴旺。使顾客始终满意的最好方法之一是密切跟踪需求变化,从顾客切身利益出发研制其所需产品并提供良好服务。3债权人企业对债权人负有到期偿还债务的责任。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不
2、仅会影响债权人和银行的正常经营活动,而且企业自身的信用更会受到影响。因此,承担对债权人的责任,对社会和企业都是有利的。4员工企业对员工承担的社会责任是提供满意的工作和优厚的工资、良好工作条件和职业保证。实现这些目标可能是困难的事,因为情况经常变化,今天是优厚的工资,明天就可能不算优厚了。但企业不能忽视对员工所承担的责任。5政府企业在遵守国家法律、接受政府的指导和管理方面也负有社会责任。遵纪守法,照章纳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繁荣,保护生态环境,支持公益事业等,都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6社会公众使社会成为居民更好的生活场所也是企业的一个社会责任。要达到这一点,企业就必须同社会公众一起共同
3、设法解决面临的社会问题,满足社会公众对企业提供就业机会、实行清洁生产、处理污染排放、按公平合理的价格提供合适的商品和劳务的要求。企业解决社会问题的责任与承担特定利益集团的责任这两方面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因为不同利益集团对各类社会问题的解决有不同要求,所以企业解决社会问题的责任,会随利益集团的不同需要而发生变化。譬如所有者关心的主要是利润和发展;而对员工来讲,机会均等与工作环境(如减少工作岗位噪音)则是企业最主要责任;对顾客来说,保护消费者权益则是压倒一切的前提。414 企业社会责任的分类(掌握)不管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争论如何,不可否认的是现今企业,越来越重视其应负担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分类
4、有很多种方法,例如可根据一个企业所采取的社会责任行动分为八类(Modic,1988):在制造产品上的责任:制造安全、可信赖及高品质的产品。在营销活动中的责任:如做诚实的广告等。员工的教育训练的责任:在新技术发展完成时,以对员工的再训练来代替解雇员工。环境保护的责任:研发新技术以减少环境污染。良好的员工关系与福利:让员工有工作满足感等。提供平等雇用的机会:雇用员工时没有性别歧视或种族歧视。员工之安全与健康:如提供员工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等。慈善活动:如赞助教育、艺术、文化活动或弱势族群、社区发展计划等。另外,也可将社会责任依受益人之不同而分为以下两类:1对内部受益人的责任内部受益人包括顾客、员工和
5、股东,这是和企业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对顾客的责任。提供安全、高品质、良好包装及性能好的产品。对顾客抱怨立即采取处理措施,提供完整正确的产品信息或诚实不夸大的产品广告。对员工的责任。关于企业对员工的责任,法律上有许多相关的规定,如工作时数、最低薪资、工会等等,目的是在保障员工的基本人权,除了法律上保障的权利外,现代企业亦会提供员工其他福利,如退休金、医疗、意外保险等或者是训练教育补助、生涯发展之协助等,这些都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延伸。对股东的责任。企业管理者有责任将企业资源的利用情形和结果完全公开和翔实地告知股东。企业股东的基本权利,并不是要保证会获得利润,而是保证能获得公司正确的财务资料,以决定其
6、是否继续投资。2对外部受益人的责任外部受益人可分为两类,特定外部受益人和一般外部受益人。对特定外部受益人的责任。如企业采用平等雇用原则,使得妇女、残障、少数民族等成为受益人。虽然此原则已有法律上的规定,但是,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歧视女性、残障、少数民族等弱势族群者,企业机构一直扮演着主要的角色,所以现代企业应该负起此社会责任,以弥补错误。对一般外部受益人的责任。企业参与解决或预防一般社会问题的发生,常被认为是最实际的社会责任,因为这些活动使一般大众受益。例如;保护环境活动,防止水污染、空气污染,或捐赠教育机构及赞助文化艺术活动等。从上述分类可知企业的社会责任范围广泛,企业管理人应凭着诚心和决心
7、,衡量企业的能力,平衡内外利益后再估量应从事何种活动。421 管理伦理的意蕴(掌握)1管理的“人性假设”人的活动为何需要管理?从人性和人的本质角度来看,这就是一个深刻的伦理学问题。在这个意义上,管理并不是一般的组织问题、技术问题。管理过程具有深刻的伦理内涵,人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运用一定手段实施管理,目的也是服务于人。作为管理客体的人、财、物是一个统一体,其核心还是人。而且,管理之道在于用人,用人之道则为伦理。无论是企业内部管理还是社会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管理最终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必然涉及人性、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和社会进入自由王国诸如此类的基本伦理问题。具体的管理伦
8、理准则都是以这些基本问题的解决为基础的。为什么需要对人的活动进行管理?在具体的管理层面上,这被称之为管理的人性假定,即管理主体对管理对象的动机、情感、思想、行为目的、行为属性所持的看法。对人性的认识根本在于把握主体行为产生的原因,以便在管理过程中掌握行为的方向、目的和效果,最终协调、控制组织成员完成既定目标。在哲学伦理学思考的层面上,管理理论中的“人性假设”意义更为深远。在传统的人性论看来,管理是人性的需要。中国历史上的管理思想,从人性善恶争辩推论德治或法治,展示了社会管理中伦理问题的诸多方面。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人性是可以塑造的,人分等次,诸侯、大夫、家臣,父子、男女、长幼,体力劳动
9、者和脑力劳动者,各在其位,各司其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君臣父子关系符合伦理道德,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稳定。这就是一种人性化、道德化的管理思想。孟子主张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因此,人有利他本性,恶是不尽善性,利欲“陷溺其心”的结果。为此,人要寡欲诚身,自反(省)养气,以修养而成圣贤。圣贤可以把握自我,管理天下。“仁、义、礼、智”是人的“四端”。只要努力学习和修养四端,“人皆可以为尧舜”。问题在于,大人和小人有区别,劳心者和劳力者有区别,“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管理与被管理有了区别。荀子明确将人性与制度管理联系起来
10、,他主张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同“为”,形成之意,荀子性恶)。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好逸恶劳、趋利避害是其具体表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礼论)。所以,“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荀子性恶)。所以,在荀子看来,人的欲求和性恶决定着制度的起源,制度是社会管理、矫正人性必不可少的手段。制订礼仪法度,化性起伪,从善去恶。“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荀子成相)。德治和法治成为社
11、会管理的重要手段。西方管理学者在对管理实践的探讨中,1957年,美国学者麦格雷戈(19061964)在企业中人的方面一文中提出“人性假设”这一概念,各种管理理论似乎都有了人性假设的依据。“X理论”设定多数人生性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毫无责任心,工作的目的只在于实现基本的物质需要,他们期望别人领导和指挥,人成为被动管理的工具。换言之,人们追求自己的利益,人是“经济人”的角色,只要满足和实现人的利益,就能实现管理的目的。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提出以工时研究为基础,以计件工资激励工人积极性,通过任务管理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目的的管理制度。尽管泰罗也提及雇主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分享和人际关系中的友好合
12、作,甚至认为友爱、同情等道德因素是劳资之间建立友好感情的纽带,但人们仍旧把他看作是“X理论”的推行者。“Y理论”认为,好逸恶劳并非人的天性,工作可以是人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劳动报酬、工作环境等可能影响人的积极性,改善工作环境,激发人的创造性,是可以实现管理目标的。“Y理论”是以“自我实现人”为前提的。“Z理论”以人为中心,强调生产率与信任、微妙性、亲密性密切相关,突出“社会人”人际关系伦理协调,这是“伦理人”设计和人道化管理模式。国外管理理论中无论其是“经济人”、“理性人”,还是“社会人”、“伦理人”,无论是“工具人”、“决策人”,还是“动机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诸如此类的人性假设
13、模型,都有一个共性特征,就是立足于企业管理的客观需要回答管理何以必需、何以实现的问题,这些理论相继形成的思路,逐步归结到了管理的伦理思考,涉及伦理学的重要问题人性问题。 无论是具体的管理领域还是国家政治活动,其对象化的领域终究是人,是人与人的关系中人对人的管理。政治中的人性和管理中的人性,不可避免的以伦理的思考为依归。伦理的人性思考及对人性的善恶属性定位,在政治、行政、国家管理层面上成为德政仁治或是行政法治的理论依据,在企业管理层面上,有了“X理论”、“Y理论”、“Z理论”的分别。问题是,人性论本身的科学性应该受到置疑,如果人性论本身是不科学的,那么,以人性论为根基的任何管理理论也将面临坍塌的
14、可能。2管理伦理的标准管理伦理的标准由许多因素形成,如社会一般规范和价值观,个人在家庭、宗教、教育和其他组织中获得的经验,所以,管理伦理和个人伦理不尽相同。卡罗(Archie B Carroll)在其文章中提出,在管理伦理判断上,有三种主要的不同特征的经理人。第一种是不伦理的经理人。他只关心公司的收益获利率,对其他方面的期望完全予以漠视,将法律视为必须克服的障碍。在做决定时只考虑“我们的行动与决定是否能赚钱”而对其他事完全不关心。第二种是伦理的经理人。伦理的管理人也希望成功,但他们的行动、决定都在伦理的范围之内,并且寻求一个公平、公正的方法。第三种是处于伦理与不伦理之间的经理人。有些经理人做决
15、定时并不考虑伦理道德的问题,他们认为伦理道德应该用在生活其他部分上,而非商业生意上。另有部分经理人在做决定时,完全未注意到所谓的伦理不伦理或道德不道德的问题,此类经理人通常将追求利润视为目标,以他们的期望任意行为,很少会注意到他们的行为是否会影响他人,除非受到外来的压力或强烈批评。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西方很多企业都在加紧建立员工行为准则,制订伦理培训计划。到90年代中期,已有60的公司建立了自己的行为准则,在财富500强中,95的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伦理规范,像惠普这样的企业,更是主动按照一定的模式完成管理伦理报告。管理伦理问题实际上是一般伦理原则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应用问题,其中心任务是对
16、管理制度进行伦理批判,由此得出凡是从事企业经营活动的人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因此,管理伦理属于制度伦理,和个人伦理还不是一个范畴。企业需要管理伦理来限制不道德的工商活动和利益冲突。管理伦理有两个根本准则:一个是高效率地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另一个是企业应尊重所有参与者和相关者的权利并遵循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当然,上面的管理伦理准则是逻辑上的分类。更实际地看,企业整体的道德责任主要包括:公平对待供应商和竞争者(公平买卖、对投标者一视同仁、诚信、公平竞争),为自己的产品对消费者负责(安全、质量有保障、价格合理等),为自己的行动向一般公众或社会负道德责任(防治污染、纳税等),另外,企业还对其员工
17、负有道德责任。为了实现企业整体道德责任,公司的各级员工不仅要完成本职工作,更要使各级成员承担各自的道德责任。比如,对董事会成员来说,他为做出的决策或应当做出决策而没有做决策负道德责任。对经理人员而言,首要道德责任是对董事会负责,诚实而有效地管理企业。企业管理者还对员工负有道德责任,公平地雇佣员工,平等对待员工,给予公平的个人发展机会等等。422 管理伦理的原则(掌握)每个人的伦理标准不同,而且很难替每种状况订下准则。但仍有一些共同的原则协助经理人在做涉及伦理的决定时作为依据。如美国Lummins引擎公司曾发给员工一份伦理规则,作为员工遵守的依据。其中包括:遵守法律;诚实公平并正确地说出事实;公
18、平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关心关心公司的行动是否影响到别人,并尽可能使这些影响成为有益的;鼓励尊重他人,即使失去了生意也一样。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以及管理集体和管理个体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则:1信任,尊重,关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伦理准则有效的管理不仅要发挥管理者的能动作用,而且要充分发挥被管理者的能动作用,管理者关心下属,满足下属的需要,不仅是一种伦理要求,而且是维持组织机体正常运作的生命线。信任。人类普遍具有获得信任的心理需要。在组织中,对被管理者的信任可由管理者通过自己积极的行为表现出来;布置任务时充分信任其能力;下属言行正确而有意义时,给予关注与采纳;言行不太合适或者犯错时,要给予善意的
19、批评,提供改正错误的机会与发展个人特性的机会。尊重。对被管理者的价值才能充分肯定。任何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自己的才能能得到同事和管理者的肯定,工作成绩能得到组织的确认,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始终信任、理解部下,遇事多和部下商量,以改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关键时刻必须要有为部下做出牺牲的精神。关心。对下属重视与爱护,将人或事放在心上,建立相互信任的气氛和尊重下属、重视人的个性和需要、重视人际关系的伦理倾向。注意下属的情感等问题,不能只看自己的利益,这样的功利主义后果极其严重,对于工作人员的纠纷不主动加以制止,有损管理者的道德形象。2权利,公平,民主管理集体主体和个体主体的伦理
20、准则权利。无论参与管理活动的行为主体或处于管理活动中的人有什么样的背景条件,都应按一定的管理规则和程序开展管理活动,同时不能预设对某些有利或不利的管理行为规范和准则。组织应对成员一视同仁。这些权利包括:与工人有关的权利,自己的隐私权利,保障安全以及享有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的权利,机会平等的权利。公平。充分尊重组织成员的平等性,给组织成员提供公平机会。民主。让组织成员也有机会参与管理,对全体组织成员提供一种满足自我实现的机会,因此影响为组织服务的动机。423 领导伦理(掌握)领导伦理的发展可以上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伦理的意思是习惯、行为和性格。伦理涉及个人或社会认为是合适的、合乎需要的那些
21、价值观和理论观。伦理涉及个人的动机和德行。伦理给人们提供了一套规则系统,在具体情境中判断是非善恶。不管是内隐还是外显,领导者的决策和行为方式都要受到伦理的指导和制约。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描述,有伦理的人应当具有以下美德:勇气、节制、宽容、自我控制、诚实、好交际、谦虚、公平、正义。通过从童年到成年的长期反复练习,美德就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人格的一部分。从说真话开始,人会变得诚实;从施舍穷人开始,人会变得仁爱;从公平待人开始,人会变得公正。我们的美德表现于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又证明了我们的美德。领导者在道义上有尊重追随者的人格尊严的责任,要把他们的每一个当作独立的人来尊敬。这里所说的尊敬人是指领导者要
22、密切关注追随者的兴趣、需要和他们所关心的事情。领导工作的本质把领导者们放在了一个特殊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他们有很多机会、有很多有效的途径来影响别人。伦理是领导过程的核心。领导者要努力建立和强化组织的价值观。每一个领导者都具有不同的领导哲学和观点。所有的领导者都有自己的日程表,有一整套观念、计划、价值观、理念以及他们希望立即端上台面着手解决的问题。领导者所倡导的价值观对组织的价值观有重大的影响,而且由于他们的权力和硬性力,领导者在建立组织的伦理氛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领导者要用信任、培养和移情来营造让追随者受到支持的环境。在这样的支持性的环境中,追随者在面对难题时才能获得安全感。领导者的职能在于帮助其追随者努力奋斗,以适应环境变化并促进个人成长。要做领导者,首先要做一名公仆。公仆式领导者有责任关注弱势群体,要同等看待他们。公仆式领导者尽可能少地使用职务赋予他的权力,尽量不去控制别人,而是把权力交还给被领导者。公仆式的领导者十分珍惜每个人对社区生活的介入。因为在社区中,人们能充分地体验尊敬、信任和个人的力量。领导伦理的原则是:尊敬人;团队建设,伦理领导,服务他人;显示诚实,表现公正。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