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复习知识点(共2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复习知识点(共22页).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复习知识点(1)第1节:概述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教程第56页-57页)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一门学科。(识记)2.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识记)3.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的研究。参考概念:沈德灿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侯玉波,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
2、,P2)。参考书:侯玉波,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P2章志光,金胜华,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P12-22。知识点: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1.社会行为2.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要点:社会行为(领会)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与个体的习见行为,以及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状况。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其意义是,行为是个体
3、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知识点:社会心理3.宏观的社会层面学的研究范围(详见教材57页)1.微观的个体层面2.中观的群体层面情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教程第57页-60页)知识点: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即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及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识记)知识点:哲学思辨阶段知识点:经验描述阶段知识点:实证分析阶段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程第60页-64页)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详
4、见教材60页)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论结合实际原则4.伦理原则要点:伦理原则(识记)1.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的措施和步骤;2.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3.在研究进行前,研究者应向被试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其同意参与;4.在特殊情况下的欺瞒须经批准,并在事后向被试说明,求得理解;5.被试有退出研究的自由;6.对被试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其同意。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详见教材60-63页)1.观察法(应用)2.调查法(应用)3.档案研究法4.实验法要点:观察法(领会)(详见教材60-61页)1.自然观察: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
5、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2.参与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种观察叫参与观察。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要点:调查法(应用)(详见教材61-63页)1.访谈法: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资料的方法叫做访谈法。(1)特点(2)分类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前者是标准化访谈,即按统一要求,依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进行的正式访谈;后者的访谈提纲是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者可视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与调整。结构访谈的优点是结果易于统计分析但灵活性较差。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前者是面对面的访谈;后者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的,常见的有电话访谈等。直接访谈不
6、仅能获得言语信息而且还能得到非言语信息,因而有助于对结果的解释与分析,但这种访谈对访谈者的要求较高,花钱较多;间接访谈的优点是,搜集资料用时相对较少,花费较小。(3)访谈过程与技巧准备工作接近被访谈者应对拒绝的技巧谈话和提问的技巧追问技巧2.问卷法(1)特点标准化程度较高,整个过程严格按一定原则进行从而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主观性及盲目性;收效快,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2)类型(3)问卷的结构(4)问卷设计的原则要点:问卷设计的原则(识记)目的性原则设计问卷时要明确并紧密围绕研究目的。全面性原则设计问卷时要全面考虑问卷内容的构成,在提问语句及答案设计中要尽量穷尽相关内容。非歧义性原
7、则设计问卷要使被调查者能正确理解,避免出现歧义。非暗示性原则设计问卷时,调查者力求避免对被调查者的暗示与诱导。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教程第64页-68页)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详见教材64页)1.社会学习论2.社会交换论3.符号互动论4.社会认知论及场论5.精神分析论要点:社会学习论(领会)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叫社会学习论。行为主义主要的理论假设是,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1.简史社会行为(识记):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与个体的习见行为,以及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2.学习的机制3.
8、观察学习要点:社会交换论(识记)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符号互动论(识记)主张从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研究人类群体生活德,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社会认知论及场论(识记)强调个体认知过程在其行为中的重要性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社会认知论的基本观点主要是,个体并不是被动面对客观世界的各类事物,而是把自己的知觉、思维和信念组织成简明的有意义的形式。无论情境怎样复杂,人们都能把某种意义赋予它。这种组织、认知和解释,对个体在社会情境的行为影响很大。精神分析论(识记)奥地利著名学者弗洛伊德在治
9、疗神经症及精神病的临床实践中创立的一种学说,后来发展为一种强调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的理论,亦称深层心理学。要点:紧张与冲突(领会)心理生活空间中,一个区域处于与周围区域相对平衡的状态称作紧张;冲突是“近乎相等的强场力的对立状态”。如果内外刺激使某一区域平衡状态被打破,个体为恢复平衡,在心理生活空间寻求满足需要的目标,释放能量,驱动行为达到目标。如目标能满足需要是正诱发力,使个体趋向目标;反之则为负诱发力,使个体回避目标。冲突有三种类型即双趋冲突,双避冲突与趋一避冲突。人格结构(领会)三个层次:本我、自我与超我。本我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构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自我介于本我
10、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超我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的作用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在正常情况下,三者相对平衡,个体能得以适应环境和现实。第2节:社会化与自我第一单元社会化(教程第69-71页)知识点:社会化概念(识记)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它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有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社会化过程,
11、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代观点则主张,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再社会化(识记)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其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知识点:社会化的内容(识记)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3.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4.培养社会角色知识点:社会化的条件(识记)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会化最好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2.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知识点:社会化的载体(识记)1.家庭2.学校3.大众传播
12、媒介4.参照群体知识点:政治社会化知识点:道德社会化(领会)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它有三个方面:1.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这是道德中的认知成分。皮亚杰认为,道德判断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2.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的形式可能是直觉的体验,也可能是形象的体验亦可能是深层体验。道德情感的内容是指爱国情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正义感等。3.道德行为:个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高水平的道德行为来自道德习惯的养成。知识点:性别角色社会化(识记)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期待与认同、模仿的机制实现的。知识点:语言社会化(识记)个体社
13、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语言是人们相互理解的手段,个体掌握一种语言后,才能接受社会习俗和态度,并以此塑造自己的人格。语言是个体联系他人与社会的纽带;同时,语言集中反映了文化,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因为语言中蕴含的知识、规范与观念必然对掌握这种语言的个体产生深刻的影响。语言社会化在个体社会化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教程第71-73页)知识点:社会角色的概念(识记)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在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个体都在此舞台上扮
14、演一定的角色。人们在社会互动中演戏和表现自己,把握自我形象,达到一定目的。知识点:社会角色的分类知识点:角色扮演过程(识记)1.角色期待个体承担某一角色,首先遇到的是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如个体偏离角色期待可能招致他人的异议或反对。2.角色领悟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是按他人的期待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自己来进行的。3.角色实践角色期待与角色领悟的发展是个体实际表现的角色。知识点:角色失调(领会)个体在角色扮演中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效。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第三单元自我、身份和自尊(教程第73-76页)知识
15、点:自我(详见教材73页)1.自我的概念;2.自我的结构;3.自我概念的功能;4.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5.自我概念的测量;要点:自我的概念(识记)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镜我(领会)自我概念是他人判断的反映。我们所隶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自我概念是个体认为他人是如何“看”我的。要点:自我的结构(识记)(详见教材73页)1.物质自我物质自我是其它自我的载体。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2.心理自我心理自我是个体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及人格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3.社会
16、自我社会自我处于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即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又被其意识到)的层面;4.理想自我个体期待自己是怎样的人,即在其理想中,我该是怎样的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往往是个体行动的原因。5.反思自我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这是自我概念反馈的层面。知识点:身份(详见教材74页)1.身份的定义2.身份的特点要点:身份的特点(识记)1.客观性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这种地位是他人与公众认可的,因而是客观的;2.主观性身份以自我概念为表现形式,因为自我概念可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身份的意识;3.多重性个体在社会中往往具有许多身份,因
17、为每一个体都有一个以上的社会地位;至于个体的处境的多重性更是显而易见的;4.稳定性某些身份如出身、民族、性别等是终生不变的;有些社会身份在一定时期也是相对稳定的。身份的稳定性对个体的心身健康与行为一致性是很重要的。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个体的社会地位往往有较大改变,个体可能失去自我。如失去时间较长,程度较重,对其心理健康是有害的;5.契约性现代社会,特别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社会,身份是一种社会契约,它所规定的权利、义务个体应予履行。知识点:自尊(详见教材75页)1.自尊的概念;2.影响自尊的因素;3.自尊的测量;要点:自尊的概念(识记)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18、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要点:影响自尊的因素(识记)(详见教材73页)1.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影响以下亲子行为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高自尊:对孩子表现出慈爱、有兴趣、接受与卷入;对孩子的要求,前后一致,双亲一致;尊重孩子,给予一定的自由;说服而不是体罚孩子。2.行动表现的反馈特别是成功行为的反馈可提高个体自尊水平。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选择那些适合个体,能取得成就或成功的活动,因为这些活动能使个体获得的行动表现是正反馈,有益于增加尊。4.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在社会比较中如何选择坐标系是极重要的。根据相似性原理,选择地位、身份相似的人与之比较,将使个体处于恰当的位置,会增加自
19、尊。第3节:社会知觉与归因第一单元社会知觉(教程第76-78页)知识点:社会知觉(识记)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的含义有所不同。后者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自己的客观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不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前者则包括整个认知过程,既有对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格特征的了解以及对其行为原因的判断与解释。知识点:社会知觉的原因1.对他人表情的知觉2.对他人人格的知觉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4.对行为原因的知觉知识点: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1.认知者的经验2.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3.认知者的情绪要点:图式(识记)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它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解释作用,如
20、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图式的作用:1.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个体知觉他人,所看见的是其想看见的东西,即用图式解释知觉对象;2.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个体知觉他人,往往与图式有关的信息处于注意中。对注意对象的选择,认知者未必能意识到。3.影响记忆个体知觉他人能记住的,是其以前知道的东西。4.影响自我知觉认知者如果建立了自我图式,就会据此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自我图式是个体在已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认知。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整饰(教程第78-80页)知识点:印象及其形成的概念知识点:印象形成的效应要点: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识记)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
21、重要作用。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也较大,因为它在时间上离认知者最近故称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理解、组织有较强的定向作用。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完成的。要点:光环效应(识记)在第一印象形成中,认知者的好恶评价是重要维度。人们初次相见,彼此最先作出的判断是相互喜欢与否。个体对他人所作的好恶评价极大地影响对他人的总体印象。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其它品质。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套在其上,使他的其它品质也因光环影响反射出类似色彩。如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会
22、对他的人格品质倾向于肯定评价。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要点:刻版印象与定型(识记)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版印象。这是社会知觉中表示凝固性与偏向性的概念。如果刻板印象是针对某一群体成员则称定型。对某一群体成员特征的认知,带有价值倾向的概括化印象即是定型。刻板印象与定型的积极作用是使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其消极作用是容易形成偏见。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定型往往具有负面性质,会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知识点: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1.加法模式2.平均模式3.加权平均模式知识点:印象整饰(领会)1.印象整饰的概念2.印象整饰的作用3.印象整饰的策略要点:印象整饰
23、(领会)印象整饰,亦称印象管理。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他人印象符合个体期待。印象整饰与印象形成的区别是,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而印象整饰是信息输出,是对他人印象形成施加影响。第三单元归因(教程第80-82页)知识点:归因(领会)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知识点:行为原因的分类(识记)1.内因与外因个体实际归因时,首先注意的是内因与外因。前者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如将行为原
24、因归于个人特征,称为内归因;行为外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工作任务难度。如果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可称之为外归因或情境归因;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之发生并非由内因和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综合归因。2.稳定性与易变性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均有稳定性和易变性因素。如人的情绪易变,而人格特点、能力则会在长时间保持稳定;在外部条件中,工作性质与任务难度相对稳定,像气候条件则易于变化。3.可控性个体能否控制其行为的动因。如果是可控的,表明个体可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其结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可作出不同预测。如果行为动因是不可控的,如智力因素、工
25、作难度等,那么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其对未来行为的预测相对准确。知识点:控制点理论(识记,领会)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观点。认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对某些人来说,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所以他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发展与结果的进行控制。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人之内部,称为内控者。另一些人认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状况,而个人努力是无济于事。这类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控制点在个人之外部,称为外控者。由于内控
26、者与外控者理解的控制点来源不同,因而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也不相同。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而外控者看不到个人努力与行为结果的积极关系,面对失败与困难,往往推卸责任于外部原因,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企图寻求救援或是赌博式的碰运气。他们倾向于以无助、被动的方式面对生活。显然这种态度与行为方式是不可取的。知识点:归因原则(识记)1.不变性原则2.折扣原则3.协变原则要点:不变性原则(识记)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归因时,通常使用不变性原则,就是寻找某一
27、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如果某特定原因在许多条件下总是与某种结果相联,如果特定原因不存在,相应的结果也不出现。这就可把特定结果归结于那个特定原因。不变性原则的思想方法是科学的,用这种方法可找到某种行为或其结果的关键原因。要点:折扣原则(识记)这个原则是归因理论的另一个主要研究者凯利提出的。他认为,如果也存在其它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在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打了折扣。当一种结果是由一种以上原因引起的,将其归结于某一特定原因时显然需要谨慎行事。要点:协变原则(识记)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所有信息中去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是否由于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而产生的。凯利指出,一种效应
28、会被归因于效应发生时发生,而效应不发生时也不出现的条件。我们可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归因:刺激客体维度、行为主体维度以及背景维度。因此凯利的归因理论也称作三维理论。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三种信息:1.特异性信息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反应;2.共同性信息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3.一致性信息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个体从以上三方面信息的协变得出结论。知识点:影响归因的因素1.社会视角的影响2.自我价值保护第4节:社会动机第一单元概述(教程第83-84页)知识点:社会动机的概念(领会)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
29、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由人的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人的社会动机是其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知识点:动机过程(识记)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动机过程。知识点: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调节功能知识点:动机的分类1.按性质可分为自然动机与社会动机。2.按作用可分为优势动机和非优势动机。3.按个体是否意识到可分为清晰动机,自觉程度较高;模糊动机是无意识的。知识点: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识记)倒U型曲线动机引发与维持活动,但其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一般说来,动机强度
30、与活动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活动效率最高,动机水平过低与过高,均导致活动效率下降。第二单元社会动机与社会行为(教程第84-88页)知识点:亲合动机(领会)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合即合群,是人际吸引最低的层次。1.亲合起源于依恋2.亲合的作用3.影响亲合的因素要点:亲合起源于依恋(识记)人是一种群居的社会动物。合群在个体的早期表现是亲子间的依恋,即婴儿对双亲的出现有积极的反应,愿意和父母在一起。惊慌不安时寻找父母,双亲在场便减少这种不安状态。依恋的产生有先天因素的影响,例如婴儿的哭和笑都是不经学习就会的先天行为。哭和笑有助于依恋的形成。另一方面,双
31、亲的出现使婴儿微笑,停止哭泣,这本身是一种强化。没有这种强化,双亲也难于有对婴儿强烈的亲子依恋。因此,可以说某些先天行为模式是依恋的基础,通过亲子间的相互强化,这些模式得以发挥作用。要点:影响亲合的因素(识记)1.情境因素群体在面临外界压力的情境中,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悲惨情境也能刺激人们的亲合动机。对社会隔离(剥夺)者(如单独关押的犯人、遇难船只的幸存者、探险家)的研究表明,他们由于较长时间的独处,缺乏亲合,往往产生某些心理障碍和精神症状。2.情绪因素从亲合产生的心理背景看,亲合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焦虑是非现实
32、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这是因为在焦虑状况下,与他人在一起不但不能减少焦虑,还可能增加。3.出生顺序它是影响亲合的一个重要因素。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而且是按出生顺序递减。这可能是因为在多子女家庭中,双亲对第一个孩子关心照料更多,其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的缘故。知识点:成就动机(领会)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即个体在广泛背景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1.成就动机的重要性2.抱负水平3.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要点:抱负水平(领会)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抱负水平代表个体的一种愿望,与个
33、体实际成就可能有差距。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如遇事想做、想做好、想超过他人的,其抱负水平高;对自我能力的估计与个体已往成败经验有关,成功经验可提高抱负水平,失败经验则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知识点:培养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识记)成就动机是习得的社会动机,在培养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即家长对其子女的自律训练越严格,他们的成就动机就越强。合谐的家庭氛围,指导、劝告式的引导使儿童的成就动机发展较好,儿童对成功的追求热情较高;而过度管束和限制使儿童独立性发展较差,往往成人后缺乏创造性和竞争力,因为他们缺
34、乏成就需要;因此,从小就应培养儿童的成就感,这是自我实现者高峰体验的基础;2.社会环境的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影响。麦克利兰研究并测量了三十多个国家儿童读物中的故事内容所表现的成就动机,认为一个社会形成的高成就动机氛围有益于个体成就动机的提高。知识点:侵犯1.侵犯的构成2.侵犯的原因要点:侵犯的构成(领会)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伤害行为包括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侵犯动机即侵犯意图,是侵犯行为的原因;社会评价指的是,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侵犯具有反社会性质;维持社会规范与准则的侵犯是亲社会性质的;此外,还有介乎二者之间的侵犯,即被认可的侵犯。广义的侵犯包
35、括以上三种情况,而狭义的侵犯专指反社会的侵犯。知识点:侵犯的原因(识记)1.本能论的解释2.挫折侵犯学说3.社会学习论的观点要点:挫折侵犯学说(识记)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又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挫折侵犯学说最初由多拉德等人提出。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存在为条件”。这种学说有三个主要观点:(1)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3)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后来,许多学者对这一学说提出修正。米勒
36、指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伯克威茨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与侵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知识点:利他1.利他的性质2.利他产生的条件3.对利他行为的解释要点:利他(领会)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的行为。第5节:态度第一单元态度形成(教程第88-90页)知识点:态度的概念(领会)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它具有评价性。内在性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对象性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
37、稳定性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易随便改变。1.态度的成分2.态度与价值要点:态度的成分(识记,领会)1.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判断与评价;2.情感成分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反应或情感体验;3.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以上三种成分的英语词首分别为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因而对态度的三成分说有人称其为态度的A、B、C模式。一般地,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往往决定行为倾向。知识点:态度的功能1.工具性功能2.自我防御功能3.价值表现功能4.认知功能知识点:态度的维度1.方向即态度指向
38、,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是否定指向。在态度测量中大多涉及这个维度。包括是与否、赞同与反对、接纳与拒绝、喜欢与厌恶等;2.强度即态度方向的程度。大多数人格量表涉及的是态度强度的测量;3.深度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4.向中度某种态度在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5.外显度个体在某一态度上的外显度是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的外露程度。知识点:态度的形成(识记)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一)服从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服从是表面的、暂时的;(二)
39、认同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在认同阶段,个体虽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但已超脱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于对象。在这一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三)内化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过程,其中情感成分是中介因素,认同基于情感上的喜欢。而内化过程是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个体态度的形成,从服从到认同,再到内化成为稳定性的心理倾向,不易改变。第二单元态度转变(教程第90-92页)知识点:态度转变模型(识记)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提出
40、一个态度转变模型。(一)传递者1.信息的传递者其威信、与接受者的相似性都会影响他提出的信息的说服效果。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的相似性越大,说服的效果越好。2.说服的意图如接受者认为传递者刻意影响他们则不易改变态度;但如果他们认为传递者没有操纵自己的意图,心理上没有阻抗,对信息的接受较好,易于转变态度。3.说服者的吸引力接受者对高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因而容易接受他的说服;(二)沟通信息1.信息差异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传递者的威信较高,这种差异越大,引发的态度转变就越大;如传递者威信低,这种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改变也较大;2.畏惧它与态度转变的
41、关系不是线性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但是,如果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心理防御以至否定畏惧本身,结果却只能是态度转变较少。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3.信息倾向性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说服效果较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三)接受者1.原有的态度与信念已经内化了的态度作为接受者信念的一部分,难于改变;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改变;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自尊较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改变态度,社会赞许动机的强弱也是影响态度转变的因
42、素,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众影响,易于接受说服;3.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四)情境态度转变是在一定背景下进行的,以下情境因素会影响态度转变。1.预先警告它有双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预先警告可促使其态度改变;但预告也可能有抵制说服的作用,例如,预告与接受者的利益有关时往往使其抵制态度转变。2.分心它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注意,将会减弱他对说服者的防御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转变;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到沟通信息则会削弱说服效果。3.重复沟通信息重复频率
43、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效果均不好。知识点:态度转变理论(一)海德的平衡理论(二)认知失调论(三)社会交换论要点:社会交换论(识记)这种理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周密计算的选择者。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个体选择何种态度取决于这种态度能使其获得什么,失去什么,总收益如何。但是个体并非永远是理智计算的决策者,而且个体对这种精确的计算过程也未必意识到。第三单元态度测量(教程第92-93页)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