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民族风情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280909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民族风情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黑龙江民族风情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民族风情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民族风情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黑龙江民族风情园建设项目建议书.精品文档.黑龙江民族风情园建设项目建议书黑龙江广力民族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二一五年二月八日)目 录一、项目概要.2二、项目申请理由和条件.2(一)项目区概述.2 1、项目区所在村基本情况.22、项目区所在镇基本情况.3(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 1、我省少数民族风情文化是龙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2、我省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保护和抢救工作刻不容缓.43、繁荣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文化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5(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5 1、项目区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十分便利.52、项目区境内气候温和,是度假、休闲、养生之

2、地.63、项目区所独有的生态功能适宜民俗旅游发展.6(四)市场分析.7 三、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8(一)项目规划原则与思路.8(二)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81、民族风情展示区.82、民族风情广场.93、湿地和滩地项目.94、七星岛水面项目.105、冬季冰雪旅游项目.106、绿色瓜果蔬菜采摘区.107、旅游综合服务中心.108、其它配套设施建设.11 四、项目申请依据.11五、项目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11六、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11、一期工程.112、二期工程.113、三期工程.12七、项目综合效益分析.121、经济效益.12 2、社会效益.12 3、生态效益.12 黑龙江民族风情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3、一、项目概要1、项目名称:黑龙江民族风情园建设。 2、项目实施单位及法人代表:黑龙江广力民族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宋广君。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4、项目建设地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巨源镇松花江村。 5、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建设规模为总用地面积45万平方米,内容包括民族风情展示区、民族风情广场、湿地和滩地项目、七星岛水面项目、冬季冰雪旅游项目、绿色瓜果蔬菜采摘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其它配套设施建设。6、项目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其中申请省、市财政扶持资金1500万元、公司自筹资金3000万元。7、项目建设期限:三年(2015年5月2018年6月)。二、项目申请理由和条件

4、(一)项目区概述 1、项目区所在村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地点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巨源镇松花江村,距离哈尔滨市东20公里。项目区位于松花江村东部,拟建设规模为总用地面积45万平方米,其中湿地面积42万平方米、陆地(坝外地)面积3万平方米,水、陆之间以*坝相隔。整个项目区濒临江水,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和景观开发潜力。项目区所在的松花江村位于巨源镇东部,距镇中心5公里,辖西朝鲜屯等7个自然屯、有492户、2126口人,其中包括朝鲜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人。全村有耕地面积1.2万亩、林地*亩,种植业以水稻、玉米、蔬菜为主,辅以水产养殖、精细加工等,全村人均纯收入*元。位于松花江村附近的七星岛风景区面积2

5、5万平方米,旅游总资产1200万元。2、项目区所在镇基本情况项目区所在的巨源镇位于哈尔滨市区东北25公里处,距离道外区东北38公里,东靠阿城区蜚克图河与宾县糖坊镇一河之隔,南与道外区永源镇接壤,西与道外区民主乡毗邻,北至松花江南岸与呼兰区腰堡乡隔江相望。地理坐标为北纬4556、东经12858,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丘陵,海拔在138183米之间,是永源丘陵向北延伸的丘陵地带;北部低洼,海拔在114120米之间,是松花江中游冲击平原,沿江地带是沼泽和草原。巨源以农业、渔业为主,被誉为“黑龙江省淡水人工养鱼第一乡”。镇辖2个社区、7个行政村,54个自然屯,总人口32311人,其中农业人口27720人

6、。全镇幅员面积2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2万亩、草原面积8万亩、沼泽面积1.5万亩、鱼池面积1.8万亩、林地面积1万亩。辖区内有巨源湿地风景区、大金水寨风景区、月亮湾风景区、七星岛风景区、女真民俗博物馆、金代古城遗址公园、知青山庄风景区和小白鱼泡风景区,其中滨江湿地、白渔泡湿地公园等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项目区所在的滨江湿地是哈尔滨沿江旅游带开发的重点,是哈尔滨松江湿地的核心地块,也是松江湿地景观最为优美的区段,具体包括道外区巨源镇和民主乡沿江湿地、堤顶路东南侧外围区,有100 多平方公里的沿江水上生态湿地保护区。湿地内有万亩蒲田、成片菱角塘,栖息着灰鹤、白鹳、江鸥、野鸡、野鸭、大雁、钓

7、鱼郎等近百种野生珍稀鸟类和多种野生鱼类。水域景观丰富,沼泽、滩涂、水面、潭池星罗棋布,湖湖相扣,景象壮观。这里是城市市民水上活动、湿地观光的绝佳场所。(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所在的巨源镇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独特的“大金”等民族文化,目前民俗文化只整理了一部分,还有更多民族民俗文化没有得到展示和整理,这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民俗文化建设必然要依托有形的载体,通过黑龙江民族风情园项目建设,来传导理念、传承底蕴,对于繁荣发展我省少数民族风情文化具有重要意义。1、我省少数民族风情文化是龙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的边境省份,有包括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鄂温克、锡伯、柯尔

8、克孜、赫哲、鄂伦春10个世居少数民族在内的53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总人口近200万人。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黑龙江地区以达斡尔族、赫哲族等为代表的世居民族与汉民族一起创造了灿烂多彩的地域文化,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龙江文化的内涵,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绚丽的瑰宝。抢救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文化多样性的基因,也就是留下民族精神的根本。 2、我省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保护和抢救工作刻不容缓。民族风情文化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黑龙江地域现存文化如不尽快将保护措施落实,很可能就永远失去。黑龙江地域少数民族中的五小民族如鄂伦春、赫哲族、柯尔克孜族、鄂温克族、锡伯族等民族由于人口少

9、,在历史上没有建立过地域广大的政权或王朝,其文化影响力有限,当弱势文化与主流文化相遇时就会存在文化趋同与潜移的倾向,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同时,由于这些民族风情文化是与他们生存方式相连的,伴着农耕、渔猎文化的衰落,依附其上的文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环境。满族与蒙古族虽然建立过庞大的政权,在一定时期成为了主流文化,但在漫长的历史民族融合中,与汉文化相互作用与影响,民族文化间的差异日趋缩小,民族融合使民族文化、民族特征已没有了明显差别。现在,在偏远地区,有特色的民族风情文化偶尔还可以看到,而在大多数城镇与交通便利的乡村,民族风情文化特色正逐渐淡化。这样的现实问题,使民族风情文化的保护刻不容缓地提到日程上

10、来。3、繁荣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文化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龙江文化建设工作,并做出了“文化兴省”的重要战略部署,明确了我省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之下,挖掘、抢救黑龙江本土少数民族资源,具有其积极且深远的意义。2011年,省政府提出要加大对少数民族文艺团体、图书馆、博物馆的建设扶持力度,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强化征集、展览少数民族文物的手段与条件。加快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旅游的保护开发工作,推进我省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赫哲族文化生态区的建设工作。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具有

11、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的保护、开发、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和乡村特色旅游。争取我省民族地区更多民族风情文化旅游项目进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规划,打造一批民族风情文化旅游精品,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因此,通过黑龙江民族风情园项目建设,收集和整理民族风情文化,挖掘和保护民族历史,并将其作为民族文化宣传、教育和传承的基地,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事业,是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也是符合当前国家、我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政策的。(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黑龙江民族风情园项目整个景区处于巨源镇所辖的滨江湿地范围之内,其优越的地

12、理条件、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具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独特优势。 1、项目区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巨源镇坐落在松花江南岸的冲击平原上,素有“塞北江南,鱼米之乡”之称。境内河流有松花江和蜚克图河两条,江河在境内流经总长为150公里。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为全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提供了充足的地下水资源。2015年,省、市政府有关部门将松花江作为发展水上养殖的基地。以此为契机,道外区正全力打造大滨江湿地品牌,已相继拓宽改造沿江景观路、哈东路、东巨路、水泥路、新建小白渔泡支路,将建成大滨江湿地路网体系。游客去滨江湿地,可通过陆路或水路到达。陆路可以从市区由新修的堤顶路和东

13、巨路到达滨江湿地,约半小时路程;也可以在道里区九站码头,乘船直接抵达滨江湿地,约1小时路程。全镇交通便利,道路格局呈网状,是哈尔滨市与外市县物流集散的枢纽。全镇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可为黑龙江民族风情园项目建设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2、项目区境内气候温和,是度假、休闲、养生之地。松花江村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而且境内气候温和,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日照*小时,年降雨量*毫米,平均海拔*米,适合发展成为旅游度假、休闲养生之地。项目建成后,可让人有种身在北方,却能体验到江南水乡的奇异感,使人远离市井尘嚣,心情舒展愉悦,更能感受身处闹市,心在桃源的另类境界。3、项目

14、区所独有的生态功能适宜民俗旅游发展。湿地作为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城市景观单元中最重要的近自然空间,构成城市景观中的斑块和廊道。项目区所在的巨源镇辖有湿地面积64平方公里,是我国北方地区面积最大、景观最美的湿地之一。它具有供应水源、提供绿地、保护环境和开展旅游娱乐、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生态功能,可丰富城市景观多样性和城市物种多样性,更适宜于民族风情园的项目建设。综上,项目区有独具特色的资源禀赋,加之浓郁的原生态民族风情,开发条件成熟,便于发展乡村旅游,并且顺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符合国家、省、市提出的文化旅游开发扶持政策,更符合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所以开发民族风情园建设

15、项目是十分必要,也是切实可行的。(四)市场分析 从当前国内、国际市场上看,民俗旅游发展前景广阔。旅游业是20世纪发展最快的产业,中国未来10年旅游及旅行业前景十分乐观,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各国都在以本国的资源优势、项目特色优势吸引游客,争夺游客,在国际旅游业激烈竞争趋势下,旅游业必须走创新之路,才能有条件参与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黑龙江民族风情园打造的是哈尔滨市周边及松江湿地旅游景区的配套设施,是一个集餐饮购物、休闲娱乐、展览展示、演艺观赏等为一体的综合型乡村游乐园,着重体现我省本土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以满、朝鲜、达斡尔、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餐饮、文化、民俗为载体,集中展示各

16、民族的生活习俗、原生态歌舞、民间工艺等,让游客集中体验多民族的原生民俗文化形态,将成为哈尔滨市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能够很好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南北城乡等旅游资源特征相差悬殊,因此形成了旅游客源市场相互吸引的态势,而北方以其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南方游客及港澳台地区的游人。随着国民旅游意识的增强,公共假期的延长,国内假日旅游方兴未艾,大众化的旅游日益普及,国内旅游市场更加广阔,将为黑龙江民族风情园提供最具潜力的远程客源市场。对于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体的旅游景区而言,优美的风

17、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方独特的民族文化是吸引游客前往的关键因素所在。项目区周边有大片的湿地滩涂、芦苇荡、水上森林等自然景观,景色秀美,风光旖旎,美不胜收。区内山水辉映、蓝天绿水、碧波荡漾、鸥骛翔集,一年四季,如诗如画。游客可在这里春赏微波碧水、清风拂柳,夏游绿叶红荷、苇浪翻波,秋看落叶漂水、芦苇飞雪,冬观皑皑白雪、冰中捕鱼,是感受湿地风韵、体验民族风情、尽览生态美景的圣地。旅游消费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享受,而且十分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使人乐观、开朗,有助于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由此可见,该项目建设具有很高的休闲、娱乐、度假、观光价值,对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市场开发前景非常乐观。 三、项目建

18、设内容和规模(一)项目规划原则与思路1、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居民和游人的活动需求及环境感受。 2、以水、陆、岛作为空间基质,立足特有的湿地生态资源优势,构建水、陆、岛三地景观格局,拓展亲水性人文活动空间。3、以把握历史文化资源为主线,以民族风情展示区建设为主体,辅以水上娱乐项目、陆地文化项目、冬季冰雪项目,打造成集娱乐观光、风情体验、康体休闲、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景区。4、以参与、互动、体验、拓展为主要经营方式,拉近广大市民与当地农民的距离,发展市民与农民手拉手式的联动旅游产业。5、以民族风情打造黑龙江旅游名片,在国内形成南有云南民族风情园、北有黑龙江民族风情园的民俗旅游南北新格局。

19、(二)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项目建设主要包括民族风情展示区、民族风情广场、旅游观光区、娱乐休闲区、游客服务中心等不同功能区域。1、民族风情展示区民族风情展示区占地近5000平方米。由满、朝鲜、达斡尔、赫哲、鄂伦春、鄂温克、蒙古、回、锡伯、柯尔克孜等10个少数民族展示小区组成。每个民族设1个展示小区,10个小区成环形布局,均匀分布在民族风情广场周边,各小区建筑有各自民族的特色风格。展示小区建设内容包括介绍民族发展史的图片、展板、鱼皮画、树皮画等实物,以展现民族各异的传统生活、宗教信仰、民族习惯、民族音乐、民族语言、体育运动、传统节日等丰富的多民族文化生活,体现多民族文化的融合。所有居民的生活习俗都按

20、照各民族文化来规划设计,周围环境也按民族风景造物布景,让游客进入小区后就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少数民族时代,从中了解各民族独特的风俗民情、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将旅游参观做成生活体验式的休闲娱乐项目。游客可以在民族展示小区内品尝各少数民族的风味小吃,购买各地丰富多彩的民族工艺品。2、民族风情广场民族风情广场占地2000平方米。开展多彩的各民族风情文娱活动及多民族传统活动展示,可容纳2000万名观众观看演出,舞台上能容纳200名演员同时演出。民族风情园强调游客参与性,游客可以身着民族服装,在广场与少数民族演员一起载歌载舞,参加“篝火晚会”、“情歌对唱”、“满族婚礼”等少数民族娱乐项目。该广场除了作为民

21、族歌舞表演外,还可作为举办会展、综艺晚会、大型情景歌舞演出等场所。3、湿地和滩地项目湿地水面部分主要以开发观赏型水域为主体,对湿地原有资源进行保护和修缮,同时栽培观赏型水中作物,比如荷花、水中的风景树等,供游人坐船游览。在休闲区修建青石小路、木板拱桥、茅草小屋、老式茶楼、长廊、栈道等供游客观赏、休憩。滩地部分开发湿地养殖场,可养殖水上浮游生物如菱角、鸡头米等,放养鸡、鸭、鹅、牛、羊等家禽家畜,还可以带领村民发展网箱养鱼项目,建设水产养殖基地。网箱养鱼主要养殖东北地方鱼种如鲤、鲫等,辅以养殖濒临灭绝的鱼种如三花五罗、大黄鱼等。选择合适的水域建设旅游垂钓区,包括1个专业垂钓池与5个特种鱼垂钓塘,专

22、业垂钓池养殖有多种常规鱼,特种鱼垂钓塘每个塘养殖一种稀特鱼,如齿鱼、鲶鱼、黑鱼等。鼓励游客对垂钓后的鱼进行放生,以免破坏鱼种。游客不但在夏季能够钓鱼,还可以在冬季体验凿冰窟窿进行冬捕的乐趣。4、七星岛水面项目在不新建建筑物的前提上,仅搭建船只作为水上漂浮屋使用。在岛上建设天然游泳场、野钓乐园、水上娱乐广场,在水面上开展路亚垂钓、泛舟、飞艇、滑水等水上运动娱乐项目。建设水上高尔夫。水上高尔夫是当前国内外新兴起的一种娱乐方式,其借鉴陆地高尔夫的形式,利用人们回归自然、亲水嬉水的天性,一改高尔夫为贵族高消费运动的传统概念,水上高尔夫将碧波荡漾的水上球场替代草地球场,具有参与性强、费用适当等特点,时尚

23、而不奢侈,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5、冬季冰雪旅游项目冬季冰雪是北方独有的重要旅游资源,湿地资源开发还要重点体现冰雪文化特色,建设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冰雕、古城、雪乡,建设天然滑冰场、冰雪娱乐场,开展雪橇、冰帆、冰陀螺、狗拉爬犁、现做冰灯等冰雪文化内容的游乐项目,突出北方冬季冰雪娱乐的特点。6、绿色瓜果蔬菜采摘区生产绿色瓜果蔬菜如樱桃番茄、水果黄瓜、草莓、西瓜、甜瓜、山野菜等,供游客采摘和旅游区餐厅所用,为游客提供放心的食品。同时配套建设冷库一座,对绿色瓜果蔬菜进行保鲜、加工、冷冻处理,打造绿色品牌,实现农产品增值。市民也可以租赁属于自己的绿色小院,亲自生产种植,体验农场经营,集旅游、体验和观光于一

24、体。7、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旅游综合服务区建设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实现餐饮、会议、住宿、购物、医疗服务与旅游区融为一体的格局。旅馆建有多功能娱乐厅和健身房。餐厅菜肴大部分使用项目区内种植的绿色蔬菜和放养的本地畜禽肉、蛋等优质生态农产品。此外游客还可享受辣白菜、芥梗、干菜、粘豆包、打糕等少数民族食品,体验具有独特风味的民族传统饮食文化。8、其它配套设施建设 包括景区大门、围栏,办公用房、仓库、车库、停车场,以及给排水、供电、供热、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四、项目申请依据1、国家旅游局制定的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2000年)2、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

25、业发展的意见(2002年)3、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2007年) 4、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2007年) 5、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2011年)6、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 年)7、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五、项目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其中申请省、市有关扶贫资金1500万元、公司自筹资金3000万元。六、项目实施进度安排项目建设拟从2015年5月开始至2018年6月结束,期限三年。分三期完成:1、一期工程包括满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3个风情展示小区建

26、设,民族风情广场建设,部分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及水、路、电配套设施建设。2、二期工程包括民族风情展示区内其余7个风情展示小区建设,湿地和滩地项目建设,绿色瓜果蔬菜采摘区建设。3、三期工程包括七星岛水面项目,冬季冰雪旅游项目,全部完成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和其它配套建设。七、项目综合效益分析黑龙江民族风情园建成运行后,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项目建设可行。1、经济效益 本项目的建设,对一、二、三产业均有很大的带动作用,除可以解决项目区内农户创业外,还可吸纳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项目建成后,可解决500人的就业问题,接待旅游观光游客每年6万人次,年营业收入5000

27、万元人民币,利税总额1800万元,经济效益良好。2、社会效益 通过民俗旅游这个窗口,让人们了解我省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为挖掘和保护民族历史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项目建成后,在开展旅游休闲的同时,也将成为对广大游客进行民族文化宣传教育的天然课堂,既陶冶了情操又传播了民族文化,对我省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保护和抢救工作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3、生态效益 本项目建设不涉及生态破坏问题,反而由于本项目的实施,将对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带动相关配套项目建设,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把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得更好、更合理,有效提高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植被、保持物种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起到积极作用,生态效益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