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过渡段ab组填料施工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过渡段ab组填料施工作业指导书.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路基过渡段ab组填料施工作业指导书.精品文档.路基过渡段ab组填料施工作业指导书xx客运专线XXTJ标2单元路基过渡段AB组填料施工作业指导书(DK17656+097.08DK1710+585.95)编制: 审核: 审批: xx项目经理部xx目 录1过渡段形式2过渡段设计情况3A、B组填料要求4过渡段填料施工工艺5基底处理 路基过渡段AB组填料施工作业指导书1路基过渡段形式:半填半挖横向过渡、堤堑过渡、路桥过渡、路涵过渡、路隧过渡、桥桥过渡、桥隧过渡等形式。2. 过渡段设计情况:过渡段基床表层范围内掺入5%水泥。台后的正梯形部分采用水泥稳定级
2、配碎石(掺5%水泥)填筑,其后再设置一段倒梯形过渡过段,采用A、B组填料。在路基与桥台结合部设宽10cm带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长30cm,厚10 cm,宽15 cm。在渗水墙底部设直径=100mm渗水管将渗流水排出路基以外,过渡段桥台基坑应混凝土回填。2.1半填半挖横向过渡: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基床底层采用、组填料或级配碎石,底层换填、组填料。2.2堤堑过渡:基床表层、底层及底层以下均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2.3路桥过渡: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填方段底层及底层以下正梯形部分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倒梯形部分采用、组填料;挖方段底层底宽m的倒梯型范围内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
3、2.4路涵过渡: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底层及底层以下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和、组填料。2.5路隧过渡:隧道与土质、软岩及强风化硬质岩路堑相联时,a.若路基与斜切式洞门相联,隧道线间沟的水需经过路基侧沟排出,其过渡段长度不小于27m.其中与隧道相联段应有不小于7m长采用C25混凝土浇筑,20m长的级配碎石过渡段,其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的水泥,底层底宽不小于5m的倒梯形范围采用级配碎石掺的水泥填筑; b.当路基与翼墙洞门相联时,路基范围设置不小于20m的过渡段,过渡段范围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的水泥,底层采用底宽不小于5m的倒梯形范围内采用级配碎石掺的水泥填筑。2.6桥桥过渡: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
4、掺水泥;底层及底层以下填料,当桥与桥间距60m时,表层以下两端桥头顶宽3m的正梯形范围内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填筑,其间均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当中间存在挖方时,基床底层换填2.3m的级配碎石;当桥与桥间距60mL150m时,表层以下两端桥头顶宽3m的正梯形范围内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填筑;其余若为填方则均采用A、B组填料填筑,满足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当两桥间存在土质、软质岩、或强风化岩短路堑时,基床底层应换填、组填料,换填厚度满足相应的要求,如两桥之间的短路堑长度20m,则表层以下2.3m范围全部挖除换填A、B填料;当两桥之间存在弱风化硬质岩路堑时,应满足土石结合纵向过渡设置要求,如硬质岩路堑段长度20
5、m,则基床底层换填、组填料,换填厚度应与两端土质路堑协调一致。2.7桥隧过渡: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底层及底层以下填料,当桥与隧间距60m时(土质、软质岩、或强风化硬质岩) ,表层以下及路堑段基床底层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路堑基床换填厚度应满足相应的要求.当路基与隧道斜切式洞门相联时,则与隧道相联段基床表层与底层均应换填C25砼,长度不少于7米,并满足隧路过渡段有关要求,当桥与隧间距60m0m(土质、软质岩、或强风化硬质岩路堑) 表层以下台后路基顶宽3M的正梯形范围内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填筑,靠隧道侧底宽5M的倒梯形范围内换填级配碎石掺水泥,两者之间路堑地段换填、组填料,换填厚度满足相应的换
6、填要求,路堤地段均填筑、组填料;当路堑直接与隧道斜切式洞门相连时,则与隧道相连段的路堑基床表层与底层采用C25砼换填长不小于7m,并满足隧路过渡有关要求.3、 A、B组填料要求3.1、A、B组填料,其颗粗最大粒径一般不宜超过60mm,其细粒含量应满足相应类别A、B组细粒含量标准。采用碎石类土作为A、B组填料的,要求填料中的粗颗粒的母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15MPa,且不易风化,不易软化(软化系数kr0.75);填料中的细粒土(小于0.075mm)含量应小于15,对于基床底层液限WL40%,且塑性指数Ip17,对于基床以下部分,液限应WL40%。对于浸水地段或高路堤路基填料还应满足设计图中要求。
7、采用砂类土(砾砂、中粗砂)作为A、B组填料的,砾砂中大于2mm的颗粒、粗砂中大于0.5mm的颗粒、中砂中大于0.25mm的颗粒应坚硬,不易风化,颗粒级配应良好,并含有不宜大于10的细粒含量,且液限WL40%,以保证具有较好的粘结性。3.2、若不满足上述标准必须进行颗粒改良,规划、筹建A、B组填料的生产加工基地,要实行工厂化生产,使其颗径和细粒含量满足要求。3.3、对A、B组填料颗粒改良拌合必须均匀。3.4、对于天然填料颗粒应做矿物成分分析和液塑限指标试验,以确定其抗风化、软化性能及水稳性能,以确保路基填筑的长期稳定性。4、过渡段填料施工工艺4.1、基底处理过渡段基底处理完成经检测达到下列要求后
8、,进入过渡段填筑施工。4.1.1路基基床以下的地基土除应符合设计地质条件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黏性土地基:地基应满足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1.8MPa和地基基本承载力200kPa。(2)粉质土地基:地基应满足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3.0MPa和地基基本承载力200kPa。(3)砂类土地基:地基应满足标准贯入击数N63.515和地基基本承载力200kPa。(4)卵砾碎石类土地基:地基应满足地基基本承载力250kPa。(5)岩石地基:全风化岩石地基:风化呈黏性土状的,地基条件与黏性土相同;风化呈砂卵砾石类土状的,地基条件与类似土相同。强-弱化岩石地基:地基地质条件与设计相符即可,如地基土存在
9、软弱夹层、土石相间等地基不均时,应检查换填厚度与纵横向土石过渡设计是否符合要求。4.1.2路堑基床换填底面冲击压实后应进行Ev2检测,基床底层换填厚达2.3m时,满足Ev245MPa的要求;当基床底层换填厚小于2.3m时,换填底面Ev260Mpa.4.1.3填高大于3m的路堤基底,冲击压实后或清基换填后,进行Ev2检测,并满足Ev245MPa的要求。4.1.4当路基基底有地基加固桩时,且地基加固桩穿过了换填层,换填层的压实度应满足压实系数K0.9的要求。4.2.摊铺施工4.2.1、放线。在线路中桩和填筑边线,每20m钉出边线。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应比设计线每边宽出30cm。4.2.2、
10、画网格。在有效的填筑范围内,按5m8m用白灰画网格,以便现场领工员指挥车辆进行按顺序倾倒填料。4.2.3、控制松铺厚度。按自卸汽车每车的方量和松铺厚度计算每个方格内的卸土车数,以控制填料的松铺厚度。松铺厚度可分32cm 、30cm、28cm、三种控制。大型压实机械不能压到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压实,松铺厚度不得超过20 cm。根据压实机械组合、压实遍数及检测结果找出不同类别填料的最佳松铺厚度。4.2.4、倾倒在网格内的填料,在摊铺前检查填料是否均匀,是否有粗细颗粒严重离析现象,若有采取机械配合人工进行施工现场二次拌合,确保填料均匀。4.2.5、摊铺。采用推土机摊铺散料,同时人工配合机
11、械对局部进行找平和补料。4.2.6、控制填料含水量。按照填料室内试验,填料施工含水率控制为最佳含水量的-1.51。填料含水率较低时,采用洒水措施;填料含水率过大时,采用松土器翻松晾晒。4.3、机械整平4.3.1、粗平。填料上足后,采用推土机粗平。为保证每层的平整度及施工厚度的均匀,摊平过程中要检查层厚和平整度。4.3.2、精平。待粗平完成后,再用平地机精平作业。且每层填筑时均须形成(24)%的人字形横坡。4.3.3、集窝处理。在摊铺及整平过程中,容易出现骨料集窝现象,应安排小型挖机对局部级配较差的填料进行现场拌和,改良级配。对骨料局部集窝部分,由人工进行现场拌和。4.4、机械碾压精平完成后,现
12、场技术人员进行检测,确认填筑层标高及平整度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碾压。4.4.1、碾压组合。碾压采用25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碾压6遍,碾压组合: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2遍静压1遍;碾压组合: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遍静压1遍;碾压组合3: 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遍静压1遍。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大型压实机械不能压到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压实。4.4.2、搭接处理。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以保证无死角、无漏压,确保碾压的均匀性。4.5、A、
13、B组填料检测4.5.1、施工检测(1)、检测点布置压实后进行K30、Evd、Ev2、n等压实指标检测。检测频率:试验阶段:沿线路纵向每5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空隙率n、地基系数K30,动态变模量Evd、二次变形模量Ev2各6点,具体布置为左、右距路肩边缘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正常施工阶段: 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孔隙率n(砂类土和碎石类土)6点,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每100m每填高约9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Ev2、Evd 各4点,其中: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沿线路纵向小于50m时,过渡段检测频率按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孔隙
14、率n(砂类土和碎石类土)3点,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1m处各1点,路基中部1点;每填高约9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Ev2、Evd 各3点,其中: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2)、检测顺序检测按以下顺序进行:先进行K30检测,待其合格后,在同一位置附近进行Evd、EV2及空隙率n检测。检测中,严格按照程序标准作业,保证检测质量。K30或Ev2检测时,场地测试面应进行平整,并用毛刷扫去松土;当处于斜坡时,应将荷载板支撑面做成水平。将荷载板放置于测试地面上,应使荷载板与地面良好接触,根据需要可铺设一层标准砂(23mm)。4.5.2、检测标准过渡段采用、组填料检测标准:K301
15、50MPa/m;vd40MPa,v260MPa;n28%;一般情况下,Ev2/Ev12.6,当2.6<Ev2/Ev13.5时,Ev1应不小于Ev2规范规定值的60%。过渡段碎石褥垫层检测标准:a. 褥垫层位于路基基床底层:K0.95、n28%、Evd40MPa。b. 褥垫层位于路基基床底层以下:K0.92、n31%、Evd40MPa;5、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要点:5.1过渡段级配碎石和与其连接段的A、B组填料填层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5.2过渡段路堤两侧防护
16、砌体的施工应在地基和路堤变形稳定后进行。宜与相邻路堤的防护砌体施工相互协调。5.3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2.0m范围内,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5.4 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5.5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5.5.1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填料和结构形式应满足设计要求。当横向结构物顶至路基面高度小于1.5m时,横向结构物顶面以上路堤填筑级配碎石。横向结构物顶面及其两端20m范围内路堤级配碎石应按设计掺适量水泥。5.5.2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填筑(1) 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2 )
17、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进行横向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3) 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5.6路堤与路堑过渡段5.6.1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设置(1 ) 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坚硬岩石时,在路堑一侧应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台阶高度为0.6m左右,并应在路堤一侧设置过渡段。(2) 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时,应顺原地面纵向挖成12的坡面,坡面上开挖台阶,台阶高度为0.6m左右。其开挖部分应采用相邻路堤同样填料填筑。5.6.2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填筑(1) 过渡段填筑前,应平整地基表面,碾压密实;并应挖除堤堑交界坡面的表层松土,按设计要求做成台阶状。(2) 过渡段的填筑施工应与相邻路堤同步进行。(3) 靠近堤堑结合处,应沿堑坡边缘进行横向碾压。 PAGE